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
呼吸作用4个化学方程式-定义说明解析

呼吸作用4个化学方程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和有机物(通常是葡萄糖)进行能量转化的一种重要过程。
它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同时也是细胞呼吸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呼吸作用中,有机物首先被分解成小分子,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与氧气反应产生能量、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称为有氧呼吸。
它不仅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中发生,也在植物中存在。
呼吸作用的重要性无法忽视。
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能量,使生物体能够进行各种生理活动,例如运动、细胞分裂和物质合成。
同时,呼吸作用也是细胞释放二氧化碳的重要途径,维持了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本文的重点将放在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上,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几个与呼吸作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总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它提供了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并维持了生物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通过研究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机制和作用,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文章有条理和逻辑性,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下面是文章结构的详细说明:1. 引言部分用来引出文章的主题和目的,概述文章将要讨论的内容。
2.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用来详细介绍和探讨呼吸作用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化学方程式。
这一部分可以根据需要分成多个小节,每个小节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3. 结论部分用来总结正文部分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强调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或者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安排。
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紧密,逻辑清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和完整的了解呼吸作用的信息。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深入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性。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

解析题目:例1 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
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结果如图所示。
(1)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下的倍。
(2)该叶片在10℃、50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mg。
(3)该叶片在20℃、200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 mg。
解析:1、要弄清题干中告诉我们的信息是什么?——要抓住所示气体量变化量为实际测得的,即“植物从外界吸收的氧气量是净产量,而不是植物实际的产生量”是关键。
2、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和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是实际产生量还是净产量(均为实际产量)。
(1)黑暗时因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测得的氧气吸收量就是它实际消耗的O2量,在200C时呼吸速率:1.5mg,在100C时呼吸速率:0.5mg,因此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0C时是100C时的3倍;(2)光照时测得的O2释放量则是释放到外界的,是净产量。
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测得的+自身呼吸消耗的=释放的O2量3.5 mg(净产量)+ 呼吸消耗0.5mg=4mg(3)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测得的+自身呼吸消耗的=释放的O2量6 mg(净产量)+ 呼吸消耗1.5mg=7.5mg根据反应式,设产生葡萄糖为X,则6CO2+12H2O C6H12O6+6O2+ 6H2O180 192X 7.5X = 180× 7.5 ÷ 192=7.03 mg参考答案:(1)3 (2)4 (3)7.03例2 在25℃,有氧条件下,某植物在黑暗中,每小时产生CO2为44mg,给予充足光照后,每小时吸收44mgCO2,则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合成的C6H12O6的量为 mg。
解析:教师:首先,该植物在黑暗中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因此测得的产生的CO2就是呼吸作用实际消耗量。
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

黑白瓶法
黑瓶不透光,瓶中生物仅能进行呼吸作用;白瓶透 光,瓶中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 真正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总量)=白瓶中氧气增加量+ 黑瓶中氧气减少量。
【例题12】科学家在研究某池塘群落不同水 深的氧气变化时,从待测的深度取水,分别 放入不透光的黑瓶和透光的无色瓶中,将黑 瓶和无色瓶沉入取水样的深度,测定各水层 氧气浓度变化值,结果如下表:
/
0
1
2
3
4
5
6
光强度(千勒克司)
15℃
图3
图4
装置图题 :注意解读图中的信息
常见的装置如下图或与下图相似,解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 ①图甲中常用气泡的释放速率(或单位时间内释放的气泡数)作 为观测指标; ②图乙中常将毛细刻度管中有色液滴的移动位置作为观测指标; ③上述两个指标,指的都是净光合作用量,即光合作用总量-呼 吸作用消耗量。
黑暗时间(h)
光照时间(h)
o 4、该叶片在 、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该叶片在 20oC, 1/3 3 2 20 10 C , 5000 20000 lux lux 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 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 o o 1/3 1、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 10 C下是20 C下的 7.03 。 5.5 4 20000 lux的光照下,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 mg。 氧气量为 mg mg 。。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二)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三)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四)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五)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六)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七)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 —m);?(八)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九)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十)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十一)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十二)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十三)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十四)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十五)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高考生物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计算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成物量的计算在近几年的高考及各地市模拟试题中,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成物量的计算题频频出现。
