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正式版)

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正式版)
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47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

(正式版)

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要有效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正确掌握防火防

爆技术,需要了解形成燃烧和爆炸的基本原理。

(一)燃烧。燃烧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

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在生产和生活

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

即为火灾。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凡是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物

质,都称为可燃物。如木材、纸张、金属镁、金属

钠、汽油、酒精、氢气、乙炔和液化石油等。 2.助

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称为助燃

物。如氧化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氧化剂。

由于空气中含有21%左右的氧,所以可燃物质燃烧能够在空气中持续进行。 3.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都称为火源。如明火、电火花、聚焦的日光、高温灼热体,以及化学能和机械冲击能等。防止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避免其相互作用,是防火技术的基本要求。

(二)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为另一种状态,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巨大的能量,或者是气体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剧烈膨胀,压力迅速下降到常温的现象,都称为爆炸。爆炸可分为化学性爆炸和物理性爆炸两种。 1.化学性爆炸。物质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出大量气体和热量而形成的爆炸。这种爆炸能够直接造成火灾。根据其化学反应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简单爆炸。例如爆炸物乙炔铜和乙炔银等受到轻微振动发生的爆

炸。(2)复杂分解爆炸。属于这类爆炸物有炸药、苦味酸、硝化棉和硝化甘油等。(3)爆炸性混合性爆炸。这里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时遇到火源而发生的爆炸。 2.物理性爆炸。通常指锅炉、压力容器或气瓶内的物质由于受热、碰撞等因素,使气体膨胀,压力急剧升高,超过了设备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而发生的爆炸。

(三)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发生爆炸。爆炸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极限,通常以其在混合物中百分比来表示;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以其在混合物中的

体积重量比(克/立方米)表示。例如,乙炔和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2.2-81%,铝粉法的爆炸下限为35克/立方米。显然,可燃物质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爆炸的危险性越大。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很多。爆炸性混合物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含氧量越高,以及火源能量超大等,都会使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几种可燃气体分别与空气、氧气混合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的爆炸范围都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范围宽。因而更具有爆炸的危险性。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燃烧与爆炸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

燃烧与爆炸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 单选题 1. 军事设施、_____、核电厂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6分) (A) 矿井地上部分 (B) 矿井 (C) 矿井地下部分 (D) 整个矿井 参考答案:C 2. 按燃烧性,红磷属于_______固体。(6分) (A) 易燃 (B) 可燃 (C) 难燃 (D) 不燃. 参考答案:A 3. 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必须向___ ____申报。(6分) (A) 当地政府 (B) 公安治安机构 (C) 公安消防机构 (D) 检察院 参考答案:C 4. 依据公安部第61号令,企业应当至少_______进行一次防火检查。(6分) (A) 每月 (B) 每星期 (C) 每季度 (D) 每年 参考答案:A 5.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_______负责。(5分) (A) 建筑单位 (B) 施工单位 (C) 设计单位 (D) 消防员 参考答案:B

6. 烟头中心温度可达_______,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5分) (A) 100~200℃ (B) 200~300℃ (C) 700~800℃ (D) 800~1000℃ 参考答案:C 7.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实行_______监督管理。(5分) (A) 分级 (B) 分类 (C) 统一 (D) 多级 参考答案:A 8.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施工的项目竣工时,_______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5分) (A) 必须 (B) 可以 (C) 应该 (D) 适当 参考答案:C 9. 下列_______物质是点火源。(5分) (A) 电火花 (B) 纸 (C) 空气 (D) 水 参考答案:A 10. 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遇到点火源时,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称为____ ___。(5分) (A) 爆炸 (B) 蒸发 (C) 闪燃 (D) 自燃 参考答案:C 11. 《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_______,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5分) (A) 应急疏散计划

粉尘爆炸的原理及预防

粉尘爆炸的原理及预防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粉尘的爆炸原理及预防 姓名: 罗淑珍 班级:安全14-3 学号:16145319

