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与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 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与”得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得“兴观群怨”说对后来得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得影响.①兴(文学作品得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得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得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得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得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得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得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观世与观志就是读诗得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得团结作用)“群”,就就是“群居相切磋”.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得作用)”怨"得主体就是对现实不良政治得批判。
但怨得对象不一定都就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得牢骚与感情上得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就是为得之。
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得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得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得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得本意。
对“以意逆志”得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得意见:一就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就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与欣赏文学作品得重要原则与方法。
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得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得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得命题,意思就是说真正美妙得声音就是听不见得,真正美妙得形象就是瞧不见得。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整理--名词资料
美刺说:①出自《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
②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③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言志说:①出自《尚书?尧典》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④所谓的赋诗言志是指借“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赋诗言志时,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观志观风说:出自《左传》、《国语》。
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实际是与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三不朽:出自《左传》。
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其为不朽。
”立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立功,即立边功和武功;立言之“言”指有关政教的言辞,后世泛指文化学术类。
④其中“立言”又在“立德”、“立功”之下。
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诗教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诗教”是古代文学理论术语。
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温和委婉,即所谓的“温柔敦厚”。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其实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诗歌宣达心志;其二是诗歌的政治功用;其三是诗歌的教化功能。
“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政治的作用。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
原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④引申到文学作品,要求内容与形式兼备。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指研究中国古代至近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历史的一门现代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呈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特色。
它以中国化的宇宙观、人生观与美学观为理论基石,是对古代文艺创作、欣赏与评论的各种阐述。
中国文学批评整体上既有着显在的范畴、命题,也有着潜在的审美文化蕴涵,尤其是后者,是产生中国文学批评显在理论形态的灵魂。
从先秦的孔孟、老庄开始,就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的这一理论倾向,呈现出与重视知识与逻辑范式的西方文论不同的民族文论特征。
作为一门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一般是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也就是从时间上这门课只会讲到中国现代以前,最晚近也就讲到王国维、鲁迅这些人。
一般按照时间顺序从头到尾的讲述历代对于文学的看法。
比如说文学的功能,《诗大序》中文以载道的看法。
比如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体裁有很多:文、赋、诗、说、书、传、耒等等,《文心雕龙》大概分了三十多种文体,这些在古代的一些书籍中都有详细的分类。
比如关于文学观念的一些理论学说,古代品评文学作品有滋味说,载道说,意境说等等,王国维就提出意境说,诗的好坏要看诗的意境。
李贽的童心说,要求文学作品要表达真性情。
总之,中国古代批评史讲的是中国古代的人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论性看法。
如果通俗的说,中国文学批评史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由于中国文学批评史从学科上来说,是建立在现代文化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因此理所当然地要将重点放在理论的阐释上面,这是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而且对于文献的梳理与归纳也离不开理论观点的指导。
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有扎实的文献功底,而且要注重对于中国古代哲学与思想文化的学习,同时对于西方哲学等理论要有所掌握,自觉地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深化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的认识及研究。
中国文学批评史植根于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之上。
中国文化在最高境界上是审美与文艺的境界,是生命精神的结晶,这种精神意蕴与人格境界,决定了中国文学批评不仅关注的是理论范式,更追求的是形而上的人格精神与超验境界。
中国文学批评史(清代)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时期,是清代经济发展、 政治稳定的时期,也是清代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全面 发展的时期。此期,统治者对包括文学在内的学术文 化,施以有力的政治干预:一是大兴文字狱,一是以 ‚清真雅正‛规范文风。这时程朱理学为官方所提倡, 而从清初发展起来的考据之学,也由‚经世‛变而为 ‚避世‛。这样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清代的文学批评只 着重于总结过去。虽然在文学论坛上出现了不同文学 流派(如诗中有神韵、格调、性灵;词中有浙派、常 州派等)、不同文学样式(如诗、词、散文等)的文 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但却没有改变中国传统的杂文 学理论体系,而只是对前人的艺术经验做了比较系统 的总结。因此,开创中国纯文学理论体系新时代的历 史任务,只有留待将来的资产阶级批评家去完成。
