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音乐课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彼得与狼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彼得与狼教案一、活动背景本次活动针对大班的儿童,主题为音乐剧《彼得与狼》。
该音乐剧以动物寓言的形式,通过音乐、话剧、舞蹈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儿童传递了爱、勇气、智慧等正能量。
通过该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活动目标1.认识不同的乐器和声音。
2.学会合作表演,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
3.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三、活动准备1.准备《彼得与狼》原声带。
2.准备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木琴、钢琴等。
3.准备道具,如动物面具、拐杖、草帽等。
4.整理音乐剧的剧情和角色,制作角色图卡。
5.准备故事书和绘本,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四、活动流程第一节:音乐欣赏1.播放《彼得与狼》的原声带,让孩子们聆听音乐,了解乐器和声音。
2.安排听音乐比赛,分成小组,让孩子们听到乐器的声音后,猜测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
第二节:表演欣赏1.给孩子发放角色图卡,分别表演自己扮演的角色。
2.让孩子们穿上动物面具和装饰品,用道具进行表演。
3.引导孩子们分别出演不同的角色,在互动中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节:音乐剧互动1.带领孩子们学习音乐剧的剧情,了解每个角色的特征和性格。
2.制定音乐剧互动游戏,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角色间的关系,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3.安排音乐剧演出,让孩子们在亲友的观摩下,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在音乐欣赏、表演、情感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学会了音乐剧的基本形式和表演技巧,体验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同时也增强了自我表达和创造能力。
在未来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推出更具针对性的课程,为学生们创造更丰富、更有价值的音乐教育体验。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彼得与狼》是一部经典的音乐童话,将交响乐与童话故事巧妙结合,对于学生的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在完成这一课程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下是我对此次教学过程的总结与思考。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试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故事的关联。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播放了一段简短的交响乐片段,让学生们自由地表达他们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和想象,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导入环节,需要给予学生更明确的引导和示例,帮助他们打开思维。
在故事讲解环节,我采用了边播放音乐边讲述故事的方式,希望学生能够在音乐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情节的发展。
然而,由于我在讲述故事时过于注重情节的完整性,而忽略了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导致部分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关注到音乐的变化。
这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下次教学时,应当更加注重在关键情节处,引导学生倾听音乐的细节,如节奏、旋律和乐器的运用,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如何表现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
对于音乐元素的教学,我分别介绍了每种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并让学生通过聆听来辨别。
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一些乐器的音色辨别存在困难,尤其是在多种乐器同时演奏时,容易混淆。
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乐器音色特点的讲解和练习,可以通过单独播放每种乐器的演奏片段,让学生更加熟悉其独特的音色,也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
在课堂互动方面,我组织了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交流自己对音乐和故事的理解。
但在小组讨论中,发现有些小组参与度不高,讨论不够热烈。
经过反思,可能是我在分组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性格特点,导致小组合作不够协调。
下次教学时,我会更加科学地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积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时也要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督,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讨论的质量和效果。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精选4篇)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精选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彼得与狼》教学反思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1音乐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音乐音响的感染力是一种强大的和原始的力量。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欣赏活动中,是人类精神礼貌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也是完成音乐艺术第三度创造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在昨日的一节欣赏课中,我和学生一齐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全曲长27分钟,这么长的一个曲子要在短短四十分课堂中完成,显然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根据实际状况,把乐曲根据片断剪辑了几个短小的音乐片断,配上简单的动画形式,让学生始终持续愉悦的情绪,在兴趣激昂的状况下不知不觉的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并掌握乐器的音色特点。
