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学生“攀比”现象论文
学生攀比教育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攀比现象却日益严重,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本案例以某中学为例,探讨学生攀比教育问题。
二、案例描述某中学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所市级重点中学。
近年来,随着学校声誉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慕名而来。
然而,在学生群体中,攀比现象却愈演愈烈。
1. 案例一:小明和小红是同班同学,小明家庭条件较好,父母给他买了昂贵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小红为了不让小明看不起,也向父母提出要买同样的手机和电脑。
在父母不能满足她的要求后,小红产生了自卑心理,成绩也因此下滑。
2. 案例二:李同学是班上的学习委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某天,他看到班上的一位同学穿了一件名牌衣服,于是也向父母提出要买同样的衣服。
在父母反对后,李同学情绪低落,甚至开始疏远那位同学。
3. 案例三:张同学家庭条件一般,但他总是向同学炫耀自己家里有多余的钱。
同学们纷纷效仿,导致班级里攀比之风盛行,同学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因素:在上述案例中,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过于溺爱,过分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导致子女形成了攀比心理。
同时,部分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过于注重物质条件,忽视了子女的品德教育。
2. 学校教育因素: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过于强调成绩和排名,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使得部分学生为了在同学中脱颖而出,不惜通过攀比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3. 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攀比之风盛行。
这种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解决方案1. 家庭教育: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子女的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价值观念。
同时,要合理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避免过度溺爱。
2. 学校教育: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攀比之风。
探析学生攀比现象
探析学生攀比现象学生攀比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学校中。
学生们因为各种原因,如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同伴压力等,产生了攀比的心理。
这种攀比现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环境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学生攀比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学生攀比现象的原因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分析。
家庭教育中的攀比心态是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学习压力,造成了孩子不健康的竞争心态。
现代社会的物质追求也是孩子攀比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孩子们开始向往物质生活,希望通过攀比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学校氛围的竞争也是攀比心理的诱因。
学校教育过分注重成绩和排名,导致学生之间形成攀比心态,认为只有拿到好成绩才能被认可。
学生攀比现象对学生自身和学校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攀比心态会导致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影响同学间的友谊和和睦氛围。
攀比还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再是出于对知识的热爱,而是出于排名和成绩的索求,从而使学习失去应有的意义。
攀比还会导致学生在学校中形成等级观念,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攀比还会产生种种不良行为,如作弊、欺骗等,损害了学校的纪律和风气。
面对学生攀比现象,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解决。
家庭应该给予孩子健康的家庭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活,养成良好的价值观。
家长要注意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校应该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校教育不应过分强调成绩和排名,应该更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社会也应该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减少攀比现象的存在。
媒体和公众人物可以通过积极的宣传,引导人们回归简单的幸福生活。
学生攀比现象是一个现实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唯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地减少学生攀比现象,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积极的学习环境。
探析学生攀比现象
探析学生攀比现象现代社会中,攀比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学生也不例外。
学生在学校内同学之间,甚至学校之间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攀比,比如成绩、品行、穿着等等。
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的自尊心、成就感、审美观都受到了影响。
首先,攀比现象反映了当代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竞争压力也越来越明显。
学生们经常为了争取学术成就、文化财富、社会地位等而展开激烈的竞争。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很难避免和摆脱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
其次,社会文化层面的失衡也是导致学生攀比现象的原因之一。
在许多家庭中,家长往往会为了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好的家庭环境而不惜血本,而家长的这种投入也让孩子们看到了优厚的生活条件。
同时,社会教育的引导也是不足的,许多学校、教师并不注重教育学生如何避免攀比现象。
这种文化层面的失衡使得学生的攀比行为更加明显,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
第三,个体原因也是影响学生攀比现象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这些个体差异不可忽视,也是导致学生攀比现象的重要原因。
例如,有些学生的自信心较强,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不会被攀比现象所左右;而另一些学生比较胆小怕事,缺乏自我彰显的机会,容易被攀比现象所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反映在不同的攀比行为上。
那么,面对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水平,让学生成功对比自己的长处和优劣之处,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生需要通过不断地成长和体验,使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能够更加符合自我认知和发展的需要。
其次,针对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予正确引导。
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加积极、合理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引导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例如,学校可以向学生介绍具有崇高人格的偶像,通过模范示范来影响学生的行为。
教师也应该正确引导家长,让家长从正确的角度看待子女的成功和失败,引导学生吸收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正确引导学生的攀比心理作文
正确引导学生的攀比心理作文
正确引导学生的攻陷心理
嘿,小伙伴们!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赚大钱。
可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成绩平平的同学,却比书呆子们混得风生水起。
所以说,到底学习重不重要呢?
