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论文

合集下载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docx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docx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政治思想论文提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

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

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

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

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 O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岀,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地描绘出了春秋吋期混乱的政治局ffio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道德也逐渐沦丧。

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市场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

《论语》论文(通用3篇)

《论语》论文(通用3篇)

《论语》论文(通用3篇)论文,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论文(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论语》论文《论语》,我在中学时候就曾通读过了,那时候受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对孔夫子的世界观和理论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有些地方甚至用讥笑的眼光看。

如孔夫子的“自行束樇而上,吾未尝不诲焉”,觉得迂得可以。

用这样的心情读书,得到的收获可想而知。

今年初丁检在会上推荐读《于丹论语心得》,于是在网上下载了认真看,看了后,有了严肃的思考和心得。

于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高深的道理寓于生动通俗的语言中,抓住了论语的核心要义,剖析并展开来,结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论语》重新认识的体会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把握自我,不为外界表象所迷惑。

忠孝礼仪是《论语》对“士人”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以前的人一听到“忠孝”,立刻肃然起敬,乃至于“流涕”。

但文革后我们根据学到的理论对这些看法有了变化,对“忠”,认为是愚忠,封建礼教的产物,“孝”是封建社会家长专制的工具,“礼”是伪善。

于是,我们没有了文化行为标准,没有判断是非的镜子,除了法律因素外,我们的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上没有,法律上除了基本准则外也没有。

于是,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身边。

有些掌握了机密的国家工作人员通敌,出卖国家机密,背叛了党和人民;有的不孝敬父母,欺诈老人的钱财;生意场上,有的不讲诚信,要么货到不拿款,要么款到不发货;官场上,买官买官,拉帮结派,做一些昧着良心的事情,乃至贪污受贿。

搞得来使人们对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都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了。

其实,《论语》早就把这问题解决了,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处理好各项关系,就是要讲求“忠孝”。

对党,对国家,对事业,对领导,要“忠”;对朋友,对工作,要“诚”,对父母,对老人要“孝”,对子女,对孩子要“悌”,对他人,乃至敌人,要有“礼”。

《论语研究性学习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

《论语研究性学习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

《论语研究性学习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论语研究性研究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
引言
本文旨在介绍五篇论语研究性研究论文的范文,这些范文旨在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论语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下是对每篇范
文的简要介绍。

范文一:《论语中的仁义》
这篇论文探讨了《论语》中的仁义概念。

通过分析孔子和他的
学生之间的对话,论文阐述了仁义的内涵和实践,并将其与现代社
会价值观进行比较。

范文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该范文重点研究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分析了孔子对教育的
重视以及其对学生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如何将孔子
的教育思想应用于现代教育体系。

范文三:《孔子的修身之道》
这篇论文探讨了孔子的修身之道。

论文着重分析了孔子的自律
和自省的品质,并且提出了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实践这些修身之道以
提高个人品德和道德观念。

范文四:《孔子的政治哲学》
该范文研究了孔子的政治哲学。

论文探讨了孔子对于政治理论
和领导才能的看法,并提出了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于现代政治实践。

范文五:《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这篇论文将重点放在《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上。

论文讨论
了《论语》中的智慧和人生哲学,并提出了如何借鉴这些智慧和哲
学来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结论
通过阅读这五篇范文,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研究论语的内
容和价值。

这些范文也为读者在撰写自己的论文时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论语》论文(通用6篇)

《论语》论文(通用6篇)

《论语》论文(通用6篇)第一篇: 《论语》论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

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

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

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

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

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

像“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三十而立……”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第二篇: 《论语》论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生命中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当我静坐书房,捧起《论语译注》这本书,听着耳边沙沙的翻书声,闻着淡淡的书墨之香,何等惬意,何等舒畅。

读《论语译注》这一本好书就好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给我带来了快乐,让我摆脱幼稚,逐渐成长。

论语征文作文(精品10篇)

论语征文作文(精品10篇)

论语征文作文(精品10篇)论语征文作文篇1《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

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

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

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描绘学习的快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

孔子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

孔子认为孝不能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

在《论语》中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这是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古代的黄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纪就会在寒冷的冬天里,为父亲温暖被子。