我采用讲故事的手法,用情境导入,把各环节简单扼要的纳入到故事中去。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的不同人物,重点让学生区分出不同音色的特点。
透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乐器在节奏、音色、旋律、速度及不同的音区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并能概括出各主角的形态和性格:彼得——性格勇敢、聪明、机智;小鸟——活泼、机灵;鸭子——行动摇摆、反应迟钝;猫——动作灵活、行动敏捷;爷爷——言语唠叨、行动迟缓、做事严谨;狼——性格贪婪、凶残、阴险、恐怖。
在这堂课的教案中我准备了听、说、讲、演、创作等几个环节,但实际课堂中,我没有让学生出来表演一下,也许是时间的关系,我怕时间不够,所以本来设计好的请学生到前面把猫、小鸟、狼、爷爷等主角的表演跳过了,之后想想很是遗憾,其实简单的表演更能增加学生对乐器音色的掌握,了解每样乐器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点,这是我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另外还要让学生说一下,假如把表演主角的`乐器换其他的乐器来演奏,会有什么效果呢?这能够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进行想象,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拓展学生的思路和创新意识。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优秀10篇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优秀10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篇一《彼得与狼》教学反思1、分段听赏老师引导:音乐告诉我们森林中先后出现了谁?来干什么?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回答……)2、学生讨论,讲述整个故事。
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讲述整个故事。
3、完整听赏。
(一位学生旁白)4、揭题:大家知道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乐曲吗?它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5、创作画面:(师)这首乐曲它既是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又是一幅美丽的连环画,你看,上面这幅画面展现的是哪一段音乐的内容?(结尾)那么,前面随着七个主人的陆续出现,不同的音乐给我们展现的七幅不同的画面,要请同学们创作完成!(首先,请问,猫出现时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这是第几副画面?(第四幅)(那就由第四小组每一位同学负责这幅画面创作。
)最后由组长从小组中选出最漂亮的一幅上前展示,并用语言描述一下画面的'内容。
反思:这是一堂音乐的综合课,一改过去“听故事――复述故事”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乐器的图片、角色的形象、连环画创作等),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参加演奏会――寻找乐器的主人――主人间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主题音乐,循环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愉悦中得到o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审美体验。
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而且还增加了与姐妹艺术的综合、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这是新的理念,新的举措,富有鲜明的改革色彩。
我们在付诸实施推广中,既要大胆实践,又要不断地总结经验。
《彼得与狼》教学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彼得与狼》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初步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丰富的表现力,感受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体验音色、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以及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小班音乐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彼得与狼》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彼得与狼》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学会用简单的词汇描述音乐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彼得与狼》的作曲家、作品背景及故事情节。
2. 分析《彼得与狼》的音乐主题及表现手法。
3. 学习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
4.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音乐欣赏心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彼得与狼》的音乐特点,学会用简单词汇描述音乐情感。
2. 难点: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音响设备。
2. 音乐乐谱。
3. 小组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彼得与狼》主题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氛围。
2. 介绍:《彼得与狼》的作曲家、作品背景及故事情节。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彼得与狼》的音乐主题及表现手法。
4.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彼得与狼》主题曲,体会音乐情感。
5. 肢体语言:教师示范如何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学生跟随练习。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音乐欣赏心得,记录在小组讨论记录表上。
7.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8. 拓展:教师推荐相关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课后欣赏。
9.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课堂表现,总结教学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收集其他交响童话作品,了解其音乐特点。
2. 邀请家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增进家校合作。
3. 开展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心得。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验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分享精神。
3.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思考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及效果。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小班音乐《彼得与狼》反思小班幼儿简单公开课教案
