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影响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计算法答案:D3. 社会化过程开始于()。
A. 出生B. 学龄期C. 青春期D. 成年期答案:A4. 社会角色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埃里克森C. 米德D. 皮亚杰答案:C5. 从众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 个体的独立性B. 个体的依赖性C. 个体的自主性D. 个体的控制性答案:B6.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获得的。
A. 观察学习B. 经验学习C. 模仿学习D. 条件反射答案:A7.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追求的是()。
A. 公平B. 权力C. 利益D. 地位答案:C8.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过程在社会行为中起着()作用。
A. 决定性B. 辅助性C. 次要性D. 无关性答案:A9. 社会影响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A. 顺从、服从、认同B. 顺从、服从、反抗C. 顺从、认同、反抗D. 服从、认同、反抗答案:A10.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个体在他人在场时,其()。
A. 行为表现下降B. 行为表现上升C. 行为表现稳定D. 行为表现不确定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行为D. 社会关系E. 社会文化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从众行为?()A. 个体的自我意识B. 群体的一致性C. 群体的规模D.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E. 群体的权威性答案:ABCDE3.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可以通过()来学习社会行为。
A. 直接经验B. 观察他人C. 阅读书籍D. 观看电影E. 模仿他人答案:BDE4.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会考虑的因素包括()。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经常会被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用来描述这种现象?a) 自尊b) 孤立c) 社会影响d) 内隐性个性答案:c) 社会影响2. 当一个人出现错误时,其他人常常会通过怀疑自己的观点来降低不确定性。
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a) 社会认知理论b) 自我确认理论c) 干预理论d) 应对机制理论答案:a) 社会认知理论3. 集体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是「走群体思维」,其中个体决策被群体的共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最能描述这种现象?a) 社会影响力b) 群体思维c) 自我反省d) 市场导向答案:b) 群体思维4.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指的是当个体的行为与其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以减少认知失调?a) 显著性评价b) 授权分配c) 自我感知理论d) 一致性理论答案:d) 一致性理论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认知和评估的过程。
其核心概念包括自我概念、他人概念和自我知觉。
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形象的看法。
他人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对他人的印象和评价。
自我知觉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态度和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2. 论述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中,个体的决策和意见会受到群体共识的影响。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采纳群体的共同观点。
这种影响往往是基于个体对群体社会认同的需要,以及对群体观点的认可。
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偏差:个体在群体中往往接触到比较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了与群体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 规范性压力:个体在群体中面临来自其他成员的期望和压力,并可能会因此调整自己的观点和决策。
- 决策风险:个体在群体中可能会放弃个人对决策的质疑和评估,而出于避免群体冲突的需要,倾向于采纳群体观点。
《社会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社会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现象C. 个体心理特征D. 个体生理过程答案:B2.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从众B. 遵从C. 服从D. 创造力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A. 认知失调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心理动力学理论答案:D4. 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倾向与群体平均行为一致的现象?()A. 从众B. 遵从C. 服从D. 群体思维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A. 空间距离B. 相似性C. 对方的社会地位D. 个性特征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和______法。
答案:案例分析法7.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为了获得社会认同而遵循他人的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答案:从众8.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包括群体认同、______认同和自我认同。
答案:文化9. 以下哪个理论提出了“社会交换”的概念,用以解释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选择?()答案:社会交换理论10.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包括从众、遵从、服从和______。
答案:领导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现象的学科。
()答案:错误12. 群体规模越大,个体在群体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就越强。
()答案:错误13. 个体在群体中容易产生从众行为,但并非所有从众行为都是消极的。
()答案:正确14. 人们在面对压力时,往往会选择遵从他人的行为。
()答案:错误15.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获得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交换。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行为D. 动物行为答案:D2.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主要涉及以下哪个方面?A. 个人能力B. 个人情感C. 个人身份D. 个人价值观答案:C3.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探讨的是:A. 个体如何解释他人行为的原因B. 个体如何解释自己行为的原因C. 个体如何解释环境因素D. 个体如何解释社会现象答案:A4. 社会影响的一种形式是:A. 说服B. 模仿C. 顺从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A. 个体在面对冲突信息时的心理状态B. 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C. 个体在面对挑战时的心理状态D. 个体在面对失败时的心理状态答案:A6. 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极化现象描述的是:A. 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更保守B. 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更冒险C. 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更理性D. 