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归国浪潮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海外人才归国的争取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海外人才归国的争取*——基于相关档案文献的研究贾子琦 季卫兵(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 要: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和实现繁荣富强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的同时,想方设法争取海外优秀人才归国。
这些举措主要包括制定基本政策并设立专门机构,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宣传动员,积极发挥外交、统战等作用,为这一时期大批海外优秀人才回到祖国怀抱并投身新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海外人才;人才归国;留学生;专家学者人才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不懈奋斗的一项战略性、长远性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始终处于核心战略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各类人才严重短缺成为新生的人民政权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为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积极争取海外优秀人才归国。
本文基于相关档案文献,力图从时代背景、政策举措、成效与影响等方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争取海外人才归国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拓展性探讨。
一、 新中国建设迫切需要争取海外人才归国由于受外国列强的长期侵略和战争的长期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西方国家。
毛泽东在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即将开始建设的新中国“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其建设目标是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
建设新中国特别是发展现代化的工农业,离不开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才队伍规模严重不足,人才缺乏“已是我们各项建设中一个最困难的问题”[2]。
当时国内高端科技人才尤为缺乏,与国家建设的实际需求差距甚大。
据统计,1949年我国人口数量为5.4亿人,其中文盲率超过80%,科技工作者仅有26.12万人。
[3]基于此,在1950年6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就必须“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4],为这一时期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海归派”与“本土派”之争
近⼏年来,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有⼀种关于“海归派”与“本⼟派”之说,也有⼈戏称之为“海龟”与“⼟鳖”。
前者指从海外特别指从西⽅国家学习并取得正式学位归来(简称“海归”,谐⾳“海龟”)的学者;后者指⼀直在国内接受教育或从事理论研究或实践探索者,在本⼟“憋”出来(简称“⼟憋”,谐⾳“⼟鳖”)的学者。
笔者本意是不赞同什么以“派”归类之说的,我认为在中国这⽚⼟地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复兴⽽⾟勤奉献者都是“中国派”,都是“中国的建设者”,何必⽈“派”?但社会上既然已有了这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不妨因俗借⽤,以便发表⼀点个⼈浅见来抛砖引⽟。
⾃清代“西学东渐”以来,中国的“海归派”已经历七代,他们促进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融通,归根到底促进了中国⽣产⼒的发展 回顾历史,⾃“西学东渐”以来,中国的“海归派”代有其⼈,迄今已经历七代:第⼀代“海归派”是19世纪70年代由清政府派遣留学美国的学成归国者。
第⼆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清政府派遣留学⽇本的学成归国者。
第三代是启动于清朝末、执⾏于⾟亥⾰命胜利后留学美国的归国者。
第四代是民国初期留学法国的“勤⼯俭学”归国者。
第五代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第⼀次国内⾰命战争时留学法国和苏联的学成归国者。
第六代是新中国成⽴前后派往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的归国者。
改⾰开放后中国今⽇之“海归派”,已经是第七代了。
中国实⾏改⾰开放之后,⼀⽅⾯,⼤量学⼦店铺;另⼀⽅⾯,⼴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外国学术思想包括经济学在中国得到了普遍引进与传播。
例如,当代西⽅经济学已经成为中国国内财经类专、本、硕、博学⽣的必修课程,⽽且深得学⽣欢迎。
由于当代西⽅经济学能够贴切解释和直接服务于市场经济,其内容已经现代化和国际化,实际上已成为⼈类共同的知识体系和精神⽂化财富。
许多在国内学府学成的学者对现代西⽅经济学的理解与掌握,与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同⾏相⽐,并⽆⼗分显著的差异。
⽆论是⼿持“洋证”的“海归派”,还是⼿持“⼟证”的“本⼟派”,均有著述颇丰、造诣甚深者。
留学生回归祖国作文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19世纪8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他们发愤图强,为国家带来新气象。
20世纪20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创造无数奇迹。
20世纪80年代,大量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书写别样人生。
21世纪,出现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
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新时代,新理想,新青年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华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但不论时代如何变化,“青年兴,国家兴”永远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国家的未来,在青年;民族的希望,在青年。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怀揣新理想踏上新征程。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纵观中国历史,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人民的儿子邓小平,他们带领了有志青年经历了多少血雨困苦,但他们哪一个躺在了功劳簿上享乐?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腾讯领军者马化腾,他们为中国创造了多少财富?但他们哪一个不是白手起家,吃得苦中苦?当今的时代,没有刀枪弹雨,人不愁衣食住行,这是一个富裕的崭新时代。
但新时代下的青年们,绝不能安于现状,轻易知足。
我们应该继承先辈的精神遗训,心怀感恩,心向阳光,继续披荆斩棘,直挂云帆济沧海。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每个青年都应有鸿鹄之志,如海子所言,我们要有最伟大的梦想,即使山高水长,路遥马亡。
没有干一番大事业的志向,如何干得出一番大事?有了志向,还要脚踏实地。
每个青年都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RN以及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南开大学世界近...
