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唐诗繁荣的原因

合集下载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相关内容。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篇1继隋朝之后的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从秦汉以来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发展的最强大的统一的封建帝国。

文学在这一时期,更是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灿烂局面。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论及唐代文学,就必然要谈及唐代诗歌。

唐代诗歌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阶段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从现存的五万多首诗歌来看,唐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诗歌题材的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拓。

唐朝开宗立派影响久远的大家不下二十人,其余特色显著而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的诗人也有百人之多。

唐代诗坛多种艺术风格的争奇斗艳和诗歌体制的完备成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伟观,甚至可以与思想史上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相媲美。

唐诗最为我国文学遗产中最灿烂最珍贵的部分之一,其繁荣发展是多种因素使然。

究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从诗歌文学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第一,唐帝国的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城市发达,是诗歌文学发展的重要原因。

隋朝统一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但隋炀帝穷兵黩武致使民生凋敝而民怨沸腾。

唐朝代替了短命的隋王朝,统一全国。

初盛唐时期,封建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缓和阶级矛盾,实行了休养生息与均田制等一系列安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不仅从经济上进一步巩固了大唐帝国统一的政权,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封建文化的高度发展与繁荣。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一百几十年间,封建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诗歌的创作与发展,从唐诗中可以透视出唐朝强盛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与发达的城市。

唐玄宗言曰:“若考论政绩,在户口存亡。

唐代诗歌繁荣兴盛的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兴盛的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兴盛的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兴盛,首先要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说起。

当时的政
府对文学和艺术鼓励有加,政府注重艺术的丰富多彩和抒情深意,大
力推动文人创作诗歌文学,为诗歌发展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从而为
唐代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还有唐代人文精神的发展也促进了唐代诗歌的兴起。

唐之前,
古代文学通常随着诗歌弥补缺陷,如《书经》、《诗经》等。

唐代地
方建筑比之前也有了重大变化,政府加大了对民间诗词的宣传和学习,让人们开始重视诗歌艺术。

此外,推动唐诗兴盛的最重要的是唐610年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科举
制度。

在科举制度中,诗歌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可以用来考
察考生的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

另外,在科举考场,诗歌还是一种常
用的沟通工具。

对于考生,他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在考试中获得优
异成绩。

最后,唐代诗歌的传播也杀上了助推唐代诗歌繁荣的重要作用。

在唐朝,墨家的思想影响很大,比如,墨子大力宣扬“天人合一”思想,而
此思想在诗歌文学中有其独到幽默的表现,这些文学在定型后,得到
大量传播。

随着诗歌文学不断被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被激发,他们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诗歌,这些优秀的诗歌为唐代诗歌的繁
荣兴盛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的来说,唐代政治文化背景的繁荣,文人精神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完善,以及广泛的诗歌文学传播都是唐代诗歌兴盛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样一个客观条件,诗人数量众多,创作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诗篇,使唐代诗歌饱受赞誉,受到越来越多的喜爱,也就难怪诗歌在唐代大放光彩了。

浅析唐诗繁荣的原因

浅析唐诗繁荣的原因

浅析唐诗繁荣的原因(2)浅析唐诗繁荣的原因三、统治阶级的提倡与重视,是诗歌荣的肥沃土壤。

任何事情,只要统治阶级提倡重视,有心扶持,那它就有了成长的肥沃土壤。

唐代的统治者都非常喜爱文艺,他们除了亲自创作诗歌外,对文人的创作也大加提倡、奖励,后来统治阶级甚至以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于朝廷,以诗作为进身之阶。

唐太宗李世民在作秦王时,就开设了文学馆,设置了文学学士。

扬州诗局本《全唐诗》卷一就收录了他近90篇的诗歌(6),他在《帝京篇序》中说:“予以万机之暇,游息文艺。

……用咸英之曲,变烂漫之音,求之人情,不为难矣,故观文教于六经,阅武功于七德,台取其避燥湿,金石尚其谐神人。

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于淫放。

……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

”虽然是从儒家的文艺观出发,讲究文艺的实用,但“予以万机之暇,游息文艺”也可以看出他对文艺的喜爱。

高宗武后时期,诗坛上的文艺活动更加荣,在武后的倡导下,以上官婉儿为中心,在宫廷形成了一个“文艺沙龙”。

武后还经常宴集群臣,宋之问就曾经获得过御赐锦袍;王维死后,代宗曾经亲自过问他的诗集的编工作;白居易死后,宣宗曾写诗悼念他。

唐代统治者的这些做法,身体力行地倡导了做诗的风气,也提高了诗人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另外,唐代的统治者,为了扩大巩固统治基础,以科举取士,而科举制尤其重视进士科,而在进士科考试中,诗歌被列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加上唐代“行卷”风尚盛行,“行卷”的作品都是举子们用来直接显示自己在创作上的才能和成绩的作品,这些“行卷”的作品可以较自由地选择题材和主题,可以较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可以有较富裕的时间来从事艺术构思,可以用较多的篇章、较大的篇幅以及各种各样的文体来充分显示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和风格。