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更情绪化答案:B7. 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是指:A.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帮助他人B.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不帮助他人C.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保持沉默D.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答案:B8.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服务偏见”是指:A. 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B. 个体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C. 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D. 个体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答案:C9. 社会心理学中的“刻板印象”是指:A. 对特定群体的固定看法B. 对特定个体的固定看法C. 对特定事件的固定看法D. 对特定文化的固定看法答案:A10.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主要探讨的是:A. 个体如何认同自己的社会角色B. 个体如何认同自己的文化背景C. 个体如何认同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D. 个体如何认同自己的职业身份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文献法答案:ABC12.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A. 信息加工能力B. 动机C. 情绪D. 文化背景答案:ABCD13.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A. 信息性社会影响B. 规范性社会影响C. 群体压力D. 个人偏好答案:ABC14. 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可能表现为:A. 刻板印象B. 歧视行为C. 种族主义D. 性别主义答案:ABCD15. 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包括:A. 帮助他人B. 合作C. 同情D. 竞争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与个体心理学的主要区别。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社会行为模式C. 个体与社会互动D. 社会结构分析答案:C2.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从众B. 群体思维C. 认知失调D. 神经传导答案:D3.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哪些?A. 服从、顺从、认同B. 顺从、认同、内化C. 服从、顺从、内化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C4. 米尔格拉姆实验主要研究了什么现象?A. 服从权威B. 群体压力C. 社会支持D. 认知失调答案:A5.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比单独时更好B.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比单独时更差C.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与单独时相同D.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不稳定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归因偏差。
答案:自我归因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内在特质,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这种偏差反映了个体在自我评价时的自我服务倾向,有助于维护自尊和自我形象。
7. 描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得来的。
这种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模仿和动机四个阶段。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模式,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8. 解释什么是群体极化现象。
答案: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在群体讨论中,成员的初始态度或观点往往会变得更加极端。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压力、信息影响以及社会比较等因素所导致。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从众现象的心理机制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或观点。
其心理机制包括规范影响、信息影响和认同影响。
从众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减少认知负担、降低决策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个体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可能导致不道德或不理性的群体行为。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社会影响D. 社会结构答案:D2.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服务偏见”指的是个体倾向于:A. 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B. 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C. 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D.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答案:C3. 在社会心理学中,哪种理论认为人们会模仿他人的行为以减少不确定性?A. 社会学习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归因理论答案:A4.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A. 群体讨论后,成员的观点趋向中立B. 群体讨论后,成员的观点趋向极端C. 群体讨论后,成员的观点没有变化D. 群体讨论后,成员的观点趋向一致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所描述的现象?A. 个体在面对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感到不适B. 个体会通过改变信念或行为来减少不适C. 个体会通过增加新的信念来减少不适D. 个体会通过忽视或否认矛盾来减少不适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因素包括:A. 个人特质B. 社会环境C. 文化背景D. 经济状况答案:A、B、C7.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8.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可能由以下哪些因素引起?A. 信息性影响B. 规范性影响C. 群体压力D. 个人偏好答案:A、B、C9. 以下哪些是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决策的特点?A. 群体极化B. 群体思维C. 社会懈怠D. 责任分散答案:A、B、C、D10. 社会心理学中,个体在群体中可能表现出的行为包括:A. 去个性化B. 社会促进C. 社会抑制D. 社会影响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题库版)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题库版)1、多选社会化的特点包括()。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正确答案:A, C, D(江南博哥)2、填空题形状公差项目有();()、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六种。
正确答案:直线度、平面度3、单选睡眠者效应是指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
A、减弱B、增长C、转移D、消失正确答案:B4、问答题简述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正确答案: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4)第四,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5、单选在任何特定的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的场合。
