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波段测云雷达探测能力分析

合集下载

W波段测云雷达探测能力分析

W波段测云雷达探测能力分析

1 0 2 4 h 1 2
R‘
式中,P :雷达接收机接收 到的回波功 率 P :发 射脉冲 功率
G :天 线 增 益
从天气雷达 方程可 以看 出,影 响雷达探测 能力的 因素 有很多 ,雷达 系统接收到 的回波功 率除与 气象 目标特 性 ( z ) 有关 外 ,还 和发射 功

0 、 :天线波束水平 、垂 直方向宽度c : 电磁 波传输 速度 ( 3 ×1 0 。 m / s ) 发射脉冲 宽度 : 雷达 工作波 长 z :气象 目标反射 率因子 R : 目标距 离

堕 : 一生

( 1 )
对 云雾 的探测 能力,有利 于提高对气 象 目标形 成 的 微 物 理 过 程 的认 识 。 ( 3 ) 系 统体积 小 ,重量轻 ,具有 较低 的使 用和维护 成本 ,特 别适用于 在车载 、机 载或星 这个 电路 主要是 用7 4 L S 1 6 4 完成 ,与 显示
的数码管 相连 。这部 分主要将数 据通过 串行变 为并行 ,然 后显示 到数码 管 中。 由于 8 0 C 5 l 单 片机输 出的数据是 串行的 ,需要把 它变为 并行 的才能 在数码 管显 示 ,那 么就要 用 ̄ J 1 7 4 l 6 4 芯 片 作为 转换器 件 。7 4 1 6 4 的作用 是将 串行数据 转 换为 并行数 据 。这样7 4 1 6 4 输 出的并 行数据 输 进到数码 管里面就可 以显示 了。具体的显示 时 间长短则要 看程序设 计的延时时 间的长短 。
如 果要 显示多 个数 字 ,则 要8 5 C 5 1 单片机 的时 钟线控制 。 4 . 系统主要 程序的设计 4 . 1初始化程序 系 统上 电时 ,将 7 0 H  ̄7 7 H 内存 单元清零 , P 2 口清 零 。

W波段测云雷达探测能力分析

W波段测云雷达探测能力分析

W波段测云雷达探测能力分析【摘要】W波段测云雷达的研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无W波段测云雷达产品的正式应用。

笔者根据我国当前毫米波雷达研制能力及技术特点,通过相关计算和分析,从W波段测云雷达探测模式,包括波束扫描方式、雷达重复频率、脉冲积累数选择等,对雷达的探测能力做出分析。

【关键词】测云雷达;W波段;探测能力;反射率因子1.引言自上世纪90年代起,美、英、日、德等国家相继研制了专门应用于大气科学探测的地基和机载Ka、W波段测云雷达,并广泛用于云雾目标分布及属性探测。

近年来,我国已经研制出Ka波段测云雷达,包括固定式和车载式产品,但W波段测云雷达的研制尚属起步阶段。

本文根据当前国际上典型W波段毫米波测云雷达技术参数,结合我国当前的研制能力,提出W波段测云雷达典型工作参数,并对其探测能力进行简单分析和说明,以作交流和讨论。

2.毫米波雷达的特点及用途毫米波雷达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用较小尺寸的天线获得较高的天线增益和较窄的波束,因而可得到较高的角分辨率。

(2)毫米波(相对于微波)在细微粒子中具有较强的散射特性,利用毫米波雷达可以提高对云雾的探测能力,有利于提高对气象目标形成的微物理过程的认识。

(3)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较低的使用和维护成本,特别适用于在车载、机载或星载等移动平台上探测。

常规天气雷达一般工作在微波频段,主要波长在3cm~10cm之间,适于探测直径大于几百微米的云雨粒子,这些粒子通常是形成降水和风暴的主要成分。

但是对云、雾等粒子直径更小的目标,探测能力及探测精度有限。

细小的云雾粒子对短波长电磁波的散射特性较为明显,因此测云雷达常采用毫米波频段(选用在大气中传输衰减相对较小的“窗口频率”,例如波长8mm的Ka、波长3mm的W波段),由于W波段波长更短,对云雾的散射更为敏感,并且W波段雷达天线和发射机与Ka波段相比,更具有小型化轻量化特点,因此,本文主要讨论W 波段测云雷达的探测性能。

一种W波段测云雷达中频信号采集装置

一种W波段测云雷达中频信号采集装置

专利名称:一种W波段测云雷达中频信号采集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郭强,谢承华,罗继成
申请号:CN202122096037.7
申请日:20210901
公开号:CN215728782U
公开日:
202202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W波段测云雷达中频信号采集装置,它包括模数转换模块、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模块、时钟发生模块、控制/信号处理模块、光纤收发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电平转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控制/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光纤收发模块、时钟发生模块和电平转换模块与控制/信号处理模块相互连接,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输出端与控制/信号处理模块的供电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
ADS42LB69模数转换芯片的双通道采集保证了信号的通道平衡性,及高精度、高采样率的信号采集,提高了中频信号模数转换质量为后端信号处理和雷达产品生成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源。

申请人: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九兴大道6号高发大厦B幢219、419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大刚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备考逻辑判断题分析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备考逻辑判断题分析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备考逻辑判断题分析行测中判断推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各省公务员的考试中都有考察,而且所占比重都非常大行测常识知识点有哪些储备知识点的技巧,想备考的朋友可以来学习一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备考逻辑判断题分析。

公务员行测备考逻辑判断题分析双观点的题目一般在题干设置上会针对一个现象的原因说明两个不同的观点,而问法形式是让我们找到最能削弱反对者观点的一项,也就是说,虽然题干会罗列两个观点,但是反观点是不配有姓名的,咱得去削弱它。

