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武器站:让战车从有人到无人
国外装甲车辆遥控武器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遥 控武器站 ( e oeC nrl dWepnS t n R WS 的发 R m t o t l ao t i , C ) oe ao 展 与现 代战争形式 的演 化息 息 相关 。随 着 现代 战争 中城市 作 战、 反恐作战等新 型作 战样 式的 出现 , 为解 决遂行作 战任务 中装
备 的“ 美洲狮” 步兵 战车也 采用 了这种设 计 思想 的遥 控武 器站 ,
典型代表有 : 挪威康斯伯 格防务 与宇航 公 司研 制 的“ 防御 者” 系
列遥控武器站 、 国侦查/ 美 光学有 限公 司与陆 军研 究发 展和 工程 中心联合研制 的 X 0 M1 1型遥 控 武器 站 和 以色列 拉斐 尔武 器 研 制局研制 的“ 士” 壮 系列遥控武 器站等。
制 可追溯到 2 纪 6 0世 O年代 。16 9 2年 , 瑞典 博福 斯公 司率先 将 2 m机关炮塔 安装在瑞士 P V 0 履 带式装 甲人 员输送 车 0m B31 上 。16 9 8年 , 国制造的 C MR S7 英 O E 5试验坦 克将火炮直接安装 在炮塔底座上 ; 17 在 9 0年生产 的装 K K 0 m机 关炮 的炮塔 U A2 m 安装在德 国“ 鼠狼” 兵战车上 。上述 2种机关炮 塔都是在 炮 黄 步 塔 内部对武器进 行供弹 , 因此 , 弹链 可 以得 到像传 统炮塔一 样 供
真正 意义上 的遥 控武 器 站 出现 在 2 0世 纪 8 0年 代 。18 94 年 , 国通用动力公 司在 1 M1 克底盘上研制 了带遥控 武器 美 辆 坦
的坦克试验 台 , 但没有 成功 。随后 , 控武器站 的概念 从坦 克波 遥 及到 了轻 型装 甲车辆 , 设计 理念 源 自于英 国和美 国陆军联 合 其 研制 的装备 4 m C A机关 炮 的遥控 武器 站。 目前 德 国陆军 装 0mT
战车新元素遥控武器站.
战车新元素遥控武器站2005年第05期现代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以及步兵战车以外的其它装甲车辆采用的主要武器,都是不同口径的轻、重机枪和各式榴弹发射器。
它们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不足:其一是观察、瞄准和射击均采用手动操作;二是操作手在操作武器时必须将上身探出车外,没有装甲的防护。
是否可以实现目标观察瞄准和射击的自动化,使操作手在车内完成操作呢?最近各国推出的“遥控炮塔”或“外装顶置式武器站”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新型模块化武器系统。
它是可安装在多种军用车辆或其它|平台上的相对独立的模块化武器系统。
配备的武器包括各种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机关炮以及导弹等。
配备的火力控制系统包括彩色摄像机、昼用光学瞄准具、热像仪、激光测距仪及稳定系统等。
美国:急先锋美国是世界上研发遥控武器站最积极的国家。
美国陆军支持遥控武器站研发的是宪兵部队,其最初需求是一种具有行进间射击能力用于M1117式装甲警戒车的稳定式遥控武器站。
2003年10月,美国陆军把美国侦察/光学有限公司研制出的XM101通用遥控武器站(CROWS),送到伊拉克进行实战试验,大受野战部队欢迎。
CROWS系统主要配用M249式5.56毫米轻机枪、M240式7.62毫米中型机枪、M2式12.7毫米重机枪和MK19式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
美国军方称,美陆军准备为“斯崔克”战车上的遥控武器站加装改进型热瞄准具,并考虑进行其它的升级。
目前,美陆军正在研究瞄准具的规格。
以色列:走在前列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研制的顶置武器站能装备1挺7.62毫米机枪、1挺12.7毫米机枪或1具40毫米榴弹发射器,可与许多装甲战车兼容。
它上面还集成了彩色CCD变焦摄像机,用于白天武器瞄准;图像增强和热成像瞄准器在夜间和不良视线条件下使用。
这种顶置武器站俯仰范围为-20°~+60°, 能360 °旋转,具有计算机、电力和手动三种操作模式。
RCWS-30(遥控武器站30)是以色列拉斐尔公司最新研制的顶置武器站,包括1门MK44型30毫米火炮,还可根据用户需求换装任何型号的30~40毫米火炮;配备2枚“长钉”LR反坦克/多用途导弹,也可根据用户需要换装其它导弹;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2个三联装烟幕弹发射器。
军用无人地面车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军用无人地面车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要: 未来战争要求军队能够迅速向世界各地投放压制性兵力, 它必须是灵敏的、多用途的及致命的, 应用制敌机动、精确接战、集中后勤、信息优势以及生存性的目标, 在这样的部队结构中, 空中与地面的无人平台将起到重要作用。
无人地面车辆具有跨越式发展潜力, 它们的使用将会大大减少战时伤亡人数并极大地提高军队作战效能, 取得地面战斗中的优势。
关键词: 军用;无人地面车辆;发展;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进步, 武器装备的性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和提高, 也越来越现代化、智能化, 与此同时出现了建立在新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新型概念武器—无人作战平台。