这类试题涉及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大生理过程,同时还与生物知识相结合,是综合性较强的热点试题。
一. 方法与技巧光合作用强度大小的指标一般用光合速率表示。
光合速率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的毫克数表示。
绿色植物每时每刻(不管有无光照)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
也就是说,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而呼吸作用释放的部分或全部二氧化碳未出植物体又被光合作用利用,所以把在光照下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只是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的量,没有把呼吸作用产生出的二氧化碳计算在内)称为表现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
如果在测光合速率时,同时测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表现光合速率上去,则得到真正光合速率。
即: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具体可表达为:真正光合作用CO2吸收量=表观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如果将上述公式推广到氧气和葡萄糖,则得到下列公式:真正光合作用O2释放量=表观光合作用O2释放量+呼吸作用O2吸收量真正光合作用葡萄糖合成量=表观光合作用葡萄糖合成量+呼吸作用葡萄糖分解量二. 典型例题例:将某一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不给光照,CO2的含量每小时增加8mg。
给予充足的光照后,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36mg。
据实验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能产生葡萄糖30mg。
请回答:(1)上述条件下,比较光照时呼吸作用强度与黑暗时呼吸作用强度的大小。
(2)在光照时植物每小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是_______________mg。
(3)若一昼夜中先光照4h,接着放置在黑暗的条件下20h,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
高二生物生物代谢计算专题复习

高二生物生物代谢的相关计算专题复习主要是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反应式的计算:1.根据反应式中原料与产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规律1: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摩尔数之比为1:3规律2:产生等量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摩尔数之比为19:1 规律3:释放等量的二氧化碳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摩尔数之比为3:1,转移到ATP中能量之比为1:6.8规律4: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转化率为1161/2870=40.5%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过程中能量转化率为61.08/225.94=27%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过程中能量转化率为61.08/2196.65=31.1%2.有关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计算:对于绿色植物来说,由于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在进行呼吸作用。
因此,光下测定的值为净光合速率,而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一般以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和放出CO2的量或放出和吸收O2的量)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并以此间接表示植物合成和分解有机物的量的多少。
(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 = 实测的氧气释放量 + 呼吸作用吸耗氧量(2)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 = 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 + 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3)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 = 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呼吸速率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例.(1999年高考广东生物试题)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下的____________倍。
(2)该叶片在10℃、5000勒克斯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毫克。
(3)叶片在20℃、20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____________毫克。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

净光合量 呼吸量
关系式
O2的释放量 CO2的吸收量 有机物的积累量 黑暗中O2的利 黑暗中CO2的产 黑暗中有机物 用(吸收)量 生(释放)量 的消耗量 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
典型例题
用大小相同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 审题: 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 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保持相 暗处理1h的质量变化: 呼吸量 应温度不变),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C项:4组的净光合量 都大于0,即光合作用 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典型例题
用大小相同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 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 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保持相 应温度不变),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组别
温度/℃
变式拓展: 变式1:光照后与光 照前质量变化
1
27
2
28
3
29
4
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光照后与光照前质量变化/mg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 /mg
-1 -2
+3 +3
-3+3Βιβλιοθήκη -1+13 3 1 净光合量/mg : 3 2 3 1 呼 吸 量/mg : 1 5 6 2 总光合量/mg : 4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光照1 h内,第4组轮藻合成有机物总量为3 mg × B.光照1 h内,第1、2、3组轮藻释放的O2量相等 √ C.光照1 h内,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 √ 强度 D.该轮藻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在28 ℃至 30 ℃之间 √
典型例题
用大小相同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 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 解析: 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保持相 A项:第4组合成有机 应温度不变),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100教育:高中生物计算题类型汇总,建议收藏!