例如原观点说A导致C,反对者说B导致C,那么最能削弱反对者观点的一项是强调A是根本原因,即A导致了B。

一般来讲,这种题目在考试时双观点会比较明显,比如:【例1】有一种观点认为,人体缺水是导致感冒的原因。

反对者则认为,并非是缺水,受凉才是导致感冒的根本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A.人体缺水之后,更容易受凉B.感冒往往伴随着发烧,而发烧通常会导致缺水、怕冷C.即使没有受凉,人体缺水之后也会出现很多类似感冒的症状D.受凉之后,更容易导致人体缺水、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感冒【解析】答案:A。

这道题目的双观点其实非常明确,根据刚刚给出的模型,原观点认为人体缺水导致感冒,反对者观点认为受凉导致感冒,如此,最能削弱反对者观点只需要说明人体缺水导致受凉即可,正确答案为A。

当然,我们也可以分析一下其他选项,B项说明感冒会导致缺水,是在对原观点进行因果倒置,反驳了原观点而不是反对者的观点;C项强调了缺水会导致类似感冒的症状,但是类似感冒不代表一定是患感冒,排除;D项强调了受凉会导致缺水,说明了受凉才是根本原因,支持了反对者的观点,排除。

以上题目,题干中的双观点给的比较直接,但是还有一些题目题干给到的双观点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它从本质上来讲依旧属于双观点的题目,比如:【例2】有研究人员认为,胶原蛋白保持皮肤年轻的说法并不科学,他们认为,皮肤得以保持年轻,应归功于表皮干细胞。

云雨杂波环境下对空雷达目标检测能力分析

云雨杂波环境下对空雷达目标检测能力分析

云雨杂波环境下对空雷达目标检测能力分析230088孔径阵列与空间探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88摘要:杂波会对雷达正常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导致雷达检测性能的不稳定。

因此,探讨不同体制雷达在杂波影响下检测目标的性能如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云雨杂波环境下对空雷达目标检测能力。

关键词:杂波环境;对空雷达;目标检测能力雷达工作时所遇到的干扰通常可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两大类。

对于压制式干扰来说,有源干扰一般是指人为施放的各种噪声干扰。

现代噪声产生技术已非常成熟,所产生的噪声已十分接近于白噪声,因此,在分析噪声干扰对雷达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时,一般都将其当作白噪声看待。

一、地杂波对雷达目标检测性能的影响分析1.雷达杂波模型。

雷达接收到的杂波非常复杂。

研究发现杂波服从一定的分布规律,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杂波分布模型:(1)指数(Index)分布。

设x表示杂波回波的包络振幅,则x的指数分布为(1)1.瑞利(Rayleigh)分布。

在雷达可分辨范围内,当散射体的数目很多时,根据散射体反射信号振幅和相位的随机特性,一般可认为它们合成的回波包络振幅服从瑞利分布。

若以x表示瑞利杂波回波的包络振幅,则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2)1.对数-正态(Log-Normal)分布。

设x表示杂波回波的包络振幅,则x的对数-正态分布为(3)其中σ是lnx的标准差,xm是x的中值。

(4)韦布尔(Weibull)分布。

设x表示杂波回波的包络振幅,则x的韦布尔分布为(4)其中xm是分布的中值,它是分布的尺度(比例)参数;n是分布的形状(斜度)参数,n的取值范围一般为02.杂波对雷达目标检测的影响。

地杂波(海杂波)的分布不是正态分布,因此不是最佳干扰波形。

干扰(包括噪声)情况下求雷达的作用距离一般采用查莱斯(Rice)曲线的办法,该曲线应用的前提是干扰(或噪声)为正态分布。

当干扰不是正态分布时,在同样干扰功率下,其干扰效果必然不如正态噪声干扰。

毫米波测云雷达在晴雨观测中的初步应用

毫米波测云雷达在晴雨观测中的初步应用

云作为地面常规观测的要素之一,对日照降水、大 气能量分配以及气候调节等过程有重大的影响,也是研 究云宏微观特征的重要依据,常规的云观测以人工观测 和激光云高仪为主。毫米波雷达作为新兴的测云设备, 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既可以探测晴空云的 微小粒子结构,也能用于弱降水或降雪系统的宏观结构 观测和微物理参数反演[1]。赵静等[2]对比分析了 Ka 波 段毫米波测云雷达与 L 波段探空观测数据,分析对比 两种设备的探测结果,表明了毫米波测云雷达探测能力 强、精度高,是地基云探测的有效手段之一。仲凌志等 [3]研究表明,毫米波测云雷达对非降水和弱降水云的探 测能力高于 S 波段雷达。樊雅文等[4]利用毫米波雷达对 云参数进行了反演,得到了云水含量、云粒子有小直径 等参数,进一步表明了毫米波测云雷达在云观测中的优 势。宗蓉[5]针对毫米波测云雷达技术的发展、云宏观结 构探测以及云微物理参数反演等也进行了系统且全面 的研究。目前,毫米波测云雷达在福建气象部门的装备 数量仅有 3 台(平和、罗源、建瓯),应用在晴雨观测 中的研究也较欠缺。本文利用平和县气象观测站 2018 年 8~11 月地面观测资料,结合平和县气象局最新装配 的 Ka 波段毫米波测云雷达的观测结果,初步分析了不 同天气类型的回波强度、云含水量和云场分布等参数的 特征,为日后气象部门针对毫米波测云雷达观测的深入 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2 日照与降水统计
2.1 逐日日照变化 从平和县气象局地面资料统计得到这 4 个月的总
日照月数为 637h,平均日照时数约为 5.22h,其中 8 月、 9 月的日照时数较长且极值较大,详细的逐日日照变化 趋势如图 2 所示。从图 2 可以看出,这 4 个月的日照比
结合表 2 的划分标准以及地面观测资料,可知 8~11 月的晴天天数为 49 天,多云为 25 天,阴天 17 天,雨 天 31 天。本文在统计日照时数和日降水量变化趋势的 基础上,根据 4 种不同天气类型筛选对应毫米波测云雷 达的探测结果进行对比,针对回波强度、云含水量、云 场分布等要素,分析其在日常晴雨观测中的应用。

