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NITA武汉海绵城市东湖绿道二期景观设计最终压缩
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王怀清 颜二茧 让余敏 周 俊
彭佳蕊 徐 娜 陈 耿
叶艳平 甄 斌
孟翎冬 彭 钟
目 录
1 总则................................................................................................................................................. 1 2 术语与定义..................................................................................................................................... 2 2.1 一般术语与定义..................................................................................................................2 2.2 海绵设施术语与定义..........................................................................................................3 3 基本规定......................................................................................................................................... 6 4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
浅析武汉东湖绿道的景观小品
浅析武汉东湖绿道的景观小品作者:潘竹君陈玉聪赵丹来源:《城市地理》2017年第10期摘要:当我们融入这个纷繁的世界,城市的景观流入了我们的眼睛,感受到一个城市飞速发展的的同时,转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期望生活的环境能够越来越好,生活的质量稳步提高,城市在发展,人们的观念在不断的转变,市政景观小品的研究迎来了新的挑战。
东湖绿道是近年来武汉市政一个重点工程,它的完工对于武汉市民是一个欢欣雀跃的好消息,本文通过对东湖绿道上的景观作出分析,发掘东湖绿道的美。
关键词:东湖绿道;景观;环境一、东湖绿道与城市建设(一)东湖绿道的功能东湖绿道是武汉人民近年来的一个期待已久的市政工程,它的发展是满足武汉人的生活方式,符合人的生活方式的,存在的价值无可取代。
一个健康的东湖绿道也是—个庞大的系统,在功能上有连续性和整体陛。
东湖绿道是武汉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造型要素,为城市增光添彩。
相互的感应和相互转换关系发生在审美的主客体之间,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传达了意境。
这种功能是美化的功能,表现在构成武汉城市环境的每一个细节中,也呈现在城市环境景观的整体布局中,大量的细节充分地将城市环境的形象加以体现的。
东湖绿道的重要功能是安全保护功能,也是武汉市政部门一直在研究和改进的课题,体现了对社会中人的关爱。
东湖绿道设施通过颜色、铺地材料、或地面高度差的变化使通行困难,但本身并不妨碍人和车辆的通行,起到拦阻的作用。
如图我们看到绿道上车辆行走的区域明显比人行区域低,这种既美观有明显的拦阻设计能有效的保护市民的人生安全。
东湖绿道用护柱、隔离带、围栏对人和车辆进行积极地控制,有效阻止着交通事故的发生;半拦阻的设施较大,缺点是强制性没有护柱类的大,限制是主要起到的作用。
(二)东湖绿道在武汉城市空间存在的意义东湖绿道上的景观小品一般都是别具一格、造型精美的。
让大家感受到不卑不亢的精神,保留自己的个性,又能很好的融入这个环境群体。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魏军
【期刊名称】《建设科技》
【年(卷),期】2024()1
【摘要】为解决当前城市存在的排水不畅、污染严重和频繁发生内涝灾害等实际问题,本文在介绍海绵城市基本理念与重要性的基础上,明确现阶段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然后从目标和设计两方面提出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引入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使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引入,并达到预期效果。
【总页数】3页(P82-84)
【作者】魏军
【作者单位】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海绵城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3."海绵城市"在道路设计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4.“海绵城市”在道路设计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5.“海绵城市”在道路设计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获奖项目名单一等奖(29项)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3.首钢老工业区转型发展规划实践—北区详细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首钢筑境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戈建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4.广州总体城市设计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6.江苏省城乡空间特色战略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镇和乡村规划设计院、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7.京津冀城乡规划(2015-203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城市规设计研究院、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8.三亚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规划设计与实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0.秦巴山脉绿色城乡空间建设战略研究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1.广州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2.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手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3.鼓浪屿申遗整治提升系列规划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等奖(87项)1.高铁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首例示范项目:武汉市东湖绿道一期实施 规划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3.上海市桃浦科技智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广州市站城协同立体都市一体化设计及TOD综合开发规划(2017-2023)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5.北京市水生态环境用水配置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市水文总站6.京杭运河杭州段两岸城市景观提升工程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及示范段详细规划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市众家设计有限公司8.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更新提升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0.天津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苏州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及专题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2.深圳市前海城市风貌和建筑特色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SOM Asia Limited13.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4.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5.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4.北京市总体城市设计战略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15.北京中心城高度控制规划方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6.成都市中心城区工业历史保护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7.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空间总体规划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8.宝安西部活力海岸带概念城市设计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9.北京市自行车和步行交通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21.成都市小街区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2.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及“十三五”规划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23.