A、奖励低且代价低B、奖励低且代价高C、奖励高且代价低D、奖励高且代价高正确答案:C6、单选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归纳B、观擦C、思辨D、实验正确答案:B7、问答题简述产生“旁观者效果”的原因。
正确答案:(1)在紧急情况下,他人的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2)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我们产生“别人不管,我为什么要管”的暗示;(3)他人的冷漠会使你产生情境没有什么危急的错觉;(4)他人在场会“削弱”我们自身的责任感,即产生“责任分散”的结果。
8、多选在亚文化群中,暗语主要有如下的功能:()A.自卫功能B.扩张功能C.保密功能D.组织功能E.感情强化功能正确答案:A, C, D, E9、问答题试论述影响合作有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回报。
人们对合作的行为常作出合作的反应,而对于竞争的行为往往作出竞争的反应。
但是个体是否遵从回报规范则具有个体差异,这种因素对合作的影响是复杂的。
(2)对他人动机的知觉。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请判断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2.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与单独时的行为可能存在差异。
以下哪个选项是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A. 去个性化B. 社会促进C. 社会抑制D. 社会影响答案:A。
3.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如何解释和理解社会事件和他人行为?A. 通过直觉B. 通过社会学习C. 通过情感反应D. 通过本能反应答案:B。
4. 请列举至少三种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偏见类型。
答案:种族偏见、性别偏见、年龄偏见。
5.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主要探讨什么内容?答案:归因理论主要探讨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
6.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什么?答案: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7. 社会心理学中,如何定义“自我服务偏差”?答案: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8. 请解释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
答案:旁观者效应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帮助他人的可能性降低的现象。
9.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是指什么?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的认知(如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10.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什么?答案: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11. 请描述“权威服从”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含义。
答案:权威服从是指个体在权威人物的命令下,即使命令与自己的道德或价值观相冲突,也会执行命令的现象。
12.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什么?答案:群体极化是指群体讨论后,成员的观点倾向于变得更极端。
13. 请解释“社会认同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作用。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群体的成员身份,这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社会心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社会心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群体决策B. 人际关系C. 个体自我认知D. 植物生长周期答案:D2.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顺从、服从和认同。
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影响?A. 顺从B. 服从C. 认同D. 独立思考答案:D3.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如何理解他人的行为?A.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结果B.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过程C.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意图D. 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频率答案:C4.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探讨的是?A. 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B. 个体如何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结果C. 个体如何控制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过程D. 个体如何模仿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答案:A5.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A. 情感B. 权力C. 公平的交换D. 义务答案:C6. 社会促进效应指的是个体在他人面前的表现如何?A. 总是比单独时差B. 总是比单独时好C. 有时比单独时好,有时比单独时差D. 没有影响答案:C7. 社会认同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如何基于所属群体来定义自己的身份。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概念?A. 内群体偏好B. 外群体偏见C. 个体自我效能D. 社会比较答案:C8.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如何学习社会行为?A. 通过直接经验B. 通过观察他人C. 通过自我反思D. 通过逻辑推理答案:B9.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主要解释的是?A. 个体如何减少不一致感B. 个体如何增加一致感C. 个体如何维持一致感D. 个体如何避免不一致感答案:A10. 社会影响的强化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改变是由于?A. 内在动机B. 外在奖励C. 内在惩罚D. 外在惩罚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个体的从众行为?A. 群体规模B. 群体凝聚力C. 个体自我效能感D. 个体的性别答案:A, B, C12. 社会心理学中,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个体的服从行为?A. 权威者的命令B. 个体的道德判断C. 个体的自我认同D. 群体压力答案:A, B, D13. 以下哪些是社会心理学中提到的社会影响技巧?A. 承诺和一致性B. 社会认同C. 权威D. 稀缺性答案:A, C, D14. 社会心理学中,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个体的归因?A. 个体的情绪状态B. 个体的期望C.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D. 个体的过去经验答案:A, B, D15. 在社会心理学中,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A. 他人的反馈B. 社会比较C. 个体的成就D. 个体的自我归因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理论,并举例说明。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影响2.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交叉科学3.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4. 社会心理学中,态度的三成分模型是由()提出的。
