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9版)语文(附录)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9版)语文(附录)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这里仅推荐古诗文135篇(段)。

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1篇。

1~6年级的背诵篇目都是诗歌;7~9年级的篇目,除诗歌外,也选入了一些短篇散文。

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教科书中可作不同的安排,不必都编成课文。

1~6年级(75篇)1 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2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3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4 咏鹅(鹅鹅鹅)骆宾王5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6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7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8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9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10 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11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1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13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14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15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17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18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19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20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2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22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23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24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25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26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27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28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29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30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31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孟郊3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33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34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35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36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37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38 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39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40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41 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42 悯农(春种一粒粟)李绅43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44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45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46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47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48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49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51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51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52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5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54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55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56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57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58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59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6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陆游61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62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63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6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65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朱熹66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67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68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69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70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71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于谦72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73 所见(牧童骑黄牛)袁枚74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高鼎75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7~9年级(61篇)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2 蒹葭(蒹葭苍苍)《诗经》3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5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6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8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3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14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15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19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30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33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34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37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38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9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40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 《论语》12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42 曹刿论战《左传》4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4《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巳矣。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优质课教学设计_124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优质课教学设计_124

课题经以科学纬以人情授课教师年级初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要求7~9年级学生在名著阅读方面的阶段目标为:“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名著作品,本身就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点和文化取向,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幻小说作为特殊的小说样式承载着丰富的想象力、科学性和人文思考。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在“教学建议”里指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1905年语文单独分科以后,叶圣陶就提出了“读整本书”的教学思想。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读整本的书,不但能够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还能够实行各种文学知识和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

它能够收‘一石多鸟’之效”。

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是科幻小说的核心元素,也是《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的重要底色。

回顾科幻小说引进国内的历史,也恰恰体现了科幻小说在促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上的契合。

受西方科幻小说发展的影响,中国大陆在20世纪初也悄然兴起了一股小小的科幻热潮。

科幻小说在新文化运动之后被鲁迅等人引入国内,作为科学小说,又名新民小说,旨在提升国民的创新水平,促动改革精神。

4.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其定义为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实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 内容提要:为了同国际教育理念接轨 ,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开展和需要的合格人才 ,我国教育部相继推出了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 ,把培养并提高受教育者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广阔中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项有着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

本文从口语交际的内涵、目标 ,口语交际训练的原那么、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目的是促进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蓬勃开展 ,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模式一、口语交际的内涵:所谓口语交际 ,是交际者出于某种社会交往需要 ,运用连惯标准的有声语言 ,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一种双方互动的社会活动。

作为一种有目的语言活动 ,它是人们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 ,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说、辩论等 ,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对方 ,同时也吸收对方信息的过程 ,具有直接性、互动性、综合性等特点 ,因其简便迅捷而成为最根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

它有四个要素:交际主体、交际对象、交际媒介、交际环境。

在通常情况下 ,主体与对象是变换的、合二为一的 ,即一个人往往既是说话者 ,又是听话者;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交际双方所使用的中介手段(即口头语言)是双方都能够理解的 ,否那么 ,交际的目的便难以实现。

口语交际以听话、说话为根本表现方式 ,但它绝对不是“听话〞“说话〞的简单相加 ,而是基于一定的话题 ,或陈述事实 ,或抒发情感 ,或议论评祈 ,展开交流 ,从而到达特定的交际目的。

所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话说话能力为核心 ,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

口至交际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而这些能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严格的训练才能养成的。

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 ,口语交际更加强调双向互动性 ,是信息的交流与人文关心的统一体。

因此 ,它不仅要求听说技巧 ,还要求具备待人处世、谈吐举止、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可以说 ,它要求的面广了 ,标准也提高了 ,是“听话〞“说话〞的开展。

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年【最新修订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019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019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019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得性质二、课程得基本理念三、课程得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得开发与利用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得建议二、关于课外读物得建议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得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与开放得视野。

语文课程应该适应与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得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得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得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得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得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得经验,遵循语文教育得规律,努力提高学生得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与凝聚力,发挥积极得作用,为学生得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就是最重要得交际工具,就是人类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得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得统一,就是语文课程得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得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学好其她课程得基础,也就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得基础。

语文课程得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得重要地位。

二、课程得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得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得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得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得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得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得基本方法,养成良好得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得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2019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编写说明

2019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编写说明

2019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编写说明2019年统编语文教材编写说明一、关于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是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组织编写的,聘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担任总主编,由国内著名专家和教授、语文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全体编辑共同组成了近40人的教材编写队伍。

统编语文教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的基本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建设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有特色、让广大师生满意的新的教材体系。

(一)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獨特优势,把对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学习与母语教育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法制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内容融合在整套教材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避免贴标签、喊口号式的思想教育,新编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的是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

教材以选文为主要载体,集中编排相关人文教育的内容,同时又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分散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一、背景介绍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自2019年启动,历时3年,期间,成立了由两院院士、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等近300人组成的修订组,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课程内容结构化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同时,组织浙江、河南和甘肃等15个省近6万名学生进行了课程标准测试,并广泛征求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学者和一线校长、教师、教研员等各方意见建议,在不断修改完善后,教育部于2022年3月25日以通知形式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2022年版的修订认真总结了自2001年以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组认为,20年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如,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不断得到凸显,三维目标的整体认识和实践探索不断得到深化,整本书阅读呈现出可喜的实践样态,学生学习的合作理念在实践中得到深化;与此同时,改革中也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比如,很多教师依然习惯于碎片化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囿于单篇课文逐段逐句分析讲解,从上而下的灌输现象还较为普遍,课程内容整合和问题探究设计意识淡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不深入不突出,考试内容和形式没有大的改变。