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李喜所内容提要:由容闳奠基的中国留学教育大致有一个半世纪多一点儿的历史。
其间最耀眼的是形成了三次留学潮:即清末以留学日本为主流的留学运动;五四前后留美、留欧、留俄、留日交相辉映的出国留学洪流;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直接推动下,中国留学生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国留学牵动了千家万户,涌现了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
近150年来,出国的留学生总数在百万以上,形成了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国防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现代化进程,留学生都举足轻重,贡献良多。
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中国留学生现代化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留学是一种异国教育,即别国的学生留在某一国家学习。
唐朝时期,日本来华的遣唐使常带一些青年学生来中国读书,为了系统而深入地研讨中国文化,这些遣唐使回国时总要留下不少青年继续学习,习惯上就称他们叫“留学生”。
久而久之,留学生就成了中国人出国学习的一个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其中虽然也有“留洋生”、“游历生”、“洋学生”等各种称呼,但只有“留学生”一词被普遍认可。
要溯源中国的留学生,出现的并不晚。
早在汉唐时期,随着印度佛教的东来,常有一些高僧往印度研习佛学经典,开创了中国留学的先河。
但毕竟人数少,影响也有限,没有形成气候。
宋元明时期,极个别的中国青年通过特殊的渠道,也有涉足海外求学者,来华留学的外国人也偶尔有之,但相关记载甚少,描述他们的足迹相当困难。
清代前期,一些青年往欧洲学习神学,和传教士关系密切,不过人数少得可怜。
比较正规意义上的出国留学,或者说把留学作为教育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则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才逐步形成的。
也就是说,中国的留学教育只有一个半世纪多一点儿的历史。
1847年,容闳、黄胜、黄宽在美国传教士布朗(Rev·S·R·Brown)的帮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往美国留学。
漫漫归国路 留美科学家的尘封往事
漫漫归国路留美科学家的尘封往事作者:暂无来源:《科学大观园》 2021年第13期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在新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 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1949 年前我国去美国的学者及留学生有5000 多人,50 年代归国的有1200 人。
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在新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 年秋天,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王德禄和杜开昔开始了一项“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的研究课题,他们先后采访了44 位科学家。
这些采访形成的105 盘磁带由于种种原因被尘封了20 年。
2013 年,收录了31 位科学家口述的《1950 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访谈录》出版。
当年采访的这些科学家如今在世的不到10 位。
打开这些科学家的尘封往事,也就打开了他们每个个体的独特故事,更打开了那个时代下新中国科学的一段独特历程……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对于获得201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张存浩,人们在关注他的科学成就时,发现这位“大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一名海归。
张存浩上世纪40 年代到美国留学,拿到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后于1950年10 月回国。
半个多世纪前,像张存浩一样的海归有不少。
数据显示,1949 年前在美国的学者及留学生有5000 多人,上世纪50 年代归国的有1200 人,他们中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约占60%。
这是一张老照片,在一艘大船的船尾上,100 多位年轻男女或坐或站,有的还抱着孩子。
已86 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涂光楠也在其中,“我是底下最左边的,平头”。
1950 年8 月31 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号”,从美国途经日本横滨开往香港。
这些年轻人通过不同途径拿到离开美国的证明,踏上回到祖国的路。
照片上的人青春洋溢,有傅鹰、金荫昌、邓稼先、叶笃正、鲍文奎、庄逢甘、余国琮以及涂光楠的哥哥涂光炽等128 名归国的学者和留学生。
上世纪50 年代出现了两波归国高潮。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征文3篇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征文三篇【2020精选】篇一新时代,随着文化水平的提升和兵员结构的优化,知识分子已经成为人民军队的主体,我们革命军人要做爱国奋斗精神的模范践行者。
杜甫笔下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军旅人生图:“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一身戎装系着国家的安危,“执干戈以卫社稷”,军人的职责庄严而神圣,爱国奋斗当是军人的本分。
爱国奋斗,就要把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作为人生追求。
革命军人属于祖国,革命军人的事业也是祖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个人志向和追求与国家的利益、社会的需要、军队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在服从国家需要和军队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发展个人志向,才能获得宽广的发展空间,也才能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军人的青春是加倍的奋斗;奋斗的人生最出彩,革命军人奋斗的人生加倍出彩。
