尊重学生年龄特点及个性来指导学生阅读与作文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文承载着传承文化、塑造学生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丰富学生体验,塑造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载体。
但是,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很不集中,且不善于归纳总结,把握不住书本上内在的知识,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帮助,阅读能力是不会自然形成的。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阅读教学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学习既是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的重要手段,也是理解、吸收和传承优秀文化的过程。
但一些落后的教学理念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诺曼所说的那样:“期望学生学习但不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
”有的教师虽然有学法指导,却流于形式。
单一的解释性教学叠加教师为主体的“问- 答”模式出现频率非常高。
这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师的问题与答案是相对固定的,且教师占据了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去带领着学生识记生字词,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
这虽然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习惯了倾听与死记硬背,没有形成与课文的有效沟通,丧失了对课文的深入思考,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理解和接纳。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法指导的开展应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导向,二者相辅相成提出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策略,激励学生据此对自身作出要求,形成高雅的审美品味和正确的审美观念,综合提升学生包括识字、阅读和写作等在内的语言文字能力,并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自觉 、轻松 、愉 快,把 学习当作一种享受 , 而不是被迫 的痛 苦和 无奈。 例如在学 习《 云 房子 》 这课 时, 可以鼓励学生用 自己喜欢的 方法学 习, 可 以美美 的朗读 , 可 以表演 , 学 小鸟在云朵 中飞来 飞去, 可以用画画的方式
画 出各种 各样 的云房 子等等 ,可以用批注 , 这样 教师给 予学生 充分展 示 自己才能的机 会 ,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读 书效率 也高了。 3让 学生 自主选择交流方式。
疑 而 注 , 有得 而 写 , 满 足 个体 学 习 的 需 要 , 促 进 个 性 品质 的 发展 , 当学 生 自主 选 择 自 己
努 力为 学生 创 设 良好 的 个性 化 阅读 氛 围 很 多教师在 阅读课 上喜欢 喋喋 不休 的
一
、
读 观。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 中有所创新 , 有 独 到的体验 , 必须学会批判地接受 、 学 习课 文。一个学 生只有 敢于批 判 ,会批 判,才 能 显示出他 的个性。 敢于批判包括批判课文 的 内容和 观点 , 并陈之 以理 以及批判教 师的观 点和 错 误 ,敢 于 向 教 师提 出质 疑 , 所 以 ,教 师在 阅读教 学活动 中, 要时刻注意发挥 自己 的主 导作 用 , 引导学生勇于质疑 , 不迷信 阅 读 文本和教 师,展开讨论 , 多从不 同的角度
的阅读呢7
为 “ 我 要读” ,从而形成独到 的见解 ,发展
化阅读中学生不免会有一些不正确 的理解 ,
甚 至 是 荒 谬 的 地 方 ,对 于 学 生 的 这 些 体 验 ,
阅读个 性, 提 高阅读水 平。 例如在学 习 《 小 动 物过冬 》 这课时 , 就可 以让学生 自主选择 喜欢 的 自然段 来学 , 这样把长课文化短课文
个性化作文范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个性化作文范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化作文教学实验”是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脚步诞生的一项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实验,是“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者旨在探索出一套既符合新课标要求,又便于语文教师操作的作文教学新体系。
自2002年起,实验开始在全国各地的400多所学校开展研究。
自主。
自主有以下五点要素:第一,自需的,而非盲目的。
第二,自觉的,而非盲从的。
第三,自愿的,而非被迫的。
第四,自为的,而非包办的。
第五,自由的,而非约束的。
个性化作文需要适宜其生长的自由环境和自由的空间。
真实。
只有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真实体验、真实生活,才能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这里所谓的真实,是广义的真实,既包括事件的真实,也包括情感的真实;既包括现实的真实,也包括想象的真实。
创新。
创新,就是力求新颖、别致。
人无我有是创新,人有我变也是创新。
创新首先要独特,对学生作文来说,就是要求观察事物要有独特的视角,思考问题要有独特的方式,表情达意要有独特的手法。
创新还要求深刻,作文有了深度,就有了个性。
当然,创新的要求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标准。
小学生创新,只要力求新颖就可以了,而高中生就要追求独特和深刻。
健康。
个性化作文还要求健康,健康就是要追求品位与格调。
“个性化作文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促使学生作文趋向个性化的教学机制。
作文个性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发展学生健全个性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写作能力,使其作文具备个性化特征的过程。
个性化作文教学实验具有四项教学原则:一是学生自主的原则。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写作的主体,什么时候写、写什么、怎么写都应该由学生自主确定。
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环境,并有针对性地作必要的辅导。
坚持学生自主的原则,包括研究学生的写作心理,适应学生的发展,考虑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和阶段性,适时适度地提出阶段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尊重赞赏学生与促进学生成长作文

尊重赞赏学生与促进学生成长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尊重赞赏学生与促进学生成长作文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在学校里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我最喜欢上学了,因为在学校里,我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而且还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赞赏。
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回答了一个困难的问题,老师不但夸奖了我,还让我上台把解题步骤再讲一遍。
虽然我有点紧张,但是老师鼓励的眼神给了我勇气。
当我把解题过程讲完,全班同学都为我鼓掌,我感到无比自豪。
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学习,因为我知道只要我尽力了,老师和同学们都会认可和支持我。
