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菌玻璃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要
Cu2O_纳米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及性能研究
easy large scale production is a potential substitute for silver loaded antibacterial glass. In this study, SiO2 -Al2 O3 -K2 OZnO-P2 O5 -B2 O3 -CuO glass-ceramics with different ZnO / K2 O were investigated. Their micro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Jobin) 记录样品中玻璃相和晶相特定基团分子的拉曼振动信号,选择激光器波长 532 nm,测试范围 100 ~
2 000 cm - 1 ;采用 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PS,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分析材料中 Cu 元素的价态;采用场发
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FESEM, Zeiss Ultra Plus) 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 HRTEM, JEM-1400 Plus) 观察样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择 SiO2 -Al2 O3 -K2 O-ZnO-P2 O5 -B2 O3 硅酸盐玻璃体系,以 CuO 为铜源,采用熔体-淬
冷法制得了富含纳米 Cu2 O 的微晶玻璃。 采用多种表征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 ZnO / K2 O 比微晶玻璃的显微结
构,并分析讨论了显微结构与所制得微晶玻璃抗菌效果和可见光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为新型功能微晶玻璃
基和氨基反应,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质基质流出,随后细胞死亡;而对于细胞壁较厚的革兰氏阳性菌,
Cu + 释放还可能进一步产生活性氧基团( 如 O2- 、·OH 和 H2 O2 ) ,从而诱导氧化应激,加速细菌的衰退和死
新型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各种疾病的爆发越来越频繁。
其中,细菌的感染是我们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研究新型的抗菌材料。
而纳米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们可以具有出色的抗菌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型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及其在未来的发展。
第二章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2.1 纳米抗菌材料的定义和分类纳米抗菌材料是指具有纳米尺度的特征尺寸并具有抗菌性能的材料。
根据其材料本身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无机纳米材料、有机纳米材料和生物纳米材料。
其中,无机纳米材料如银纳米材料和金纳米材料等,因其具有很高的抗菌性能而被广泛应用。
有机纳米材料如聚合物纳米材料和碳纳米管等可以通过后处理的方式改善其抗菌性能。
生物纳米材料则是利用生物体内的天然纳米材料,如蛋白质、病毒和细胞壁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强的抗菌性能。
2.2 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如机械研磨法和热溶法等主要用于制备粒径较大的纳米材料。
化学法如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等可以制备粒径均匀、纯度高的纳米材料。
生物法如微生物发酵和植物提取等,可以制备生物来源的纳米材料。
2.3 纳米抗菌材料的抗菌机制纳米抗菌材料的抗菌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接触破坏菌体膜,使其死亡;二是通过释放出抑制菌生长的物质,如金属离子、氧化还原物和生物分子等,从而抑制菌的繁殖和生长。
第三章纳米抗菌材料的应用3.1 医用领域纳米抗菌材料在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主要应用于医用器械、手术衣、口罩、消毒液和医用纤维等。
其中,银离子是目前最常见的纳米抗菌材料,可以用于各类医用器械的表面涂层和生物纺织品的处理,具有阻止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作用。
3.2 食品安全领域纳米抗菌材料可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被添加,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纳米抗菌玻璃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要
总结和展望纳米抗菌玻璃技术的研究进展2009/12/18/08:44来源:玻璃新观察综述了纳米抗菌玻璃技术研究的内容,总结了纳米抗菌玻璃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纳米抗菌玻璃方向进行了展望。
1引言纳米粒子因其尺寸变小,而具有许多新的特性。
例如:表面与界面效应、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
当任何材料用高科技手段被细化到纳米量级时,该材料的物化性能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金属为导体,但纳米金属微粒在低温下的量子尺寸效应会导致绝缘性,纳米无机杀菌剂具有极强的杀菌能力等[1]。
细菌、霉菌作为病原菌对人类和动植物有很大的危害,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微生物还会引起各种工业材料、食品、化妆品、医药品等分解、变质、劣化、腐败,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具有杀菌和抗菌效应的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人们也研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抗菌材料[2]。
抗菌(杀菌玻璃亦称绿色玻璃,属新材料科学与微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材料抑制和杀死细菌,从而使传统产品增添高新技术含量。
纳米抗菌玻璃由此产生,它既具有纳米材料的新的特性,而且同时也具有杀菌效果。
2纳米抗菌玻璃的研究现状2.1银系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银系抗菌材料[5~6]可以说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材料,其抗菌机理,目前有以下两种观点:(1Ag+接触反应,认为Ag+通过接触反应造成微生物活性成分破坏或产生阻碍。
当微量Ag+到达微生物细胞膜时,因后者带有负电荷,依靠库仑引力,使二者牢固吸附,Ag+穿透细胞壁进入胞内,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
同时,Ag+也能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物质传送系统。
(2催化假说,认为物质表面分布的微量Ag+能起到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银激活空气或水中的氧,产生羟基自由基(·OH及活性氧离子(·O2-。
它们能破坏微生物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或杀灭细菌,以上两种假说都有一定依据。
2.2纳米表面效应纳米ZnO是新型抗菌剂,具有广谱的杀菌抗菌效能、耐热性高、安全性好、持续性好、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在杀菌除臭、预防疾病、美化环境方面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纳米玻璃的作用范文
纳米玻璃的作用范文纳米玻璃(Nano Glass)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其特点是在玻璃表面形成了纳米级结构,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改变玻璃的性质和功能。
纳米玻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1.自洁功能:纳米玻璃具有优良的自洁功能,可以自动清除粉尘和污垢。
纳米级结构可以使玻璃表面变得非常光滑,粉尘和污垢无法黏附在上面,雨水或其他水分可以将其冲洗掉。
这种自洁功能不仅可以减少日常清洁工作的频率,也可以保持玻璃的透明度和美观。
2.抗菌功能:纳米玻璃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病菌和细菌的繁殖。
纳米级结构能够在玻璃表面形成微小的孔隙,这些孔隙可以释放出抑菌剂,杀死细菌和病菌。
纳米玻璃在医疗设备、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卫生和安全水平。
3.防紫外线功能:纳米玻璃可以有效阻挡紫外线的进入,并且不会影响可见光的透过性。
纳米级结构对紫外线具有反射和吸收作用,可以有效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纳米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汽车领域,可以提供更安全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4.抗划伤功能:纳米玻璃的表面硬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抗划伤性能。
纳米级结构可以增加玻璃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其抵御划痕和磨损。
这种抗划伤功能使纳米玻璃在电子设备、手机屏幕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5.纳米光学功能:纳米玻璃可以通过调整其纳米级结构来控制光学性质。
通过改变纳米结构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在可见光和红外光之间实现选择性透过或反射。
这种纳米光学功能为光学器件和光学传感器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
6.环境保护功能:纳米玻璃可以应用于纳米过滤器或膜的制备,用于水处理和气体净化。
纳米级结构可以在玻璃上形成纳米孔,使其具有选择性地吸附或过滤特定的物质。
利用纳米玻璃,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等。
纳米玻璃作为一种功能性材料,具有多种作用和潜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玻璃的性能和应用还将不断拓展和完善,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机会。
