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与要求1.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如《红楼梦》、《诗经》等。
2. 现代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如《围城》、《家》等。
3. 文言文阅读与写作: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进行文言文的诵读和鉴赏,并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
4. 阅读与写作:进行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同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5. 修辞与韵律:学习修辞手法和韵律,了解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学欣赏技巧。
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3. 阅读实践: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参与语文社团和文学活动,积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 课堂测试:进行定期的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等,占总评成绩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大学语文教学要求的教材,包括文学作品选读和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配合图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导言: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其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
2. 发展完善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准确的语言思考和语言表达。
3. 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类文本,并能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判断。
4. 丰富的美感体验和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鉴赏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
5.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文学修养和实践应用等方面:1.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包括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
2. 文学修养: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对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批评理论的了解和研究。
3. 实践应用:包括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技能培养,包括写作、口语表达、阅读理解等。
三、教学方法大学语文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1. 授课教学: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学理论知识。
2. 互动式教学: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行讨论、演讲、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性教学:通过写作、口语演讲、阅读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 信息技术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方式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应全面、多样、客观:1. 笔试评价:包括课堂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主要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
2. 口试评价: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等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实践评价:通过作文、口语演讲等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二、课程性质(一)课程定位本课是全校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课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具有“文道结合”的特色,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向各专业学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审美的教育。
因而大学语文是一门适应现代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审美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为学好本专业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如下:1.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2.掌握一定的文学基本知识,特别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种主要文体特点及发展简况。
3.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大众化”应用型人才。
1.在中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能够熟练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日常公文的写作。
3.能够流畅的用语言进行的日常的交流和工作。
4.能够将语文知识与本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创作性的学习。
(三)素质目标1.高职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优势,创造性的使用语文教材,在教学中进行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等多方面职业素养的渗透教学,从而,为学生迅速成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员奠定思想基础。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高教第二版)课程教学大纲
一、总学时数:
80课时(第一学期)
二、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高中起点大专课程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语文》是我院学前教育专业高中起点一年级的公共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
其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一是通过优秀语文作品学习、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二是通过对优秀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讲授规定的12篇必讲篇目,选讲一定数量的自选篇目。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体悟能力。
3、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段。
4、结合教学,播放2至3次著名影视文学作品。
五、课程教学环节的安排和方法
1.课程安排(明细附后)
2.课程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的教学通过研讨教材、听取讲授、课堂讨论、写作训练、拓展阅读等学习环节,来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
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考核方式:全院统考
六、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教材:《大学语文》(第二版),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辅助教材:《大学语文》拓展读本,陈洪、李瑞山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七、必要的说明
本课程使修课学生,激活、强化、重组其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在更高的级别上研习较复杂的语文材料,提高对优秀汉语文章的的鉴赏力,体认文章写作要领和语言表达技巧,改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提高语文实际应用水平,同时使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和健康。
课程安排。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王步高)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王步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大学语文三、课程类型:公共课四、适用专业:语文教育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五、学时:28学时六、前修课程:语文七、课程概述:《大学语文》从浩若烟海的文学宝库中,精选了27个小单元,精读课文82篇,泛读课文603篇,涵盖了从《诗经》、先秦散文直到现当代的主要作家、主要文学流派,一些中小作家的吉光片羽也以附录形式收入,包括诗、词、赋、散文、小说、戏剧各大文体。