粉尘的爆炸原理及预防 班级:安全工程2014-3班姓名:罗淑珍学号:16145319 摘要:分析了粉尘爆炸的原理、条件及影响因素,归纳了抑制爆炸的影响因素诸如粉尘性质、助燃剂浓度、点火源、环境温度、可燃性气体及惰性气体及惰性物质等重要影响因素,并分类介绍了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粉尘爆炸点火源抑爆泄爆 引言: 在人类历史上,粉尘爆炸伴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越来越频繁。最先一波爆炸,都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日本。据统计,1913年至1973年间美国仅工农业领域,就发生过72次比较严重的粉尘爆炸事故。而在英国和加拿大的化工和造纸等行业中,从上个世纪开始也发生过多起粉尘爆炸事故,仅英国就243次,死伤204人。 自2010年以来,中国各地粉尘爆炸开始频频发生。2014年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调查显示,系因粉尘遇明火引起。专家也表示,抛光作业过程中易出现爆炸。提起爆炸,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炸弹、地雷爆炸时震天动地的轰响,殊不知悬浮在空气中的那些悠悠飘扬的粉尘,也会引起威力巨大的爆炸。 在昆山爆炸之前的2012年8月,温州郭溪曾发生一起抛光爆炸事件;2011年年4月初,浙江一家摩托车厂的零件抛光车间发生了粉尘爆炸,4月底,该省另外一家木材厂,也发生粉尘爆炸;而在2010年河北秦皇岛市的一个淀粉车间的粉尘爆炸,最终造成了19人死亡。[1] 1 什么是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指可燃性固体粉尘或可燃性液体的雾状液滴分散于空气或其它助燃气体中,当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接受相当的点火能量所必然发生的一种爆炸现象,遇到热源(明火或高温),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2] 凡是呈细粉状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金属,如镁粉、铝粉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2 产生的条件 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 (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

粉尘爆炸常识

粉尘爆炸常识 1、粉尘的概念:固体物质的细小颗粒叫做粉体或粒子。能在空 气中悬浮一定时间的固体粒子叫做粉尘。分散于空气中的粉尘,一般以一种不均质、不规则和不平衡的复杂运动状态存在。 2、粉尘的成分:无机粉尘(如石英、水泥、金属)、有机粉尘(如 谷物、毛发、炸药等)和混合粉尘。 3、粉尘的分类:粉尘按颗粒大小可分:①可见粉尘(其粒径大 于10μm);②显微粉尘(其粒径为0.25~10μm);③超显微粉尘(其粒径小于0.25μm)。 4、粉尘爆炸的条件: 饲料厂粉尘大多具有有机、无毒、可燃的特点,且浓度高,具有一定爆炸危险性。 粉尘燃烧爆炸的条件:当有机物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具有极大的接触表面。一旦因偶然事故发生燃烧,其蔓延就非常迅速。由于强烈燃烧而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一瞬间来不及散开,使局部压力猛增,发生爆炸。如果措施不当,会在整个饲料厂发生连续爆炸。 饲料厂的粉尘燃烧与爆炸,必须同时具有四个条件。 第一,易燃粉尘只有在一定的浓度下,尘粒间的距离短到可以彼此相互引燃,并使热量的积累足以引起爆炸。据资料,当面粉在1立方米的空气中悬浮15~20g时,最易爆炸。特别是10μm左右

的粒子,当浓度为20g/立方米时,危险性最大。这一浓度相当于看2米外的物体模糊不清。 第二、粉尘爆炸要有足够的氧气。如果粉尘浓度过高,氧气的数量就相对减少,氧气不足不会造成爆炸。因此粉尘爆炸浓度有一个最高的界限,即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为65g/立方米。粉尘浓度超过此界限,一般就没有爆炸的危险。如堆积的面粉就不容易燃烧和爆炸。 第三、有点燃粉尘氧气混合物的火源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机械磨擦、撞击等产生的热源、电机等各种电器的过热、短路、闪电放电、雷击等带来的火花,以及管理不善而造成物料结块自燃、抽烟等。 第四、存在一个有限的封闭空间。使浓度适中的易燃粉尘与氧混合,然后点燃它,如果没有一个有限的容量,就不会形成巨大的压力,粉尘也不会爆炸。 5、如何预防粉尘爆炸: ①、动火证制度—从管理入手; ②、防静电; ③、防火花; ④、通风、开放的空间; ⑤、不要在物料流动的环境下作业; ⑥、密封管道、清理现场。

《燃烧和爆炸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燃烧与爆炸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爆炸: 2、燃点: 3、爆炸极限: 4、特大火灾: 5、重大危险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消防方针是。 2、火灾探测器有、、等。 3、爆炸可分为三类:、和。 4、灭火器上标注的“MF2”,其中M代表、F代表、数字2代表,一般单位为每千克或升。 5、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和法等。 6、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A、B类火灾。不能用于扑灭类火灾。 7、常用的气体灭火剂有四氯化碳灭火剂、1211灭火剂、和灭火剂等。 8、一切防火技术措施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9、A火灾类是指火灾,B类火灾指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金属火灾属类火灾。