有一次数学课上,我做错了一道题。
虽然很难过,但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正确答案,而是引导我思考哪里出现了问题。
通过老师的启发,我最终发现并改正了错误。
老师不仅赞赏我勇于承认错误,而且肯定了我在解题过程中的努力。
这让我明白,即使偶尔失败,只要坚持不放弃,总有进步的机会。
除了在课堂上,我也常常在课间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玩游戏。
大家都很友好,从不嘲笑或歧视比较笨手笨脚的同学。
相反,我们会耐心地教对方,一起分享乐趣。
有时候,我也会给比我小的弟弟妹妹一些建议和鼓励,希望他们能越来越自信。
因为在我们学校里,无论大小年纪,大家都很宝贵,值得被关爱和尊重。
在我们学校里,不但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同学之间也都很友爱。
大家都尽力去欣赏对方的长处和优点,而不是恃强凌弱或者互相贬低。
这样的环境让我觉得无比温馨,让我的内心越来越阳光积极。
我相信只要大家都学会尊重赞赏他人,理解和包容彼此的不足,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通过在学校里的这些经历和感受,我慢慢懂得了一些道理。
首先,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宝贵的个体,值得被尊重和欣赏。
其次,用赞美和鼓励的方式,比苛刻的指责更能促进一个人的成长。
最后,只要我们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爱,就一定能创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光彩。
我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幸运的孩子,因为我就在这样一所充满温暖的学校里长大。
语文教学论文:尊重学生个性 提高作文能力

尊重学生个性提高作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阐述了要从个性化写作的角度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新理念。
作文是具有个性特征的、最能开发学生潜能的语文学习形式。
课程标准给了小学生充分的习作自由,它打破了传统的习作框架,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次大解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锡庆在给《新作文。
中小学教学》的题词中写道: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
他的精辟论述强调的就是作文教学的个性化特征。
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的个人独特体验,加快提高全体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尊重学生个性,有利于解放思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对儿童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空间、时间实行六大解放”。
学生作文正需要这六大解放,因为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书面语言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的过程是有规律的思维过程。
教师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着眼,彻底地解放思想,充分信任学生,实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个性,才能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解放思想,首先要解放教师的思想,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语文课程标准的作文要求:从小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内容入手,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思考的方式,表达的技能。
如教《我最敬佩的人》这一习作时,我先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周围最熟悉的人,了解人物平时的好品质,寻找发生在这个人物身上的事例,仔细观察人物在做事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洞悉其内心活动。
提示学生既可以写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可以写自己了解的名人,更可以写身边的农民、邮递员、商店老板、环卫工人等普通劳动者,发现他们闪光的品质。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材料,再用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好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由于老师的思想解放了,学生的视野就开阔了。
学生作文时就能“用我的话来表达我的意思。
”难能可贵的是许多学生对清洁工人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把清洁工人比作城市的美容师,用赞美的语言写出了清洁工人的高尚品质,如有一位学生写道:我望着清洁工阿姨那双粗壮有力的大手,紧握两把扫帚“沙沙沙”地扫去了大街上的垃圾,仿佛一个美容师洗去顾客脸上的尘埃,使整条街道整洁舒适。
尊重孩子个性发展作文

尊重孩子个性发展作文英文回答:Respecting children's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s crucial in helping them grow into confident and well-rounded individuals. Every child is unique, with their own set of strengths, weaknesses, and interests. As a parent or educator,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and respect these differences, and provide the necessary support for each child to thrive.For example, my younger son has always been more introverted and enjoys spending time alone, reading and drawing. At first, I was worried that he wasn't as social as other kids his age, but I soon realized that this was just his natural inclination. Instead of pushing him to be more outgoing, I encouraged his love for the arts and creativity. I enrolled him in art classes and supported his passion for drawing. By doing so, I was able to help him develop his talents and build his confidence in his ownunique abilities.On the other hand, my older daughter is very outgoing and loves to socialize with others. She enjoys playing team sports and is always the life of the party. I make sure to provide her with opportunities to engage with others and nurture her social skills. I encourage her to participate in group activities and support her in developing her leadership qualities. By respecting and supporting her extroverted nature, I am helping her to grow into a confident and sociable individual.中文回答: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对于他们成长为自信、全面发展的个体至关重要。
