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
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产业融合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61ba6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9.png)
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从产业融合发展概述、历程、动力机制、策略与方法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深入探讨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产业融合发展概述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在技术进步、政策引导等作用下,不同产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产业间相互渗透、融合,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的过程。
这种发展模式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产业融合发展的历程产业融合发展经历了从工业革命初期的手工业与农业的融合,到20世纪末期信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等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通信、传媒、娱乐等产业出现了大规模的融合,形成了许多跨行业的新兴产业。
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两个方面。
内在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和技术创新,企业需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外部压力则来自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政策环境的调整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等。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用户和政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而政府也需要为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创新、市场变化和政策支持等方面。
首先,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产业间的技术壁垒,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
其次,企业需要敏锐捕捉市场变化,尤其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
此外,政策支持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需要为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和倾斜。
实际应用案例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已经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产业融合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41ec7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3.png)
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行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过程,通过结合现有资源和技术,创造新的产业体系和增值机会。
产业融合不仅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本文将对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现状、挑战及发展路径。
一、产业融合的意义产业融合能够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产业融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通过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结合,传统产业能够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技术和管理的创新。
其次,产业融合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将创造新的业态和产业链,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创新引擎。
最后,产业融合还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融合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融合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产业融合已取得显著成果,形成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融合程度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方面。
产业融合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壁垒、市场保护主义和政策支持不足等。
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挑战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需要克服技术壁垒和知识差距。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不同行业的技术、管理和文化差异可能成为阻碍因素。
其次,市场保护主义的存在也制约着产业融合的发展。
一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土产业的考虑,采取限制进口、设立贸易壁垒等措施,使得产业融合的进程受到限制。
此外,政策支持不足也是制约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时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和优惠税收等激励措施。
四、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为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和路径。
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整理)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整理)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b70eac7d852458fb760b5608.png)
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陈柳钦*(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091)[内容提要]: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世纪之交的国际经济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未来21世纪的发展趋势。
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业;产业发展;产业融合一、产业融合:一种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1、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产业融合。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最早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速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了三、二、一产业之间相互渗透,趋于融合。
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充实物质生产部门的基础,并在商业中加以运用,正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快速步伐和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活动,产业的边界逐步趋于模糊化,全新的融合型产业体系形成。
产业融合这一新型产业革命,正如一股浪潮冲击并变更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影响到个人、家庭、企业以至国家等各个层面。
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
它拓宽了产业发展空间,促使产业结构动态高度化与合理化,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
在信息时代,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呈现自身的不同特征(见表1)。
信息技术革命进入产业化阶段的最大标志是,信息产业及其与传统产业间的融合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群。
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的产业化是信息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结果,是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
新产业革命不仅仅是信息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整合和改造,更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为平台,关联产业互动与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产业融合[1]。
三产融合发展特点
![三产融合发展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215f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a.png)
三产融合发展特点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产业融合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三产融合,即三次产业的融合,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
这种融合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协同效率,促进创新能力,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点1.产业结构优化: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方面,农业与工业的融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拓展了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2.产业协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了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
农业、工业、服务业在融合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形成了良性的产业生态链。
这种协同合作有助于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创新能力提升:三产融合发展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
在融合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管理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这种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案例分析以某市农业、旅游业和信息服务业的融合为例,该市通过建设智慧农业系统,将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附加值。