我的看法是:学习当然很重要,但并不是说只有学习就够了。
我们还得学会与人相处,结交朋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总之,要全面发展啦!不过嘛,学渣们也别太得意,因为知识就是力量。
有学问在手,将来无往不利。
再说,谁不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呢?书香门第,可不就是我们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吗?
所以说,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成绩这个问题。
对于成绩好的同学,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就而自满,更不要看不起别人。
要明白,单凭一己之力是难以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我们需要互帮互助,一起成长。
至于成绩不太理想的朋友们,也不要气馁。
人各有志,理想不同。
你们可以继续拼搏,追求自己的梦想。
也可以转换心态,寻找自身的长处和特色,在其他领域施展才华。
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找到人生出路。
老师们对待学生,也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不能把分数看得太重,而是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发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都有机会发光发亮。
我们都曾是孩子,都曾经历过迷惘、徘徊的阶段。
所以,用爱心和
耐心对待学生,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生活就像棋局,我们都是行棋手。
有的人擅长象棋,有的人喜欢围棋,还有人钟情国际象棋。
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各行其是,用友善的心态共同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正确引导
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正确引导【摘要】中学生身处青春期,面对同龄人之间的攀比心理是很常见的。
了解中学生攀比心理的原因是很重要的,可以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入手。
教育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不易受外界负面影响。
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同学们互相尊重,支持彼此的成长。
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让他们认识到成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比较。
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正确引导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引导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竞争观。
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学生走向正确的成长道路,远离攀比心理的消极影响,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中学生,攀比心理,正确引导,了解原因,教育,价值观念,独立思考能力,和谐氛围,成功观,重要性,心理健康,关注,引导。
1. 引言1.1 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正确引导中学生攀比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尤其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学生们往往会因为同学的成绩好、外貌漂亮、家庭条件优越等因素而感到自己不够优秀,从而出现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不仅会给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和氛围。
正确引导中学生的攀比心理显得至关重要。
正确引导中学生的攀比心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我们应该了解中学生攀比心理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通过教育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没有必要跟别人攀比。
培养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不盲目追求外在的成功表现。
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们在友爱、合作的氛围中成长。
最重要的是,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让他们明白成功并不仅仅是成绩好或者外表漂亮,更要有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正确引导中学生的攀比心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该持续关注和引导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正确引导
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正确引导【摘要】中学生攀比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可能源自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多方面因素。
正确引导中学生的攀比心理至关重要。
了解攀比心理的成因能帮助教育者更好地指导学生。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提倡合作而非竞争,注重个性特长的培养,均是有效的引导策略。
正确引导中学生的攀比心理不仅有利于个人健康成长,也有助于建设和谐的班级和社会环境。