与普通作战平台相比, 它在侦查、运输、搜救以及火力打击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它们能够在战场上协助作战人员并与之形成互补, 适于完成常规而单调的任务, 并且它们总是不知疲倦, 无所畏惧, 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完成重复性作业, 特殊的设计还可以使它们避开或抵挡敌方武器进而完成特殊的军事任务。
自1983年美国DARPA立项制定无人地面作战平台的战略计划以来, 世界各军事强国纷纷致大力于无人地面武器机动平台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当今, 军地都在研制有足够自主性的机器人系统以代替人类从事危险性作业, 增强人类协作能力以及执行艰苦、重复的任务。
如今成功改装的商用遥控操作地面车辆已经用于特殊军事行动(例如排雷、爆炸物探测、情报、后勤、城市侦查等), 而且在向半自主机动能力发展的过程中, 已经取得了一些早期进步。
一、技战术要求实现完全态势感知地面或空中, 评估接收的数据、制定与指挥官意图相一致的行动, 为实现指挥官目标而使用战斗力(杀伤性与非杀伤性“智能炸药”)的自主无人能力, 这种“节约兵力”能驾驭地形, 在特定区域减少士兵风险, 在战略、战役及战术水平上补充并保持机动主导权。
二、软硬件支撑1.自主行为: (一)感知, 包括用于机动和态势感知的传感器和软件。
遥控武器站发展现状与前景_毕忠安
1996 年前,SACMFCS 系统不 仅取得了预期的力量倍增效果,而 且可移动的稳定式武器瞄准系统极 大 地 提 升 了 火 力 效 能; 期 间, 射 手 的战斗位置处于装甲之下,起到了 额外的防护作用。
关键因素
·增强城市作战能力 最 近 的 几 次 军 事 行 动 表 明, 需 要不断增强态势感知、近距离交战 能力,扩大武器与传感器的覆盖区 域,提高武器的仰角。 ·具备综合运用优势 新型遥控武器站采用相关技术, 具 备 探 测、 监 视、 监 控、 压 制、 区 域封锁以及集中火力等综合功能。 ·武器操作更加灵活 新型遥控武器站配置 2 种武器, 加装先进的遥控武器传感器,操作灵 活, 可 配 置 非 致 命 武 器、 导 弹 或 者
安 装 在 美 军“ 斯 特 赖 克” 装 甲 车 上 的 M151 型“保护者”遥控武器站
未来 / 目标部队的编制构成等也将 提出新的要求。
发展过程
初始阶段 遥控武器站的结构设计起源于 越战后的军事变革,随着作战条令 的演变,以及为了实时适应新的作 战样式,遥控武器站得以开发并不 断发展。 起 初, 遥 控 武 器 站 主 要 采 用 两 种方法,配置当时较为先进的班组 支援武器(C S W),通过不同的方 式 提 高 作 战 效 能。 一 是 增 强 火 力, 基于首发命中在未来冲突中发挥重 要作用的考虑;二是为射手提供防 护手段,目的是提高作战效能。 现 如 今, 遥 控 武 器 站 取 得 了 前 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成本大大降低, 关键部件的微型化也有突破,并兼 具火力与防护双重功能。 火力 越 战 后 的 十 多 年, 美 国 有 关 轻 武器和班组支援武器作战效能的军 事评论众说纷纭。其中一个关键的 结论是,如果士兵能够树立首发命 中目标的足够信心,那么现有的直
FCS的技术重组?——对美国陆军“下一代战车”计划的解读
FCS的技术重组?——对美国陆军“下一代战车”计划的解读作者:飞过山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8年第23期FCS的技术重组?——对美国陆军“下一代战车”计划的初步解读飞过山业内很早就有“未来战斗系统”(FCS)项目是“重组”而非“下马”的说法。
近日,这个“传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证实。
据外媒报道,美国陆军计划2019~2023财年投入21亿美元用于“下一代战车”(NGCV)的研制,研发内容涉及下一代战车、下一代战斗车辆设计、先进威胁的车辆防护、先进发电和配电、用于后勤和作战行动的人工智能(AI)、机器人和自动化研究、先进定向能和直射火力武器系统……那么NGCV究竟意味着什么?战略思维的变迁冷战结束后,美国陆军一度沉迷于技术制胜的论调中不能自拔。
一口气提出了“科曼奇”武装直升机、“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理想单兵武器系统、“未来战斗系统”等超前的先进武器系统概念,试图作为先驱引领地面战争的革命。
只可惜十年反恐占据了美国陆军的主要精力,装备研发与采购都由此主导,使得今日美国陆军处于很尴尬的地位。
这一方面表现为美国陆军的地面装备体系与海湾战争时期相比没有太进步,而中俄地面装备体系的整体质量却在不断上升,双方的差距被逐渐拉平甚至是反超。
另一方面表现为与美国国防部总的研发开支增幅(24%)超过武器装备采购开支增幅(15%)的大潮流相反,从2004~2014的10年间,美国陆军的研发开支增幅只有8.5%,而武器装备采购开支增幅则高达18.4%。
这说明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陆军的思路整体上只是“立足于当下”,这种思维似乎也可以解释FCS计划下马的原因。
不过,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最新的美国战略思想中,美国必须应对中俄在欧亚两方面的威胁。
在亚太,海军和空军依然是主导力量;在欧洲,陆军和空军才是主导力量。
美国陆军终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定位。
这直接表现为创纪录的2019财年美国国防预算很抓人们的眼球。
装甲战车平台的新“标配”——遥控武器站和有人/无人炮塔
装甲战车平台的新“标配”——遥控武器站和有人/无人炮塔作者:李羚毕忠安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20年第9期李羚毕忠安近年来,"无人战争"的概念被炒得愈来愈热,世界各国军队开始纷纷研发无人装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多数无人装备还无法达到完全依赖人工智能进行自主操控的程度,所以遥控操作依然是主要操控模式。