10、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 A、氧化反应 B、放热的氧化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 2、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3、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4、在火灾中,由于中毒造成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是(),火灾中约有一半的人员死亡是由它造成的。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烟 5、规定电石库距离锻工、铸工等产生火花的车间需30m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了()。 A、消除着火源 B、消除可燃物 C、避免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 D、消除氧化剂 6、气焊施工现场的乙炔瓶与火源的距离不得少于()。 A、5m B、10m C、15m D、20m 7、下列火灾探测器中属于接触式探测器的是()。 A、感烟式探测器 B、感光式探测器 C、图像式探测器 D、光电式探测器 8、化工原料电石或乙炔着火时,严禁用()灭火器扑救。 A、干粉 B、干沙 C、四氯化碳 D、二氧化碳 9、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不得采用()进行扑救。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干沙 10、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粉尘爆炸的简易原理及试验等相关知识

关于粉尘爆炸的简易原理及试验等相关知识 粉尘爆炸的原理,先看这个实验: 1、一边开火,一边倒面粉,会发生什么呢? 扬起的面粉遇到火焰,火苗瞬间窜起。把面粉换成淀粉和咖啡粉,结果都一样。实验证明:开着燃气灶的时候,千万别扬撒面粉! 2、如果是在密闭的空间会是什么情况? 在一个亚克力箱里倒上面粉,用鼓风机把面粉吹起来,遥控开启电子打火器,结果亚克力箱瞬间爆炸。 实验证明:当面粉颗粒达到一定浓度,遇到哪怕一丝明火,爆炸也会发生。 3、室外是否保险?来看下面的实验。首先,将彩色的面粉撒在地面上。 然后,开启工业风扇,使彩色玉米面粉弥漫于整个实验现场,之后开启电子打火装置。 实验证明:室外也一样。当面粉颗粒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同样会爆炸。 这就是粉尘爆炸 当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达到一定的浓度,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会迅速燃烧甚至爆炸。粉尘爆炸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粉尘为什么会爆炸 粉尘爆炸跟汽油爆炸差不多。汽油是气体分子挥发到空气中,达到一

定的浓度遇明火就爆炸。粉尘爆炸是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当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也会像汽油一样遇火爆炸。 厨房有明火也不能喷杀虫剂 在厨房有明火的地方,除了不能撒面粉,也不能喷杀虫剂哦! 曾有一主妇在厨房煮饭,发现有几只蟑螂在洗涤槽边,后跑到煤气灶下面。她顺手抓起一瓶杀虫剂朝正烧着火的煤气炉位置喷射,结果意外发生了爆炸。 厨房迅速被大火侵袭,主妇被烧伤,送到医院时因心肺衰竭而死亡。 这是因为喷雾杀虫剂是易燃易爆品。液罐内的推动剂燃点低,极易燃烧爆炸。药液内的丙烷、丁烷成分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火花或高温发生爆炸。 所以,要记住,厨房有明火时,不要在旁倒面粉,更不要使用杀虫剂

燃烧与爆炸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4

燃烧与爆炸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4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 单选题 1. 对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___ __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_____m。(4分) (A) 30,15 (B) 20,15 (C) 30,20 (D) 15,20 参考答案:A 2. 干粉灭火器多长时间检查一次_____。(4分) (A) 半年 (B) 一年 (C) 三个月 (D) 两年 参考答案:A 3. 大型油罐应设置_____自动灭火系统。(4分) (A) 泡沫灭火系统 (B)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C) 卤代烷灭火系统 (D) 喷淋灭火系统 参考答案:A 4.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_______。(4分) (A) 储罐区内 (B) 储罐下 (C) 防护堤外 (D) 防护堤内 参考答案:C 5.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_______。(4分) (A) 100mm (B) 50mm (C) 40mm (D) 25mm 参考答案:A

