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地简答题及问题详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毛果芸香碱或阿托品对眼的作用
答:毛果芸香碱:1)缩瞳:毛果芸香碱能兴奋瞳孔括约肌(环状肌)的M受体,使瞳孔括约肌向中心收缩,瞳孔缩小。

2)降低眼压:收缩瞳孔括约肌,使虹膜拉向中央,致使前房角间隙扩大,房水易经滤帘流入巩膜静脉窦而进入血循环,使眼压降低。

3)调节痉挛:视远物模糊,视近物清楚
阿托品:对眼的影响——散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因阻断睫状肌上的M-受体,睫状肌松弛,回缩的结果使悬韧带拉紧,晶体处于固定的扁平状态,屈光度下降,调节于远视,视近物模糊不清。


2.阿托品的药理作用
答:(1)抑制腺体分泌 (汗腺、唾液腺、泪腺、支气管腺体等)。

(2)对眼的影响——散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因阻断睫状肌上的M-受体,睫状肌松弛,回缩的结果使悬韧带拉紧,晶体处于固定的扁平状态,屈光度下降,调节于远视,视近物模糊不清。

)(3)松弛脏平滑肌:a胃肠道:解痉,降低蠕动频率及幅度,缓解绞痛。

b膀胱平滑肌:解痉。

c 胃幽门括约肌:痉挛时使松弛。

(4)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快HR,加速传导。

(5)扩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病理状态下,微循环小血管发生痉挛时,大剂量阿托品有直接扩血管作用。

* 此作用与M-R阻断作用无关,为直接作用。

常规剂量对血管和血压无明显影响。

(6)中枢兴奋作用:a可兴奋延髓和大脑,治疗量(0.5-1.0mg)的阿托品可轻度兴奋迷走神经中枢,使呼吸频率加快。

b剂量增加至2.0-5.0mg时,出现烦躁不安、多言。

c中毒剂量(10.0mg以上)常引起运动失调、惊厥、定向障碍、幻觉和谵妄等。

第06章肾上腺素受体药物
3.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
答:1.心脏(三加):激动β1受体,心脏兴奋性增加,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率加快。

2.血管:(1)激动α1受体,皮肤、粘膜、肠系膜、肾血管收缩。

(2)激动β2受体,骨骼肌和肝血管扩。

(3)冠状血管扩:腺苷作用;β2受体激动,动脉舒
3.血压:(1)小剂量AD:收缩压升高: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

舒压不变或下降,脉压差变大,这是因为骨骼肌血管扩,抵消或超过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2)大剂量AD:收缩压、舒压升高,脉压差变小,这是因为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超过骨骼肌血管扩。

(3)β2受体对低浓度AD敏感性较高
4.β-受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
答:(1)β受体阻断作用 1) 心脏β1受体阻断: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心肌氧耗量降低,血压稍降低。

此作用是本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基础。

2)血管与血压:短期应用β受体阻断药,由于阻断β2受体和代偿性交感反射,可使肝、肾、骨骼肌、冠脉血流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

持续用药,总外周阻力降低,产生降压作用。

使肾素减少,使血压下降。

受体阻断药对正常人影响不明显,对高血压患者具有降压作用。

3)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阻断,支气管收缩,呼吸道阻力增加,作用较弱,对正常人无影
响;但对哮喘的病人,可诱发和加重哮喘。

哮喘病人禁用。

4)代糖原分解与α1、β2受体激动有关,α受体阻断药和β2受体阻断药合用时可拮抗肾上腺素所致的血糖升高。

5)肾素β受体阻断药可阻断肾小球旁器细胞的β1受体而抑制肾素的释放,影响RAAS 系统。

(2)在拟交感活性有些β受体阻断药能阻断β受体外,同时对β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为在拟交感活性。

一般此种作用较弱,常被阻断作用所掩盖,不易表现出来。

(3)膜稳定作用有些β受体阻断药可降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与局麻药及奎尼丁样的作用,称膜稳定作用。

这一作用在高浓度时才产生,与受体阻断药治疗作用无关。

第19章镇痛药:吗啡
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答:药理作用:1、CNS系统(镇痛镇静、镇咳、催吐、缩瞳、抑制呼吸)
⑴镇痛镇静:
吗啡选择性激活脊髓胶质区、丘脑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

吗啡也能激动边缘系统和蓝斑核的阿片受体,改善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恐惧等情绪反应,并可伴有欣快感。

对多种疼痛有效(对钝痛的作用>锐痛)。

⑵镇咳: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从而产生镇咳作用。

⑶抑制呼吸:治疗量吗啡可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力的敏感性和抑制脑桥呼吸调整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剂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急性中毒时呼吸频率可减至3-4次/分,最后呼吸停止,这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⑷缩瞳: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

