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板书
《太平天国运动》 说课稿
![《太平天国运动》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8f458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5.png)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
从内容上说,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本节内容是农民阶级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旧式农民运动的延续,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它上承民族危机而出现,又开启了近代民族革命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本课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的时期的到来使得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
太平天国反剥削、争平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保证了革命形势由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再到1856年达到全盛时期的迅猛发展。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前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
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等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太平天国时期斗争的规模巨大的场景,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4、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确定依据: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由盛而衰---走向失败是本节的基本线索,理清线索,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框架。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32a087375a417866f8f2e.png)
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2.能力要求:(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由于本课知识容量比较大,但整个教学安排时间紧迫,以1课时为宜。
教学中,应尽量精简,运动过程不宜细讲。
(韩燕老师将本课作为师范课在无锡南片进行展示,可做参照)1.重点分析:(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2.难点分析:(1)《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
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一、导入新课A、复习导入法:回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内容,思考鸦片战争给当时中国社会造成哪些影响?并深入思考,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面对清政府的压迫和侵略者的欺压,你准备怎样干些什么?B、提问导入法:同学们,请大家看课本44页插图,这些图片反映的是那一历史时期的什么重大事件?促使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那些?(若搁浅则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此启发学生)C、韩燕老师的做法:史料分析导入法(看材料分析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如何)二、新课讲授【板书】:太平天国运动【师】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429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c.png)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锻炼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识读《天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和图片,阅读文献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在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时,如何展开斗争的,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和压迫的蓬勃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四、新课讲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金田起义的浮雕。
为何金田起义会被雕刻在浮雕上?这一事件在历史上有何地位?由此导入新课。
(一)天国梦起一一宗教构梦1、出示《太平天国缴清材料》、鸦片进口情况和中国土布、棉布销售情况、全国自然灾害和洪秀全自身经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背景):①外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②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根原);④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创立“拜上帝会”。
③直原: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过渡:在本国封建统治者、外国侵略和自然灾害的共同作用下,千千万万贫苦百姓走投无路,出路在哪里呢?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明确指出:“阎罗妖(清政府)乃是老蛇、妖鬼也,……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亡……在这种背景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二)天国梦兴一一战争追梦1、出示太平天国形势图,阅读课本,画出路线图2、观看视频,了解运动经过,学生作为战地小记者介绍过程和结果(三)天国筑梦一一制度筑梦1、表演两个小情境剧。
思考:两则告示,为什么人们前后反应会不一样?2、思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份纲领的区别及意义评价,完成表格的填写(四)天国梦思一一内乱毁梦1、阅读史料,从史料中找出信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败因2、小组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小结和作业教师小结: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14ba5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2.png)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工夫】2017年 10 月 12 日【教学内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P13--P18)【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缘由。
【课型与方法】本节课为新授课,次要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相应的学法有浏览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探求法。
【教学课时】本节课教学为一课时。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教科书教案课件先生预备:教科书预习新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师:同学们,金田起义的爆发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你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缘由是甚么吗?与以往的农民起义比拟,太平天国在斗争对象有哪些不同?让我们带着这些成绩,一同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板书课题)二、探求新知目标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浏览本节课第一子目内容——洪秀全与金田起义,考虑以下成绩: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缘由是甚么?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的预备工作有哪些?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性事情是甚么?4、太平军起义后,在人事组织上做了怎样的安排?先生以小组为单位,探求合作完成,全班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目标二:定都天京师过渡:永安建制后,太平军包围北上,前后围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王朝构成对峙局面。
师:那么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对内对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请大家继续浏览教材,找出成绩答案。
先生浏览教材,找出答案,汇报交流,明确:对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对外进行了北伐和西征。
师:《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次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成绩。
那么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成绩呢?又该如何评价这一种方法?(先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师:请同学们浏览教材,简要说一说太平天国北伐西征的情况?先生根据教材内容,得出: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初全军覆没。
高一历史教学教案人教版上册《太平天国运动》
![高一历史教学教案人教版上册《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71f32acba32d7375a51780d5.png)
高一历史教学教案人教版上册《太平天国运动》人生得耐得住寂寞,兴致勃勃地学习,也得忍受得住孤独。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奋与苦学,都将会令你的人生褶褶生辉。
“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都说明勤奋与苦学的巨大作用,对人生难以比拟的影响。
人生深入地进行创造,甚至创新,开辟人生的丰收景象。
一、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2、能力要求:(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3、情感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3)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