纳米抗菌玻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纳米抗菌玻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纳米抗菌玻璃项目投资环境分析,纳米抗菌玻璃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纳米抗菌玻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纳米抗菌玻璃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纳米抗菌玻璃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纳米抗菌玻璃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纳米抗菌玻璃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纳米抗菌玻璃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纳米抗菌玻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写:纳米抗菌玻璃项目建议书纳米抗菌玻璃项目申请报告纳米抗菌玻璃项目环评报告纳米抗菌玻璃项目商业计划书纳米抗菌玻璃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纳米抗菌玻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纳米抗菌玻璃项目规划设计咨询纳米抗菌玻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纳米抗菌玻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毛 勇 邓 玉 明
( 州娃哈哈集 团有限公司质监部 ,杭州 ,3 0 1 杭 10 8)
摘 要 : 纳米抗菌材 料中抗菌剂以纳米尺寸分散 ,具 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反应活性 , 抗茵材料 整体的抗菌效果较传统抗菌 剂有显著提高 ,更能 显著的抑制细 菌、真 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改兽抗菌材料的 力学性 能 ,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 关注 。本文对具有广泛应用 前景 的金属 并 型、光催化型 、季铵盐或季磷盐 修饰 无机 纳米颗粒等纳 米抗菌剂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 了综述。 关键词 : 纳米 ; 抗菌剂 ; 金属型 ;光催化型 ; 无机纳米颗粒
A >C >Z >C 。=C g u n e a
种 抗 菌作 用 的银 离子 通过 溶 胶 一 凝胶 、离 钛 矿 型 3 晶体 结构 ,其 中锐钛 矿 型 的 子 交换等 技术依 附在 纳米级 的载体 上 ,
TO存在 品格 缺陷 ,结构 比较 开放 ,当 i
危害 程度 :A = b S >H > s S = e g
之 间的复 合物等 。在 目 使用 的这些 半 前
导体 物质 中从使 用程序和 性价 比来看 , 纳米 T 0 明显 优于 其他 几种光 催 化抗 菌 i
剂 。 T 0 有 金 红 石 型 、板 钛 矿 型 和 锐 1
锌等几 种 。金属 离子对 细菌 的抗 菌效果
和 对人体 的危害程 度如 下H : 抗菌 效果 :A 针 S = e >H > s = b S g
Z > C >Ag n u >C 。=C e a
如 沸 石 、 SO T O z O 1 1 n 、磷 酸 复盐 颗 粒尺 寸降到 纳米级 时 ,具 有 良好 的光 等 。由于超 细纳 米级粉 体颗 粒高 比表面 催 化活性 。 积和高 反应 活性 的特殊 效应 ,大 大提 高 了整体 的抗 菌效 果 ,使 抗菌 剂耐温性 、 粉体细 度 、分散性 和功 能效 应都得 到 了 纳米 T 0抗菌 作 用较 为长效 ,抗 菌 i
2023年抗菌玻璃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抗菌玻璃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抗菌玻璃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抗菌玻璃行业的市场前景也日渐广阔。
一、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抗菌玻璃能够防止和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够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化妆品、电子、建筑、交通等领域中的各种产品。
随着人们重视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抗菌玻璃在消费品市场中的需求迅速增长。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人们对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家庭环境等场所和用品的卫生安全要求更高,抗菌玻璃作为一种具有高防护性能的材料,受到了更多的青睐。
二、产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抗菌玻璃除了能够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外,还能够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中的容器、包装材料、托盘等产品中,能够有效防止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此外,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抗菌玻璃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及半导体加工等相对高端领域中。
随着抗菌玻璃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格局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变革。
三、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品质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创新,抗菌玻璃技术已经实现了从被动杀菌到主动杀菌的进化,使其抗菌性能进一步提高。
目前,抗菌玻璃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产品质量稳定,同时也在实现产品自洁、光触媒等多种功能需求的同时,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和使用寿命。
总之,抗菌玻璃的市场前景无疑是非常广阔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的日益关注,抗菌玻璃的市场需求和应用情况肯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和提升,其地位和影响力也将逐步扩大,在未来的发展中,抗菌玻璃有望成为一种引领新时代的新型材料。
玻璃杯银离子抗菌技术原理
玻璃杯银离子抗菌技术原理
玻璃杯银离子抗菌技术是通过在玻璃杯表面涂覆银离子,利用银离子抗菌的特性来抑制和杀灭细菌的技术。
银离子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使其失去生存能力。
银离子与细菌表面的蛋白质结合,抑制细菌的代谢活性,阻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在玻璃杯表面涂覆银离子时,可以使用多种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纳米银粒子添加到玻璃杯的制造过程中,使其均匀分布在玻璃杯表面。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离子交换的原理,在玻璃杯表面形成含有银离子的覆盖层。
当使用带有银离子的玻璃杯时,细菌接触到杯壁表面时会与银离子发生作用,导致细菌的生物学活性受到影响,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这使得玻璃杯具有了抗菌的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玻璃杯银离子抗菌技术并不能完全杀灭所有的细菌,但可以显著降低细菌的数量和传播风险。
同时,银离子在抗菌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对人体无毒无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容器和餐具等领域。
抗菌型超白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第42卷第12期2023年12月硅㊀酸㊀盐㊀通㊀报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Vol.42㊀No.12December,2023抗菌型超白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田英良1,位喜鹏1,张清山2,韩艳丽2,何㊀峰1,赵志永1,李㊀博2,严建华1,贺有乐2,王长军2(1.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北京㊀100124;2.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廊坊㊀065600)摘要:本文在超白玻璃配合料中引入AgNO 3作为有效抗菌成分,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一种具备高抗菌性的超白玻璃㊂该玻璃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㊁色度值和抗菌性能,其中玻璃在380~780nm 的可见光透过率约为91.5%;随着AgNO 3含量的增加,玻璃的明度逐渐降低,黄色相增加,但偏黄程度较低;玻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超过90%㊂通过XRD 和XPS 对玻璃进行了物相分析和掺入Ag 元素的价态分析,并通过ICP-OES 分析了玻璃样品中Ag +的溶出量㊂XRD 和XPS 测试结果表明:该玻璃为非晶态,掺入的Ag 元素以Ag +而非Ag 单质形式存在;玻璃中的Ag +溶出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但Ag +溶出速率减小,各组玻璃样品在24h 内的Ag +溶出量与抗菌检测结果一致,证实了AgNO 3在玻璃中的抗菌性㊂关键词:抗菌型超白玻璃;高温熔融法;AgNO 3;透过率;色度;抗菌率中图分类号:TQ171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文章编号:1001-1625(2023)12-4501-08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Antibacterial Ultra-Clear GlassTIAN Yingliang 1,WEI Xipeng 1,ZHANG Qingshan 2,HAN Yanli 2,HE Feng 1,ZHAO Zhiyong 1,LI Bo 2,YAN Jianhua 1,HE Youle 2,WANG Changjun 2(1.Faculty of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2.Hebei CSG Glass Co.,Ltd.,Langfang 065600,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a kind of ultra-clear glass with high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was prepared with high temperature melting method by introducing AgNO 3as the effective antibacterial