A. 奥尔波特B. 凯尔曼C. 特里普利特D. 谢里夫5.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海德B. 凯利C. 阿施D. 费斯廷格6. 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极化现象是指()。
A.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保守B.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冒险C.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极端D.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中庸7. 社会心理学中,从众行为的主要原因是()。
A. 信息性影响B. 规范性影响C. 社会认同D. 群体压力8. 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
A. 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B. 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C. 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D.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9.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同理论是由()提出的。
A. 塔菲尔B. 特纳C. 凯利D. 费斯廷格10. 社会心理学中,旁观者效应是指()。
A.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激进B.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保守C.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冷漠D.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热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人际关系D. 群体行为1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13.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因素包括()。
A. 群体规模B. 群体凝聚力C. 个体自我意识D.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14.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个体态度改变的因素包括()。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与个体心理的相互作用D. 社会结构答案:C2.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A. 他人在场时,个体的工作效率降低B. 他人在场时,个体的工作效率提高C.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降低D.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提高答案:B3.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塔杰菲尔D. 斯金纳答案:C4. 从众行为通常发生在哪种情境下?A. 个体独立完成任务B.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C. 个体与他人意见一致D. 个体与他人意见不一致答案:B5. 社会影响的类型不包括:A. 服从B. 从众C. 认同D. 独立思考答案:D6.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A. 班杜拉B. 皮亚杰C. 弗洛伊德D. 荣格答案:A7.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伦森B. 费斯汀格C. 马斯洛D. 卡尔·罗杰斯答案:B8. 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A. 负面影响B. 无影响C. 积极影响D. 有时积极有时消极答案:C9.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A. 情感B. 利益C. 义务D. 权力答案:B10. 社会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首次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特里普利特C. 阿伦森D. 班杜拉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答案: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水平会影响其动机、情感和行为。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可能面对挑战,坚持努力,并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态度。
2. 描述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
答案: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服从、从众和认同。
服从是指个体按照他人或群体的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或观点以与群体保持一致;认同是指个体因为欣赏或尊重他人,而模仿其行为或观点。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影响答案:D2. 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勒温D. 马斯洛答案:C3.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斯金纳C. 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A4.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认知和情感是相互影响的,这一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伦森B. 贝克C. 米勒D. 班杜拉答案:D5.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寻求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一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霍曼斯B. 马斯洛C. 阿伦森D. 贝克答案:A6. 群体极化现象是指群体讨论导致成员原有态度的()A. 加强B. 减弱C. 变化D. 无关答案:A7.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这一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塔菲尔B. 阿伦森C. 贝克D. 班杜拉答案:A8.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费斯汀格B. 阿伦森C. 米勒D. 贝克答案:A9. 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A. 顺从、服从和认同B. 顺从、服从和模仿C. 顺从、认同和模仿D. 服从、认同和模仿答案:C10.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表现比单独时()A. 更好B. 更差C. 没有变化D. 无法预测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关系D. 社会行为答案:ABCD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3. 社会促进效应可能产生的原因包括()A. 社会比较B. 社会评价C. 社会影响D. 社会压力答案:ABD4. 社会交换理论中,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追求的包括()A. 物质利益B. 情感支持C. 社会地位D. 信息获取答案:ABCD5. 社会认同理论中,个体的自我概念可能来源于()A. 个人成就B. 所属群体C. 个人特质D. 社会角色答案: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个体与社会互动D. 文化差异答案:C2.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
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为了获得群体认同而改变行为C. 个体在群体中失去自我意识D.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案例研究D. 临床诊断答案:D4.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塔菲尔D. 艾森克答案:C5. 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A. 个体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个体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个体如何解释社会事件D. 个体如何解释自然现象答案:B6.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服务偏见”是指()。