这些风尚对于吸引知识分子研习诗歌形式,掌握诗歌技巧,促进诗歌创作的荣起了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统治阶级对于文学的爱好、提倡与重视,对当时文学风气的形成,应该说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唐代文学史·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

唐代文学史·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

37
译文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 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 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38
对前人的继承
《楚辞· 远游》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 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39
主题

抒发不被重用,才能和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
40
⑴风格:苍凉悲壮,气势雄浑。 ⑵诗人抓住感情的爆发点,直抒胸臆,无景 物描写,却有四顾苍茫之感 ⑶衬托手法: 以天地、历史衬自己,以燕昭王衬武攸宜。 ⑷含蓄蕴藉,内容丰富。 融现实、历史、自然、心情于一炉,耐人寻 味。 ⑸句式参差,铿锵顿挫。
35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作品选P28)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 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 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36

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 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 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 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 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

29
第二节 陈子昂


一、陈子昂的诗论
“初唐四杰”与陈子昂都自觉革新齐梁诗风,陈更 彻底。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P191史) 明确提出“风骨”、“兴寄”的口号: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 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 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 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 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 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 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隋及初唐文学

隋及初唐文学

隋及初唐文学概说主要讲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第一章隋代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诗歌一、文化环境与作者群素质二、隋诗风貌1.北朝入隋的作家群,重情思。

如薛道衡、卢思道、杨素。

2.杨广周围的文人,主要是从梁陈入隋的。

如王胄、诸葛颖、虞世基、徐仪等。

重彩藻,沿齐梁之旧。

杨广诗复杂,《春江花月夜》二首清新明快。

第二节贞观诗坛一、太宗朝的诗人李世民、魏征、虞世南、许警敬宗等。

由“浮艳”的宫体诗转向“雅正”的宫廷诗。

初唐的宫廷诗与梁陈及隋的宫廷诗有所不同。

二、王绩创造淡泊疏野的诗歌境界。

第三节上官仪(高宗龙朔诗风的代表)“上官体”绮错婉媚的特点。

“六对”“八对!之说。

第四节四杰(永徽调露间的诗坛)一、卢照邻1.生平2.诗歌。

《长安古意》把宫体诗由宫廷带来市井。

二、络宾王1.生平2.诗歌。

《帝京篇》写法近似于赋。

五律风骨凝炼。

三、王勃1.生平2.诗歌擅五律五绝。

开始转向朴素和个性化。

骈文《滕王阁序》。

四、杨炯1.生平2.诗歌。

五律。

第五节沈宋和律诗一、沈宋诗歌的内容和艺术二、沈宋对律诗发展的贡献第六节陈子昂一、生平二、思想与政治主张1.思想复杂(1)纵横家(2)道有气质,可说是其家风(3)佛家2.以政治主张以“安人”为核心的政治主张三、诗歌主张四、诗歌1.提倡兴寄、复归正始之音的具体实践――《感遇》38首2.“风骨”来归,表现出昂扬壮大的感情基调。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7首。

五、陈子昂在唐诗发展史上的地位第七节诗歌意境创造的进展一、刘希夷及《代悲白头翁》二、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通过《春江花月夜》探讨铺陈作为叙事与抒情结合的一种模式。

第二章盛唐诗坛第一节张九龄及盛唐前期诗人一、张说二、张九龄1.生平2.诗歌。

《感遇》12首。

《望月怀远》三、贺知章四、张旭五、王翰六、王湾第二节王之涣、崔颢、李颀、王昌龄一、王之涣。

《凉州词》二首。

二、崔颢。

《黄鹤楼》三、李欣1.生平2.诗歌。

①赠答诗,善于描写鲜明形象性格。

②边塞诗。

《唐诗兴盛原因》课件

《唐诗兴盛原因》课件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唐诗是中国文学 史上的瑰宝,对 后世文学产生了 深远影响
唐诗的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为后 世文学提供了丰 富的创作素材
唐诗的语言优美 ,意境深远,对 后世文学的语言 和意境产生了重 要影响
唐诗的思想深刻 ,情感真挚,对 后世文学的思想 和情感表达产生 了重要影响
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诗中的许多诗句和思想,如“天生我材必有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至今仍被人们广泛引用和 传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唐诗中的许多诗句和思想,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 价值。
中唐时期:唐诗逐渐衰落,以韩 愈、柳宗元、白居易为代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盛唐时期:唐诗达到鼎盛,以李 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
晚唐时期:唐诗走向没落,以李 商隐、杜牧为代表
03
唐诗的艺术特 点
THEME TEMPLATE
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题材广泛:涉及政治、历史、文化、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 风格多样:包括田园诗、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等 形式多样:包括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 语言优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文化氛围和文学传统
唐朝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文化氛围浓厚
唐朝时期,诗歌创作受到重视, 文人士子以诗为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完善,文人 士子众多,文学传统深厚
唐朝时期,诗歌创作形式多样,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汉代始,多民族的统一体已经形成。

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再现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纷扰混乱,唐使多民族的统一体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为加封边疆的治理,唐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并大加封赏。

这就刺激了时人赴边从戎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文人,纷纷奔赴边塞,投佐幕府,随主将驰聘疆场。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

建功立业,获取功名成为一种时尚。

边塞的征戎生活、异域的奇丽风光,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寄情于边塞的诗人应运而生。

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有两千余首。

边塞诗的兴盛为唐诗的繁荣增添了异彩。

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

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

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

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

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六科。

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

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

严诩《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四、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重点重点整理.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重点重点整理.

