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

合集下载

2013年语文高考古诗词类阅读试题及阅读答案解析总结

2013年语文高考古诗词类阅读试题及阅读答案解析总结

2013年语文高考古诗词类阅读试题及阅读答案解析总结【阅读理解题目】:全国卷1鹊桥仙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诸侯,独去做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数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升官做诸侯,而自己只能做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_________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从而表现美化的精神和品格。

(烘托、渲染,2分,简要分析3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答出心情3分,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新课标全国卷2古诗鉴赏解析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新课标全国卷2古诗鉴赏解析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解析一、原题回放:(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二、作者简介: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

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江边的几树梅花绽放,惹人爱恋,令人惆怅,我住着藜杖绕着它欣赏,刚离开不久又回到它的身边。

先前皑皑白雪覆盖,是雪是花难以分辨寻找,昨夜雪霁,月色朗朗,梅花在寒风中依然绽放。

想折几支梅花送给远方如玉的美人,聊表相思之情,但这一切已成劫后余灰,令人怅惘不已。

在梅花下沉吟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回望暮色已笼罩柴门,才独自离开回家。

四、试题简析:试题刚一出来,浏览了几位各地名师的评析,说“属于名家不出名作品,准确译出全诗需要考生坚实的文言功底,不过,鉴赏起来比较容易”,“试题有提示阅读,问题设置相对平稳,学生应该难度不大”。

我不敢苟同,认为理解鉴赏本诗难度较大。

题目中的“次韵”什么意思?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

09年全国卷有姜夔《次石湖书扇韵》,另外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最为有名。

顺便说说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 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 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2013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新课标卷1阅读下边这首宋词,达成8~9 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壮举① ?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须君赏赐给?【注】①这三句是追想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恳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 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剖析。

(6 分)参照答案:8.那些成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好隐居的无奈和怨言。

( 5 分)9.用来委宛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气愤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本来属于闲散之人,又何须要你皇帝的赏赐呢?再说,天地之大,哪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罕见你皇帝的赏赐!( 6 分)新课标卷2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难过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仍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单独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剖析( 5 分)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剖析。

(6分)参照答案:8.运用了衬托和衬着的手法。

全诗几乎未波及梅花的色香,而着重环境的衬托和感情的衬着,进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行。

(5分。

答出衬托和衬着的,给2分;能作简要剖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若有其余答案,只需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表现了作者落寞难过、若有所失的心情。

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感情投射到梅花上,思路万端却又无从提及,以致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单独走开。

( 6 分。

答出作者心情的,给 3 分;能作简要剖析的,给 3 分。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汇编

福建卷
• • • • • •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 世俗活动。 •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 要赏析。(4分)
湖北卷
• • • • • •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 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 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 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 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 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 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 【参考答案】 • 8.(5分)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 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 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9.(6分) 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和愤慨之情。皇 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 又何必让皇帝来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 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有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 【参考答案】 • 2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2.①从 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 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 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 一落千丈之势。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 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 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 震撼人心。

2013年高考全国各地试卷诗歌鉴赏及名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

2013年高考全国各地试卷诗歌鉴赏及名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

2013年高考全国各地试卷诗歌鉴赏及名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一、2013年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

(6分)(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 ,檐牙高啄;_____________ ,勾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参考答案】8.(5分)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9.(6分)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和愤慨之情。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让皇帝来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有稀罕你皇帝的恩赐!10.(6分)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

廊腰缦回,各抱地势。

山川相繆,郁乎苍苍。

二、2013年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8分)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与作品赏析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与作品赏析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与作品赏析一、2013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到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鱼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今译】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还有谁记得那豪迈的生活?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臵散,作了江边渔父。

八尺扁舟,三扇低蓬,占尽苹洲烟雨,独来独往,无拘无束。

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皇帝)赐与吗?【赏析1】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

山阴地近镜湖,因此他此期词作多为‚渔歌菱唱‛。

山容水态之咏,棹舞舟模之什,貌似清旷谈远,翛然物外,殊不知此翁身寄湖山,心存河岳。

他写‚身老沧洲‛的惨谈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

这首《鹊桥仙》即其一例。

仔细品味当得诗人心思、真实处境。

词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

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涯作了一往情深的追忆。

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当时南郑地处西北边防,为恢复中原的战略据点。

王炎入川时,宋孝宗曾面谕布臵北伐工作;陆游也曾为王炎规划进取之策,说‚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见《宋史〃陆游传》)。