6. 对一般民用建筑,为了保证房间内的人员可以迅速撤离,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间外门或住宅户门的距离不宜超过_______m。(4分) (A) 10 (B) 15 (C) 20 (D) 30 参考答案:D 7. 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_______。(4分) (A) 上部 (B) 中部 (C) 根部 (D) 下部 参考答案:C 8. 单位在营业期间,下列_______做法是错误的。(4分) (A) 遮挡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B) 在安全出口处设置疏散标志 (C) 当营业场所人数过多时,限制进入人数 (D) 限制进入的人数 参考答案:A 9. 下列_______灭火剂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4分) (A) 二氧化碳灭火剂 (B) 干粉灭火剂 (C) 泡沫灭火剂 (D) 一氧化碳灭火器 参考答案:A 10. 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_______。(4分) (A) 就地打滚 (B) 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 迎风快跑 (D) 用水扑灭 参考答案:C 11. 对加工爆炸危险物品车间的厂房房顶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4分) (A) 为泄爆,安装轻质房顶 (B) 为坚固,应采用重型房顶 (C) 以上都不对 (D) 应采用三角形

粉尘爆炸基本原理

粉尘爆炸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粉尘爆炸 粉尘: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人类头发的直径约为50-80μm)。粉尘可分为呼吸性粉尘、漂尘、降尘、可见粉尘、显微粉尘等,它能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可以沉降。 可燃性粉尘:可与助燃气体(主要是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粉尘。 粉尘云:悬浮在助燃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与助燃气体的混合物。 粉尘层:沉积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的可燃粉尘群。 粉尘爆炸: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跃升的现象。 二、粉尘爆炸的特点 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基本不低于10mJ);压力上升比气体爆炸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能量大;爆炸物分解往往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粉尘有粘附性,烧伤更严重。 粉尘爆炸可以连续多次爆炸。由初始点火源引起的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可引起第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随着爆炸引起极大的震动,沉积在不同部位的粉尘扬起,形成多个粉尘云,从而产生连环爆炸。 三、为什么粉尘会发生爆炸 粉尘云着火时,顷刻间完成燃烧过程,释放大量热能,形成爆燃,使燃烧气体温度骤然升高,体积剧烈膨胀,形成很高的膨胀压力,一旦空间受限,即发生爆炸。粉尘爆炸需要满足五个条件:可燃性粉尘、氧气、有效点火源、密闭空间及浓度在爆炸极限内的粉尘云。 四、粉尘爆炸预防措施 消除点火源:①可靠接地;②使用粉尘防爆电器;③火花探测与熄灭;④消除明火;⑤防止局部过热;⑥不用金属敲击,防止产生火花。 消除可燃物:①保持工作间的整洁,正确清扫;②设备表面清洁,无粉尘堆积;③改进工艺设备,消除设备产生粉尘堆积的根源。 消除氧化剂:①内部空气惰化;②用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替代氧气。 完善保护措施:①泄爆;②抑爆;③隔爆;④提高设备耐压能力;⑤多种保护方案并用。

燃烧与爆炸学复习题

精品文档《燃烧与爆炸学》综合复习资料一、概念题 1、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物、助燃物、一定的温度。的物质与氧气进行完全燃烧反应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21mol 可燃液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接近火源时产生的瞬间燃易燃、、闪点:3 烧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叫闪点。、自燃点:指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所需要的4 最低温度叫自燃点。5、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即 蒸汽压等于大气压时的温度)、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氮氧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氧浓6 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人以上(含本数,同下);重伤20.7、特大火灾:死亡10 50万元以上。受灾户50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爆炸极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8 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物体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最低温度。、熔点9 二、简答题、燃烧的“氧学说”?1年1777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在普利特利发现氧气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做了大量实验,于提出了燃烧的氧学说,认为燃烧是可燃物与氧的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光和热。拉瓦锡指出,它燃烧氧学说的建立是对燃烧科学的一大贡献,物质里根本不存在一种所谓燃烧素的成分。宣告了燃烧素学说的破灭。 2、气体燃烧的形式及其特点?气体燃烧有两种形式,一是扩散燃烧;二是动力燃烧。如果可燃气体与空气边混合边燃烧,如果可燃如使用石油液化气罐烧饭就是扩散燃烧。或称稳定燃烧()。这种燃烧就叫扩散燃烧这种燃烧就叫动力燃烧。遇到着火源立即爆炸,形成燃烧,气体与空气在燃烧之前就已混合, 3、化学性爆炸的热爆炸机理是什么?由于物质在短时间内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形成了其他物质并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化学爆炸按爆炸时所产生的化学变化,可分三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简单分解爆炸1). (是由于爆引起简单分解爆炸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 燃烧反应,爆炸所需的热量, 炸物质本身分解时产生的。属于这一类的有叠氮铅、乙炔银、乙炔酮、碘化氮、氯化氮等。这类物质是非常危险的,受轻微震动即引起爆炸。 ).复杂分解爆炸(2这类物质爆炸时伴有燃所有炸药均属之。这类爆炸性物质的危险性 较简单分解爆炸物低,各种氮及氯的氧化物、苦味酸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时供给。烧现象。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3)这类物质爆炸所有可燃气体、蒸气及粉尘 与空气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均属于此类。 因此其危险性虽较前二类为如爆炸性物质的含量,氧气含量及激发能源等。需要一定条件,低,但极普遍,造成的危害性也较大。 4、防火、防爆的基本理论?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火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引发爆炸的条件是:爆炸品(内含还原剂和氧化剂)或可燃物(可燃气、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起爆能源就可以防止火灾或爆炸相互作用。如果我们采取措施避免或消除上述条件之一,同时存在、事故的发生,这就是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物理性爆炸的爆炸机理是什么?5这是由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物理因素)引起的。在物理性爆炸的前后,爆炸物质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发生改变。的 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压力急速增加,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爆炸。如蒸气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的爆炸。 6、阻火器的工作原理?管道内或阻火器又名防火器,阻火器的作用是防止外部火焰窜入存有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由于热量损失阻止火焰在设备、管道间蔓延。阻火器是应用火焰通过热导体的狭小孔隙时, 而熄灭的原理设计制造。三、论述题燃烧链式理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试用链式理论解释为什么可燃性混合气体在其爆炸上1. 限以上和爆炸下限以下不会发生爆炸。可燃链式反应理论是由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提出的。他

