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日程安排-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合集下载

平凉红牛及其杂交和牛的肉品质特征研究

平凉红牛及其杂交和牛的肉品质特征研究

[19] Lewis B P, Shih I H, Jones-Rhoades M W, et al. Prediction ofmammalian microRNA targets[J]. Cell, 2003, 115(7): 786-798.[20] Marc R, Peter S, Matthias H-, et al. Fast and effective prediction ofmicroRNA/target duplexes[J]. RNA, 2004, 10(10): 1507-1517. [21] 朱玲玲. hsa-miR-143在人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调控因素分析[D]. 南京: 南京医科大学, 2013. [22] 赵冉. 广西巴马小型猪T2DM相关miRNAs表达差异及调控机制初步研究[D]. 南宁: 广西大学, 2015.[23] 李东伟, 刘洪瑜, 张运海, 等. bta-miR-143和bta-miR-145在牛不同组织的表达规律研究[A]. 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C]. 长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2012.[24] 张晓东, 凌英会, 李运生,等. 安徽白山羊不同组织miR-143表达丰度的Real-time PCR检测[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3(2): 7-10.[25] 云青. 猪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相关miRNAs的鉴定及miR-143-3p在成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26] 汪海洋. miR-143/miR-145基因簇在牛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靶基因网络初步分析[A]. 第十七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C]. 成都: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2013.(责任编辑:赵楠)平凉红牛及其杂交和牛的肉品质特征研究张小强1,2,沙玉柱1,王正文1,张凌云1,郑强2,李等奎2,王东海2,吴丽娟2,赵生国1*(1.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2.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畜牧兽医中心,甘肃平凉 744399)摘 要:为研究平凉红牛与杂交和牛的肉品质差异,本试验随机选择48月龄的平凉红牛和杂交和牛(和牛♂×平凉红牛♀)各6头,体重均在650 kg左右,分别测定背最长肌的肉色、pH、失水率、熟肉率、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及大理石纹等肉品质性状指标,并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标准化评分和主成分分析比较其肉品质特征。

中国动物学会

中国动物学会

人才培养
竞赛项目
奖励设置
科普教育
中国动物学会重视对动物学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召开青年学术研讨会,设立了学会青年科技奖,推荐、 表彰青年人才。
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旨在推荐一批进入国内和国际动物科学前沿的青年学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 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成就的动物学青年科技人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和评选工作举荐人才, 是中国动物学会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中国动物学会14个分会(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各省级动物学会广大青年科 技工作者的奖项。
中国动物学会围绕国内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展活动:2000年7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了“中国动物 学会西部大开发项目研讨会”。会议在科技工作者与西部的企业及西部的高校、科研机构等之间起到了牵线搭桥 的作用,促使和吸引了更多的生命科学工作者**和参与西部大开发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2011年开展“牧区 鼠类泛滥防治培训班”对牧民进行鼠害防治新技术以及鼠害监测技术培训,动员牧区人民灭鼠;普及灭鼠知识; 保护生态平衡。
据2018年5月学会官网显示,自1993年中国在全国生物学竞赛的基础上,选拔并培训优秀选手代表中国参加 了13次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参加学生51名,共获得金牌31枚、银牌19枚、铜牌1枚的优异成绩。
全国自然科学类场馆科普培训班是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科普培训班旨在通 过开展针对科普场馆、自然保护机构等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授课培训,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提升全国自然 科学类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大学或中学的标本馆、科技活动中心等单位从事科普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业 务水平,促进各博物馆、科技场馆等的科普工作。自2011年,每届培训班邀请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技馆、大 学或研究院所内工作的相关专家就不同的主题展开授课和培训。在科普理论学习、科普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科普 展览与设计、科普写作、科普户外活动策划、科普创作与创意、动物分类学等方面组织相关培训,受到学员们欢 迎。

院系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院系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畜牧学一级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案(2014-2016)一、指导思想(一)学科现状浙江大学畜牧学一级学科涵盖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三个二级学科,其中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为国家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为国家重点(培养)学科和省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为省重点学科。

在2012年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本学科排名全国第三。

学科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浙江省创新团队1个,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7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人。

学科教学科研岗位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已形成了一支教学和科研力量雄厚、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人才队伍。

学科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农业部和浙江省三位一体的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饲料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具备了较好的科研支撑平台。

(二)存在问题学科目前人才结构断层现象严重,缺乏青年千人、优青等高层次后备人才;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不足,亟需提升国家层面科研引领与导向的话语权;科研成果层次有待突破,缺乏国家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发明奖等重大科研成果和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三)建设思路结合学校“百人计划”的实施,积极引进培养青年千人、优青等拔尖人才,并以新星计划人员为重点,培养学科后备人才;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拓展资源,力争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进一步梳理、凝练科研成果,努力申报国家奖;以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为基础,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冲击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过上述措施,整体提升学科水平。

二、建设目标(与关键指标)(一)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总体目标(2014-2016年,并展望2020年)畜牧学科现有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师37名,2014-2016年间,新引进教师5-6名,其中“百人计划”1-2名,到2016年底总人数达到50名;引进或培养长江学者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3名;引进国家青年千人1-2名。

交流会邀请函

交流会邀请函

交流会邀请函交流会邀请函九篇交流会邀请函篇1尊敬的xxx:您好!xx酒店集团公司下属酒店合作交流会将定于xxxx年xx月xx日在xx市xx酒店集团公司总部召开。

诚挚邀请您的参与。

会议有关事宜如下:会议主题:携手齐进,共享成功会议时间:报到:xx月xx日早上8:00到下午18:00(报到后将有工作人员安排住宿及发放会议日程和会议议程表)会议:xx月xx日早上8:30到9月29日下午16:00会议地点:xx市xx酒店集团公司总部三楼会议厅会议回执:为统计参会人员,预先做出相关安排,如果您确定参会,收到此邀请函后,请于xxxx年xx月xx日前通知我们,以便我们提前为您预定食宿以及其他工作的开展。

谢谢您的合作。

联系人:x秘书电话:xxxxxxxxxxxx秘书电话:xxxxxxxxxxx此致敬礼!xx酒店集团公司秘书处xxxx年xx月xx日交流会邀请函篇2各高校:国际学生申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统计学系需要提交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92分)或IELTS成绩(总成绩最低要求7.0分)、GRE成绩(GRE General Test成绩必须提交,GRE Subject Test的数学专项成绩可自由选择是否提交)。