1.唐诗繁荣的原因:1.经济条件(稳定,繁荣)2.政治条件(清明+帝王的个人爱好形成社会风气)3.科举制度(诗赋取士)4.活跃的社会思想(侠—风骨(人格精神),儒—兴寄(政治方向),释—兴象,道—文辞)5.深厚的文化基础(别裁伪体+转益多师)6.社会条件(庞大的寒士【魏晋南北朝时指出生低微出生庶族阶层的读书人;唐代指地主阶级里处于中下层的文士】群体)2. 唐诗繁荣的表现:1.创作队伍庞大,创作成果丰硕(现所保存的唐诗共3200多位诗人,50000多首诗歌)2.唐诗体裁大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衡量文学是否繁荣的四个参数:诗体,作家,流派,风格唐诗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是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3.唐诗发展四阶段:初唐(的情怀):张若虚【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宇宙观,礼赞自然+礼赞生命,消灭人生短暂的感慨),陈子昂(建安风骨,感遇诗三类型:咏史咏怀感世),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盛唐(的气象):大李杜,高适,岑参中唐(的格调):白居易(诗分三类型:讽喻;醒世;感伤,有《长恨歌》,《琵琶行》),元稹,韦应物,韩愈(诗歌以丑为美,《落齿》写的气势磅礴)晚唐(的风韵):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韦庄4.词诞生于隋唐之际(理论依据:词是音乐文学,词是配合燕乐而生,燕乐隋唐才有+事实依据:《云谣集》)5.唐宋精神气质不同之处:唐朝是封建时代上升期,宋朝是成熟期。

唐代和宋代好比于牡丹和梅花(外内在);宋代:注重内心精神世界,理学发展大成(朱熹,张载,陆九渊);唐诗>宋诗>宋词【指成就】唐诗注重风神情韵,宋诗重筋骨思理6. 在唐诗中,汉即为唐!7. 词的特点:1. 词是音乐文学,起源隋唐时,雅乐(古代)清乐(魏晋南北朝)燕乐(隋唐),词配合燕乐而生 2.词是城市文学,世俗性,这是词作为新兴文学的本质所在(宋词的“俗”,是世俗的俗,宋代文学的俗,是以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为代表的被传统士大夫阶层所排斥的民间文化的新兴)2.词是南方文学,作词的人(唐圭璋《两宋词人占籍考》),词中所言之物绝大多数都是南方有的江南景象,有地域性词牌《忆江南》,又叫《梦江南》、《梦江梅》、《望江南》3.词是女性文学,女词人很少,男词人因为“男子作闺音”【出自清代徐嗟凤的《词正》】,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8.有关爱情的诗词和名言举例:9.底层女子大胆直率的追求爱情的是有《敦煌曲子词》的《菩萨蛮》和《乐府》的《上邪》,韦庄的《思帝乡》等视频中所举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例子: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李隆基和杨玉环10.白居易对李杨爱情有那么深的感悟是因为他自己也有段扯入心扉的爱情(湘灵姑娘)11.爱情的三角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12.爱情四境界:李商隐娶王茂元女儿有私心,属于功利境界;李清照与赵明诚属第三境界;泰坦尼克号,梁祝,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第四境界。

唐诗为何如此繁盛?

唐诗为何如此繁盛?

唐诗为何如此繁盛?在日常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唐诗吧,唐诗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是无数古人智慧的结晶。

相信许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唐诗如此之多,发展如此繁盛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唐诗为何如此繁盛的原因,欢迎大家分享。

百度百科的一段资料认为:说到唐诗的兴盛的原因(当然学术界不断地在探讨中),较普遍的看法是:一、唐代社会在发展中解决了很多的束缚,一些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取得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门阀仕族垄断政治”局面已基本结束,百姓思想大大解放,从而为文化生活之一的形式“诗歌创作”开拓了视野、诗歌艺术得到了“活水源泉”。

二、由于经济的普遍提高,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来源。

三、前代文学积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因此也为唐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诗人们在前人的文化遗产上发扬光大,才有可能兼收并蓄,取人之长,推陈出新,把中华诗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四、唐代采取了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就有诗(诗歌概括性强)、赋(文彩韵章),而皇帝也热爱诗歌(这很重要!),必然造成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因而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和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布,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文艺各种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