高中生物计算题类型汇总,建议收藏!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虽然大部分知识是让记忆的,但是还是有计算的,而且涉及计算的还是大分值的,为了这个大分值,还是拼了吧!本文总结高中生物中的所有计算问题,绝对纯干货!一、有关生物膜层数的计算双层膜=2层细胞膜;1层单层膜=1层细胞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二、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1.实际(真正)光合速率=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测定):①实际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实侧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光合作用实际O2释放量=实侧(表观光合作用)O2释放量+呼吸作用O2吸收量;③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④净有机物(积累)量=实际有机物生产量(光合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混合计算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完全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量是相等。
在绝对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但若在低氧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就不一定相等。
解题时,首先要正确书写和配平反应式,其次要分清CO2来源再行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产生多少CO2)。
三、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 —18(c—2)。
呼吸作用反应式分步

呼吸作用反应式分步
第一步,呼吸作用的概述。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过程,通过呼吸作用,生物
体可以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等形式的能量,以维持生命活
动的正常进行。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描述了食物分解和氧化的过程,
是生物体生存的基础。
第二步,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有氧呼吸是指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
其反应式
可以简单描述为: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
这个反应式说明了葡萄糖与氧气在线粒体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第三步,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无氧呼吸是指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
其反应式可以简单描述为:
C6H12O6 → 2乳酸 + 能量(动物细胞)。
C6H12O6 → 2乙醇 + 2CO2 + 能量(植物细胞)。
这个反应式说明了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葡萄糖发生分解产生乳酸或乙醇,同时释放能量。
第四步,总结。
呼吸作用反应式的分步介绍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
这些反应式揭示了生物体如何利用食物中的能量,并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
了解呼吸作用反应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生物体内部的能量转化过程,对于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关知识点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关知识点名词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所含以下四种色素。
a、叶绿素主要稀释红光和蓝紫光,包含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β类胡萝卜素主要稀释蓝紫光,包含胡萝卜素和叶素叶绿体的酶原产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离子化: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更多氢)b、atp的构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更多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须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须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平衡的化学能。
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光反应的展开必须在光下就可以展开,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少而进一步增强,暗反应存有光、无光都可以展开。
暗反应须要光反应提供更多能量和[h],在较差光照下生长的植物,其光反应展开较快,故当提升二氧化碳浓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没随之减少。
光照进一步增强,蒸腾作用随之减少,从而防止叶片的烧伤,但寒冷夏天的中午光照过弱时,为了避免植物体内水分过度散佚,通过植物展开适应性的调节,气孔停用。
虽然光反应产生了足够多的atp和〔h〕,但是气孔停用,co2步入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分子数增加,影响了暗反应中葡萄糖的产生。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汇总大全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汇总大全(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1.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 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2.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C=G=C1+C2=G1+G2。
A+C=G+T=A+G=C+T=1/2(A+G+C +T);(A+G)%=(C+T)%=(A+C)%=(G+T)%=50%;(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②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A+T)%+(C+G)%=1;(C+G)%=1―(A+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
③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④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G)=M⑤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呼吸器官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将身体内积聚的二氧化碳排出,吸入氧气进行新陈代谢。
这个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计算,其中最重要的包括肺通气量、换气量、肺泡通气量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这些计算方法。
1.肺通气量(VE)肺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整个肺部的总通气量,表示为每分钟呼吸气体体积。
它的计算方法是将每次呼吸时的潮气量(tidal volume,TV)与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相乘,即:VE = TV × RR。
2.换气量(VO2和VCO2)换气量表示单位时间内身体摄氧量(VO2)和释放二氧化碳量(VCO2)。
其中,身体摄氧量(VO2)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呼吸摄入的氧气量,通常以每分钟摄入的升数来表示。
二氧化碳的释放量(VCO2)则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也通常以每分钟排出的升数来表示。
VO2和VCO2的计算方法一般可以通过测量患者的呼气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来进行估算。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气体分析仪来测量呼气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然后将这些值带入到通用的换气方程中进行计算。