为加强与各高校的沟通交流,汇聚全国精英人才,为我区城市升级转型发展以及XX建设提供智力资源,XX市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定于XX月XX日举办“第X届XX研究生交流会”(简称“研交会”),现诚邀请贵校师生参会,有关具体事项函告如下:国际学生申请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统计学系需要提交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80分,听、说、读、写四部分均不低于18分)或IELTS成绩(总成绩最低要求6.5分,各分项均不低于6.5分)、GRE成绩。

语言成绩:IELTS的成绩且在6.5-7.0分,听说读写各部分都不得低于6.0分;雅思6.5,单项不低于6.0或者托福90分以上,单项不低于22;GRE只有部分学校的理工科专业需要,1300分以上;GMAT一般针对申请MBA/专业会计硕士/金融硕士的学生需要,不低于550分。

会议日程安排

会议日程安排

会议日程安排
2018年4月9日-10日青岛银沙滩温德姆至尊酒店
4月9日上午| 大会主论坛
大会开幕式,主论坛全体大会地点:中华厅Ⅰ+Ⅱ
主持人:杨瑞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09:00-09:20 • 大会开幕式
• 我国食品安全科技发展的几点思考
09:20-09:50
演讲嘉宾:高志贤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09:50-10:15 •食品真伪鉴别趋势及方法
演讲嘉宾:陈颖中国检科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博士/研究员
10:15-10:40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瓶颈及其应对策略
演讲嘉宾:熊晓辉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10:40-11:00 •用简单对话复杂—岛津创新质谱技术助力食品安全分析
演讲嘉宾:温焕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担当
11:00-12:00 茶歇,参观展览会
12:00-13:30 午餐休息
4月9日下午| 专题论坛
01、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地点:慕尼黑厅Ⅱ
主持人:陈舜琮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
13:30-14:00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演讲嘉宾:王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教授14:00-14:30 • 便携式光谱仪在食品安全快检中的应用
演讲嘉宾:田丽娟赛默飞世尔科技,手持式分析仪应用工程师
14:30-15:00 • 免疫检测技术在水产品行业中的应用
演讲嘉宾:钱瑞北京智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第十八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成功召开

第十八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成功召开

12241卷第3热点聚焦HEAT FOCUSING第十八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成功召开本刊编辑/甄梦莹2024年3月8—10日,由中国博鳌高端猪业科技论坛组委会主办、宁波第二激素厂独家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在海南临高碧桂园金沙滩温泉酒店成功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近400位参会嘉宾汇聚一堂,共襄盛会。

首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于2007年在北京召开,一路走来,大会坚持对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及实践操作进行深入研讨,见证及推动着我国猪人工授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第十八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大会的成功召开给予行业发展新动能。

大会现场见图1。

图1 大会现场图1 开幕式盛况大会开幕式嘉宾汇聚。

原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天津市农学会第六届专家委员会主任傅润亭,中国博鳌高端猪业科技论坛秘书长、中国种猪信息网总编辑孙德林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张守全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刘彦研究员,河北农业大学李俊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新红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林燕教授、浙江大学张金枝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张树敏研究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王丙云教授等专家出席大会开幕式。

宁波第二激素厂总裁岑桂英、上海卡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马帅、威隆·亚士可国际制药集团技术总监郭承建、默沙东动物保健品(上海)有限公司亚太猪市场技术总监Lenoardo Ellerma 、天津现代天骄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超、杭州越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维洪、BEAGRO 碧农总经理殷晓东、北京伟杰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黄正、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伟、防非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政、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阳、济南约克农牧器械有限公司经理李 旭、广西贵港秀博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翔秀博南方销售公司总经理魏光宇、广东中农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洪浩、广州集牧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凤连、广州威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显泰、北京中科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连德、北京中农劲腾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鹏等企业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洪荣副院长到黄海所考察和交流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洪荣副院长到黄海所考察和交流
( 网络 )
3 认真抓 好各项措施落 实 , 入 、 深
开 展水 产健 康 养 殖 推 进 行 动 ; 4 高 度重视 渔业安 全生产 管理 , 、 扎 实 推进 “ 安 渔 业 ” 设 ; 平 建 5 加 强 协 作 , 力 支 持 灾 区恢 复 、 努 重建。
( 夫 ) 京
5 休 闲渔业 产值超亿元 , 、 成为渔
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
方法还需进一步提高; 2 海 洋 环 境 保 护 形 势 日益 严 峻 , 、
入 远 洋 渔船 10 , 洋渔 业产 量达 8艘 远 到 1. 万 , 62 6 产值 l . 亿元。 03 2
4 海 水 养 殖 收 益 好 。 水 养 殖 产 、 海
1 资源和环境的变化对完善休 渔 、 制度提 出了新 的要求 ;
1 海 洋经 济的持续发展 与环境资 、
源 矛 盾 更 加 突 出 , 洋 国 土 观 念 还 不 海
十年休 渔取得 的成效 ,同时客观地 分 析 当前 南海休 渔面 临的主要 问题 , 主
要 表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够深 入 , 洋管理体 制 、 海 机制 、 段 、 手
国农业厅局 长座谈会渔业专业组讨 论
会 上 , 业 部 副 部 长 牛 盾 部 署 了我 国 农
成 院长代 表农业部及 中国野生动物保
护 协 会 水 生 野 生 动 物 保 护 分 会 应 邀 出
划 与高校也介 绍了扬州大学及动物
科 学 与技 术 学 院 的基 本情 况 。
院特 别开发 动物保护 基金 , 双方 关注 物种共同发展保护研究 。
( 网络 )
舟 山 市 海 洋 与 渔 业 局
局 长 蔡 宏 舟 谈 渔 业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佚名
【期刊名称】《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28)2
【摘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学科研团队依托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该学科是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所属“动物生殖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被列为“十二五”省级重点实验室。

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强化建设,形成了一支教学科研实力强、科研方向稳定、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科研创新队伍,尤其在动物生殖细胞发生与生殖干细胞、新品种选育、转基因、胚胎工程等研究方面独具特色。