同时,唐朝国力强大,统治者对自身充满信心,因而基本上没有‘文字狱’,所以文人胆子都比较大;(例如;李白遭谗,也就是赐金放还而已)。

文人及诗歌体裁宽广,而反映的社会问题迅速而尖锐,(并非是一片颂扬)。

六;唐朝同邻国与边境各族实行的是经济、文化交流政策;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接受西域及外来影响(印度、中亚国家),这些新鲜事物,同时也给诗人们以宽敞良好的艺术熏陶。

唐诗的发展传统分为初唐(618---712)、盛唐(713---770)中唐(771---835)晚唐 (836---907) 共四个时期。

盛唐是唐诗繁荣昌盛的顶峰,诗人李白、杜甫等就生活经历过这个时期。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汉代始,多民族的统一体已经形成。

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再现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纷扰混乱,唐使多民族的统一体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为加封边疆的治理,唐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并大加封赏。

这就刺激了时人赴边从戎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文人,纷纷奔赴边塞,投佐幕府,随主将驰聘疆场。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

建功立业,获取功名成为一种时尚。

边塞的征戎生活、异域的奇丽风光,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寄情于边塞的诗人应运而生。

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有两千余首。

边塞诗的兴盛为唐诗的繁荣增添了异彩。

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

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页 1 第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

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

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

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六科。

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

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

严诩《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试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试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试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1.试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答1.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2.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b5E2RGbCAP3.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4.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5.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 6.、“安史之乱”丰富了诗人的创作素材.社会的巨变刺激着诗人的灵感,也为plEanqFDPw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7.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对唐诗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8.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内在因素DXDiTa9E3d2.试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答: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素描,或刻画,挥洒自如,意境独到。

他的田园山水诗之所以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因为能把诗和画溶为一体。

苏轼在《书摩洁兰田烟雨图》中说:“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他的这一评价,高度地概括了王维把诗画结合的艺术特色。

诗画有机地结合,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理想和标准,即所谓“诗以有画境称善,画以有诗意为上”。

王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从而成为把诗歌和绘画高度结合的幵创性的典范RTCrpUDGiT3.简述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点答: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 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5PCzVD7HxA4.简述李贺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答: 李贺的诗歌可用一个“奇”字来概括: 奇妙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奇丽的语言,奇峭的意境构成了李贺诗歌的奇崛。

唐宋文学史

唐宋文学史

唐宋文学史隋唐文学史第一章隋唐诗概貌一、隋诗概貌二、唐代文学的分期初唐:(618—712)大体上是指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之间盛唐:(713—755)大体上是指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中唐:(756—824)大体上是唐肃宗至德元年至唐穆宗长庆四年之间晚唐:(825—907)大体上是指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唐昭宣帝天祐四年之间三、唐诗的繁荣及其原因(一)唐诗本身不断发展变革,是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

(1)诗歌思想内容方面的发展变革(2)诗歌形式技巧方面的发展变革(二)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时唐诗兴盛的基本原因。

(三)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是促进唐诗繁荣的一个间接原因。

(四)与宋明以后的文字狱或者特务政治相比,唐代的政治较为民主,文禁松弛,社会思想文化也较为开放活跃。

(五)唐代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的昌盛,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六)唐代诗人的审美意识对唐诗的繁荣起着主导的催化作用。

作为实践的主体,唐代文人的思想精神普遍包含着三方面的内容:(1)承运而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2)自觉地继承儒家诗学的“风雅”传统,拯物济世(3)敢怒敢言,敢于批判黑暗丑恶的现象,敢于书法理想和受阻、个性被压抑的不平之鸣第二章初唐诗歌一、唐初的宫廷诗人(一)唐太宗时期的宫廷诗人:著名的有魏征、王珪、虞世南。

(二)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宫廷诗人: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元万顷和被称为“文章四友”的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崔融”等一大批宫廷诗人。

“上官体”的特点主要有:1多写丽景艳情。

2善于缘情体物。

3是属对精雅。

二、初唐“四杰”初唐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要生活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恃才傲物、文心相合、志趣相投、官小名大、行为浪漫、遭遇悲惨,时人称之为“四杰”。

“四杰”诗歌创作的审美趋向:1、批评龙朔诗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提出诗歌创作应有“骨气”,走“刚健”一路;明确地表明恢复“建安风骨”的传统。

第一章_唐诗繁荣的原因

第一章_唐诗繁荣的原因

第一章唐诗繁荣的原因唐诗的繁荣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唐诗不仅拥有一支声势浩大的作者队伍,更重要的是这支队伍中名家辈出,巨匠迭现,因而其“尖锐”的程度,是前代和后代都无与伦比的。

无论是诗歌体制的完备,还是技巧的成熟,无论是意境的高远,还是韵律的精严,无论是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现实的广度,都已经达到殆难后继、不可逾越的地步。