换气方程通常是根据不同的代谢状态和呼吸模式进行修正的。
例如,对于静息状态下的换气量估算,可以使用以下方程:VO2=VE×(FiO2-FeO2)×K1VCO2=VE×(FeCO2-FiCO2)×K2其中,FiO2和FeO2分别表示呼吸气中的进氧浓度和呼气氧气浓度,FiCO2和FeCO2分别表示呼吸气中的进二氧化碳浓度和呼气二氧化碳浓度。
K1和K2分别为修正系数,用于调整换气方程的结果,以匹配实际的代谢情况。
3.肺泡通气量(VA)肺泡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与肺泡实际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肺通气量。
它的计算方法是将每次呼吸时的潮气量(TV)减去死腔通气量(VD,即无法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如鼻腔和喉部)与呼吸频率(RR)相乘,即:VA=(TV-VD)×RR。
最全的高中生物计算公式

最全的高中生物计算公式(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 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 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 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修改版)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一、有关蛋白质的计算:例1:现有氨基酸6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610个,羧基总数为6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598,2和2 B、598,12和10 C、599,1和1 D、599,11和9例2、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所示),这些多肽中共有的肽键数为()A、31 B、32 C、34 D、35例3、测得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又测得胰岛素分子量约为5646,由此推断含有的肽链条数和氨基酸个()A.1和44 B.1和51 C.2和51 D.2和44.答:B A C二、物质分子的穿膜问题:1、膜层数=磷脂双分子层数=2×磷脂分子2、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3、一层管壁是一层细胞是两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4、在血浆中O2通过红细胞运输,其他物质不通过。
5、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共穿过0层膜。
6、分泌蛋白及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共穿过0层生物膜,因为是通过膜泡运输的,并没有穿膜。
7、(一)吸入的O2进入组织细胞及被利用时的穿膜层数:1层肺泡壁+2层毛细血管壁+红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2+2×2+2+1=9层膜=9层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
注:若是“被利用”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二)CO2从组织细胞至排出体外时的穿膜层数: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1层肺泡壁=1+2×2+2=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注:若是“从产生场所”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三)葡萄糖从小肠吸收至组织细胞需穿膜的层数:1层小肠上皮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膜=2+2×2+1=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例1、若某一植物细胞线粒体中产生的一个CO2扩散进入一个相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则该CO2分子穿过层生物膜(层磷脂双分子层;层磷脂分子)。
植物氧气吸收速率计算公式

植物氧气吸收速率计算公式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氧气。
植物的氧气吸收速率是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吸收氧气的速度,这个速率可以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来进行估算。
植物氧气吸收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推导和计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然后利用光合酶将水分解为氢离子和氧气,最后利用这些氢离子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在夜间或光合作用不足时,会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和氧气转化为能量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也会消耗氧气。
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可以得出植物氧气吸收速率的计算公式:植物氧气吸收速率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可以通过测定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释放的氧气量来进行估算。
一般来说,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光照强度和植物叶面积有关,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估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 光照强度×叶面积×光合作用效率。
其中,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强度,可以通过光照度仪进行测量;叶面积是指植物叶片的总面积;光合作用效率是指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一般为一个常数。
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可以通过测定植物在夜间的氧气消耗量来进行估算。
一般来说,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与植物的新陈代谢速率和温度有关,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估算: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 新陈代谢速率×植物生物量。
其中,新陈代谢速率是指植物在一定温度下的呼吸速率,一般可以通过氧气消耗量和时间来进行测定;植物生物量是指植物的总生物质量。
综合以上两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植物氧气吸收速率的计算公式:植物氧气吸收速率 = 光照强度×叶面积×光合作用效率新陈代谢速率×植物生物量。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 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 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 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高中生物最全计算公式

⾼中⽣物最全计算公式⾼考⽣物计算公式⼀、有关蛋⽩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量(a);氨基酸平均分⼦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量(d)]。
1.蛋⽩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
每个氨基酸⾄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R基。
①氨基酸各原⼦数计算:C原⼦数=R基上C原⼦数+2;H原⼦数=R基上H原⼦数+4;O原⼦数=R基上O原⼦数+2;N原⼦数=R基上N原⼦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少:各1个;m条肽链蛋⽩质游离氨基和羧基⾄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数(得失⽔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质分⼦量=氨基酸总分⼦量—脱⽔总分⼦量(—脱氢总原⼦量)=na—18(n—m);2.蛋⽩质中氨基酸数⽬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少)mRNA的碱基数(⾄少):蛋⽩质中氨基酸的数⽬=6:3:1;②肽键数(得失⽔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量=核苷酸总分⼦量—DNA脱⽔总分⼦量=(6n)d—18(c—2)。