尊重学生个性 优化阅读教学

尊重学生个性优化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发展想像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意阅读情景设计,以激发学生个性阅读的兴趣、情趣;其次要启发学生用心感悟,珍视个性体验,同时给学生个性思考飞扬的空间;最后还要让学生注意个性积累,强化读写链接。
标签:个性阅读;个性体验;个性思考;个性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就是说,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发展想像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那么如何尊重个性,优化阅读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注意阅读情景设计,以激发学生个性阅读的兴趣、情趣注意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拨动一切可发挥的情智因素,酝酿“未成曲调先有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学习氛围。
这样,学生的自尊、好奇,成功探索的欲望、情趣已建构。
例如在《社戏》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联系本地民间“跳幡神”的年规戏导入,让学生观赏录像及欣赏相关美文,畅谈自己观看的感受,再引导学生阅读并比照“迅哥儿”看戏的经历及感受,畅谈认识。
这样,学生阅读举浓厚,探知文本,寻找话题也极具阅读阅读个性的情趣。
阅读情景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自我发现,感受课文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去成功学习及实现自我认知价值的健康情趣,为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阅读张了帆启了航!2 启发学生用心感悟,珍视个性体验面对文本,读者也是作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
与作者的地位和作用相录,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上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过程。
任何阅读都不能是“清白的阅读”,都必须加进读者自己的“理解”。
因此,任何读者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完全等同于原来的意义,而且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的意义都不可能完全一样。
尊重学生兴趣论文:尊重学生兴趣倡导个性化阅读

尊重学生兴趣论文:尊重学生兴趣倡导个性化阅读一、拓宽阅读渠道,追求阅读个性个性化阅读应当是建立在学生宽广的阅读视野的基础上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特别强调对课本上文章的精讲精读,学生的阅读仅停留在课本上的几十篇课文,结果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渐渐地失去了阅读的热情。
今天,人类已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报刊和因特网上每天都充斥着惊人的信息。
阅读已经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成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一种手段。
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帮助人们快速浏览信息,处理信息,在阅读中获取新知识,感受新生活,认识新世界。
而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缺陷就是信息量太少,很少能跳出课本,超越课本。
大语文教育要求我们推行大阅读教育。
所谓“大阅读教育”,从阅读对象来说,提倡读“纸本书、电子书、无字书”三大类;从阅读内容来说,不但要选择真、善、美的读物,而且要博览新、活、宽的读物;从阅读途径来说,要开发课外和校外的阅读第二、第三课堂,加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
叶圣陶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
”在这一个广阔的天地里,教师应是领学生进门,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和家门,抓住每周的双休日和每年的节假日,参观旅游,去阅读大自然、大社会这一部“无字书”,去领略万事万物之理。
然后放手让他们择趣而读,使课外和校外阅读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快乐选择。
要进行个性化阅读,拓宽阅读视野,做到精读和博览相结合。
不仅要引导学生对重点篇章的仔细朗读揣摩体味,激发阅读兴趣,学习阅读方法,更要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整本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勤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上网阅读信息,并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提高语文的素养。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增强教学的课程意识,摆脱课本和课堂的束缚,尤其要重视加大课堂内的阅读信息量。
教师应尽可能地多翻阅一些资料,及时补充新信息,要敢于跳出课本,从一个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阅读。
尊重学生引导成长作文

尊重学生引导成长作文《尊重学生引导成长》在我的小学生活里,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老师。
有的老师很凶,有的老师很温柔,有的老师很严肃,有的老师很幽默。
但我觉得,真正能让我们茁壮成长的老师,一定是那些懂得尊重我们的老师。
就拿我们班的李老师来说吧!她从来不会大声地批评我们,哪怕我们犯了错。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偷偷看漫画书,被李老师发现了。
我当时心里特别害怕,心想:“完了完了,这下要挨批了!”可李老师只是轻轻地走到我身边,拿走了漫画书,小声地对我说:“下课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下课后,我忐忑不安地走进了李老师的办公室。
我低着头,准备迎接一场狂风暴雨。
没想到,李老师却微笑着让我坐下,然后温柔地问我:“为什么在课堂上看漫画书呀?”我红着脸,小声地说:“我觉得上课太无聊了。
”李老师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耐心地对我说:“孩子,学习就像爬山,虽然过程可能会有些累,但当你爬到山顶,看到的风景是最美的。
如果在爬山的过程中分心去做别的事,可能就会错过很多美丽的景色哦。
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我听了,心里好像一下子亮堂了起来,点点头说:“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会认真上课的。
”李老师摸摸我的头说:“老师相信你!”这难道不是尊重吗?李老师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让我难堪,而是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引导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再说说我们的体育老师王老师吧。
有一次体育课上,我们要进行长跑测试。
我最讨厌长跑了,跑了一半就跑不动了。
王老师看到我落在后面,没有责骂我,而是跑到我身边,陪着我一起跑,一边跑一边鼓励我:“加油,孩子!你能行的!别放弃!”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我居然坚持跑完了全程。