尤为可贵的是,唐代许多优秀诗人还不断将探求的视角和耕耘的犁头伸向新的未经开拓的领域,努力出以嘎嘎独造的艺术风貌,让人们听到自己独具音色的引吭高歌,而不愿随人作计,拾人余唾。

正因为题材、风格和形式的多样化,唐诗不仅以其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风貌给后人以感染,而且以其所显示的异彩纷呈的艺术画面和审美情趣给后人以陶冶。

诗歌的高度繁荣局面,之所以出现在唐代,既有社会方面的外因可究,也有文学自身方面的内因可寻:(一)唐代空前发达的经济和空前高涨的文化,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发达的经济造成了强盛的国力和繁荣的社会气象,并极大地影响于诗人们的创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热情。

(2)发达的经济为诗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创作条件,使他们得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发达的经济带来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与诗歌密切相关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

(4)从总的方面,我们承认唐诗的繁荣是以经济的发达为基础的,但并不是说经济的发达直接、简单地导致诗歌的繁荣,我们并不否认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唐诗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

(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的发展会对唐诗直接发生影响,促致它的繁荣:名目繁多的外来乐曲传入以后,需要配上歌词才能演唱于朝会庙堂和歌楼酒肆,这自然会刺激诗人创作的积极性,并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以适应入乐演唱的需要。

音乐不但影响于诗歌的韵脚、平仄、节奏,而且随着音乐的发达,还出现了许多直接以音乐为描摹对象的诗篇。

绘画艺术的发达,则有助于创造和深化诗的意境。

简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简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简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一、繁荣的原因
1、政治繁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而政治稳定的一个朝代,它的社会资源充盈起来,才支撑了唐代文学的发展。

当时的大历四代皆有进出,军事强盛,权力集中,帝王以文治天下,使文人士大有可为。

2、文化繁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鼎盛的时期,诸子百家走出深闺来,诗文古籍盛行,诗文、书法、画、雕刻等文化也相继出现,使唐代文学得以繁荣发展。

3、艺术繁荣。

唐朝艺术非常发达,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艺术创作把自己的情思表达出来,影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

二、繁荣的表现
1、诗歌繁荣。

唐代是诗歌鼎盛时期,名家的作品遍及全国,令人敬仰,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韩愈等都是唐朝的名家,他们的诗歌风骨犀利,描绘的景物优美动人,令人叹为观止。

2、小说繁荣。

唐朝的小说也很繁荣,以《西游记》、《红楼梦》为代表的玄幻小说被广大读者所喜爱,这些小说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发展。

3、其他文学繁荣。

唐朝的诗文不仅仅是诗歌,而且还有诗词、文言文、曲艺、说唱文学、各种神话传说等,都在唐朝发展变得繁荣起来。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的原因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的原因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的原因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归功于唐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多元、思想开放,以及贤能之士汇聚一堂,激发出大量优秀作品。

首先,唐朝政治稳定。

在唐朝,皇帝的权力得到了完善的体系,政府也将法律制度进行了完善,使得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使得诗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并且不受到外界的干扰。

其次,唐朝经济繁荣。

在唐朝,各色产业得到了发展,社会的经济建设也得到了巨大的推动,集中了大量财富,使得社会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财富使得诗人们可以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从而提高了文学质量。

再者,唐朝文化多元。

在唐朝,文人们以汉文化为基础,参照原始文化,汲取中外文化,结合当时社会现实,综合性地研究艺术,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使得诗歌活跃起来,又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唐朝思想开放。

当时的诗人们,都有着开放的思想,他们勇于尝试、进取,大胆表现,追求卓越,让文学艺术得以发展,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作欲望,开创出更多的新风。

最后,贤能之士汇聚一堂。

在唐朝,贤能之士遍布天下,他们都拥有自己完整的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方法,通过交流,影响着彼此,这样,每一个诗人都可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从而把诗歌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唐朝诗歌繁荣昌盛,归功于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多元、思想开放,以及贤能之士汇聚一堂,激发出大量优秀作品。