因此,基于现有技术条件,遥控武器站和有人/无人炮塔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装甲战车平台上的"标配"。
2020年3月20日,《Armada international》网站发表文章,专门对全球多个知名公司开发研制的多种型号遥控武器站和有人/无人炮塔进行了介绍,现编译如下,以飨读者。
文中数据和相关信息只代表原文作者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装甲战车平台的新"标配"现今,越来越多国家的军队都在为其现役的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输送车、甚至防护型巡逻车(PPV)和后勤支援车辆(LSV)提供增强型防护火力。
通常情况下,机动平台会配备各种非防护型武器,或者安装一挺7.62或12.7毫米口径机枪,或是安装配有一具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AGL)的防护型武器站(PWS)。
然而,这些武器只具备有限的能力,无法在所有天气条件下或平台移动时提供精确火力。
各种机动平台的新趋势是配备不同型号的遥控武器站(RWS)。
其优点是,平台的射手可完全受到装甲的保护,并可使用平板显示器(FPD)和相关装置来操控武器,以对目标进行瞄准和射击。
另一个替代方案是,为不同的机动平台选配一套完全密闭的单人或双人防护性炮塔系统。
从多个知名公司新近研制的产品看,最新型遥控武器站通常其瞄准系统由昼间/热像仪等组成,为了提高平台停止间或运动中对静态和运动目标的首发命中率,有时配备一具激光测距仪。
此外,这些遥控武器站还可以适配枪(炮)声传感器,以接收来袭威胁信息;如果确认威胁,遥控武器站就可自动转向目标方位,然后由射手选择是否对目标进行射击。
哈马斯如何采取新旧武器与老战术达成作战突然性
巴以双方一直冲突不断
以色列沿加沙地带的“智能隔离墙”
有进行拦截。
以色列国防军公布信息称,从2005年到2021年,铁穹防空系统已成功拦截了2000多枚火箭弹和各种炮弹,成功率超过90%。
而这次哈马斯使用改进型的火箭弹、迫击炮弹,以短时间密集发射,让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无法招架。
哈马斯借鉴乌克兰危机中大规模使用无人机的有益经验,也使用无人机、巡飞弹攻击以色列目标,使以色列多辆梅卡瓦坦克被武器难以从坦克正面进行有效毁伤。
但这次哈马斯使用无人机从坦克防护最薄弱的顶部下手,投掷炸弹让其丧失战斗力。
从哈马斯公开的视频来看,其已经装备大量由消费级无人机改装而来的具备投掷小型炸弹或手榴弹的多旋翼无人机、侦察型无人机、扎瓦里巡飞弹等新式武器。
扎瓦里巡飞弹更像是固定翼自杀式无人机,头部配备了摄像头,发动机位于尾部,弹翼无法折叠,表面上
卡萨姆旅的战士在阿克萨洪水行动中携带无人机。
澳大利亚将为荷兰提供逼控武器站
澳大利亚将为荷兰提供逼控武器站
张子鹏
【期刊名称】《轻兵器》
【年(卷),期】2007(000)09S
【摘要】近日,澳大利亚光电系统(EOS)公司赢得了一份价值480万美元的合同,负责为荷兰陆军提供遥控武器站(RWS),这是北约国家首次公开向澳大利亚订购遥控武器站。
据悉,首份订单要求订购17部遥控武器站,将装于荷兰陆军目前部署在阿富汗战场的“大毒蛇”(Bushmaster)步兵战车上。
该遥控武器站的结构是在集成有光电火控系统的稳定式万向武器及传感器平台上配装7.62mm 或12.7mm机枪。
预计随后的订单将包括至少8部遥控武器站系统。
【总页数】1页(P43)
【作者】张子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810.376
【相关文献】
1.ViaSat将为澳大利亚国家宽带网络提供卫星上网系统
2.芬兰将为NEMO炮塔配装美国FLIR公司的遥控武器站瞄具
3.法马通将为芬兰汉希基维项目提供仪控设计支持
4.澳大利亚将为日本提供稀土
5.四家能源公司将为荷兰政府提供绿色电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无人水面艇USV发展现状调研及启示-战略研究
序号 1 2 3
4
时间 1898 年 20 世纪 60 年代 20 世纪 60 年代
20 世纪 70~80 年代
研究成果
国家
遥控无人艇(世界上第一艘水面无人艇)
美国
遥控扫雷艇
美国
小型遥控式无人水面艇
俄罗斯
由于技术的限制,无人水面艇发展并未获得很大突破,主要
应用于军事演习和火炮射击的海上靶标。
5
20 世纪 90 年代
员
美国、以色列发展的 USV 主要是服务于国家,而其他国家发展
的 USV 更多服务于民用领域,比如航运、航道测量、海洋环境保护
等,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新加坡等国家也积极开
展无人水面艇的研制工作,见表 3。
表 3 其他国家的无人水面艇成果
型号
国 主要载荷
家
快速机 -
动扫雷
微波控制链、昼夜高分辨率照相机、声
国内外无人水面艇(USV)发展现状调研及启示
陈嵩辉 李应选 江良 科技委
摘要:近些年,无人平台(无人机、无人陆地车、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水面艇等)在军事领域 和民用领域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其它无人平台技术与应用的迅速发展,无人水 面艇起步较晚,不过其发展速度较快,尤其目前越来越受到全球海上强国的高度重视。我国 无人水面艇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本报告是院科技委通过对无人水面艇的国内外发 展情况进行详实的跟踪记录,基于对无人水面艇的国内外研制和产品现状情况的调研,结合 当前国内外无人水面艇的市场需求情况,经过整理和分析研究,对无人水面艇的未来市场发 展前景进行了科学预测,从目前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以及院长期发展角度,尤其针对我院从单 机产品向系统级产品拓展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单兵遥控武器支架总体方案的设计