这看似一个普通的行为,其实包含着黄香对父亲深深的爱。

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

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因此孔子赞扬他们的行为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对孝顺的要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古人比起来,我差远了。

虽然我还没有到赡养父母的年龄,但是我在精神上也没有做到孝顺父母。

很多时候我都会耍性子,因为一点小事情和爸爸顶嘴。

学了《论语》后,我进一步认识到这真是很不孝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也有所改变。

父母都说我变乖了,看来《论语》的力量真大哦!让我们热爱经典吧!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论语征文作文篇2《论语》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的思想与教诲

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的思想与教诲

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的思想与教诲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论文将重点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思想与教诲,通过翻译句子和分析人物,进一步总结其含义并升华主题。

在《论语》中,有许多句子具有深刻的内涵,其中一句经典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强调了“仁”的概念,即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这句话反映了儒家强调的“人伦”道德观念,强调了互相尊重和善行的重要性。

另一句经典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意味着只有学习了知识并且进行深刻思考,才能得到真正的收获和成长。

这也体现了儒家对于教育和学习的重视,以及对于个人修养和自我提升的强调。

通过对《论语》中的句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强调了仁爱、学习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对于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强调了人际关系中互相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性。

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是在强调要注重实践和思考,强调了对于知识的获取和运用的重视。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仁爱、学习和修养,都是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自我提升的目的。

这些句子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的重视,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当下,我们也应当注重与他人的平等相处、持续地学习和思考,提升自我修养,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

因此,《论语》中的这些句子都是我们在当代社会中可以汲取的宝贵财富。

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有道德修养的人。

例如,《论语·学而》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明了孔子对于学习的重视以及对待友谊的态度。

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提倡以"教"为主的教育方式,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群四个方面的素养。

论语 论文

论语 论文

论语论文
《论语》是一部经典的儒家著作,记载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论语》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他的为人和治学之道。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提倡仁爱和道德原则。

他的思想对于塑造中国传统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传承都有积极的影响。

《论语》还传承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倡智慧和实践的并重。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第一)的重要性,提倡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过程。

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主思考能力有着深刻的启示,对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此外,《论语》还提供了对于社会伦理和政治制度的思考。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君主政治和社会道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探讨社会治理和政治理论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思考提供了参考。

总之,《论语》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具有重要的思想内涵和价值。

它不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言行,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理解《论语》是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的重要途径,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论语》与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论文

《论语》与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论文

《论语》与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论文《论语》与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论文摘要:高校语文教材中《论语》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孔子的诸多教育教学思想。

我们可以借助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在《论语》相关内容的讲析中渗透孔子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传授,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也从教育理念的高度为大学生的未来准备了一定的职业素质,从而放大了语文课程的能量,其价值不言而喻。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教学;思想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思想。

高校语文教材中《论语》12则分别选自《为政》《公冶长》《雍也》《泰伯》《子罕》《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等十二章,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孔子的诸多教育教学思想。

教师在《论语》教学中,可以更深入地解析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从更高的层面领悟《论语》的精神境界。

一、因势利导《子罕》篇记孔子言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村野农夫问事于孔子,孔子对事务事理并无了解,却能通过“叩其两端”的反问方式,层层剥笋,引导村夫自己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这条语录不仅启示了我们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教育的方式,即启悟式教学。

孔子以能否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启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

《卫灵公》篇记孔子言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季氏》篇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这些言论都充分反映出孔子在教学上坚持启悟的方法。

二、学思兼修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此话阐明了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学思兼修的重要性。

孔子始终强调“学”的重要性:“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学”的内容又须不断温习,才能充分掌握。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论文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论文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论文)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论文)「篇一」一、孔子的身世、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仁”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诸侯间争战频繁,秩序混乱,礼坏乐崩,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颜渊》)。

在春秋社会动乱中,鲁国诚然也出现了礼坏乐崩,但由于礼乐传统深厚,周礼得以保存下来,当时就有人发出了“周礼仅在鲁矣”(《左传昭公二年》)的感叹。

虽然孔子是没落的殷商苗裔,身份卑微,是“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但由于他自童年起就受到了礼乐文化的熏陶,青年时勤奋地学习礼乐知识和技艺,成年后又做过多年以相礼治丧为谋生手段的儒。