mRNA分⼦量=核苷酸总分⼦量—mRNA脱⽔总分⼦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二)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三)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四)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五)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六)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七)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八)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九)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十)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十一)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十二)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十三)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十四)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十五)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3.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C=G=C1+C2=G1+G2;A+C=G+T=A+G=C+T=1/2A+G +C+T;A+G%=C+T%=A+C%=G+T%=50%;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4.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A+T%+C+G%=1;C+G%=1―A+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5.②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6.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7.③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8.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G=M9.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10.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11.④两条单链、双链间碱基含量的关系:12.2A%=2T%=A+T%=A1+T1%=A2+T2%=A3+U3%=T1%+T2%=A1%+A2%;13.2C%=2G%=G+C%=C1+G1%=C2+G2%=C3+G3%=C1%+C2%=G1%+G2%;14.4.有关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与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计算:15.①DNA贮存遗传信息种类:4n种n为DNA的n对碱基对;16.②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着丝点数目;1/2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N=体细胞染色体数2N=减Ⅰ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减Ⅱ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精子或卵细胞或极核染色体数N=1/2体细胞染色体数2N=1/2受精卵2N=1/2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数目: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配子精子或卵细胞DNA数为M,则体细胞中DNA数=2M;性原细胞DNA数=2MDNA复制前或4MDNA 复制后;初级性母细胞DNA数=4M;次级性母细胞DNA数2M;1个染色体=1个DNA分子=0个染色单体无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2个DNA分子=2个染色单体有染色单体;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联会和减Ⅰ中期,四分体数=0减Ⅰ后期及以后;③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胚细胞染色体数2N=1/3受精极核3N=1/3胚乳细胞染色体数3N同种杂交;胚细胞染色体数=受精卵染色体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远缘杂交;胚乳细胞染色体数=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极核染色体数;1个胚珠双受精=1个卵细胞+2个极核+2个精子=1粒种子;1个子房=1个果实;④DNA复制:2n个DNA分子;标记的DNA分子每一代都只有2个;标记的DNA分子占:2/2n =1/2n-1;标记的DNA链:占1/2n;DNA复制n次需要原料:X2n-1;第n次DNA复制需要原料:2n-2n-1X=2n-1X;注:X代表碱基在DNA中个数,n代表复制次数;(二)有关生物膜层数的计算:(三)双层膜=2层细胞膜;1层单层膜=1层细胞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四)三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五)1.实际真正光合速率=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测定:(六)①实际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实侧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七)②光合作用实际O2释放量=实侧表观光合作用O2释放量+呼吸作用O2吸收量;(八)③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九)④净有机物积累量=实际有机物生产量光合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呼吸作用;(十)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混合计算:(十一)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完全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量是相等;在绝对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但若在低氧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就不一定相等;解题时,首先要正确书写和配平反应式,其次要分清CO2来源再行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产生多少CO2;(十二)四)遗传定律概率计算: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五)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解题四步曲:a;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六)c;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d;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七)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八)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九)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十)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十一)解法:①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十二)②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十三)③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的亲本杂交组来计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_+XBY概率;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十四)3.