Ke y wo r d s : we a p o n s t a t i o n, r o t a r y p l a f t o m , r s i g h t i n g , a mmu n i t i o n f e e d , i f r e
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言
世 界各 国推 出了各种无人炮塔 ,或称为武器 站, 具体又分为轻型武器站 、 中型武器站 、 机关炮武 器站或者是大 口径火炮炮塔 。 轻型武器站 的武器
2 . N o r t h A u t o m a t i c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i q u e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T a i y u a n 0 3 0 0 0 6 , C h i n a )
单兵遥控武器支架总体方案的设计
魏 峰1 , 田红凤
( 1 .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太原 0 3 0 0 2 4 ; 2 .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 太原 0 3 0 0 0 6 )
摘 要: 单兵武器支架是现代战争 中不可或缺的轻型武器平台 , 该平 台可 以有效提高作战人员的生存机会 。结
Ab s t r a c t :T h e s u p p o r t o f i n d i v i d u a l we a p o n i s 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 t h e l i g h t we a p o n p l a t f o r m i n mo d e m wa r ,t h i s p l a f t o m r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mp r o v e t h e c h a n c e o f s u r v i v a l a b o u t o p e r a t i o n a l p e r s o n n a 1 . Co mb i n e d wi t h t h e mo s t a d v a n c e d c u r r e n t l y,s u c h a s : mi c r o c o n t r o l l e r , mo t o r ,mo t o r d r i v e ,t o u c h i n p u t t e c h n i q u e , t h i s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s t h e o v e r a l l s c h e me o f t h e s u p p o  ̄o f i n d i v i d u l a w e a p o n,g i v i n g t h e b l o c k d i a g r a m d e t a i l y a b o u t c o n t r o l l i n g b o x a n d t h e w e a p o n p l a f t o m . r
全球12种最强军用越野车,这才是真正的“硬汉”
全球12种最强军⽤越野车,这才是真正的“硬汉”越野车除了民⽤外,也更是军⽤车辆中最不可缺少的载具,因为在战⽃时,可能会遇到复杂的地形和环境,所以就需要有着较⾼通过性,和良好越野能⼒的越野车辆。
⽽且民⽤的越野车,也是从军⽤上⾯复刻出来的。
在⼆战期间,英美军曾就⼤量采⽤威利斯越野吉普车,⽽且这种车辆,⼀直服役到上世纪80年代,直到更先进的悍马战车出现为⽌。
但是⼜随着现代形势的改变,悍马越野车已经⽆法再满⾜现在的多变化环境,同时现在各地区都在装备或研制属于⾃⼰的军⽤越野车,⽽且对⽐当年的技术,已经⼤有改变,不再是简单的越野车,还具备攻击系统,装甲系统,以及信息化系统等。
那么本期就为⼴军迷民爱好者们,盘点当今全球12种最强的军⽤越野车,与⼤G、牧马⼈、陆巡来对⽐,它们才是真正的“硬汉猛男”。
01、美国:“掠夺者”重型装甲军⽤越野车由南⾮派拉蒙旗下研制的⼀种,重型军⽤防雷战术车,搭载Cummins ISBE4柴油引擎发动机,最⼤扭矩为1100nm,最⼤功率可输出300匹马⼒,最⾼时速为每⼩时120公⾥,车⾝⾃重为15吨,战⽃重量可提升⾄18吨。
“掠夺者”除了南⾮⾃⽤外,美军和其他北约地区也都装备了“掠夺者”。
该车⾃⾝还有三防能⼒,车⾝顶部可搭载12.7毫⽶⼝径机枪武器塔,成员可以探出车顶射击,或者在内部通过显⽰屏来射击。
该车最⼤的特点就是防御性⾮常强,可以抵挡12.7毫⽶以下的⼦弹,底盘可以承受住7千克的TNT炸药,正⾯和侧⾯安装特制装甲,可以抵挡RPG⽕箭弹的攻击,车⾝成员舱可以携带10个全副武装的⼠兵。
02、美国:悍马突击车该车在70年代末期研制,80年代中期装备美军,它搭载V型8缸6.5升柴油发动机,最⾼可爆发出170匹马⼒,⾮武装型,车⾝重量为5吨,最⼤⾏程为每⼩时134公⾥,最⼤扭矩为401NM,驱动⽅式为全时四驱。
悍马从上世纪80年代⼀直装备到⾄今,⽽且经过⼏⼗年的时间,悍马也不断在进化,改进了防弹轮胎,加装了重型防弹玻璃,内部搭载战地通信系统,车门和其他部位加装硬性装甲,正常可以抵挡到7.62毫⽶弹药,厚装甲的部分可以抵挡12.7毫⽶弹药。
丹麦“狐猴”遥控武器站投入生产
丹麦“狐猴”遥控武器站投入生产
长弓
【期刊名称】《国外坦克》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英国宇航系统公司瑞典布法尔斯分公司已经开始为丹麦皇家陆军生产“狐猴”遥控武器站。