W波段毫米波云雷达技术的研究进展

W波段毫米波云雷达技术的研究进展

W波段毫米波云雷达技术的研究进展王金虎;魏鸣;张其林;李祥超【摘要】Compared with centimeter-wave radar,the millimeter wave radar has higher sensitivity while detecting non-precipitating clouds,and thus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conducted extensively cloud observation experiments using millimeter wave radar.In China,millimeter-wave cloud radar is still at the developing stage due to the difficulty in designing radar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Against this background,the advances in the W-band millimeter wave cloud radar are summarized in respect of the ground radar system,airborne radar system,and space-borne radar system,and the system principle diagrams an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antennas,transmittingcircuits,receiving circuits and signal processing units.The radar echoes of non-precipitation cloud detected by 94 GHz Galileo at Chilbolton Observatory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oud and frog can be excellently detected,which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W-band millimeter wave cloud radar design in China.%毫米波雷达相比于厘米波雷达对非降水云的观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因此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利用毫米波雷达进行云的观测实验.国内的毫米波云雷达受器件及加工工艺的限制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地基、机载以及星载3个方面对国内外W波段毫米波云雷达进行总结,根据毫米波雷达的天线、发射电路、接收电路以及信号处理4个方面分析其原理框图及性能参数,最后利用英国Chilbolton观测场的94 GHz Galileo雷达对2008年4月4日的非降水云进行回波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Galileo毫米波雷达能够很好地对云以及雾进行探测,其结论为国内W波段毫米波云雷达的设计提供借鉴.【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7(045)005【总页数】11页(P765-775)【关键词】W波段;毫米波雷达;云;射频电路【作者】王金虎;魏鸣;张其林;李祥超【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15.2国家重点基础研发项目(2014CB441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5029;41575004)、电网雷电预警技术研究及雷电预警系统开发(K-YN2013-186)、配电网综合防雷体系研究与工程示范(YNKJQQ0000027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16r02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70945)、2017年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实习教材建设项目(SXJC2017B0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度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项目(XNFZ2017C02)、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DW1703)资助云不仅在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且也以其他方式影响着大气[1],如云是地球水循环的关键链路;云以及降水重新分配地球的水资源;云中存在着大量的化学反应,其对于对流层化学产生重要的作用;地表辐射的微量气体大多发生在云中,但降水云返回了特定的物质以及水溶性气体到地球表面;通过云的散射能够提高主动紫外太阳辐射的光化学反应[2]。

机载W波段双线偏振测云雷达回波分析

机载W波段双线偏振测云雷达回波分析

机载W波段双线偏振测云雷达回波分析高仲辉;黄兴玉;魏鸣;范辉;吴举秀;李勇【摘要】The significance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atus of W-band cloud radar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cloud echoes observed by China′s first airborne dual-linear polarization W-band cloud radar are ana-lyzed.The airborne cloud radar can perform various scanning modes.The fixed-down detection mode is the best mode for reasonably analyzing the cloud date,and it is preferable that the air plane with a certain dis-tance away from the cloud flies parallel to the cloud under the lateral detection mode.The echo intensity of the non-precipitating ice clouds or mixed phase clouds in the experiments is between -20~5 dBz,and linear depolarization ratio is related to the particle shapes and the radar scanning mode.The results could be as a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of the W-band cloud radar.%介绍了 W波段测云雷达的意义及国外现状,对国内研制的首部机载 W波段双线偏振测云雷达回波进行了分析:雷达系统可实现多种扫描探测模式,以雷达波束固定向下探测资料为最便于作合理的分析,在侧向探测时,以距云一定距离作平行于云的直线飞行探测较好;实验中探测到非降水的冰晶云或混合相云的强度为-20~5 dBz,线性退极化比与粒子形状及雷达扫描模式有关。

94GHz机载测云雷达总体技术研究

94GHz机载测云雷达总体技术研究
c l o ud r a d a r c o vi de s t he s o l u t i o n o f c l ut t e r s up pr e s s i o n s y s t e m.
Ab s t r ac t : Ex t r a c t i n g t he ma c r oc os mi c a nd mi c r o c os mi c pa r a me t er i n f or ma t i o n a bo ut c l oud s i s a n i mp or — t a nt pa r t o f mo d er n me t e 0r ol o gi c a l ob s e r v at i o n. Bas e d on t h e d om e s t i c a nd i n t e r n a t i o na l c u r r e nt s i t u a t i ons of 94 GHz a i r b or ne c l o ud r a d a r s ,a n d c o mb i ne d wi t h t he f e at u r e s o f c l o ud me a s ur e me nt by a i r b or ne r a da r ,t hi s pa p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t e c hn i c a l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of a i r bo r ne c l ou d r a d a r,t h e n pu t s f or wa r d t he o ve r a l l de s i g n i d e a of t h e c l ou d r a d ar s y s t e m,o bs e r v a t i on m e t h od, s y s t e m pa r a me t e r d e s i gn an d e n v i r on me nt a l a da pt a b i l i t y r e — q u i r e m en t s . Af t e r t ha t ,t h e i nt e r na l a nd e x t e r na l c a l i br a t i o n me t h od pr op os a l i s p r op os e d. T h r o ug h t he e c h o