芦山县灾后恢复重建及县城综合规划设计与实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4.乌镇镇概念性总体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5.上海杨树浦路综合改造专项规划及街道设计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26.超(特)大城市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和专项规划编制实施研究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7.北京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28.贵州省黔东南州巴拉河综合规划(2016-2030)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9.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6.上海虹桥商务区(G1MH-000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主功能区申昆路片区局部调整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7.广州市城市生态控制线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18.曲阜“三孔”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9.亲情养老社区规划设计标准体系研究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重庆市合川区草花街社区城市修补行动规划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1.常州市城市设计评估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市规划设计院22.厦门市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管理以及实施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3.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及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专项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4.深圳市城市更新“十三五”规划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25.青岛国际邮轮港概念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OMA Asia (Hong Kong) Limited26.蚌埠市总体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7.重庆市主城区产城融合研究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28.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30)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29.宜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0.渝东北城镇群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1.贵安新区中心区中央活力区及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区城市设计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32.南京都市圈城乡空间协同规划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33.大西安2050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4.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地下空间竖向设计及建设规划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35.西藏自治区林芝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6.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工程—景观工程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37.伊犁州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8.《重庆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编制及应用研究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9.神木县历史风貌保护规划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40.宝安107时尚商务带立体空间规划公开竞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MLA+ B.V.、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1.北京市西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16-2030)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2.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新模式研究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3.上海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乡特色风貌体系研究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4.天津市传统街区有机更新行动规划研究——以小白楼五号地为例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愿景城市开发与设计策划有限公司45.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6.深圳大空港地区综合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利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47.海口市“多规合一”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8.皖北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49.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0.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51.北京城市就业中心演变及职住关系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52.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云南省设计院集团53.汉口原租界风貌区蔡锷路片保护性详细规划——公共利益导向下的历史文化街区精细化设计及管控研究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市规划研究院54.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2014-203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大学、深圳市世联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公众力商务咨询有限公司55.合肥市瑶海区旧城更新改造规划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6.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57.绍兴水城概念性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58.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宁市城乡规划局、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9.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0.机场线西延北新桥站设计优化及综合利用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61.成都市网络城市规划研究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城市设计中心62.苏州阊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63.北京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指南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4.杭州市钱江新城扩容区(四七堡单元)城市设计深化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钱江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65.东营市东城核心区风貌特色城市设计(控制性)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营市规划研究中心66.北京市中心城区(城六区)城市道路规划实施目标、路径、政策及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7.株洲湘江东岸整体建设工程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株洲市规划设计院68.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城市设计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9.广州市琶洲西区城市设计及控规优化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70.北京市物流专项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1.