A. 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B. 个体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C. 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D. 个体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答案:C7. 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极化现象是指()。
A. 群体讨论使成员观点更加中立B. 群体讨论使成员观点更加极端C. 群体讨论使成员观点更加一致D. 群体讨论使成员观点更加分散答案:B8. 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是指()。
A.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帮助他人B. 个体在群体中更不愿意帮助他人C.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表达自己D. 个体在群体中更不愿意表达自己答案:B9.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
A. 个体在面对不一致信息时的心理状态B. 个体在面对一致信息时的心理状态C. 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D. 个体在面对冲突时的心理状态答案:A10. 社会心理学中的“刻板印象”是指()。
A. 个体对特定群体的固定看法B. 个体对特定个体的固定看法C. 个体对特定事件的固定看法D. 个体对特定情境的固定看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他人的学科。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人类社会行为的形成B. 人类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C. 群体行为的规律D. 人类情感的产生与变化答案:B2.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行为”?A. 人们在拥挤的街头跟随他人行走B. 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模仿他人的饮食习惯C. 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相似的观点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为何可能不采取行动?A. 从众理论B. 旁观者效应C. 认知失调理论D. 自我效能理论答案:B4. 以下哪个现象属于“自我确认偏差”?A. 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观点相同的证据B. 人们倾向于忽视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证据C. 人们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成就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社会心理学中的“镜像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交过程中,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行为、语言和表情,以实现______。
答案:社会互动的和谐2.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对其后续行为的评价,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答案:首因效应3. 以下哪个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去个性化”现象?______(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A. 人们在群体中表现出与个人不同的人格特征B. 人们在拥挤的街头跟随他人行走C. 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相似的观点D. 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模仿他人的饮食习惯答案:A4.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能力,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自我效能?______(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A. 个体过去的成功经验B. 个体观察到他人的成功经验C. 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三、简答题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
答案:旁观者效应是指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周围有其他人存在,那么这个人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会降低。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行为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互动答案:C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演绎法答案:D3.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归因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D4. 社会影响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顺从B. 服从C. 从众D. 独立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认知的特点?A. 选择性B. 简化性C. 客观性D. 启发性答案:C6. 社会认同理论中,个体认同感的来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社会角色B. 社会地位C. 个人成就D. 个人特质答案:D7.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结果?A. 态度改变B. 行为改变C. 认知改变D. 情感不变答案:D8. 群体决策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群体思维B. 群体极化C. 群体分裂D. 群体融合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A. 尊重个体B. 保护隐私C. 利益最大化D. 知情同意答案:C10.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非参数统计D. 定性分析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人际关系B. 群体动力学C. 社会影响D. 社会认知E. 文化差异答案:ABCDE12.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以下哪些?A. 归因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E. 社会认同理论答案:ABCE13.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顺从B. 服从C. 从众D. 独立E. 群体思维答案:ABCE14. 社会认知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选择性B. 简化性C. 客观性D. 启发性E. 社会性答案:ABDE15. 群体决策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群体思维B. 群体极化C. 群体分裂D. 群体融合E. 群体决策答案:AB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历年考题及答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历年考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D)A. 个体心理B. 发展心理学C. 管理心理学D. 社会影响答案:D解析: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何受到他人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他人的学科。
社会影响是其基本概念之一。
2. 以下哪个理论提出了“态度改变的三种途径”?(B)A. 认知失调理论B. 沟通说服理论C. 自我效能理论D. 社会比较理论答案:B解析:沟通说服理论提出了态度改变的三种途径:中心途径、外周途径和情感途径。