这要是换做其他老师,说不定早就对我失去耐心了,可王老师却一直尊重我,相信我能做到。
老师们的尊重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充满自信地成长。
反过来想想,如果老师不尊重我们,那会怎么样呢?就好比我们是一棵棵小树苗,老师不尊重我们,就像是用大剪刀把我们的枝叶胡乱修剪,那我们还能健康地长大吗?所以啊,我觉得尊重学生对于我们的成长来说太重要啦!老师们尊重我们,我们才会更愿意听老师的话,更努力地学习,更勇敢地面对困难。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2019年作文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育素质化的过程中,如何强化教师主导地位,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显得十分重要。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此点,几年来积累点滴体会,愿与同志们交流。
一、变先教为先学过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总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的作业,以至出现了“你不想学,我让你学;你不会学,我逼你学;我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我让你怎么学,你就怎么学”的状态。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的发挥,受到严重阻碍。
新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学会学习,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真正让课堂教学从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变教师先讲为学生先学,教师后导。
在讲《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其第二自然段要求背诵,我先启发: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想不想背下来?自己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能用什么办法很快地背下来。
接着学生在下面自由背――小组之间互背―― 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背的――指名背――介绍背诵方法―― 评议――教师适时点拨――归纳方法( 如总分记忆法,画面记忆法。
板书记忆法,抓重点词记忆法,理解句意记忆法) ――再指名背――同桌互背。
这一设计改变了以往教师机械教条灌输的做法,鼓励了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感悟、自悟其法、自得其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先学为主,教师择机点拨,适时归纳,效果扎实。
再如:在学习自读课文《镜泊湖的奇观》时,首先提出到底奇在什么地方呢?①奇在吊水楼瀑布;②奇在地下森林;③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
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愿组织学习小组,研究镜泊湖景色的神奇之处。
经过小组自学合作后,开始汇报,认为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的学生,想到峰峦绮丽多变,“如屏似壁”、“石岛耸峙”、“退避三舍”很神奇,同时会选择相应的第三段朗读。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论文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摘要】学生个体之间客观上是存在着差异的,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培养,认识人潜在的发展能力,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优发展,要把学生的个体差异看作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强化审美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个性化指导和个性化评价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在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的教学,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的那些不相同的智慧、情感、性格特点都表现出来,凸现主体性、人文性,实行差异性评价。
【关键词】尊重学生差异提高语文素养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因此,学生个体之间客观上是存在着差异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虽然提倡因材施教,但并不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影响,我们的阅读教学从总体上来看,存在着重认知理解、轻审美情感体验,重共性统一、轻个性差异发展的倾向,这种倾向所反映的是以学科为本位,而不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
传统的评价标准过分强调“班级成员参照”,而且往往以班级尖子学生作为评价的参照,严重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适合每一个体发展的需要,在进行语文教学评价时,要最大限度地软化“班级成员参照”,强化“自我参照”。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独特价值。
那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看待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呢?首先,应该承认学生个体之间客观上是存在着差异的,每个人都与他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
其次,就是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处理好共同性与个别性的关系,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塑造学生,即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及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语文学习极其个性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
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建构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
[老师请关注学生阅读答案]老师请关注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作文范文
![[老师请关注学生阅读答案]老师请关注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7ec95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7d.png)
[老师请关注学生阅读答案]老师请关注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作文范文我班读书会成立了三个月,学生已初步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但在和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阅读的有效性比较差。
因此,如何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成了我班读书会良性发展的关键。
学生缺乏阅读的深度思考,是导致阅读低效的又一个原因。
由于是七年级学生,他们还没有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阅读时侧重于新奇或兴趣,囫囵吞枣地阅读,片面追求了阅读数量,没有保证阅读质量。
因此在今后要重点培养他们的阅读思考习惯。