所以孔子非常有教养,精通礼乐:“夏礼,吾能言之殷礼,吾能言之”(《八佾》),“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鉴于当时社会的黑暗动乱,又凭着他对周礼的向往,孔子立志要救世,恢复周礼。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志向抱负,“正在于他一落地就与贫贱为伍,与艰辛做伴。

他以极平常的心感悟无常的人生”。

[5]他遭受过许多苦难,所以更渴望安定一统的社会。

这在《宪问》中有所体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人”,“管仲相环拱,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可见孔子所赞同的是一匡天下,重视的是稳定的社会秩序。

因此他要恢复周礼,主张礼治。

如何才能恢复周礼?孔子将其诉诸人的内心,渴望唤起人们内心的自觉性,这就是“仁”。

孔子力图使人们通过内心“仁”的修养而达到“礼”,实现其政治理想。

孔子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所以唯有这种内心的修养――仁是全方位的,才有可能建立起完整的人格,才能担当得起恢复周礼的重任。

二、《论语》中“仁”的具体内涵首先,“仁”是一种自觉性。

孔子说:“求仁而得仁。

《论语》研究性学习论文

《论语》研究性学习论文

孔子在先秦诸子中的政治地位并不算最高,然而其政治思想之后却被拥趸为主流的政治理念,流传至今。

纵观其《论语》中提出的政治观点,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其“德治”在君主专制体制下为民众谋得夹缝中生存的利益,二为其“仁”和“恕”而产生的“和”的政治理想,而任何一本书都应该瑕瑜互见,其在演化过程中消极作用也渐渐体现,那便是对读书人的思想禁锢,因为涉及思想领域,本篇暂不提及。

一社稷之主素无常位,而民心向背至关乎此。

我国自古至今,历代统治者所共同认同的一个政治思想,便是民本思想,“德治”与“法治”并重,也不是从当代中国才开始施行。

早在周公时期,便提出“敬德保民”,而德治的发展,大概在于孔子,《论语》一书充分体现此种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贯穿《论语》始终,影响后世,直至今日。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国的皇帝,而秦国善于改革的政治家也不在少数,商鞅,李斯,韩非等为秦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但秦始皇及二世的猛如虎的苛政,使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灭顶而亡。

而后面的西汉则是充分汲取了秦王的惨痛经历,领导阶级对于前人亡国的深刻反省,《论语》乃至更深发展的儒家思想遇到了绝好的历史机遇,正式成为我国封建王朝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一步步演化为我国的治国方略,西汉由此成为我国繁荣王朝之始。

可见《论语》极其衍生出的思想对于政治,的确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论语》中反映出的“德治”思想,大概分为以下几点:其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显然,《论语》中对于德治的要求是从最上层的领导阶级开始的,也便是古代君主(以至于当今的党政机关)应该率先做出模范作用,道德标准是远高于法律制度的,这就要求领导阶级要更高对自己有高度的要求,领导阶级从根本上是为大众而服务的,不应身居高位而对自己无所要求。

这就说明,《论语》思想不仅仅是忠君,其更加强调的是领导阶级对民众的教诲与引导。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论文

论语.论文

《论语》论文论《论语》中的孝******学院:XXXXXXX专业:XXXXXXXXXX班级:20xx级学号:*******手机号:159XXXXXXXX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正文内容 (2)摘要:“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所提倡的行为,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对孝的重视。

而我们的传统孝道又是以孔子的孝道思想为基础的,孔子作为对孝道思想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孝道观自建立起就对中国人的行为、情感、思维方式以及中国社会的进程有着极深的影响,直至今日,孔子的孝道观在当代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论语》孔子孝文化正文内容:“孝”,从字义上解释是指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是指子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的、家里长辈的意愿,这是一种稳定的伦常关系。

而真正意义上汉传统文化里面的孝则是以“敬”为前提的,作为子女、晚辈,对“敬”的最好表达就是所谓的“顺”,即“孝顺”、“孝敬”,故孝的本质是也就是“顺从”。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这也就是说,那时的华夏先祖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