古代部分每单元还突出如山水、田园、爱情、爱国等题材,让学生点、线、面相结合,多侧面、多角度地去认识中国文学的概貌。
八、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选用教材:《大学语文》,王步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教学参考书:1、《当代散文鉴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2、《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3、《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游国恩、王起等,1963年7月版; 1 5、《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章培恒、骆玉明主编,1996年3月版;6、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栋霖,丁帆等主编,1999年8月版;7、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8、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9、徐玉玲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析》,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报7月;10、钱理群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九、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及基本思路:课程性质、任务本课程是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的非中文专业就读的公共课。
通过对古今中外的一些优秀作品的讲解,增加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看到人格的力量。
以此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课程开设的目的是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具体要求体现在:1、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要在高中的基础上,在传授语言文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
目前我院将该课程列为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文科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其他专业的公共选修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1、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易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4、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可分为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和作文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如下:(一)语言知识部分(15分)语言知识,主要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知识。
对语言知识的考核,重点从阅读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要求考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二)文学知识部分(20分)文学知识,主要指作家作品基础知识。
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作者的字号,所属朝代或国别,主要思想倾向和文学成就,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所属文学流派或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最基本的知识点),作品集名称;认知课文所属专书的编著者、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课文阅读分析部分(25分)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目标是:1、识记每篇课文的作者及其所属时代或国别;2、识记每篇课文所属文体类别,联系课文的内容和基本表现方法,了解其主要文体特征;3、记忆教材中规定背诵的课文;4、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旨(论说文的中心论点,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思想),认识其思想意义;5、把握课文的结构特点;6、理解并根据课文的主要创作特色,对各种文体常用的文学表现手法和技巧,如对偶、排比、烘托、铺垫、暗示、比兴、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扬言志等,能联系课文作简要分析;7、识别并理解课文中常见的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对偶、夸张、排比、反语、反诘、设问、反复等,并能联系课文说明其修辞作用;8、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富于表现力的精彩词句,理解其含义和表情达意作用。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教材第五章)
第一节散文诗《秋夜》
第二节议论性散文《灯下漫笔》
第三节叙事性散文《艾尔克的灯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第四节短篇小说《断魂枪》
教学重点:领会散文诗的象征性,对议论性散文和叙事性散文的不同特点有具体的认识。
第二节论文集《北冥有鱼》,《庖丁解牛》,《劝学》
第三节论辩体《朋党论》
教学重点:通过代表作来体会孔子与其弟子的精神风貌和说理方法,体会孟子的类比说理法和庄子寓言的奇特想象。
第四编古代应用文
(教材第一章第四节)
第一节书信《报任安书》,《与吴质书》
第二节序跋《兰亭集序》
第三节奏议《谏逐客书》
第四节哀祭《祭十二郎文》
(教材第一章第二节)
第一节山川景物人事记《巫峡》,《始得西山宴游记》
第二节笔记文《过江诸人》,《陶工性检厉》,《谢工与人围棋》,《郗超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玄不善》
教学重点:通过代表作来体会山川景物人事记是如何描摹景物,寄托情感的。
第三编古代说理文
(教材第一章第三节)
第一节语录体《侍坐》,《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
第六节词律
第七节曲《牡丹亭·游园》
第八节赋《前赤壁赋》
教学重点:通过代表作了解《诗经》的含蓄写情和反映民生的两大内容,了解《楚辞》的韵味,掌握近体诗的诗律原则,并以此来欣赏近体诗。了解曲、赋的不同和各自的魅力所在。
第六编古代骈文
(教材第三章)
第一节骈文《滕王阁序》
第二节对联
教学重点:体会骈文的语言特点,并在对联中加以运用
第一编古代史传文(教材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节编年体《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
第二节纪传体《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2024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引言: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为了确保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制定了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本文将分析和阐述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的内容和要求。
正文:1. 语文课程目标- 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提升文学鉴赏和写作技巧- 培养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强调语言运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2. 课程框架- 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 创作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基于文本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文化与传统的传承与发展3. 教学方法与策略-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利用- 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 提倡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 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4. 评估与考核方式- 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成长- 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笔试、口试、作业、项目等- 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关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5. 教师角色和要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鼓励学生的思辨和探究精神- 设计与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发展总结: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为核心目标,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发展。
