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省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语文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D)

A.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

B.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

C.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

D.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

【答案】D

【解析】A项kàng/ hang/kàng/hàng;B项láng/láng/làng/láng;C项hái/hài/hái/gāi D项全读kuì。

【评价】从整体上讲,试题年年都在求新,落实在各个考点上,语音题也在稳中求变,因变而新。2009年、2010年高考都是多音字,2012年高考糅杂同音字、同声旁字(以下简称“同声字”),今年却专考同声字,形式虽新,却也是老题,沿袭了新课标卷、全国卷试题样式。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

⑴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____。

⑵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⑶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答案】B

【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第⑴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归”偏于中性,并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异曲同工”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异曲”,“殊途同归”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很明显,第⑵句中“不管我们在……哪一条路上”指的是“殊途”,而不是“异曲”。

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二者合为“临深履薄”一词,意义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意即二词都可选。

【评价】这道题沿袭了2012年的成语题,不过亦有创新,变语段成语选填改为不同语句成语选填,似乎显得更为容易,尤其前两句,但第⑶句却给人有故意设难之疑,相同的成语,让不明就里的考生在二者区别上大耗脑筋和时间,命题者真坏!不过,利用排除法,是能很快作出选择的。

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4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划线句是个比喻句,解答时,得根据语意找出比喻句中的各个喻体及其分别对应的本体,然后组合成句就行了,但针对语感较强的考生而言,只需凭借语感就能答出含义来的。根据语意,整个语段是讲“环境”的,青年人抱怨“环境”,对于青年人而言,这个“环境”是不大好的。“长者”的话必是劝告、警示年青人的:“保护自己的脚”劝他“穿上一双鞋子”,是劝以前“赤脚”的年青人,由于“环境”不大好,得“穿上一双鞋子”,劝他对“己”有所改变,即要“改变自己”(本体);后者“给全世界铺上地毯”就是“改变世界”(本体)了。二者结合是言:改变自己比改变世界更容易。

当然,在答题中,可以会出现“保护环境,应从自身做起,而不要好高骛远”之类的答案,也应该视为正确答案。

【评价】这类语言表达题,我向来是看好的,因为它的确是在考查考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是对语文素养的考查,当然要赞一个!

4.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5分)

年龄

作品

20岁前

21~25岁

26~30岁

31~35岁

36~40岁

41~45岁

处女作

72人

95人

36人

7人

代表作

8人

31人

96人

50人

25人

【答案】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

【解析】作答表格题,首先要看的是表格是针对什么问题或现象来作的调查或统计,要求考生从什么角度来答题,其次再去看表中数据所体现的征象,说白了,就是审题!

题干明确告知两个信息:一是此表统计的是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二是作家渐至成熟。这里要清楚的是什么是作家的“成熟”什么是作家的“不成熟”,当然,“不成熟”指的是“处女作”,“成熟”指的是“代表作”。这样就把表格数据分成两块了:一块是发表处女作的年龄,一块是发表代表作的年龄。而表格中发表处女作人数多(203人)的主要集中在20岁前至30岁,发表代表作人数多(176人)的主要集中在26岁至40岁,这说明什么?正好说明成熟的作家要比不成熟时晚上10年左右。那么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来答呢:大多数作家要花上十年左右的不断创作时间,方能达到创作上的成熟。

【评价】表格题虽然不是什么新题了,但作为省高考题,却是新题,因为以前从未考过。不过,此题相对于传统的表格题,此表格数据所反映的信息较为曲折隐晦,或者说是传统题的叠加。因为考生解答此题需要做到这么几个步骤:第一步,大多数作家发表处女作的年龄集中在20~30岁;第二步,大多数作家发表代表作的年龄集中在26~40岁;第三步,作减法,发表代表作的年龄与发表处女作的年龄之差,隐含作家渐至成熟的信息。

在传统题中,是要先写出前两个信息,而后再以这两个信息为基础写出结论来,但此题却要求考生直接写出结论来,难度就增加了不少。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丰,字安国,故卫尉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声称日隆。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正始中,迁侍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