引导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学会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批注的习惯。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看书而不思考,就会成为两脚书柜,头脑就会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由此可见,关注学生思考习惯的养成是提高读书有效性的关键。
学生之间缺乏阅读交流也是造成阅读低效的一个原因。
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因此在阅读时会遇到知识上或理解上的障碍,这些障碍如果此时被思想上的懒惰所遮蔽,那么就会造成阅读上的“黑洞”。
因此,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通过举办阅读沙龙,阅读研讨会等形式,让他们交流阅读体会和阅读心得。
同时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学习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也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阅读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也是造成阅读低效的一个原因。
只有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得的感悟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相碰撞,相观照,才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因此,今后在阅读书籍选择方面我要给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引导,帮助他们提高筛选书籍和选择书籍的能力。
让阅读材料真正成为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抓手,确实让阅读成为润泽学生生命成长的营养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为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但要学生懂得如何引来“源头活水”,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多、更好、更快地引来“源头活水”,这也许是我们教给学生的最有用的东西。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预测——《尊重个性,引领成长》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预测——《尊重个性,引领成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她说:“我们要松弛下来,要发现孩子的喜爱,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要引领孩子发现自我,而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
”而她说:“我们必须拼了,要不停地刷题,要死记硬背,要用填鸭式教育逼孩子走出贫困和大山,要考上浙大、武大、厦大和川大。
”她们,一个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一个是华坪女中的老校长、“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
身为高中生的你,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体裁不限,其他体裁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尊重个性,引领成长作为现代学生,我们常常听到各种不同的教育观念和理念。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对于家长而言,他们渴望着通过教育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未来,所以往往对于孩子的教育会有很高的期望值。
而在这些期望值之中,则存在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教育观:“发现孩子喜爱”的教育和“死记硬背”的教育,它们分别是由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和华坪女中的老校长张桂梅提出的。
作为高中生,在学习道路上也时常陷入这样的选择中,因此我们需要审视这两种教育观,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刘瑜副教授的教育观。
她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引导孩子发现自我,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名校。
这种观点是非常现代化的,符合当今社会追求个性化的趋势,而且也能够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
同时,这种观点也能够培养出更加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变化的发展需要。
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张桂梅老师的教育观。
她认为我们必须拼了,要不停地刷题,要死记硬背,只有这样才能够逼孩子走出贫困和大山,考上名校。
这种观点虽然看起来有些过于严苛,但在现实情况下却是非常现实的。
在当今社会,学历和成绩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且在一些贫困地区,通过考上名校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尊重学生个性 优化阅读教学

尊重学生个性优化阅读教学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以对课文的条分缕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忽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的阅读个性得不到张扬,阅读能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
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对学生多引导,多启发,挖掘学生的智情因素,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增强学生成功探索的欲望和情趣。
例如教学《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大屏幕观看《司马光砸缸》的动画视频,在播放到小朋友掉入水缸时,停止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说一说,如果你遇到小朋友掉进水缸这种情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求出小伙伴?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们满怀兴致地阅读课文,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掉进水缸的小朋友,你会对司马光说什么?如果你是司马光身边的小朋友,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满怀兴趣的探知文本,所寻找的话题也颇具个性化的情趣。
如:有的同学说:如果我是掉进缸的小朋友,我会对司马光表示感谢,以后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一味贪玩;如果我看到司马光挽救了小伙伴,我会对司马光说:我要学习你善于思考的好品质,如果像我这样遇到事情去找大人来帮助,恐怕容不得时间,小伙伴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设计情境,可以调动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打好基础。
二、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他们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还有待于在学习中不断提高。