粉尘爆炸原理及条件

粉尘爆炸原理及条件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粉尘是指分散的固体物质。 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条件 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最常见的粉尘爆炸有煤粉、面粉、木粉、糖粉、玉米粉、土豆粉、干奶粉、铝粉、锌粉、镁粉、硫磺粉等。但只要我们加强防范措施,这类爆炸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采用有效的通风和除尘措施,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在设备外壳设泄压活门或其他装置,采用爆炸遏制系统等。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必须严格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并单独设置通风、排尘系统。要经常湿式打扫车间地面和设备,防止粉尘飞扬和聚集。保证系统要有很好的密闭性,必要时对密闭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尘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 粉尘爆炸过程 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 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 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 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 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这种爆炸反应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跃式的发展。粉尘爆炸-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粉尘的爆炸性能受粉尘的颗粒度、粉尘挥发性、粉尘水分、粉尘灰分和火源强度等影响。

第2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2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2、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有多种,____不属于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 (A)动力燃烧 (B)表面燃烧 (C)分解燃烧 (D)蒸发燃烧 3、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____。 (A)分解燃烧 (B)表面燃烧 (C)扩散燃烧 (D)蒸发燃烧 4、液体物质的燃烧形式有多种,____不属于液体物质的燃烧形式。 (A)动力燃烧 (B)直接燃烧 (C)沸溢燃烧 (D)喷溅燃烧 5、下列燃烧产物中,____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A)C02 (B)CO

(C)H20 (D)灰分 6、烟气的危害性有多种,____不属于烟气的危害性。 (A)毒害性 (B)减光性 (C)扩散性 (D)恐怖性 7、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____。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8、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_着火___。 (A)燃点 (B)闪燃 (C)着火 (D)爆燃 9、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____。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10、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____。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11、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____。 (A)>28℃ (B)<280C (C)≥28℃ (D)≤28℃ 12、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的液体,其闪点℃。 (A)>28℃ (B)<60℃ (C)≥600C (D)≤28℃ 13、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____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14、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____。 (A)闪燃 (B)阴燃 (C)分解燃烧 (D)表面燃烧

粉尘爆炸知识及案例

附件3 粉尘爆炸、防范知识及相关案例 一、粉尘爆炸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粉尘爆炸? 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现已发现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条件一般有三种: 1. 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

的粉尘云; 2. 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 3. 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通常认为,易爆粉尘只要满足条件1和条件2,就意味着具备了可能发生事故的苗头。 (二)粉尘爆炸过程 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这种爆炸反应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跃式的发展。 (三)粉尘爆炸特点 1. 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 2. 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 3. 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四)粉尘爆炸的主要危害