2013高考诗歌鉴赏

2013高考诗歌鉴赏

2013高考诗歌鉴赏2013高考诗歌鉴赏一、2013年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

(6分)(1)足蒸暑土气,,,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勾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参考答案】8.(5分)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9.(6分)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和愤慨之情。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让皇帝来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有稀罕你皇帝的恩赐!10.(6分)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

廊腰缦回,各抱地势。

山川相繆,郁乎苍苍。

二、2013年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8分)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2)“鹏北海,凤朝阳。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

• 6.( 6分)(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 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 天的生机,增强了诗韵味。 • (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 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 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 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 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 8.(5分)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 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 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 9.(6分)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和 愤慨之情。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 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让皇帝来恩赐呢?再 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 谁有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 【参考答案】 • 13.(8分)(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 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 ,只能在酒醉中俱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 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分
(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 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志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 言中的呈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正反对比, 层层推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分)
• • • • • • • • • • •
十二、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分)
•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 【参考答案】 • 8、(5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 • 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 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 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 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9.(6分)表现了作者落寞佣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 杂的情感投封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 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幕才独自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的, 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 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13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集锦

2013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集锦

五、2013年湖南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8分)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

(1分)(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

(3分)(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

(4分)六、2013年四川卷 1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8分)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

②金罍,泛指酒盏。

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4分)七、2013年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3分)(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

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5分)八、2013年浙江卷阅读下面,完成21—22题。

(7分)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2013年高考古诗试题汇编.

2013年高考古诗试题汇编.

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题汇编一、(2013新课标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3新课标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3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带赏析精校打印版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带赏析精校打印版

历年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20131、(新课标卷Ⅰ)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试题解析】读这首词要注意作者信息:陆游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其他诗作与此诗在感情上有类同之处,例如他的《诉衷情》“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了与这首诗相似的感情。

他写“身老沧州”的惨淡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

做此题时还要抓住题目所给的注释,注解共有三处,对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极有帮助。

【参考答案】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5分)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的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6分)【诗歌赏析】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

他诞生于宋金战争的烽火之中,从小饱尝了颠沛流离的痛苦。

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新课标全国卷2古诗鉴赏解析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新课标全国卷2古诗鉴赏解析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解析一、原题回放:(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二、作者简介: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

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江边的几树梅花绽放,惹人爱恋,令人惆怅,我住着藜杖绕着它欣赏,刚离开不久又回到它的身边。

先前皑皑白雪覆盖,是雪是花难以分辨寻找,昨夜雪霁,月色朗朗,梅花在寒风中依然绽放。

想折几支梅花送给远方如玉的美人,聊表相思之情,但这一切已成劫后余灰,令人怅惘不已。

在梅花下沉吟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回望暮色已笼罩柴门,才独自离开回家。

四、试题简析:试题刚一出来,浏览了几位各地名师的评析,说“属于名家不出名作品,准确译出全诗需要考生坚实的文言功底,不过,鉴赏起来比较容易”,“试题有提示阅读,问题设置相对平稳,学生应该难度不大”。

我不敢苟同,认为理解鉴赏本诗难度较大。

题目中的“次韵”什么意思?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

09年全国卷有姜夔《次石湖书扇韵》,另外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最为有名。

顺便说说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 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 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2013年高考各地语文试题分类汇编_古诗鉴赏

2013年高考各地语文试题分类汇编_古诗鉴赏

【参考答案】 10.(1)桃花流水鳜鱼肥。
(1分) (2) 联系“春深”“染衣”,“净” 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 “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 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3分) (3)词人通过“钓船”“柴 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 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 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 怀的内心世界。(4分)