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学生攀比心理,不断总结和完善引导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正确引导,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攀比心理、正确引导、成因、人生观、价值观、自我认知、自信心、合作、竞争、个性特长、重要性、研究、策略1. 引言1.1 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正确引导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在经历着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社会待遇和竞争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生的攀比心理往往会显现出来,表现为希望比别人更好、更优秀、更有地位。
这种攀比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可能会导致中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自信心受损,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发展和心理健康。
进行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正确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了解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我们可以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提倡合作而非竞争,可以减少攀比心理的发生;注重个性特长的培养,可以让中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树立独立自信的个性。
通过正确引导中学生的攀比心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出色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
这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一个综合而重要的议题,需要教育者、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2. 正文2.1 了解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同龄群体的影响和个体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
正确引导学生的攀比心理作文
正确引导学生的攀比心理作文在如今的校园生活中,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似乎变得越来越常见。
这就像是一场无形的“风暴”,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刮来刮去。
就拿我前段时间的经历来说吧。
我表妹上小学五年级,有一天放学回家,她一进门就气鼓鼓的,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小嘴撅得能挂个油瓶。
我好奇地问她:“这是咋啦,谁惹我们小公主生气啦?”她带着哭腔说:“姐姐,我们班的小美今天穿了一双特别好看的运动鞋,好多同学都围着她夸,我也想要。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小小的年纪,攀比的心思就冒头了。
我拉着表妹坐到身边,轻声问她:“那你觉得那双鞋好看在哪里呀?”表妹眨眨眼睛说:“上面有亮晶晶的钻,一闪一闪的。
”我接着问:“那如果给你也买了一双一模一样的,然后你穿着去学校,过几天又有其他同学穿了更漂亮的裙子,那你怎么办?”表妹被我问住了,低着头不说话。
我趁机给她讲:“宝贝,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不一定非要靠外在的东西去吸引别人的注意。
比如你的画画得特别好,每次美术课老师都表扬你,这就是你的闪光点呀。
”表妹抬起头,眼睛里有了一丝光亮。
过了几天,表妹学校组织活动,要求大家自己动手做小饰品。
表妹回家后兴致勃勃地准备材料,又是找彩纸,又是拿胶水。
忙活了一个下午,做了一个漂亮的头花。
第二天戴着去学校,回来的时候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跟我说:“姐姐,今天好多同学都说我的头花好看,还问我怎么做的呢!”看着她得意洋洋的样子,我心里明白,这小家伙开始明白靠自己的本事获得称赞比单纯的物质攀比更有意义了。
在学校里,这样的攀比可不只在穿着打扮上。
有一次我去表妹学校接她放学,站在校门口,就听到几个孩子在讨论考试成绩。
一个孩子说:“我这次数学考了 95 分,在我们班可算高的了。
”另一个孩子马上接话:“这有啥,我考了 98 分呢!”然后几个孩子就开始比起分数来,谁也不服谁。
其实,学习成绩的比较有时候也会变成一种不健康的攀比。
如果只是为了比谁分数高,而不是真正去理解知识,掌握学习方法,那这样的攀比就失去了意义。
“校园学生攀比之风”写作指导及高分范文展示
中考模拟作文写作:“校园学生攀比之风”写作指导及范文展示原题呈现(50分)某中学曾在家长群发过这样一条微信:各位家长,最近发现部分学生攀比之风蔓延,有的学生不比学习却比鞋子,要求家长购买昂贵的外国名牌鞋。
为此年段规定,从下周开始,学生一律穿国产鞋,禁止穿外国名牌鞋进校园。
这一微信迅速引发热议。
有网友认为,现在中学生攀比风气过重,学校这一做法合理;也有网友指出,国产鞋未必比外国名牌鞋便宜;还有网友认为,严禁攀比的初衷是好的,但“禁止穿外国名牌鞋”的方法不妥。
任务一:这条微信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你对此持什么态度?把你的联想和思考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
任务二:现在的学生不仅攀比鞋,近年还开始攀比文具,攀比之风愈演愈烈。
请你结合生活体验,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①选其中一个任务写作,题目自拟;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少于500 字;④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写作导引情境作文因其任务指令的明确性、题目材料的情境性和写作内容的交际性等特点,近年来深受命题人青睐。
1.写什么此题为情境作文题,由材料呈现语、启发提示语、任务驱动语和写作要求语四部分组成。
通过审读“材料呈现语”和“启发提示语”,可以获得如下信息:①学校为了阻止“攀比之风蔓延”这一现象,特发了一条“禁止穿外国名牌鞋进校园”的微信;②这一微信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也就是“启发提示语”呈现的三种议论。
这样,我们从中可以找到两个关键词——“攀比”和“热议”,而“热议”缘于“禁止攀比”的措辞。
两个关键词,直击时下攀比成风的现实及其引发的各方关注,贴近校园生活,触发学生思考。
2.如何写选择任务一,须确定议论什么。
“启发提示语”中有三条针对学校所发的微信的看法,学生可以任选其一展开论述;也可以综合思考,辩证定论。