爱国奋斗,就要随时准备为祖国效命疆场。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革命军人必须坚决克服各式各样的“和平病”,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时刻心系国家安全,时刻坚守备战打仗主责主业,不断提高打赢能力。
要有不甘平庸、为国建功的远大志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要有不辱使命、舍我其谁的主动担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要有不怕苦累、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要有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必胜信念,“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要有不惧牺牲、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战斗在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训练场演习场,战斗在云诡波谲、瞬息万变的高空远天,战斗在疾风怒涛的大洋、危险寂寞的海底,战斗在荒无人烟的高山海岛、边关哨卡,战斗在大漠戈壁、深山老林的试验基地……广大革命军人,必将以爱国奋斗作为崇高价值追求,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建功新时代。
篇二作为一名刚从大学毕业就进入到国企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是幸运的。
分配到昆明车务段读书铺站,之后所从事的行车工作,对我又是富有挑战的。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征文3篇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征文三篇2020 精选】新时代,随着文化水平的提升和兵员结构的优化,知识分子已经成为人民军队的主体,我们革命军人要做爱国奋斗精神的模范践行者。
杜甫笔下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军旅人生图:“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
一身戎装系着国家的安危,“执干戈以卫社稷” ,军人的职责庄严而神圣,爱国奋斗当是军人的本分。
爱国奋斗,就要把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作为人生追求。
革命军人属于祖国,革命军人的事业也是祖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个人志向和追求与国家的利益、社会的需要、军队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在服从国家需要和军队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发展个人志向,才能获得宽广的发展空间,也才能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军人的青春是加倍的奋斗;奋斗的人生最出彩,革命军人奋斗的人生加倍出彩。
爱国奋斗,就要随时准备为祖国效命疆场。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革命军人必须坚决克服各式各样的“和平病” ,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时刻心系国家安全,时刻坚守备战打仗主责主业,不断提高打赢能力。
要有不甘平庸、为国建功的远大志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要有不辱使命、舍我其谁的主动担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要有不怕苦累、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要有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必胜信念,“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要有不惧牺牲、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战斗在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训练场演习场,战斗在云诡波谲、瞬息万变的高空远天,战斗在疾风怒涛的大洋、危险寂寞的海底,战斗在荒无人烟的高山海岛、边关哨卡,战斗在大漠戈壁、深山老林的试验基地⋯⋯广大革命军人,必将以爱国奋斗作为崇高价值追求,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建功新时代。
作为一名刚从大学毕业就进入到国企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是幸运的。
分配到昆明车务段读书铺站,之后所从事的行车工作,对我又是富有挑战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归国浪潮
l l _
o左 玲
史
海
纵
横
_ l ▲ 会 主义过渡时期 ,如何在生产力 异常落
l 后、 经 济 基础 异 常 薄弱 的条 件下 迅 速 恢 复 国 民经 济 , 使 中国稳 步 地 由农 业 国转变 为 T业 国 , 促 进 中 围科 技 、 教育 、 文化 、 外 交 和 国防 事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急 需 争 取 尚在 西方 资本 主 义 国家 的海外 学 子 回
一
1 9 4 9 —1 9 5 1年 : 高潮 阶段
面对 着 新政 权 和祖 国人 民的 呼唤 , “ 在 祖 国大 好
波 海 外 留学 生归 国潮 。
从 1 8 7 2年 8月 1 1日( 清 同治 十 一年 七 月八 日)
形 势 的感 召下 ,受北 美 基 督教 中 国学 生会 和 留美 科
部 分 中 国 留学 生 回国 。从 1 9 4 9年 8月华 北 高等 教育
学 生踊 跃 回国 、 积极 投 身 国家建 设 的 方针 、 政策 和措
施, 甚 至 采取 强 有 力 的外 交 手段 , 掀起 了海 外 留学 生
跌 宕起 伏 、 波 澜 壮 阔 的三 波 归 国浪 潮 , 在 中国海 外 留
援 助 资金 里 拨 出 4 0 0万美 元 用 于救 济在 美 国的 中国
的 中 国 留学生 有 6 2 0 0人 左 右 , 其 中学 习 自然 科 学 与
T程 技术 者 约 占 8 O %” 。 有 出 国就 有 归 国。在 听 到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即将
成立 的消 息 后 ,中 国知 识 分子 到西 方 国家 的 留学 浪 潮 戛然 而 止 。赵 忠 尧 、 蔡镏生 、 张世 勋 、 关肇 直 、 王 湘
留学生回国作文素材
留学生回国作文素材1.不久前,一则关于中国留学生归国潮的报道吸引了众人的视线。