3. 以下哪项属于群体心理现象?(C)A. 从众行为B. 社会促进C. 群体凝聚力D. 个体心理答案:C解析: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团结程度,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
二、填空题1. 社会影响的三种形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规范影响、信息影响、情感影响解析:社会影响是指他人或群体对个体行为、态度和信念的影响,包括规范影响、信息影响和情感影响。
2.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在认知不一致时会产生______,以减少认知失调。
答案:心理紧张解析: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在认知不一致时会产生心理紧张,为了减少认知失调,个体会采取行动使认知一致。
三、判断题1.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总是倾向于与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
(×)解析: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并不总是倾向于与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有时也会与比自己差的人进行比较。
2. 群体凝聚力对群体行为和绩效具有积极影响。
(√)解析:群体凝聚力对群体行为和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可以提高群体的工作效率和团队精神。
四、简答题1. 简述社会促进现象及其原因。
答案:社会促进现象是指在他人的存在下,个体完成任务的表现比单独完成时更好的现象。
原因包括:他人的存在激发了个体完成任务的动力;他人的存在使个体更加关注任务;他人的存在降低了任务的难度。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问题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D3. 社会心理学中,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不包括()A. 认知阶段B. 情感阶段C. 行为阶段D. 反馈阶段答案:D4.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A. 从众B. 服从C. 说服D. 所有以上答案:D5.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A. 与他人保持一致B. 与群体保持一致C. 与自己的角色保持一致D. 与自己的价值观保持一致答案:B6.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来学习社会行为A. 观察B. 模仿C. 强化D. 所有以上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假设?()A. 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追求最大化自己的利益B. 社会互动是一种交换过程C. 个体总是理性地评估自己的行为D. 社会互动是无意识的答案:D8.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A. 个体行为的内在动机B.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C. 认知过程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D. 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答案:C9.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观点A. 与他人比较B. 与自己的过去比较C. 与理想状态比较D. 与社会规范比较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促进效应?()A. 社会助长B. 社会抑制C. 社会影响D. 社会干扰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答案: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研究内容包括个体与他人、群体的关系,以及社会影响下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2. 描述从众行为的特点。
答案:从众行为的特点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点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3. 什么是社会促进效应?请举例说明。
答案: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个体在他人在场时,其行为表现会得到增强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doc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A、荣格B、弗洛伊德C、阿德勒D、霍妮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个体行为B. 社会影响C. 群体行为D. 个体心理发展答案:D2.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班杜拉C. 马斯洛D. 罗杰斯答案:B3.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表现比单独时更好,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A. 群体压力B. 社会比较C. 社会助长D. 社会抑制答案:C4.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什么?A. 情感交流B. 权力斗争C. 公平交易D. 利益最大化答案:D5. 归因理论中,个体如何解释他人行为的原因?A. 外部归因B. 内部归因C. 情境归因D. 以上都是答案:D6.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哪些?A. 顺从B. 服从C. 说服D. 以上都是答案:D7.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揭示了什么社会心理现象?A. 权威的影响B. 群体压力C. 社会助长D. 社会抑制答案:A8.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如何形成对群体的认同?A. 通过社会比较B. 通过社会交换C. 通过社会学习D. 通过社会影响答案:A9. 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A. 消极影响B. 无影响C. 积极影响D. 有时积极有时消极答案:C10.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如何学习社会行为?A. 通过观察他人B. 通过自我反省C. 通过逻辑推理D. 通过直觉判断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答案:ABCD2.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哪些?A. 信息加工能力B. 个体经验C. 社会文化背景D. 情绪状态答案:ABCD3. 群体决策可能产生的问题包括哪些?A. 群体思维B. 责任分散C. 社会懈怠D. 群体极化答案:ABCD4. 社会影响的来源有哪些?A. 权威B. 同伴压力C. 媒体D. 个人魅力答案:ABCD5. 社会动机的类型包括哪些?A. 归属动机B. 权力动机C. 成就动机D. 亲和动机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A、荣格B、弗洛伊德C、阿德勒D、霍妮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2、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准确。
(√)3、女孩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男孩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
(×)4、人们用来进行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5、实验室实验法比现实实验法的信度高,效度低。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1、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
信息前后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
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2、偏见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一旦产生偏见又不及时纠正,扭曲后或可演变为歧视。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由于偏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态度,因而也包括态度的三个主要成分即情感、认知、意向。
3、亲和动机也称合群动机,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