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n;4n;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4.基因频率计算:5.①定义法基因型计算: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A或a%=某种A或a基因总数/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人数×2;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1/2×雌性个体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雄性个体显性个体个体数+雌性个体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个体数×2+雄性个体个体数;注:伴性遗传不算Y,Y上没有等位基因;6.②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公式:A%=AA%+1/2Aa%;a%=aa%+1/2Aa%;7.③哈迪-温伯格定律:A%=p,a%=q;p+q=1;p+q2=p2+2pq+q2=1;AA%=p2,Aa%=2pq,aa%=q2;复等位基因可调整公式为:p+q+r2=p2+q2+r2+2pq+2pr+2qr=1,p+q+r=1;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例如:在一个大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为1/10000,则a基因的频率为1/100,Aa的频率约为1/50;8.4.有关染色体变异计算:9.①m倍体生物2n=mX:体细胞染色体数2n=染色体组基数X×染色体组数m;10.正常细胞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数×每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11.②单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2n=mX÷2; 12.5.基因突变有关计算:一个种群基因突变数=该种群中一个个体的基因数×每个基因的突变率×该种群内的个体数;五种群数量、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计算:1.种群数量的计算:①标志重捕法:种群数量N=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捕获数中的标志数②J型曲线种群增长率计算:设种群起始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λ保持不变,t年后该种群数量为Nt,则种群数量Nt=N0λt;S型曲线的最大增长率计算:种群最大容量为K,则种群最大增长率为K/2;2.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①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②同化量=摄入量-粪尿量;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③生产者固定全部太阳能X千焦,则第n营养级生物体内能量≤20%n-1X千焦,能被第n营养级生物利用的能量≤20%n-11161/2870X千焦;④欲使第n营养级生物增加Ykg,需第m营养级m<n生物≥Y20%n-mKg;⑤若某生态系统被某中在生物体内有积累作用的有毒物质污染,设第m营养级生物体内该物质浓度为Zppm,则第n营养级m<n生物体内该物质浓度≥Z/20%n-mppm;⑥食物网中一定要搞清营养分配关系和顺序,按顺序推进列式:由前往后;由后往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知识回顾】呼吸作用的计算会涉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葡萄糖的消耗量、氧气的消耗量、二氧化碳的生成量、能量、产生ATP 的量等计算问题。
1.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 602+ 6H2O--------- > 6CO2+ 12H2O + 能量(2)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 --------- > 2C2H5OH (酒精)+ 2CO2 +少量能量[酵母菌、植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C6H12O6 --------- > 2C3H6O3 (乳酸)+少量能量[高等动物和人体的骨骼肌细胞、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胡萝卜的叶、玉米的胚等细胞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蛔虫和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无线粒体,也只进行无氧呼吸。
]2.细胞呼吸的能量关系(1 )有氧呼吸1mol葡萄糖彻底分解释放2870kJ能量,1161kJ储存在ATP中,形成38ATP (第一阶段形成2ATP、第二阶段形成2ATP、第三阶段形成34ATP),其余以热能散失。
(2)无氧呼吸——乳酸发酵与酒精发酵在无氧呼吸的乳酸发酵与酒精发酵过程中,第一阶段产生2ATP ;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太少,不足于形成ATP,释放的能量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如果消化了相同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在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中,转移到ATP 的能量与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是相同的,都是61.08kJ /mol,形成2ATP,但释放的能量要多一些,1mol葡萄糖分解成酒精释放225.94kJ 能量,1mol 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释放196.65kJ 能量,61.08kJ 储存在ATP 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3.呼吸类型(1)O2的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O2浓度直接影响呼吸作用的性质。
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2)细胞呼吸时气体的变化情况(以植物为例)①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②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氧气,能放出二氧化碳;③如果既有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例题讲解】〖例题1〗酵母菌发酵产生CO2的摩尔数为N,在安静情况下,人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的CO2量是(B)A.1/3Nmol B.3Nmol C.6Nmol D.12Nmol〖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呼吸的有关计算。
〖解析〗酵母菌发酵产生CO2的摩尔数为N ,由反应式“C6H12O6 ---------------- >2C2H5OH (酒精)+ 2CO2 +少量能量”需消耗N/2的葡萄糖;由人通过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反应式“C6H12O6+ 6O2+ 6H2O ------- >6CO2 + 12H2O +能量”,人消耗N/2的葡萄糖,可产生3N的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有氧呼吸过程中每消耗1摩尔O 2同时生成1摩尔CO 2,由于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摩尔比,则结合题意得出: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 O 2减少24mL ,有氧呼吸产生24mLCO 2,无氧呼吸产生 24mLCO 2,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 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3倍。
〖答案〗D〖例题3〗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 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 、b 、c 、d 时,C02 释放量和0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A .氧浓度为c 时,无氧呼吸最弱B .氧浓度为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C .氧浓度为a 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D .氧浓度为b 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命题意图〗考查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以呼吸作用的底物是为糖类为前〖解析〗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目中所给图形的含义,运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以及有关知识分析问题。