同时,该市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促进了旅游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在此基础上,该市搭建农业物联网平台和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将农业、旅游业与信息服务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一案例表明,三产融合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
四、挑战与对策然而,在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行业壁垒是制约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产业在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和制度建设,打破行业壁垒,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
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db2116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4.png)
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随着当代社会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产业发展上的相互融合和渗透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趋势。
由于各行业之间存在着技术、资源和市场的共性,以及不断传播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所以各种行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就变得非常普遍和快速。
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首先体现在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例的行业融合上,信息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既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网络技术,也涉及到电子商务、物流或营销等经济行为。
因此,在实现产业融合过程中,必须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以获得最优化的效果。
其次,从行业理念和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经济环境、资源利用、经营管理和服务理念等不同的基础。
为此,在实现产业融合时,必须从理论、实践和技术上来重新构建行业本身的理念和商业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
此外,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和渗透,还必须从促进行业机构变革的角度来分析。
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
![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https://img.taocdn.com/s3/m/10fc364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1.png)
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不断整合,产业界的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趋势之一。
本文将探讨产业发展中相互渗透和融合化的概念、影响因素、实施策略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什么是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化?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化是指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市场、人才等要素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和生态系统。
这种趋势打破了传统产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了跨界合作和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技术进步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产业间的相互渗透提供了无限可能性。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让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推动了产业融合化的进程。
市场需求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不同产业间需要相互合作以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智能家居和智能城市的发展就是各个产业融合的产物。
政策支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的融合化发展。
对产业创新和跨界合作的扶持政策,为不同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需要不断创新来推动产业间的融合。
企业需要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跨界合作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企业应积极寻求跨界合作机会,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融合的发展。
人才培养产业融合化需要具备跨界能力的人才,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界思维的人才,以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
未来发展方向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化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变化,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会更加紧密,新的产业形态也将不断涌现。
结论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化不仅是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强创新、跨界合作,培养人才,促进产业发展的融合化,实现共赢。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这种趋势会愈加明显,不断推动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行业发展中的产业融合趋势如何
![行业发展中的产业融合趋势如何](https://img.taocdn.com/s3/m/a455a14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8.png)
行业发展中的产业融合趋势如何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格局,也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产业融合,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的过程。
它打破了传统产业之间的边界,使得原本各自独立的产业环节能够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融合的关键力量。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的不断突破,原本属于不同产业的技术开始相互借鉴和应用。
比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制造业能够实现智能化生产,同时也催生了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新兴业态。
其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也在推动产业融合。
如今,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单一产业往往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跨产业合作来整合资源,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再者,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拓展业务领域,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竞争力。
产业融合在多个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
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方面,制造业企业不再仅仅专注于产品的生产,而是逐渐向服务领域延伸,提供包括产品设计、售后服务、金融支持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例如,汽车制造商不仅销售汽车,还提供汽车租赁、维修保养、金融贷款等一系列服务。
这种融合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收入来源,也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农业、工业、金融等传统行业。
在农业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工业领域,智能制造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
![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https://img.taocdn.com/s3/m/8a73e418a21614791711285d.png)
期 六 第 年 六 # # 二 ! ! ! ! ! ! ! ! ! ! ! ! ! ! !
$
收稿日期: @$$D9#$9#$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 《 集群视角下的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 ( 编号: $DEFG$%% )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陈柳钦 (#B%B —) , 男, 湖南邵东 人, 哈尔 滨商 业大学 经济 学院教 授, 硕士 研究生 导师, 研 究方向 为产 业经
交错的网络关系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 它代表着 介于 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 一种 新的空 间经 济组织 形式, 是 当今世界经济 发展的新亮点。它不仅可以成为区 域经济发 展的主导, 而且也成为提高一国产业国际竞 争力的新 力量。 产业 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 空间组织 形式, 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 规模效益, 是其 他 形式无法比拟的。从世 界范 围看, 集群 化已 是一个 非常 普 遍的现象, 国际上 有竞争 力的 产业 大多是 集群 模式。在 经 济全球化的今天, 产 业集群 化发 展已成 为全 球性的 经济 发展潮流, 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 架。 产业集群作为由产业、 人口、 城镇、 信息、 基础 设施等要 素构成的非 平衡态、 非线形相互作用的开放 系统, 通过内部 要素的相互 融合以及与外部系统物质、 能量、 信息 的频繁交 换 维系着自身的存在。产 业集 群在横 向和 纵向 的联系 中, 不断体现出它对区域经济 系统 的影响 和作 用, 即不断 体现 内部各要素的整 合功 能, 并实 现自 身结 构的 自组 织! 及有
产业发展的集群化、 融合化、 生态化
% 陈柳钦!
[ 天津社会科学院, 天津 "#$$%# ]
$
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
![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https://img.taocdn.com/s3/m/a7ca2bd050e2524de5187eda.png)
信息产业为平台, 关联产业互动与融合形成了一种新 的产业创新方式 …‘ ”。 n
.