论述时,须明晰“启发提示语”中列举的三种看法的具体倾向和站位角度:认为合理的,其关注的是“攀比”带来的危害,是站在学校、老师、家长的角度看问题;认为“国产鞋未必比外国名牌鞋便宜”的,则关注学校考虑欠周全,是站在家长与学生的角度;而认为初衷好但方法不妥的,则关注学校纠偏的手段值得商榷,是站在社会、家长的角度。
教育学生消除攀比心理的案例
教育学生消除攀比心理的案例在我带的班级里,有个叫小明的学生,这孩子啥都好,就是攀比心理有点严重。
就说这穿衣服吧,只要班上有同学穿了个新的名牌运动鞋,那小明第二天准会穿一双更贵的来。
有一回,小李穿了件很酷的限量版外套来学校,小明看到后就特别不自在,整天嘟囔着让他爸妈也给他买一件一模一样的。
他爸妈为了这事儿可没少头疼,跟我反映了好多次。
我就想着得找个法子治治他这攀比的毛病。
有一天课间,我把小明叫到办公室,指着我办公桌上的两支笔对他说:“小明啊,你看这两支笔,这支是普通的几块钱的圆珠笔,写起来很顺滑;这支呢,是几十块钱的进口笔,外观是挺好看的。
但是你知道吗?不管是几块钱的还是几十块钱的,它们的使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写字。
这就像我们人啊,不管你穿啥牌子的衣服,鞋子贵不贵,在学校里大家都是来学习知识的。
”小明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又给他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个小蚂蚁,它看到旁边的小蜜蜂住的房子可漂亮了,它就特别羡慕,也想盖一个一样的。
可是小蚂蚁的身体结构和小蜜蜂不一样啊,它适合住在自己挖的小土洞里。
小蚂蚁呢,就为了盖那个漂亮房子,忙得晕头转向,也顾不上找食物了。
结果呢,到了冬天,别的小蚂蚁都在自己温暖的小土洞里吃着存好的食物,这个小蚂蚁啥都没有,差点饿死。
这就是盲目攀比的后果呀。
”小明这下好像真的明白了一些,他说:“老师,我好像知道了,我总是想和同学们比东西,都没好好想过这些东西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从那以后,我又组织了一些班级活动,比如“我的平凡但珍贵的物品”分享会。
每个同学都要带一个自己觉得很普通但是对自己意义非凡的东西来分享。
小明带了他爷爷给他做的一个小木雕,那木雕虽然没有商场里卖的工艺品精致,但是是爷爷亲手做的,充满了爷爷对他的爱。
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都意识到,东西的价值不在于价格和品牌,而在于它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慢慢地,我发现小明变了。
他不再整天盯着同学们的新衣服、新鞋子看了。
有一次,他还跟他爸妈说,不用给他买那么贵的东西了,普通的就好,只要穿着舒服能上学就行。
孩子攀比现象作文怎么写
孩子攀比现象作文怎么写《拒绝攀比,让孩子健康成长》在当今社会,孩子们之间的攀比现象日益严重。
从学习成绩到穿着打扮,从玩具数量到电子产品的品牌,孩子们似乎在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着无形的较量。
这种攀比现象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攀比现象呢?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消费文化的盛行,让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了各种名牌商品和高端消费。
广告、媒体和社交网络等也在不断地向孩子们传递着各种消费信息,激发了他们的攀比欲望。
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对孩子的攀比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有些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导致孩子养成了追求物质享受的习惯。
还有些家长自己就存在着攀比心理,喜欢在孩子面前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这也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攀比心理。
孩子们的攀比现象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攀比会让孩子们产生焦虑和自卑的心理。
当他们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会感到失落和沮丧,从而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另一方面,攀比会让孩子们变得自私和虚荣。
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形象,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不利于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攀比还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为了满足孩子的攀比需求,家长不得不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各种昂贵的物品,这不仅会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家庭经济出现危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攀比现象的发生呢?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家长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的提高,不要在孩子面前炫耀财富和地位,要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幸福和成功不是通过物质来衡量的。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明白攀比的危害。
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影等方式,让孩子明白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他们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乐趣,从而减少对物质的追求。
探析学生攀比现象
探析学生攀比现象学生攀比现象在当前社会中十分普遍,不论是在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物质条件还是社交关系上,都存在着学生攀比的现象。
学生攀比不仅会对个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为此,本文将就学生攀比现象展开探析,探讨其原因及对策。
一、学生攀比现象的原因1.媒体和社会的影响在现今社会,媒体广泛普及且信息传递迅速,许多时尚潮流、明星偶像、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都会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学生。
