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历史:均田制的内容及意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田制的内容及意义
隋末唐初大规模的战争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荒闲,豪强大族地主衰落,一般地主正在兴起,自耕农占有较大比重。

在这样的土地状况和背景下,唐朝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对农民按人口、对官员按品级分配土地。

(1)内容:
①规定18岁以上的男子给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寡妻妾给口分田30亩。

②僧道给田30亩、尼姑、女冠给田20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减半。

③有封爵的贵族给永业田5顷至100顷不等,职事官从一品到九品受永业田由60顷至2顷。

永业田终身不还,可传给子孙,口分田受田者死后要归还政府。

(2)特点:
①国家由对夫妇双方授田,变为只对男方授田。

②奴婢由普遍授田,到有限制授田,再到不授田。

③唐代授田对象较前代更为复杂。

④土地买卖的限制逐渐由严放宽,为土地兼并提供合法依据,为大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开了方便之门,这是唐代均田制的最大变化。

(3)意义:
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多少获得了土地,这对于稳定小农地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起了一定作用。

同时,均田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延缓了土地兼并;但是实际授田的过程中,授田不足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唐代均田制实施的程度,南方不如北方,土地占有状况亦如此。

安史之乱之后,均田制逐渐崩溃,以至两税法取而代之。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