【总页数】1页(PI0004-I0004)
【关键词】动物遗传育种;繁殖学;重点实验室;动物生殖;“十一五”;生殖干细胞;新
品种选育;科研团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3
【相关文献】
1.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拓荒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吴常信 [J],
2.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学科标志性成果 [J],
3.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一场学术盛宴——记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暨纪念吴仲贤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 [J], 张晶鑫;顾华兵
4.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教学改革——评《动物遗传育种》 [J], 孙红艳;李欢
5.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拓荒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吴家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佚名
【期刊名称】《畜牧兽医学报》
【年(卷),期】2006(37)3
【摘要】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现有畜牧学、水产学两个
一级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水产养殖学5个二级学科。

拥有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扬州大学蜜蜂产品研究所、兔业工程研究中心、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技术中心、饲料牧草研究开发中心、实验蜂场、实验禽场和扬大饲料厂等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基地。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关键词】工程技术中心;扬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遗传育种;工程研究中心;研
究开发中心;饲料科学;动物营养;水产养殖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8.9
【相关文献】
1.致力动物医疗谱写灿烂人生——记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全炳昭[J], 樊钰钰;张齐琪
2.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学科标志性成果 [J],
3.学海无涯衣带渐宽终不悔青山踏遍穷经皓首报春晖——访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赵万里教授 [J], 王晓峰;戴有理
4.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洪荣副院长到黄海所考察和交流 [J], 网络
5.德才兼备育花人圃得满园桃李香赵万里教授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遗传标记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遗传标记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遗传标记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马彬云;吴建平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039)001
【摘要】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遗传标记辅助选择(MAS)已经在动物改良中获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识别有效的遗传标记,即这一标记应与控制这些数量性状的基因(QTL)处于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状态.就目前遗传标记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遗传标记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引出这一技术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供思考.
【总页数】6页(P92-96,100)
【作者】马彬云;吴建平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3.3
【相关文献】
1.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J], 任军;黄路生
2.遗传标记技术研究进展及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J], 苏萍
3.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J], 宋志芳;于国生;解佑志;芦春莲;曹洪战
4.谈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J], 郑嫩珠;陈晖;陈岩锋;郑
丽祯;缪中纬
5.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J], 唐刘秀;许志强;葛家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种花粉对地熊蜂发育的影响