component.The glass has good visible light transmittance,colorimetric value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in which the visible light transmittance of the glass at 380~780nm is about 91.5%.With the increase of AgNO 3content,the brightness of glass gradually decreases and the yellow phase increases,but the degree of yellowing is small.The antibacterial rate of glass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 more than 90%.The phase analysis and valence state analysis of Ag were carried out by XRD and XPS,and the dissolution of Ag +in glass samples was analyzed by ICP-OES.XRD and XPS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glass is amorphous,and the doped Ag element exists in the form of Ag +rather than Ag elemental.In addition,the amount of Ag +dissolved in the glas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but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Ag +decreases.The amount of Ag +dissolved in the glass samples of each group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of antibacterial detection within 24h,which confirms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y of the AgNO 3in glass.Key words :antibacterial ultra-clear glass;high temperature melting method;AgNO 3;transmittance;chroma;antibacterial rate㊀收稿日期:2023-06-25;修订日期:2023-08-24作者简介:田英良(1969 ),男,博士,教授㊂主要从事新型玻璃材料方面的研究㊂E-mail:tianyl@通信作者:位喜鹏,硕士研究生㊂E-mail:1052733576@ 0㊀引㊀言近年来,玻璃在信息㊁通讯㊁能源㊁航天㊁电子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㊂其中,超白玻璃凭借优异的光学和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家电家具㊁卫浴设施和汽车侧窗等方面[1]㊂超白玻璃的含铁量非常低,一般在150ppm(1ppm =10-6)以下,其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1.5%,具有晶莹剔透㊁高档典雅的特性,在玻4502㊀玻㊀璃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璃家族中有 水晶王子 之称[2]㊂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频繁接触超白玻璃产品时,手上的汗液㊁油渍㊁污渍以及空气中的灰尘等都会黏附在玻璃的表面,为细菌的滋生与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因此如何提高超白玻璃的抗菌性成为了科研及生产领域关注的问题㊂在现有的研究中,实现玻璃抗菌性能的主要方法有三种:离子交换法㊁溶胶凝胶法和表面镀膜法㊂王海风等[3]使用离子交换法对高铝硅玻璃进行表面改性,获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抗菌玻璃,抗菌率高达96%;陆勇祺等[4]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在钠钙硅玻璃表面引入K+和Ag+,制备了一种高强度载银抗菌玻璃,抗菌率大于95%;Catauro等[5]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银的Na2O-CaO-SiO2玻璃,该玻璃在2h内对大肠杆菌和变形链球菌的抗菌率可达100%;Kokkoris等[6]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镀复合Ag-SiO2薄膜,经500ħ热处理后能够很好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㊂Lee等[7]在钠钙玻璃表面制备掺银抗菌膜,其大肠杆菌抗菌率高达99.99%㊂这些方法都能够制备出抗菌指标合格的玻璃,但是需要引入额外的工艺和设备,不仅加工时间长㊁工艺成本高,而且存在表面抗菌层易脱落等缺点,并不适用于工业生产㊂熔融冷却法是制备玻璃最常用的方法,将一些具有抗菌性的离子或者氧化物加入玻璃配合料中,一次熔制成型,冷却后可形成抗菌玻璃[8]㊂在玻璃熔融过程中,抗菌离子均匀地溶解到玻璃网络间隙中,当玻璃与细菌作用时,间隙中的有效抗菌成分释放出来即可发挥抗菌作用[9]㊂Demirel等[10]使用传统的熔融法获得了抗菌玻璃容器,发现掺杂2%(质量分数,下同)Ag2O的钠钙玻璃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高于99.99%;刘金彩[11]使用高温熔制法在磷酸盐系玻璃中直接引入AgNO3,发现AgNO3的质量分数为1.5%~2%时制得的玻璃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Xu等[12]采用高温熔制法,在B2O3-SiO2-Na2O玻璃体系中加入以银盐为主的无机抗菌活性成分,采用薄膜密贴法测定该玻璃体系的大肠杆菌灭菌率为99.99%㊂目前,很多研究者都通过在玻璃材料中引入银来实现抗菌作用,但是银的价格较高,而且过量的银会在高温状态下被还原,降低银的利用率,同时还会引起玻璃着色问题㊂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将少量的Ag+直接加到超白玻璃配合料中,一次性熔制成形,制备具有高抗菌性的超白玻璃,选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测试菌种来测试超白玻璃的抗菌性,以期对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㊂1㊀实㊀验1.1㊀玻璃的成分和制备实验室制备的超白玻璃成分如表1所示,选用化学纯原料按要求进行配料,控制原料中的总铁质量分数不超过150ppm以满足超白玻璃要求㊂表1㊀超白玻璃的主要化学组成Table1㊀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ultra-clear glassComposition SiO2Na2O K2O CaO MgO Al2O3Fe2O3SO2 Mass fraction/%72.50014.1700.0109.260 3.3400.4800.0130.210使用外掺法,在玻璃组分中掺入AgNO3,AgNO3质量分数为0%㊁0.1%㊁0.2%㊁0.5%和2.0%的样品编号分别为Ag00㊁Ag01㊁Ag02㊁Ag05和Ag20,在此基础上探究超白玻璃的光学性能和抗菌性能㊂将玻璃配合料使用铂金坩埚(纯度99.9%)在高温炉空气气氛中于1450ħ下熔融,经搅拌澄清后倒入模具进行退火处理(550ħ,2h),以消除残余应力㊂1.2㊀玻璃的性能与结构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立公司,UH-4150)测试玻璃样品的光谱特性,试样厚度2mm,测试波段范围300~800nm,根据‘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㊁太阳光直接透射比㊁太阳能总透射比㊁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 2021)计算玻璃的透过率;借助CIE Lab颜色空间及色差定量方法对抗菌型超白玻璃进行色度评价;采用日本Rigaku Ultima IV型X射线衍射仪,激光光源为Cu靶,扫描范围10ʎ~80ʎ,扫描速度5(ʎ)/min;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ESCALAB,250Xi)对玻璃粉末氧化物的能级进行测定分析,单频Al(Kα=1486.6eV)作为辐射源,辐射功率为150W,并以C1s能谱(284.8eV)作为参考;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Agilent-5110,USA)测量玻璃在溶液中的Ag+溶出浓㊀第12期田英良等:抗菌型超白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4503度,分析Ag+的溶出性能;依据日本工业标准‘抗菌加工产品 抗菌性实验方法及抗菌效果“(JIS Z2801 2010)评价玻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㊂2㊀结果与讨论2.1㊀玻璃的透过率与色度图1为不同含银量的超白玻璃在300~800nm的可见光透过率曲线,根据‘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㊁太阳光直接透射比㊁太阳能总透射比㊁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 2021)计算Ag00㊁Ag01㊁Ag02㊁Ag05和Ag20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分别为91.60%㊁91.53%㊁91.49%㊁91.45%㊁91.23%,随着AgNO3的增加,超白玻璃的透过率略有降低,说明AgNO3的含量变化对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有一定的影响㊂另外,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玻璃中银含量的增加,Ag20玻璃在300~380nm 的可见光透过率曲线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紫外截止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整体透过率下降㊂这可能是因为Ag+的化学性质相对活泼,容易相互碰撞㊁聚集,形成银胶体微粒导致玻璃着色㊂图1㊀超白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曲线Fig.1㊀Visible light transmittance curves of ultra-clear glass图2㊀超白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Fig.2㊀Visible light transmittance of ultra-clear glass ㊀㊀表2为不同含银量对应的玻璃色度,其中:L∗为明度指数;a∗为红绿色度指数,a∗为正值时表示玻璃色相偏红,a∗为负值时表示玻璃色相偏绿;b∗为蓝黄色度指数,b∗为正值时表示玻璃色相偏黄,b∗为负值时表示玻璃色相偏蓝㊂由表2可知,未加入AgNO3的超白玻璃的L∗㊁a∗和b∗分别为96.668㊁-0.017和3.787㊂随着玻璃中银含量的增加,玻璃的明度指数L∗呈下降趋势,当AgNO3含量为2%时,L∗下降至96.48;a∗值变化不大,b∗值持续增加,在色度图中对应为黄色色相增加,与玻璃外观颜色相符,表明较多的AgNO3含量容易使玻璃呈黄色㊂玻璃色差ΔE的单位为NBS,在最佳条件下,人眼可分辨的最小颜色差ΔE=0.2NBS[13],因此,控制玻璃颜色的稳定性需要满足ΔEɤ0.2NBS,其中Ag01㊁Ag02和Ag05组玻璃色差都满足要求,Ag20组玻璃的色差ΔE>0.2NBS,呈轻微黄色,与Ag00组相比,Ag20组玻璃色差较大㊂表2㊀不同含银量超白玻璃的色度参数Table2㊀Chromaticity