报道说,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留学人员回国总数超过260万人,八成以上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仅2021年就有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20年增长15.96万人,增幅达58.48%,其中不乏高层次人才。
中国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磁铁”效应。
2.每个中国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大国梦。
几十年前,中国的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回到祖国,通过努力最终实现了中国“两弹一星”的梦想。
3.现在的中国,比那时候不知道强了千倍万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独立完备的工业体系,社会创新己经成为今天中国发展的代名词。
更不能忽视的是,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资源与文化让我们中国人形成了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凝聚力。
4.有个电影叫做《中国合伙人》,黄晓明饰演的成东青,在获得对美谈判的胜利之后,以好友的名义,向曾经辞好友的美国研究所进行了捐赠。
“以德报怨”,其中不单单承载了两人之间的友情,更诠释了当代中国人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尊严的自强之路。
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中国的国土上,也能站着把美国人的钱赚了!5.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作为祖国的新一代,作为拥有国际视野的当代青年,肩负历史使命,怀揣民族梦想,势必能扛起祖国的未来,成为强国兴邦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6.正如一留学生所说:这个国是我们的国,我们不来建设,让谁来建设?游子,请记住,无论走到哪,最后爱的还是那个国!7.五十年后,或许会有人这么回忆你们其中的一些人:谢谢你们在那个时代回到了祖国。
简析建国初期争取海外留学生回国的历史考察
简析建国初期争取海外留学生回国的历史考察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从1912 年庚款留美开始,截止到1945 年,中国政府共核发庚款留美补助金408 人次。
[1](P193)从1933 年到1947 年,中国向英国派遣庚款留英生193 人。
1946 年7 月,教育部举办了第二次留学生考试(包括公费和自费),共计选拔2082 名留学生,其中公费生148 名,大多数赴美留学。
1948 年1 月,教育部暂停公费、自费留学生考试。
建国初期的海外中国留学生,绝大部分为抗战胜利后出国的。
在国外大多数集中于东部和中部各州的著名大学,如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大学等。
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伦敦大学和爱丁堡大学。
从留学所学专业看,主要集中在理工农医方面,这一方面是由于留学强国强军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也有易于就业的实际考虑。
早在建国前夕,已经有部分留学生回到中国。
一般认为,留学生离开祖国时间比较长,加之受到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对回到新中国应该有比较大的顾忌。
但事实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正面影响,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想和勤政清廉作风,在海外留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留学生周同惠(1991 年当选中科院院士)回忆:“1949 年初,北平解放,从国内传来的消息鼓舞人心,一切欣欣向荣,清正廉明,前途无量。
”加之海外留学生组织和刊物也大多从正面积极报道了新中国成立的进程。
这些活动对于消除留学生的顾虑,激发留学生回国建设的热情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其中尤以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和留美科协等组织,以及《留美科协通讯》等出版物影响最为重大。
以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CSCA)为例,作为当时在美国唯一的全国性中国学生社团,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1947 年后,其领导层和很多中坚分子多为左翼进步学生,有的就是中共地下党员,如浦寿昌、陈一鸣、陈秀霞、孟繁俊、徐鸣等。
中国留学生的归国文化冲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留学生的归国文化冲击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中国留学生逐年增多,留学生群体也在国外经历了一定文化熏陶和
交际经验。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留学生的归国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然而,留学生定居归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击愈发突出。
因而,归国文化冲击问题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选题意义
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国际化进程中融合本土与国外的文化差异问题,更重要的是,旨在通过研究解答这种文化冲击现象对于拓宽中外文化交
流和了解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
三、研究内容
1. 归国留学生适应过程中的语言和文化难以融合的问题;
2. 归国留学生在就业和生活方面的文化冲击问题;
3. 归国留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问题,
4. 归国留学生对于中国社会与外部国家的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等。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深度访谈法,以
及传统普查类调查方法等较多的方式进行研究。
五、预期结果
1. 深刻挖掘留学生归国后文化冲击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2. 完成了对归国留学生困境和优势的描述和分析;
3. 通过研究,提出实用性的归国留学生政策及建议;