基于WDF的PCI—E驱动设计和实现

基于WDF的PCI—E驱动设计和实现

基于WDF的PCI—E驱动设计和实现-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简要介绍了基于PCI-E的数据采集系统构成、开发工具选择、WDF对象模型及特点,重点介绍了WDF开发PCI-E驱动程序的主要方法步骤、DM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和事件通知的实现方法。

经过现场实际测试,该系统高效稳定可靠,所开发的驱动程序完全可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

【关键词】PCI-E总线;WDF模型;驱动程序;直接存储器访问1.引言PCI-Express是一种最具发展前景的总线和接口标准,早在2001年的春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IDF)上,Intel公布了第三代I/O互联技术(3GIO),用以取代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

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等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起草了新技术的规范,对其正式命名为PCI Express,简称PCI-E,代表着下一代I/O接口标准。

PCI-E采用与全双工通信技术类似的双通道传输模式,具有速度快、点对点串行传输,是两端设备可以独享带宽,扩展灵活方便,支持热插拔以及服务质量(QoS)的优点。

PCI-E总线具有极高的传输速率,规格从x1通道到x32通道,其中x1通道双向传输速度为5Gbps,而PCI-E 3.0规范中x32通道双向传输速度可达320Gbps,满足目前绝大部分场合的需要。

PCI-E设备连接到计算机系统必须有相应的驱动程序才能在计算机系统上正常工作。

PCI-E驱动程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因此,设计和开发稳定高效的PCI-E驱动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2.硬件系统在设计PCI-E驱动程序之前,先对要控制的硬件系统和工作流程做简要的分析介绍。

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这是一套自行开发的基于PCI-E接口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实现了分布式高速数据采集及传输。

w波段雷达用途

w波段雷达用途

w波段雷达用途W波段雷达用途一、引言W波段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来感知目标并获取目标信息的设备。

它利用W波段的频率特性,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穿透能力,适用于多种用途。

本文将详细介绍W波段雷达的几种主要用途。

二、空中监测与控制W波段雷达在空中监测与控制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空中交通管制雷达利用W波段雷达技术,能够实时监测飞机的位置、速度和高度等信息,为航空交通管制提供重要支持。

此外,W波段雷达还可用于军事领域的空中监测,实现对飞机、无人机等目标的追踪和监视。

三、地面监测与探测W波段雷达在地面监测与探测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地面监测雷达可以利用W波段的穿透能力,对地下隧道、地下建筑物等进行探测和监测。

此外,W波段雷达还可以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领域,实现对地表变化和地貌特征的监测。

四、天气预警与预测W波段雷达在天气预警与预测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天气雷达利用W波段的频率特性,可以探测大气中的降水、云层等信息,为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监测和分析雷达回波,可以及时预警并预测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为公众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

五、海洋监测与导航W波段雷达在海洋监测与导航领域也有广泛的用途。

海洋雷达可以通过探测海浪、潮汐等信息,提供海况预测和海洋环境监测。

此外,W波段雷达还可以用于船舶导航和海上交通管理,实现对船只位置和动态信息的监测和控制。

六、目标识别与跟踪W波段雷达在目标识别与跟踪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分析目标返回的雷达信号,可以实现对目标的识别和跟踪。

W波段雷达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探测灵敏度,可以有效地识别和跟踪目标,为军事侦察、海上救援等领域提供支持。

七、结论W波段雷达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可以用于空中监测与控制、地面监测与探测、天气预警与预测、海洋监测与导航以及目标识别与跟踪等多个领域。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W波段雷达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2024年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分析及未来发展》范文

《2024年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分析及未来发展》范文

《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分析及未来发展》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在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和防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分析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新一代天气雷达概述新一代天气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大气中降水、云雾等气象现象的设备。

与传统的天气雷达相比,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如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多普勒效应技术等,使其在探测范围、分辨率和准确性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分析1. 暴雨监测:新一代天气雷达能够实时监测暴雨的强度、范围和移动路径,为防洪抗洪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2. 雷电监测:通过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雷电活动,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3. 冰雹监测:新一代天气雷达可以探测到冰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预防冰雹灾害提供有效的预警。

4. 大风监测:新一代天气雷达可以实时监测大风天气的发展情况,为船舶航行、飞机起降等提供气象支持。

四、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优势及挑战优势:(1)高分辨率:新一代天气雷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更准确地探测到气象现象。

(2)高精度: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实时性:能够实时监测气象现象的发展情况,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和防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挑战:(1)设备成本:新一代天气雷达设备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地区的推广应用。

(2)技术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以适应新的气象条件。

(3)数据处理: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未来发展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将继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其探测范围、分辨率和准确性。

2. 数据共享与融合:通过与其他气象观测设备的融合和数据共享,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智能化发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将逐步实现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其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技巧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技巧

2023年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技巧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技巧,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技巧例题:科学家进行了一组观察实验,从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人群中随机选取了30名志愿者,分两组,第一组15人睡前喝牛奶,第二组15人不喝,一个星期后发现,第一组的志愿者睡眠质量显著高于第二组,而且实验开始前两组志愿者睡眠质量相同,因此,研究人员推测是睡前喝牛奶导致了第一组志愿者睡眠质量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研究人员的观点:A.第一组喝的是加了糖的牛奶,而先前研究表明,睡前摄入糖分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B.第一组还服用了安眠药。

C.研究证实,工作压力、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着睡眠质量。

D.第一组的志愿者都是程序员。

大家觉得这个题目正确答案是什么呢正确答案:A。

是不是很多同学在A和B两个选项中纠结好久,甚至还有同学觉得D也有一定道理,大家且看:题干通过对比实验一组睡前喝牛奶睡眠质量好二组不喝牛奶睡眠质量不如一组好结论:睡前和牛奶导致了一组睡眠质量好,结论为因果关系,此时A项指出糖这个他因,而且补充说明糖确实有促进睡眠质量的效果,这是完整版另有他因——指出一个其他因素且此因素确实会影响结果;再看B项指出安眠药这个他因,但是没有说明安眠药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不过,根据常识可以知道安眠药确实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相比A,B不如A直接;再看C项,指出存在多种因素影响睡眠质量,说明存在他因的可能性,但是不知道题干中的两组志愿者之间是否存在这些因素上的区别,所以力度更弱一些;最后看D项,说明第一组为特殊群体程序员,但是缺少程序员这份工作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而且根据常识也无法判断,所以我们判定D项为无关选项。