(4)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表格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表格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689d62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0.png)
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能够系统地传授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背景;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相互交流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情境教学法则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增强学习体验。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在于,它们能够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全面发展。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课堂辩论。课堂提问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问题;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历史人物,体验历史决策过程;课堂辩论则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就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进行辩证。这些互动方式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以及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了一些前置知识,如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了解、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的认识等。然而,学生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解不深,可能难以把握运动的起因和影响。
2.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能存在片面性,容易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3.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难以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主要知识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2.过程与方法: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让学生自我总结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点,以及哪些内容印象最深刻。其次,我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我会鼓励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最后,我会提供一些建议,如如何改进学习方法、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表格说课稿(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3.1《太平天国运动》表格说课稿(3页)](https://img.taocdn.com/s3/m/6fa6075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01.png)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反馈:
- 自我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点,发现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教师反馈:针对学生的总结和同伴评价,给予具体、中肯的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供改进建议。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 填空题和选择题:设计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辩论。
-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
- 提问导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大的农民起义吗?”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过渡到太平天国运动这一主题。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采用以下步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 梳理历史背景:首先介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反抗情绪,为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提供背景。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包括:
- 讲授法能够确保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小组讨论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 历史地图: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地理分布,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的范围和影响。
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素养。
太平天国教案(公开课)
![太平天国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3996bb2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a.png)
太平天国教案(公开课)第一篇:太平天国教案(公开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导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60多年前,160年来,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凤凰网历史专栏曾做过一个专题——“被拔高的太平天国”。
网友们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那么,真实的太平天国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事件?之前的评价是否被拔高了?一、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大清帝国呈现怎样的景象?ϖ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ϖ材料二: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从材料一,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二,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自然灾害严重。
那么,当时百姓生活情况如何?在摄影摄像技术没有普及的时代,有一种职业叫做随军画师,他们跟随外国侵略者来到中国,用画笔记录晚清帝国的图景。
从这幅画中,大家可以得出那些结论?(政府腐败,阶级矛盾激化)洪秀全顺势领导这次农民起义,在其准备阶段,创立拜上帝教。
那么,拜上帝教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从图中我们看到,拜上帝教受到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洪秀全在宣传拜上帝教过程中,又构建怎样的天国梦?ϖ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ϖ——《原道醒世训》ϖ天上有天国,地下有天国,天上地下是神父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今日天父天兄下凡开创天国是也。
ϖ——《钦定前遗召圣书批解》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洪秀全宣传平等思想,描绘人间天国。
以此宣传革命思想,发动底层群众。
洪秀全还是一个读书人,他的思想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儒学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但是到了近代,儒学的地位发生变化,比如,康有为利用儒学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的战将全盘否定儒学。
太平天国运动的教案范文
![太平天国运动的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30667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3.png)
太平天国运动的教案范文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1864年,随着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的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太平天国运动的教案范文一一太平天国运动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
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便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
由于初中时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副科”,只要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所以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
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诸多不利,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
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考试内容与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学习要求:了解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天京陷落等主要史实,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重点、难点: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天京事变、洪秀全、洪仁?取?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体会二者的制度设计,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部编版有反思板书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部编版有反思板书](https://img.taocdn.com/s3/m/d6fd53dc0c22590103029d18.png)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过程与方法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洪秀全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史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重点难点】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走向灭亡。
