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Vis原理及应用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蓝移和红移
某些有机化合物因反应引入含有未共享电子 对的基团使吸收峰向长波长移动的现象称为 长移或红移(red shift);相反,使吸收峰向 短波长移动的现象称为短移或蓝移(紫移) (blue shift)。
3.4 浓色效应和淡色效应
使吸收强度增加的现象称为浓色效应或增色 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使吸收强度降 低的现象称为淡色效应或减色效应 (hypochromic effect)。
4.3 B带
取自德文:benzenoid band(苯型谱带)。它是芳 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是由苯环本身的振 动及闭合环状共轭双键π→π*跃迁而产生的吸收 带,又称苯的多重吸收。
4.3 B带
特点:① 在230~270nm呈现一宽峰, 中心λmax
=256nm,且具有精细结构(在极性溶剂中测 定或苯 环上有取代基时,精细结构消失)
5. 吸光度的测定-空白对比法
(1)采用光学性质相同、厚度相同的吸收池, 装入空白液作参比。
(2)调节仪器,使透过参比的透光率为100%。 (3)测定被测液的透光率或吸光度A。
6. 光度法的误差
主要由两方面引起: 一是实际情况偏离Beer定律; 二是测量误差。
根据A= κcl关系式,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 标作图,应得到一通过原点的直线,称为标准曲线或 工作曲线。
部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从而使谱带
变宽。因此,UV-Vis光谱是带状光谱。
2. 电子跃迁主要类型
按照价电子性质不同讨论不同的紫外-可 见吸收光谱。 以甲醛分子为例: 存在σ电子,π电子,n(p)电子。
分子轨道理论:
σ成键轨道< π成键轨道< n 非键轨道<π*反键轨道<σ*反键 轨道
分子中外层电子能级及跃迁类型示意图
Chap.2 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法
(UV-Vis)
主要内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定量分析依据:Lambert-Beer定律 定性和定量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UV-Vis)
又称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它是利用某些物 质的分子吸收200 ~ 800 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
2.5 电荷迁移跃迁
所谓电荷迁移跃迁是指用电磁辐射照射化合物时, 电子从给予体向与接受体相联系的轨道上跃迁。因 此,电荷迁移跃迁实质是一个内氧化-还原的过程, 而相应的吸收光谱称为电荷迁移吸收光谱。如 苯酰 基取代物在光作用下的异构反应。电荷迁移吸收带 的谱带较宽,吸收强度较大( max>104)。
2.6 配位场跃迁
配位场跃迁包括d - d 跃迁和f - f 跃迁。由于这两类跃 迁必须在配体的配位场作用下才可能发生,因此又称 为配位场跃迁。 吸收峰强烈受配位环境的影响。 例如 Cu2+以水为配位体,吸收峰在794nm处,而以氨 为配位体,吸收峰在663nm处。 此类光谱吸收强度弱,较少用于定量分析。
当l以cm,c以mol/L为单位,κ称为摩尔吸 光系数,用 ε表示。 ε的单位为L/mol·cm,它表示在一定的λ下, 物质的浓度为1.0mol/L,液层厚度为1.0cm 时溶液的吸光度。
A lc
3.2 百分吸光系数
在一定的λ下,溶液浓度为1%(即
1g/100ml),液层厚度为1.00cm时的吸光
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 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 度与吸光物质浓度、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
朗伯 Lambert
(1728- 1777)
出生地:Alsace,France
他发现新的几何观念:当三角形
面积逐渐减少时,它的角度和会逐渐
增加。Lambert被大家所熟悉的是他在
O
CH3
3. 常用术语
3.1 发色团