因此,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有时会出现偏差。
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时,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并加以正确引导,以提高对于文本的判断能力。
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当教师向学生提问“你最欣赏这则寓言故事中的哪个角色”时,有的学生说:“我最欣赏狐狸这个角色。
尊重学生范文800字

尊重学生范文800字首先,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个人权利和自由。
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
教师在对待学生时,更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权,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和要求给学生。
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节奏等方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决定,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其次,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学习特长和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兴趣、学习特长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就要尊重这些差异,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差异化的教育。
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意愿,对待学生的差异应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努力和成就,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发展自己的潜能。
再次,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和心理健康。
学生是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的群体,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往往比较敏感和脆弱,教师在与学生交往和教学过程中,要敏锐地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理解和鼓励,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温馨与关怀。
同时,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困难面前,要懂得关心和关爱,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最后,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受益者,他们对学习、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的,教师应该主动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建议应积极采纳和倾听。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和发言权利,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尊重和认可。
综上所述,尊重学生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潜力,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和自由,尊重他们的学习特长和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和心理健康,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从简单的写话向完整的作文过渡的时期,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培养三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三年级的学生喜欢写作,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
1、选择有趣的话题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我最喜欢的动物”“一次有趣的游戏”“我的梦想”等。
这些话题能够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利用故事和绘本给孩子们读有趣的故事和绘本,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并鼓励他们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这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还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开展写作活动组织一些有趣的写作活动,比如写作比赛、小组写作、创意写作等。
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写作的乐趣。
二、积累素材丰富的素材是写作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会积累素材。
1、观察生活引导孩子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比如季节的变化、校园里的活动、家庭中的趣事等。
让他们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把观察到的细节记录下来。
2、阅读积累鼓励孩子们多读书,无论是童话故事、科普读物还是经典名著。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同时积累好词好句,为自己的写作提供素材。
3、制作素材本帮助孩子们制作一个素材本,把观察到的、阅读到的、想到的素材都记录在里面。
可以分类整理,比如人物、景物、事件等,方便在写作时查找和运用。
三、注重阅读阅读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培养阅读习惯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进行阅读,可以是自主阅读,也可以是亲子共读。
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阅读方法教给孩子们一些阅读方法,比如如何概括主要内容、如何理解重点词句、如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让他们在阅读中不仅能够获取信息,还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尊重个性特点诱导独特体验[论文]
![尊重个性特点诱导独特体验[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c199e70975f46527d3e165.png)
尊重个性特点诱导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个性,符合中学生的阅读教学的特点规律。
教师要借助文本,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真正发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深广的影响作用。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人文内涵新课标明确的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很明显,课标中的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改之路。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演绎自己的个性化行为呢?一、讲究想象感悟,营造个性家园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免要对作品进行鉴别和欣赏,从课文提供的形象为依据,通过个体的思维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如此,不仅能对课文的理解达到进一步深化,而且学生的思维活动得以发散,想象力在大胆、灵活、深度上有了独创。