这些信息对学生的认知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使得学生更容易对名利、物质产生攀比之心。
2.学校教育制度当前学校的评价标准多集中在成绩、排名等量化指标上,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通过攀比彰显自己的优越感,同时也会产生焦虑和不安。
3.家庭和社会环境一些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希望他们能够在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也是学生攀比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上的物质至上、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也对学生的攀比心理产生了影响。
二、学生攀比现象可能带来的问题1.心理问题攀比会使学生产生焦虑、自卑、不安等情绪问题,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攀比过多会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不满足的状态,对自身不断否定,对他人不断嫉妒。
2.缺乏自我认知长期攀比可能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够清晰,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认可。
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人际关系问题攀比会使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产生嫉妒和敌视心理,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交往能力,失去真心交流的能力,最终导致孤独感和隔阂。
三、应对学生攀比现象的对策1.教育引导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攀比心理。
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明白攀比并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2.改进教育评价制度学校评价体系应该多元化,不仅重视学生的学术成绩,还应该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情感发展。
不要过分强调排名和比较,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关怀。
以攀比为主题的议论文中学生作文
以攀比为主题的议论文中学生作文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在这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里,人们往往都向往发展,追求高级,“往高处走”,这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攀比为主题的议论文吧,希望大家喜欢。
以攀比为主题的议论文1攀比,顾名思义,是虚浮的毫无意义的比较。
攀比的大多是物质、金钱、名声。
在我看来,攀比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它就像一个病毒,寄生于我们自身的细胞中,侵蚀着我们的躯体。
由此可见,攀比之心不可取。
现在,很多同学都爱攀比金钱和物质。
他们常把眼光停留在金钱,衣服,日用品上,一切都追求高档、奢侈和气派。
比如,衣服要买名牌,手机要用苹果,鞋子非艾迪耐克不穿久而久之,形成了虚荣心理,以为无论什么都要胜过他人。
在德国,学校规定学生在校必须穿统一的校服;在新加坡,学校禁止学生穿任何名牌;包括国内的学校也有这样的校规。
学校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学生之间互相攀比。
不光是在学校,如今的社会也被攀比的风气笼罩着。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在这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里,人们都向往发展,追求高级。
可往往很多人因为攀比,走上偷窃犯罪的道路。
之前网上有则新闻:一名男子为了买一部苹果手机,不惜去卖肾!这简直是骇人听闻!难道,人是为了攀比而活吗?难道,为了一时的虚荣心,就可以放弃自己的前程吗?战国时期,东施羡慕西施的美貌,所以去模仿她,却被别人嘲笑,最后落得个东施效颦。
所以盲目地模仿别人,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攀比,亦是如此。
老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人不能总是坐这山望那山,不能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去与他人攀比。
攀比,是一件非常没有意义的行为,人们更是没有必要在攀比面前自卑或是满足自己的虚荣。
攀比,只会让我们迷失自我。
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每一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优点,是富贵也好,是贫穷也罢,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不要盲目的和别人攀比,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闪亮的一面,但这闪亮的一面是都不相同的。
我们班的不良风气攀比500字作文
我们班的不良风气攀比500字作文作文一
比如说,有同学买了一双很贵很漂亮的运动鞋,其他同学看到了,就非得让自己的爸爸妈妈也买一双更好更贵的。
还有同学带了一个特别好看的新书包来学校,没几天,大家好像都在比谁的书包更高级。
就说我的同桌吧,看到别人有一支好看的钢笔,回家就闹着让家长买,不买就哭鼻子。
结果买来了,用了没几天又不喜欢了。
还有一次,我后面的同学带了一个新的智能手表,功能可多了,能打电话、能拍照。
这下可好,好多同学都缠着家长要。
这种攀比的风气真不好。
我们还是小学生,不应该把心思都放在这些东西的比较上,应该比谁学习更努力,谁更懂礼貌,谁更爱帮助同学。
作文二
在我们班呀,有个坏毛病,就是爱攀比。
前几天,有个同学拿了一个新的玩具汽车来学校,那车可酷啦,跑得特别快。
其他同学看见了,心里就痒痒的,回家就吵着要爸妈买。
有的同学甚至说:“他的车算什么,我要让我爸妈买个更大更厉害的。
”
还有呢,有个女生戴了一条漂亮的项链,好多女生就开始比谁的项链更漂亮,更闪亮。
就像我好朋友,看到别人有新的漫画书,就非要自己也有,可买回来了,翻了几下就扔一边了。
其实,这样攀比一点意思都没有。
我们应该比的是上课谁更认真,作业谁写得更工整,谁更会关心别人。
大家说对不对?