四种花粉对地熊蜂发育的影响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9):141~147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09.019收稿日期:2022-11-14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授粉昆虫遗传育种 (ZR2021YQ21)ꎻ山东省蜂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DAIT-24)ꎻ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 烟台苹果熊蜂授粉技术研发及示范 (2021XDHZ058)作者简介:吴光安(1989 )ꎬ男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授粉昆虫学ꎮE-mail:wguangan@163.com通信作者:董小林(1978 )ꎬ男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为农业昆虫与害虫综合防治ꎮE-mai:dongxl@yangtzeu.edu.cn翟一凡(1984 )ꎬ男ꎬ博士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天敌与授粉昆虫的产业化繁育和应用技术及昆虫发育调控机制研究ꎮE-mail:zyifan@tom.com四种花粉对地熊蜂发育的影响吴光安1ꎬ时成浩2ꎬ董小林1ꎬ王福莲1ꎬ陈浩2ꎬ高欢欢2ꎬ刘艳2ꎬ苏龙2ꎬ孙猛3ꎬ吕召云3ꎬ郑礼2ꎬ翟一凡1ꎬ2(1.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林病害虫预警与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ꎬ湖北荆州㊀434025ꎻ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ꎬ山东济南㊀250100ꎻ3.山东省蚕业研究所ꎬ山东烟台㊀264001)㊀㊀摘要:为明确樱桃花粉㊁梨花粉㊁苹果花粉和杂花粉对地熊蜂生长发育的影响ꎬ改进熊蜂工厂化繁育的饲料配方ꎬ本试验将四种花粉通过不同配比组合成15种饲料配方ꎬ分别饲喂熊蜂微蜂群ꎬ研究分析其产卵前时间㊁幼虫发育㊁蛹发育及雄蜂出房数量的表现ꎮ结果表明ꎬ不同花粉配方饲料饲喂的熊蜂微蜂群发育不同ꎬ其中饲喂单一种类花粉的微蜂群产卵前时间相对较长ꎬ饲喂含有三种花粉混合饲料的微蜂群产卵前时间相对较短ꎮ以樱桃花粉㊁梨花粉㊁杂花粉混合花粉为饲料的微蜂群ꎬ其雄蜂出房数量最多ꎬ为14.25头ꎻ以杂花粉为饲料的微蜂群ꎬ没有雄蜂出房ꎮ综之ꎬ樱桃花粉㊁梨花粉和杂花粉等比组成的混合饲料饲喂地熊蜂效果最好ꎬ单一杂花粉饲喂会导致地熊蜂发育较差ꎮ关键词:花粉ꎻ地熊蜂ꎻ微蜂群ꎻ发育中图分类号:S894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09-0141-07EffectsofFourSpeciesofPollenonDevelopmentofBombusterrestrisWuGuang an1ꎬShiChenghao2ꎬDongXiaolin1ꎬWangFulian1ꎬChenHao2ꎬGaoHuanhuan2ꎬLiuYan2ꎬSuLong2ꎬSunMeng3ꎬLüZhaoyun3ꎬZhengLi2ꎬZhaiYifan1ꎬ2(1.CollegeofAgricultureꎬYangtzeUniversity/Hubei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PestForewarningandManagementꎬJingzhou434025ꎬChinaꎻ2.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ꎬShan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Jinan250100ꎬChinaꎻ3.ShandongInstituteofSericultureꎬYantai264001ꎬChina)Abstract㊀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cherrypollenꎬpearpollenꎬapplepollenandmixedpollenon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Bombusterrestrisꎬandimprovethefeedingformulaformassrearingꎬfourspeciesofpollenweremixedatdifferentproportionstoform15feedingformulasꎬwhichwerefedtoB.terrestrismicrocol ̄onies.Theperformanceofthebumblebeesintermsofpreovipositionperiodꎬlarvaldevelopmentꎬpupaldevel ̄opmentandnumberofmalebeesemergingfromthenestwerestudiedandanalyz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developmentofB.terrestrismicrocoloniesfedwithdifferentfeedswasdifferent.ThepreovipositionperiodofB.terrestrismicrocoloniesfedwithsinglespeciesofpollenwaslongerꎬwhilethatfeedingthemixtureofthreespeciesofpollenwasshorter.Themaximunnumberofmalebeesemergingfromnestwas14.25whenthemi ̄crocolonieswerefedwiththemixtureofcherrypollenꎬpearpollenandmixedpollen.Therewerenomalebeesemergingfromnestwhenthemicrocolonieswerefedwiththemixedpollen.Insummaryꎬthemixtureofcherrypollenꎬpearpollenandmixedpollenwasthebestfor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B.terrestrisꎬbutfeedingwithonlymixedpollenꎬtheB.terrestrisdevelopedworse.Keywords㊀PollenꎻBombusterrestrisꎻMicrocolonyꎻDevelopment㊀㊀地熊蜂(Bombusterrestris)属膜翅目(Hyme ̄noptera)蜜蜂科(Apidae)熊蜂属(Bombus)ꎬ常用于设施果菜授粉[1]ꎮ相较于蜜蜂ꎬ熊蜂耐低温㊁趋光性更弱㊁授粉能力强ꎬ可为作物进行声震授粉[2]ꎮ熊蜂授粉可节约大量人工ꎬ提高农作物产量ꎬ提升果实商品性ꎬ减少病害发生几率ꎬ避免激素残留ꎬ促使种植者减少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2-3]ꎮ有研究表明ꎬ熊蜂为植物授粉的价值高达每公顷963美元[4]ꎮ自然条件下ꎬ熊蜂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天然植物花粉[5]ꎬ同样在熊蜂工厂化繁育过程中ꎬ天然植物花粉是其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6]ꎮ不同种类植物的花粉其营养成分不同[7-8]ꎬ对熊蜂蜂群的发育影响也各不相同:地熊蜂微蜂群取食单一蒲公英花粉ꎬ其发育状况相对较差[9]ꎻ饲喂板栗花粉的熊蜂幼虫体重高于向日葵花粉[10]ꎻ自然界中ꎬ熊蜂更加喜欢采集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花粉[11-12]ꎮ另外ꎬ饲料中增加油酸的含量可以提高熊蜂的记忆和生存能力[13]ꎬ而脂质含量过高的花粉饲料可能对熊蜂产生负面影响[14-15]ꎮ熊蜂的微蜂群能够用于快捷地检测饲料营养对熊蜂发育的影响ꎬ微群落可以由年龄未知的工蜂建立[16-17]ꎬ也可以用新出房的工蜂建立[18-19]ꎮ与使用日龄较大㊁不同日龄的工蜂相比ꎬ使用新出房的统一日龄的工蜂组建熊蜂微蜂群是研究试验处理效果的最佳选择[20]ꎮ山东省樱桃[21]㊁梨[22]㊁苹果[23]种植区域广㊁面积大ꎬ其花粉可大量获得ꎬ杂花粉也可从泰山和蒙山区域大量获得ꎬ而这四种花粉对地熊蜂蜂群发育的影响尚未见报道ꎮ本研究以地熊蜂作为试验蜂种ꎬ比较分析樱桃花粉㊁梨花粉㊁苹果花粉㊁杂花粉不同配比组合饲料对地熊蜂微蜂群生长发育的影响ꎬ为工厂化繁育地熊蜂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时间和地点本试验于2022年6月1日至6月30日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敌与授粉昆虫创新团队实验室进行ꎮ1.2㊀地熊蜂微蜂群的构建供试地熊蜂由山东鲁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ꎮ熊蜂微蜂群的构建参照Klinger等[20]总结的方法并加以改进ꎮ选择10个群势相当的健康授粉蜂群ꎬ将蜂群内的蛹取出置于网笼内ꎬ待蜂蛹羽化出房后选取体型大小相近的1日龄工蜂共450头置于同一蜂箱中混合饲养ꎬ24h后随机选取5头工蜂组成微蜂群ꎬ共60个微蜂群ꎮ将60个微蜂群分为15组ꎬ每组4个重复ꎬ分别饲喂15种不同配方饲料ꎬ置于温度(26ʃ1)ħ㊁相对湿度(60ʃ5)%的黑暗条件下饲养ꎮ1.3㊀供试花粉及其配比组合供试新鲜樱桃花粉㊁梨花粉㊁苹果花粉均为当年采集蜂花粉ꎬ纯度大于95%ꎻ新鲜杂花粉为当年在泰山蜜蜂养殖场采集ꎬ多为草本植物花粉ꎬ于-20ħ环境下保存ꎮ四种花粉按试验设计比例进行混配ꎬ组成15种花粉配比组合处理(表1)ꎮ㊀㊀表1㊀不同花粉配比处理设计处理花粉种类樱桃梨苹果杂花粉1100020100300104000151/21/20061/201/2071/2001/2801/21/20901/201/210001/21/2111/31/31/30121/31/301/3131/301/31/31401/31/31/3151/41/41/41/41.4㊀饲喂处理每个微蜂群饲喂对应编号的饲料配方和工厂化繁育用糖水ꎮ早上9ʒ00 