相比于其他课程,义务教育语文标准的修订,在内容构建上更加富有挑战性,确定语文课程内容的维度、要素以及呈现方式等都极其艰难并富有争议,素养型的语文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等更是具有开创性的工作。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语文课程育人价值在新时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课程理念已发生根本变化,由此必然引起系列、整体的课程变革,新的课程目标、内容及考试评价必然也应进行相应的修订。

二、新的理念(一)“以文化人、培根铸魂”语文2022年版义教课标继承语文课程“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传统,对标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特别是严格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重要文件内容,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部分提出明确要求,促进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最新修订版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2019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六套)

2019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六套)

2019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六套)2019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课标(30分)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6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语言文字”与“文化教育”的统一。

2、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阅读、听说、口语交际能力。

3、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充分体现了发展性教学要求和内容,其核心是“学生发展”。

二、选择题(1为单项选择,2、3为多项选择,各3分。

共8分)1、阅读教学过程是B.学生与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D.关注指导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A.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面向全体学生;B.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C.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D.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E.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F.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取不同的方式。

三、判断正误题(正、误分别在句后括号内划√、×即可)(4分)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中提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500万以上。

×3、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知识的创新,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一种人格的全面形成的对话。

对话的本质是师生共同寻求、发现真理。

√4、新课程下,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研究的促进者转变,由学生的管理者向学生研究的引导者转变,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转变,由唯师独尊向师生平等研究的合作者转变。

这种角色新的定位,要求每位教师需要研究、更新、适应。

2019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套(含教学计划)

2019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套(含教学计划)

2018——2019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套2018--2019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

对于八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2018年春全新改版,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以风俗人情为主题,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

《社戏》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回延安》追忆了诗人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描绘了与亲人见面团聚的场面,描绘了延安的新面貌,赞美了10年来党领导下的延安巨大的变化,歌颂了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了美好的明天;《安塞腰鼓》描写了黄土高原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灯笼》回忆了与灯笼的结缘,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与怀念;写作:学习仿写;口语交际:应对。

第二单元是由生命之音为主题,这个单元主要以说明为主,通过本单元让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方法,体会科普文章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培养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培养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写作:说明的顺序;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第四单元是以名家讲坛为主题编写的,三篇演讲词,一篇议论文。

《最后一次演讲》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讲述了作者自己一生中重要的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表现了作者质朴的胸怀;《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演讲回顾了奥林匹克运动五年来的发展,指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并提出了自己的美好祝愿;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是在本单元的基础上,让学生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赛,增强对演讲知识的识记应用能力,体验多种活动经历。

【新课标】2019 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44页)(最新版)

【新课标】2019 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44页)(最新版)

【新课标】2019 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44页)目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第一部分前言 (2)一、课程性质 (2)二、课程基本理念 (2)(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三、课程设计思路 (3)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4)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5)第一学段(1~2年级) (5)第二学段(3~4年级) (6)第三学段(5~6年级) (8)第四学段(7~9年级) (10)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12)一、教学建议 (12)二、评价建议 (16)(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16)(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7)(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17)(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7)(五)具体建议 (17)三、教材编写建议 (2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21)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21)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5)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25)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26)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28)第一部分前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初中课程语文标准

初中课程语文标准

初中课程语文标准一、课程性质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理念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案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案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案人教版(一)指导思想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年最新修订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年最新修订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年最新修订版)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教学李白《行路难》,教师安排学生整理能够表现雄心壮志的古代诗词。

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 )A.曹操《观沧海》B.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C.杜牧《泊秦淮》D.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题干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A项曹操《观沧海》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项张养浩<山坡羊i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表现了作者忧国优民的情怀。

C项杜牧《泊秦淮》借陈后主(陈权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哪些不从中吸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

D项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故本题选A。

2.教学《中国的拱桥》教师围绕“非凡只会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汪曾祺《昆明的面》B.宗璞《紫藤萝瀑布》C.叶圣陶《苏州园林》D.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题干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项汪曾祺《昆明的雨》,作家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本文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鲜亮的脚印。

不符合题干中“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

B项宗璞《紫藤萝瀑布》,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 -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不符合题干中“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

C项叶圣陶《苏州园林》,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表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叹。

体现了“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

D项梁启超《最苦与最乐》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论述人生的责任,即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则是人生最大的乐,提出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身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快乐不符合题干中“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

部编版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精选教学文档

部编版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精选教学文档

2019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版,是为了加强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这个标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和优化。

首先,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语文的课程目标。

新的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修养和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流畅地与他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

其次,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母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这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语言的魅力,提高对母语的感情和理解。

此外,新课程标准还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语文教育的主体,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新课程标准还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项目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总之,《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版是一个全面而细致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9年版)专家解读-精选文档44页PPT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9年版)专家解读-精选文档44页PPT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9年 版)专家解读-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档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1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3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1 ~ 2 年级、 3 ~4 年级、5 ~6 年级、7 ~ 9 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 .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 .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 240 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

8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 1 ~ 2 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 .认识常用汉字 1600 个左右,其中 800 个左右会写。

3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 .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 .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

(三)写话1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1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 .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1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 3 ~ 4 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左右,其中 1600 个左右会写。

3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