小班音乐《彼得与狼》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音乐故事《彼得与狼》,感受不同乐器代表的角色特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故事《彼得与狼》的欣赏。
2. 学习乐器伴奏,体验不同乐器带来的音乐感受。
3. 音乐游戏:模仿乐器角色,增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音乐故事《彼得与狼》动画或图片。
2. 乐器: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代表故事中不同角色的乐器。
3. 音乐CD:《彼得与狼》主题曲。
4. 游戏道具:代表不同乐器角色的小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欣赏的音乐故事《彼得与狼》,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欣赏音乐故事:教师播放《彼得与狼》动画片或图片,让幼儿跟随音乐故事的发展,感受不同乐器代表的角色特点。
3. 学习乐器伴奏:教师演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让幼儿听辨并模仿乐器声音,体验不同乐器带来的音乐感受。
4. 音乐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模仿乐器角色,增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总结活动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欣赏音乐故事时的反应,了解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评价幼儿在学习乐器伴奏时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对不同乐器的喜好。
3. 观察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让家长协助,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欣赏《彼得与狼》音乐故事,感受音乐的魅力。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开展音乐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乐器音量适中,避免对幼儿造成噪音污染。
2. 在音乐游戏中,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针对不同幼儿的音乐理解能力,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难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彼得与狼》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彼得与狼》一、教学背景小班是学前教育中的一种班级形式,学生年龄在3-4岁之间。
本次音乐课教学时长为30分钟,课程内容为《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1.学习音乐剧《彼得与狼》中的主要音乐片段。
2.了解乐器的名称和演奏方式。
3.完成简单的乐器制作。
4.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感受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音乐剧《彼得与狼》的音乐片段教学内容:1.介绍音乐剧《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
2.选择出故事中的几个主要音乐片段,进行针对性教学。
教学方法:1.故事情节的介绍可以结合教具、举例子、模仿动物的声音等方式。
2.选择出的音乐片段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录音、自弹自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
2. 乐器的名称和演奏方式教学内容:1.介绍画有乐器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乐器名称。
2.介绍几种简单的乐器制作方法,进行小手工活动。
教学方法:1.图片介绍可以结合学习乐器的名称,让学生识别。
2.小手工活动可以是简单的制作鼓、铃铛等乐器。
3. 音乐欣赏和感受教学内容:1.播放乐器合奏的录音。
2.带领学生感受、欣赏乐器合奏的音乐作品。
教学方法:1.播放乐器合奏的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乐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音乐欣赏的理解比较含糊。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乐器和音乐欣赏的教学。
同时,我也发现小手工活动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入更多的手工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彼得与狼》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彼得与狼》教案背景介绍本节课是大班幼儿园音乐课,内容为学习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童话音乐《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为让幼儿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并通过故事情节感受音乐的表现力,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音乐播放器•俄罗斯方块玩具•狼玩具•猫玩具•鸟玩具•鸭子玩具•种子玩具现场布置将幼儿围成小组,每组5人,讲台前摆放教具。
教师准备•精通音乐的知识和故事情节•具有互动教学的授课能力•了解幼儿的特点和心理需求教学过程一、引入以游戏形式引入,将俄罗斯方块玩具组成音乐符号,逐步让幼儿了解五线谱和音符的概念。
二、渐进式感受乐器音色引入故事情节,通过播放最初的乐曲,让幼儿先了解故事中出现的乐器,熟悉它们的音色特点,比如可以播放《小鸟》、《猫》等片段。
三、情境教学,模拟音乐故事情境通过展示狼、猫等玩具,以情境化的方式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表现力,进一步了解剧情。
四、打击乐和铜鼓的欣赏和体验通过播放《猎人追赶狼》片段,让幼儿了解打击乐和铜鼓的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同时在教学中增加节奏性和趣味性。
五、钢琴和弦乐器的欣赏以例子为主,介绍弦乐和钢琴的特点,并播放相应片段,加强幼儿对这些乐器的形象认知。
六、情感教育和表达能力提升通过播放最后一首曲目,《彼得和小鸟》,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感情变化,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并在教学结束前组织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学准备比较充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通过游戏、情境化教学等方式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教学效率。
其中,以情境化教学方式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表现力,是我认为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幼儿学习音乐时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