•
桐城派之外,清代经学家、史学家的文论 也颇有影响。经学家如戴震、段玉裁、钱大昕、 焦循等也讲义法,讲义理、考据、词章合一, 是与桐城派文论相通的。
清代词论1
•
清人词学,同创作上相应,也有浙派词与常州 词派之分。浙派的代表是朱彝尊与厉鹗。他们论词, 推尊姜夔、张炎,提倡醇雅清空,既反对粗豪怒张, 也反对淫靡纤艳,乍看去意在抬高词体,实际上也 是适应当时‚清真雅正‛的理论主张。
中国文学批评史
清、近代文学理论批评
“开先的”清、近代文学理论批 评
•
指从清代前期即 17世纪 40年代到19世纪 30年代约200年间的封建社会阶段的文学批评。 与前代相比,清代文学批评总的特点表现为理 论上的全面性、系统性、多样性,它是中国封 建社会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总结。
清初,诗文理论影响最大的是钱谦益, 其次是侯方域、魏禧、汪琬诸家。 钱谦益在文坛上活动的时间长,交游很 广,对明代士风、学风、文风的积弊有所认 识。他不仅指出,‚世降道衰,教学偏背, 烦芜之章句,熟烂之时文,剽贼佣积之俗学, 耳食目论,浸淫薰习‛,造成了‚近代文章, 河决鱼烂,败坏而不可救‛(《有学集》) 的严重后果;而且在《列朝诗集》以及某些 文学论文中,具体地分析了明代文学及其理 论的发展过程。论诗文强调情性、世运和学 养三者并重。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兴(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群”,就是“群居相切磋”。
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怨”的主体是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
但怨的对象不一定都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牢骚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
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
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
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
中国文学批评史重点复习内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
“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
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
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
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
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兴(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群”,就是“群居相切磋”。
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怨”的主体是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
但怨的对象不一定都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牢骚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
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
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
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怪史》名词讲解《中国文学责怪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责怪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怪标准就是倡议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够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宛转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讲解为:兴,指诗歌生动详尽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愉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响的社会政治与道德民俗情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责怪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议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以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怪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落落大方,此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阐述,此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圆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怪史的发展中向来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怪方法论,是孟子对伤痕累累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责怪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应了较客观实在的责怪原则,后辈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概是在此原则下张开文学讨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责怪原则的阐述。
孟子以为必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德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此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格修养下手,拥有崇拜的道德质量,此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笔记
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两汉文学批评一、概论文学:“先王典文”、“古代文献:诗、书、易”,即指古代文献典籍。
士人人格独立,自身有价值~形成思想~创作文学~文人拥有独立地位。
诸子以哲学家、政治家为本位,文学乃工具。
立说之意越强烈,对文学越重视。
章学诚《文史通义》:“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
二、儒家文学批评1、诗言志:中国文学批评开山纲领,“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2、孔子:(1)思无邪:“思无邪,思马斯徂”,本指牧马人专心致志的神态;引申为发挥诗歌教化作用而使人归之于正,同时强调语言音调的中和之美。
(“郑声淫”,思无邪的对立)(2)兴观群怨:兴指引譬连类、感发志意;观指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交流思想、调和感情、协调群体);怨指怨刺上政,表达怨情。
具有知识层面、政治层面、社会层面的功能。
(3)文质彬彬:质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文指人的礼乐文化修养。
引申为内容与形式、朴素与文采的协调。
(六朝形成完整文质说)善与美:善指艺术作品的内容,美指艺术作品的形式。
与文质彬彬彼此发明。
三、道家文学批评(庄子)庄子是道家思想集大成者,与孔子相似,出身底层,生活贫困,但精神自足而富有。
《庄子》亦名《南华真经》。
1、庄学与孔学之关系:孔子集中于诗与乐,庄子美学与哲学合二为一。
《庄子》很多地方肯定孔子,出世思想相似: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庄子在自然山水中安顿自身。
孔子以仁、礼为核心,庄子少谈礼,但同样重仁。
矛盾所在:礼。
要达到“仁”,孔子以“礼”为中心,压制人的自然天性;庄子则将人置于首位,保全人的性情之真。
关键在于物我关系孰高孰低。
2、庄子文艺观(1)虚静:创作主体的审美心境。
心思虚静,精神清爽,不为外无所乱,不为心知所蔽,才能很好地认识外物,以至于领会、掌握“道”。
(拜托外在干扰,专心投入创作,体现客体,融入主体,塑造自然而神形兼备的艺术形象)心斋与坐忘:观道(庄子文艺观的哲学基础,无法描述的至尊之道)的重要方式。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文学观念: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文艺观念: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第二章“兴、观、群、怨”:“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
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
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
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
“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