4、反暗示暗示效应是即说反语或过分夸大达成相反结果的效应,是指在有一定心理对抗的情况下,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从而诱导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发生想得到的事件。
5、集群行为集群行为是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集群行为有如下特征:一是情绪支配性,二是迅速接受性,三是容易越轨性。
五、简答(每题5分,共计20分)1、人际沟通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沟通的功能:①是获取信息的手段②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③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④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⑤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作用:①协调作用. 协调情感,使沟通者的心理得到某些满足.协调动作,沟通者从沟通的信息中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 ②保健作用.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充分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使保证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③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人的社会心理是在同他人进行人际沟通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立的.2、简述T 小组训练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T小组(T一group) (又叫做"敏感性训练。
)训练法就是一种常见的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其通常的训练方式为:①十几名受训者集中到实验室,或者远离工作单位的地方。
时间一周到四周,都可以。
②成员间无解决特殊问题的意图,不想控制任何人。
人人赤诚相见,互相坦率的交谈,交谈内容只限在“此时此地”的事情。
③随着交谈的进行,人们逐渐更多注意自己的内心活动,更多地倾听自己的讲话。
同时,由于与他人坦诚交谈,也开始发现别人那些原来自己没有注意到的语言和行为上的差别。
④经过训练,人们发现了平时不意察觉或不愿承认的不安和愤怒的情绪,由于细心倾听别人的交谈,能够逐渐设身处地的体察别人和理解别人。
3、简述角色冲突的协调方法1角色规范化. 社会体系中的角色权利和义务清楚地划分时,角色冲突就会减少到最低程度.规范化的角色要求角色按照如此规范去履行社会的角色期待. 2.角色合并法.一个人同时拥有两个以上的角色并发生冲突时,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将两个相矛盾的角色合二为一,发展为一个具有新观念的新角色. 3. 角色层次法.将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角色的价值进行分层,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然后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角色.4、简述集群行为的形成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
一是情绪支配性。
参加者的情绪异常兴奋,失去了正常的理智思索,在认知上持有偏见,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是迅速接受性。
参加者相互传递的每一种信息迅速被接受,并迅速引起反应。
三是容易越轨性。
参加者受情绪支配,容易背离正常的社会规范,出现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六、论述(每题10分,共计40分)1、论述劝说宣传法、角色扮演法、团体影响法、活动参与法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并举例说明这些方法是如何说服他人态度的改变(1)劝说宣传法:这是一种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广泛使用方法。
最终目的是要使得被劝说着接受传播的信息。
例如,电视节目中,由专家对大家普及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改变其对转基因植物的态度。
(2)角色扮演法:担当起某一角色,就意味着要使自我的内涵与角色的内涵相吻合,使自我与角色协调一致。
角色扮演法就是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
例如,让吸烟者扮演患者,由医生告知其患有肺癌,提示其需要尽快进行手术,结果被试对吸烟的态度和行为改变十分明显。
(3)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也可以有效的改变人们的态度。
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准则,这种规范准则对团体成员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
例如:参加素食主义者协会,会使的自己减少非素食的摄入。
(4)活动参与法: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例如,通过劳动锻炼来改变轻视劳动、好逸恶劳的态度。
2、论述偏见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偏见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群体间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各个团体、阶层之间存在着利益、文化价值观、习惯模式的冲突,这是产生偏见的重要因素。
(2)社会化:文化传统有很牢固的性质,使得最初的文化因素消失后文化传统还长时间的继续存在,作为文化传统之一部分的偏见也同样如此,而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吸收并内化了文化传统,也继承了偏见。
(3)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首先,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
其次偏见和某些独特的心理作用和心理感受有关,某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挫折感也会导致偏见。
(4)历史和文化的遗留:当前对某一个群体的偏见,可能是若干年前或若干世纪前的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因为某些原因而形成的价值观的体现。
这些历史的视角强调对群体间甚至国家间的敌意的理解,这些敌意起源于代代传承的老传统、刻板印象、戏谑和信念,而没有考虑事情的真相和变化着的环境。
偏见的消除方法有:(1)消除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成员常有一些刻板印象,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平等的及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的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避免形成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面临共同命运以及因合作而获得奖励是消除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对其他群体是可以接受的,人们就比较有可能改变对其他群体的偏见。
3、论述自我美化的6种方式并举例说明(p187,其他的是自己想的,仅供参考)自我美化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实行自利性归因,即把自己行为的积极成果(成功)归因于个人因素,而把消极结果(失败)归因于环境因素。
例如拿奖了,说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实验失败,说是环境的影响。
(2)降低比较目标的标准,通过参考系的向下改变,提升自身的位置,从而获得较好的自我感受及自尊感。
(3)对信息实施过滤,有选择的接受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过滤那些贬低自己的信息,从而获得较好的自我感受及自尊感。
(4)实行自我防御机制,对于自己的缺陷从另一个方向解释,例如自己不会游泳,却解释为自己讨厌下水。
(5)使用“理想的自我”代替“实际的自我”,改变自己的认知,强化对自我的认可。
(6)使用阿Q精神,哈哈,我编不下去了。
你们自由发挥哈,加油,祝大伙考试一次过。
4、分析受挫原因及行为反应,如何化解负面效应(p338-341,大部分是自己想的的,仅供参考)(1)当个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其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个体便会感到受挫,也称之为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