而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就是一位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孝道的思想家。

孔老夫子曾经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是对其弟子子游发问的回答,夫子在这里突出的一个“敬”字,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要对父母尽孝,不能只是赡养父母,不仅要物质上赡养,还要在态度上恭敬,是应该让父母过的舒适开心,故夫子的孝论并不单纯是指赡养行为,更重要的,夫子认为孝是一种内在情感,一种根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亲情。

这是夫子对孝行的那种较高层次要求的体现。

无外乎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孟子·万章上》)“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其伦理思想的根本内容。

夫子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必须拥有一颗仁爱之心的。

有关孔子的论文1000字

有关孔子的论文1000字

有关孔子的论文1000字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孔子的论文,供大家欣赏。

篇一:我心中的孔子对周礼的信心,源于对夏礼,商礼更深层的了解。

“克己复礼,立大丈夫志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孔子的至理格言。

“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那么,什么是“为仁”呢?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朝于斯,夕于斯,孔子尽可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但是,珍馐罗前,何以下咽?的确,根植于心的性情只仁,是需要锻炼的,犹如一块璞玉,即使蕴涵上好的玉质,未经开发之前,还不能说是纯善纯美的艺术品。

孔子以为,“为仁者,齐家治国平天下”,即要统治者施行仁政,道德之治。

德治和法治,前者唯上,暴行虐施,只能“毁家灭国乱天下”。

再说“君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孔子以为“刚毅,木讷,近仁”是核定君子品行的准则。

君子,就要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人是一根苇草,脆弱的草,但是一根有思想的草。

文人迂腐而可爱,灵魂的孔子成了国宝,昭示着文化的不朽。

进则从政,兼及天下;退则归隐,独善其身。

孔子也曾试图从政,情系苍生。

然而,他流离辗转,总也“报国无门”。

晚年的孔子私人办学,撰写术书,其著作也使瀚海书林,梅香千古!孔子思想,恩惠千古,泽被后世,被称为“万事师表”。

古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汉朝以来历朝历代都把儒学作为治世经传,极为推崇。

伏尔泰,西方文艺复兴的大师,如此的崇拜孔子,以至二十年如一日的始终悬挂孔子的画像。

他认为,孔子训导的儒生讲求气节、尊严、坐怀不乱,道德永比巴黎人来得清爽。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他是世界的。

从全球意义上来说,孔子的价值观念超越国界,超越时代;属于过去,也鉴照今天和未来。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北齐书·文苑传序》:“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

” 几天前,北大教授张颐武说“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

我以为,章子怡只不过是现代流行的一个符号,至多百年而已,而孔子则是永不过时的“万事师表”。

论语论文

论语论文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死后,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而论语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了儒家学说的重要思想:“仁”,“礼”,“乐”,“君子”,“好学”。

一:孔子之“仁”孔子“仁”的观念,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其概念范畴包含道德伦理,讲“爱”;政治伦理,讲“礼”;哲学伦理,讲“道”。

其精神深深的影响并主导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为中华文明谱写了不朽的篇章,也为世界文明发展史做出伟大的贡献。

“仁”在我们民族共有的家园在中国历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的大变革和转型时期。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在这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潜藏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

为了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孔子“仁爱”的思想有着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

1和谐的社会价值优于冲突的价值孔子主张“爱人”的思想是从自然之道为出发点,联系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与人生所应当遵循的道的标准。

在孔子看来,由于虚荣,人们会争强好胜,逞能好斗;由于利益,人们会使用不当的心机和行为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都是使得社会人际关系紧张的因素,也是使社会失去和谐的根本原因。

如果人们在社会中都能遵“道”(即仁道)行事,淡薄名利,社会的纷争势必减少,社会必将趋于和谐和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又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

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体现着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这就是当今社会之“道"。

2社会弱势群体的价值优于特权阶层的价值由于一些先天的和后天的条件的限制以及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当代社会出现了弱势群体。

大量弱势者的存在如果由于他们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和缺乏社会的关爱那么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势必会更加下降,对社会的认同感也会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也很难处于和谐之中。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孔子教育思想论文孔子教育思想论文【1】摘要:在东方的教育发展史上,孔子是不可不提及到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产生影响。