同时,我们要注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在教学中注意耐心引导和引导幼儿自我表达。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彼得与狼》音乐故事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表现力,增强了幼儿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优秀6篇)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优秀6篇)篇一:彼得与狼教学反思篇一《彼得与狼》这节课故事情节简单,乐曲篇幅长,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一条“看——找——听——演”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意在调动学生的多方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营造一个简单快乐的欣赏氛围,让他们愉悦的理解交响音乐。
看: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认识乐器,然后欣赏几个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段,区分音乐明朗与暗淡。
这一环节透过"器乐演奏会"这一形式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复习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
找:请同学们根据主人们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形象,找一找乐器演奏的音乐分别代表谁?这一环节,运用新颖适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透过游戏"找一找",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为各乐器找到了它们所代表的各主角,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用心性,在愉悦中掌握知识。
听:在那里要听故事情节,学生从音乐本身入手,初步聆听。
同时要抓住细节、以小见大。
如抓住猫在爬树的时候,单簧管的吹奏由慢到快,把猫遇到危险爬树的过程描绘的惟妙惟肖。
让学生理解在音乐表现时的各种手段,鼓励学生在以后的欣赏中,用心发现其中的表现因素。
演: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进行创作表演。
本节课整体效果还能够,只是作品太长,我采用了分开欣赏的方法,不知对作品的完整性会不会有所破坏?篇二:彼得与狼教学反思篇二音乐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音乐音响的感染力是一种强大的和原始的力量。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欣赏活动中,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音乐艺术第三度创造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孩子爱听音乐,但往往当我想挖掘的更深时,孩子却没了耐心,如何让学生养成欣赏的好习惯,我在不断地思考。
上星期,我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全曲长27分钟,这么长的一个曲子要在短短四十分课堂中完成,显然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根据实际情况,把乐曲根据片断剪辑了几个短小的音乐片断,配上简单的动画形式,让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在兴趣激昂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并掌握乐器的音色特点。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彼得与狼》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彼得与狼》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彼得与狼》的故事背景和主题•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录音机或音响,播放器•相关音乐CD或音乐播放器•彼得与狼绘本或故事书•音乐乐谱和乐器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以复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介绍《彼得与狼》(10分钟)•展示《彼得与狼》绘本/故事书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故事的背景。
•提问学生对故事的主要角色有哪些,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特点和个性。
听音乐(15分钟)•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指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想象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表情动作。
制定角色动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
•让学生根据角色特点和个性,制定相应的动作表演。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音乐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情感。
角色表演(20分钟)•每个小组依次表演自己的角色动作,其他小组观看并给予评价和反馈。
•教师可通过音乐的播放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演出角色的情感和动作。
教师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鼓励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提问学生对于《彼得与狼》的故事和音乐有何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音乐作品《彼得与狼》为主题,通过音乐、角色动作表演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激情。
在教学中,我发现以下几个值得改进的地方: - 整个课程时间安排较紧凑,学生有时候不能充分体验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下次我会适当延长时间,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和表达的机会。
- 有些学生对角色动作的表演不够自信,表达的情感不够明确。
我会在表演前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角色的情感。
综上所述,本节课引入了音乐作品《彼得与狼》,通过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中班音乐活动彼得和狼教案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理解音乐与故事之间的联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能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动作。
难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幼儿能够理解音乐与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音乐CD、舞蹈动作图示。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音乐。
2. 欣赏音乐:教师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3. 学习舞蹈动作: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舞蹈。