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叫 做发色团或生色团。象C=C、C=O、C≡C 等都是发色团。 发色团的结构不同,电子跃迁类型也不同。 一般有π→π* 或n→π* 跃迁。
常见生色团的吸收光谱
生色团 烯 炔 羧基 酰胺基 羰基 偶氮基 硝基 亚硝基 硝酸酯
溶剂 正庚烷 正庚烷 乙醇 水 正己烷 乙醇 异辛酯 乙醚
② 跃迁的几率大,吸收强度大,ε>104
CH2=CHCH= CH2 λmax=217nm ε max=104
CH3-CH=CH-CHO λmax=217.5nm ε max=1.5× 104 在芳香环上如有发色团取代时,也会出现K带。 苯乙烯λmax=248nm ;ε max=1.4 × 104 ;K带 苯甲醛λmax=249nm ;ε max=1.1 × 104 ; K带
苯乙酮的紫外吸收光谱(溶剂:正庚烷)
§2 Lambert-Beer定律
Lambert-Beer定律是物质对光吸收的基本 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 Lambert-Beer定律 吸光系数 光度法的误差
1. 吸光度和透光率
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 透光率:透光率为透过光的强度It与入射光强
2.1 σ→σ*跃迁
此跃迁所需能量最大,辐射波长最短,吸 收峰在远紫外区(真空紫外区),波长一 般小于150nm。 饱和烃中的C-C键属于这类跃迁,例如乙烷 的最大吸收波长max为135nm。
2.2 π→π*跃迁
此跃迁所需能量较小,孤立的π→ π*吸收峰在
200nm附近,吸收强度大(ε>104)。含有不饱和 基团的有机物都会产生此跃迁。如乙烯(蒸气) 的最大吸收波长max为162 nm。 分子中若有共轭双键,跃迁所需能量降低, max 增加;共轭系统越长,跃迁所需能量越低, max 增加到210nm以上。
π上的研究。第一位提供严谨证法来
说明π是无理数。在Hermite证明e之
朗伯(Lambert)像
前,Lambert早已推测出e及π是超越 数了。Lambert使得双曲函数Hyper-
bolic Functions首度有系统的发展,而
且在物理学上对光和热的研究有许多
创新。因此可知Lambert在数学、物理、
特点:① n→π*跃迁的能量最小,处于长波方
向,一般λmax>270nm ② 跃迁的几率小,吸收强度弱,ε<100
(CH3 )2 -C=O λmax=280nm ε max=16
CH3NO2
λmax=280nm ε max=22
CH3(CH2)7CNO λmax=370nm ε max=55
4.2 K带
2.3 n→π*跃迁
此跃迁所需能量最小,辐射波长最长,吸 收峰一般都在近紫外区,甚至在可见区。它 是含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如羰基、硝基等中 的孤对电子向反键轨道跃迁。其特点是吸收 强度弱(ε在10 ~100之间) ,属于禁阻跃迁。
2.4 n→σ*跃迁
此跃迁所需能量比较低,吸收峰一般在 200nm附近,落于远紫外光区和近紫外光区。 具有未共享电子对的一些取代基的饱和有机 物都会产生此跃迁。如CH3OH和CH3NH2 的n*跃迁产生的吸收分别为183nm和 213nm。
度I0之比,用T(%)表示: 即 T= It / I0
吸光度: 为透光率倒数的对数,用A表示: 即 A=lg1/T=lg I0 /It
1. 吸光度和透光率
2. Lambert-Beer定律
Lambert:λ、c一定时:A∝l Beer: λ、 l一定时:A∝c 合并两式:A ∝ l ·c
(c为吸光物质浓度,l为透光液层厚度)
3.5 吸收光谱
又称吸收曲线,以波长λ(nm)为横坐标,以吸光 度A或吸收系数ε为纵坐标。
光谱曲线中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相当于跃迁时 所吸收光线的波长称为λmax。和λmax相应的摩尔吸 收系数为εmax。εmax>104的吸收峰为强带。 εmax<103 的吸收峰为弱带。
曲线中的谷称为吸收谷或最小吸收(λmin),有时在曲 线中还可看到肩峰(sh)。
二氧杂环己烷
/nm 177 178 204 214 186 339,665 280 300,665 270
max
13000 10000 41 60 1000 150000 22 100 12
跃迁类型
* * n* n*
n*,n*
n*, n* n* n*
3.2 助色团
有些原子或基团,本身不能吸收波长大于 200nm的光波,但它与一定的发色团相连时, 则可使发色团所产生的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 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这样的原子或基 团叫做助色团。一般指带有非键电子对的基 团,如-OH、-OR、-NHR、-SH、-Cl、-Br、 -I等。