中毒时瞳孔缩小,针尖样为其中毒特征。

(5)其它: 兴奋延脑CTZ→恶心、呕吐。

抑制丘脑下部释放促性腺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2、兴奋平滑肌
⑴兴奋胃肠平滑肌,提高肌力,减缓推进性蠕动,引起便秘,用于止泻。

⑵收缩胆道奥狄括约肌,胆道排空受阻,导致上腹部不适甚至引起胆绞痛。

提示:胆绞痛时合用阿托品。

(3)大剂量时收缩支气管平滑肌,故支气管哮喘患者及肺功能不全者禁用。

(4)提高膀胱括约肌的力,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

(5)降低子宫力,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收缩作用,延长产程,产妇禁用。

3、心血管系统
⑴扩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有时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这与吗啡抑制延脑血管运动中枢、促组胺释放和扩外周血管等作用有关。

(2)间接扩脑血管而使颅压升高,主要由于呼吸抑制,CO2潴留使脑血管扩的结果。

颅脑损伤,颅压升高者禁用。

4、免疫系统:抑制免疫系统和HIV诱导的免疫反应。

不良反应:○1治疗量吗啡可引起恶心、呕吐、眩晕、意识模糊、不安、便秘、尿潴留、低血压、呼吸抑制等等○2连续多次应用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

○3急性中毒时出现昏迷、呼吸抑制、针尖样瞳孔缩小、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第22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10.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答: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1仅使高热体温降至正常,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2仅影响散热过程,不影响产热过程。

○3.作用部位: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OX 。

(2)镇痛作用:○1非麻醉性镇痛药,无欣快感、耐受性、呼吸抑制。

○2镇痛强度中等:弱于哌替啶;对轻、中度体表疼痛,尤其炎症性疼痛疗效明显。

○3.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4镇痛机制:抑制局部PG合成,降低痛觉感觉器对缓激肽致痛作用的敏感性
(3)抗炎、抗风湿作用:○1抗炎即减轻或消退炎症的红、肿、热、痛反应。

○2. 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则无。

○3. 抗炎作用由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4)影响血栓形成:低浓度抗血栓形成,高浓度促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诱发或加重溃疡○2.加重出血倾向○3.过敏反应:诱发阿司匹林哮喘○4.水酸反应○5.瑞夷综合征
临床应用:1.用于伤风感冒者的发热降温2.轻、中度体表痛及炎性痛3.治疗急性风湿
4.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
3.比较阿司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影响的不同。

答:1)降温特点:氯丙嗪配以物理降温,对发热和正常体温均有降低作用,使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变化;阿司匹林仅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无影响,不受物理降温的影响,仅能降至正常。

2)降温机制:氯丙嗪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阿司匹林通过抑制PG的合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

3)临床应用:氯丙嗪用于人工冬眠和低温麻醉;阿司匹林用于发热患者的退热。

4.比较阿司匹林与吗啡镇痛的不同。

答:吗啡镇痛作用的部位在中枢,机制是激动丘脑、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及脊髓胶质区的阿片受体,镇痛作用强大,同时还可产生镇静、欣快、抑制呼吸、缓解疼痛伴随的情绪反应等,主要用于其它药物无效的急性锐痛,易出现依赖性。

阿司匹林镇痛作用的部位在外周,机制是抑制PG合成酶,减少PG的合成,镇痛作用弱,主要用于慢性持续性钝痛,长期大剂量应用也不出现依赖性。

21章:Ca通道阻滞药
临床应用:(1)高血压,包括轻、中、重度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2)心绞痛,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3)心律失常,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4)脑血管疾病: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5)其他: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动脉粥样硬化,偏头痛等。

第22章抗心律失常药物
第24章利尿药
7.分类、代表药及简单作用机制(20个字)
答:高效利尿药: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干扰Na+-K+-2Cl-同向转运系统,利尿作用强大。

如,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
中效利尿药: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干扰Na+-Cl-同向转运系统,减少氯化钠和水重吸收,易致低血钾。

如,氢氯噻嗪
低效利尿药: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

保钾排钠,抑制碳酸氢钠,阻止对碳酸氢钠的重吸收,作用较弱,如,氨苯喋啶。

8.高效利尿药的不良反应
答:(1)水与电解质紊乱(2)耳毒性(3)高尿酸血症(4)其他:可有恶心、呕吐、大剂量时尚出现胃肠出血
5.抗高血压分类、代表药及简单作用机制(20个字)
答:(1)肾素-血管紧素系统抑制药:如卡托普利等。