这项合同总价值为5000万美元,包括110套“孤猴”遥摔武器站系统。
首套系统的生产始于2007年5月,仝部100套计划在2008午底交付使用。
所有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将在丹麦国防采购与后勤组织部完成。
【总页数】1页(P3)
【作者】长弓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810.376
【相关文献】
1.借鉴丹麦养猪管理经验推动我国养猪业发展——高效安全的丹麦养猪业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丹麦猪肉生产中的合作制度
2.遥控武器站瞄准线平移的补偿方法
3.独立跟瞄式遥控武器站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4.独立跟瞄式遥控武器站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5.舰载遥控武器站的观瞄支架拓扑优化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的现状与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战争的不断升级,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正成为武器装备发展的新方向。
本文将介绍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一、现状1、无人坦克的分类无人坦克根据控制方式可以分为遥控型和自主型。
遥控型无人坦克需要遥控员进行控制,而自主型无人坦克则有自主导航和控制系统。
2、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的应用领域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可以在地面作战、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地面战场上,无人坦克可以取代人员完成危险的作业任务;在海上作战中,无人坦克可以进行水下侦察作业;在空中作战中,无人坦克则可以进行空中袭击任务。
3、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的优势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的优势在于无人坦克可以代替人员进行一些高危作业任务,例如清除雷区、侦查炮弹陨落点等;无人坦克可以自主导航,减少人员伤亡和机械损失;无人坦克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更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任务。
二、未来1、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将向更智能化、更自主化、更可靠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的无人坦克将可以进行自主识别目标、自主决策和自主执行任务;更自主化的无人坦克则将会有更多的传感器和自主系统,减少人工干预;更可靠化的无人坦克则将拥有更强的防御和自我修复能力。
2、未来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的影响随着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将会对作战实施和军事力量的构成产生重要影响。
无人坦克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机械损失,从而提高作战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无人坦克也可以开辟新的作战方式和战术。
这将使现代战争更为复杂和多样化,进而对作战指挥、后勤、情报等多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三、结语总之,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是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新方向,其已经在陆上、海上、空中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的坦克无人化改造技术将朝着更智能化、更自主化、更可靠化的方向发展,这将对未来作战实施和军事力量的构成产生重要影响。
解析以色列大力士(RCWS-30)遥控武器站
以色列大力士(RCWS-30)是一种去炮塔化,综合装甲乘员生存力与杀伤力的独特的遥控武器站,由以色列拉法尔武器发展局研究生产,适合于大多数的轻型装甲和机动车辆装备使用,操作手可以在装甲后任何地方使用,而不过多地占用装甲空间,并可以减少人员伤亡。
RCWS-30遥控武器站在2004年6月巴黎萨托里防务展上,以色列拉法尔武器发展局首交对外公布了RCWS-30遥控武器站(Remote Controlled Weapon Station)的细节,该系统装备30毫米火炮,也可根据需求换装其它任何型号的30~40毫米火炮;配备2枚“长钉-LR”反坦克/多用途导弹的发射舱(可选装备,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换装其它导弹)、1挺7.62毫米并列多用途机枪和2个三联装发烟榴弹发射器。
RCWS-30的备用弹药包括:140发30毫米高爆弹和60发30毫米穿甲弹、2枚反坦克/多用途导弹(可选)、420发7.62毫米子弹和6发76.2毫米发烟弹。
RCWS-30重量轻,被用于任何一种现代化轻型装甲车辆或高机动车辆的改造升级,并可以折迭,从而降低高度,使装备该系统的战车可用C-130或A400M运输机空运。