解读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教育具有启发和教育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孔子《论语》因材施教仁教学思想启示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孔子的教育思想从多方位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了解他的思想,对于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据记载,孔子门生三千,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教育沿袭着“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被贵族子弟垄断,平民子弟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是因为孔子首次提出“由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无论贫贱之人,还是富贵之人,都有接受的权利。

孔子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束修”是一条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

这并非孔子受他的礼,而愿意教他学习,只是“束�”是当时人们都能承担的,任何人均可到他们下接受学习。

这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故事跟能说明孔子对待受教育者资格的要求。

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

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一个人肯进取,不管其曾经怎样,只要现在能洁身自爱,以求获得教育机会,我们就不可以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

充分说明了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二、教育方法,内容和目标1.教育方法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是教育的基本方法。

2023年孔子名言议论文3篇

2023年孔子名言议论文3篇

2023年孔子名言议论文3篇孔子名言议论文1“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句话选自于《论语·公冶长》,意思就是说“勤奋好学,不以向比自己不如的人请教为耻。

”我想,这句至理名言应是我们当代学生乃至全社会所应具备的。

一定就有人问:“为什么呢?”敏,乃勤奋也。

好,乃喜爱也。

所谓“笨鸟先飞早入林,”你勤奋好学终会有所成就。

当你学习时,必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是必然的,有何“耻”可言。

通过勤奋学习,会增长见知,提升自我;不耻不问,又会进一步地升华自己。

因此,能做到它是十分重要的。

况且,对于社会来说,每个公民谦虚而优秀,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将得到无限的发展。

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的事,何乐而不为呢?那又怎样去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呢?说起来简单而又复杂。

孔子名言议论文2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家里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本书,我读了以后,觉得受益非浅。

特别是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格言,对我的教育意义最大。

这个格言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说的是:范仲淹是北宋时大文学家。

一次,他写了一篇__,对自己的__十分满意。

后来他的朋友李泰伯看了__,建议把“德”字改成“风”字,这样做既可以与前边的“云山”、“江水”相呼应,并且更有韵味。

范仲淹觉得李泰伯言之有理,便接受他的意见。

经过这个故事,更可说明,当自己有了令自己满意的成果,应当不耻下问,向人多请教。

无论是谁,只要有学问,都该去向他们请教。

我平时就没有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点。

正因为这样,我还失败过呢。

记得有一天,我正在做奥数题,做着做着,一道题把我给难住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可我还是一边思索,一边在草稿纸上比划着:“一定要把这道题给解出来。

”大约过了十分钟,突然妈妈回来了,看到我正在做题,就不打扰我了,可又看见我愁眉苦脸,问我:“怎么了,解不出来了,我跟你一起解,好吗?”“不用了,我自己做。

”我答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还是没有把那道奥术题给解开。

论语论文5000字

论语论文5000字

论语论文5000字篇一:论语小论文 3000-5000字论语小论文之论君子不器摘要:孔子曾说“君子不器”,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通说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像器皿那样只有一定的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无所不能。

但其实这句话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得到新的解读。

关键词:论语;君子不器;工具;解读在《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句很值得让人玩味的话:“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由于该句没有上下文,也无太多可确证的资料,因此人们很难断定孔子是在什么情景下讲出它的。

这简短的四个字,给后学之人留下了广阔的解读空间。

一“君子”一词在西周指贵族。

《书?无逸》:“君子所,其无逸”,郑玄曰:“君子止位在官长者。

”在《论语》中,“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通说认为,“君子不器”之“君子”专指有德者。

但笔者认为,两者兼而有之,只不过指有德者的成份更大一些罢了。

因为“君子不器”这句话出自《为政》篇中,该篇的内容中涉及到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当然,该篇还包括其他一些有关学习方法和孝悌思想的内容),由此观之,孔子在这里说出“君子不器”,虽然可以认为君子是指有德者,但也未尝不可以理解为有位者,理解为孔子有对为官者、有位者隔空喊话的味道。