2 产业 融合 发展 的动 因。产 业 间 的关 联性 和对 . 效益 最 大化 的追 求是 产业 融合 发展 的 内在 动力 。从 当今 世 界产业融 合 的实践 看 , 推动 产 业 融 合 的 因素 是 多方 面的 。首先 , 术 进 步 是产 业 融 合 的 内在 条 技 件 。技术 进步改 变 了原有 产业 产品 或服务 的技 术路 线, 因而 改变 了原有 产业 的生产 成本 , 而为产业 融 从
维普资讯
[ 经济与管理]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 0 年第3 总第 1 2 06 期( 期) 2
■
文章编号 : 0 6 3 ( 06 0 0 3 — 5 中图分类号 :0 2 9 文献标识码 : 1 3— 6 6 2 0 )3— 0 1 0 ; 0 F6 . : A
康发展。
关键词 : 产业 : 业发展 ; 产 产业融合
I f t a i n i n u t ilDe e o me t I d s ra n e g n e n i r t I d s ra v l p n : n u t ilCo v r e c l o n C HE i — i N Lu qn
合提供了动力。近几年来 , 信息产业 以每年 3 % 的 0 速度 发展 , 信息 技术革 命 引发 的技 术 融合 已渗透 到
收 稿 日期 :0 6— 2—1 20 0 2
基金项 目: 国家社科基金《 集群视 角下的创新 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 编号 : BI 6 ) ( 0 J0 6 和国家软科学研究 计划项 目(g 5 . / 北老工 业基地技 术创新体系实现模式研究》 项 目 : 0 D Q D 4 ) ( 号 2 5 G 4 1 8 的部分阶段性成果 。 0 作者简介: 陈柳钦 (9 9 , , 16 一) 男 湖南邵东人 ,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主要研究方 向为产业经济、 市经济 。 城
产业融合 新观点
![产业融合 新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e06152b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7.png)
产业融合是一种经济发展现象,指的是不同产业之间通过相互渗透、融合和交叉,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或产业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对于产业融合的新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跨界融合: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成为趋势。
这种跨界融合可以产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有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
2. 价值链整合: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不断变化。
产业融合可以将不同产业的价值链进行
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业链的共赢。
3. 平台化发展: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产业平台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通过建立产业平台,可
以实现产业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4. 创新驱动:创新是产业融合的核心驱动力。
通过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等方式,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
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5. 绿色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各产业的共同目标。
通过绿色技术和循环经济等
手段,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总之,对于产业融合的新观点,要关注跨界融合、价值链整合、平台化发展、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等方面,以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是什么意思
![产业融合发展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8d96512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d.png)
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
产业融合发展产生的效应产业融合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来进行讨论,当前,产业融合已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它所产生的效应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促进了传统产业创新,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
由于产业融合容易发生在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取代了某些传统技术、产品或服务,造成这些产业市场需求逐渐萎缩,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同时产业融合催生出的新技术融合更多的传统产业部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促使其产品与服务结构的升级。
促使市场结构在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动中不断趋于合理化。
现行的市场结构理论认为,有限的市场容量和各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向结合在一起,就会造成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
而在产业融合以后,市场结构会发生更复杂的变化。
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促进更大范围的竞争。
产业融合使市场从垄断竞争向完全竞争转变,经济效率大幅度提高。
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过程具有内在的动态一致性。
技术融合提供了产业融合的可能性,企业把融合过程推进到各个运作层面,从而把产业融合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不同产业内企业间的横向一体化加速了产业融合进程,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
同时,产业融合对企业一体化战略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产业融合中企业竞争合作关系发生变革,融合产业内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企业创新与灵活性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在这场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创新能力弱、灵活性差的企业会以更快的速度被淘汰出局。
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d8a8c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0.png)
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不同产业间相互渗透、协同创新的过程,有助于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经济升级。
以下是一些建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1.建立跨界合作机制:建立产业联盟、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企业间、行业间的跨界合作,共享资源、共同研发,实现互利共赢。
2.推动技术创新与研发合作:加强不同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研发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创新成果的共享与应用。
3.制定产业融合政策:政府应制定支持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包括税收、财政激励、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4.搭建融合平台:搭建跨领域产业融合平台,为不同产业提供交流合作的场所,推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5.开展产业融合培训:为企业提供相关产业融合培训,提高企业对融合发展的认知和实施能力。
6.建设产业共享平台:建设产业共享平台,包括物流、人才、信息等方面,推动产业资源的共享与互通。
7.打破创新壁垒:打破产业创新的壁垒,鼓励企业共享研发成果,形成产业创新的生态圈。
8.设立融合基金:设立产业融合发展基金,用于支持融合项目的投资与创业,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9.加强人才交流:加强不同产业领域的人才交流,鼓励优秀人才跨领域创新创业,推动产业融合。
10.推动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产业链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提高产业效率。
11.促进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专门支持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产品,降低融资难度。
12.建立产业融合监测体系:建立产业融合监测体系,及时了解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13.推动绿色产业融合:推动绿色产业融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环境影响。
14.加大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产业融合合作,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我国产业水平。
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措施,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努力,形成合力。
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50cb7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b.png)
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过程,通过合作共赢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增加附加值的目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产业融合越来越成为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企业协同等多方面来探讨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首先,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个产业都可以借助先进技术进行创新,从而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等。
例如,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物联网等产业之间实现了紧密联系,形成了工业互联网。
另外,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也为不同产业间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未来,随着新技术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产业融合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深度化的发展趋势。