大纲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大学语文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外,面向文、理、工、商、农、医、法等各类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人类已步入21世纪,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因此,必须关注社会和个人对文化以及人文精神的追求,关怀人类的终极命运。
今天的大学教育,必须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既弘扬科学精神,也弘扬人文精神。
本课程通过对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传统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培养讲文明、有道德、有社会责任心的高素质人才。
要让学生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聪明智慧的学习,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思考和批判,从中汲取奋起自新、自强不息、兼容并蓄、改革创新的民族精魂,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的潜移默化。
尤其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中西思潮激荡,传统与现代并存,我们惟有植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才能赢得现在与未来。
因此,我们需要以恢宏、多元的新思维来观照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瑰宝,重新认识和评价东方文化的独特价值,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激励广大“求是”学子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把自己培养成新世纪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程负责人王菊霞学时45学分无先修课程名称及要求无授课对象11技师讲课学时40自修学时5上机学时教材名称及主编姓名《大学语文》,浙江大学出版社,张梦新主编教学参考书《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徐中玉主编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各章节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学生所需掌握的程度(一般了解、一般掌握和重点掌握)第一讲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一、《诗经》简介(一般掌握)二、《诗经》的思想内容(一般了解)三、《诗经》的艺术特点(重点掌握)四、《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一般掌握)第二讲《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历史散文一、长于记事的《左传》(重点掌握)二、详于记言的《国语》(一般掌握)三、长于议论的《战国策》(一般掌握)第三讲《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先秦诸子散文一、儒家经典《论语》、《孟子》(重点掌握)二、道家经典《老子》、《庄子》(一般掌握)第四讲屈原与《楚辞》一、屈原简介(一般了解)二、屈原的文学创作及其艺术成就(重点掌握)三、《湘夫人》、《橘颂》讲解(一般掌握)第五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与《史记》一、作者简介(一般了解)二、《史记》的体例和思想内容(重点掌握)三、《史记》的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重点掌握)四、《史记》的影响(一般掌握)第六讲汉魏诗歌一、汉乐府(一般了解)二、古诗十九首(一般了解)三、建安和正始文学(重点掌握)第七讲晋代诗文一、晋初诗文(一般了解)二、陶渊明(重点掌握)三、《世说新语》(重点掌握)第八讲初盛唐诗一、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一般掌握)二、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一般掌握)三、盛唐边塞诗派(一般掌握)四、诗仙李白(重点掌握)五、诗圣杜甫(重点掌握)第九讲中晚唐诗和晚唐五代词一、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重点掌握)二、中唐其他诗人(一般掌握)三、晚唐诗人(一般掌握)四、晚唐五代词(一般掌握)第十讲唐代古文运动与韩愈柳宗元一、中唐古文运动(重点掌握)二、韩愈及其作品(一般掌握)三、柳宗元及其作品(一般掌握)第十一讲宋代诗文一、欧阳修及其在北宋文学中发生的作用(一般掌握)二、王安石(一般掌握)三、苏轼(重点掌握)四、陆游(重点掌握)第十二讲宋词一、柳永(一般掌握)二、苏轼(重点掌握)三、李清照(一般掌握)四、辛弃疾(重点掌握)第十三讲元代杂剧和散曲一、元杂剧(一般了解)二、关汉卿(一般掌握)三、王实甫(一般掌握)四、元代散曲(一般了解)第十四讲明清诗文一、明代诗文(一般掌握)二、清代诗文(一般掌握)第十五讲明清小说一、明代长篇小说(一般掌握)二、“ 三言”“二拍”(一般了解)三、清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一般掌握)四、清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儒林外史》(重点掌握)五、清代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红楼梦》(一般掌握)第十六讲近代文学一、龚自珍、林则徐和资产阶级启蒙时期文学(重点掌握)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时期诗文和梁启超(一般掌握)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文学(一般掌握)四.课程考核办法开卷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远程高等教育学院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总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复习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要求】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
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作家作品知识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
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三、文体知识1.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2.记叙文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3、诗、词、曲、赋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于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
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到词调的限制,句式以长短句为主,押韵比较灵活。
曲可以分为散曲和剧曲。
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
散曲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赋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讲究辅叙、文采、对仗和韵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方式。
4.小说小说一般具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
四、写作知识【要求】1.主题和题材主题即文章的思想观点,要求正确、深刻、鲜明、集中。
题材即用于写作的材料,要求真实、典型、新颖。
2.结构结构即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
文章的结构要求完整、清晰、严谨。
3.表达方式(1)叙述叙述的方式有顺序、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
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2)描写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
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
(3)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
抒情要自然真挚。
(4)议论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
4.语言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
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
五、作品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结构特点,掌握表现手法,体验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感,提高人文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篇目:1.《谏逐客书》李斯2.《论毅力》梁启超3.《论快乐》钱钟书4.《李将军列传》(节选)司马迁《史记》5.《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6.《爱尔克的灯光》巴金7.《氓》《诗经》8.《蜀相》杜甫9.《炉中煤》郭沫若10.《北方》艾青1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1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3.《前赤壁赋》苏轼14.《宝玉挨打》曹雪芹15.《风波》鲁迅16.《麦琪的礼物》(美)欧·亨利六、课文知识要点(加★为需要重点掌握部分)1、《谏逐客书》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始终正反并论、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掌握本文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选词炼句的特点。
