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哈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月考试题语文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摘编自沐斋《登高》)1.下列关于“登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诗词里流传下文人登临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说明登高并非重阳节专利。

B.夏日炎炎,雨雪霏霏,春花灼灼,落木萧萧是古人诗句中描写登高时所见的不同景色。

C.由于视野有限,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所以古人登高,也是想看一看自然的山川,或人造的楼台。

D.文人登高,是想借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如同好汉饮酒“一浇胸中块垒”一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同登一座山峰,诗人所写的诗句意味相差很大,是由于个人所思所感不同,而这又与个人的身世、境遇、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

B.儒家、道家和皇帝祭祀封禅的登高,目的同,但在他们心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C.孔子所说的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逝者如斯夫这两句话,概括了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前者指高,后者指远。

D.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能心底,这是因为儒家提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而是为了一展胸襟,登临的诗句,有展示胸襟,体现怀抱的作用。

B.钟子期用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形容伯牙抚琴,是听出了伯牙的志趣,伯牙胸中的逸气是通过琴声表现出来的。

C.顾炎武联合爱国志士以图恢复大业,在把盏告别时,和他的同志们情怀的方式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和他的同志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

4~7题。

(共23分)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

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

高祖胜,以燕。

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

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

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关于农村脱贫现状的调查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

根据河北省的调查,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

“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

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22%以上;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在15%以上,高于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接近35%,高于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近24个百分点。

“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深度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650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8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0.7%、36.2%、49.7%。

“一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

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中,村内道路、入户路、危房需要维修和重建。

“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摘自2017年6月23日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2012~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及发生率材料三: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

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怕穷”,也就是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

“国家统计局近期对云南六个市州‘直过民族’贫困村进行调查,59.5%的受访者对当前生活表示满意,35.2%表示一般,只有5.3%的表示不满意。

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 14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l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标明。

第1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为什么教育不能产业化教育究竟能不能产业化?教育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与私人产品相同的属性,比如这种产品的消费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排他性,并且,受教育者可以通过教育得益,例如增加工资收入、提高社会地位、获得精神享受等,其教育花费也就等同于私人的一种投资。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具有商品属性,可以定价,可以买卖。

但是,教育同时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社会公益性。

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可以获得个人的种种直接收益,但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无疑可以给全社会带来广泛的收益,包括生产力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等等。

正因教育消费有溢出效应,也就是公益性,所以,经济学把教育定义为“准公共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

这早已成为世界性的共识,成为世界所有国家主要由政府举办教育事业的最重要的理论根基。

1 99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教育大会,大会一致认为“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

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

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结果或t教育产品'都不能与经济相提并论"。

考前冲刺-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语文上期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

考前冲刺-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语文上期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

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牌坊.(fāng)愤懑.(mèn)金蝉脱壳.(qiào)B.巨擘.(bò)殷.(yīn)实赤身露.(lòu)体C.涎.(yán)水打擂.(lèi)谆谆.(zhūn)教导D.囚系.(xì)胴.(dòng)体怨声载.(zǎi)道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在急剧的冷冻和复温过程中,温下降时,血管强烈收缩,致使血流。

(2)对他擅自离队的处理意见尚待。

(3)魅力,几乎是每个女人的梦想;然而,魅力却并不于所有的女人。

A.停止商榷衷情B.停滞协商钟情C.停滞商榷钟情D.停止协商衷情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生肖鼠,也是米老鼠米奇80岁的生日,这个由沃尔特·迪士尼师心自用....设计出来的老鼠,八十来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B.虽然读金庸先生的散文没有读他的武侠过瘾,但是他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国功力还是一般文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C.我们每天的事情这么多,如果不分清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就去做,一定会混乱,所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必要的。

D.昨天买了一盘张靓颖的新专辑,真是太好听了,无论给它什么样的过分的溢美之词....都是应该的。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无知》述说了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理想与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B.上大期间,只有我跟他习过法语,大家都很羡慕。