parameters of ultra-clear glass with different Ag contentSample L∗a∗b∗ΔE/NBSAg0096.668-0.017 3.787Ag0196.700-0.035 3.7930.037Ag0296.639-0.010 3.8190.044Ag0596.635-0.078 3.8410.088Ag2096.480-0.039 3.8980.2194504㊀玻㊀璃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2.2㊀玻璃的XRD 与XPS 分析2.2.1㊀XRD分析图3㊀不同含银量超白玻璃的XRD 谱Fig.3㊀XRD patterns of ultra-clear glass with different Ag content 不同含银量超白玻璃的XRD 谱如图3所示,在玻璃配合料中掺杂0.1%~2.0%的AgNO 3时,玻璃所对应的XRD 衍射峰呈典型的非晶态弥散峰,表明掺杂AgNO 3后的超白玻璃仍为非晶态物质㊂图中所对应的三条虚线分别为立方晶系银的(111)㊁(200)㊁(220)晶面衍射峰位置,若有结晶态银单质析出,可以在这几个位置观察到衍射峰[14]㊂而图2中这几个位置没有明显的衍射峰,分析认为Ag +已经进入玻璃网络间隙中,与玻璃形成统一整体㊂2.2.2㊀XPS 分析使用XPS 分析了玻璃中银元素的存在形式,图4为不同含银量的超白玻璃XPS 谱,各XPS 谱均可以观察到较强的O㊁Na㊁Ca㊁Si㊁C 等元素特征峰,与本研究的玻璃体系相对应㊂其中,在Ag20玻璃的全谱图中检测到了Ag 元素,另外三组因为银含量过少,Ag 的特征峰并不明显㊂Ag 元素主峰显示为Ag 3d,对不同含银量的超白玻璃Ag 3d 的高分辨XPS 谱进行拟合得到图5㊂由图5可知,电子结合能为374.0和368.0eV 处的峰分别对应Ag +的Ag 3d 3/2和Ag 3d 5/2轨道,两者对应的结合能差为6.0eV,表明玻璃中掺入的银以Ag +形式存在[15],这一结果也证实了玻璃样品的抗菌性㊂图4㊀不同含银量超白玻璃的XPS 谱Fig.4㊀XPS spectra of ultra-clear glass with different Ag content㊀第12期田英良等:抗菌型超白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4505图5㊀不同含银量超白玻璃Ag3d的高分辨XPS谱Fig.5㊀High-resolution XPS spectra of ultra-clear glass Ag3d with different Ag content2.3㊀玻璃中银离子溶出测试将Ag01㊁Ag02㊁Ag05和Ag20四组玻璃样品依次进行破碎㊁研磨和过筛(200目,0.074mm)处理,得到玻璃粉体样品,以去离子水为液体稀释介质,配制浓度为10%(质量分数,下同)的悬浮液,放入干燥箱,设置温度为37ħ,每隔一段时间对待测样品进行离心处理,并取5~10mL上层清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Agilent-5110,USA)测量抗菌玻璃在溶液中的Ag+溶出浓度,溶液中的Ag+累计溶出量随时间的变化见图6㊂如图6所示,四组溶液中的Ag+累计溶出量与时间呈正相关,但非线性相关,在24h内Ag01㊁Ag02㊁Ag05和Ag20的Ag+累计溶出量分别达到0.048㊁0.062㊁0.076㊁0.124mg/L㊂但是溶出速率与时间呈负相关,在开始溶出时间为1h时,溶液中Ag+溶出速率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溶出曲线先急剧下降后趋于平缓,对应的Ag+溶出速率变小㊂Ag+溶出是随着玻璃的整体性溶解,玻璃网络间隙中的Ag+释放出来,可达到抗菌的目的㊂相关研究[16]表明,Ag+的浓度达0.05mg/L即可完全杀灭水中的大肠杆菌等繁殖菌,并可保持长达90d无新菌落繁衍㊂对于玻璃材料这种难溶性物质,其溶解规律符合固体扩散Noyes-Whintney方程,如式(1)所示㊂d C/d t=KS(C s-C)(1)式中:d C/d t为溶出速率,K为溶出速率常数,S为材料粒子的表面积,C s为溶解度,C为t时间溶液中溶质的浓度㊂在溶解初期,水对玻璃的侵蚀首先发生在玻璃表面,玻璃表面或者浅层的Ag+会首先溶出[17],玻璃粉体的粒度越小,与液体接触面积越大,Ag+溶出速率越大;而当溶液中溶质浓度达到一定量时,由于浓度差的存在,溶出速率逐渐下降,溶出曲线变平缓,这意味着玻璃中的抗菌成分能够有效㊁稳定的释放㊂4506㊀玻㊀璃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图6㊀Ag +的累计溶出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Fig.6㊀Cumulative dissolution curves of Ag +over time2.4㊀玻璃的抗菌性使用贴膜法对玻璃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首先将对照和测试样品(规格为50mm ˑ50mm ˑ2mm)用脱脂棉签沾取无水乙醇擦拭2~3次,充分干燥后放入无菌平皿中㊂使用接种环挑取培养好的测试细菌,均匀分散到少量的1/500NB (Nutrient Broth 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使稀释液的细菌数量在2.5ˑ105~10ˑ105CFU㊃mL -1,取0.2~0.4mL 测试菌液滴入各个平皿的测试片上,并在滴下的接种菌液上方覆盖薄膜㊂在(35ʃ1)ħ下培养24h 后,将薄膜和测试片一起取出,用吸管吸取10mL 的SCDLP 溶液洗脱,取1mL 洗脱液放置在磷酸盐缓冲液试管中进行10倍系列稀释后,在(35ʃ1)ħ下培养40~48h,通过平板培养法倒在平板计数琼脂上进行活细胞的计数,计数结果见表3和表4所示㊂表3㊀玻璃接种前后大肠杆菌的菌落数Table 3㊀Number of colonies of Escherichia coli of glass before and after inoculationSample Inoculation concentration /(CFU㊃mL -1)Amount of inoculation solution /mL Number of viable bacteria in the control sample /(CFU㊃cm -2)Antimicrobial glass survival count /(CFU㊃cm -2)Ag00 4.7ˑ1050.4 1.6ˑ106 1.5ˑ106Ag01 5.0ˑ1050.2 4.3ˑ105 3.4ˑ104Ag02 1.0ˑ1060.2 3.0ˑ105<7.42Ag05 5.0ˑ1050.4 4.1ˑ105<0.63Ag20 6.5ˑ1050.2 4.5ˑ105<0.63每组样品的抗菌率计算方法如式(2)所示㊂R =(B -C )/B ˑ100%(2)式中:R 为抗菌率,B 为对照样品中活菌数,C 为抗菌玻璃样品中活菌数㊂经计算后的各组玻璃试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测试数据见图7㊂第12期田英良等:抗菌型超白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4507㊀表4㊀玻璃接种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数Table 4㊀Number of colonie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of glass before and after inoculationSample Inoculation concentration /(CFU㊃mL -1)Amount of inoculation solution /mL Number of viable bacteria in control sample /(CFU㊃cm -2)Antimicrobial glass survival count /(CFU㊃cm -2)Ag00 6.3ˑ1050.49.4ˑ1058.4ˑ105Ag01 1.0ˑ1060.2 1.2ˑ105<0.63Ag02 5.8ˑ1050.2 6.9ˑ104<0.63Ag05 3.0ˑ1050.49.4ˑ104<0.63Ag20 5.0ˑ1050.2 6.5ˑ104<0.63图7㊀不同含银量超白玻璃的抗菌率Fig.7㊀Antibacterial rate of ultra-clear glass with different Ag content 由图7可以看出,当AgNO 3的掺量为0.1%时,玻璃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能,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到9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99.9%;当AgNO 3的掺量高于0.2%时,玻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都达到99.9%㊂由以上数据可知,对于载银的抗菌型超白玻璃,配合料中AgNO 3的最佳掺量为0.1%~0.2%㊂载银的抗菌玻璃对细菌的作用机理为Ag +溶出机制,即当玻璃接触到细菌时,Ag +从玻璃网络间隙中溶出,穿透细菌细胞壁,与细菌体内的蛋白质㊁核酸中存在的巯基( SH)㊁氨基( NH 2)等官能团反应,使蛋白质变性㊁细胞合成酶活性降低或丧失,导致细菌死亡[18]㊂Ag +的抗菌活性比其他金属离子更强,一般用量为ppm 级即可达到较好的抗菌效果㊂本研究在超白玻璃配合料中仅掺入0.2%的AgNO 3即可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良好的抗菌性能㊂3㊀结㊀论1)当AgNO 3掺量为0.1%~0.2%时,制备出的超白玻璃在380~780nm 可见光透过率约为91.5%,并且随着AgNO 3含量的增加,玻璃明度降低,偏黄程度增大,与透过率结果吻合㊂2)掺入到玻璃中的银以Ag +形式存在,Ag +累计溶出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是溶出速率与时间呈负相关,在开始溶出时间为1h 时,溶液中Ag +溶出速率最大,随着时间继续增加,Ag +溶出速率逐渐下降;除了Ag01组玻璃,24h 内其余掺银玻璃组在37ħ的银溶出量均大于0.05mg㊃L -1㊂3)掺杂AgNO 3后的超白玻璃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当AgNO 3的掺量为0.1%时,制备出的玻璃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为9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为99.9%;当AgNO 3的掺量大于0.2%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最高,抗菌率可达99.9%㊂参考文献[1]㊀黄㊀帆.浅谈超白玻璃在建筑上的应用[J].玻璃,2021,48(6):54-56.HUANG F.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clear glass in architecture[J].Glass,2021,48(6):54-56(in Chinese).[2]㊀安㊀钢,秦新锋,宋学文,等.超白玻璃的发展与现状探讨[J].玻璃,2021,48(2):18-23.AN G,QIN X F,SONG X W,et al.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ultra-clear glass[J].Glass,2021,48(2):18-23(in Chinese).[3]㊀王海风,徐桂香,董芸谷,等.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高强载银抗菌玻璃及其性能测试[J].材料导报,2020,34(12):12040-12044.WANG H F,XU G X,DONG Y G,et al.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high strength Ag-carrying antibacterial glass by ion exchange method[J].Materials Reports,2020,34(12):12040-12044(in Chinese).