4. 加深对中国文化多元性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六、研究难点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涉及面极广,难点主要在于对于调查对象的筛选、实际调研等环节,以及对中文文献的查阅、研究规划制定等方面的困难。
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作者:张久春蒋龙姚芳来源:《百年潮》2008年第11期中国自19世纪70年代向美国、欧洲公派留学生,清末又有很多青年人到日本求学,其中有不少学生攻读工学学位。
到1949年,共派出公费留学生约3万人,另外还有一些自费留学生。
这些人中大部分后都回国了,为开拓中国现代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主要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20世纪50年代,中国以不同途径向苏联派出了大批留学生。
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大多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人才。
留学苏联的规模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司令员林彪致函苏联外交部长,要求他们关照派往苏联的21名中国留学生的教育和思想。
这些学生去苏联学习技术和医学,但苏联方面却担心他们在莫斯科露面会引起国民政府外交官和其他外交官的注意,把他们安排在距莫斯科400公里的一个小镇上。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为中国派遣留学生铺平了道路。
1951年有375名学生被公派到苏联留学,其中中国科学院派出了10名。
中国政府决定从1952年开始每年向苏联和东欧国家派遣和交换留学生,并与这些国家的政府相继签订了派遣和交换留学生的协定,任命了驻苏联大使馆主管留学工作的参赞,设置了使馆留学生管理处并成立了中共留学生党委。
为了培训俄语和做其他准备,1952年2月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留苏预备部。
“一五”计划规定,5年内计划派出留学生10100人,其中到苏联的是9400人,留苏预备部招生12800人;另向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派实习生1300人左右。
中国政府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0年至1953年,采取“严格选拔,宁少勿滥”的方针,共派遣1708名留学生。
第二阶段是1954年至1956年,采取“严格审查,争取多派”和“以理工科为重点兼顾全面需要”的方针,共派遣5853名留学生,其中研究生1213名、大学生4640名。
建国初期留苏运动的历史考察--毕业论文
建国初期留苏运动的历史考察--毕业论文内容摘要留学工作是一个国家,特别是后发国家争取时间,缩小差距,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战略抉择。
留学工作极大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留学工作的重心是留学生的选拔和派遣,一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留学生始终是中国现代化的报喜鸟和弄潮儿。
值得关注的是,留学高潮的兴起从一开始就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留学运动的兴衰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晴雨表。
新中国初期的留苏高潮(1949-1965)有着与其他几次留学运动所不同的特点。
大规模派遣留苏学生作为中苏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的国内经济建设密切相关。
作为新中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派遣留苏学生赴苏联学习,一方面能够弥补当时国内经济建设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从长远考虑,能够借鉴苏联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为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试图追寻历史的足迹,还原新中国初期的留苏运动全貌。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分析新中国派遣留苏学生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
建国初期, “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出台和中苏同盟的建立,使得国内掀起了全面学习苏联的高潮。
虽然新中国通过全面接收建国前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自办高等教育,争取建国前留学生回国,以及接受苏联专家来华工作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供求的矛盾,但总的来说,科技人才短缺的情况还是非常严重,影响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派遣留苏学生就是为了尽快弥补这种缺陷而作出的战略决策。
第二章分阶段地介绍了选派留苏学生的历史进程。
早在 20世纪 20、 30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派遣了一部分革命干部留学苏联,他们的主要使命是学习苏联的政治理论和军事技能,回国参加革命。
20世纪 30、40年代,部分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的子女在苏联国际儿童院生活和学习,他们中的部分人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回国参加工作。
这些早期的留苏学生对建国初期的留苏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48年中共东北局选派的 21名留苏学生,拉开了新中国选派留苏学生的序幕。
2020届高考语文写作《关于“留学与归国”》材料作文解题及范文精选
2020届高考语文写作《关于“留学与归国”》材料作文解题及范文精选【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世纪8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他们发愤图强,为国家带来新气象。
20世纪20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创造无数奇迹。
20世纪80年代,大量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书写别样人生。
21世纪,出现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
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一)关于材料的理解题目中的材料选取了三个世纪五个不同年代的时间段,在时间的纵轴中呈现身处该时段的中国青年在走向世界与回归中国的时代选择上所体现的人生截面。