基于陆海统筹的深圳市海洋生态空间规划——深圳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6- 2025年)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72.江苏省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导则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3.沈阳市“一河两岸”品质提升规划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4.义乌市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5.眉山市岷东新区水系专项规划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6.杭州梦想小镇概念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7.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战略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8.重庆巴南区花溪街道滨江重要地段城市设计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筑恒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9.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80.成都市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1.温岭东部新区龙门湖生态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82.济南保泉生态控制线划定与管控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济南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83.甘肃省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城市设计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84.浙江省城镇防涝规划标准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5.象山县主城区品质提升行动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6.重庆市江北区唐桂新城城市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7.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市政工程专项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三等奖(174项)1.云南鲁甸6.5级地震恢复重建规划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奎—独—乌”区域城镇协调发展规划(2015-2030)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莎车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4.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估研究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实施评估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规划研究院7.石家庄市东南片区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南宁市民族大道修复整治规划及实施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9.普洱市思茅老街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0.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佛山市禅城区梁园及周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2.皖南区域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3.武汉市城市住区规划研究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14.十堰2049远景发展战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5.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总体规划(2015-2025)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6.武汉光谷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地面及地下)——小街坊密路网法定化的系统实践武汉市规划研究院17.中东铁路建筑群(黑龙江段)总体保护规划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8.安阳古城保护整治复兴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安阳市规划设计院19.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6年修订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20.江苏美丽宜居城乡建设规划(2015-2020)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所21.云南会泽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与建筑整治研究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2.存量发展时期深圳规划国土管理制度改革系列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23.北京市长城保护规划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24.杭钢集团半山钢铁基地工业遗存(遗产)保护规划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5.“驸马巷—龙窝巷—上坂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苏城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6.苏州相城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4-2030)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7.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28.武汉市非集中建设区规划编制审批体系与实施管理办法研究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9.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成果体系和技术方法研究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0.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1.东莞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32.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武汉市规划研究院、Arep ville33.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4.上海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与指标体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5.宁波市中心城建设强度分区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6.华侨城总部城区总体规划修编(2016-2025)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37.南京市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38.宿迁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9.北京中心城控规管理转型及实施单元划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40.基于全域空间管制的北京城市开发边界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地格规划顾问有限公司41.南京市秦淮区总体规划(2013-2030)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2.蒙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3.望城滨水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及总体城市设计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44.厦门市思明区参与式规划共同缔造工作坊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华侨大学建筑学院45.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5年修订)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6.浙江省四大都市区规划纲要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7.西安市地铁沿线交通组织及土地综合利用规划(4、5、6线及临潼市域线)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8.北京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衔接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9.