其次,市场需求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单一产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产业融合成为不可或缺的发展模式。
例如,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的追求,健康养生产业与食品饮料、互联网、生物科技等产业融合,形成了养生产业链。
此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体育产业等也与其他产业形成了紧密联系。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产业融合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再次,政策支持也是促进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
各国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
例如,中国政府推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鼓励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
可以预测,未来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产业融合的支持力度,为各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最后,企业协同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通过跨行业、跨地区的合作,企业可以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例如,汽车制造企业与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将汽车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推动了智能汽车的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7709a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7.png)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农村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它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区域的协调发展。
针对这一目标,本文将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是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传统的农业模式以粮食生产为主导,存在着农民收入低、农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
因此,应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具体而言,可以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加工业、农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第二、第三产业,以提高农民收入,并促进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
通过深度融合,可以形成产业链、价值链的协同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附加值。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促进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的紧密结合,实现产业链的顺畅衔接。
2. 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推广农业物联网和农业大数据应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3. 加强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农业保险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
4. 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等形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三、加强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加强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路径。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d6700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2.png)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一种将不同领域的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的发展模式。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业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本文将从产业融合的定义、背景、发展模式、案例以及前景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产业融合的定义和背景产业融合即不同领域的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联动发展的现象和方式。
其背景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管理、交流等各个领域有了更高效的方式,同时也使得各个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而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则要求不同的产业要有更多的合作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二、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1. 供应链协同:各个产业通过共享信息和资源,优化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例如,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可以实现生产链条上的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
2. 技术创新: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升级。
例如,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催生了新一轮的金融科技创新,如移动支付和智能投资。
3. 孵化器模式:孵化器将创业公司、投资者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例如,科技园区和创新创业中心的建设,为不同领域的创业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孵化和发展环境。
4. 平台经济: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搭建的平台,将不同产业的供求双方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例如,共享经济平台的兴起,让个人和企业能够共享闲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产业园区:将相关产业集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汽车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三、中国产业融合的案例1. 新能源和汽车产业的融合:中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鼓励,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推广。
这种融合模式不仅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升级,还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
三产融合的类型和内容。
![三产融合的类型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7c32d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5.png)
三产融合的类型和内容。
以三产融合的类型和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产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三产融合是指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过程。
它涉及到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旨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产业融合的类型1. 农业与制造业融合:农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是指将农业生产与制造业加工相结合,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方式,实现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农业废弃物可以用于制造生物质燃料,农产品可以加工成方便食品等。
2. 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是指将农业生产与服务业相结合,通过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直供等方式,实现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例如,农民可以开设农家乐、农庄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并提供服务。
3.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是指将制造业生产与服务业相结合,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售后服务等方式,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例如,汽车制造商可以提供汽车保养、维修等售后服务,增加客户粘性和品牌忠诚度。
二、产业融合的内容1. 资源共享: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可以相互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农业废弃物可以用于制造生物质燃料,制造业的副产品可以用于农田改良。
2. 技术创新: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可以相互借鉴,促进技术创新。
例如,制造业的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市场拓展:不同产业之间可以通过合作拓展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例如,农产品可以通过制造业的渠道销售到城市,制造业可以通过农业的渠道销售自己的产品。
三、三产融合的意义1. 促进经济增长:三产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2. 推动转型升级:三产融合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 增加就业机会:三产融合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2023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
![2023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fc5e18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1.png)
2023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2023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因此,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政府重点推动的政策方向。