希望我们班能改掉这个爱攀比的坏风气,变成一个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班级!。
正确引导攀比心理教师作文
正确引导攀比心理教师作文《正确引导攀比心理》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常常会有一些小伙伴喜欢和别人比这比那呀?比如说比谁的书包更漂亮,谁的鞋子是名牌,谁的零花钱更多。
这就是攀比心理在作祟啦!就拿我同桌小李来说吧,有一天他神气十足地对我说:“看,我这双新球鞋,可是最新款的,花了我爸妈好多钱呢!”我看了看自己脚上那双旧旧的运动鞋,心里突然有点不是滋味。
我就想,难道鞋子新、贵就一定好吗?还有一次,我们班的小王拿着一个超级酷炫的新文具盒到学校,到处跟同学们炫耀。
好多同学都围过去看,眼里满是羡慕。
我当时就在想,一个文具盒而已,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其实啊,攀比心理就像一只调皮的小怪兽,如果我们不好好引导它,它就会捣乱,让我们变得不开心。
这就好比我们在走路,如果走错了方向,就会越走越远,找不到回家的路。
那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引导这只小怪兽呢?老师告诉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是好看的衣服鞋子重要,还是我们学到的知识、拥有的友谊重要呢?当然是后者啦!我们的班长小红就做得特别好。
有同学跟她比谁的笔多,她笑着说:“笔多有什么用,能写出漂亮的字才厉害呢!”这话说得多棒啊!老师也常常跟我们说:“孩子们,不要只看表面的东西,内心的丰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就像一棵树,外表再好看,如果里面是空的,一阵风就能把它吹倒;但如果它的树干结实,树根深深扎进土里,那它就能经受住风雨的考验。
我们班还专门开了一次班会,大家一起讨论攀比心理的问题。
有的同学说:“我以后不比吃穿,要比就比谁更懂礼貌!”有的说:“我要比谁更爱帮助别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可热闹啦。
我觉得,正确引导攀比心理,就是要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比如说,比比谁读书多,谁的字写得好,谁更会关心家人。
这样的攀比,才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吗?总之,我们不能让攀比心理控制我们,而是要学会控制它,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绊脚石。
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呀?。
中学生攀比心理正确引导论文
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正确引导摘要:当前的社会,攀比的风气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下滑,对于健康积极的心理以及人格的形成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使其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成为关注的重点。
通过对中学生攀比的表现以及背后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从学校、家长以及教师的角度提出消除这一现象的措施。
关键词:攀比;成因分析;引导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飞速进步,中学生面对的诱惑已经不仅仅来自于社会,虚拟的网络、大量信息的冲击,对于生理以及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判断力不足的中学生而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学生之间不再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行为表现以及来自教师的表扬等作为自身修养的主要标准,而开始将来自同学之间的羡慕作为自身优越于他人的主要标准。
而对于一些难以支付自身需求的学生,就在攀比心理的驱动下,产生了较大的异化行为。
攀比心理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还对其身体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学生自私的表现对家庭也产生了难以估计的伤害。
一、中学生攀比的行为表现以及成因分析1.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消费观念扭曲中学生往往缺少这种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好奇心却占据了主导地位。
因而学生的心理会或多或少受到各种攀比之风的影响。
比如说很多明星作秀的攀比,便成了学生攀比的榜样。
社会环境中各种不良因素对学生也有着负面影响。
有些成人生活荒诞放纵,出入一些不正当场所;有的家长为官不廉洁公正,自己不能很好地评判是非标准;一些流行在社会上的不健康的书籍和录音带以及不健康内容的网吧的存在,这些种种现象对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是不可忽视的障碍。
2.学校中良好教育的缺失出现学生攀比成风的现象,学校也有着一定的责任,主要在于缺乏足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由于年龄太小,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够,还不足以具有足够的认知、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明辨美丑,只知道同伴有的自己不能没有,不管这些东西对自己成长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可能的话甚至还要比同伴的要好。
学校这个小环境的教育如果没有做好,社会这个大环境的不良因素便不可阻挡地侵入学生的肌肤,使其行为上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攀比。
寝室之间的攀比现象作文
寝室之间的攀比现象作文《莫让寝室攀比之风盛行》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寝室往往是同学们休息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然而,近些年来,一种不良的现象——寝室之间的攀比现象,却悄然滋生并逐渐蔓延开来,给我们的校园氛围和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寝室攀比,体现在物质方面。
有的同学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名牌衣物、鞋子、电子产品等。
他们互相攀比着谁的手机更高级,谁的电脑配置更强大,谁的衣服是最新款最时尚的。
仿佛拥有了这些昂贵的物品,就能赢得别人的羡慕和尊重,殊不知这种虚荣的追求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物质欲望之中,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比如知识的积累、品德的修养。
在生活方式上也存在着攀比。
有的同学看到别的寝室装修得精美别致,便也跟风去折腾自己的寝室,花费心思购置各种装饰品,力求让自己的寝室看起来比别人的更“高大上”。
而这样的花费往往是不必要的,甚至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同时,为了在生活细节上胜过他人,还会出现互相比较谁打扫得更干净、谁起床更早等不良竞争现象,寝室之间原本和谐的氛围被破坏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紧张和不愉快。
再者,寝室攀比还会影响同学们的心态。
那些在物质上处于劣势的同学,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而那些总是在攀比中获胜的同学,也容易变得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渐渐失去了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一旦形成,将对同学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寝室之间的攀比是毫无意义且有害的。