[4]㊀陆勇祺,张㊀凡,陈㊀玮,等.载银高强度抗菌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5,34(增刊1):12-16.LU Y Q,ZHANG F,CHEN W,et al.Preparation and property of silver-doped high strength antibacterial glass[J].Bulletin of the Chinese4508㊀玻㊀璃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Ceramic Society,2015,34(supplement1):12-16(in Chinese).[5]㊀CATAURO M,RAUCCI M G,DE GAETANO F,et al.Antibacterial and bioactive silver-containing Na2O㊃CaO㊃2SiO2glas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Medicine,2004,15(7):831-837.[6]㊀KOKKORIS M,TRAPALIS C C,KOSSIONIDES S,et al.RBS and HIRBS studies of nanostructured AgSiO2sol-gel thin coatings[J].Nuclear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B:Beam Interactions With Materials and Atoms,2002,188(1/2/3/4):67-72. [7]㊀LEE S M,LEE B S,BYUN T G,et al.Prepara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ilver-doped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coatings on glass substrates[J].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2010,355(1/2/3):167-171.[8]㊀王德宪.抗菌玻璃的研究现状[J].玻璃,2006,33(6):7-12.WANG D X.Research status of antibacterial glass[J].Glass,2006,33(6):7-12(in Chinese).[9]㊀王晓燕,王继梅,侯国艳.富锌载银可溶玻璃抗菌材料的性能[J].材料导报,2019,33(增刊2):92-96.WANG X Y,WANG J M,HOU G Y.Properties of Ag-doped zinc-rich soluble glass antimicrobial material[J].Materials Reports,2019,33 (supplement2):92-96(in Chinese).[10]㊀DEMIREL B,EROL TAYGUN M.Production of soda lime glass having antibacterial property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J].Materials,2020,13(21):4827.[11]㊀刘金彩.无机抗菌磷酸盐玻璃及其性能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6,34(1):10-13.LIU J C.Study on inorganic antibacterial phosphate glass materials[J].Glass&Enamel,2006,34(1):10-13(in Chinese). [12]㊀XU Y,CHENG J S,ZHENG W H,et al.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ilver-doped borosilicate antibacterial glass[J].Journal ofNon-Crystalline Solids,2008,354(12/13):1342-1346.[13]㊀田英良,孙诗兵.新编玻璃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TIAN Y L,SUN S B.New glass technology[M].Beijing: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2009(in Chinese).[14]㊀杨青波,熊㊀明,王劲草,等.载银磷酸盐玻璃的缓释及抗菌性能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21,62(6):321-329.YANG Q B,XIONG M,WANG J C,et al.Progress in silver-doped phosphate glasses with slow-soluble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J].Chemical World,2021,62(6):321-329(in Chinese).[15]㊀陈宝宁,丁春华,方岩雄,等.Ag2O/WO3-SiO2气凝胶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2023,43(2):136-141.CHEN B N,DING C H,FANG Y X,et al.Prepar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Ag2O/WO3-SiO2aerogels[J].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2023,43(2):136-141(in Chinese).[16]㊀陈绍芳,孟家光.纳米抗菌材料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J].陕西纺织,2007(3):50-52.CHEN S F,MENG J G.Antibacterial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extiles[J].Shaanxi Textile,2007(3):50-52(in Chinese). [17]㊀王㊀静,王晓燕,水中和,等.玻璃载银抗菌材料的Ag+溶出性质及与大肠杆菌作用机理[J].材料导报,2018,32(16):2709-2714+2727.WANG J,WANG X Y,SHUI Z H,et al.Properties of silver ions release and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against E.coli of Ag-doped glass antimicrobial material[J].Materials Review,2018,32(16):2709-2714+2727(in Chinese).[18]㊀姜春礼.可调控缓释抗菌磷酸盐玻璃的研制及其成纤工艺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22.JIANG C L.Development of controllable sustained-release antibacterial phosphate glass and its fiber-forming process[D].Shanghai:Donghua University,2022(in Chinese).。
抗菌玻璃发展历程
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抗菌玻璃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利用纳米碳管、金属氧化物等材料包裹抗菌剂,形成纳米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抗菌效果。另外,一些科研人员还研究出了具有自净功能的抗菌玻璃,可以通过光触媒等方法将玻璃表面的细菌和污垢分解,保持玻璃的清洁度。
抗菌玻璃发展历程
抗菌玻璃是一种在玻璃表面融合了抗菌剂的新型材料,具有杀菌效果,可以用于制造抗菌玻璃器皿、建筑玻璃等产品。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抗菌玻璃的发展历程。
抗菌玻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将抗菌剂融入玻璃中的方法。最初的抗菌玻璃主要采用了离子交换的方法,将抗菌剂硝酸银与玻璃表面产生离子交换反应,形成一层具有抗菌效果的膜层。然而,这种制备方法存在着抗菌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无法长期保持杀菌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更为先进的抗菌玻璃制备技术。21世纪初,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抗菌玻璃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方法通过溶胶和凝胶的浸渍和干燥过程,使抗菌剂均匀分散在玻璃表面的凝胶层中,形成稳定的抗菌效果。这种制备方法具有易操作、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抗菌玻璃的制造。
与此同时,抗菌玻璃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拓展。不仅仅是将抗菌剂直接融入玻璃中,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将抗菌剂包裹在纳米材料中,再将纳米材料镀在玻璃表面,形成具有抗菌效果的层。这种方法具有抗菌效果更稳定、持久的优点,使得抗菌玻璃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总之,抗菌玻璃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离子交换到溶胶-凝胶法、纳米包覆和纳米复合材料等制备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了抗菌效果和稳定性。目前,抗菌玻璃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食品包装、建筑玻璃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抗菌玻璃的功能和应用领域还会进一步扩展。
玻璃抗菌工艺
玻璃抗菌工艺
玻璃抗菌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玻璃加工技术,它可以在玻璃表面形成一
层抗菌膜,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
这种工艺可以应用于各种
玻璃制品,如餐具、饮料杯、厨房用具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加
健康和安全的保障。
玻璃抗菌工艺的原理是利用纳米技术,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微小的抗
菌膜。
这种膜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有效地杀灭和抑制细菌的繁
殖和生长。
与传统的抗菌材料相比,玻璃抗菌工艺具有更高的抗菌效
果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玻璃抗菌工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餐具方面,玻璃抗菌工艺可以
应用于餐具的制造,使得餐具表面具有抗菌功能,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
在饮料杯方面,玻璃抗菌工艺可以应用于饮料杯的制造,使得饮
料杯表面具有抗菌功能,从而保障人们饮用的饮料的卫生。
在厨房用
具方面,玻璃抗菌工艺可以应用于厨房用具的制造,使得厨房用具表
面具有抗菌功能,从而保障人们食品的卫生。
玻璃抗菌工艺的优点不仅在于其抗菌效果,还在于其环保性和耐用性。