一、融合发展的概念和意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相互渗透、互相支撑、协同发展,形成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这种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融合发展政策的意义在于,能够打破传统的产业壁垒,促进不同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
另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同时,融合发展也能够推动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动能的形成。
二、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方向1.政策导向:制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明确产业政策支持的方向和重点,打破各产业之间的壁垒,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2.优惠政策:针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融资扶持、技术支持等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3.产业联盟:政府支持成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联盟,通过联合生产、共享资源、创新技术,推动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
4.金融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融资和股权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5.创新引领:加强科技创新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6.人才支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推动不同产业人才间的交流和协同。
以上政策措施旨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奠定基础。
三、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1.农业种养业:推动农业与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打破传统农产品销售方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产融合实施方案
![三产融合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ce22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d.png)
三产融合实施方案三产融合是指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为了实施三产融合,应该制定相应的方案。
下面是一份实施三产融合的方案。
一、政策支持1.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合作与融合。
2. 提供财政支持,资助三产融合项目的研发和实施。
3.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三产融合提供法律保障。
4. 扩大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推动三产融合的国际化合作。
二、产业协调1. 鼓励农业企业与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
2. 联合农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开展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附加值的提升。
3. 加强农业和服务业的对接,开展农村旅游、乡村民宿等特色农业旅游项目。
三、技术支持1. 加强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2. 推广智能化农业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3. 建立农业信息平台,为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数据支持。
4. 鼓励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
四、人才培养1. 加强对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三产融合的人力资源优势。
2. 设立三产融合相关专业并拓宽培养渠道,培养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
3. 加强农村地区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
五、创新创业1. 鼓励农村创客和中小企业家创办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相结合的企业,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2. 提供创业培训和政策支持,帮助创业者解决融资、技术和市场等问题。
3. 成立创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资源支持。
六、推动农村振兴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 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 支持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幸福感。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促进三产融合的发展,实现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势互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并为农村振兴提供支撑。
三产融合的概念
![三产融合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172b6e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7.png)
三产融合的概念1. 定义三产融合是指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之间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过程。
它是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转型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三产融合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发展和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和高质量经济增长。
2. 重要性2.1 优化资源配置三产融合能够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往往是相对独立的,资源配置存在着一定的浪费和低效问题。
而通过三产融合,不同产业之间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2 促进创新发展三产融合有助于创新的产生和发展。
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共享,激发创新的活力。
以农业为例,通过与科技、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融合,可以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3 提升综合竞争力三产融合可以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融合发展,不同产业之间可以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形成协同效应,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此外,三产融合也有助于打破传统的行业壁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应用3.1 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一方面,服务业可以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农业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例如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服务业形式的兴起,为农村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3.2 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可以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传统的制造业往往注重生产过程和产品本身,忽视了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服务。
通过与服务业的融合,制造业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陈柳钦(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91)[内容提要]: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世纪之交的国际经济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未来21世纪的发展趋势。
为了顺应产业融合这一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业;产业发展;产业融合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最早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
20世纪70年代的通讯技术革新(光缆、无线通讯、宇宙卫星的利用和普及)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革新及迅速发展,推动了通讯、邮政、广播、报刊等传媒间的相互融合,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初见端倪。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通讯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数字、通讯网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所带来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推进了出版、电视、音乐、广告、教育等产业的融合浪潮。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给世界带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而作为经济发展的产业,必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战略性的调整。
产业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的。
2000年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公司和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宣布合并。
合并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将成为融媒体、娱乐和通讯为一体的世界巨头,公司市值为3500亿美元,年销售额为300亿美元,交易额达1840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
这个“天作之合”造就了新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代表着传统媒体产业和网络产业的融合,同时,也成为国际产业融合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并拉开了产业融合与产业革命的序曲,这场革命将是全方位、跨行业、深层次、超国界的。