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永和二村美丽家园社区更新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0.北京市规划实施单元运作机制及管理办法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舜土规划顾问有限公司51.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52.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湾如意湖周边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2013-2030)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54.赤峰市域城乡统筹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5.福州市多规合一规划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56.甘肃省正宁县多规合一城乡统筹总体规划(2016-2030)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7.武汉市两江四岸地区旅游空间发展与行动规划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荷兰NITA设计集团58.上海社区发展试点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9.金华市城市天际线及通风廊道研究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金华市规划局60.从遗产保护走向城市文化环境的整体创造——介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实践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1.杜陵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2017-2035)西安西大城乡规划与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IICC-X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62.云龙县县城总体规划大理白族自治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3.总体规划改革工作指南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64.南京河西新城区南部地区(MCe040)控制性详细规划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65.南宁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66.长沙湘江北段古镇群概念规划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67.集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安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68.生根发芽——北京历史街区公众参与及社区营造探索实践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人民政府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69.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城市更新总体评估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0.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与审批制度优化研究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71.南京市强度分区规划可行性研究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72.莆田市控规单元划分专项规划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73.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估研究——以昆山市为例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4.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75.福建省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湖里片)空间发展规划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6.基于新型数据的城市发展指数动态监测与评估研究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珠海市城乡规划编审与信息中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77.前山片区所在新镇组团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8.恩施市五峰山片区综合整治规划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恩施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9.景德镇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80.佛山市禅城区石湾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1.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XCL02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2.盘锦地方大学修建性详细规划沈阳新建大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83.武汉城市圈禁限建区空间管控规划研究武汉市规划研究院84.广州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85.张江南区功能提升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塑城市景观——以武汉东湖绿道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为例
2020·09我国数十年来经济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而在城市不断的发展扩张中,许多处于城市周边的天然水系等自然生态区域也被吞并在城市建设当中,导致了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出现了种种不足与弊病,例如自然资源与城市景观没有紧密有机地联系,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面积不足以及方式单一,等等。
由于城市景观与城市中的自然生态景观没有得以合理科学的结合与规划设计,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渴望就与之形成了矛盾。
本文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强调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有助于改变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弊病现状,以武汉东湖绿道景观设计等方案为例,分析滨水景观设计对于城市景观规划的重塑意义及作用。
一、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弊病与不足城市景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的规划现状大多缺乏总体长远的统筹,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显得松散脱节,这是首要的问题所在,比如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视景观规划设计,导致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质量低下,朝令夕改的现象时常出现,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景观设计风格与规格不一致,在整个城市的景观规划上无法达成统一。
这样的现状使得城市景观无法合理健康地发展。
其次是当下我国许多城市景观设计千篇一律,没有发掘本地域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特色,完全复制克隆其他地方的景观设计方案,导致景观设计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的生态自然资源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的问题,得不到当地百姓的认同。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建筑文化,传承保留下来的传统的古城以及古建筑都将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资源,但是在现阶段的城市景观建筑设计中,古城和古建筑不仅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原有的一些古城和古建筑甚至被大量破坏,致使众多的文明被湮没[1]。
再次就是当下我国许多城市景观设计对功能性重视不够,与实际解决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相脱节。
部分城市当下的环境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原因主要是城市工业化进程过快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设计的核心含义,应该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层面上将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理应更加注重功能性。
东湖绿道规划介绍
信步东湖畔,众览书香城武汉东湖绿道系统暨环东湖路绿道实施规划宋洁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东湖绿道大事记2014年12月16日“让城市安静下来”的新城建理念转型。
