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
概论\丄
绪论
>化学:硏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的科学
>化学品:各种化学元素、化合物及其混合赅
>化学工业:依据化学原理生产化学品的工业
>广义化学工业与狭义化学工业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问题:
对周围的人和环境损害过程较慢、影响范围大(超出化工厂的范围)、持续时间长
>安全生产问题(生产事故)
短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范围相对小、持续时间相对短
>二者关系:、实质相同、目标一致、二者硏究的出发点与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现代化学工业生产的特点
现代化学工业(与传统的化学工业相比)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生产物料大多属于有害危险物质:\■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种类繁多满足了现代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但其中约70%是易燃、易爆、有
毒、有腐蚀的化学危险品。
(2)生产工艺参数苛刻:
现代化工广泛采用高温、高压、深空等工艺参数,显著提高了单机效率,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使化工生产获得更佳经济效益。
(3)生产规模大型化:
近40年化工单系列生产装置规模大型化发展迅速。
(4)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
化工,尤其是基础大化工的生产从过去主要靠人工操作、间歇生产转变为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生产设备由敞开式变为密闭式,生产装置由室内走向露天, 生产操作由分散控制变为集中控制,同时也由人工手动操作变为仪表自动控制操作,进而又发展为计算机控制/极大地提咼了劳动生产率。
现代化工这些特点存在着负面效应:
化工生产过程处处存在危险因素、事故隐患,一旦失去控制,事故隐患就会转化为事故。而这些事故往往是燃烧、爆炸、毒害、污染等多种危害同时发生,会对人身、财产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因此化学工业较其它工业生产部门对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二、典型化工污染与安全事故的危害
(1)典型化工污染事件的极端危害性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是从产业革命时期开始的。
随着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全球经济不断
发展,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崛起,工业分布过分集中、城市人口过分密集,环境污染由局部逐步扩大到区域, 由卒一的大气污染扩夫至lj大气、乐乐、土壤和食品等方面的
所谓世界八大公害事件(20世纪30-60年代)其中
1930.12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周时间数千人受害发病、60人死亡);
1948.10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4天内1.4万人的小镇5900人患病、20人死亡);
1952•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天内死亡4000人);
日本水俣事件(1953-1979化工厂排出含汞废水污染海域, 囱甲基汞申毒受舌发病者1004人、死亡206人);
1955日本四日市事件(以石油联合企业为主排出粉尘和SO213万t,10年内四日市气喘病患者6376人);
1961.090本富士山一化工厂因管道破裂,氯气外泄,532 人中毒、9000多人受害、大片农田被毁)-
我国2005.11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件(6死120伤、松花江水环境污染,形成100km长污染团)
(2)典型安全事故的巨大破坏性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规模大型化,安全生产已成为 社
会问题,因为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不但导致生产停止、 设
备损坏、生产链中断,使社会生产力下降,而且还会造成人 员伤
亡、污染环境,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和难以挽回影响。
1984.12印度博帕尔农药泄露事件(受害; 亡6000人、双目失明50000人、终身残废150000 家化肥厂爆炸(82人死亡);1998年
我国陕西一 生硝酸镀爆炸(22人死亡50多人伤,设备被毁
安全生产已成为化工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因为装置规模 的
大型化、生产过程的连续化无疑是现代化工生产发展的方向, 充分发挥企业产能,必须安全生产,确保生产装置长期、连续 稳定、安全运行。否则规模越大、生产越连续,一旦发生事故, 损失越大,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安全生产是现代化工生产发展 的前提和保证。 00000人、死
非一
A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安全事业
(1)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
随着环境问题的暴露,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和提高。一些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先后制定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条例、规定。
•日本1967年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
•美国国会1969年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
•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唤起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许多国家相继把环境问题摆上国家的议事日程,建立环保管理机构,制定相关法律,加强管理和指导,采用新技术,使部分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我国正式的环境保护事业起步情况:
• 1972.06出席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3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建立环境管理机构和科硏教育机构;
1984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改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1978.03和1982.12全国人大通过了《宪法》均明确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国务院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79.09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9.12通过正式的国家环保法,为制定其它的环保法规提供了依据;
1999上半年,国家颁布了6部环境法律和9部相关资源法律,国务院发布了2 9件环境法规, 环保部门发布了70多件环境规章,地方环境法规达1000多件z形成了由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相结合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中央政府相关部局多次联合提出数批限期治理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名单z并下令关闭_ 大批严重污染环境而又无法改造的企业,我国的环保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