4. 分组合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根据角色特点进行舞蹈创编。
5. 展示环节: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其他幼儿进行欣赏和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动作。
在分组合作环节,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
但在音乐欣赏方面,部分幼儿还未能完全理解音乐与故事之间的联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六、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彼得与狼》主题音乐2. 舞蹈动作:学习彼得与其他角色的舞蹈动作3. 故事理解: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分析音乐与故事的关系七、教学步骤:1. 回顾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感。
2. 播放《彼得与狼》主题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动作。
3.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析音乐与故事中的角色之间的关系。
4. 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根据角色的特点进行舞蹈创编。
5. 展示环节,每个小组表演自己的舞蹈作品,其他幼儿进行欣赏和评价。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舞蹈动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音乐的跟随能力和舞蹈技巧。
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教学案例分享及反思
艺术与教学2020年第3期一、案例背景《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
笔者结合合理有效的教学理念:一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听赏的体验之中。
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学段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同时包容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出现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允许学生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时大胆表达个人的情感。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三是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特性决定音乐课程实践性与创造性并举的理念,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二、案例描述(一)课堂回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彼得与狼》音乐童话动画片段(无声)。
2.播放《彼得与狼》音乐童话动画片段。
3.师:音乐让我们的童话故事更生动有趣并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
今天老师要与同学们一起走进音乐童话《彼得与狼》。
(二)课堂回放二:音乐听赏,趣味活动1.师:《彼得与狼》是一个交响童话,它是用音乐来讲故事的童话。
老师今天要在我们XX班招聘优秀的演员,一起参加交响童话的音乐活动。
2.幻灯片:招聘启示(明确招聘演员的要求)。
3.招聘“大闯关”。
第一关:听音乐记住童话故事的角色。
(1)彼得是个勇敢的少先队员(播放彼得的主题音乐)。
(2)小鸟和鸭子是彼得的好朋友(播放小鸟和鸭子的主题音乐)。
(3)彼得的爷爷是个老猎手,他有点唠唠叨叨(播放爷爷的主题音乐)。
(4)彼得和爷爷住的森林里,有一只凶猛的大灰狼!(播放狼的主题音乐)。
(5)森林远处传来猎人的枪声,原来猎人来了。
(播放猎人的枪声,猎人行进音乐)。
(6)看看谁最快记住了这些角色的主题音乐?(教师播放某主题,请学生说出角色。
小班音乐《彼得与狼》反思小班幼儿简单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
2. 学会歌曲《彼得与狼》,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彼得与狼》的简单介绍。
2. 歌曲《彼得与狼》的学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学会歌曲。
2. 难点:让幼儿理解音乐与故事的结合,能够欣赏并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彼得与狼》。
2. 歌曲《彼得与狼》的音乐文件。
3. 相关图片道具。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
b. 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欢快的歌曲,如《小星星》。
2. 故事导入(10分钟):a.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彼得与狼》,让幼儿观看。
b.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和各个角色。
3.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彼得与狼》,让幼儿聆听。
b. 教师教唱歌曲,引导幼儿学会唱歌曲。
4. 歌曲表演(5分钟):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代表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b. 教师指导幼儿根据歌曲和故事情节进行角色表演。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b. 教师总结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导入环节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歌曲学习环节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幼儿在歌曲表演环节的角色表现和合作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故事讲解的速度和深度,确保幼儿能够理解。
2. 在歌曲学习环节,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在歌曲表演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表现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公开课,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彼得与狼》角色扮演游戏,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彼得与狼教学反思》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彼得与狼》这个故事吗?最近我们老师给我们讲了,可有意思啦!在课堂上,老师刚一开始讲,我的心就被紧紧抓住啦!那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就好像在我眼前蹦跶。
彼得,那个勇敢的小男孩,多让人佩服呀!还有那只狡猾的狼,每次一想到它的样子,我就忍不住握紧拳头,心里想着:“彼得可一定要小心啊!”老师给我们讲的时候,还放了音乐呢!那音乐就像是有魔法一样,把故事里的每个场景都表现得活灵活现。