C.海峡两岸文化产业首博览交易会为期三天,分为博览交易、高峰论坛和配套活动三大板块。

D.从美国财政部分布名单来看,与历相比,美方此番随行来华官员有所降格,分别是美国农业部部长爱德华·谢弗、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莱维特和美国环境保护局局长强森等来华访问。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北京中轴线各个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点,多为龙头形状的装饰,称为正吻或螭吻。龙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灵,它具有沟通天地的神奇能力。把龙的形象放在建筑最高位置,体现了古人的深厚寓意,即追求天地宇宙和谐统一的崇高性。又如,各个古建筑的屋顶垂脊端部,都有数量不等的神兽造型。它们或能上天入海,或能驱邪避灾。而在垂脊最前端引路的,则是一个仙人骑凤的造型。这种造型,犹如万种生灵在仙人带领下,与上天融合,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以达万物平安祥和。再如,古建筑的屋檐一般由中间向梁端逐渐起翘,称为“反宇”。古人认为,“天”为凸形,为阳。反宇使得建筑屋檐形成凹形,与凸起的天宇形成一阴一阳的巧妙融合。大屋顶以反宇形式承接天空,寓意古人对上天的敬仰,较完美地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
故宫古建筑屋顶由上至下坡度由陡变缓,形成柔和优雅的曲面,各坡面相交的脊则形成优美光滑的曲线,在实用上有利于防风和排水。各脊的端部,都排放着形态各异、秩序井然的小兽,丰富了屋顶的造型,增添了屋顶的活力。故宫古建筑屋顶整体较高,有利于阳光照射到屋檐下的室内空间。而屋檐在中间平直,向两端则逐渐起翘,向天空延伸,犹如反宇之势,形成与天宇的和谐之美。屋顶琉璃瓦多为黄色,在阳光下金光闪耀,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出极其华丽而又庄严之美。
北京中轴线反映了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秩序、礼仪和道德观念。如天安门的名称,与《尚书·虺仲之诰》之“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密切相关。“天安”是指帝王敬重上天,敬重自然,才能巩固统治。又如地安门的名称,与《资治通鉴》卷二十二之“天平地安”密切相关。“地安”是指社会太平祥和、百姓幸福康乐。再如故宫前朝三大殿之太和殿、保和殿的名称,源于儒家经典《周易·乾卦第一》中的“保合大和乃利贞”。其中,“大”表示“太”的意思,“太和”寓意宇宙间万事万物和谐而统一,“保和”的意思就是神志专一,以保持万物和谐。中和殿之“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即勉励皇帝办事不偏不倚,遵守中庸之道。还如永定门之“永定”,意为“永远安定”,且较早见于先秦古籍《鲁春秋》中。由上可知,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命名,包含了丰富的礼制文化内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四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四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作用更加显著。我们在上文中提到了静止轨道卫星被遮挡的情况,比如它会被建筑物或者大树、山脉遮挡。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就不一样了,它会在地球的上空画出“8”字形的轨迹。对于覆盖区的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在一天当中总会有某个时刻运行到自己的正上方,只要不待在室内就不会被遮挡。如果部署足够数量的倾斜同步轨道卫星,那么在任何时刻,对于覆盖区的任何用户,都可以保证至少有一颗卫星在自己头顶上。
(摘编自中国宇航学会《北斗导航天地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的体积小,用其制造原子钟非常方便,但用金属铝制造的原子钟精度是最高的。
B.一般而言,位置精度衰减因子的大小,取决于卫星数量多少和卫星分布是否均匀。
C.只要不遮挡,我们一般都能接受和地面之间位置相对固定的静止轨道卫星的服务。
要做到这一点,卫星之间必须能够彼此通信,这就是星间链路的用处了。北斗系统采用了Ka频段的星间链路。所谓Ka频段,就是26.5~40GHz之间的那一段无线电频率。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向地面提供卫星电视和宽带上网服务也会使用这个频段。Ka频段的带宽大、通信速度高,但是在为地面服务的时候,存在一种叫作雨衰的问题。就是在夏天暴雨的时候,因为雨点的尺寸和Ka频段的波长基本一样,所以会严重干扰通信服务。不过作为导航卫星的星间链路,Ka频段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宇宙里不会下雨。星间链路的关键技术就是卫星之间的通信波束信号要能够彼此对准,北斗卫星团队能够在整个星座之间实现星间链路的组网,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哈师大附中2024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8页。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为什么要考虑探索其他宜居星球?一个原因是,对我们来说,地球变得太小了。