可能有人会驳斥说“为政”这一标题乃为《论语》编撰者所加,不足以说明孔子此处之“君子”有指有位者之嫌。

但是,我认为,既然编撰者将“君子不器”一章列入《为政》篇中,必然有它的道理,要不然,为何不把此章列入其他篇中呢?況且将此处之“君子”理解为二者兼具,也完全能够讲得通。

“器”字作何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到:“器,皿也。

象器之口,犬所守之。

” [1]可见,“器”字的本意是“器皿”、“容器”之义,后引申为“器量”、“才用”和“人才”以及“器重”等意思。

而在《易传?系辞上》中所讲的“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器”则是一个哲学术语,指有形的具体事物。

论语论文_精品文档

论语论文_精品文档

论语论文《论语》读后感两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

记载成《论语》。

我们初中学习《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学习这一课程我有了自己的体会和心得,下面是我对学习《论语》之后里面两则论语的理解与认识。

《论语十则》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过来就是:“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当时初中老师讲课的时候只是让我们背诵,了解他的翻译,并没有过多的解释。

上大学之后又开了这一课时,老师深入讲解其中的意义。

老师说孔子的话只是几句却有深刻的意义。

外国友人经常佩服我们孔子所说的话,只是几个字却道出很深刻的意义。

《论语十则》第四则我也很有体会,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过来就是:“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读书却不思考其中所蕴涵的意思。

中国教育现在仍是填鸭式教育,我们也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

总是认为学习很多知识都是无用的,现在考虑一下是我自己没有用心去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

所以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

上学时候很爱空想,空想自己会怎样。

没有去认真学习自己该学的知识,有一段时间让自己的学习很不好。

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之后我了解到很多自己以前忽略的知识。

自己以前盲目的知识。

从这一课我学习到很多知识。

老师说很多外国友人现在研究我们中国文化,尤其是孔子,他们很想学会中国的文化知识。

我想我以后要重视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我学习的旅游英语,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更加重视自己的中国文学知识积累,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让自己可以为文化的发展可以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读孔子的论语心得(精选5篇)

读孔子的论语心得(精选5篇)

读孔子的论语心得(精选5篇)读孔子的论语心得(篇1)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我想要的东西。

有人读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的矢志不渝,有人读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谦虚,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我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当如何度过自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当如何过好自我的人生。

《论语》所传递的第一个生活的要诀,便是坚持平和的心态。

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

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往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样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够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

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

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

”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

”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欢乐。

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我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我心灵的安稳和欢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靠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

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我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

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应当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便是“爱”。

孔子仁爱思想的论文集合3篇

孔子仁爱思想的论文集合3篇

孔子仁爱思想的论文集合3篇【篇1】孔子仁爱思想的论文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

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

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

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

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

由仁之作为动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独特的人性观。

关键词:孔子仁礼相成动态人性观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其心的弟子颜渊已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已有差异。

孔子卒后,关于孔子学说的真谛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两千多年来,解释孔子的着述汗牛充栋,但孔子的思想却不仅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相反,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难以把握了。

不过,在众多不同的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为大家所一致认同的东西,这就是仁和礼。

尽管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

一、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

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论语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论语》的文本分析,探讨了孔子的思想,对其产生的根源,各
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将“礼”作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不足都做了较为详细地阐明。

孔子思
想的核心是“仁”,“道”是客观根本,“礼”是客观的“道”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外化。

关键词:《论语》;孔子;仁;道;礼
一、正确看待孔子和《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该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