2014年12月17日环东湖绿道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2015年1月8日全国首例众规平台正式上线。
2015年12月23日环东湖绿道建设拉开帷幕。
2016年7月,东湖绿道项目入选国内首个的联合国人居署"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2016年12月28日东湖绿道一期建成开放2017年3月21日,武汉市东湖绿道二期工程正式开工2017年12月26日,东湖绿道二期建成开放,与一期线路扣环成网,约101.98公里。
2018年10月3日东湖绿道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规划卓越奖。
PART1前期思考【概念界定】——绿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
目前主要表现形式为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驿站(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食店等游憩配套设施以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
l 串联城市散落的公共空间l营造地域独特的体验场所思考: 绿道的内涵并能实现与城市功能的良性互动以人行、非机动车为主慢行通道具备良好景观环境的生活性通道•环湖自行车赛事标准,自行车道的建设标准为宽度不低于6米;•马拉松赛道标准,对基本长度有不少于42.195公里的要求,起点和终点的理论直线距离不得超过全程距离的二分之一,主要是借助城市道路、公共广场等平时不属于赛事的专用的赛道,不能破坏原有的设施和城市环境。
因此,赛道上的所有设施都是临时搭建,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以及赛后的快速恢复。
•研究世界级绿道标准,一般自行车道不少于4米,人行道不少于2米;•国内城市绿道实践经验,对于绿道的宽度并未做硬性要求,自行车道宽度控制在3-6米,人行道宽度控制在2-4米;•宽度1-2米的自行车道市民体验性很差,安全性不好。
2017-武汉东湖绿道实施性规划方案-SWA
绿道软质驳岸类型S O F T B A N K T Y P O L O G Y悬挑栈道驳岸类型C A N T I L E V E R ED B O A R D W A L K T Y P O L O G Y垂直挡土墙驳岸类型V E R T I C A L R E T A I N I N G W A L L T Y P O L O G Y典型河床剖面比例 1:200根据结构特点和植物种群,河道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T Y P I C A L L A K E B E D C O R R I D O R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SCALE 1 : 200T h e t h r e e m a i n c o m p o n e n t s o f t h e r i v e r c o r r i d o r c a n b e s u b d i v i d e d b y s t r u c t u r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 p l a n t c o m m u n i t i e s.山地草原H I L L PR A I R E高地树林U PL A N D F O R E S T 湿草地W E T M E A D O W 深沼泽D E E P M A R S H 浅水S H A L L O W,O P E N W A T E R 湖L A K E山坡B L U F F洪水平原F L O O D PL A I N 主要水渠M A I N C H A N N E L软质驳岸 S O F T B A N K垂直挡土墙 V E R T I C A L R E T A I N I N G W A L L台地式挡土墙 T E R R A C E D R E T A I N I N G W A L L栈道 B O A R D W A L K车行道车行道小料石人行道小料石人行道小料石人行道栈道自行车道绿化带绿化带小料石人行道车行道小料石人行道现状驳岸条件图解E X I S T I N G E M B A N K M E N T C O N D I T I O N S D I A G R A MX X X X X X X 岸 V E R T I C A L R E T A I N I N G W A L L X X X X X X X 岸 S O F T B A NKx x x x x x 岸 G A B I O N S T A B I L I Z E D B A N K栈道 B O A R D W A LK石陇系统类型G A B I O N S Y S T E M T Y P O L O G Y 悬挑栈道驳岸类型C A N T I L E V E R ED B O A R D W A L K T Y P O L O G Y 垂直挡土墙驳岸类型V E R T I C A L R E T A I N I N G W A L L T Y P O L O G Y小料石人行道小料石人行道种植带种植带电瓶车道自行车道灌木树木种植路肩鱼塘平均14米现状驳岸条件图解E X I S T I N G E M B A N K M E N T C O N D I T I O N S D I A G R A M种植带小料石人行道小料石人行道自行车道电瓶车道小料石人行道小料石人行道电瓶车道自行车道种植带种植带1:1石陇墙1:1石陇墙挡车柱灯光B O L L A R D L I G H T I N GX X 光 L I G H T T Y P EX X 光 H E I G H TX X 光 S P A C I N G驿站灯光 V I S I T O R C E N T E R L I G H T I N G小型挡车柱灯光 M I N I B O L L A R D L I G H T I N G1M 5M O N C E N T E R3M O N CENTE R8MO N C E N T E R12-18M O N C E N T E R街道灯光S T R E E T L I G H T I N GVISITOR CENTER #1VISITOR CENTER #3XXXXXXXX驿站 LIGHTING TYPOLOGIESVISITOR CENTER #2VISITOR CENTER #4一号驿站二号驿站三号驿站四号驿站3M 150M M5M 规划灯光P R O P O S E D 规划灯光类型P R O P O S E D L I G H T I N G T Y P O L O G I E S步道灯光 P A T H L I G H T I N G挡车柱灯光 B O L L A R D L I G H T I N G驿站灯光 V I S I T O R C E N T E R L I G H T I N G街道灯光 S T R E E T L I G H T I N G规划植物图片P R O P O S E D P L A N T I N G I M AG E S梅花树 P l u m b l o s s o m t r e e 香根草 V e t i v e r g r a s s水芹 O e n a n t h e j a v a n i c a 红叶白矛 I m p e r a t a c y l i n d r i c a ‘R e d B a r o n ’桂花 O s m a n t h u s f r a g r a n s 大叶黄杨 B u x u s m e g i s t o p h y l l a 金叶女贞 L i g u s t r u m × v i c a r y i H o r t十大功劳 M a h o n i a f o r t u n e i 南天竹 N a n d i n a d o m e s t i c a法国冬青 V i b u r n u m a w a b u k i K.K o c h 海桐 P i t t o s p o r u m t o b i r a日本樱花 C e r a s u s y e d o e n s i s绿道一段分析(园门)G R E E N W A Y S E G M E N T 1 A N A LY S I S (G A R D E N G A T E W A Y )绿道一段平面(园门)G R E E N W A Y S E G M E N T 1 P L A N (G A R D E N G A T E W A Y )1KEY MAP索引图KEY MAP索引图城市景观C I T Y V I E W湖第一印象 IMPR E S S I O NO F L A K E现状车道改为自行车道后,现状自行车道多余BIKE LANE REDUNDANT DUE TO TRANSFORMATION OF VEHICULAR ROAD重建并且扩张现有悬挑步道EXISTING CANTILEVERED BOARDWALK TO BE RE-CONSTRUCTED AND EXPANDED道路旁边的人行步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安全,挡车柱灯光创造了不同交通模式间的缓冲。
绿道规划设计全
绿道的意义
保护敏感的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是沿河流、海岸以及 山脊线;绿道维护生物多样性并为野生动物迁移提供 通道。
在大都市区内和郊区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游憩机会, 可以步行、爬山、骑自行车、游泳、划船,以及其他 户外休闲活动。
5、 绿 道 规 划 设 计 基 本 要 求
5、 绿 道 规 划 设 计 基 本 要 求
5、 绿 道 规 划 设 计 基 本 要 求
5、 绿 道 规 划 设 计 基 本 要 求
5、 绿 道 规 划 设 计 基 本 要 求
6、典型地段城市绿道规划指引
城市绿道经过的地段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典型的 有滨水地段、山林地段、乡村田野地段和城镇地段等。
为人们提供重要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价值,大多数绿道 沿河流或海岸分布,这些地区或廊道有将近90%是遗产 和文化资源所在地
绿道相对于其他类型绿地的优势
功能更全、性价比更高、更灵活可行
绿道能在最小的空间里包容多种功能,集环 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一 种能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 结合的有效载体
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 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
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 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 具有绿色通行、游憩健身等多种功能
绿道的组成要素
绿道主要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组成。 绿廊系统:是指在绿道控制范围区内的自然
因素,包括由绿化、水体等组成的绿化缓冲区。
人工系统:是指在绿道的控制范围内,为满