“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
“温柔敦厚”:儒家的诗教。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也称中国文论史,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观照和研究中国文
学的一种历史分析学科。
以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变迁为研究对象,检验、比较、忆起
不同时期的文学评论,以分析文学发展为主要内容。
它从古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已有几
千年的历史。
中国先秦文学批评史,始于先秦时代,以颜渊、叔齐、苏秦为代表。
他们宣扬道德教诲,体现古代文化的精神,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国家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他们指出文学
及文人应具备仁义、智慧等道德素养,不仅认为文学作品应该讲求必须正直,还重视文艺
本身的品位美学。
中国秦汉文学批评史,魏晋文学批评史,以及隋唐五代的文学批评史,进入了系统评
论的发展阶段。
它们把艺术理论表达的更加系统,普遍的观念及艺术理论也得到了深入的
研究。
其中,晁错的《错语》,殷鉴的《礼赞》,王勃的《乐府集註》,嵇康的《兰若词赋》,杨婉清的《歌行联珠》等著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史经过历史上洪泛的新的文学学派的兴起,丰富了中国文
学批评史的内涵,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如批判现实主义、新月会和唐人等新文学运动,对中国文学评论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此,形成了有社会意义的文学观念,把文学创作
从文艺本质的审美感受视野拓展到文化社会现象范畴,从而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发展提供了
重要支撑。
(除参考资料外,未经校对。
)
参考资料:
[1] 王金业,张又禹编《中国文学评论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4] 李思光《中国文学批评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中国文学批评史”称谓的多重指涉及相互关系
“中国文学批评史”称谓的多重指涉及相互关系什么是中国文学批评史?换言之,它的具体指称对象是什么?这应该是进行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一个基本的认知基础和逻辑前提。
只有弄清这一称谓与其所指称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明确所论本体的具体指向;也只有立足于这样的认知基础和逻辑前提,我们在探讨“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相关问题时,我们的论题才能奠定在一个明确而坚实的根基上。
否则,它必然会影响到我们某些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和纯粹性。
而且长此以往,它还将有可能滋长衍生成为制约整个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本文就此问题,结合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在进行历史追溯的同时,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得到方家的指正。
世纪伊始,抚今追昔。
在对本学科的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的同时,我们益发深切地感到以一种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对这一基本的、最起码的基础和前提问题进行系统观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回顾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我们对几代学人近百年的辛勤耕耘充满着敬意。
他们在资料的爬梳、脉络的清理、范畴的厘定、体系的建构等方面,都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而且单就著述形态的批评史研究而论,已先后出现过30~40年代和80~90年代两个高峰期,并以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集其大成,为21世纪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我们同时也不无遗憾地发现,与这种研究的成就斐然、硕果累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对学科特性自省的相对薄弱。
特别是对学科自身进行本体意义上的理论观照,似乎仍是一个研究的盲点。
考诸20世纪著述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从30年代前后的陈钟凡、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到80年代以来的敏泽、黄海章、周勋初、蔡钟翔、张少康、王运熙、蔡镇楚等,举凡著作十余部,就中国文学批评史本体的自省方面,虽各家大都有所涉及,且其中亦不乏辨析较详者如陈钟凡、罗根泽、朱东润、黄海章、周勋初、蔡钟翔、王运熙、蔡镇楚等,但若论及就其称谓问题而能予以明确阐释或准确理解者,却委实罕有(注:关于中国文学批评史指称的阐释问题,其情形确乎如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瞧,此批评标准就就是提倡一种“中与”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就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她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就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瞧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就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说:这就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就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就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就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7、“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说:庄子的“言不尽意”说,意即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
这对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尤其就是诗歌创作,往往就是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
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则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南北朝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8、“虚静”与“物化”说:“虚静”就是庄子提出的艺术创作论。
她认为,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境地,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
而“物化”说则要求主体的“自然”与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与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
第二章:两汉1、“发愤著书”说:“发愤著书”说就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伟大的事迹而概括出来的。
她自受宫刑摧残后,因受刺激而更加坚定了其抱负信仰,并由此联想到多少先贤因遭困厄而发愤著书。
其“发愤著书”说中的“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更主要的,乃就是“发愤忘食”,为珍惜光阴孜孜不倦之谓矣。
2、“讽谏”说:《毛诗大序》提出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充分肯定了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运用文艺来揭露、批判现实的黑暗,提供了理论依据。
3、“诗六义”说:《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的特征。
4、“情志统一”说:《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在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强调诗歌就是“吟咏情性”的。
“情志”说正确地阐明了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进一步深化了。
情志说的提出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很大。