当彼得小心翼翼地走在森林里的时候,音乐轻轻的,就好像是他轻轻的脚步声,我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心想:“这森林里不会突然蹦出什么危险吧?”等到狼出现的时候,那音乐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啦!这难道不像我们在考试前紧张的心情吗?明明知道要面对,可还是忍不住害怕。
我们还分组讨论了呢!我和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说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有的说彼得太勇敢了,自己也要像他一样;有的说狼太坏了,一定要小心这种坏蛋。
我们说得热火朝天,就好像一群小鸟在叽叽喳喳地争论。
老师还让我们模仿里面的角色表演,这可太好玩啦!我演了彼得,努力表现出他的勇敢和机智。
小伙伴们有的演狼,张牙舞爪的,可逗了;有的演小鸟,扑棱着“翅膀”飞来飞去。
这时候的教室,哪里还是教室呀,简直就是那个神奇的森林!不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我有时候会被音乐带跑,只顾着感受音乐的美妙,而忘记去思考故事的内涵。
这就好像我在吃蛋糕的时候,只尝到了表面的甜,却没发现里面还有更丰富的味道。
还有啊,在讨论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表达得还不够清楚,有些想法在心里头明白,可说出来就乱了套。
这是不是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呀?但是,通过这次学习《彼得与狼》,我真的收获了好多。
我明白了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就像彼得面对狼的时候没有退缩。
我也知道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大家一起讨论、表演,才能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精彩。
我觉得呀,这样的学习方式真的太棒啦!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有趣的课程,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你们是不是也这么想呢?。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彼得与狼》教案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课《彼得与狼》教案设计含反思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彼得与狼》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彼得与狼》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依据】《彼得与狼》是一部音乐童话剧,剧中采用不同乐器的音色,如长笛(小鸟)、圆号(狼)、弦乐(彼得)、木管小号(猎人)等来表现故事中不同的动物和人物的形象,赋予幼儿无尽的想象,适合幼儿欣赏。
根据幼儿音乐经验的实际水平,将重点落在引导他们听辨音色的区别上,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活动目标】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一)欣赏音乐故事1、初步欣赏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T:听到里面有谁?3、找音色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教学反思: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与反思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与反思浙江象山县试验学校骆琴琴教材分析:彼得与狼?依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
这首交响童话是普罗科菲耶夫应一位剧院经理的恳求而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从朗诵词到音乐都由他自己构思,它通过乐器的演奏和朗诵描述了一个特别生动的童话故事作品。
通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帮助,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可以使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 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教学设想:1、这首乐曲被支配在学校阶段的最终一课,从作用上来说,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之前所具有的音乐鉴赏力量的综合,又是同学对进行后续学习与终身学习的鼓舞与鼓舞。
所以在课的设计中,应留意趣味性与专业性的较好结合,让同学在好玩的〃玩〃中把握已有学问、接触新的音乐学问。
2、全曲长27分钟,依据课堂实际状况,将音乐以片段与精简的形势消失,并鼓舞同学进行自主后续观赏。
教学目标:1、情感与体验:1)同学乐于倾听,并开心地参加〃用音乐讲故事〃的方式。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主动参加合作、探究。
3)通过学习,建构起同学个体的体会,深层次体会真善美、假恶丑及团结能战胜困难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用〃倒叙设疑〃的方法,激起同学的爱好,让同学在不断的〃设疑〃、〃解疑〃中持续学习的爱好。
3、学问与技能:1)接受音乐要素的变化对于音乐表现所起的作用。
2}在观赏过程中,能够运用已把握的音乐要素表现作用来提升自己的观赏领悟力。
教学重点:同学能够较好的理解用不同乐器的演绎的音乐主题和与其相应的音乐性格。
教学难点:使同学能够深层次的理解作品,并能用长久的爱好来持续音乐学习。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分钟)a)听凯旋主题,想象:假如这是一队人在行进,那么你觉得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知觉观赏,感受音乐的进行曲风格与辉煌的音效。
)b)设疑:这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他们之前毕竟经受了什么呢?今日,我们就要用音乐来讲一个故事。
(提出疑问,激起同学学习的欲望。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彼得与狼》作者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
这首作品创作于1936年,是一首交响童话,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
这首交响童话是普罗科菲耶夫应一位剧院经理的请求而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从朗诵词到音乐都由他自己构思,它通过乐器的演奏和朗诵描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童话故事作品。
通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可以使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所以在课的设计中,我注意趣味性与专业性的较好结合,让学生在有趣的“玩”中掌握已有知识、接触新的音乐知识。
一改过去"听故事--复述故事"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乐器的图片、角色的形象),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参加演奏会--寻找乐器的主人--主人间发生的故事—参与表演),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主题音乐,循序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大班音乐活动彼得与狼教案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彼得与狼教案反思大班音乐活动彼得与狼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感受轻松、流畅与紧张沉闷的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想象音乐所表述的简单情节,尝试用动作、绘画、乐器等多种形式进行表明,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彼得与狼教案吧。