“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
用。

”[1]作为儒家的一部经典著作,作为对孔子思想最直接最可靠地研究资料,我们必
须反复琢磨,力求在《论语》简短精炼的话语中领悟孔子思想的真谛。

孔子一生孜孜以求,在他不断追求、不断靠近万事万物之真理――“仁”的过程中,无形的“仁”也通过他的
言行举止表现出来。

从这个角度讲,孔子是我们探求真理的一个媒介,而《论语》又是我
们探求孔子思想的一个媒介。

我认为要以立体的眼光来看待《论语》一书。

翻开《论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看到书中对孔子这
个真理追求者的塑造。

前一部分是可见的,后一部分是隐形的。

孔子这一真理追求者的形
象是通过对其心得体会的描写而表现出来的,就像隐藏在二维画面里的三维画面。

孔子是
实在的,是勇敢的。

正确的认识了孔子,我们才能正确的看待《论语》,它是孔子在追求
真理――“仁”的过程中的所思所得的集成。

二、《论语》中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是围绕着对“仁”的追求而建立起来的。

他所谓的“仁”是主观与客观的
统一。

客观上表现为对万物之本――“道”的不懈追求。

主观上表现为对社会规
范――“礼”的提倡。

在主观上又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对自我的认识;二、与他人的
关系。

孔子一以贯之的是“仁”,而“仁”的核心是“道”,“礼”是无形的“道”在社
会生活中的外化。

“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孔子通过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观察,不断的学习、领悟而得以发现自然之“道”的真面目。

自然之“道”是无形的,它通过自
然界中的点点滴滴表现出来,所以必须善于观察自然界中极细微的东西,从而悟得自然之
真理。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这些心得体会都是通过对大自然的细
心观察而得来的。

学“道”是孔子学习的核心,通过对“道”的认识,孔子确立了对自我
的认识和与他人的关系。

孔子对自我的认识,首先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
以求之者也。

”[3]所以孔子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成为君子。

学习的过程就是修身养性,不断地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天“道”的过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孔子强调修身养性,君子要“温、良、恭、简、让”,要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这些品质都是天“道”在人身上的体现。

孔子认识到人的不足,贤良的统治者太少了,而普通的老百姓又都是愚人,为此他创
立了一套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礼”。

他提倡“礼”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和
谐相处,幸福生活。

“礼”是不得已的补充,是针对少数追求“道”而暂时未得和多数根
本就不知道“道”的存在的人而提出的。

孔子根据他对“道”的认识,将自然界无形的“道”化为人类社会有形的“礼”。

他最终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人都得“道”,都能够“从
心所欲,不逾矩”。

人的行为要符合“礼”,具体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是对父母要“孝”,对兄弟要“悌”,对君主要“忠”,对朋友要“信”,对百姓要“德”。

如此人
们才能安分守己,社会才能秩序井然。

三、“礼”、“法”之辩
孔子提倡的“礼”体现为一种自觉性。

他要求人要自觉守“礼”,通过不断的学习,
加强自我的修养而“克己复礼”。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人不自觉怎么办?孔子强调要“知耻”,那对于恬不知耻的人,又怎么办?想古往今来,圣人君子是极少数,大多数人
本心是不愿意学习而更愿意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

对此,孔子的解决办法是教育,他寄
希望于那极少数具有自觉性的贤人君子,希望通过他们以身作则,通过他们来教育大多数
不自觉的人。

“儒家秩序建构的思路是依靠圣人人格感化民众,形成以仁道价值为核心的
伦理政治秩序。

按照儒家的思路,要实现从天下无道向天下有道的转变,只有圣人成为君
主或者君主成为圣人,才能施展其超凡的道德感化力量。

”[5]可是自觉守“礼”的人不
一定就是统治者,不是统治者那么他的影响力就会大大降低。

相反,多数统治者都不自觉
守“礼”,统治者不自觉守“礼”,那么老百姓自然不会自觉守“礼”。

更有甚者,他们
不自觉守“礼”,却强制老百姓要守“礼”。

如此这般,“礼”就变了味了,此“礼”已
非孔子之“礼”。

“至于孔子提倡正人正己,要求在位者先正其身,虽然包含了对在位者
要有所约束,有所节制的意思,但在封建社会里,这一点实际上不可能真正实现。

”[6]
在孔子所生活的年代,他周游列国,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一个理想的君主。

再纵观我们几
千年的历史,也是治世短而乱世长。

单纯地依靠人的自觉性来守“礼”向“善”,进而不
断地接近于“道”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只有通过制定“法”,从外界给所有的人(包括统治者)一个外在的约束力,防止人们作恶。

一切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一切人一旦违“法”都必须受到惩罚。


样在保证人们不犯错或少犯错的前提下,再鼓励人们守“礼”向“善”,自觉地追求天“道”。

参考文献:
[1] 论语今读.李泽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3).
[2] [3][4]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2021.(94,70,12).
[5] 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成云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12).
[6] 孔子研究论文集.中华孔子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11).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