故本题选A。

到这里各位同学应该是知道了另有他因的表述形式有四种,只有前三种起到削弱作用,而且前三种的力度强弱之间也是A项最强,B选项次之,C更弱之,D则认为是无关。

云雷达标准

云雷达标准

云雷达标准
云雷达是一种专门用于探测云粒子气象目标的雷达,通常使用W波段和Ka波段。

以下是云雷达的一些标准:
1.工作波长:云雷达的工作波长较短,通常在毫米级别,以更好地探测云粒子。

常见的波
长范围是W波段(7.5~11.11毫米)和Ka波段(2.73~4.00毫米)。

2.探测范围:云雷达的探测范围通常为几百公里到上千公里,具体取决于雷达的性能和天
气条件。

3.分辨率:云雷达的分辨率通常较高,可以探测云顶、云底的高度以及云中粒子相态、含
水量等微观结构。

分辨率通常以距离和角度来表示,常见的距离分辨率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角度分辨率在毫弧度级别。

4.数据处理:云雷达数据处理包括目标距离、方位角和仰角的测定。

目标距离的测定由电
磁波的传播速度和探测脉冲与回波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确定。

方位角和仰角的测定依靠天线的方向性来实现,只有当天线对准目标时才能接收到目标的回波信号。

W波段和Ka波段云雷达探测回波对比分析

W波段和Ka波段云雷达探测回波对比分析

C h i n a ; 2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K L ME) ,Ⅳ n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I n f o r m a t i o n
DOI : 1 0 . 1 9 5 1 3 / i . c n k i . i s s n 2 0 9 6 — 3 5 9 9 . 2 0 1 7 . 0 2 . 0 0 7
C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e c h o e s d e t e c t e d b y W - b a n d a n d Ka - ba n d c l o u d r a d a r s
的冰 晶云 含有 上升 气流及较 多过冷 水 。2 ) 增 强模 式 的 W 波段 云雷达在 近 地 面探 测 雾 、 霾 的能力 比
K a 波段云雷达强; 两部云雷达对云层较薄的云探 测能力基本相 当, 对 多层云、 云层较厚、 含水量较 多的云及 降 水的探 测 , 由于强 衰减 的作 用 , W 波段 雷达 所测 云厚 度 小、 云 顶低 、 回波 强度 小 , 并 且 非
瑞利散 射 也会 造成 w 波段 雷达 的 回波 强度 降低 。
关 键 词 :w 波段 云 雷达 ; K a波段 云 雷达 ;探 测 能力 ;云 回波 ;云微 物 理参 数
中图分 类 号 : P 4 1 2 . 2 5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6 — 3 5 9 9 ( 2 0 1 7 ) 0 2 — 0 0 5 7 — 0 8

国内外W波段毫米波云雷达定标技术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W波段毫米波云雷达定标技术的研究进展

