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优质课一等奖说课稿 洋务运动观摩课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优质课一等奖说课稿洋务运动
观摩课说课稿
全国中学历史优质课观摩说课稿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第5课
洋务运动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主题第一课《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文明史角度:
它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中国落后封建文明冲击的结果,也是中国主动学习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活动。
从近代化的角度:
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从探索史的角度:
它是中国先进人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迈出的重要的一步,为以后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从整体史的角度:
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重要步骤。
(二)重难点
1、重点: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
依据:是洋务运动主要内容,中国开始工业化的主要标志,最能体现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
突破:引导完成课堂学案上的基础知识表格,并展示和讲述,再辅以老师的点评,强化知识点。
2、难点:评价洋务运动在近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依据:学生对近代化的概念也不是很明确,还没有建立起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和方法,。
突破: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学案上的思考探究,比较洋务运动前后变化,直观体会它所带来的进步。
通过学生辩论和老师引导,让学生初步认识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
(三)学情分析
1、学习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2、学生情况:
我所教班级进行了多次分组探究的课堂实践,具备了较强的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与学情分析,并结合新旧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将前后知识进行联系和对比学习,培养历史事件之间相联系的思维。
(2)通过完成表格,落实知识点,培养归纳整理能力。
(3)通过提供材料,培养阅读分析各种材料(文字、图形、地图、表格)的能力和论从史出的意识。
(4)通过辩论并评价洋务运动,培养辩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展示发展脉络,帮助学生理清事件发生的顺序及内在联系。
(2)通过分组合作及展示,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和优越性,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把握时代潮流与前进的方向。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与学情分析,结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我遵循“因学定教”的基本原则,围绕学生来设计教学,准备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1.教法:讲解法、情景体验法、探究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2.学法:阅读理解、史料分析、思考探究、讨论合作、自我展示、
自由辩论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的意图
导入
通过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装备变化,提出思考,导入新课。
分析图片中清军装备的变化,进行思考。
1、通过设问,引发学生对本课的思考。
2、培养学生分析图片材料的能力。
一、背景
引入时间轴,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得出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忧外患”。
在时间轴上找出相关历史事件,并理解本课背景。
1、由于前两个单元是按专题编写,部分学生对事件发展顺序不明确,引入时间轴,有助于帮助其理清事件发展顺序和内在联系。
2、帮助其回顾第一单元所学知识,复习巩固,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
3、有助于形成论从史出的观念。
二、
概况
1、核心
1、提出情景假设:“假如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愿意改
革的清朝官员,你会主张通过怎样的方法去解决危机?”
2、再辅以当时曾国藩、李鸿章的言论去印证学生的假设。
学生通过历史情景创设,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思考,并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得出洋务运动的核心: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1、通过情景假设,给学生提供一个富有创意的思考环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
2、通过曾国藩、李鸿章的言论,去印证学生的假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并且培养分析文字材料的能力。
1、分析材料得出目的,并交给学生“根本目的”的基本概念和区分方法。
2、结合核心和目的,分析得出洋务运动的宗旨,以贯穿本课的始终。
在课本上找出运动目的,并从三点目的中分析得出根本目的。
分析“根本目的”,是历史学习和考试中的需掌握的重要方法。
“根本目的”一般指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1、让学生找出洋务运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
2、教师可帮助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
3、引导学生辩证分析李鸿章。
1、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明确洋务派中央和地方的代表。
2、在老师的帮助下认识洋务派和顽固派没有根本分歧,仅是对待外洋事物的态度不同。
对于学情较好的班级,可以引导回顾李鸿章所签订的条约,培养辩证地、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内容
4
、内容
探究活动一
课堂学案
给学生设置课堂学案。分别设置两个问题,一个是从书中可直接得出的基础知识,另一个需要联系前后知识思考问题。
自学并思考完成学案上的问题。
通过自学完成学案,培养学生自学和阅读分析各种材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