10ʒ00饲喂花粉团6~8gꎬ糖水100mL左右ꎬ每周饲喂1次ꎮ根据地熊蜂繁殖特性ꎬ所有处理在微蜂群构建第28天时24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图1)终止饲喂ꎬ于-20ħ条件下冷冻处死ꎬ最后将蜂巢解剖并统计相关发育性状指标ꎮ1.5㊀指标观察及统计产卵前时间:每天饲喂蜂群时观察微蜂群情况ꎬ将构建微蜂群到工蜂产第一粒卵的时间视为产卵前时间ꎮ幼虫总数㊁幼虫总重和蛹总数㊁蛹总重:终止饲喂后ꎬ解剖蜂巢ꎬ统计每个微蜂群幼虫㊁蛹总数ꎬ用电子分析天平分别称取幼虫和蛹的总重并计算幼虫平均重和蛹平均重ꎮ出房雄蜂数量:终止饲喂后ꎬ将出房的雄蜂总数量记作出房雄蜂数量ꎮ1.6㊀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ꎬ用GraphPadPrism9.4.0作图ꎮ不同处理的产卵前时间㊁幼虫总数㊁幼虫总重㊁幼虫平均重㊁蛹总数㊁蛹总重㊁蛹平均重㊁出房雄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ꎬDuncan s法进行多重比较ꎮ图1㊀15种不同配比花粉饲喂得到的地熊蜂微蜂群蜂巢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花粉配比对微蜂群工蜂产卵前时间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ꎬ不同花粉配比处理下各微蜂群工蜂均能产卵ꎮ在单种花粉饲喂处理中ꎬ处理1(樱桃花粉)产卵前时间最长ꎬ为(5.25ʃ0.25)天ꎬ显著大于其它3个处理ꎬ其它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ꎮ在两种花粉混合饲喂处理中ꎬ处理7(樱桃花粉和杂花粉)产卵前时间最长ꎬ为(4.5ʃ0.5)天ꎬ显著大于其它5个处理ꎻ处理8产卵前时间位居第2ꎬ与处理6差异不显著ꎬ但显著大于其它3个处理ꎻ处理6与其它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ꎮ在三种花粉混合饲喂处理中ꎬ处理11(樱桃㊁梨㊁苹果花粉)和处理12(樱桃㊁梨花粉和杂花粉)产卵前时间最短ꎬ为2天ꎬ显著低于单种花粉饲喂处理和处理7㊁处理8ꎬ但各个三种花粉混合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ꎮ三种花粉混合处理工蜂的产卵前时间与四种花粉混合处理间无显著差异ꎮ2.2㊀不同花粉配比对微蜂群幼虫发育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ꎬ在不同花粉配比处理下ꎬ各处理的幼虫总数㊁幼虫总重㊁幼虫平均重均各不相同ꎮ在单种花粉饲喂处理中ꎬ处理4(杂花粉)幼虫总数最少ꎬ为(25.00ʃ2.35)头ꎬ显著少于处理1(樱桃花粉)和处理2(梨花粉)ꎮ在两种花粉混合饲喂处理中ꎬ处理10(苹果花粉和杂花粉)幼虫总数最少ꎬ为(19.00ʃ1.47)头ꎬ显著少于处理5(樱桃㊁梨花粉)和处理6(樱桃㊁苹果花粉)ꎬ其它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ꎮ三种花粉混合和四种花粉混合处理的幼虫总数之间无显著差异ꎮ341㊀第9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吴光安ꎬ等:四种花粉对地熊蜂发育的影响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ꎬ下同ꎮ图2㊀不同花粉配比处理下微蜂群工蜂产卵前时间图3㊀不同花粉配比处理下微蜂群幼虫发育表现44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㊀㊀处理4的幼虫总重最小ꎬ为(1.29ʃ0.39)gꎬ其它处理的幼虫总重无显著差异ꎮ在单种花粉饲喂处理中ꎬ各处理的幼虫平均重无显著差异ꎮ在两种花粉混合饲喂处理中ꎬ处理10(苹果花粉和杂花粉)幼虫平均重最高ꎬ为(0.20ʃ0.03)gꎬ显著大于其它处理ꎬ其它5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ꎮ三种花粉混合饲喂处理中ꎬ处理11(樱桃㊁梨㊁苹果花粉)和处理12(樱桃㊁梨花粉和杂花粉)显著大于处理13(樱桃㊁苹果花粉和杂花粉)和处理14(梨㊁苹果花粉和杂花粉)ꎮ2.3㊀不同花粉配比对微蜂群蛹发育的影响从图4可以看出ꎬ在不同花粉配比处理下ꎬ各处理蛹总数㊁蛹总重㊁蛹平均重均各不相同ꎮ在单种花粉饲喂处理中ꎬ处理1(樱桃花粉)和处理2(梨花粉)蛹总数显著大于处理3(苹果花粉)和处理4(杂花粉)ꎮ在两种花粉饲喂处理中ꎬ处理9(梨花粉和杂花粉)和处理10(苹果花粉和杂花粉)蛹总数显著少于其它4个处理ꎬ其它4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ꎮ在三种花粉饲喂处理中ꎬ处理12(樱桃㊁梨花粉和杂花粉)蛹总数最少ꎬ为(14.75ʃ1.11)头ꎬ显著少于处理11(樱桃㊁梨㊁苹果花粉)和处理13(樱桃㊁苹果花粉和杂花粉)ꎮ图4㊀不同花粉配比处理下微蜂群蛹发育表现541㊀第9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吴光安ꎬ等:四种花粉对地熊蜂发育的影响㊀㊀在单种花粉饲喂处理中ꎬ处理3(苹果花粉)和处理4(杂花粉)蛹总重显著小于处理1(樱桃花粉)和处理2(梨花粉)ꎮ在两种花粉混合饲喂处理中ꎬ处理9(梨花粉和杂花粉)和处理10(苹果花粉和杂花粉)蛹总重显著小于其它4个处理ꎬ其它4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ꎮ在三种和四种花粉混合饲喂中ꎬ处理12(樱桃㊁梨花粉和杂花粉)蛹总重最小ꎬ为(5.98ʃ0.78)gꎬ显著小于处理11(樱桃㊁梨㊁苹果花粉)㊁处理14(梨㊁苹果花粉和杂花粉)和处理15(樱桃㊁梨㊁苹果花粉和杂花粉)ꎮ处理11(樱桃㊁梨㊁苹果花粉)蛹平均重最大ꎬ为(0.74ʃ0.48)gꎬ其它处理间无显著差异ꎮ2.4㊀不同花粉配比对微蜂群雄蜂出房数量的影响从图5可以看出ꎬ在单种花粉饲喂处理中ꎬ4个处理的雄蜂出房数无显著差异ꎮ在两种花粉混合饲喂处理中ꎬ处理10(苹果花粉和杂花粉)雄蜂出房数最多ꎬ为(14.25ʃ1.96)头ꎬ显著高于处理8(梨㊁苹果花粉)ꎬ其雄蜂出房数只有(0.25ʃ0.25)头ꎬ其它4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ꎮ三种花粉混合饲喂处理中ꎬ处理11(樱桃㊁梨㊁苹果花粉)和处理12(樱桃㊁梨花粉和杂花粉)雄蜂出房数显著多于处理13(樱桃㊁苹果花粉和杂花粉)和处理14(梨㊁苹果花粉和杂花粉)ꎬ也显著多于四种花粉混合饲喂的处理15ꎮ图5㊀不同花粉配比处理下微蜂群雄蜂出房数量表现3㊀讨论本研究表明ꎬ不同花粉配比饲料对熊蜂发育不同阶段的影响不同ꎬ饲料中增加花粉种类可促使熊蜂提前产卵ꎬ添加杂花粉有利于加快蜂群发育ꎬ即饲喂单一种类花粉ꎬ熊蜂微蜂群产卵较慢ꎬ饲喂含有三种和四种花粉的混合饲料微蜂群产卵较快ꎮ这可能是由于室内繁育过程中ꎬ混合花粉相比单一花粉更能够通过不同植物花粉营养差异弥补单一花粉造成的营养不均衡问题ꎬ从而为熊蜂提供更全面的营养[24-25]ꎮ处理11(樱桃㊁梨㊁苹果花粉)和处理12(樱桃㊁梨花粉和杂花粉)微蜂群各项发育指标相对较好:产卵时间最短ꎬ幼虫数量较少但平均重较高ꎬ蛹数量较少但雄蜂出房数最多ꎬ说明其发育最快ꎮ处理4(杂花粉)微蜂群发育表现较差ꎬ试验结束时尚未有雄蜂出房ꎬ且幼虫和蛹的各项发育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ꎮ虽然杂花粉含有多种植物花粉ꎬ但并非饲料中花粉种类越多ꎬ其指标就一定越好ꎬ饲料中的花粉种类多样性并不是饲料质量的决定因素ꎬ与低质量的多种花粉混合饲料相比ꎬ熊蜂取食高质量的单一种类花粉饲料发育得更好[26-27]ꎮTasei等[9]的研究表明ꎬ影响熊蜂发育的营养因素中ꎬ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花粉种类更重要ꎬ同时饲料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降低ꎬ会抑制熊蜂微蜂群的发育[28]ꎮ本研究仅从宏观生态上比较了不同种类花粉配比饲料对地熊蜂微蜂群发育的影响ꎬ但不同植物花粉的蛋白质㊁脂肪㊁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和各种配比饲料中对蜂群生长发育等起关键作用的64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营养成分尚需做进一步探究ꎮ4㊀结论工厂化繁育过程中ꎬ熊蜂取食的饲料配比关系到成群率㊁繁育效率㊁蜂群授粉能力㊁使用寿命等关键质量指标ꎮ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花粉配比饲料配方对地熊蜂发育的影响ꎬ筛选出两组较好的花粉配比饲料ꎬ即樱桃花粉㊁梨花粉㊁苹果花粉等比混合配方(处理11)和樱桃花粉㊁梨花粉㊁杂花粉等比混合配方(处理12)ꎬ这两种配方饲料饲喂地熊蜂后ꎬ地熊蜂产卵快㊁发育好ꎬ可应用于熊蜂的工厂化繁育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NationJL.Bumblebees:behaviourꎬecologyꎬandconservation[J].FloridaEntomologistꎬ2010ꎬ93(3):477. [2]㊀黄训兵ꎬ李辉ꎬ代晓彦ꎬ等.