现在我们就来根据所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教师过渡: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
这个人就是洪秀全。
3.教师提问: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学生回答:洪秀全于19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并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
4.教师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
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学生回答:洪秀全自称“天王”。
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48684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0a.png)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1 清朝晚期的社会矛盾1.2 鸦片战争后的国家困境1.3 民间宗教与天地会的影响1.4 洪秀全的思想与活动第二章:金田起义与太平天国建都2.1 金田起义的爆发2.2 太平天国的建国理念与纲领2.3 太平天国的军事扩张2.4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第三章: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改革3.1 太平天国的政治体制3.2 土地改革与税收制度改革3.3 妇女地位的改变3.4 教育与文化建设第四章: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4.1 太平军与清军的战争4.2 太平天国的军事战略与战术4.3 太平天国的盟友与敌人4.4 太平天国的军事成就与问题第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与影响5.1 天京陷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5.2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5.3 太平天国运动对后世的影响5.4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第六章: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教义6.1 拜上帝教的起源与传播6.2 太平天国的宗教仪式与节日6.3 宗教信仰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6.4 宗教与太平天国政治、军事的关系第七章: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与改革7.1 太平天国的农业改革7.2 商业与金融政策7.3 太平天国的物资管理与分配7.4 经济改革的效果与问题第八章:太平天国的人民生活8.1 太平天国时期的人民生活方式8.2 社会福利与救济政策8.3 人民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响应与态度8.4 太平天国运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第九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与艺术9.1 太平天国的文学与诗歌9.2 绘画、雕塑与建筑艺术9.3 音乐、戏剧与舞蹈9.4 太平天国文化艺术的特色与影响第十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与解读10.1 历史学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10.2 不同观点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解读10.3 太平天国运动在当代的影响与启示10.4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与价值第十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国际影响11.1 西方列强的态度与干预11.2 太平天国与外国的关系11.3 太平天国运动对国际局势的影响11.4 太平天国运动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第十二章:太平天国运动后的中国政局12.1 清朝政府的重建与改革12.2 地方势力的崛起与分裂12.3 太平天国残余力量的发展与影响12.4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影响第十三章:太平天国运动与社会变革13.1 农民运动的兴起与影响13.2 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与要求13.3 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化进程13.4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第十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记忆与传承14.1 太平天国运动在民间的记忆与传说14.2 历史文献与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4.3 太平天国运动在文化创作中的反映14.4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传承与教育意义第十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思考与启示15.1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教训与反思15.2 太平天国运动对当代社会的启示15.3 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15.4 太平天国运动对未来历史发展的影响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主题,涵盖了运动的背景、建都、政治制度、军事斗争、失败与影响、宗教信仰、经济政策、人民生活、文化与艺术、历史评价、国际影响、运动后的中国政局、社会变革、历史记忆与传承以及思考与启示等各个方面。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教案《教案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教案《教案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c7bd39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8.png)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教案《教案太平天国运动》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对清朝政权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发展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清朝晚期的社会矛盾和鸦片战争后的国家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太平天国运动较为复杂,涉及的人物、事件和影响较多,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纲领和重要战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后的清朝社会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2. 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展示太平天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纲领和重要战役。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和记忆。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8731a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f.png)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1 清朝晚期的社会矛盾1.2 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1.3 农民运动的兴起1.4 洪秀全与拜上帝教的发展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2.1 金田起义的爆发2.2 太平天国的建立2.3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2.4 太平天国军事力量的壮大第三章:太平天国的军事扩张3.1 太平军攻占南京3.2 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3.3 太平天国的军事战略和战术3.4 太平天国的地方政权建设第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困境4.1 太平天国内部矛盾的加剧4.2 洋枪队的镇压4.3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的改革4.4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第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5.1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意义5.2 太平天国运动对民族觉醒的促进5.3 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权的影响5.4 太平天国运动对后世的影响第六章:太平天国后的清朝政策调整6.1 清朝政权的应对措施6.2 地方势力派的发展与洋务运动的兴起6.3 慈禧太后与戊戌变法6.4 清朝政权的重建与改革第七章: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影响7.1 农民阶层的觉醒与抗争7.2 地主阶级的立场与应对7.3 太平天国运动对妇女地位的影响7.4 太平天国运动对教育与文化的影响第八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国际视角8.1 西方列强的观察与介入8.2 太平天国与外国的关系8.3 太平天国运动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8.4 太平天国运动的国际评价第九章:太平天国运动的遗产9.1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9.2 太平天国运动对民族主义的影响9.3 太平天国运动在民间信仰与传统文化中的体现9.4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记忆与纪念活动第十章: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与争议10.1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研究概述10.2 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解读与评价10.3 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重要文献与资料10.4 