在过去二百年中,地球人口呈增长的态势,目前这一数值约为1.9%0这听起来可能不是很多,但它意味着,每四十年世界人口就会翻一番,到2600年,世界将拥挤得“”,电力消耗将让地球变成“炽热”的火球,形势。

避免这样的世界末日,最好的方法就是移民太空,探索人类在其他星球上生活的可能。

我们相信,生命在地球上经过漫长的进化后,实现了与地球环境的高度。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星球上,生命的存在也是可能的。

()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会注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甚至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

它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全新视角,让我们着眼于更广的空间,而不是拘泥于眼下。

希望这能够让我们团结起来,面对共同的挑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现象级摩肩接踵奄奄一息融合B.指数级摩肩接踵岌岌可危契合C.指数级重足而立岌岌可危融合D.现象级重足而立奄奄一息契合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甚至会注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B.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甚至会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C.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会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甚至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D.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改变彻底人类的未来,甚至会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3.下面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还是可以假设,生命会在某处存在,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宇宙是无限的。

B.由于宇宙是无限的,这种可能性虽然极小,但我们还是可以假设,生命会在某处存在。

C.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但宇宙是无限的,我们还是可以假设,生命会在某处存在。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中华文明在对外传播中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中华文明有着一贯的处世之道,有着鲜明的价值导向,有着永恒的精神气质,有着内在的生存理念。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也决定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原则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不同的文化立场深刻影响着实践主体看待文化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就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文化之根、筑牢文化之魂。

尤其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要更加注重展示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让世界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要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融合世界各民族文化精粹,广泛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到近代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期末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 及长,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B. 族.庖月更刀每至于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 每薄.暮下管键与饮食之气相薄.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D. 何可胜.道也哉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旧时栏楯亦遂增胜.2.下列各项中句式类型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 技经肯綮之未尝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 非战之罪也惟兄嫂是依庖丁,解牛者也C. 风乎舞雩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D. 加之以师旅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类型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 野蜂巢.其间风.乎舞雩而从者多艰.其晨昏之往来夺其物,故仇.我B. 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初不自贵重..李牧连却.之良庖岁.更刀C. 予我千金,吾生.若函.梁君臣之首逸豫可以亡.身燕赵之收藏..D.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岸土赤而壁.立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见方山子从.两骑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 ,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展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艰苦磨练益处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____ ,______ ”。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幸福生活的精神面貌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哈师大附中2023级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分)材料一: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

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

比如“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

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

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表情、动作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

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从时间方面而言,文字的目的是帮助人的记忆。

在常常变动的环境中,记忆力不够时就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

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

在都市中生活,整天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姓名录、通信簿。

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人在熟人和熟悉的地方中长大。

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

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

由此可见,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

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任务进入“最后一公里”的决胜时刻。

在这项伟大斗争、伟大工程面前,文学没有缺席,也不能缺席。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上册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上册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上册2018—度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期末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 及长,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B. 族.庖月更刀每至于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 每薄.暮下管键与饮食之气相薄.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D. 何可胜.道也哉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旧时栏楯亦遂增胜.2.下列各项中句式类型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 技经肯綮之未尝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 非战之罪也惟兄嫂是依庖丁,解牛者也C. 风乎舞雩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D. 加之以师旅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类型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 野蜂巢.其间风.乎舞雩而从者多艰.其晨昏之往来夺其物,故仇.我B. 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初不自贵重..李牧连却.之良庖岁.更刀C. 予我千金,吾生.若函.梁君臣之首逸豫可以亡.身燕赵之收藏..D.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岸土赤而壁.立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见方山子从.两骑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 ,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展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艰苦磨练益处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____ ,______ ”。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幸福生活的精神面貌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