熊蜂行为特性与授粉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ꎬ2021ꎬ53(8):130-137. [3]㊀田丽霞ꎬ王甦ꎬ方锡红ꎬ等.传粉蜂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及挑战[J].环境昆虫学报ꎬ2022ꎬ44(5):1143-1153. [4]㊀KleijnDꎬWinfreeRꎬBartomeusIꎬetal.Deliveryofcroppolli ̄nationservicesisaninsufficientargumentforwildpollinatorconservation[J].NatureCommunicationsꎬ2015ꎬ6(1):7414. [5]㊀GoulsonDꎬDarvillB.Nicheoverlapanddietbreadthinbum ̄blebeesꎻarerarespeciesmorespecializedintheirchoiceofflowers?[J].Apidologieꎬ2004ꎬ35(1):55-63. [6]㊀VanderplanckMꎬMoermanRꎬRasmontPꎬetal.Howdoespol ̄lenchemistryimpactdevelopmentandfeedingbehaviourofpolylecticbees?[J].PLoSONEꎬ2004ꎬ9:e86209. [7]㊀RoulstonTHꎬCaneJH.Pollennutritionalcontentanddigesti ̄bilityforanimals[J].PlantSyst.Evol.ꎬ2000ꎬ222:187-209. [8]㊀VaudoADꎬTookerJFꎬPatchHMꎬetal.Pollenprotein:lipidmacronutrientratiosmayguidebroadpatternsofbeespeciesfloralpreferences[J].Insectsꎬ2020ꎬ11:132. [9]㊀TaseiJNꎬAupinelP.Nutritivevalueof15singlepollensandpollenmixestestedonlarvaeproducedbybumblebeeworkers(BombusterrestrisꎬHymenoptera:Apidae)[J].Apidologieꎬ2008ꎬ39:397-409.[10]TaseiJNꎬAupinelP.ValidationofamethodusingqueenlessBombusterrestrismicro ̄coloniesfortestingthenutritivevalueofcommercialpollenmixesbycomparisonwithqueenrightcolo ̄nies[J].JournalofEconomicEntomologyꎬ2008ꎬ101(6):1737-1742.[11]HanleyMEꎬFrancoMꎬPichonSꎬetal.Breedingsystemꎬpolli ̄natorchoiceandvariationinpollenqualityinBritishherba ̄ceousplants[J].Funct.Ecol.ꎬ2008ꎬ22:592-598. [12]CardozaYJꎬHarrisGKꎬGrozingerCM.Effectsofsoilqualityenhancementonpollinator ̄plantinteractions[J].Psycheꎬ2012ꎬ2012:1-8.[13]MuthFꎬBreslowPRꎬMasekPꎬetal.Apollenfattyaciden ̄hanceslearningandsurvivalinbumblebees[J].Behav.Ecol.ꎬ2018ꎬ29:1371-1379.[14]VaudoADꎬStablerDꎬPatchHMꎬetal.Bumblebeesregulatetheirintakeofessentialproteinandlipidpollenmacronutrients[J].J.Exp.Biol.ꎬ2016ꎬ219:3962-3970.[15]RuedenauerFAꎬRaubenheimerDꎬKessner ̄BeierleinDꎬetal.Bestbe(e)onlowfat:linkingnutrientperceptionꎬregulationandfitness[J].Ecol.Lett.ꎬ2020ꎬ23(3):545-554. [16]盖琴宝ꎬ周志勇ꎬ张红ꎬ等.地熊蜂蜂群发育性状评价及其饲料花粉配比优化[J].应用昆虫学报ꎬ2015ꎬ52(2):333-342.[17]秦加敏ꎬ苏睿ꎬ宋文菲ꎬ等.糖饲料对短头熊蜂工蜂群发育的影响[J].中国蜂业ꎬ2020ꎬ71(7):63-65ꎬ70. [18]KwongWKꎬEngelPꎬKochHꎬetal.Genomicsandhostspe ̄cializationofhoneybeeandbumblebeegutsymbionts[J].Proc.Natl.Acad.Sci.ꎬUSAꎬ2014ꎬ111(31):11509-11514. [19]MeeusIVꎬMommaertsAꎬBillietHꎬetal.Assessmentofmutu ̄alismbetweenBombusterrestrisanditsmicrobiotabyuseofmi ̄crocolonies[J].Apidologieꎬ2013ꎬ44:708-719.[20]KlingerEGꎬCampAAꎬStrangeJPꎬetal.Bombus(Hymenop ̄tera:Apidae)microcoloniesasatoolforbiologicalunderstand ̄ingandpesticideriskassessment[J].EnvironmentalEntomol ̄ogyꎬ2019ꎬ48(6):1249-1259.[21]肖云丽ꎬ唐文颖ꎬ刘存辉ꎬ等.壁蜂及蜜蜂授粉对苹果和大樱桃授粉服务功能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ꎬ2019ꎬ56(6):1235-1242.[22]闫文静.107份山东地方梨种质资源果实品质性状综合评价[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ꎬ2022.[23]张鑫.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137.39亿元㊀品牌价值再创新高[J].烟台果树ꎬ2019(1):21.[24]王欢ꎬ徐希莲.熊蜂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ꎬ2018ꎬ61(5):620-626.[25]RyderJTꎬCherrillAꎬThompsonHMꎬetal.Lowerpollennutri ̄tionalqualitydelaysnestbuildingandegglayinginBombusterrestrisaudaxmicro ̄coloniesleadingtoreducedbiomassgain[J].Apidologieꎬ2021ꎬ52:1033-1047.[26]MoermanRꎬVanderplanckMꎬFournierDꎬetal.Pollennutri ̄entsbetterexplainbumblebeecolonydevelopmentthanpollendiversity[J].InsectConserv.Divers.ꎬ2017ꎬ10(2):171-179. [27]CarnellJDꎬHulseRAꎬHughesWOH.Areviewofnutritioninbumblebees:theeffectofcasteꎬlife ̄stageandlifehistorytraits[J].Adv.Insect.Phys.ꎬ2020ꎬ59:71-129.[28]WatrobskaCꎬRodriguesARꎬArceANꎬetal.Pollensourcerichnessmaybeapoorpredictorofbumblebee(Bombusterres ̄tris)colonygrowth[J].FrontiersinInsectScienceꎬ2021ꎬ1:741349.741㊀第9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吴光安ꎬ等:四种花粉对地熊蜂发育的影响。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复试名单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复试名单
关中夏
111179210005548
动物育种与繁殖
21
090500畜牧学
陈代杰
111179210005542
动物育种与繁殖
22
090500畜牧学
胡晓丹
111179210010461
动物育种与繁殖
23
090500畜牧学
张卫博
111179210005571
动物育种与繁殖
24
090500畜牧学
杨宝龙
111179210011394
动物生产学
饲料学
43
090500畜牧学
李闯
111179210010480
饲料学
44
090500畜牧学
魏元浩
111179210011767
饲料学
45
090500畜牧学
王阔鹏
111179210000549
饲料学
46
090500畜牧学
武小姣
111179210011768
饲料学
47
090500畜牧学
顾亚兰
111179210004797
090500畜牧学
贺兆源
111179210004798
饲料学
39
090500畜牧学
薛纯
111179210004811
饲料学
40
090500畜牧学
严啊妮
111179210009958
饲料学
41
090500畜牧学
李宁
111179210010839
饲料学
42
090500畜牧学
肖宇航
111179210004810
动物育种与繁殖
12
090500畜牧学