玻璃抗菌工艺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同时,玻璃抗菌工艺制造的玻璃制品具有很高的耐用性,可以长时间使用而
不会失去抗菌效果。
总之,玻璃抗菌工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型玻璃加工技术。
它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健康和安全的保障,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环保性和耐用性。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玻璃抗菌工艺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玻璃及其应用进展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玻璃及其应用进展李婷(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对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而言,对其采用一定的表面技术予以改性,将赋予其一些新的更加实用的功能或性能。
对于玻璃这种无机非材料,通过在其表面镀覆一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可令其具备自洁、抗菌、亲水等新特性。
本文主要就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玻璃的性能、作用机理、制备工艺流程进行简要阐述,并对其在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及目前市场的应用进展予以介绍说明。
关键词:玻璃纳米二氧化钛自洁抗菌应用进展Nano-sized TiO2 Thin Film Glass and Its Progress ofApplicationsTing Lee(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Physic and Electric Science, Hunan Changsha 410004)Abstract:For the traditional inorganic and nonmetallic material, they will get some new and more practical fun-ction when we use certain surface technology to modify their performance. So, for the glass, it can be equipped with the new features, such as self-cleaning, anti- bacteria, hydrophilic.etc.The paper briefly summarized the performance、working principle、preparation and process of nano-sized TiO2 thin film glass, and gave an introduction about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new material and the market.Keywords: glass, nano-sized TiO2, self-cleaning, anti-bacteria, application progress1引言纳米TiO2是一种优异的光电功能材料,其以优越的光催化、光电转换、介电效应和光学非线性等性能而引人注目,并具有抵抗紫外线、抗老化、抗菌、自清洁等功效,因此被广泛应用与环境污染物的降解、杀菌等方面。
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纳米抗菌材料是一种应用于医疗、环保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新型材料,具有杀菌效果强、持久性好、安全无毒等优点。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纳米技术制备了各种纳米抗菌材料。
例如,纳米银颗粒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可以通过溶液法、电沉积法等方法制备得到。
此外,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等材料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其次,研究人员探索了纳米抗菌材料的抗菌机制。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活性,可以与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和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此外,纳米抗菌材料还可以通过释放金属离子或产生活性氧等方式抑制菌落的生长。
然后,研究人员对纳米抗菌材料的性能进行了优化。
通过调整纳米颗粒的形貌、尺寸和表面修饰等手段,可以改变纳米材料的抗菌活性和稳定性。
例如,纳米银颗粒的表面修饰可以增强其抗菌性能,并减少对人体细胞的毒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开展了纳米抗菌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评价和验证。
通过实验室模拟和临床试验等手段,研究人员评估了纳米抗菌材料对不同细菌的抑制效果、生物相容性和持久性等性能。
这些研究结果为纳米抗菌材料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最后,纳米抗菌材料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
在医疗领域,纳米抗菌材料被用于制备医疗器械、敷料和药物等,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感染。
在环保领域,纳米抗菌材料可以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和食品保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材料的制备、抗菌机制的探索、性能的优化、应用的评价和验证等方面。
这些研究为纳米抗菌材料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解决医疗、环保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抗菌材料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抗菌玻璃调研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调研背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活健康的日益关注,抗菌玻璃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抗菌玻璃行业的现状、市场趋势、技术发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抗菌玻璃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2. 分析抗菌玻璃的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3. 评估抗菌玻璃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主要参与者。
4. 提出促进抗菌玻璃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收集国内外抗菌玻璃相关文献、政策文件、市场报告等。
2. 问卷调查:通过在线问卷、电话访谈等方式,收集行业内外相关企业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抗菌玻璃企业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经营模式、技术优势和市场策略。
4. 市场调研:对抗菌玻璃的市场需求、供应状况、价格走势等进行实地调研。
四、调研内容第一章抗菌玻璃行业概况第一节行业介绍1. 抗菌玻璃的定义和分类2. 抗菌玻璃的主要原材料及生产工艺3. 抗菌玻璃的特性及优势第二节产品发展历程1. 抗菌玻璃的起源与发展2. 国内外抗菌玻璃产业的发展历程3. 抗菌玻璃在国内外市场的应用情况第三节当前产业政策1. 国家对抗菌玻璃产业的支持政策2. 地方政府对抗菌玻璃产业的政策措施3. 政策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四节抗菌玻璃所处产业生命周期1. 抗菌玻璃行业的成长性分析2. 行业的市场饱和度及未来发展趋势3. 行业竞争格局及潜在威胁第五节抗菌玻璃行业市场竞争程度1. 市场集中度分析2. 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竞争者3. 竞争对行业发展的利弊分析第二章抗菌玻璃产品生产调查第一节国内产量统计1. 抗菌玻璃产品构成2. 抗菌玻璃产量统计数据3. 产量变化趋势分析第二节地域产出结构1. 抗菌玻璃主要产地分布2. 各地区产量占比及增长情况3. 地域产出结构变化趋势第三节企业市场集中度1. 抗菌玻璃主要生产企业2. 企业市场集中度分析3. 市场集中度对行业发展的利弊分析第四节产品生产成本1. 抗菌玻璃主要原材料价格2. 生产成本构成及变化趋势3. 成本控制对行业发展的意义第五节近期抗菌玻璃项目投资建设情况1. 近期抗菌玻璃项目投资规模2. 投资区域分布及特点3. 项目投资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三章抗菌玻璃产品消费调查第一节产品消费量调查1. 抗菌玻璃产品消费量统计数据2. 消费量变化趋势分析3. 消费量增长原因及影响因素第二节抗菌玻璃产品价格调查1. 抗菌玻璃产品价格走势2. 价格波动原因分析3. 价格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第三节消费群体调查1. 消费群体构成2. 不同群体消费特点3. 下游消费市场需求规模调查第四节消费区域市场调查1. 抗菌玻璃主要消费区域2. 各区域市场消费特点3. 消费区域市场发展趋势第五节品牌满意度调查1. 品牌结构分析2. 品牌地域性差异调查3. 品牌满意度评价第六节渠道调查1. 销售渠道分析2. 消费场所构成3. 渠道发展趋势第四章抗菌玻璃产品进出口市场调查第一节进口市场1. 进口产品结构2. 进口地域格局3. 进口量与金额统计第二节抗菌玻璃产品出口市场1. 出口产品结构2. 出口地域格局3. 出口量与金额统计第三节抗菌玻璃产品进出口政策1. 贸易政策(倾销与反倾销)2. 关税政策(优惠或者限制)第五章典型企业与品牌调查第一节企业1. 企业简介2. 产品构成3. 产销量第二节品牌1. 品牌知名度2. 品牌美誉度3. 品牌忠诚度五、调研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 抗菌玻璃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抗菌玻璃调研报告模板
抗菌玻璃调研报告模板一、调研背景与目的为了满足人们对清洁与安全环境的需求,抗菌玻璃作为一种新型材料,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抗菌玻璃的特性、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以便决策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该产品,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二、调研方法与范围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研究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范围包括了抗菌玻璃的制造商、用户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