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

莫言、贾平凹、陈忠实、张炜、铁凝、王安忆、刘震云、阿来等作家,或者以乡土叙事为主导,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书写乡村,使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与转折留下了深挚的历史记忆。

就对农业文明进入现代的艰巨进程的描写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可圈可点。

对乡村的书写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显著特点,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应该构成文学研究关注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

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乡愁的篇章(如《采薇》),唐诗宋词中表现乡愁主题的更是不在少数。

20世纪中国现代早期的作家,如鲁迅、沈从文、废名、萧红等人,多有书写乡村记忆的作品,那里流宕着他们对乡村陷入现代困境的深切关怀。

乡愁当然也是世界文学传统中的主题,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写的就是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在海上漂泊10年,最终回到故土伊萨卡与家人团聚。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是其重要的主题,并且具有了现代意义。

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中则把怀乡的情感表达作为对现代性反思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

怀乡或者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或者是一种家国情怀;它构成了古往今来文学艺术作品最为重要的主题。

也正国为此,文学成为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

乡愁也表达了作家诗人对现代社会变迁的独特体验,文学作品在这种表达中显示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历经剧烈的变革,而乡村承受的现代冲击更为激烈。

中国作家既要去表现历史进程显现出的希望,又不得不面对历史剧变带来的伤痛。

作家、诗人对故土的书写经常怀有他们特有的痛楚和春恋,或许他们怀有更多的对现代到来的不信任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

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

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神的高度来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B.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D.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C.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D.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罨画池听雨汪建中罨画池,作为一处极为精致的园林,其名字取得实在美妙而贴切。

就是没有去过罨画池的人,一听这名字,眼前浮现的也应该是一幅幅高古的图画,精雅的丹青。

今春三月踏青的时候,我就是在“罨画池”这个美名的一再诱惑下而去崇州的。

去的时候,一路上愉悦的心情实在难以述说。

因为,在罨画池儒雅的牵引中,我一路上步着杜甫的后尘、裴迪的后尘、赵卞的后尘、范成大的后尘,以及那个长吟过“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的大诗人陆游的后尘。

步着这样一些人的后尘,而又是去罨画池作一番文化意义上的畅游,所以,即便是一路风尘仆仆,其心情也愉快如彩蝶、逍遥似春燕了。

罨画池浓缩了江南园林精华中的精华,她小得可人,雅得大度,幽得深厚。

进得园来,简直是一步一景,更是一步一惊。

琴鹤堂带来的愉悦都还没有收场,问梅山馆的惊喜又向我扑来;湖心亭的美景才刚刚开始欣赏,望月楼的画卷又为我次第展开了。

在罨画池里,脚下的曲径引我又诱我,两旁的奇花拥我更醉我,举目处是老树横空,回眸处是新绿拥娇红,是小桥接了短亭,是涟漪揉着楼影,是游鱼栖于鸟巢,是绿水浣着白云。

左看似画,右看似画,前后左右看了,居然就是画了。

正当我陶醉在罨画池的美景中时,天空忽然下起了雨。

先是点点滴滴,继而是窸窸窣窣,接着是噼里啪啦,好在我正在望月楼里,否则,这一场春雨将逼我于狼狈中四处躲雨。

此刻,雨点紧一阵慢一阵地敲打着望月楼上的瓦片,叮叮当当又窸窸窣窣,疑似一张古琴在嘈嘈切切的奏鸣,一声声,抒发着一个梦境。

在烟雨中有一只翱翔着的白鹤,在罨画池的上空兜了几圈后,停在湖心亭的亭尖上,以金鸡独立的优雅与我遥对着共听这一场湿漉漉的琴声。

在如此的情景里,我不知道当年一代廉吏赵卞是否也遥对着白鹤如痴如醉地鼓琴?不知道当年那只白鹤是否依然金鸡独立,在春雨中静听琴弦上的云卷云舒、潮起潮落?按节令计算,这该是今年最后的一场春雨,滴滴答答,迷迷蒙蒙,把罨画池笼罩得格外旖旎而缠绵。