燃烧与爆炸理论复习大纲及复习题

《燃烧与爆炸理论》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mbustion & Explosion Theory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热工学 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系统深入地掌握燃烧与爆炸基础理论,把握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向,使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技能锻炼,使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得以充实与提高。 教学要求: (1)掌握燃烧与爆炸的基础理论; (2)掌握燃烧三角形、燃烧四面体以及化学爆炸三要素; (3)掌握不同燃烧和爆炸形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计算液体闪点、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爆炸温度和爆炸压力的计算方法; (5)掌握并运用可燃性图表进行工程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化工生产的特点 2.事故的分类及特征 3.事故致因理论 4.事故的预防 基本要求: 掌握事故的特征,海因里希因果链锁理论以及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熟悉化工生产的特点、轨迹交叉论及能量转移论;了解安全工程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及事故预防的“3E”措施。 重点: 事故的特征、海因里希因果链锁理论及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 第二章燃烧基本理论 1.火三角及燃烧条件 2.燃烧的形式及种类 3.燃烧极限的计算 4.热自燃理论 5.燃烧机理 6.可燃气体的燃烧 7.可燃液体的燃烧

8.可燃固体的燃烧 基本要求: 掌握燃烧发生的条件及燃烧机理,燃烧形式及燃烧过程,气、液、固燃烧特点及基本理论;掌握燃烧极限的计算方法和可燃性图表的使用;熟悉燃烧的过程及种类;熟悉热自燃理论。 重点: 燃烧三角形、燃烧四面体、燃烧条件及燃烧机理。 火焰在预混气中的传播形式及特点、火焰传播的热理论及扩散理论、重质油品的沸溢及喷溅、阴燃结构及发生条件。 燃烧极限的计算。 难点: 热自燃理论。 第三章爆炸基本理论 1.爆炸及其分类 2.爆轰 3.粉尘爆炸 4.喷雾爆炸 5.蒸气云爆炸 6.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7.爆炸温度与压力 8.爆炸强度 基本要求: 掌握各种爆炸形式发生的条件、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掌握爆炸温度和压力的计算方法;熟悉燃烧与爆炸的区别;了解爆炸的定义及其分类,了解爆轰的形成过程。 重点: 各种爆炸形式发生的条件、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爆轰波与普通冲击波的区别。 燃烧与爆炸的区别。 爆炸温度和爆炸压力的计算。 难点: 爆轰的形成过程以及爆轰波与普通冲击波的区别。 BLEVE的发生机理。 第四章防火防爆技术 1.静电的预防 2.火灾及爆炸蔓延的控制 基本要求: 掌握静电引起火灾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熟悉静电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静电积聚的影响因素;了解静电的产生。

粉尘爆炸基本知识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5661 粉尘爆炸基本知识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粉尘爆炸基本知识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什么是粉尘? 粒径小于75Mm的固体悬浮物。(人类头发的直径约为50-80μm ) 二、为什么粉尘会爆炸? 悬浮在助燃气体(氧气或空气)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形成粉尘云,遇点火源后,顷刻间燃烧,释放大量热能,使得温度骤然升高,体积剧烈膨胀,形成很高的膨胀压力,一旦空间受限,就会发生爆炸。 三、什么样的粉尘会发生爆炸? 具有爆炸性的粉尘主要有金属、煤炭、粮食、词料、农副产品、林产品、合成材料等七类。如铝粉、

粉尘爆炸原理及特点

粉尘爆炸原理及特点 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煤炭粉尘具有爆炸性:主要产生在开采、破碎、粉碎、筛分、包装、配料、混合、搅拌、散粉装卸及输送除尘等生产过程中的粉尘。 1、生产性粉尘危险、危害因素识别 包括以下内容: ①根据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分析可能产生的粉尘种类和部位。 ②用已经投产的同类生产厂、作业岗位的检测数据或模拟实验测试数据进行类比识别。 ③分析粉尘产生的原因、粉尘扩散传播的途径、作业时间、粉尘特性,确定其危害方式和危害范围。 ④分析是否具备形成爆炸性粉尘及其爆炸条件。 爆炸性粉尘属生产性粉尘,其危险性主要表现为: a.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均较低,但因其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所以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 b.爆炸时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可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烧伤; c.最初的局部爆炸发生之后,会扬起周围的粉尘,继而引起二次爆炸、三次爆炸,扩大伤害;

d.与气体爆炸相比,易于造成不完全燃烧,从而使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2、粉尘爆炸的条件 爆炸性粉尘形成的4个必要条件为: a.粉尘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b.粉尘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c.粉尘的形状与表面状态; d.粉尘中的水分。 可用上述4个条件来辨识是否为爆炸性粉尘。 注:固体可燃物及某些常态下不燃的物质如金属、矿物等经粉碎达到一定程度成为高度分散物系,具有极高的比表面自由焓,此时表现出不同于常态的化学活性。 爆炸性粉尘爆炸的条件为: a.可燃性和微粉状态; b.在空气中(或助燃气体)搅拌,悬浮式流动; c.达到爆炸极限; d.存在点火源。 3、粉尘爆炸的过程 第一步:悬浮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被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可燃气体。 第二步: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 第三步:燃烧产生的热量从燃烧中心向外传递,引起邻近的粉尘