我们身处校园,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的成长和进步上,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品德塑造自己,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
不要让物质的虚荣蒙蔽了我们的双眼,不要让无谓的攀比扰乱了我们的内心。
如何处理学生的攀比现象
如何处理学生的攀比现象第一篇:如何处理学生的攀比现象如何处理学生的攀比现象如今,菁菁校园之中,攀比邪风劲吹,豆蔻年华之际,斗富恶习盛行。
而且攀比斗富的版本,一日一个新花样,升级速度甚至堪与电脑病毒繁茂期间的商业杀毒软件相媲美。
学生在物质上盲目攀比会分散精力,影响孩子的学习,由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养成并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及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发展下去将有害健康成长。
对此现象不能任其自然,更不能盲目迁就,助其发展,我们需对其正确引导。
一、家长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端正消费行为,以身立教。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穿着打扮,作为学生,如果过于讲究穿着、打扮,一味地追求高档、名牌效应,则不是一件好事。
孩子对美的认识往往受父母的影响,甚至将父母的穿着打扮作为效仿的对象。
如果父母的审美情趣低下,以新奇时髦、穿金戴银、穿名牌服饰为美,那么孩子当然就会无师自通,上行下效了。
特别是有些家长受社会上高消费的影响,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给孩子买高档衣服,甚至买金项链、金手镯,这是应该的,甚至以此炫耀自家的身份、地位或富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有的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在别的孩子面前“不掉价”。
殊不知,这些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是一种误导。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
父母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攀比。
二、在学校教育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利用攀比的积极因素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格外希望得到尊重和重视,想通过攀比获得幸福感、自豪感,获得别人的承认。
但中学生中的拜金主义之风对学生的思想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通过说教的方式显然不足以让学生折服,那么就做转换教育方式的尝试,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并及时捕捉和利用信息作为教育载体,让被教育者能有所触动。
学生教育攀比案例(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学生教育攀比现象也愈发严重。
攀比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家庭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以一个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学生教育攀比现象的原因、表现和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初中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他的成绩逐渐下滑,这让他感到非常焦虑。
为了弥补成绩上的不足,小明开始关注同学们的课外活动和兴趣爱好,试图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竞赛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小明逐渐形成了攀比心理,他开始羡慕那些拥有才艺、特长和优秀成绩的同学,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
三、案例表现1. 学习攀比:小明为了提高成绩,报名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如奥数、英语、钢琴等。
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甚至牺牲休息时间。
然而,他发现有些同学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更少,成绩却比他好,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
2. 社交攀比:小明羡慕那些有才艺、特长和优秀成绩的同学,他希望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形象。
为此,他报名参加了舞蹈、篮球等兴趣小组,但往往因为缺乏天赋和努力,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
3. 家庭攀比:小明的父母非常注重他的教育,总是拿他与其他孩子比较。
他们认为,只有成绩优异、才艺出众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这种攀比心理让小明倍感压力,甚至影响了他的家庭关系。
四、案例原因分析1. 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这种观念导致家长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过度追求成绩和特长,从而产生了攀比心理。
2. 家庭因素: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过高,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承受巨大的压力。
此外,家长之间的攀比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3. 学校教育: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和特长,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攀比心理。
五、案例危害分析1. 学生心理健康受损:攀比心理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中学生“攀比”现象大家谈【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3)4-0-01
准备:提前一周向同学们布置班会内容,要求同学们留意身边同学的吃穿等生活现象,思考下列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1、吃穿“攀比”现象的产生及其影响,
2、“攀比”的表现及危害主要有哪些?你们家长有什么反应?
3、你是如何理解吃穿“攀比”的?
主持人:同学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条件好了,家庭富裕了,家长手中的钱多了,我经常看到同学们在吃,喝,穿戴上,“攀比”,追求享受,正所谓“学生乐,家长愁”。
同学们对此一定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召开主题班会请大家发表意见。
学生a:我认为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今天在谈“攀比”没有必要,因为国家富强了,老百姓都富了,我们吃好的穿好的同学之间大胆“攀比”,赶潮流不就说明了我们国家富了吗、老百姓的钱带子鼓起来了吗?走上了小康的生活水平了吗?难道还要叫我们再过爷爷奶奶吃菜、咽糠那个时代的生活吗?