郊野型:凤凰山-银湖森林公园段、马峦山公园-南澳段、西冲-东冲段、 天后古庙-打马坑水库段等4段,总长约112公里,既有城市风光,也有原生 态环境,控制范围不少于100米,主要开展郊野休闲、户外运动、旅游观光等 活动,亲近自然。
东湖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湖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城市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身心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绿道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
本报告旨在对东湖绿道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1.评估东湖绿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分析东湖绿道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3.探讨东湖绿道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东湖绿道地理位置与现状分析-东湖绿道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东湖绿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东湖绿道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东湖绿道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东湖绿道的地理位置、现状及建设需求;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周边居民对于绿道建设的态度和需求;通过专家访谈,听取专家对于绿道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估东湖绿道建设的可行性。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 东湖绿道地理位置与现状分析东湖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是城市的重要景观节点,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东湖周边存在一些散步道和自行车道,但规模较小,局部断断续续,无法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2. 东湖绿道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东湖绿道建设有利于丰富城市绿地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同时,东湖绿道的建设也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3. 东湖绿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东湖绿道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升空气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同时,绿道的建设还可以减少城市污染物排放,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武汉东湖绿道系统规划暨环湖路绿道实施规划
武汉东湖绿道系统规划暨环湖路绿道实施规划摘要:东湖是武汉引以为傲的“城市金名片”,具有优良的自然基质、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优质景源。
随着东湖由城郊湖转变为城中湖,东湖风景区也由城郊游憩目的地转变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休闲场所。
借鉴国内外经验,针对东湖的特点,本次规划希望通过缝合城湖、分流交通、激发体验、扩容设施、整固生态五个核心策略,实现东湖风景区品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缝合城湖;分流交通;激发体验;扩容设施策略0、引言2014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让城市安静下来”的城建新理念,各项城市建设都要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更加注重市民意愿,建设东湖环湖绿道是实现“让城市安静下来”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品质武汉构想的具体彰显。
现在的东湖,由于景点建设吸引力不足,景区服务设施配置不足,环湖生态岸线、山林植被保护不足,特别是承担了过多的城市交通功能,缺乏慢行游憩空间,不能充分满足市民和游客休闲游憩的需求。
然而武汉市民对东湖充满期待。
截止到1月31日,我们通过“众规平台”共收到公众意见265条、规划方案1686个。
经过整理,市民意愿主要表现为:希望东湖真正实现交通松绑、安静下来;希望东湖游览环境更宜人、活动空间更丰富、服务设施更完善;希望东湖能通过文化品位提升、生态环境整治、景观形象提升,更加彰显武汉湖泊文化和楚文化。
鉴于此,本次规划的愿景是:通过东湖绿道的建设,引领湖泊休闲新生活,带给市民一个宁静的东湖、内涵的东湖和活力的东湖,将东湖建设成世界的东湖。
在结合公众调查形成的东湖绿道线网规划热力图的基础上,本次规划总体形成“环湖聚核、多向连接”的绿道主干网体系。
1、“缝合城湖”策略链接城市居民休闲、游客游览等活动,构建便捷、舒适的东湖绿道网络体系。
东湖绿道网络充分考虑景区周边城市功能区和高校的人流,以及市民、游客、学生进入景区活动的流量和流向;采用空间句法等方法,通过权重赋值,确定人流活动的重要区域和路段,以此作为绿道线网选择的依据。
东湖绿道工程设计特点综述
2019年2月第2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33 D01:10」6799/ki.csdqyfh.2019.02.008东湖绿道工程设计特点综述周红霞,吕锦刚(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23)摘要:东湖绿道是目前国内最长的5A级城市核心区环湖绿道,它的建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成为武汉打造宜居城市的闪亮名片。
结合东湖绿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详述问题的解决过程,总结绿道工程的设计特点和设计理念,为城市绿道设计提供一些方法和经验,关键词:东湖绿道;工程特点;设计理念中图分类号:U412.37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9)02-0033-041工程概况绿道的建设是提高城市品位和市民生活品质、幸福感的重大举措。
东湖绿道建设之初,就秉承“让城市安静下来”的理念,以大区域生态格局为本底,立足国际化视野及东湖特色,打造世界级水平的环湖绿道叫东湖绿道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内,全线长约102km。
主体工程分两期建设.东湖绿道一期工程于2016年12月28日建成,东湖绿道二期工程于2017年12月26日建成,建成后的东湖绿道包含听涛道、湖中道、郊野道、森林道、白马道、磨山道和湖山道七段主题景观绿道,充分依托东湖的山、林、泽、园、岛、堤、田、湾八种自然风貌,将东湖变成市民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心”。
东湖绿道自开通以来,受到了武汉市民及全国各地游客的热烈欢迎,社会反响良好,见图I、图2。
图1东湖绿道鸟瞰图收稿日期:2018-10-24作者简介:周红霞(1979-),女,硕士,工程师,从事道路设计工作。
图2东湖绿道实景图2工程定位东湖绿道工程的定位是“千年之作,传世经典”。
按照能够承接国际马拉松、国际自行车赛事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目标是打造比肩法国中部田园绿道、新加坡环岛绿道的世界级滨湖绿道。
东湖绿道工程秉承“信步东湖畔,众览书香城”的设计理念,是最具书香气质、最具大美神韵、最具人文生态的世界级滨湖绿道。
武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试行)
武汉市水务局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
联合发布
2015 年 8 月
前 言
为贯彻落实 2013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武汉实际深化、细化国 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指南的要求, 指导和促进武汉市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特编制 本导则。 本导则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与定义、基本规定、 海 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海绵性评估技术准则、规划指引、设计指引、附录。 本导则由武汉市水务局会同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园 林和林业局等部门共同组织编制和管理,由武汉市规划研究院负责解释,各单位 在使用过程中,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上述单 位。 本导则引用了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2013)、 南宁市《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和深圳市《光明新区建设项目低冲击开 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中的部分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主编单位: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参编单位: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设计分公司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排名不分先后) 叶 青 陈雄志 万桉平 郭亚琼 季冬兰 胡晓彬 明 玮 耿云明 李 敏 姜 勇 莫琳玉 康 丹 齐同湘