从经济学角度看,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的最根本的理由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说白了,就是两个公司合并的价值超过单个公司的价值,也就是经典的协同理论说:1+1>2。
2001年6月,联想和西门子签署进军手机技术领域的战略协议,将电脑技术与无线通讯技术相结合,融合出集无线通信于一体的笔记本电脑新产品。
2001年10月,世界着名的家电生产企业索尼公司与从事手机生产的爱立信公司联合成立手机公司,通信产业向传统家电产业渗透,实现了产业融合。
所有这一切均表明,产业融合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传统IT业的制造商、传统家电制造商和传统通讯制造商开始了殊途同归的接近。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速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了三、二、一产业之间相互渗透,趋于融合。
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充实物质生产部门的基础,并在商业中加以运用,正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快速步伐和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活动,产业的边界逐步趋于模糊化,全新的融合型产业体系形成。
产业融合这一新型产业革命,正如一股浪潮冲击并变更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影响到个人、家庭、企业以至国家等各个层面。
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
它拓宽了产业发展空间,促使产业结构动态高度化与合理化,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
在信息时代,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呈现自身的不同特征(见表1)。
信息技术革命进入产业化阶段的最大标志是,信息产业及其与传统产业间的融合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集群视角下的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编号:05BJL066)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
业群。
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的产业化是信息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结果,是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
新产业革命不仅仅是信息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整合和改造,更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为平台,关联产业互动与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产业融合。
表1 信息化时代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特征比较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实践看,推动产业融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技术进步是产业融合的内在条件。
技术进步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
作为新兴主导产业的信息产业,近几年来以每年30%的速度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技术融合已渗透到各产业,导致了产业的大融合。
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①则是当今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基础上产生的产业融合是“对传统产业体系的根本性改变,是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成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②。
其次,跨国公司根据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一体化经营中使产业划分转化为产业融合,正在将传统认为的“国家生产”产品变为“公司生产”产品。
可以说,跨国公司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
再次,放松管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
管制的放松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
为了让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更有竞争力,产品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一些发达国家放松管制③和改革规制,取消和部份取消对被规制产业的各种价格、进人、投资、服务等方面的限制,为产业融合创造了比较宽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值得说明的是,技术进步加上放松管制并不一定就导致融合。
产业的技术进步大多发生在本产业内部,而不是发生在产业边界,产生了被学术界称为“死尸融合”的现象。
“死尸融①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然而技术融合的产生并不必然带来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必须经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然后才到市场融合,最后完成产业融合的整个过程。
参见: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2期第16-21页。
②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在放松管制方面,最典型的是美国1996年《电信法》。
它的出发点是放松管制,旨在提供一个通过开放电信市场以促进竞争、放松管制的国家政策框架,加速高级通信、信息技术以及私人部门的发展。
管制的放松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从而逐步走向融合。
合”迫使实业界对企业传统经营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企业重组(BT)、业务流程重组(BPR)、虚拟企业等管理模式,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促进产业融合开始直接进行管理创新的实践。
通过将管理创新、技术进步、放松管制结合起来,使产业融合变为现实。
对于产业融合,学术界对此论述因角度不同,提法各异。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哈佛大学的AnltaonyOettinger和法国作家Nora,Miac分别创造了Compunication和Telemation两个新词来试图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他们将信息转换成数字后,把照片、音乐、文件、视象和对话通过同一种终端机和网络传送及显示,使不同形式的媒体彼此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得到加强,这个现象称为数字融合①。
美国学者Greenstein和Khanna从产业变动的角度认为②,产业融合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欧洲委员会的绿皮书(1997)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重合”③。
Yoffie(1997)将融合定义为“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④。
日本学者植草益(2001)在对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进行研究以后,从动因的角度,把产业融合定义为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壁垒,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并认为产业融合不仅出现在信息通讯业,金融业、能源业、运输业的产业融合也在加速进行之中。
他预测,不仅只在这4个产业领域,在制造业,产业融合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⑤。
在我国,大多数学者从产业之间影响关系的角度主张,产业融合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种产业或多种产业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产业。
岭言(2001)认为:新旧经济的“产业融合发展”是指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个以上产业融为一体,逐步发育成长为新的企业;产业融合不是几个产业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显示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马健(2002)将产业融合的涵义概括为: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
周振华(2003)认为产业融合意味着传统产业边界模糊化和经济服务化趋势,产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建立和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
聂子龙、李浩(2003)认为:所谓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发生既有产业的退化、萎缩乃至消失的现象。
角度虽有不同,实质内容大致一致,即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革命及其强大的渗透力,打破了不同产业的边界,使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新的融合产业。
产业融合不是几个产业的简单叠加,而是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是“混合物”,而是“化合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也可以称之为交叉产业和边缘产业。
因此,产业融合的概念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从狭义角度讲,产业融合就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这个定义局限于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计算机网、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从广义角度讲,产业融合一个由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创造性破坏的产业动态发展过程。
它通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形①Mueller,Milton(1997),TelecomPolicyandDigitalConvergence,HongKong:CityUniversityofHongKongPress.②Greenstein,S.andKhanna,T.(1997),“Whatdoesindustrymean?”inYoffieed.,Competingintheageofdigitalconvergence, PresidentandFellowsofHarvardPress.③EuropeanCommission(1997),GreenPaperontheConvergenceoftheTelecommunications,MediaandInformationTechnology Sectors,andtheImplicationsforRegulationtowardsanInformationSocietyApproach,Brussels:EuropeanCommission.④Yoffie,D.B.,(1997),CompetingintheAgeofDigitalCovergence,NewYork;ThePresidentandFellowofHarvardPress.⑤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第24-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