而唐朝这种繁荣昌盛的文学氛围,也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宝贵的财富,使唐朝得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唐代文学史·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唐代文学史·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
.
1
第一节 唐代文学繁荣盛况及原因
❖ 一、唐诗繁荣的表现
❖ 1.诸体皆备
❖ 2.作家众多,名家辈出,作品数量多
❖ ⑴数量众多
❖ 清代编纂的《全唐诗》收录共2200余家, 录诗共四万八千余首。
❖ 比从先秦《诗经》到南北朝诗的总和多出两 三倍。
❖ ⑵作家如云,名家辈出
❖ 3.繁荣局面贯穿了唐朝的各个历史时期
❖ (1)科举制度促使文学的繁荣
❖ ① “以诗赋取士”影响了整个社会
❖ 有力地刺激了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 文化得到普及,形成了整个社会重视文 学的风尚。
❖ ②重视诗赋艺术技巧,讲究声律对仗
❖ ③“行卷”、“纳卷”、“温卷”对文
学创作有影响
.
5
❖ ④科举制度造成了漫游之风
❖ 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 和文学技巧的提高
二、初唐四杰的创作特征及其诗歌主张
❖ (一)四杰生平及创作 ❖ 王 勃(650-676) 27岁; ❖ 杨 炯(650-694) 45岁; ❖ 卢照邻(634?-689 ) 56岁; ❖ 骆宾王(623-684?) 62岁。
.
20
四 杰 擅长诗体 代表作
❖5、文学自身的发展
.
7
第二节 唐诗的发展进程
❖ 一、四分法的来历 ❖ 1、南宋:严羽
❖ 诗有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 唐体。
❖ 2、元:杨士弘
❖ 杨士弘据严羽说,在唐诗选本《唐音》中分 唐诗为始音、正音和遗响;并分“唐初、盛 唐诗”、“中唐诗”、晚唐诗“。
.
8
❖ 3、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序》
❖ 田园山水诗派: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 建、祖咏、裴迪等为代表。

唐代诗歌空前繁荣的原因

唐代诗歌空前繁荣的原因

唐代诗歌空前繁荣的原因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丰富多采、推陈出新。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

我认为唐诗的空前的繁荣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

唐代的极度强盛,统治者有着强烈自信心。

因而使得唐代是中国历史少有的几个思想十分开放的朝代,而唐诗作为当时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丰富多采的生活感受和复杂曲折的思想历程的反映,是人民的心理素质、情感幻想、思维方式及其面对经济、生活、边疆战争、羁旅游宦、纯真友谊、缠绵情爱、优美风光时种种精神状态的结晶。

二。

语言音调和谐的发现。

随着佛教的东传,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大量的佛经和西域僧人来到中原地区。

为了佛教的传播,僧人需要跟中土人士进行交流,更需要对佛经进行翻译,期间就有大量中土的有学识的人士参与其中。

在翻译接触梵文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对语言的音节和音调进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人们发现梵文的读音可以分为“声母”,“韵母”,“音调”。

此后进而回头对自身的汉语言的发音进行研究,发现汉语的发音中也存在同样的规律。

于是在诗歌,这一节律的实质的创作中,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发现那些音的搭配和组合可以给读者以美感。

进而导致平仄和压韵的产生。

到唐朝时,随着玄奘的东归和大量僧侣以及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中西方交流,对音调的研究更为透彻,并进而运用到唐诗的创作中。

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三。

唐诗繁荣的历史背景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1、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2、全国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3、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4、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5、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6、安史之乱丰富了诗人的创作素材。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一、根本原因是:社会繁荣稳定、思想开放。

二、具体原因:
1、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2、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3、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

4、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

文学艺术的高峰,总是出现在思想比较解放的时代。

唐朝统治者清明大度,敢于招贤纳谏。

5、“安史之乱”丰富了诗人的创作素材.社会的巨变刺激着诗人的灵感,也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6、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对唐诗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唐帝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水陆交通发达,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各民族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给传统的唐文化注人了新的内容,新鲜的活力。

7、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内在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唐诗繁荣的原因清代编辑的《全唐诗》收录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人二千二百多家,这不失为唐诗繁荣的写照,但唐诗之所以能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居于显赫地位,主要原因不在数量之巨,而在质量之精。

因而,应从质量着眼来审视唐诗的繁荣。

唐诗的繁荣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唐诗不仅拥有一支声势浩大的作者队伍,更重要的是这支队伍中名家辈出,巨匠迭现,因而其“尖锐”的程度,是前代和后代都无与伦比的。

无论是诗歌体制的完备,还是技巧的成熟,无论是意境的高远,还是韵律的精严,无论是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现实的广度,都已经达到殆难后继、不可逾越的地步。

尤为可贵的是,唐代许多优秀诗人还不断将探求的视角和耕耘的犁头伸向新的未经开拓的领域,努力出以嘎嘎独造的艺术风貌,让人们听到自己独具音色的引吭高歌,而不愿随人作计,拾人余唾。

正因为题材、风格和形式的多样化,唐诗不仅以其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风貌给后人以感染,而且以其所显示的异彩纷呈的艺术画面和审美情趣给后人以陶冶。

诗歌的高度繁荣局面,之所以出现在唐代,既有社会方面的外因可究,也有文学自身方面的内因可寻:(一)唐代空前发达的经济和空前高涨的文化,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发达的经济造成了强盛的国力和繁荣的社会气象,并极大地影响于诗人们的创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热情。

(2)发达的经济为诗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创作条件,使他们得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发达的经济带来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与诗歌密切相关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

(4)从总的方面,我们承认唐诗的繁荣是以经济的发达为基础的,但并不是说经济的发达直接、简单地导致诗歌的繁荣,我们并不否认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唐诗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