当RCWS-30展开时,它的高低射界为-20度~+60度,方向射界为360度。
RCWS-30全系统安装在车辆上时,只会深入车体内10厘米,联接部位的最大直径70厘米,因此可以尽可能少地占用车内空间。
由于该系统是遥控操作的,因此炮手可以设置在车内任何一处安全的位置上。
此外,车长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接管系统,指定目标并操控武器进行射击。
其火控系统包括一台昼/夜监视和目标瞄准光电组件,可以昼/夜发现和识别目标,它的作用距离与系统所用武器的射程(超过4000米)相当。
这台光电组件由一架彩色摄像机(昼间作战用)和一部热成像仪(夜间作战用)组成。
此外,这种武器站选装激光测距机LOS(内含全球定位系统真北指示仪)后,配合车载计算机就可以实现火力控制,并与战斗管理系统(BMS)联接。
世界轻型遥控武器站集锦(中)
世界轻型遥控武器站集锦(中)德国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2000年,根据德军的作战需求,德国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KMW)开始开发FLW100遥控武器站,随后又开发出了FLW200遥控武器站(题图)。
到2011年,德国联邦国防军总共采购了920多套武器站,安装在德国所有驻阿富汗部队的战车上,像“野狗”1/2防护战车、“拳击手”步兵战车、“非洲小狐”(Fennek)侦察车、TPZ“狐”(Fuchs)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和“鹰”Ⅳ轻型装甲车。
2012年末,该公司将其40型多用途发射器(发射40毫米非致命性榴弹)集成在FLW武器站上,集成后大大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火力。
FLW100/200系列武器站从基型开始就是双向稳定,装有致命/非致命武器和现代光学观瞄装置。
该系列武器站不仅是一种效能系统,还可作为观瞄系统使用。
由于武器站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所以被安装车辆不需对车顶重新改进,车辆内部也不需为武器站移动任何部件。
FLW100/200系列武器站采用轻量化的结构设计,因此可安装在轻型车辆上。
模块化设计、统一的接口可以使武器站迅速便捷地安装到车辆上。
系统中的预编操作程序和指示软件也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武器更换。
FLW100和FLW200武器站的打击范围均可覆盖车辆周围水平向360°和高低向-15°~+70°的范围。
同时,还支持安装效应武器(烟幕弹)发射装置。
两种武器站均可从车上卸下使用。
若需要,还可利用独立的电源设备遥控操作。
在边境检查点等处使用时,该武器站还可作为营地防护武器使用。
此外,在应急情况下,武器站上的所有轻武器在卸下之后无需准备即可迅速投入战斗。
FLW100武器站装有带昼夜观瞄设备的模块化光学、操控和指示系统,可配装诸如MG4型5.56毫米和MG3型7.62毫米机枪。
它采用了北约标准的弹药箱,可选用点射、连射和连续射击模式。
通过操纵手柄可实现对目标的观瞄、定位和射击。
该武器站的操纵和指示设备带有大型监视器,并经过人机工程学优化设计,可实现对武器系统的操控。
双武器系统遥控武器站
双武器系统遥控武器站双武器系统遥控武器站,也有人将其归入中型遥控武器站的范畴,是介于超轻型与中型之间的遥控武器站。
主要武器是12.7毫米机枪或40毫米榴弹发射器,通常安装在武器站的中央、光电装置的上方。
在武器站上还增配1挺5.56毫米或7.62毫米机枪,成为配置两种武器以上的武器站。
挪威康斯博格公司为了填补轻型和中型系统之间的空白,康斯博格公司已在M153遥控武器站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保护者”双武器配置遥控武器站,在武器站的右侧增配1挺5.56毫米或7.62毫米机枪。
主要武器是12.7毫米机枪或40毫米榴弹发射器,正面下部设有4具烟幕弹发射器。
“保护者”双武器配置遥控武器站被选入加拿大战术装甲车辆计划,其上除配置12.7毫米机枪或40毫米榴弹发射器外,还可额外配置小口径机枪。
以色列艾尔比特公司以色列在遥控武器站领域发展活跃,埃尔比特系统公司(Elbit Systems)在2010年欧洲萨托利防务展上推出一种新型双武器配置遥控武器站(DRWS),它是该公司RCWS-M 的衍生产品,已进入生产阶段。
澳大利亚陆军已经准备购买该系统。
该型武器站是一种轻型低轮廓双向稳定式系统,不需改进车体就可外装在各种装甲战车、输送车和其它类似平台上。
该型武器站的主要武器是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或12.7毫米重机枪,辅助武器是1挺7.62毫米通用机枪,最大重量200千克。
传感器包括白光电视摄像机、夜用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
当两种摄像机被设置为窄视场时,还可以启用自动目标跟踪仪,因此能够探测到5000米以外的各种目标,武器的高低射界为-10°~+60°。
整个系统既可由炮手操作,也可由车长操作。
此外,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还研制出了别具特色的顶置式遥控武器站(ORCWS)。
它既可以是一种双向稳定单武器炮塔,配装各种类型的机枪或自动榴弹发射器,也可以是多武器炮塔,在采用更大口径的UT30系列机关炮的同时,再安装1挺并列机枪和若干具导弹发射器,以及多种传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提示:无人炮塔(又称顶置武器炮塔)安装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武器顶部,乘员则位于低矮的车体内。
顶置武器可回转,有的甚至可以升降。
无人炮塔体积小,正面投影面积减小,整车重量有所减轻,同时乘员位于车体内,乘员的战场生存能力得到提高。