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系列学术报告会

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系列学术报告会
Genomic prediction across multiple populations(张清峰菏泽学院)
脂肪型猪与瘦肉型猪不同发育时期骨骼肌的转录谱比较研究(莫德林中山大学)
利用高密度SNP芯片进行中国荷斯坦牛体型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吴晓平中国农业大学)
Transcriptomic comparison of duroc-erhualian F2pigs with extreme immune responses to Poly I:C(刘向东华中农业大学)
(分会场部分:细胞工程与转基因动物)
时间
报告人及报告名称
5月15日14:00-18:15
Foxo1参与卵巢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刘红林南京农业大学)
猪胎盘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余梅华中农业大学)
山羊精子介导基因转移(SMGT)机理研究(赵永聚西南大学)
奶山羊生殖细胞发育分化的研究(华进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系列学术报告会(一)
(特邀报告及大会报告部分)
时间
报告名称及报告人
5月14日
上午10:00-12:00
下午15:50-17:50
Post-sequencing advances in cattle genomics
(Prof. James E Womack美国Texas A & M University)
Snat-a bovine SNP annotation tool for post-GWAS functional studies(蒋纪才中国农业大学)
5月16日08:00-12:15
肉牛基因组选择的初步探讨(李俊雅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PU.1 regulates adipogenesis(庞卫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刘苗苗(文/图);谢忠忱(文/图);唐倩倩(文/图);李志萍(文/图);张静(文/图);常在(审核)
【期刊名称】《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年(卷),期】2024(44)2
【摘要】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简称“中心”)坐落在北京海淀区美丽的清华园中,位于校园西北角,毗邻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和药学院。

中心始建于2008年,于2009年9月正式投入运行,是清华大学“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校级科研条件支撑平台之一,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北京)设施(清华基地)的重要科研条件支撑平台之一。

【总页数】2页(P238-239)
【作者】刘苗苗(文/图);谢忠忱(文/图);唐倩倩(文/图);李志萍(文/图);张静(文/图);常在(审核)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中国数字电视技术的领跑者——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信研院数字电视中心首席科学家杨知行
2.清华大学生物医学测试中心实验动物平台的施工监理
3.兢兢业业打造实验动物王国矢志不渝推进实验动物学科发展——访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顾为望教授
4.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在青岛成立——青岛康
大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联手打造国家级SPF级别标准化实验兔种子基地5.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小鼠自动饮水系统漏水情况统计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排名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排名