粉尘爆炸安全常识参考文本

粉尘爆炸安全常识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粉尘爆炸安全常识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粉尘爆炸原理及基础知识(一)粉尘的定义与 类别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能燃烧和爆 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 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国际标准化组织规 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一般是 200目左右,(2.54厘米,1英寸,长度中的筛孔数目, 简称为目)。(二)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质和 点火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三)粉 尘爆炸的条件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①粉尘本 身具有爆炸性②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氧气中并与空 气混合到爆炸浓度③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 和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所要求的最小引燃能较大,达

10毫焦耳,为气体爆炸的近百倍。因此,一个足够强度的热能源也是形成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1、哪些粉尘具有爆炸性通常认为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金属如镁粉、铝粉?煤尘?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也有区分为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的。2、金属粉末爆炸性的等级排列?高爆炸性锆、镁、铝、锂、钠?中爆炸性锡、锌、铁、硅、锰、铜?低爆炸性钼、钴、铅 ?可自燃金属有:铝、钙、铈、铯、铬、钴、铱、铁、铅、铀、锂、镁、镍、钯、铂、钾、銣、钠、钽、钍、钛、铀、锆。3、悬浮粉尘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特征——爆炸极限爆炸极限的定义在火源作用下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在空气

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为()。?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2.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3.阴燃是()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4.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 A.>28℃

B.<28℃ C.≥28℃ D.≤28℃ 5.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6.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7.下列()储罐燃烧可能发生沸溢、喷溅。?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原油? 8.木材的燃烧属于()。?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9.液体的燃烧方式是()。? A.一闪即灭? B.蒸发燃烧? C.沸溢燃烧? D.分解燃烧? 10.下列物质中()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A.H20 B.CO C.C02? D.HCN 二、多项选择题? 1.固体可燃物燃烧方式主要有()。?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E.闪燃?

2.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链式反应自由基? E.燃点? 3.发生无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链式反应自由基? E.燃点? 4.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等性质有关。? A.蒸气压? B.闪点? C.沸点? D.蒸发速率? E.燃烧时间? 5.燃烧产物通常是指燃烧生成的()等。? A.气体?

燃烧与爆炸学(高起专)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燃烧与爆炸学(高起专) 一、单选题 1. 军事设施、_____、核电厂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6分) (A) 矿井地上部分(B) 矿井(C) 矿井地下部分(D) 整个矿井参考答案:C 2. 按燃烧性,红磷属于_______固体。(6分) (A) 易燃(B) 可燃(C) 难燃(D) 不燃.参考答案:A 3. 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必须向_______申报。(6分) (A) 当地政府(B) 公安治安机构(C) 公安消防机构(D) 检察院参考答案:C 4. 依据公安部第61号令,企业应当至少_______进行一次防火检查。(6分) (A) 每月(B) 每星期(C) 每季度(D) 每年参考答案:A 5.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_______负责。(5分) (A) 建筑单位(B) 施工单位(C) 设计单位(D) 消防员参考答案:B 6. 烟头中心温度可达_______,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5分) (A) 100~200℃(B) 200~300℃(C) 700~800℃(D) 800~1000℃参考答案:C 7.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实行_______监督管理。(5分) (A) 分级(B) 分类(C) 统一(D) 多级参考答案:A 8.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施工的项目竣工时,_______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5分) (A) 必须(B) 可以(C) 应该(D) 适当参考答案:C 9. 下列_______物质是点火源。(5分) (A) 电火花(B) 纸(C) 空气(D) 水参考答案:A 10. 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遇到点火源时,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称为_______。(5分) (A) 爆炸(B) 蒸发(C) 闪燃(D) 自燃参考答案:C 11. 《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_______,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5分) (A) 应急疏散计划(B) 安全保卫计划(C)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D) 安全和灭火措施参考答案:C 12.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_______反应。(5分) (A) 物理(B) 化学(C) 生物(D) 地理参考答案:B 二、多选题 1. 燃烧是一种_____氧化还原反应。(6分) (A) 反应速度较快(B) 放热量较多(C) 反应速度较慢(D) 放热量一般参考答案:A,B 2. 燃烧现象的基本特征是_____。(6分) (A) 放热(B) 发光(C) 生成新物质(D) 产生浓烟参考答案:A,B,C 3. 下列_____公众聚集的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6分) (A) 国家机关(B) 影剧院(C) 歌舞厅(D) 饭店参考答案:B,C,D 4. _______是燃烧的化学实质,_______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6分) (A) 氧化、声(B) 氧化、光(C) 氧化、光和热(D) 游离基连锁反应、光和热参考答案:D 5. 燃烧的三要素是_______。(6分) (A) 受限空间(B) 氧化剂(C) 引火源(D) 可燃物参考答案:B,C,D 6. 按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情况,火灾等级标准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_______。(6分) (A) 一般火灾(B) 重大火灾(C) 特大火灾(D) 微型火灾参考答案:A,B,C 燃烧与爆炸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2 一、多选题 1. 粉尘爆炸的敏感度是指炸药在热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包括_______三个指标。(5分) (A) 爆炸下限(B) 极限压力(C) 粉尘云(层)最低着火温度(D) 最小点火能参考答案:A,C,D 2. 爆炸分为_______几大类。(5分) (A) 物理爆炸(B) 化学爆炸(C) 核爆炸(D) 粉尘爆炸参考答案:A,B,C 3. 爆炸品一旦发生爆炸,爆炸中心的高温、高压气体产物会迅速向外膨胀,形成很强的_______并迅速向外传播。(5分) (A) 压力波(B) 冲击波(C) 噪音(D) 蘑菇云参考答案:B 4. 粉尘防爆措施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等。(5分)