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未来展望与挑战第十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与艺术影响11.1 太平天国运动与民间艺术的发展11.2 太平天国运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11.3 太平天国运动与视觉艺术的变化11.4 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第十二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记忆与传承12.1 太平天国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记忆塑造12.2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传承与教育12.3 太平天国运动纪念场所与文化符号12.4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与现实意义第十三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研究13.1 太平天国运动与其他农民运动的比较13.2 太平天国运动与期世界革命的比较13.3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与作用13.4 太平天国运动的跨学科研究第十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文献与资料14.1 太平天国运动的官方文献与档案14.2 太平天国运动的地方志与民间传说14.3 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专著与论文14.4 太平天国运动的国际学术研究动态第十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思考与反思15.1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教训与启示15.2 太平天国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启示15.3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与方法论15.4 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未来方向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爆发及其影响。
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精选8篇)
![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048c7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6c.png)
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精选8篇)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篇1[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要求: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能力要求:①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⑤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
⑥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5)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不堪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而爆发。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太平天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66990f5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3.png)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太平天国运动》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发展、高潮和结局。
教材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天国政权建设、天京事变、捻军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等方面展开,全面展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画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现代史实有所了解。
但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模糊不清、理解片面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发展、高潮和结局,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地位和影响。
2.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事件为例,深入剖析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和原因。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8ae15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9.png)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1.2 清朝政府的腐朽与黑暗1.3 农民运动的兴起1.4 天地会与洪秀全的思想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1 洪秀全金田起义2.2 太平天国的建立2.3 太平天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2.4 太平天国军事斗争的初步胜利第三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全面发展3.1 太平天国政权的巩固3.2 太平天国的土地改革与经济政策3.3 太平天国文化教育的发展3.4 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第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衰落4.1 天京事变4.2 太平天国运动的内部分裂4.3 清朝政府的反攻4.4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第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影响5.1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5.2 太平天国运动与民族觉醒5.3 太平天国运动与农民阶级的崛起5.4 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中国的探索第六章: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经济影响6.1 太平天国的土地改革及其对农业的影响6.2 太平天国的商业与货币改革6.3 太平天国运动对工业的影响6.4 太平天国运动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第七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与宗教7.1 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拜上帝教7.2 太平天国的文化与教育政策7.3 太平天国的文学与艺术创作7.4 太平天国运动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第八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制度与治理8.1 太平天国的政治组织架构8.2 太平天国的法律与司法制度8.3 太平天国的治理实践与问题8.4 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遗产第九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外部关系9.1 太平天国与西方列强的冲突9.2 太平天国运动与上海的租界9.3 太平天国运动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9.4 太平天国运动的外部援助与干涉第十章:太平天国运动的遗产与历史评价10.1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0.2 太平天国运动后的社会变迁10.3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10.4 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历史评价与分析第十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地方响应与民间抗争11.1 太平天国运动在不同地区的响应11.2 地方势力派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态度与行动11.3 民间抗争与民众参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情况11.4 太平天国运动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第十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朝政府的对策12.1 清朝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应对措施12.2 地方官员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12.3 清军与太平军的军事对峙12.4 清朝政府的政策调整与改革尝试第十三章:太平天国运动与文化认同13.1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13.2 太平天国运动与儒家文化的冲突与融合13.3 太平天国运动对女性地位的影响13.4 太平天国运动与多元文化交融第十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记忆与传承14.1 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历史记忆塑造14.2 太平天国运动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14.3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遗址与纪念14.4 太平天国运动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影响第十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总结与启示15.1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与分析15.2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启示15.3 太平天国运动对现代社会的警示与影响15.4 太平天国运动在全球历史视角下的地位与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兴起、全面发展、衰落和遗产。
《太平天国运动》 说课稿