活动目标:1.感受轻松、流畅与紧张沉闷的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想象音乐所表述的简单情节。
2.尝试用动作、绘画、乐器等多种形式进行表明。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明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电脑、光盘、各种绘画工具、鼓钗及小铃、手串铃等各种小乐器。
活动过程:一、整体感受音乐1.完整欣赏x2(1)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首曲子。
(2)听清了吗?让我们再来听听,你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在位置做做动作等会儿告诉我们听到什么。
2.分段(1)这首曲子听上去感受是不是都一样来。
(2)这样的音乐可以分几段呢?3.看曲式图老师听出来和你们一样,我还听着音乐画了张图,看看图上是不是跟你们一样也是三段呢?让我们跟着画画。
4.为曲式图添色。
刚才我画的很急,这幅图都是用黑颜色画的怎样可以让曲式图更漂亮呢,让我们再听一次,你想怎么配,为什么?二、分段欣赏理解。
1、欣赏A段音乐──第一段(1)刚才我们听着音乐为曲式图配了很多颜色,其实这首曲子内容就跟你们想到的颜色一样丰富,假如你们仔细听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2)让我们先来听第一段听听这段音乐把我们带到那儿,在那里你会看到些什么,也可以做动作,可以把听看到的东西、动作表演。
(3)想跟着音乐站起来试试吗?2、欣赏B段紧张沉闷的音乐。
(1)感受动作。
(2)让我们再来听听第二段,这段音乐里会发生什么事,你也可以用动作来试试看。
(3)你听到这段音乐发生什么,请你到上现来学学。
3、配乐器。
(1)这段音乐就像你们说的那样紧张很恐怖?怎样让我段音乐听上去更丰富呢?(2)我们听着音乐用手来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得与狼》音乐课教学反思
《彼得与狼》音乐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彼得与狼》音乐课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知道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
古典音乐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所喜爱。
可以这么说,古典音乐是音乐学习的根,是进行一切音乐鉴赏活动的本。
作为音乐教师,将包括古典音乐在内的艺术音乐带入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有“根”有“本”的进行音乐学习,是一件责无旁贷的事情。
如何将艺术音乐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如何以背景与相关延伸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进行后续学习,让艺术音乐常驻学生的心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我在上这一课时,思考了几个问题:首先,这首乐曲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如何能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感悟真善美的主题;其次,这首乐曲篇幅较大,全曲连音乐带解说总共27分钟,如何让学生能够愿意并自主地进行欣赏;再次,交响音乐欣赏在小学阶段这是第一次,
如何能把“交响”这一形式带入学生的音乐世界,让他们接受并喜爱;最后,针对六年学生的心理,如何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有选择的对待通俗音乐,并维持对艺术音乐的热情。
针对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条“听——说——演——想”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旨在调动学生的多方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欣赏氛围,让他们愉悦的接受艺术音乐。
一、“这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他们之前究竟经历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用音乐来讲一个故事。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学生入境。
整堂课都在“说故事、听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进行。
故事层层深入,学生在不断设疑、不断解疑中兴趣盎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主动地去表现故事,从而达到主动聆听的效果。
二、有层次地安排聆听。
整堂课安排三次彼得主题的“凯旋进行曲”的.聆听,第一次在课堂的开始,以律动的形式出现,学生仅从音乐本身入手,其聆听是知觉聆听;第二次在了解故事梗概后,让学生带着情绪聆听,引发学生的情感聆听;第三次在领悟了乐曲所表达的真谛后,学生带着对音乐的感悟与共鸣对此进行理智欣赏。
三、抓住细节、以小见大。
如抓住小鸟与鸭子的冲突时,从长笛与双簧管的旋律交织入手,举一反三,让学生理解在音乐表现时的各种手段。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
欣赏中,积极发现其中的表现因素。
四、将情感教育渗进音乐活动中。
在讲故事、演故事的活动过程中,带入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观情感因素,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倾向。
如在听故事、说故事环节中,教师设疑,学生想像情景,并带着主观情绪体会音乐形象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真善美”。
五、将交响音乐当成我们的朋友。
很多人包括很多音乐教师,总感觉交响乐是“古典的、严肃的”音乐,会有敬而远之的感觉。
如果我们就把交响乐当作是游戏音乐、我们身边最平常的朋友,然后自然而然地把它带进学生的音乐生活中,我想更会引起学生自然的、亲切地感觉,从而把交响音乐留在身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领悟其深刻的意义与唯美的表现力。
就像《彼得与狼》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这是交响童话,然后让学生在“玩”中喜爱它,抛砖引玉,也会关注其他优秀的有价值的音乐。
由上这一课我想到了:1、通俗流行音乐正因为如此受到学生的青睐,正是由于其多渠道的流传、易于传唱的旋律及通俗明了的主题,刚巧符合十二、三岁的学生渐渐成熟的心智和日益加强的情感表现需求的需要。
2、古典音乐、轻音乐、优秀的民族音乐以及一些有价值的通俗音乐因为种种原因传输不到学生的生活空间里,或者说传输到学生面前时,他们不习惯去听。
3、学生是丰富多彩的,只有老师想不到,没有学生做不到。
所以,新的时期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如果教师对艺术音乐作品如数家珍,那么不知不觉地就会把这些信息传送到学生面前,学生在这种熏陶中,也就逐渐习惯了这种艺术,从而也会去关注身边的艺术音乐。
愿我们的学生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音乐爱好者,做一个有广阔胸怀的音乐欣赏者,做一个有高尚理想的音乐追随者。
愿艺术音乐常驻学生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