燃烧与爆炸原理考试要点

燃烧的种类:着火、自燃、闪燃。 着火:可燃物质受到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燃烧现象。自燃:可燃物质未受外界货源直接作用,但当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或由于物质内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反应过程所提供的热量聚积起来使其达到一定温度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 闪燃:是液体可燃物的特征之一。在一定的温度下可燃气体蒸发出的饱和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在与火焰接触时能闪出火花但随即熄灭,这种瞬间燃烧的过程即为闪燃,发生闪燃的最低液体温度叫闪点。燃烧三要素:可燃物质,有氧或氧化剂,点火源。化学爆炸三要素:快速性,放热性,有气体产物。 火灾分类,按可燃物及助燃物种类分:气体火灾,油品,可燃物,电器,金属,空气含氧量超过正常值时导致的火灾。 爆炸种类:气相爆炸包括:混合气体爆炸,气体分解爆炸,粉尘爆炸;凝相爆炸包括:混合危险物爆炸,爆炸性化合物爆炸,蒸气爆炸。 燃爆危险性物质种类:可燃气体或蒸气,可燃液体,可燃固体,可燃粉尘,爆炸性物质,自燃性物质,忌水性物质,混合危险性物质。 着火源种类:明火及高温表面,摩擦与撞击,电火花,静电,雷电,易燃物自行发热,机械和设备故障,绝热压缩。 气体按其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性可分为:可燃性气体,助燃性气体,分解爆炸性气体及惰性气体。

理论含氧量:可燃性气体正好完全燃烧所必需的氧气量。 理论混合比:在常温常压下,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空气中的可燃性气体浓度C0称为理论混合比。 链锁反应理论:气态分子间的作用,不是两个反应分子直接简单作用得到最后生成物,而是由一连串的反应组成的。该反应只要一经引发生成自由基,就会相继发生一系列基元反应。先由自由基(活性基团)与另一分子起作用,从而产生新的自由基和产物,新的自由基又迅速参与反应。如此下去,直到反应物消耗殆尽,或通过外加因素使链中断而停止反应。链的引发:Cl2 → 2Cl?;链的传递:2Cl? + H2 → HCl + H?, H? + Cl2 → HCl + Cl?;链的终止:H?+ Cl?→ HCl, Cl?+ Cl?→ Cl2, H?+ H?→H2任何链锁反应都由三个阶段组成,即链的引发、链的传递和链的终止。 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是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爆炸极限一般可用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有时用单位体积中可燃物的含量表示单位(g/m3或mg/L)。 危险度=(上限-下限)/下限;下限以下才绝对安全。 影响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可燃性混合物的初始浓度,环境压力(压力对上限影响大,对下限影响小),惰性介质及杂质,容器,点火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