颔联又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他五年来的虚度光阴。出句以“不堪”承“最不 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 含着牢骚。汉武帝时公孙弘自举贤良,数年而至宰相,“于是起客馆,开 东阁以延贤人。”(《汉书· 公孙弘传》)这里诗人即以公孙弘喻韩琦好 贤而言自己不配这种礼遇。下句,诗人回答了“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 不堪重用。曲台指太常寺。因《礼记》有《曲礼》篇,故称专掌礼仪制度 的太常寺为“曲台”。苏洵在1061年(嘉祐六年)被命于太常寺修纂礼 书,至赴宴时,刚完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费时五年。苏洵以自己能 辅助帝王的才能来做这种白首穷经的工作,深感虚度年华,用非所长,这 集中表现在“闲”、“老”二字上。1056年(嘉祐元年),欧阳修荐苏 洵于朝廷,“欲朝廷不次用之”;韩琦也以为可用,独富弼主张“姑少待 之”(叶梦得《石林燕语》)。拖了两年,朝廷才召苏洵试舍人院。苏洵 拒绝赴试,朝廷授以试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又以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今属 河北)主簿,编纂太常礼书,直至去世。“书虽成于百篇,爵不过于九 品。”(《老苏先生会葬致语》)这就是诗人发出“闲伴诸儒老曲台”的 深沉哀叹的原因。
上阕起首两句“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展现安于江湖田园的纯净内心,接下两句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进一步抒写 陶醉自然,抛舍心机的真情无碍。 下阙前两句“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既为世人纷忙感慨,也为故友寥落,年迈无 为伤感。这一顿挫是诗人内心深处一生沧桑 的感喟。经过这一转折,结尾两句“夕阳长 送钓船归。鳜鱼肥”便尤其鲜明:退隐江湖, 心地明洁,享受自然之情,跃然纸上。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总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总

安徽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4分)北京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

吴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

”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4分)福建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

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2分)(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4分)广东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

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

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

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

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

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试题+答案解析)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试题+答案解析)

2012年天津14.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8分)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分)(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

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

第(2)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赏析。

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答案参考:(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色彩:“碧”“黄”情感:喜爱之情(3)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2011年天津1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3分)(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

“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

“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不好。

开篇写暴雨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上传: 占华城更新时间:2013-6-30 17:39:512013年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全国卷1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诸侯,独去做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数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升官做诸侯,而自己只能做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从而表现美化的精神和品格。

(烘托、渲染,2分,简要分析3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答出心情3分,简要分析3分。

)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7分)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吴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

”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4分)12.(7分)①(3分) B②(4分)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

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

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

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和“客船”。

(1分)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4分)14.(1分)津亭15.(3分)D【A、单从试卷提供的材料看,很难断定诗歌有用典;即使对第2句作出注释,也不好说这首诗是用典和写实结合。

从全诗看,应该是虚实结合或情景交融的写法。

B、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而不是咏物诗。

C、两联对仗并不工整】16.(4分)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景色2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1分)【注】①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

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

”②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 ③“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

④那,怎,何。

⑤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

春,《全唐诗》注:“一作乡。

”按:作“乡”非。

黄叔灿云:“作…乡心‟,与通首绝无关会。

”(《唐诗笺注》卷一)⑥渺,一作“眇”。

渺然,幽远貌。

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绵。

”渺然,犹眇绵之意。

⑦“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表达。

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

”陈与义《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可以参读。

⑧只自.副词。

犹言独自。

自,词缀,无义。

⑨佳处,一作“佳气”。

⑩薄暮,黄昏时分。

津亭,渡口边的驿亭。

【简析】张九龄喜欢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淡水,他的笔下没有浓艳的景物。

而且喜欢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味某种超然的情怀。

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

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

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

景象明丽。

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

三四句用虚笔。

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

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

此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

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

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

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

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

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8分)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2)“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3分)14.(8分)(1)轻微、新鲜、清爽等(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鹧鸪天酬孝峙①[清] 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

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

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12.(7分)(1)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轫不拔。

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2)此句意谓: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来推辞。

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浙江卷(二)阅读下面,完成21—22题。

(7分)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的名句“”一脉相承。

(2分)22.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

(5分)2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2.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江苏卷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⑪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分)【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解析】这句从写作对象上看,应是写“山”,写“山”的静,因为有一“静”字紧跟其后,而且还像“太古”一样“静”,如果考生就把这句翻译一遍——山像太古一样静——那一定是能得分的。

【评点】这题有点难,一是“太古”给人以“静”感,考生是不大明白的。

二是由于不知道“太古”之有“静”意,当然就不知道此句是拿“太古”来写“山”之“静”的。

所以此题没有从考生的实际出发。

※※⑫“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解析】这两句明显写的是两方面的事,一句一事一心境:前句“门常掩”是因为“世味”,表明对“世味”的厌恶;后句“簟[竹席,见“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已便”是因为“时光”——正值盛夏时光——醉卧竹席,已是非常地适宜:给人的是一种闲适、恬淡之感。

【评点】这道题是简单而适合考生的,只要稍微体会一下,考生应该能体会出其中的意绪。

⑬《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