![《太平天国运动》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5b3755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4.png)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太平天国运动》。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重要一课。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对这些问题的一次激烈回应。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局限性,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其他近代民主革命运动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的过程,掌握《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史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二、说学情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对于农民阶级的特点和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史料分析法: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3、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
2、合作学习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归纳总结法: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教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f321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3.png)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教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过程;2.掌握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等人的思想和行动;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课程涉及课本《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一章第三节,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及其领袖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三、教学准备1.课本;2.讲义;3.PowerPoint演示文稿;4.录音机;5.演讲稿;四、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以两幅图片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一幅图是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国力状况;另一幅图是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国力状况。
从中让学生感受清朝经历鸦片战争后的国势衰败和人民苦难。
4.2 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10分钟)通过PPT演示文稿的方式,讲解太平天国运动起因。
中外交涉不利,内外交困,加上天灾人祸,百姓的生活已经不能为继,这都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4.3 太平天国领袖的思想和行动(30分钟)从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三个人的角度去讲解,说明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这些人都是从百姓中走出来的普通人。
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共同构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方面。
4.4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20分钟)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包括其起义、建都、发展和衰胀。
通过PPT 演示文稿的方式,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历史事件。
4.5 太平天国运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10分钟)通过PPT演示文稿的方式,讲解太平天国运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其中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
4.6 内容总结(5分钟)总结本课程所学知识点,概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发展过程和影响,并让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找出学生掌握的不足,及时对授课信息进行补充和确认;2.作业检查:背诵本章内容并写作文一篇,题目为“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影响”。
六、教学扩展1.前往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亲身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和文化;2.演讲比赛:要求学生以太平天国领袖为题材,进行演讲比赛;3.参观《大明崇祯六年》电影,了解明朝末年社会状况,有助于理解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人教版太平天国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39052c6c175f0e7cd137f4.png)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导入]《芝加哥论坛报》这样说道:“他们默默无闻地为重塑中国的现代经济繁荣贡献微薄的力量,把幅员辽阔的国家转变成为西方有力的竞争对手。
”这里的他们指的就是备受关注的农民工。
这些年来,大量内地农民涌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子女教育,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存环境,令人堪忧。
可以说,农民问题,依旧是困扰中国繁荣富强的一个大问题,亟待解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走向灭亡。
现在我们就来根据所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
那这些农民起义的一般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可以背背李绅的《悯农诗》)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到底呈现了那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太平天国运动。
(板书:太平天国运动)[讲授新课]我们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
【设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又是什么?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一段。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板书)(一)兴起的原因(板书)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2、间接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
这个人就是谁?洪秀全。
(洪秀全的有关介绍)(二)过程(板书)【过渡】:1851年1月11日,是洪秀全38岁生日。
教徒自然都要赶去道贺。
等大家都吃饱了,喝高了的时候,洪秀全在生日宴会上一鼓动,大家也一附合,于是宣布起义。
下面我们根据书上内容,看看其进军过程。
金田→武宣东乡称天王→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到了南京后,洪秀全不走了。
为什么?因为南京好啊,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既可以衣袖飘摇,又可以金戈铁马,适合建都。
《金陵图经》上说: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埋金以震,故曰金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3)自然灾害严重
(4)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2.经过
(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今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诸王,并由东王节制诸王,标志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3)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3、意义:太平天国进入了军事的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1853 年)
(1)内容:
①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②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2)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3)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4)评价:
①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a 、平分土地的方法,并不切合实际。
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b、客观上由于战乱的形势,也使《天朝田亩制度》缺乏实施的稳定环境。
2、《资政新篇》(1859年)
⑴背景:1859年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走向衰落。
⑵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⑶内容:主张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中国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政治:中央集权、广开言路
经济:发展工商业、准许私人办厂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兴办学馆、医院、福利机构
⑷评价:①先进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②局限性:a 是洪仁玕个人经历的产物,不切和中国实际,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b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 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1.概况
(2.影响
2.天京陷落
(1)1864年,太平军相机失去苏州、常州、杭州
(2)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失败的标志:1864年6月,天京陷落。
(2)失败的原因:
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提出的纲领也不切合实际)(根原)
②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意义: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②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4)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