教学中,我们可利用文本给读者留有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学生用想象去填充。
所以,阅读活动是一种学生个体创造性的活动。
让学生大胆想象,为课文写续篇或补留白,教师要善于给学生以创造的广阔空间,这种想象和创造应不求同而求异,不求结果而求过程。
本人在教授《七颗钻石》时,在朗读和疏理内容后,设置了“驰骋想象补留白”这一环节,利用文中有许多可供想象的留白,请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丰富文中的留白。
如:“第2节,小姑娘累得在草地上睡着了,她会梦见……”有的学生想象小女孩梦见一个神仙走到她面前,让所有的人都能喝上水,而且让所有的人都能健康地活下去。
也有学生想象梦仙子把小姑娘带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给她一罐水,让她好好利用这罐水。
还有学生想象小姑娘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小河,然后流到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性来指导学生阅读与作文
摘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要得到发展并得以张扬,提倡个性化阅读是一条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与学生一道处理好师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阅读与生活三种关系。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张扬个性尊重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有心栽花花不发”的现象,深究其中缘故,恐怕与我们的教学方法有着莫大的关系。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本人喜欢读书,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就读书心得与学生交流,从而从中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要有作文个性化必须先有阅读的个性化。
写作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也不应以教师的指导代替学生的写作实践。
同样,阅读教学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阅读体验。
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阅读《红楼梦》,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林妹妹。
学生的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境遇不同,对教材的理解也必然不尽相同。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避免简单的知识传授,避免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先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文,给学生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地充分地阅读,让学生有时间思考,让学生能够形成独特感受、体验、理解。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的阅读体
验,评价作者,评价文章观点,鉴赏写作技巧。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有时提出疑问,优先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学生有时观点显得幼稚可笑,有时又奇异怪诞,但都是他们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都是他们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是12到15岁之间,此时是人的能力增长最快时期,也是人生最为珍贵的时期。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天性,把这些学生当作少年来看,他们不是成人,更不是哲学家,我们不能给他们冷冰冰的理论,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探索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找到
真正有用的道德情感与知识。
当然,学生对文章的看法也许与你的要求差之千里,他们的看法与你的理解多有不同之处,他们的感受
理解层面可能知识很少,有的肤浅、有的偏激、有的甚至怪异,使人一下子感到不可思议。
但是应该看到,学生认真的阅读了课文,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感受,敢于大胆把自己的理解谈出来,积极参与课
堂讨论,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对学生的观点,积极肯定、极力表扬。
并提醒学生下课后将自己的想法再做进一步充实、完善,整理在札记本上。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
审美乐趣。
“思想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遇事有自己的见解了,再写起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学生也就不会有“作文作文,叫人头疼”的畏惧思想了,不会感到作文难了。
我们要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同一个题材,思考问
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
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上思路开阔,八方辐射,“万涂竟萌”,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
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
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理解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当然,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的书籍。
课外阅读对语文水平的提高的重要性,我想无论提高到什么程度都是不过分的!我们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带有真知灼见的指导性意见,现代语文教育大纲也明确要求学生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阅读。
要知道,要想写好文章,单靠读课本选的所谓范文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没有读过几十本名著,没有读过几十本杂志,没有读过几十首诗歌,没有受到过一定量的文学精品的熏陶,能够写出多么精彩的文字?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细细体味起来,这句话本身就含有为达“不教”之目的必须有一个“教”之前提的意思。
我们通过长期这种课堂教学渲染气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作文兴趣的方法,来搭建作文个性化平台,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写作兴趣,学生也就从我们的教学中掌握了大量的写作方法,作文内容也就言之有物了,写作形式也有创意了。
学生感觉到作文能言我
之心声,扬我之个性。
那么,精彩的文章离我们还会遥远吗?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跳马乡石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