表522径流系数取值下垫面类别雨量径流系数流量径流系年均雨量径流系数场均雨量径流系数绿化屋面绿色屋顶基质层厚度300mm030040040绿化屋面绿色屋顶基质层厚度300mm04005005513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080090095铺石子的平屋面060070080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及广场080090095大块石等铺砌路面及广场050060065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及广场045055065级配碎石路面及广场035040050干砌砖石或碎石路面及广场035040040非铺砌的土路面025030035非植草类透水铺装工程透水层厚度300mm020025035非植草类透水铺装工程透水层厚度300mm030040045植草类透水铺装工程透水层厚度300mm006008015植草类透水铺装工程透水层厚度300mm012015025无地下建筑绿地012015020有地下建筑绿地地下建筑覆土厚度500mm015020025有地下建筑绿地地下建筑覆土厚度500mm030040040水面100100100注
武汉东湖绿道
武汉东湖绿道武汉东湖绿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是一条延绵数十公里的城市绿道,连接了东湖风景名胜区与市区其他地区。
本文将从东湖绿道的历史起源、路线规划、景观特色以及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起源东湖绿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和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武汉市政府决定在东西湖区打造一条环湖绿道。
经过数年的规划和建设,东湖绿道于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二、路线规划东湖绿道的总路线全长约30公里,蜿蜒穿梭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的自然风景和人文胜地之间。
绿道沿途穿越了多个公园、游憩区和景点,如湖滨公园、水上乐园、东湖渔港等。
绿道的规划考虑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设置了步行道、自行车道、跑步道等,并在途中设置了多处景观观赏点和休息区。
三、景观特色东湖绿道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
一路上,你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其中,东湖的湖面宽广辽阔,湖水清澈见底,成为湖光山色的主角之一。
此外,绿道还经过一些历史文化遗址,如鹦鹉洲遗址、青石山村等,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传统文化。
四、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影响东湖绿道的建成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活和休闲方式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绿道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运动休闲场所,使当地居民能够更好地享受户外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绿道的开放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做出贡献。
总结:武汉东湖绿道的建设和发展,为城市环境美化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通过合理的路线规划和丰富多样的景观特色,东湖绿道成为了武汉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场所,也为外地游客提供了一个接触自然和体验城市魅力的机会。
期望未来,东湖绿道能够不断发展完善,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快乐和美好的生活体验。
武汉东湖绿道规划探究
武汉东湖绿道规划探究作者:左乾乾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4期1 绿道的概念城市绿道是绿道的一种类型,其是在城市范围内,沿着城市内的森林、湖泊、河流而修建的绿色公共空间,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观景、娱乐、休闲体验。
城市绿道由五大部分组成,即绿廊系统、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以及标识系统。
这五大系统是组成绿道的基础性要素,缺一不可。
2 武汉东湖绿道规划存在的问题2.1 绿道交通衔接不到位相对中心城区来说,东湖景区内的交通配套比较落后,比如:道路比较狭窄,公交车也不多。
而东湖绿道的选线主要依托湖岸、道路、湖岸两侧绿带。
要保障东湖绿道功能的发挥,就必须将东湖绿道与周边的突出功能区包括文物古迹、综合体、居民区、公园、商圈、广场还有很多独特的景区全都结合起来;而要实现此目的,就必须注重东湖绿道与周边交通系统的衔接,让绿化网络通道由小及大,覆盖多个领域,民众进入绿色通道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500m范围),还可以直接到达景区,保证出行的安全和环保低碳。
但从目前东湖绿道的规划建设状况来看,其在交通衔接方面还比较滞后,要进入东湖绿道还比较麻烦,东湖绿道与公交车站、地铁的衔接不够紧密。
2.2 绿道人文特色定位混杂由于受到复杂的地貌侵蚀还有城市的同步发展,东湖景区也不再具有原先的独特魅力,开始面临趋同的危机。
东湖文化的根源在于楚文化,这与武汉城市文化特色有相通之处。
但目前东湖绿道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还缺乏明确的文化定位,照搬国外的绿道建设经验较多,导致东湖绿道缺乏人文特色。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不利于东湖绿道规划建设与武汉城市规划建设的融合发展,也消解了东湖绿道的文化内涵。
2.3 绿道慢行系统不完善通过借鉴国外绿道规划建设理念,不仅要把绿道当作一种娱乐设备,也需要把它当作交通出行的一种方式。
绿道必须要和城市的慢行系统相兼容,才可以建立稳定的绿色通道。
也就是需要考虑到人流量,绿色通道还需要为消费者服务,不再单纯集中私家车领域,让他们即使骑自行车也可以进入绿道去观赏东湖风景;这样的绿色网络才是真的有意义。
东湖绿道,静享大城慢生活好去处
东湖绿道,静享大城慢生活好去处作者: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49期武汉东湖绿道被誉为“世界级绿道”,以下结合四段主题绿道景观特色,特推荐介绍如下八处唯美景致,以便大家选景拍照,留下倩影。
湖光序曲位于东湖绿道西门户,为湖中道起点,由楚风园改造而来。
始于茂密的海棠、梨花林,北侧有蜿蜒的木栈道,滨水区可赏多种《楚辞》所描述植物,如:香蒲、荷花、杉叶藻、莼菜等,穿梭于棠梨林下,流连于楚辞花园,宛若行走在森林中,楚风古韵扑面而来。
湖心归沐位于湖中道中段的湖心岛,这里有掩映于清幽疏林之中的湖光阁,有敞开在湖光山色之间的沙滩浴场,是亲近东湖、畅快戏水的最佳去处之一。
登湖光阁,北眺华侨城,东览鹅咀磨山,西望行吟阁。
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朝候日初,夕守日落,览景之盛,唯此处也。
鹅咏阳春此地原称“鹅咀”,位于湖中道与郊野道的交界处,分为东观楚台和西爱情岛两个半岛。
东岛是远眺磨山、楚天台的极佳观景点,岸边景石与远处磨山形成近远搭配,是拍照留影的绝佳景点。
西岛与宝武(原武鋼)隔湖遥望,设有玫瑰花廊、“同船渡”驿站、LOVE构架等,打造出一处浪漫温馨的爱情岛。
磨山挹翠东湖绿道核心集散区,其他三道的游客均可在此会集,此处坐拥磨山绝佳景观,更有阳光草坪、星光夜道等新增特色,依山势登高而上,从湖边穿入山林,自然体验行走在山水之间的变化,是一处很好的休憩放松场所。
林间探微磨山深处的原生松林间,于林间栈道连接处建有一座凌空而起的三层树屋,此处可体验融入自然、探寻世界之妙。
全景广场东湖绿道南门户,毗邻东湖荷花塘、磨山南门、樱花园、梅园等重要景点,漫步至此,近可观山林自在,远可眺天际深远,落日余晖,晚霞满天,东湖之美,莫过于此。
稚趣园以“虫趣”为主题,分为春花蝶舞、夏蝉鸣林、秋草蛐声、冬雪虫眠四个主题区,内设有许多昆虫雕塑及昆虫造型坐凳等,非常适合儿童嬉戏停留。
塘野蛙鸣紧邻高铁线路,郊野道深处精心打造的一处都市田园之地。
每当秋风渐起,雁鹭结伴南飞,这里是武汉最主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之一,是一条最适合野外观鸟、亲近自然的观景地。
城市滨水绿道工程伦理分析——以武汉东湖绿道磨山公园为例
城市滨水绿道工程伦理分析——以武汉东湖绿道磨山公园为例发布时间:2022-12-04T02:44:22.020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15期8月41卷作者:杨芸伊[导读] 随着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杨芸伊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沈阳 110168 摘要:随着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快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破坏了原有城市生态自然体系的平衡与自然水文循环,面对环境的不断退化,人们愈发渴望在日常工作栖息的城市中拥有绿色、开放、贴近自然的生态空间。
本文以武汉东湖绿道项目为例,探索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设计应用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进行工程伦理分析。
关键词:城市滨水;绿道景观;武汉东湖绿道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的健康促进作用日益得到重视。
城市绿色空间是从形态角度定义的一种城市公共空间类型,大多数城市在公共空间的发展建设中,比较关注城市面状、点状的公共空间,随着市民对慢行出行、空间连续休闲要求的呼吁日益增强,以绿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城市线性公共空间的规划实践越来越多[1]。
绿道强调的是生态化的慢行空间,一方面它体现绿色生态廊道的属性,注重区域生态环境品质的提升;另一方面绿道作为慢行空间,为人们提供慢行和休闲活动场所。
因此,东湖绿道如何串联起碎片化的空间、提供生态化慢行空间是规划设计的首要出发点[2]。
本文以武汉东湖绿道磨山公园为例,着重从磨山公园的文化遗存出发,将公园的历史记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探索东湖特色的精致驳岸景观,为市民提供更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
1.案例介绍本文研究对象为武汉东湖绿道磨山公园,其地理位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城市级公共绿道。