19世纪8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
这批学子受到欧风美雨熏陶,回国后奋发有为,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
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的詹天佑即在此列。
他们中还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
20世纪20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
他们中有声名显赫的革命家,更有为数众多的无名英雄。
他们中的中共党员、优秀分子为改造中国社会,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立下不朽的功勋,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7年日军大举入侵中国时,近6000名留日学生在两个月内几乎全部回国,2000多名在欧美读书的留学生也返国参战,占留学欧美人员总数的一半。
)20世纪50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
他们创造了新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事业的诸多奇迹,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等便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归国浪潮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归国浪潮作者:左玲来源:《西部学刊》2016年第19期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面对着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新中国采取多种途径有力争取海外学子早日回国、报效国家,掀起了海外留学生群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三波归国浪潮。
1949-1951年为高潮阶段,1952-1954年是受阻阶段,1955-1956年为回暖阶段。
归国后,这一群体为新中国的科技、教育、经济、文化、外交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丰功伟绩,在中国海外留学生归国史上书写了生动而绚丽的华章。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归国留学生群体;归国浪潮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1-0034-05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如何在生产力异常落后、经济基础异常薄弱的条件下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促进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外交和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争取尚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学子回国服务是重点之一。
为此,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广泛争取海外留学生踊跃回国、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甚至采取强有力的外交手段,掀起了海外留学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三波归国浪潮,在中国海外留学生归国史上书写了绚丽的华章。
“那去国怀乡的情思,那投奔光明的激动,那建设一个繁荣富强自由民主的新中华的志向”,[1]3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至今仍熠熠生辉、璀璨闪耀。
一、1949-1951年:高潮阶段面对着新政权和祖国人民的呼唤,“在祖国大好形势的感召下,受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和留美科协等团体的多年来举办爱国活动以及两会负责成员陆续回国的影响,尤其是受周恩来总理号召留学生归来参加新中国建设的鼓舞”,[2]27加之在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拉拢摇摆”政策的影响下,一大批海外留学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毅然放弃西方国家优厚的物资待遇回国服务。
1950年以前,以美国移民局为代表的一派希望中国留学生回国,并向中国海外学子表示:他们“同情”这些“将不被共产党政府所欢迎的留学生”(把有中国国籍的留学生列为“无国籍”的人),通过给中国留学生提供回国差旅费,企图拉拢留美生对美国发生好感,回国后散布亲美影响。
拓展延伸:海外学子归国
拓展延伸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
你知道哪些,介绍给同学。
明确: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
出生日期:1889年10月26日。
逝世日期:1971年4月29日。
籍贯地:湖北省黄冈(今团风)县回龙山香炉湾。
家人:父亲李卓侯,姐姐李希贤,夫人许淑彬,女儿李林(中国科学院院士)。
身份: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
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
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
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
”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
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
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
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
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
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
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
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