5、“疾虚妄”说:“疾虚妄”就是王充作《论衡》的主旨,王充认为,一切文章与著作的内容必须就是真实的,坚决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作。
这其实也就是王充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主要贡献。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1、文章“不朽”说:这就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有关文章价值观的论述。
在这里,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从未有过的崇高评价,把文章提到了立德、立功更重要的地位。
这种文章价值观就是对传统思想的突破,它对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意义就是十分重大的。
2、文体说(四科八种说):曹丕的《典论·论文》分文章为四科八种。
这就是一种风格上的不同。
而决定这种风格差异的,有的就是从内容上说的,有的则就是从形式上说的,并不就是从一个标准出发来分的。
这标志着文体分类及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3、“文气”说:曹丕的《典论·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章创作意义的重要性,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文章中的“气”就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特征形成的。
它就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
4、“诗缘情而绮靡”说:这就是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陆机对诗歌创作的要求就是:只讲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这结后来刘勰“率志委与”说颇有影响。
5、“体性”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体性”概念,她认为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联。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所说的“体”,一般包括两层意思:一就是指文学作品不同的体裁形式,二就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
而所谓“性”,则就是指作家才能与个性。
《文心雕龙·体性》篇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风格能直接体现作家的才性。
6、“风骨”说:风骨,就是刘勰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
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一般以为,风就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则就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言语表达。
可以认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自然英旨”说(直寻说):钟嵘的根本主张就是提倡自然英旨强调感情真挚,强调诗歌应以抒情为主,对一切妨碍抒情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技巧,她都表示反对。
8、“滋味”论:就是钟嵘用来作为衡量诗歌作品的重要尺度。
钟嵘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
她就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评论家。
她认为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就是“诗之至也”。
钟嵘的“滋味”说就是古代文论中的基本审美范畴。
9、“风骨”(风力)论:这就是钟嵘提出的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批评理论。
钟嵘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为主干,同时“润之以丹彩”,只有“风力”与“丹彩”均备,才就是最好的作品。
钟嵘所推崇的“风力”,实际上就就是钟嵘所憧憬的“建安风力”。
10、“诗有三义”说: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她将“兴”放在第一位,正就是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想特征。
钟嵘认为,如何运用兴、比、赋的方法来写作,正就是创造作品中“深厚滋味”的关键所在。
第四章:隋唐五代1、“兴寄”与“风骨”说:这就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要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与“风骨”,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2、“意境”说:意境,就是皎然关于诗歌内在规律的探讨中较为集中研究的问题。
她认为,诗歌创作,都就是诗人的主体情意遭受外境的触发而开始,同时这种情意又要依赖、凭藉境象的描绘来抒发。
在她瞧来,“取境”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区分诗歌创作的品格高下、风格类别的关键。
如此重视“意境”的诗论,在以往还不曾有过。
3、“取境”说:这就是皎然关于诗歌创作问题的论述。
她关注到了诗歌的“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而后一种则就是前代诗论家很少触及的,然这又就是创作的实情。
即有时要在有些创作灵感的基础上,继之以艰苦的构思,根据诗情、诗意的需要,深入采掘。
皎然诗论正视这种情况,这就是难能可贵的。
4、“气盛言宜”说:这就是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孟子“养气”说而提出的诗论。
这里所谓的“气盛”,就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
先道德而后文章,人品与文品的统一,这本就是传统儒家的重要文学思想,而韩愈则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阐发,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传统文学理论。
5、“不平则鸣”说: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理论。
她的“不平则鸣”,包括抒发各种类型的情志。
因此,从本质上瞧,“不平则鸣”应就是与司马迁提出的“发愤著书”说一脉相承,进而更进一步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理论。
6、“为时”、“为事”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
她所谓的“为时”、“为事”,具体地说就就是“救济人病,裨补时缺”。
所谓“救济人病”,就就是主张用同情、怜悯的笔墨,来抒写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
“裨补时缺”,就就是要用诗歌来暴露“时缺”,提示时政的弊端。
白居易的诗论虽然总的来说应该列入儒家文艺思想的大范围中,但又有很大的发展、突破,她扬弃了儒家文论中保守、消极的内容,而将其积极、进步的内容发展到了最高程度。
7、“韵味”说: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瞧,就是本于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她自觉强调意境的特殊内涵,即丰富的审美韵味,而且,她比钟嵘更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与衡诗的标准。
这些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深入而精辟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8、“四外”说:司空图所说的“四外”,指“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所谓“韵外之致”,应该就是指意境作品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味外之旨”则应就是侧重指意境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之象”与“景外之景”则就是指意境作品在表层描绘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但又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
这些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深入而精辟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宋金元1、“诗穷而后工”说:“诗穷而后工”就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表露的比较重要的思想,涉及到文学创作的两个问题:一就是诗人穷而“自放”,能与外界事物建立起比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二就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更为曲折入微却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就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