DOI! 10.1'878/ki.jnu/t.2018.04.012王金虎$,2,3张其林$,2,3魏鸣$,2,3李祥超$,2,3国内外w波段毫米波云雷达定标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为了毫米波雷达的回波数据精确地反到云的宏微观物,必须对研制的毫米波雷达进.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外几方法:单个系统各参数贡献的$大雨滴对毫米波雷达的;三角反射及金属球对毫米波雷达的$洋向散射技术的及C lo u d it作为雷达校准器的.这些定标方法对于国内毫米波雷达更好于实际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关键词W波段;毫米波雷达;云;定标中图分类号TP13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6-07-20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7094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18M631554); 2017年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Z201710300008)作者简介王金虎,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毫:^达系统、粒子计算与测量以及微波遥感的研究•g〇ldtigerwang@nuist. e du. c n 〇引言大气高层卷云的分 全球性,范围从几米,球 的20%~30%.—方面,卷云反射或 太阳的辐射,另方面卷云吸收和大气发射的长波辐射,球大气系统的辐射收支有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卷云的辐射特 国际 的,它大气探测、遥 着重要的研究 [15].近些年来,毫 云雷达以 的灵敏度和分 被国象研究机 来探测云的特性.研制毫 雷达系统的的是利 高的灵敏度来探测微小的云粒子信号,但 利用毫 雷达进 云观测 必 进 研究.Ulbrich [6]研究雷 雷达反 子估测 的反 与地面计观测数据的对比后认为,的误差 致反 大的偏差;王轩等[7]认为中国新一代 雷达的自动 估测以及测速的 起 的作用;张沛源等[8]国数雷 中存在的问 提出 的方案;巨秉中[9]绍青海新一代雷达的 工作,雷 强度的、离测量的 、方测以及仰角测量的 ,认为定的好坏关系 测数据的 ;~志武等[10]i713C雷 强 的方法,给出 强 的软件 ,介绍了雷 的准备工作 ,认为 雷达的 :强度误差能够控制在2dB,,以雷 探测降水的.然面介绍的雷达订正 厘 雷达,国内毫 云雷达定标方面研究的资料 ,仅 凌志等[11]利用仪 8.6mm的测云雷 线系统、发机系统、接收机系统进 测试研究,检验雷 功率动态范围的 和测 数的明,为 探测数据的 信服力还 比试验10cm波长的 雷达.因此总结国外毫 雷达的定标方法可为国内的毫 云雷达探测与应用提 要的 .1南京信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 点实验室,南京,2100441国内外毫米波云雷达定标技术研究毫 雷达已经被 云的探测研究[1219].为了利用毫米雷 反 云的宏微观物理特性,必 研制的毫 :雷达进 .下面总结国外W波段毫 云雷达的几种 方法,468王金虎,等.国内外W 波段毫米波云雷达定标技术的研究进展.PA N ZJinhu,et al. Advances in calibration of P band millimeter wave cloud radar.以期为国内同行进行毫米波云雷达定标时提供理论参考.1.1单个系统各参数贡献的定标利用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公式能够对各个部分进行定标分析,美国大气辐射测量%Atmospheric Radiation Measurement ,ARM )计划中使用的 WACR % W-band ARM Cloud Radar ,W 波段 ARM 云雷达)雷达的定标方式如下:根据Ulaby等[2°]的论著可知雷达后向散射截面的体散射截面为% 1)% 4')' T 4H rY 2 &2H ,式% 1)中H为天线终端的接收功率,H为发射的功率,Y为天线的峰值增益,T为距离目标的距离 为雷达的后向散射截面,!为单位体积的后向散射截面(单位:m2/m3),Z 为权重体积,其表达式为=25@4(,,9)2d 9d ,, % 2)r ,9其中4% ,,9)为归一化的天线增益方向图(由方位角,和抬升角9来决定),25为脉冲体积的有效长度(单位:m ),5为损耗因子,可用于有限接收带宽的 校正[21].对于匹配滤波接收机,5= 1.5.假设雷达的发射为对称高斯天线波束Z ,式%2)[22]可表示为Z = 2T2,2d B w = ' . U :ln %2),其中,d B 为天线的单程半功率波束宽度.将式% 3)代入到式% 1)可得:1 024 In %2) '2lrR 2HrV 2Y2 &,2d B Ht对于一个角反射器,其雷达距离方程为= (4')3RHc !c _Y 〇 &2H t ,式% 5)可重新写成如下的形式:Y 2 &2H = R Hc%4')3 !c %3)%4)%5)%6)式% 1)也可以整理成常数项的形式:Y 2 &2H =Rc H %4')3 !乂 .联合式%6)、(7)并且将式%3)代入可得: =161n %2)lrR 2!c ( P a V '2R ,d B (PJ%7)%8)注意到,无论是Pr 还是Pm ,都会被接收机的增 益以及数字接收机的传递函数所度量.!与雷达反射率因子'%单位:mm6/m3)之间的关系为5! = 1〇_18&ri d i 2',%9)&其中d 为复折射指数N 的函数,其表达式如下所示:N 2 - 1d = 777 %10)N +2联合式%8)和%9)可得:'=16ln %2)Z r A4!c R2 Pr %n )10-182'6i d i ,2dBR p M . % )注意到上面的公式推导没有考虑雷达与角反射器或者雷达与云目标之间的大气衰减.这些损耗包括了雷达与散射体之间的双程路径衰减% 1.0<5)以及雷达与角反射器之间的双程路径衰减% 1. 0<5 $ S ),其中=1. 〇表示无损耗,此时式 % 11)可改写成下面的形式:'=161n (2)U 4!c R2 P 5 %W i d i 2,dBR p X . % )在计算雷达反射率因子时有大量的误差源,式% 12)可以重新改写成如下的形式(为了强调参数的 不确定性):-!cR PM a'Z =10"I8'51 di 2 R P X ,其中所有固定的常数综合为-=10^%13)将式% 13)改写成考虑各参量对反射率因子产生影响时的dB'形式:dB ' = 101og ' = 101og !c + 401og R + 101og P r +101og la - 101og Z w - 201og I d i - 401og Rc - 101ogPr c - 101og la , % 14)将式% 14)反演成对单个参数敏感的形式:—d %dB') d % 101og !c )d %dB ') d % 101og Pr ) d %dB ') d % 10log Z =) d %dB ') d % 101og Rc )d %dB ')、d (10l@ lac )d %dB')= d ( 101og R )d (dB ')=d (1〇lo @ 5)d % dB ')’ d ( 101ogl dl )4 d (dB ') =- 1,d (10lo@pr c ) ,2,% 15)^i反產^兴一#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4):467-472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8 #10%4) :467-472 469反 子的误差源 为:角发射器制造时带来的 面误差;中的信噪比以及转换时接收机的衰减;体积分评估的误差Z;体距离以及角反射器距离的误差;温 :致的I d的;测 体以及角反射器功率的误差;雷达与 以及雷达与云 的传播损耗.WACR校准的误差源如表1&表1校准时的误差源Table 1 Error source of calibration误差源WACR反的误差角反射器的RCS<0. 5 dB发射功率的起伏大偏差<0.5dB( E IA接近于寿命的末期,不考虑发 射机的)接收机增益的起伏大偏差<0.5 dB(不考虑接收 机的)散射体/距离的误差<0. 15 dB接收机功率的测量误差信噪比下谱矩评估器造成高7 dB的误差水的折射指数误差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0.5 dB的误差传播效应(双层损耗)1)汽:当云在边界层以下时能达到3 dB;处于边界层的云,该误差值会2)液态水:1g/m3的水云可 8 〜10 dB/km3)线罩的水:线罩上的 薄6 dB的误差1$大雨滴对毫米波雷达的定标通 象雷达的方法 已知后向面的 [23].Hogan等[24]认为基于链路预算的“系统”通会有2个数级的误差,因为 数化雷达中的 硬件是比较困难的.文献'24]提出虽然毫 下大雨滴的非瑞利散以及衰 探测的雷达反 子、差分反射子以及差分相移很难被解释,但经验表明“非 瑞利散射”以“衰效应”足大时将毫雷达近距离下雨的反 基本不随 改变.经过长期的观测后认为94 GHz雷 测3〜10 mm/h的时,250 m处雷达反 子为19 dBZ.降水时粒子的数浓度会 的,大约有1.5 dB的偏差,但通过大事件的(如1个月)或者多次的 以后,的误差可1dB以下.为了避免降水对雷 线罩的影响(衰 9〜14dB&,将雷达置 以低仰角观测来避免,利用大雨滴对毫 雷 的实物如图1降图1 2002年3月14号Galileo雷达的定标情况,其抬升角为30°,脚手架避免雨水对毫米波雷达天线罩的影响Fig. 1 Calibration of Galileo radar on March 14,2002.The elevation angle was 30°,and the scaffold provided shelter from the rain该方法仅 面以及机载毫 雷的,但 星载毫 雷 不 ,因为星雷 测 时存在着强烈的衰减(比如的&,难分出云层和毫 雷达的衰减问题.该方法也不能 35 GHz雷达,因为雨滴的衰减以 瑞利 效应在35 GHz频率下是比较微弱的,以35 GHz雷达探测的'与降存在着很强的 系降 ,应该 毫雷达长期工作时的损耗问题,该损耗的功率对 释雷 的探测 数 的,大分的毫 雷达通过耦合器来监测发射功 实时 数据.1.3利用三角反射器以及金属球对毫米波雷达的定标Bergada等'25]认为目前雷达系统的定标主要分 为 系统测量的 、与 探测仪器 数据的对比 以及利用点 进 的.文献'25 ]研究了 UMass(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马萨诸塞大学)的CPRS(Cloud Profiling Radar Sys­tem,云廓线雷达系统)雷的外部定标方法,该雷达 为地基 长毫 雷达(33以95 GHz),的中利 2个不 寸的三角反射器以及3不 寸的金属球.为 进 的,要 利 已雷散射截面!a的校准目标'26],雷达接收的回波功为470王金虎,等.国W 波段毫 云* 技术的研究进展.PA N ZJinhu ,et al. Advances in calibration of P band millimeter wave cloud radar.式% 16)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波段测云雷达探测能力分析
【摘要】W波段测云雷达的研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无W波段测云雷达产品的正式应用。