氧浓度为 d 时,O 2的吸收量等于CO 2的释放量T 只进行有氧呼吸,储藏该植物器官最适宜的氧浓度为 c , CO 2的释放量最少氧浓度为a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 时,通过化学反应式,可以计算出,1/2 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5/2的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D〖例题4〗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相J 对 \ ---- 匚⑴窿議量呼吸时O 2的吸收量和 CO 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 里X系,其中线段XY = YZ ,则在氧浓度为a 时()YA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B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a如浓度C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解析〗图中分析:a 点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XY = YZ ,说明有氧呼 吸吸收的。
2 (也反映此时的有氧呼吸释放的 CO 2的量)等于无氧呼吸放出的 CO 2的量, 据此不难得出A 、C 、D 项是错误的。
〖答案〗B【精选练习】1.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 2C02。
〖答案〗B〖例题2〗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 02减少24mL , CO 2增加48mL ,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A . 1/3 倍B . 1/2 倍C . 2 倍D . 3 倍〖命题意图〗考查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
1解析〗有氧呼吸的总方程式: C 6H 12O 6+ 602+ 6H 2O ---------- > 6CO 2 + 12H 2O +能量无氧呼吸的总方程式:C 6H 12O 6> 2CO 2 + 2C 2H 5OH (酒精)+能量A .有氧呼吸相比较于无氧呼吸,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低B .无氧条件下不利于水果、蔬菜的贮藏和保鲜C .相同量的葡萄糖经酒精途径和乳酸途径分解释放的能量相同D .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合成多糖,也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02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 C 2H 5OH 和 C02的量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 2的量 9mol12.5 mol15 mol30 mol产生酒精的量9 mol 6.5 mol 6 mol 0 molA . a 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B . b 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如右图所示。
问:在氧浓度为 a 时, ()A •酵母菌停止发酵B •酵母菌只进行发酵D • 2/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2 •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置有适量的酵母菌。
经 测定,瓶中放出的 CO 2的体积与吸收 02的体积之比 为5 : 3,这是因为 ( ) A •占2/3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B. 占1/2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C. 占1/3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D. 占1/4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3•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 、b 、 c 、d 时,CQ 释放量和0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氧浓度为a 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B. 氧浓度为b 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 有氧呼吸的3倍C 氧浓度为c 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D .氧浓度为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变化量\02浓度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02吸收量/mol0 0.1 0.2 0.3 0.4 0.5 0.6 0.7 0.7 0.7 CO 2释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70.7B .贮藏时应选择 02浓度为5%的适 D .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1 B 2巧 04.将等量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 0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容器中 02和C02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02浓度为0〜3%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宜条件C .有氧呼吸的强度随 02浓度升高而增强 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 (C. 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 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7•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混度代}51015202535光照下吸收丽h)LOO L7S 2.50 3.25 3.75農暗下释0,500,75—L0Q 1.50 2.25 3.00 3.50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C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C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C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C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 C时的2倍&不同的呼吸底物、呼吸方式具有不同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
现利用甲图所示装置,测定一定量的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
培枫酵母菌甲乙丙丁(1)若要直接读取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应选用下列乙、丙、丁装置中的装置。
为确保结果的准确,需设置对照校正,则对照实验中试剂为(2)如实验结果经校正后,记录数值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O2浓度(%)1% 2 % 3%5%7%10%15%20%25%释放C02 ( mL/h ) 1.00.80.600.50.40.60.70.80.9 1.2000802460吸收O2 (mL/h ) 0.00.1O.20.30.30.50.60.70.8 1.00000600000当O2浓度为3%时,酵母菌的呼吸商为,其数值不同于O2浓度为25 %时的原因是:氧气浓度为3 %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___ ,表中显示,从。
2浓度为__________ %起,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酵母粛(3 ) 酿制啤酒过程中,对通气量控制的总体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