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归国浪潮作者:左玲来源:《钟山风雨》2017年第02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如何在生产力异常落后、经济基础异常薄弱的条件下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促进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外交和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急需争取尚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学子回国服务。
为此,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广泛争取海外留学生踊跃回国、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甚至采取强有力的外交手段,掀起了海外留学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三波归国浪潮,在中国海外留学生归国史上书写了绚丽的华章。
1949—1951年:高潮阶段面对着新政权和祖国人民的呼唤,“在祖国大好形势的感召下,受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和留美科协等团体的多年来举办爱国活动以及两会负责成员陆续回国的影响,尤其是受周恩来总理号召留学生归来参加新中国建设的鼓舞”,加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拉拢摇摆”政策的影响,一大批海外留学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毅然放弃西方国家优厚的物质待遇回国服务。
1950年以前,以美国移民局为代表的一派希望中国留学生回国,并向中国海外学子表示:他们“同情”这些“将不被共产党政府所欢迎的留学生”(把有中国国籍的留学生列为“无国籍”的人),通过给中国留学生提供回国差旅费,企图拉拢留美学生,以使其对美国产生好感,回国后散布亲美影响。
从1949年4月开始,美国国务院就拨款50万美元。
10月,美国国会同意从原来准备给国民党政府的援助资金里拨出400万美元用于救济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
195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1950年中国地区援助法案》(China Area Aid Act of 1950),同意政府拨款600万美元用于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的救济,这些资助一直持续到1955年。
从1948年到1955年,美国共花费800万美元左右。
美国给予中国留学生的这些资助,使一大批留美生得以顺利回国,美国的打算遭到失败。
于是,以美国国务院为代表的另一派则希望中国留学生留在美国,并下令驱逐一部分中国留学生回国。
从1949年8月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开始接待归国留学生开始,到1951年10月9日美国司法部移民局明确禁止中国留学生离境,上千位海外学子回国效力,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波海外留学生归国潮。
从1872年8月11日(清同治十一年七月八日)陈兰彬和容闳率领詹天佑、梁郭彦等30位幼童赴美留学开始,到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面对着国内外的复杂局势、国民党政府的落后腐朽和中国人民的沉重灾难,一大批怀着“实业报国”、“科技报国”的目的,以“留学”“讲学”“考察”“实习”和“参观”等名义到欧美日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留学的知识分子数以万计。
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有6200人左右,其中学习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者约占80%”。
有出国就有归国。
在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后,中国知识分子到西方国家的留学浪潮戛然而止。
赵忠尧、蔡镏生、张世勋、关肇直、王湘浩、王淦昌、钱三强、何泽慧、梁思成、林徽因、江泽涵和卢庆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海外留学生陆续回国。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受宏微观因素影响,到1950年夏,尚在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等学校留学或讲学的留学生、教授和各种专门人才大概有5541人。
在5541位海外留学生中,欧美国家留学生人数最多,占77.5%。
其中留美生3500人,占63.17%,留欧生约占11%。
留日生占21.66%,“2/3是由台湾赴日,1/3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由华北和武汉等伪政府派出”。
当然,这只是大致统计,实际人数会远大于5541人。
根据1956年高等教育部估计,新中国成立时海外留学生大约有“七千余人,其中在美国有五千人,英国七百余人,日本一千余人,法国三百余人”。
数以千计的海外留学生是中国政府的一笔宝贵财富和急需争取的有生力量。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隆的礼炮声震撼了整个世界,毛泽东一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了旧中国的过去和新中国的开始,古老的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让旅居海外的留学生们振奋不已,纷纷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
当年,他们怀着各种救国之志远渡重洋,以期学得西方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来拯救民族危难。
然而,在黑暗的旧中国,他们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新中国的诞生,使海外学子看到了民族振兴的曙光,但国民党和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宣扬的中国共产党的“共产”理论让他们有些却步,最终在回国与不回国之间做出自己的抉择。
从1949年8月到1951年12月,共有1144位海外留学生响应新中国召唤,毅然回国,为国家各项建设的发展进步抛洒了青春与热血,作出巨大贡献。
其中留美生人数最多,仅1950年8月31日,由美国途经日本横滨、开往香港的“威尔逊总统号”上,就坐满了邓稼先、傅鹰、叶笃正、金荫昌、鲍文奎、余国琮、庄逢甘、涂光楠及其哥哥涂光炽等128位留美生。
在登记的1144位归国留学生中,从美国回来的留学生高达821人,占归国总人数的71.77%。
从欧洲回来的留学生居第二位,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占1/5。
其中留英生149人,占归国留学生总数的13%;留法生59人,占5.16%。
留日生第三,占5.77%。