笔者根据我国当前毫米波雷达研制能力及技术特点,通过相关计算和分析,从W波段测云雷达探测模式,包括波束扫描方式、雷达重复频率、脉冲积累数选择等,对雷达的探测能力做出分析。

【关键词】测云雷达;W波段;探测能力;反射率因子
1.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美、英、日、德等国家相继研制了专门应用于大气科学探测的地基和机载Ka、W波段测云雷达,并广泛用于云雾目标分布及属性探测。

近年来,我国已经研制出Ka波段测云雷达,包括固定式和车载式产品,但W波段测云雷达的研制尚属起步阶段。

本文根据当前国际上典型W波段毫米波测云雷达技术参数,结合我国当前的研制能力,提出W波段测云雷达典型工作参数,并对其探测能力进行简单分析和说明,以作交流和讨论。

2.毫米波雷达的特点及用途
毫米波雷达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可以用较小尺寸的天线获得较高的天线增益和较窄的波束,因而可得到较高的角分辨率。

(2)毫米波(相对于微波)在细微粒子中具有较强的散射特性,利用毫米波雷达可以提高对云雾的探测能力,有利于提高对气象目标形成的微物理过程的认识。

(3)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较低的使用和维护成本,特别适用于在车载、机载或星载等移动平台上探测。

常规天气雷达一般工作在微波频段,主要波长在3cm~10cm之间,适于探测直径大于几百微米的云雨粒子,这些粒子通常是形成降水和风暴的主要成分。

但是对云、雾等粒子直径更小的目标,探测能力及探测精度有限。

细小的云雾粒子对短波长电磁波的散射特性较为明显,因此测云雷达常采用毫米波频段(选用在大气中传输衰减相对较小的“窗口频率”,例如波长8mm的Ka、波长3mm的W波段),由于W波段波长更短,对云雾的散射更为敏感,并且W波段雷达天线和发射机与Ka波段相比,更具有小型化轻量化特点,因此,本文主要讨论W 波段测云雷达的探测性能。

3.W波段测云雷达探测性能分析
3.1 测云雷达方程
常见天气雷达方程见式(1)。

表示复数模的平方,即,m为气象目标复折射指数,对于0℃液态水粒子,S波段和C波段,通常取0.93,对于Ka波段,取0.877对于W波段,取0.668。

在雷达方程中,Pr为雷达接收机接收到的回波功率,对于确定的雷达系统,为实现对目标的有效探测,必须保证接收到的回波功率在接收灵敏度(最小可测功率)之上,如何提高回波功率和降低雷达系统最小可测功率都是是工程师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3.2 探测能力分析
从天气雷达方程可以看出,影响雷达探测能力的因素有很多,雷达系统接收到的回波功率除与气象目标特性(Z)有关外,还和发射功率、波束宽度、脉冲宽度等直接相关。

此外,通过降低射频信号传输衰减、采用高灵敏度接收机并选择合适的信号处理方式,都能有效提高雷达系统探测性能。

针对上述因素,分别讨论如下。

发射功率:增大发射功率Pt是提高系统探测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但是,大量级增加Pt也不太现实,不仅因为技术上实现难度大,而且随着功率增大,还可能出现波导打火、器件击穿等隐患。