学生b:我不同意a同学的意见,我认为“攀比”不利于现行中学生的成长,盲目“攀比”会养成我们任性的性格,做事我行我素,不计后果。
比好吃,比穿名牌,比生日花钱,比时髦这只能养成我
们从小贪图享乐,扼杀了老一辈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学生c:我从心底里反对中学生“攀比。
盲目“攀比”只能增加我们父母的经济负担,特别是一些家里贫穷的,“攀比”使得在家务农的父母不堪重负,苦不堪言。
学生d:我认为,咱们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比名牌,比吃穿打扮,比赶时髦。
盲目“攀比”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你就会将心思花在无为的“攀比”上,会造成学业荒废,养成一些恶习,对自己健康成长不利。
比如:办生日宴会,吸烟酗酒,穿名牌等等。
学生e:我父母对“攀比”十分恼火,总是问我:你们学校怎么不通过校会,班团会,对学生进行“俭以养德”的传统教育哩?向学生多讲讲我们祖先节俭养德呢?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在学习,劳动,品德方面与同学们展开竞赛,而不是在吃穿,名牌上“攀比”,话又说回来即使家庭条件许可买名牌,也要讲穿戴环境,学生以朴素大方的服饰最为适宜,这样才能与其他同学平等相处。
我父母关心我最多最重要的是怕我也盲目“攀比”,影响学习,考试成绩不理想。
我感到家长担心是必要的。
学生f:我国学生犯罪率上升,与“盲目攀比”有一定关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留日学生汪某杀母,其动机就是因为母亲无力再提供他在日本的留学费用。
在举我们身边的事例来说,魏亮(化名)同学让父母给自己买房子未能如愿,就在自己父母饭中下毒,毒死
其母,多么耸人听闻。
我们有很多同学为了“攀比”耍面子,装大款,就同父母结仇。
如果不盲目“攀比,踏踏实实地做人,将有利于增进亲情。
学生g:一些同学把自己家庭节俭归咎于自己的父母没本事。
我认为是不对的,俗话说“俭以养德”,墨子说:“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克勤克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宋濂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古代圣贤都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向古人学习呢?而要随波逐流赶时髦呢?这只能给家庭增加沉重经济负担,给父母增加心理上的压力。
学生h: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叔叔阿姨告诉我们:在偏远的山区有许许多多象我们一样大小的人,因为穷困而不能上学,他们多么盼望有一天能够走进课堂!学习科学知识,改变家乡面貌呀!想想他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就不应该“攀比”。
我们何不伸出友爱之手为祖国分忧!
学生i: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校园变成废墟,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好心的人们给学生送水、送吃、送衣服。
投入灾后建设,才是失去了的校园重新建成,才使他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再说我们的校园也被毁坏,几年来我们若不是国家投资,好心的人们捐款。
今天我们能座在这里安心读书吗?
学生l:我们身为一名中学生,其主要职责是学习,我们应该把
精力把放在学习上,用知识和智慧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具有更多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都是在靠家长供养,不应该有任何追求物质享受的权利和作法。
要给自己定位,清楚的了解自己,找回自己,要知道物质上的富有并非真正的富有,只有精神上的富足才可算得上真正富足。
……
主持人:同学们的发言很热烈,也很精彩,现在大家一定很想听听我们老师的看法,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攀比”问题经过了认真思考,也有一定见解。
这很好!不足的是都只从某个角度看问题,欠全面。
下面老师谈谈个人看法。
我们应客观地看“攀比”的优劣,攀比心里也隐含着你们的竞争意识,对“攀比”不能一概而论,关键的问题是要看你们比什么,怎样比,我们在学习上,比上进,比勇于探索和钻研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做一个精神上的富足者;在劳动中,比干劲,踏踏实实,比奉献精神。
才能找回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吃喝穿戴,物质追求上比“攀比”,比享受,也只能是盲目“攀比”,算不上真正的幸福。
只能养成你们的很多不良习气,要知道在今后你们的人生旅途中,虽然要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但是物质追求上盲目“攀比”是不必要的。
因为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同学们,在这个纯净的校园里,我们应该真正远离盲目追求物
质“攀比”。
因为,当今的世界是你们的,你们朝气蓬勃,在当今的世纪,需要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更需要有个性,有远见,有创新力,能经受得起各种考验的接班人。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世界是属于你们的!老师相信你们会做好的!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