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内容和孔子的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的内容和孔子的思想《论语》一书共二十篇,每篇选取首章第一二句的二字或三字为题,依次为:

1、《学而》

2、《为政》

3、《八佾》

4、《里仁》

5、《公冶长》

6、《雍也》

7、《述而》

8、《泰伯》

9、《子罕》

10、《乡党》

11、《先进》

12、《颜渊》

13《子路》

14、《宪问》

15、《卫灵公》

16、《季氏》

17、《阳货》

18、《微子》

19、《子张》

20、《尧曰》这二十篇文字不管孔子弟子记孔子语言也好,孔子回答弟子的提问也好,或者时人相言,君臣对答也好,不外乎记载孔子和孔子少数学生的言语、行事。所以,要研究孔子和孔门弟子,《论语》首先是应当阅读的书,也是比较可信的书。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基本思想主要是通过《论语》反映出来的。在政治上,孔子是近乎保守主义者。他相信周王朝是社会制度的最完美形式,从而以维护周天子的一统天下和重建文武周公事业为己任。但是,他又不是一个冥顽不灵、抱残守缺的人。为了能使周王朝百世不替地延续下去,他主张改善统治者和人民的关系。他认为,对老百姓的统治不能只靠“政”和“刑”,也要注意“德”和“礼”。为此,他要求统治者必须具备“贤”和“德”的素质,呼吁通过“举贤才”之类的措施来改善统治者的状况。

基于这些认识,他提出了“礼”和“仁”这两个孔子学说中最重要的范畴。“礼”是指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区别等级名分的典章、制度、规矩和仪节。“仁”指最高的道德规范,主要是说人们之间应该相爱。他认为这二者是互相补充、互相包含、互相制约的。礼是外在的行为准则,仁是内在的行为状态。礼必须以仁为思想基础,否则就流于形式;仁必须以礼为客观标准,相爱有所节制,否则便乱了伦次。应该看到,这一学说的实质是为维护旧制度作论证的。因为在阶级社会里,这样

的人类之爱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孔子能提出“爱人”的口号,把它作为“仁”的一个定义,用以补充“克己复礼”的解释,这在思想发展史上说,应该算作一个进步。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者身分变化的事实。

在哲学上,孔子是唯心主义者。他相信天命,认为人的死生富贵,事的兴衰成败,都由天命在冥冥中决定,人力是无可奈何的。然而,他又肯定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下不是天生的,人的努力可以极大的克服天命的限制。他也不相信鬼神。他认为人当中,有的是“生而知之”的天才,有的是“不可使知之”的蠢才。这是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先验论的错误,但多年的教育实践又使他相信,通过经验,运用思考,反复练习,勤于切磋,是一般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这种认识又使他回到唯物主义的路线上。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注意分析学生的不同性格和水平,并能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他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向垄断教育的旧习惯公开宣战。

总之,《论语》中保存了孔子的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内容“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