当前国际上W波段大功率发射管输出峰值功率已达2kW以上,主要是分布作用速调管(EIK),在地基及机载、星载测云雷达设备中已有成功应用。

我国正在研制的W波段测云雷达系统所采用的发射管是从国外引进的峰值功率1.5kW的速调管,预计国内自行开发的W波段大功率发射管将在2~3年内正式推出。

脉冲宽度:从雷达方程可看出,增大脉冲宽度可以直接提高回波功率,从而有效提高雷达系统探测能力。

但脉冲宽度增大后,探测距离分辨率变差,不利于对云目标结构的精细探测。

例如当脉宽为1us时,距离分辨率是150m,测云雷达一般要求距离分辨率在75m以下,即脉冲宽度为0.5us以内为宜。

在毫米波测云雷达中,由于发射功率受到限制,常采用宽脉冲的“脉冲压缩”、“调频连续波”技术,在低发射功率下、利用宽发射脉冲来增大回波功率,并利用特殊的信号处理技术实现“脉冲压缩”,以保证距离分辨率要求。

天线增益、波束宽度:从雷达方程可以看出,提高天线增益和波束宽度都可直接提高回波功率,但根据天线理论,当天线增益设计为较高时,其波束宽度必然变窄。

波束变窄意味着电磁波辐射空间小,被同时照射的云、降水粒子数也少,雷达接收到的回波功率是由能同时在天线处产生回波能量的所有粒子的回波信号叠加,因此窄波束对提高回波功率并不利。

对于天气雷达,采用窄波束的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可以提高角度定位精度和角度分辨率,另外,如果反过来说采用宽波束,则由于照射空间变大,因此照射体积内不一定能够全充塞降水粒子(尤
其在远距离处),这必然严重影响云反射率探测的准确性。

根据以上分析,对于测云雷达,应尽可能采用高增益、窄波束天线,但考虑到W波段天线加工精度、形变要求等技术难度,采用口径1m以下的后馈式卡塞格伦天线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例如某地基W波段测云雷达采用口径800mm卡塞格伦天线,其波束宽度为0.35°,天线增益约53dB。

接收灵敏度:灵敏度是表示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

灵敏度越高,表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越强。

雷达接收机的灵敏度通常用最小可辨信号功率Prmin 表示,如果雷达系统接收到的回波功率低于Prmin,即说明回波信号淹没在噪声信号之中,接收机难以检测出所需要的回波信号。

因此,在接收机的增益足够高的条件下,噪声电平能否降低,是灵敏度能否提高的主要原因。

雷达接收灵敏度可表示为:
式(2)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即1.38×10-23J/K,T为温度,以绝对温度计量,对于室温取T=290K,B为等效噪声通频带,约等于接收机通频带宽,Fn 是接收机的噪声系数,D是识别系数,是指雷达系统从噪声背景中刚能识别信号时,接收机输出端的信号噪声功率比,通常取D=1,即表示至少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相等时,方可检测出回波信号。

从(2)式可看出,为得到更好的接收灵敏度(即降低Prmin值),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①在雷达接收机中采用低噪声放大器,使噪声系数尽可能低。

当前W波段接收机噪声系数可以达到5dB以下。

②接收机通频带宽应尽可能小。

减小接收机通频带宽,可降低系统噪声功率,但通频带宽不易过小,否则会引起回波信号滤波损失。

通常雷达接收机中频放大器采用“匹配滤波”,其通频带宽约为雷达发射脉冲宽度的倒数,例如,当发射脉宽为0.5us时,接收机通频带宽可设计为2.0~2.2MHz左右。

③利用积累效应降低识别系数。

测云雷达在实际工作中都不是靠一个回波脉冲来进行信号检测,而是对一串脉冲进行积累后来判断的,对来自目标所有有用的回波累加的过程叫做积累。

通过积累可以有效提高信号检测能力。

现代天气雷达都采用了数字视频积分器(DVIP),使得回波信号功率即使低于噪声功率也可以被识别出来,即允许识别系数D<1,这就是说,视频积分器的应用相当于改善了接收机灵敏度,当独立取样积累次数K大于10时,DVIP对接收机灵敏度的改善可近似表示为(单位:分贝):
例如,假设在信号处理过程中,其总的有效积累次数K为32,则可计算出:⊿D=-3.67dB。

这相当于DVIP使雷达的接收灵敏度改善了3.67dB。

4.计算某W波段测云雷达最小可测反射率因子
根据以上描述及分析,下面根据W波段测云雷达典型工作参数,计算其在
给定距离处最小可测反射率因子。

雷达方程式(1)可改写为:
式(4)中各参数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单位,如果改用天气雷达常用的“习惯单位”,即λ、Pt、τ、θ、φ、G、Pr、R、单位分别采用cm、kW、μs、度(°)、度(°)、dB、dBm、km、则有:
假设雷达参数取值如表1所示,可计算出接收灵敏度为:
回波功率Pr应不低于接收灵敏度Prmin以实现有效检测,如果以Prmin=-102.55dBm代替(7)式的Pr,则可计算出在指定距离处雷达系统可探测的最小反射率因子如表2所示。

以上计算仅为理论值,没有考虑脉冲积累效应,而且也没有考虑W波段雷达的馈线损耗、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衰减等因素。

从表2可看出,对于1km处,W波段测云雷达可探测到-40dBz以下的弱回波,这正是毫米波雷达的优势所在,而常规的厘米波雷达是无能为力的。

5.小结
如何提高测云雷达探测能力是雷达设计师关心的重要问题,不但要求雷达系统采用最合适的技术体制、最佳工作参数和信号处理方式,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探测效果,同时还要求有最优化的气象产品反演算法,以提高雷达系统的综合探测能力;此外为保证探测精度,还需要有“自动标校”设计,以校准因系统工作参数不稳定引起的探测误差。

参考文献
[1]张培昌,杜秉玉,戴铁丕编著.雷达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11.
[2]向敬成,张明有编著.毫米波雷达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
范亚驹(1990—),男,安徽芜湖人,大学本科,学士,现供职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