(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的发展会对唐诗直接发生影响,促致它的繁荣:名目繁多的外来乐曲传入以后,需要配上歌词才能演唱于朝会庙堂和歌楼酒肆,这自然会刺激诗人创作的积极性,并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以适应入乐演唱的需要。

音乐不但影响于诗歌的韵脚、平仄、节奏,而且随着音乐的发达,还出现了许多直接以音乐为描摹对象的诗篇。

绘画艺术的发达,则有助于创造和深化诗的意境。

山水画的产生使诗与画之间原先所具有的外在关系转变为内在的关系,即不仅在立意、构图、描绘、渲染等创作原则或具体技巧上相同或近似,而且在本质上趋于同步,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绘画艺术的发达,还带来了题画诗的兴盛。

)(二)唐王朝的统治者所实行的儒释道并存、广开言路、以诗赋取士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唐诗繁荣的又一重要的社会原因。

这些政策措施,不仅打破了把思想“定于一尊”的僵化状态,造成了诗人们博览百家、遍观群书的风气,开阔了诗人们的艺术眼界,启发了他们的艺术思维,从而促进了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形成,而且使诗人们敢于直抒已见,放言无忌,较为自由地选择题材和提炼主题;此外,还大大提高了诗歌的实用价值,对于重视诗歌、爱好诗歌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及艺术经验的积累,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随着庶族地主阶层的兴起,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庶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手中,这也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

在唐代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唐代庶族阶层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些新的心理特点。

这些心理特点融入唐诗,便给唐诗带来了许多富于积极意义的内容,使之呈现出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在唐代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唐代庶族阶层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些新的心理特点:特点之一是他们大多生气勃勃、奋发向上、富于理想和热情、渴望建功立业,澄清天下。

唐诗所表现出的昂扬的情调、明丽的画面及独特的生活理想,正根源于此。

特点之二是大多关心民生疾苦,同情人民的灾难和不幸,敢于为之呐喊、呼吁。

特点之三是他们大多恃才傲物、蔑视礼法,敢于直斥权贵、抨击执政,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现象,积极从事改革弊政的斗争。

庶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不仅是唐诗的基本作者队伍,而且把自己的心理特点融入唐诗,给唐诗带来了许多富于积极意义的内容。

(四)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唐诗的繁荣则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文学自身演变的结果,它与继承过去文学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

社会方面的外因只有与文学自身方面的内因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促成这种结合的是唐代一大批优秀诗人的努力。

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他们努力以南朝的“文”来装饰北朝的“质”,以北朝的“质”来充实南朝的“文”,从而创造出中国古典诗歌最健美的典型。

从这个意义上说,唐诗的繁荣是长期分裂、隔绝的南北文学成就在全国统一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汇合和发扬光大;而以李白、杜甫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诗人则以艰苦的努力完成了使之汇合和发扬光大的使命。

第二章唐诗的分期(一)最早对唐代文学进行分期的是北宋宋祁《新唐书·文艺传序》提出的“唐文三变”说,但其主旨在于论文而非论诗。

南宋严羽《沦浪诗话》依时代先后分唐诗为五个阶段,在对唐诗进行分期的宋人中最有代表性,也最具影响。

后人论唐诗分期,皆追溯于严羽。

(1)以时代先后分: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子昂)之诗;开元、天宝诸家之诗(包括李、杜二公之诗);大历十才子之诗;元和之诗;晚唐之诗。

(2)论“诗体”,从“以时而论”角度分:唐初体——唐初尤袭陈、隋之体;盛唐体——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之诗;大历体——大历十才子之诗;元和体——元、白诸公;晚唐体。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将唐诗明确划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并对分期时限、发展状况和代表作家作了概括说明。

初、盛、中、晚四期自具始终,同时其间又包含着盛衰起伏、正变主次等各种交互错杂的变化。

后人研究唐诗分期,大致都赞同和采用高棅的四分法。

(二)采用高棅初盛中晚的唐诗分期,除了其时限不宜拘泥固执等以外,还应注意:1、唐诗分期中的初唐与盛唐,同历史分期中的初唐与盛唐并不一致,两者不能混同。

2、高棅举初、盛、中、晚之名,用意在于勾勒出唐诗发展的大体趋势,每个时期的时限是长短不等的,甚至是非常悬殊的。

3、中唐和盛唐,是唐诗繁荣的两个高峰期,无须轻分轩轾。

因而,对中唐之“中”,不应有所误解。

“诗到元和体制新”,在风格流派、题材体制以及艺术技巧等方面,中唐都有着重大的开拓和创新,后世无不瞩目。

因此高棅也认为中唐是盛唐之后的“再盛”。

中唐和盛唐,同是唐诗繁荣的两个高峰期。

高棅提到的中唐诗歌有两层意义:一是中唐之再盛,二是晚唐之渐变。

(三)如果对唐诗初盛中晚四个时期的状况作一鸟瞰,不难发现各时期的主导趋向。

初唐诗歌:初唐是唐诗的开创期,是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或先行阶段。

初唐诗歌对日后唐诗的发展,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转变诗风,二是改进诗体。

初唐四杰及稍后的陈子昂,在这种历史转变中起了突出作用。

王绩、王梵志、杜审言、张九龄、张说等也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初唐四杰——一方面不废弃齐梁,他们作诗也着意排偶,点染词藻;但一方面又摆脱故态,有所超越。