其中磨山段位于东湖中心地带,以磨山公园为核心,总用地面积约为310公顷,总长度6.8公里,绿道面积约4.8公顷,是东湖最优质景点之一,景区配套建设相对成熟。
武汉东湖绿道磨山公园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时,着重从磨山公园的文化遗存出发,将公园的历史记忆与新的建设需要相结合。
东湖绿道二期茶园和万国园节点概念方案-NITA(136页)
东湖绿道二期茶园和万国园节点概念方案
周边规划用地杨春湖城市副中心
光谷城市副中心
上位东湖旅游总规解读
绿道规划解读
绿道规划解读
周边城市交通
停车场和一级驿站
绿道规划解读公共交通
绿道规划解读
人文
CULTURE
茶田
本次设计目标
松岸草湾
野趣
WILD
本次设计目标
茶丘异国
体验
EXPIERENCE
本次设计目标
发现隐藏着的美
FINDING THE HIDDEN BEAUTY
设计哲学
茶园节点概念方案
核心设计范围10公顷
场地要素提取SITE CHARACTOR
蜿蜒水松林岸
缓丘茶田
半岛茶村
迷失在美景,找回自我
LOST IN BEAUTY, FINDING YOURSELF 愿景
概念
迷失在自然美景中
在茶丘中找回自我
彰显自然
回归人文
概念
总体结构
1条蜿蜒在半岛湖岸的绿道3个特色主题片区5个体验花园
总平面设计MASTER PLAN
总体高程设计
总体设计-揽翠点揽磨山之翠
揽东湖之翠
揽茶丘之翠揽茶丘之翠
揽茶丘之翠
揽丘之翠
览群山之翠
总体活动策划EXPERIENCE
EXPO
BUY
LIVING
三个特色主题片区THREE ZONES
茶田拼布
PATCH WORK OF TEA DOME。
东湖绿道郊野段规划的地脉文脉探析
东湖绿道郊野段规划的地脉文脉探析作者:杨和平武欣来源:《林业科技》2021年第01期摘要:以武汉市东湖绿道郊野段规划设计为案例,基于地脉文脉理论分析了东湖绿道的设计理念,探讨了地脉文脉对绿道整体规划的影响,提出了地脉文脉赋予东湖绿道郊野段的设计亮点。
关键词:东湖绿道; 地脉文脉; 园林规划中图分类号: TU 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21)01 - 0059 - 04“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一般是供行人和骑单车者进入的林荫小路,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带等自然道路和人工廊道建立。
绿道是重要的生态廊道,通过绿道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串联城市散落的公共空间,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同时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国内外对此有比较成熟的理论研究[ 1 ],国外对于绿道的研究多侧重于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国内对于绿道的研究多集中在单独绿道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方面。
为了让绿道能更多的融入周边城市和区域,本研究以武汉市东湖绿道设计为例,从地脉文脉的角度梳理绿道与城市格局和风貌的关系,在“田园风情”理念的指导下,从相地、立意、布局、理微等方面来分析基于地脉文脉的园林规划手法,这对于绿道规划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
1 东湖绿道及郊野段概况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简称东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包括磨山、落雁、听涛、吹笛、白马和珞洪六个景区。
东湖绿道是东湖风景区的一段绿道,包括湖中段、湖山段、磨山段、郊野段4个部分,全长28.7 km。
郊野段以东湖绿道东环郊野段为核心,西起鹅咀,东至磨山东门,途经落雁路、二渔场、李家小湾、李家大湾、东湖生态园、涂家咀、团山、落雁景区、清河桥等区域的环线,绿道线路总长度10.7 km,景观设计面积约29.2万m2。
该段绿道由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于2016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案例分析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 加冷河修复 水牛河步行道景观设计 莱茵河自行车步道设计 案例借鉴整理
思考
机遇与挑战
策略1:当地文化保留与传承
设计
项目推演
桥梁村概念 总平面图 功能分析图 交通分析图 节点设计 山后毕村景观愿景 总图概念分布 总平面图 交通分析图 铺装设计 景观视线设计 水生态分析 功能分区图 驳岸分析 标识分析 灯光设计 建筑布局 节点设计 东隐园设计构思 设计立意 节点设计
区位分析
武汉,中国湖北省省会 ,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内陆地区最繁华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中心城市。武汉江河纵 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且接纳南北支流入汇,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湖沼水网。武汉市共有水域面积
东湖
SITE ANALYSIS
场地——城中湖,湖中村,村傍山——得天独厚的气质
SITE ANALYSIS
东湖文化底蕴深厚,周边多大学
白马游览区 武汉欢乐谷 图例:
区位分析
旅游景点 教育 学院
白马景区
湖北大学
渔光景区
梨园
九女墩
White horse scenic
Fishing area
武汉科技大学
落雁景区
湖北省博物馆
梅园 Tingtao Scenic Spot
Luo yan scenic spot
楚城 庄子与逍遥游 玄德泉 老子出关 玫瑰园
听涛景区
东湖磨山梅州码头
磨山景区
Mo Shan scenic area Backlake scenic spot 山盟海誓
科普走廊
后湖景区
·
武汉大学
喻家山景区
Yu Jiashan scenic spot
体育艺术馆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松鸽坪
/p/506965.html
SITE ANALYSIS
城市与东湖的关系——城中湖
2205.06平方公里,占该市总面积的25.79%,居中国大城市之首。
东湖其位于长江南岸,是由长江淤塞而形成,现 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风景区 总面积为88.2k㎡,其中水面面积为 33.02k㎡, 是杭州西湖的六倍。
PROJECT BACKGROUND
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
2016年底建成的东湖绿道一期,深受市民欢迎,成为今年春节市民 游玩地热门去处。 东湖绿道二期前期探线工作启动,二期绿道将走向山林,把过去藏 在深闺中的美景“拉”出来,便于市民登山、亲水,感受更广阔的东湖 美景;同时还将推进景中村改造,全面提升东湖水体质量,制定实施性 强、可操作的水体保护专项规划,将东湖打造为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东湖绿道一期好的理念也将在二期中得到体现,如以多种低碳公共 交通为主,鼓励绿色出行;打开过去阻隔的空间,形成更多免费公共区 域;众筹智慧,征求市民意见等。
Hong‘shanDistric t
东湖因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部,故此得名,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
East Lake is located in Wuchang,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East of China, so named after the lake water area, China is now the most extensive city, N one of the water area of 33 square kilometers.
N
SITE ANALYSIS
东湖风景名胜区分区及各区定位
区位分析
White horse scenic
水上休闲 艺术展演 旅游接待
白马景区
休闲度假 会议会展
Fishing area
田园观光 特色乡村度假
渔光景区
水上观光 水上运动
Luo yan scenic spot Tingtao Scenic Spot Mo Shan scenic area
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高轩面曲水,修竹聚欢颜。
武汉东湖绿道二期景观设计
湖林道桥梁村主题区及森林道山后毕半岛区
Landscape design of East Lake Green Way Phase 2 in W
区位分析 东湖成因 东湖分析 规划解读 周边资源分析 东湖景区解读 绿道规划解读 场地解读 服务人群分析 分析总结整理
渔村
万国公园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武汉科技大学
梅山 Fluting scenic area
吹笛景区
马鞍山森林公园
武汉理工大学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面积88平方公里,由听涛、磨山、落雁、吹笛、后湖、喻家山、渔光和白马景区八个片区组成,楚风 浓郁,楚韵精妙, 本案位于吹笛景区和后湖景区。
East Lake ecological tourism scenic area of 88 square kilometers, by the Waterside, Mt, down goose, flute, houhu, Yu Jiashan, fishing and white area composed of eight area, Chu-Feng is strong, Chu Yun, delicately after this case in the flute area and Lake
汉江区
区位分析
Han‘jiang District
青山区 Qing‘shan District
汉阳区 Han‘yang District
洪山区 Hong‘shan District 武昌区
Wu‘chang District
湖林道桥梁村主题区
本 案
洪山区
用地面积17000平方米
森林道山后毕半岛区 用地面积291000平方米
策略2: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打造蓝色、绿色的 生态走廊 策略3:预留野生动物廊道,保护动物 策略4:全民健身、文化场地与运动相融合 策略5:完善交通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引发5种行
进体验 策略6:健康运动与休闲生活的融合 策略7:智能管理系统
解读
INTERPRETATION
区位分析 SITE ANALYSIS 规划理解 PLANING ANALYSIS 场地认知 SITE COGNITION 现状问题 CURRENT ISS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