理解下列重点段落:自“臣闻地广者粟多”至“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1)★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2)★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
(3)强公室,杜.私门。
(4)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5)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6)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7)★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论毅力》本文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
了解本文的针对性。
理解本文各段中的比喻句和层递句,掌握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理解下列重点句子:(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2)要其何以或成,何以败?(3)其阻力虽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4)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5)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6)★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含义:(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
(2)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3)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4)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5)★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3、《论快乐》作者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掌握本文所揭示的“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理解作者阐发这一哲理所选择的角度。
理解本篇随笔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的写作特点。
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比喻和警策语。
4、《李将军列传》(节选)本文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 篇。
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说明李广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理解本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中的作用。
理解下列重点段落:(1)自“匈奴大入上郡”至“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2)自“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至“士以此爱乐为用”。
理解下列重点句子:(1)★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2)★汉下广吏。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3)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4)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5)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6)(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
(7)胡虏易与耳!(8)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9)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含义:(1)★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2)★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怒亡之。
(3)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4)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5)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
(6)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7)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8)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9)广之将兵,乏绝..,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10)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11)为.虏所生得..。
(12)急诣.部,如书。
(13)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14)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5、《种树郭橐驼传》作者柳宗元,中唐著名作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散文。
掌握全篇主旨:把种树之道,移于治民之道,揭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以及由此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
掌握本文运用类比和对比手法说明道理的特点。
理解下列重点句子:(1)★驼闻之曰:“甚者,名我固当。
”(2)★或移徒,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
(4)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5)故不我若也。
(6)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且硕茂,早实以蕃.。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能顺木之天.……(3)其莳.也若子。
(4)官命促尔耕,勖.而植。
(5)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6)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7)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8)故病.且怠.。
6、《爱尔克的灯光》作者巴金,现代著名作家。
本文是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
★理解文中“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含义。
分析并说明全文中心思想。
理解文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
★理解本文以灯光为线索贯穿全文的特点。
理解本文所展示的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掌握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7、《氓》★本篇选自《诗经·卫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本篇是一首叙事诗,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层次。
本篇又是一首“弃妇诗”;分析本诗女主人公(弃妇)的性格特征。
指出诗中的比兴句,理解其含义。
重点句子:(1)秋以为期。
(2)★女载笑载言。
(3)二三其德。
(4)言既遂矣。
(5)★夙兴夜寐。
(6)★信誓旦旦。
重点词语:(1)匪我愆.期。
(2)★将.子无怒。
(3)犹可说.也。
(4)自我徂.尔。
(5)★淇水汤汤..。
(6)★渐.车帷裳。
(7)女也不爽.。
(8)总角之宴.。
8、《蜀相》这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作者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理解、分析本诗各联的内容。
★了解本诗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体味诗中所寄寓的感慨。
说明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特点。
掌握本诗颌闻对仗工整的特点。
重点句子:(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重点词语:(1)锦官城外柏森森..。
(2)★三顾频烦...天下计。
(3)★两朝开济..老臣心。
背诵全诗。
9、《炉中煤》作者郭沫若,现代著名学者、诗人。
本诗选自郭沫若诗集《女神》。
★理解本诗所抒发的爱国激情和献身精神。
分析说明诗中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理解本诗用反复咏叹手法表情达意的特点。
10、《北方》作者艾青,现代著名诗人。
本诗选自艾青诗集《北方》。
理解本诗在写作上注重用形象展示作者思想情感的特点。
★分析本诗的结构:前三节用一系列具体形象表现北方的悲哀,以此展现出北方人民在抗日战争年代蒙受的灾难;末一节抒情述理,着重表达诗人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和必胜的信念。
1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本诗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
理解本词是一首抒写亡国伤痛哀怨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