通过收集资料与访谈,获取准确的信息与见解。
三、抗菌玻璃的特性1. 抗菌功能:抗菌玻璃经过特殊处理,能够有效阻止细菌的生长与繁殖,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2. 透明性:抗菌玻璃具有优良的透明度,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光线穿透的需求。
3. 抗腐蚀性:抗菌玻璃具有出色的抗腐蚀性能,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使用。
4. 硬度与耐磨性:抗菌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能够抵抗刮擦与磨损,保持表面平整光滑。
四、抗菌玻璃的应用领域1. 医疗行业:抗菌玻璃可用于制造手术台、病房隔离门等医疗设备,有效防止细菌交叉感染。
2. 食品加工与储存:抗菌玻璃可用于制造食品加工台面、储存罐等,保持食品的卫生与安全。
3. 公共环境:抗菌玻璃可用于制造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墙面等,有效预防病菌传播。
4. 家庭生活:抗菌玻璃可用于制造家用电器、餐具等,保障家居环境的干净与安全。
五、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环境的关注度提高,抗菌玻璃的市场需求将逐渐增加。
2. 技术突破:目前,抗菌玻璃的制造技术仍处于不断改进与研发阶段,未来有望实现更高效的抗菌效果。
3. 应用拓展:除了医疗和食品行业外,抗菌玻璃在建筑、交通工具等领域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六、结论抗菌玻璃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应用领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抗菌玻璃的需求将逐步增加。
同时,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应用范围的拓展,也将为抗菌玻璃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与挑战。
决策者可根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与见解,为进一步推动抗菌玻璃相关事业的发展,做出明智决策。
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抗菌材料是一类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力的材料。
它们可以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建筑材料、家居用品等不同领域,发挥防止疾病传播、保障健康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卫生健康的关注度的提高,抗菌材料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介绍。
一、抗菌材料的类型目前,常用的抗菌材料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种类型。
1.物理型抗菌材料。
它们通过物理方法,如过滤、紫外线等手段,在材料表面形成障碍,从而抵御细菌的侵袭。
这类抗菌材料的耐用性较强,适用于一些不易更换的材料,如建筑材料和医疗器械。
但由于物理型抗菌材料在清洁方面存在困难,它的清洁和换新频率等问题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
2.化学型抗菌材料。
它们通过化学合成等方法,使材料表面产生一些具有杀菌、抑菌作用的化学物质,以达到防止细菌繁殖的目的。
化学型抗菌材料具有稳定性好、合成方法多、应用广泛等优点。
但是,它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手术用具等不适宜应用化学型抗菌材料。
3.生物型抗菌材料。
这类抗菌材料常常利用天然的抗菌物质,如酵素、植物提取物等。
相对于其他类型,生物型抗菌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保性,适用于一些需要高度健康标准的领域,如医疗用品和家居用品等。
但受原材料来源和选取方式的影响,生物型抗菌材料的稳定性和抗菌效果容易受到影响。
二、抗菌材料应用前景抗菌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医疗、环保、食品加工、工业制造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医疗领域。
抗菌材料可以用于医疗器械、手术室等高卫生标准的场所,能够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如纳米银抗菌材料,可以应用于各种医疗用品的生产和使用中。
2.家居用品。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抗菌材料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无纺布、塑料、木板、玻璃等家居材料均可以应用抗菌技术,达到保护健康、提升家居品质的目的。
3.食品加工。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抗菌材料可以减少细菌的污染,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证食品安全。
抗菌玻璃材料的简述及应用
抗菌玻璃材料的简述及应用摘要: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对绿色健康的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抗菌玻璃材料就孕运而生了。
抗菌玻璃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型玻璃。
它既保持原有的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又增加了消毒抑菌功能。
抗菌玻璃可分为缓释型和光催化型两种,都能在医疗、建筑、食品包装的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抗菌玻璃材料应用功能制备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健康、绿色的生活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如何保持一个健康无菌的条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能引起人体生病的细菌很多,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
据WHO报道,1995年全球死亡的5 200万人中仅细菌传染而造成死亡的人数就有1700万。
特别是日本在1996年发生了全国性的病原性大肠肝菌0-157事件,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抗菌材料研究的高度重视。
[1]1. 抗菌玻璃材料的简介抗菌材料是指自身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功能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质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杀菌或抑制微生物的功能,如部分带有特定基团的有机化合物、一些无机金属材料及其化合物、部分矿物质和天然物质。
但目前抗菌材料更多的是指通过添加一定的抗菌物质(称为抗菌剂),从而使材料具有抑制或杀灭表面细菌能力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如抗菌塑料、抗菌纤维和织物、抗菌陶瓷、抗菌金属材料等。
本文就抗菌玻璃进行详细的综述。
抗菌玻璃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型玻璃。
它既保持原有的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又增加了消毒抑菌功能。
[2]抗菌玻璃材料的制备所选用的材料均为无机抗菌剂,因此具有安全性(对人体与环境无污染)、稳定(耐热)性和杀菌作用的持久性等特点。
[1]抗菌玻璃材料一般以磷酸盐系或硼酸盐系玻璃作为抗菌物质的载体,[3]将抗菌物质混合到配料中,经高温熔融、冷却和研磨制得水溶性抗菌玻璃粉末。
它既可用于制备抗菌防霉除藻涂料,也可用于航海船只抗海藻剂的制备。
玻璃抗菌工艺
玻璃抗菌工艺玻璃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透明、坚硬、耐腐蚀等特点,在建筑、家居装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表面的光滑度和无孔无缝的特性,使得细菌和病毒很容易滋生和繁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发出了玻璃抗菌工艺,以提高玻璃表面的抗菌性能。
玻璃抗菌工艺的主要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抗菌作用的涂层。
这种涂层一般由抗菌剂和基材组成,通过特殊的工艺将其均匀地覆盖在玻璃表面上。
抗菌剂可以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起到抗菌的作用。
基材则起到固定涂层的作用,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
玻璃抗菌工艺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滋生,保持玻璃表面的清洁和卫生。
其次,玻璃抗菌涂层具有持久的抗菌效果,可以在长时间内保持其抗菌性能。
此外,这种工艺不会改变玻璃的透明性和外观,对玻璃的物理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玻璃抗菌工艺是一种环保的技术,对人体和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玻璃抗菌工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医疗领域,可以将抗菌玻璃应用于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场所,有效地防止细菌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在食品加工行业,可以将抗菌玻璃用于食品加工台、展示柜等设备上,保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此外,抗菌玻璃还可以用于家居装饰、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领域,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玻璃抗菌工艺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改进抗菌涂层的性能,提高其抗菌效果和持久性。
他们还在探索新的抗菌剂和基材,以提高涂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一些企业也开始将抗菌玻璃投入市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然而,玻璃抗菌工艺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抗菌涂层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
其次,抗菌涂层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需要精密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此外,抗菌涂层的抗菌效果和持久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抗菌性能的需求。