美国陆军机动火炮系统进行实弹试射。
“美洲狮”步兵战车也采用了带30毫米机关炮的遥控炮塔。
7.62毫米机枪改装的遥控武器站,其供弹机构为暴露在外。
自二战结束以来,坦克设计师们对大量的战例进行了统计和研究,发现坦克被正面命中的概率最高。
坦克正面60°夹角范围内命中概率约45%,而在这个范围里,又以炮塔和正面装甲的上部被命中的概率最高。
显然,如果能够大幅度压缩坦克炮塔的体积,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坦克被命中的概率,还能够减轻坦克重量,并随之带来一系列的好处。
但是,由于传统的炮塔内必须要有人员操纵战斗部分,受一般成人身高的限制,导致不能太低,例如苏式坦克限制人员身高不得超过1.75米,而西方坦克为了适应大部分的成年人身材,普遍比苏式坦克高0.2~0.3米。
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设计师们很自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炮塔里边的人移出去,这就是无人炮塔的由来。
无人炮塔(又称顶置武器炮塔)是指坦克和装甲车的武器安装在车体顶部,乘员则位于低矮的车体内。
顶置武器可回转,有的甚至可以升降。
无人炮塔体积小,正面投影面积减小,整车重量有所减轻,同时乘员位于车体内,乘员的战场生存能力得到提高。
根据武器不同的安装方式,无人炮塔可分为支座式无人炮塔、骨架式无人炮塔和遥控式无人炮塔三类。
支座式无人炮塔,指将武器安装在低矮扁平炮塔顶部的支座上,射手位于炮塔下方,能够得到车体装甲的保护,但武器和供弹机构是无防护的。
这种带武器支座的炮塔的重量可以比同类的普通炮塔减轻约20%。
骨架式无人炮塔,指直接将武器安装在一个旋转架上,同时去掉武器、供弹机构和(在多数车辆上)待发弹药箱的装甲防护,武器的身管和炮尾机构完全暴露在外。
射手的位置几乎可以安排在车体内任何地方,以遥控方式操纵武器和旋转支座。
遥控式炮塔,指将武器、输弹机构、观瞄装置等安装在小型炮塔内,无人遥控炮塔的座圈直径比常规炮塔小,操纵人员几乎可以位于车内任何位置,同时炮塔具有一定的装甲防护。
发展简史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在不断尝试研制新型车载武器系统,以取代传统的炮塔,并制造出了采用支座安装火炮的实验坦克。
其中,最早出现的是英国1968年制造的COMRES 75实验车,该车在扁平炮塔顶部的支座上安装了一门火炮。
后来,德国于1978年研制出了VTS-1 实验样车也采用了支座式火炮,瑞典也于1982年制造出铰接式的UDES XX20实验样车。
然而,这些车辆都未能被军方所采纳。
唯一的例外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机动火炮系统”,该车的炮塔是在泰里达因公司XM-4“装甲火炮系统”(1985年制造)的基础上改进的,但该车至今仍未正式生产。
迄今为止,只有部分中口径自动武器采用了支座安装方式。
其中最早的例子是瑞典博福斯公司1962年为本国Pbv301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制造的20毫米机关炮炮塔。
20世纪70年代的代表包括德国“黄鼠狼”步兵战车采用的“库卡”20毫米炮炮塔和荷兰的装甲侦察车采用的“厄利肯”25毫米机关炮炮塔。
与通用动力公司的“机动火炮系统”一样,以上三种炮塔都是通过火炮支座输送弹药,这个过程在炮塔内完成,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但是,后来的车辆再没有采用这种炮塔,唯一的例外是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在BTR-80A(8×8)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上采用的30毫米炮炮塔和为BTR-T中型装甲输送车实验样车制造的一种小型炮塔。
到了80年代,坦克炮塔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设计人员开始研制无人遥控炮塔。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于1984年在M1坦克底盘制造的坦克试验台(TTB)上采用了这种炮塔,但结果不尽理想。
另外一个采用无人遥控炮塔的例子是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1994年制造的EGS实验样车。
后来,无人遥控炮塔开始在重量更轻的装甲战车上得到应用。
英国和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曾为联合开发的TRACER/FSCS侦察车研制出了装有CTA40毫米炮的遥控炮塔,但该项计划于2002年被取消。
美国研制的“未来战斗系统”的载人战斗系统和德国研制的装有30毫米炮的“美洲狮”步兵战车都采用了遥控炮塔的设计思想。
法国也正在按照这种设计思路为其EBM(6×6)轮式战车(原为EBRC)研制“托塔迪斯”炮塔。
目前,除俄罗斯外,其他多数国家发展的车载自动武器已停止采用老式的支座结构,而改用“骨架”安装方式,即去掉了武器、供弹机构和待发弹药箱的装甲防护(在多数车辆上),如法国的地面武器工业集团于20世纪70年代为装有20毫米机关炮的AMX-10P 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制造的“巨嘴鸟”II型炮塔。
但是,这种采用暴露式供弹机构的火炮安装方式在后来的十年间并未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直到90年代才又开始应用于车载12.7毫米机枪。
例如美国陆军的“斯特瑞克”(8×8)轮式装甲车的“防御者”遥控武器站、英国泰利斯公司研制的“乌鸦座”炮塔和以色列拉菲尔公司研制的顶置式武器站。
目前,一些25毫米和30毫米机关炮也采用了这种安装方式,包括以色列拉菲尔公司研制的装有25毫米炮的顶置式武器站和装有25或30毫米机关炮的“交战者”遥控武器站。