② 是弱吸收, εmax =220
苯蒸气的吸收曲线
4.4 E带
取自德文:ethylenic band(乙烯型谱带)。 它是芳香族化合物的另一特征吸收带。 E带 可分为E1及E2两个吸收带,二者可以分别看 成是苯环中的乙烯键和共轭乙烯键所引起的, 也属π→π* 跃迁。
E1带: λmax 184nm左右,强吸收,
电子跃迁类型不同,实际跃迁需要的能量不同, 吸收能量的次序为:
σ→σ*>n→σ*≥π→π*>n→π* σ→σ* ~150nm n→σ* ~200nm π→π* ~200nm n→π* ~300nm
常见电子跃迁所处的波长范围及强度
实例
下列结构中所需能量最低和最高的跃迁类 型? CH2=CHCH= CH2 CH3-CH=CH-CHO
§1 基本原理
UV-Vis的产生 电子跃迁主要类型 常用术语 吸收带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B
来自百度文库
电子能级
转动能级
振动能级
A 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示意图
吸收辐射能后: △E=△Ee+△Ev+△Er
UV-Vis光谱是由分子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
的,属于电子光谱。同时,还伴有分子内
度,用
E 1% 1cm
表示。
A E1% l c 1cm
摩尔吸光系数和百分吸光系数的关系
E 1% 1cm
10 M
M 10
E 1% 1cm
4. 多组分体系-加和性
体系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吸光度之和 A=l∑εici 前提:各吸光物质间无相互作用 结论: Lambert-Beer定律适用于多组分体系
4. 吸收带(absorption band)
在紫外光谱中,吸收峰在光谱中的波带位 置称为吸收带。根据电子跃迁及分子轨道 的种类,可将吸收带分为四种类型。在解 析光谱时,可以从这些吸收带的类型推测 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4.1 R带
取自德文: radikal( 基团),它是由n→π* 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是含杂原子的不饱和基 团,如C=O、—NO2、—NO、—N=N—等 发色团的特征。
析测定的方法。这种产生于分子价电子在电子 能级间的跃迁的光谱,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
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近)紫外光区:200~400nm 可见光区:400~800n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1)与其它光谱分析方法相比,其仪器设备 和操作都比较简单,费用少,分析速度 快;
2)灵敏度高(10-4~10-7g/ml) 3)选择性好; 4)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 5)用途广泛
天文均有重要的贡献。
3. 吸光系数
Lambert-Beer定律的数学表达式:A= κcl 式中比例常数κ与吸光物质的本性,入射光波 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称为吸光系数。
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 位厚度时的吸收度。是物质在一定波长下的特 性常数。 作用:定性、定量依据
3.1 摩尔吸光系数
取自德文: konjugation( 共轭基团),它是由 共轭体系的π→π* 跃迁产生的。K吸收带是共 轭分子的特征吸收带,因此用于判断化合物的 共轭结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应用最多的吸收带。
4.2 K带
特点:① 吸收峰的波长小于R带,一般λmax :
210~250nm(随着共轭双键的增加,吸收峰 红移)
ε≈4.7×104 ,由苯环内乙烯键上的π电子被激
发所致。
E2带: λmax 203nm处,中强吸收,ε≈7×103 , 由苯环的共轭二烯所引起。当苯环上有发色 团取代且与苯环共轭时 ,E2带常与K带合并, 同时吸收峰向长波移动。
例:苯乙酮的三个吸收峰为
O CH3
K(E2)带:λmax = 240nm,ε=1.3×104 B带:λmax =278nm, ε=1100 R带:λmax =319nm, ε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