他们的笔触从狭小的宫廷台阁,转移到了喧闹的市井和辽阔的江山塞漠,并为沉寂的诗坛注入了活跃的生命与节奏,实现了诗风的初步转变。

王、杨工于五律,卢、骆擅长七言歌行。

陈子昂——倡写“汉魏风骨”,大力扫除“兴寄都绝”的六朝浮艳文体,从而完成了新旧诗风的过渡。

他的诗文改革是预示唐诗繁荣局面的一声春雷,并由他结束初唐而下开盛唐。

其《感遇诗》38首直追汉、魏,《登幽州台歌》呼唤人的历史觉醒,是“人间万感”之中最深沉的人生感触。

张若虚——其《春江花月夜》声调和谐,文辞洗练。

王绩——隋唐之际风致萧散、安于“醉乡”。

王梵志——写作通俗诗篇以劝善讽世。

杜审言——杜甫祖父,杜甫称为“诗是吾家事”。

张九龄——首倡清淡之派。

张说——作诗“得江山之助”。

盛唐诗歌:盛唐是唐诗的黄金时期,唐诗臻于极盛。

代表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杜甫。

李白的诗表现了在精神上睥睨帝王、挥斥权贵的高度自信与优越感,怀才不遇是其诗歌的基本主题,而豪迈奔放和富有气魄,则是他的诗风的显著特色。

杜甫在艺术上是集大成者,沉郁顿挫,众体兼备,历来被称为诗中圣哲。

他在安史之乱中写下的丧乱记实之作有“诗史”之称。

在李白、杜甫双峰并峙之际,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亦同时并起,映带左右。

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因而又称“王、孟诗派”,王、孟之作偏重于境界幽邃、旨趣闲寂。

孟浩然一生不仕,他的山水诗为王维作先行,风格恬淡孤高,与他的高士、隐士生涯相结合。

王维山水诗与山水画风格一致,都与禅学相表里,往往着墨无多,却创作出“象外之象”的深远而优美的境界。

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储光羲、常建也属于山水诗派。

边塞诗派——以岑参、高适为代表,所以又称“高、岑诗派”。

王昌龄、王之涣、崔灏、李颀,也是盛唐边塞诗的重要代表。

中唐诗歌:中唐是唐诗的再盛时期,同时又是唐诗的转变时期。

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是中唐诗歌的两大流派,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其影响亦多不同。

李贺的诗风与韩孟诗派相近,他以齐梁体的艳丽和骚体的灵异奇幻相结合,在艺术上独创一格。

刘禹锡诗长于律绝,精警含蓄。

柳宗元的山水诗借山水诗以抒情寄愤,五言尤以简古淡远见胜。

中唐诗人的多种风格的争奇斗胜,使唐诗更趋于丰富多彩。

与杜甫相衔接的有大历、贞元间诗人,刘长卿号称“五言长城”,韦应物闲静清雅,后与柳宗元并称韦、柳。

“大历十才子”。

其中李益、卢纶的边塞诗,犹有盛唐余响。

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还包括贾岛、卢仝、刘叉等人。

李贺的诗风与这一派相近。

韩愈以古文笔法入诗,横放奇崛,复近险怪。

他的“以文为诗”还下开宋诗风气。

孟郊所作多乐府古体,写诗以苦吟著称,古拙而又奇警。

贾岛亦为苦吟诗人,作诗清奇僻苦,苏轼把他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

李贺长于乐府古体和绝句,诗风幽冷凄婉,偏重于感性印象,意象之间往往有很大的跳跃性。

(中唐乐府诗从源流上说可分为三类:孟郊远承汉魏,李贺中学齐梁,白居易近学杜甫的新乐府。

)元白诗派——以白居易为首。

平易通俗是元、白诗的共同特点。

张籍、王建也以乐府诗著称,被称为“张、王乐府”。

刘禹锡诗风平易,近于白居易,世称“刘、白”。

柳宗元的山水诗借山水以借情抒愤,五言尤以简古淡远见胜。

晚唐诗歌:总的趋势呈现衰落景象。

成就最高的是杜牧和李商隐。

杜牧慷慨有大略,其绝句与王昌龄、李白并称三大家,以明朗俊爽为特色;咏史诸作善于将史论与诗情诗趣结合起来;写景抒情的小诗则风流洒脱,韵致独特。

李商隐七律典雅精丽;七绝亦属高手,才情风调,卓尔不群;无题诗则是唐诗中的一种新创造,其中有的是深情绵邈的爱情诗,有的则借美人香草之辞以作寄托,以至后人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叹。

温庭筠和李商隐当时合称为“温、李新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