湖边的柳,绿得蓬勃而婆娑,春燕们翻飞在柳丝和雨丝间,似要把这最后的春雨沐浴得个淋淋漓漓。

园子里的那些梅,还在春雨中修整,所有的枝脉和叶脉都在努力地孕育今年冬天的梅香。

如今,梅还在,那一段缘,那一份情,不知缠绕在哪里?如今长亭还在,回廊还在,整个罨画池还在,陆游祠还在,惟有主人陆放翁不在了,独留下我,在满园春雨中空空的地等待。

茶,浓了,又淡了。

雨,去了,又来了。

整整一个下午,我被这雨殷殷地挽留在罨画池里。

留我的,还有湖边的柳、园里的梅和楼前的株株红海棠。

罨画池的一切都在留我呵,留我在这里听雨,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留我年年岁岁在这里看白鹤翱翔,听水淋淋的音乐,再在“红酥手,黄藤酒”的缠绵里追逐大诗人那多情的背影……错、错、错,莫、莫、莫,陆放翁这些发自心灵深处的叹息,声音很低沉,语气很微弱,但它引发的生命的共振,却持续了八百多年,还会一直共振下去。

此刻,凝神听雨,瓦片上的雨声,犹如陆放翁的声声叹息:“错、错、错”,声声都在荡人魂魄,催人思索。

八百多年了啊,八百多次的春雨与秋风,花开与花落,沧海与桑田。

我的放翁啊,你是否依然豪迈如苏轼,英武如岳飞?在黄泉路上,你是否已经与唐婉结成了连理,了却了前世的遗恨与悲歌?雨,一直在淅淅沥沥地下,雨中的罨画池,又多了几分妩媚。

这时,我是多么想备一桌好酒好菜,在这春雨中与陆放翁对饮。

只可惜放翁不在了,虽有好酒,但缺少了他,酒亦寂寞,雨亦寂寞。

寂寞的,还有这望月楼,还有那间梅山馆,整个罨画池已经在风雨中寂寞八百年了,如此漫长的寂寞,试问人间,哪里还有?好在罨画池还在,而且日新月异,海棠还在,梅魂还在,那些犹如宫墙柳的柳树还婆娑在我的眼前。

沿着这些景物,我依然能够清晰地追逐陆放翁的身影,依然能够感觉到他一腔爱国的热血在澎湃。

这热血,从宋至今,一直不曾冷却,一直在激情地燃烧。

这雨似乎不知劳累,淋淋漓漓了整整一个下午,还在淋淋漓漓,此刻瓦片上雨声还噼里啪啦地响,一园子的雨声依然在为我奏着交响。

在这春雨的交响和飘洒中,蜀州的大地有福了,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透过雨雾,我仿佛看见了一大片秋天的金黄。

这田野里的金黄是赵卞和陆游期盼了千百年的,终于要在今年金灿灿地铺满蜀州大地。

【注】罨(yǎn)画池:蜀中名胜,位于四川成都。

4.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并没有写罨画池的美景,而是从罨画池的名字写起,未见其形先闻其名,就让读者想象到了罨画池的魅力。

B.文章语言文字清新雅致,善用修辞写景。

如第3自然段对罨画池景物的描摹尤为典型,采用了拟人、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罨画池美景图。

C.“错、错、错,莫、莫、莫”是陆游《钗头凤》里的语句,作者用在这里是借以表达对词人爱情悲剧的叹惋,以及对词人命途多舛的慨叹。

D.文章形散神聚,写景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景物优美雅致;写情富于变化,由最先的愉悦到中间的感伤再到最后的落寞。

5.简析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并分析其作用。

(6分)6.作者对罨画池的雨声有不同的感受,试分析其内在蕴含。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

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

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

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

”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

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

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到5头黑熊。

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

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

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

”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材料二:自然教育受众群体特征【注】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

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