这一比例与新中国成立初期5541位在西方国家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的国别和人数分布基本一致。
在1949年到1951年归国的1144位海外留学生中,涵盖了一大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如物理学家葛庭燧、何怡贞、黄昆、赵忠尧、朱光亚、邓稼先和汤定元等;数学家华罗庚、江泽涵、关肇直、卢庆骏、王湘浩、田方增和吴文俊等;化学家傅鹰和张锦夫妇、王世真、彭少逸和侯祥麟等;地质专家李四光、翁文灏和李璞等;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冯慧和顾震潮等;生物学家马世俊、方文培、何正礼、李肇特和郑集等;材料学家殷之文、闵嗣桂和严东生等;教育学家滕大春和曹孚等。
他们为新中国的教育、医疗卫生、生物化学、能源开采和石油勘探等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2—1954年:受阻阶段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在“麦卡锡主义”笼罩下,对待中国留学生的政策由“拉拢摇摆”变为禁止回国,“成千上万的华裔和亚裔被怀疑为‘间谍’。
他们不仅被非法传讯,不准寄钱给中国的亲人,甚至被禁止公开谈论自己的家乡,还有不少人因被指责‘同情共产党’而受监禁、被驱逐甚至遭暗杀”。
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赴朝鲜战场,中美关系进入敌对状态,申请回国的中国留学生遭到美国政府的强力限制、百般阻挠和压迫威胁,甚至拘留迫害,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留美生甚至被严密监禁起来。
1951年10月9日,美国司法部移民局下达“禁止中国学生出境之命令”,违反规定者“将被判处5000美元以下的罚金或5年以下的徒刑,或同时予以两种处分”,命令时限是“直至你接到通知取消此项命令为止”。
1954年是美国刁难、迫害中国留学生最严重的一年。
美国对理工农医类中国留学生禁止回国,对人文社科类留学生则采用种种间接手段加以阻挠。
如美国移民局拖延留难,没收中国留学生护照,扣押回国航船,放宽留学生居留和就业限制,华尔街御用机关“华美协进社”和享受美国国务院津贴的“民间组织”对中国留学生歪曲宣传和以帮助解决他们工作问题的方式劝阻其回国。
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开幕,中国代表团通过国际舆论对美国政府不断施压,强烈抗议美国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国行为,多次要求美国允许在美留学生和侨民回国。
迫于国际舆论压力,1955年4月4日,美国才正式宣布撤销对华留学生的回国禁令,承认在美国的中国人享有返回权利,并采取措施保证他们可顺利返回。
此后,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不再公开阻难,留美生无须向移民局申请离境,便可直接在轮船公司订票,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的第二波归国浪潮。
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步恶化,第二波归国留学生人数比第一波人数大为减少。
根据美国在日内瓦会议谈判期间的第204号文件(1954年5月31日,华盛顿)记载,“现在在我们看来目前在美国的5400名中国学生中想回到中国大陆去的人不会超过一打人”。
三年来,归国留美生的人数仅为116人,占第二波归国留学生总数280人的41%。
留英生、留日生和留法生的回国人数亦大为减少。
1952年到1954年登记的归国留学生总数尽管只有280人,但“留学生,特别是留美学生于此时回国,他们的言行,便具有特殊的政治影响”。
当然,也有一些留学生是因为学业还未结束,或是妻子有身孕、孩子太小等原因导致回国较晚或未能回国。
这批海外学子归国时,正值中国贯彻落实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初,以物理学家曹天钦和谢希德夫妇、数学家严志达、合成化学家黄鸣龙、药物化学家嵇汝运、昆虫学家马世俊和地貌学家王乃樑等为代表的这批归国学子,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为超前完成“一五”计划、恢复国民经济和顺利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突出成就已载入共和国史册。
1955—1956年:回暖阶段从1955年4月4日美国政府撤销对华留学生的回国禁令开始,留美生归国出现一个小高潮,到1956年9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钱学森为代表的部分海外留学生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的第三波归国浪潮。
这一波归国留学生总数相比于第二波人数虽略有回升,但相比于第一波人数来说,仍大为减少。
1955年到1956年,从西方国家归国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并不统一。
姚蜀平在《留学教育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兼评留学政策》一文中提出:“1955年1月到11月归国留学生人数估计有150人;1955年12月到1956年10月归国留学生人数有158人。
”其中,归国留美生大约有200余人。
据估计,第三波海外归国留学生的总数大概为308人。
当然,这一波归国留学生中很多是1952年到1954年滞留于美国或被美国无理扣押的留美生。
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许多愿意回国的留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陆续回到祖国的怀抱。
比如1952年就申请回国的师昌绪,在遭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阻挠后,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留美生向美国各方人士寻求援助,他们甚至给美国总统和联合国秘书长写信,并通过美国报刊向媒体表达想要回国的强烈愿望。
日内瓦会议谈判后,美国同意中国政府分批释放被扣留的中国留学生的要求。
1955年4月,包括师昌绪在内的76人被允许回国。
同年8月,他们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
1951年9月20日,乘坐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的王德宝、闵恩泽和谢家麟等8位留美生被美国拦截。
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争取和热切关心下,1954年王德宝绕道法国才回到阔别八年的祖国。
谢家麟到1955年初美国政府让步后才回国。
闵恩泽则是通过朋友为他在香港找了一份工作后,几经周折,到1955年10月才回到祖国。
需要强调的是,第三波归国留学生人数的增加,除了受国际局势变化发展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外,还与国家建设对人才的发展需要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