机制:抑制循环及局部组织中的ACE、减少缓激肽的降解、抑制交感神经递质的释放以及自由基清除作用。

(2)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等。

机制:通过阻滞Ca2+通道,使进入细胞的钙离子总量减少,导致小动脉平滑肌松弛,外周阻力降低,血压随之下降。

(3)利尿药:如氢氯噻嗪等。

机制:通过排钠利尿,使得有效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而降压。

(4)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莫索尼定等机制:抑制交感神经的一些调节来降压。

(5)血管扩药如肼屈嗪和硝普钠等。

机制: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压。

第26章治疗HF的药物
为什么硝酸甘油和普萘洛尔合用于心绞痛可增强疗效?合用时应注意什么?
硝酸甘油可扩静脉和动脉而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增加心肌氧的供应,但可反射性使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加强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普萘洛尔阻滞p受体,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而降低心肌耗氧量,但可扩大心室容积,延长射血时间。

两药合用可协同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前者可抵消后者扩大心室容积、延长射血时间的缺点;后者可抵消前者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不利作用,从而增强抗心绞痛的疗效。

但二药均可使血压降低,合用时应注意剂量不宜过大。

第32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一.常用抗酸药:碳酸钙、氢氧化镁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1).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2).质子泵一抑制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
3).胃泌素受体抑制药:丙谷胺
三.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药物:米索前列醇、硫糖铝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甲硝唑、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等。

第35章肾上腺皮质激素药
试述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①抗炎②免疫抑制与抗过敏③抗毒④抗休克⑤影响血液与造血系统⑥其他作用有退热.中枢兴奋.促进消化等。

临床应用:①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替代疗法)②严重感染③休克④治疗炎症及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眼科炎症;⑤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⑥血液病;⑦皮肤病。

不良反应:①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②诱发或加重感染②消化系统并发症④骨质疏松⑤延缓生长⑥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⑦反跳现象。

第36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第38章抗菌药物概论
12.作用机制有哪些
答:(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2)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4)影响核酸合成。

(5)影响叶酸合成。

13.耐药性机制有哪些
答:(1)产生灭活酶:水解酶和合成酶(2)药物靶点改变或被保护(3)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或细胞壁增厚(4)影响主动外排系统(5)其它:○1改变代途径○2牵制机制○3形成细菌生物被摸
14.联合应用原则
答:(1). 尽早确定病原菌(2.)按适应证选药(3)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4)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5) 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6) 患者的其它因素与抗菌药物的应用
15抗菌药分哪几类,分别列出每类的抗菌机制
β-酰胺类: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促进自溶酶活性。

大环酯类: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胞膜完整性。

林可霉素: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
多粘菌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氨基糖苷类: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胞膜完整性。

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

磺胺类: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叶酸合成从而影响核酸合成。

四环素: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氯霉素: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

16.青霉素类药物分类及代表药
答:(1)天然青霉素:青霉素 (2)半合成青霉素:○1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 ○2耐酸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3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4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磺苄西林(耐酸不耐酶)○5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美西林
17.头孢菌素类药物分类、代表药及特点
答:
代表药物基本特点
第一代头孢头孢噻吩头孢
唑啉头孢氨苄
1.对G+菌和G-球菌敏感,G-杆菌不敏感。

2.耐
青霉素酶,不耐头孢菌素酶 3.肾脏毒性大,用于
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第二代头孢头孢呋辛头孢
克洛头孢孟多
1.对G+、G-球有作用,对G-杆有效,厌氧有效,
绿脓无效。

2.可耐青霉素酶,也可耐头孢菌素酶。

3.分布同青霉素G。

4.毒性、过敏、肾毒性小,
应用于耐药阳性菌和阴性菌。

第三代头孢头孢噻污头孢
曲松头孢他定
1.对G+菌不如一代,对G-菌作用强,对绿脓有效。

2.能耐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

3.肾毒性小,有
二重感染,应用于严重感染(绿脓、败血症、脑膜炎)。

第四代头孢头孢匹罗头孢
吡肟
耐酶阴性菌
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应用特点。

答:1。

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强,但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强2.抗菌谱广,对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有不同作用,3组织穿透力强,在脑
脊液可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4.几乎无肾毒性。

第39章氨基苷类
18.代表药及不良反应
答:代表药:(1)天然类:链霉素、卡那霉素(2)人工半合成类: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
不良反应:(1)耳毒性:是最严重的毒性反应(2)肾毒性:(3)神经肌肉麻痹(4)过敏反应
第41章抗结核药
19.分类及代表药物(4个)
答: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分类:(1)第一线抗结核病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等(2)第二线抗结核病药:(作用较弱,毒性较大,临床验证不足)对氨基水酸、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利福喷丁、卡那霉素等等
(抗结核病药应用原则:1早期用药2规律用药3全程用药4适量用药5联合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