玻璃抗菌工艺是一种能够提高玻璃表面抗菌性能的技术。
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滋生,保持玻璃表面的清洁和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和展望纳米抗菌玻璃技术的研究进展
2009/12/18/08:44来源:玻璃新观察
综述了纳米抗菌玻璃技术研究的内容,总结了纳米抗菌玻璃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纳米抗菌玻璃方向进行了展望。
1引言
纳米粒子因其尺寸变小,而具有许多新的特性。
例如:表面与界面效应、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
当任何材料用高科技手段被细化到纳米量级时,该材料的物化性能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金属为导体,但纳米金属微粒在低温下的量子尺寸效应会导致绝缘性,纳米无机杀菌剂具有极强的杀菌能力等[1]。
细菌、霉菌作为病原菌对人类和动植物有很大的危害,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微生物还会引起各种工业材料、食品、化妆品、医药品等分解、变质、劣化、腐败,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具有杀菌和抗菌效应的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人们也研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抗菌材料[2]。
抗菌(杀菌玻璃亦称绿色玻璃,属新材料科学与微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材料抑制和杀死细菌,从而使传统产品增添高新技术含量。
纳米抗菌玻璃由此产生,它既具有纳米材料的新的特性,而且同时也具有杀菌效果。
2纳米抗菌玻璃的研究现状
2.1银系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
银系抗菌材料[5~6]可以说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材料,其抗菌机理,目前有以下两种观点:
(1Ag+接触反应,认为Ag+通过接触反应造成微生物活性成分破坏或产生阻碍。
当微量Ag+到达微生物细胞膜时,因后者带有负电荷,依靠库仑引力,使二者牢固吸附,Ag+穿透细胞壁进入胞内,使蛋白质凝固,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细胞丧失分裂增
殖能力而死亡。
同时,Ag+也能破坏微生物电子传输系统、呼吸系统、物质传送系统。
(2催化假说,认为物质表面分布的微量Ag+能起到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银激活空气或水中的氧,产生羟基自由基(·OH及活性氧离子(·O2-。
它们能破坏微生物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或杀灭细菌,以上两种假说都有一定依据。
2.2纳米表面效应
纳米ZnO是新型抗菌剂,具有广谱的杀菌抗菌效能、耐热性高、安全性好、持续性好、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在杀菌除臭、预防疾病、美化环境方面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抗菌原理是由于超微细ZnO粒度小、比表面积大,随着颗粒细度的增加,颗粒的表面原子数增多,表面原子数与颗粒的总原子数之比值也增大,其表面能亦随之迅速增加,于是便产生了“表面效应”;利用纳米ZnO 具有的奇特“表面效应”,它在与水和空气的条件下,在阳光下尤其是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自行分解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e和带正电的空穴(h+,并发生下列化学反应[7]:
H2O+h+→·OH+H-(1
O2+e→·O2-(2
生成的空穴可以激活空气中的O2,生成的原子氧和·OH,它们有较强的化学活性,特别是原子氧能与多种有机物反应,同时能与细菌内的有机物反应,从而在短时间内能杀死细菌[17]。
抗菌玻璃材料一般以磷酸盐系或硼酸盐系玻璃组成的。
玻璃结构的模型是由网状的离子群和修饰过的离子群构成的无机高分子化合物。
由于玻璃本身结构和组成的原因以及可慢慢地连续发生变化的特性导致了其化学持久性不强。
当某些溶媒(特别是水存在时,很可能造成玻璃溶解。
玻璃的不同部分其溶解速度也不同。
从在溶剂中瞬间开始溶解到数小时以至数年才能溶解的都有。
此外,玻璃有保持金属以离子状态稳定存在的特性。
利用玻璃以上的两个特性就可以得到缓释型抗菌玻璃材料,也就是化学持久性较弱的玻璃与具有抗菌和防霉性能的离子化金属,如银、铜、
锌等相结合的材料。
得到的抗菌玻璃材料在有水存在时会缓慢释放Ag+等杀菌离子,它们可强烈吸引细菌机体中的酶蛋白的巯基,并迅速地结合在一起,并使以此为必要基的酶丧失活性,使细菌死亡[3]。
缓释型抗菌玻璃材料是通过玻璃的整体性溶解,使玻璃网络中的银、锌等离子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抗菌目的。
与其他的抗菌剂相比,缓释型抗菌玻璃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玻璃的载银、锌、铜等离子的量能够精确控制。
其次,缓释型玻璃材料释放抗菌离子的速度能比较方便的调节。
再次,能长期有效地保持抗菌离子的缓释性能。
缓释型玻璃材料由于发生的是玻璃的整体性溶解,不产生常见抗菌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吸附物质的干扰而导致抗菌离子缓释性能下降的现象,有效保持抗菌离子的缓释性能[3-4]。
抗菌玻璃是一种新近研究开发的功能性玻璃,它在保持其原有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的同时,又增加了消毒、杀菌的功能,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意识的重视,其应用领域和产销市场也将日益扩大,研制开发抗菌广谱性好、杀菌率高而价格低的抗菌玻璃将是其产业化的关键所在。
3纳米抗菌玻璃的应用现状
目前,许多研发人员正在努力研究改善载银抗菌剂及其制品的变色问题。
例如日木住友公司的研究人员在Ag2O-Na2O-B2O3-SiO2抗菌玻璃中用Ag3PO4代替,使银离子稳定下来,以改善其着色程度等等[1]。
纳米抗菌剂分两类,一类是本身是有抗菌活性的金属纳米氧化物,以TiO2、ZnO 为代表,它们在紫外线照射下,在水和空气中产生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能与多种有机物发生反应,从而把大多数病菌和病毒杀死。
因而可将它们应用于制作抗菌纤维、抗菌玻璃、抗菌陶瓷、抗菌建筑材料等[11]。
将抗菌剂添加到基体材料中,便可制得抗菌材料。
近年来,抗菌剂广泛应用于纤维、塑料、建材、涂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纤维和塑料。
我国抗菌材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用银或铜制作的容器贮水,以抑制水的变质
腐烂。
到了17世纪,人们才将抗菌剂用于医药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穿用含季铵盐抗菌剂的制服,降低了受伤后的二次感染率。
这也是现代抗菌材料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抗菌纤维开始出现,其中所用的抗菌剂是具有强抗菌性的化学物质,如有机锡、氯化酚等,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多使用季铵盐类有机硅烷偶联剂处理纤维,以达到抗菌的目的。
抗菌塑料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在这方面发展较快。
到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的抗菌塑料几乎覆盖PP、ABS等所有主要塑料品种。
同时以无机化合物为载体的银系抗菌材料也开始广泛应用于制备抗菌陶瓷、涂料、塑料、纺织品、钢铁和日用品等领域。
如果把目前日本抗菌材料的使用量看作100,我国的相应数值仅为0.5。
由此可以看到抗菌材料在我国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8]。
随着人们的不断努力,特别是具有创新思维的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引入,如有机一无机复合材料,纳米技术等,抗菌技术在国内将会得到不断的进步与提高[8]。
利用纳米氧化锌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和高离散性,在低温低压下,纳米氧化锌可不经磨碎直接使用,使陶瓷制品的烧结温度降低400~600℃,烧成品外观光亮、质地致密。
另外,纳米氧化锌的陶瓷具有抗菌除臭和分解有机物的自洁作用,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添加纳米氧化锌的玻璃可抗紫外线、耐磨、抗菌和除臭,可用作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9]。
研制开发纳米级的TiO2光触媒等抗菌材料将是提高光催化反应的光量子产率,有效地减少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复合,使更多的电子和空穴参与氧化一还原反应的主要方法;同时由于比表面积的增大,巨大的表面有将反应物吸附在表面上,也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了光催化材料的活性,使抗菌性能大大改善[10]。
为有效克服TiO2类光催化材料在紫外光条件下才能具有较好抗菌及净化空气功能的不足,实现室内条件下光催化抗菌和空气净化的研究目标。
文献[12-13]系统研究了我国富产的稀土元素铈对纳米TiO2晶体结构、显微结构、表面电子结构、紫外吸收光谱以及产生羟基自由基(OH性能的影响。
制备的稀土
/纳米TiO2光催化抗菌净化功能材料,在室内光条件下就具有优良的抗菌和空气净化性能。
4纳米抗菌玻璃的展望
4.1建筑应用抗菌玻璃材料
无机抗菌剂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可便利地混合在建材原料内或涂覆于表面,在高温焙烧时,形成稳定的抗菌组分或涂层,能长久保持杀菌作用[14-16]。
已面市的抗菌玻璃、卫生陶瓷、涂料、壁纸、地板材料等就应用了不同种类无机抗菌剂。
例如,具有抗菌性能的室内外装璜材料,可有效分解表面的细菌、有机油类物质、染料颜色污染物,残留物经清洗或雨水冲刷可很便利地除去;当抗菌涂料粉刷在居住环境时,涂层中的抗菌剂因接触到潮湿的空气或与水直接相接触时而释放出Ag+而达到抗菌的效果[17]。
4.2水处理剂用抗菌玻璃
抗菌材料在水处理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游泳池灭菌,把具有缓释性抗菌剂作为水处理剂直接应用到水中去,抗菌剂在水中释放出Ag+就可以达到抗菌的效果[18]。
由于抗菌材料中引入抗菌剂的种类及作用方式不同,材料在抗菌效果以及持久性等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差别。
从目前抗菌材料的研究以及应用状况来看,具有绿色安全、性能稳定、功效持久、形式多样的无机型抗菌材料将会是今后抗菌材料的主流发展方向。
无机抗菌纳米玻璃是近年国际上刚刚兴起不久的与人类健康发展、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的热点研究课题[19-23]。
抗菌玻璃正由原来主要用于食品和医疗方面,向日常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的无机抗菌、空气净化等生态健康功能方向发展。
预计21世纪将发展为兼有抗菌和净化功能的生态环境材料。
这些新材料多是以原来材料为载体,外加变价稀土元素、光催化剂、抗菌剂、辐射远红外线功能外加剂等添加剂来协同增效,提高材料及其制品的生态健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