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延边大学--农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上海水产大学--生命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上海水产大学--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华南农业大学--农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河南科技大学--动科科技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贵州大学--动科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宁夏大学--农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外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在国家、江苏 省留学基金及优势学科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的资助下,每年派出多名本科生和硕博士研究生赴海外名校访学和交流, 自2009年以来,培养来自朝鲜、埃及、加拿大、丹麦、日本、巴基斯坦等多国家近100名海外留学生。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师资力量
教学建设 学科建设
据2023年1月学院官显示,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共有教学系科5个,本科专业3个。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据官资料显示 ,学院现有教职工124人,其中专任教师108人(含各类博士后)。教师 中正高职称36人、副高职称40人;专任教师95%具有博士学位。其中2名教师为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1 名教师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教师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名教师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金获得者,3名教师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名教师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 秀青年骨干教师。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01 历史沿革
03 学术研究 05 荣誉介绍
目录
02 办学条件 04 交流合作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是扬州大学二级学院。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张謇先生创建的私立通州师范学校。1952年组建 苏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71年更名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92年成为扬州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94年分 设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1998年成立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动物科学系。2004年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 学院正式成立。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推广楼学院拥有畜牧学和草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畜牧学和草学两个博士 后流动站。畜牧学是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建设单位,下设动 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博硕士 学位授权点,有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养殖、渔业发展、农艺与种业三个方向),其中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草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下设饲草与草食动物生产、草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草地景 观植物与利用、草业机械及自动化等4个二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水产养殖学为扬州大学重点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组学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贺林院士上海交通大学)
鸡种间基因组甲基化表观型趋向保守
(李宁院士中国农业大学)
Improving egg quality:Better phenotypes and better markers
(Ian Chisholm Dunn英国Roslin Institute)
The Y-chromosome: the gold mine in a desert
(分会场部分:畜禽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
时间
报告名称及报告人
5月15日14:00-18:10
猪不同组织基因组全甲基化分析(赵志辉吉林大学)
基于全基因组信息鉴定奶牛产奶性状功能基因(孙东晓中国农业大学)
鸡TLR4信号通路传导机制与沙门氏菌感染关系的研究(赵桂苹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鸡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分析(李慧锋山西农业大学)
Genomic prediction across multiple populations(张清峰菏泽学院)
脂肪型猪与瘦肉型猪不同发育时期骨骼肌的转录谱比较研究(莫德林中山大学)
利用高密度SNP芯片进行中国荷斯坦牛体型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吴晓平中国农业大学)
Transcriptomic comparison of duroc-erhualian F2pigs with extreme immune responses to Poly I:C(刘向东华中农业大学)
(黄路生江西Biblioteka 业大学)利用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研究脂肪发育及其分子机制
(杨公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鸡抱巢性的遗传规律
(张细权华南农业大学)
从QTL到QTN:候选基因集法及其应用
(潘玉春上海交通大学)
猪免疫基因组学与抗病遗传基础初步探讨
(赵书红华中农业大学)
鸡PPARγ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利用比较转录组挖掘控制哺乳动物胚盘发育的关键基因研究(侯卓成中国农业大学)
Genomic selection with low density marker panels(张哲中国农业大学)
鸡肌肉肌苷酸合成通路中关键酶基因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栾德琴扬州大学)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biological information assessment to Chinese Holstein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周彬中国农业大学)
基因组选择的一种算法:压缩-GBLUP的研究(周正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研究(陈其美山东农业大学)
与鸡生长性状相关的Wnt信号通路关键基因/位点的筛选(路悦中国农业大学)
利用SNP芯片筛选分离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张淑君华中农业大学)
利用高密度SNP芯片筛选与蛋壳品质性状相关联的多态性位点(刘文博中国农业大学)
A whole-genome radiation hybrid panel for goat(杜小勇华中农业大学)
鸡基因组关联分析(邓学梅中国农业大学)
通城猪抗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遗传基础研究(刘榜华中农业大学)
多群体基因组选择(丁向东中国农业大学)
(王宁东北农业大学)
国际绵羊和山羊基因组计划进展
(张文广内蒙古农业大学)
Gene identification in livestock using the strategy of systems biology
(刘剑锋中国农业大学)
报告地点:扬州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
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系列学术报告会(二)
(柳万生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Epigenetic instability and virus-host interaction
(宋九州美国马里兰大学)
仔猪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4受体相关基因研究
(柳小春湖南农业大学)
5月15日
上午8:00-11:30
利用整合系统生物学解析家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
雏鸭肝炎病毒侵染下肝脏消减cDNA的构建及差异基因筛选(李秀扬州大学)
利用高密度SNP芯片检测两个蛋鸡品种基因组拷贝数变异(贾先波中国农业大学)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for T lymphocyte subpopulations in swine(付未轩中国农业大学)
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系列学术报告会(一)
(特邀报告及大会报告部分)
时间
报告名称及报告人
5月14日
上午10:00-12:00
下午15:50-17:50
Post-sequencing advances in cattle genomics
(Prof. James E Womack美国Texas A & M University)
对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特性选择能改善鸡的抗病能力(韩红兵中国农业大学)
基于表达谱数据的基因网络重建与动力学分析(朱猛进华中农业大学)
利用猪全基因组SNP芯片扫描发掘猪基因组中拷贝数变异(余少波华中农业大学)
猪全基因组免疫相关基因Otterlace软件手工注释(张杰华中农业大学)
草鱼HSP90 cDNA序列分析、克隆及热应激对其mRNA组织表达的影响(傅咏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荷斯坦奶牛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变异(CNV)(姜力中国农业大学)
DNA甲基化在鸡Hsp70基因转录表达中的作用(甘建伉华南农业大学)
草鱼MHC II B基因组织表达差异分析(董忠典山东农业大学)
报告地点:扬州会议中心贵宾厅
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系列学术报告会(三)
(分会场部分:畜禽重要经济性状分子遗传基础)
Snat-a bovine SNP annotation tool for post-GWAS functional studies(蒋纪才中国农业大学)
5月16日08:00-12:15
肉牛基因组选择的初步探讨(李俊雅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PU.1 regulates adipogenesis(庞卫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时间
报告人及报告名称
5月15日14:00-18:15
猪抗病及肉质相关基因的研究(姜运良山东农业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