新加坡和罗马尼亚分别采用了前一种武器站来改装各自的M113 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和BMP-1步兵战车。
具备的优势无人炮塔系统的结构非常独特,它采用低矮型结构设计,炮塔上安装1门带有炮架的坦克炮,即顶置炮。
同时,由于车体高度降低,重量减轻,也适合未来作战武器空运部署的要求。
无人炮塔的优点很多,主要有三点:改善乘员的战斗环境火炮与战斗室基本上是分离的,因此火炮发射的尾气完全与战斗室隔绝,不会影响乘员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无人炮塔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弹药都放在车内,而且经过隔仓放置后,基本上不会被引爆。
炮弹被分放在多个地方,分别是炮塔吊篮的鼓形弹仓、车内的辅助弹仓和备用弹仓。
另外,车长和炮长的座位基本平行,方便他们随时保持联系。
另外,车长和炮长前面设置有一块控制面板,通过它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车内各部件的工况,还有利于车长/炮长之间作战意识的交流。
坦克炮发射时会产生强烈的震动,这会对车内乘员造成很大的压力,降低他们的反应能力,然而在无人炮塔系统中,火炮可以采用膨胀波后坐技术,后坐力较小,车内乘员所承受的冲击相对小很多。
提高生存性在采用无人炮塔的车辆中,车体上只有身管和炮尾机构,乘员包括射手位于车体内,在炮塔座圈以下。
而且炮塔的体积明显变小,受打击的概率显著降低,这都可以极大地提高战场生存率。
从防护角度来说,炮塔体积较小,相应的装甲板也比较小,这样可以降低装甲车的重量,增强装甲车的机动性。
虽然使用低矮型炮塔的顶置炮装甲防护比较薄弱,但是它可以减少乘员、武器、弹药暴露在外面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人员伤亡和内部损坏。
同时,由于无人炮塔战斗车辆可以在不牺牲火炮威力的前提下降低底盘重量,相对就提高了战斗车辆的机动性,从而也提高了战斗车辆的生存能力。
良好的维修性无人炮塔系统及其相关装置全部置于车体之外,可以非常简单地从车体上拆卸下来,而不需要像坦克那样作复杂的抽炮动作。
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提高火炮的维修性能。
火炮系统在战场抢修中更多地是采用更换方式,无人炮塔中火炮的顶置结构方式有利于战场抢修的展开。
美军防地雷伏击车上安装的遥控武器站。
图为车内武器操控台。
典型代表世界各国目前推出了许多无人炮塔,根据安装武器口径的大小,可以分为安装小口径武器的无人炮塔,或称为轻型武器站;安装中口径武器的无人炮塔,或称为中型武器站;安装机关炮的无人炮塔,可称为机关炮武器站;安装大口径火炮的无人炮塔。
轻型武器站武器一般是5.56毫米和7.62毫米机枪,它们是非稳定的,区别在于是手动还是通过电动伺服机构瞄准,以及采用何种光学装置。
例如,该级别中有克劳斯·玛菲-韦格曼公司的2350和FLW100型枪架,作为支援和输送车辆的自卫武器,也可作为战斗车辆的辅助武器。
2350枪架安装在“水牛”装甲抢救车上,采用机械瞄准。
FLW100型枪架为遥控式操纵观瞄设备,采用模块化光学和昼夜显示设计概念,可安装在车辆顶部,内部没有活动部件。
奥托-梅莱拉公司的“蓝宝石”(高度集成的搜索和保护电子设备)是现代的轻型遥控装置,它最适合于“依维柯”和LMV 这类轻型车辆使用。
武器装备除了7.62 毫米机枪外,也可安装5.56毫米机枪或自动榴弹发射装置。
光学设备包括红外热像仪、电视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
埃尔比特公司的7.62毫米ORCWS武器站同样适用于轻型车辆,它是全稳式,无需在车辆顶部开口即可安装。
类似的武器站还有拉菲尔公司的7.62毫米RCWS遥控武器站,它连接一个声响传感器,可自动对付狙击手。
奥托-梅莱拉公司的“希特罗尔”也是典型的后装备的武器站,它通过一个操纵杆进行遥控。
武器可从车外装填。
康斯堡公司的“防御者-轻型”(Protector Light)是这一级别的另一代表,它的重量很轻,可通过瞄准握把或操作平台进行操控。
中型武器站武器除了5.56/7.62毫米机枪外,还可安装12.7 毫米机枪或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装置。
德国的中型武器站有克劳斯·玛菲-韦格曼公司的2048、1865和1530型,后者安装在“非洲狐”装甲侦察车、“野犬”1型和2型防护车以及“拳击手”装甲输送车上。
它们的机械式驱动装置可改装成电动式,能用热像仪补充光学装置。
此外,还可选装附加弹道防护以及烟幕施放装置。
IWS、AWS和FLW200型遥控武器站采用现代光学和观瞄显示设备以及操纵装置。
“执行者”遥控武器站原是由拉菲尔公司研制的,后由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根据英国要求进行了改进和特许生产。
该武器站安装在英国的“黑豹”指挥和通信车上,可选装烟幕施放装置、弹道防护和稳定器等设备。
泰利斯公司的SWARM遥控武器站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火炮运算及接口单元GPIU、操作员控制台和武器与传感器平台。
光学设备包括彩色白昼摄像机、人眼安全型激光测距仪、非制冷式热像仪或制冷式传感器。
新加坡技术动力公司的LRWS 地面遥控武器站也可提供类似装备,基本型中已经有了轻型并列机枪,即12.7毫米机枪或40毫米榴弹发射装置。
博福斯公司的“狐猴”是一种模块化监视、效能系统,它可选装轻型导弹发射装置增强火力。
康斯堡公司提供的“防御者”已达1000件以上,实属最为成功的产品。
目前,它已成为步兵班用车和美军“斯特瑞克”车族中的主要武器系统。
由于8×8型车可用C-130直升机空运,为此必须将武器从“防御者”上卸下,并将武器站向前放倒,以降低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