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_小学四年级-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作文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c29b0df5335a8103d2205d.png)
第五单元作文一、习作内容解读老师:老师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习作的内容。
我们学习了本组课文,还搜集了有关的资料,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让我们把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收获和大家交流,可以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说说身边的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说说自己的收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实的感受。
习作的题目由自己定,写完后认真修改。
而后把习作和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整理,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墙报。
下面的资料供大家交流或学习时参考。
l2003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蔓延开来。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这是生命与疾病的抗争。
在充满生命危险的病区里,那些可敬可亲的白衣战士,面对病魔,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前百个病人的康复,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
邓练贤、叶欣、王晶、丁秀兰、李晓红……这些闪光的名字后面,都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l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护士,忠于职守的警察叔叔……他们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光彩。
l树,砍断枝条还能再生;草,烧了还能再长。
悬崖上的一颗松树茁壮地生长着,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一粒种子,可以掀翻压着它的石块,顽强地向上生长……老师:老师们,看完习作内容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本次习作内容透露了哪些信息?1.本次习作,安排了“热爱生命”的内容,要求我们进行习作指导。
2.可以写身边的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
3.可以写身边热爱生命的人。
4.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5.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实的感受。
6.习作的题目由自己定,写完后认真修改。
老师:老师们,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1.写一写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说说身边的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说说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2.题目自己定,写完后认真修改。
青年教师朋友:教学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什么准备呢?武老师: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做好的准备有以下几点: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起因、发展、高潮、结束)生活细节描述2、关于口语交际课:我们学习了本组课文,还搜集了有关的资料,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https://img.taocdn.com/s3/m/49adc29e9e31433238689340.png)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而交友、与人 相处,是需要智慧与爱心 的。、、、、、、、
猜2一:解猜读它“是朋个友”什么字,并解释 其内涵。
这是 “友”字的小篆写法, 它看起来像两只同时伸出 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 握手。握手是为了表示友 好,就像生活中的朋友相 见,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 相握,以表达亲密友好之 情。所以“友”字本义是友
• 一般当官的, 如果他所交的朋友讲信用, 重德行, 那么他就会 帮助君王做出放多有益于国家的好事来, 所以可以判定他可 以升官。这就是所说的好官。
• 君主圣明, 大臣贤能。如果君王有失误, 大臣们会当着您的面 直言劝谏。那么国家就会一天天兴盛起来, 君主也一定受人 尊敬。这样的君王才是好君王。我不会给人看相, 只不过能 够观察他所交的朋友的情况。”
• 赏析: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 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 大影响。说明交友的重要性。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赏析:交个好朋友,可以相 互帮助,共同成长。
说出你所搜集的名言警句(能够 说出自己的赏析更好)。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请同学们大胆举手,用现代汉语 讲述课本第34页故事典故。再 听老师补充的故事!
当你的好朋友考试是要抄你的
试卷时,你会——
1、老师告发。
()
2、劝他自己去向老师承认错误。( )
3、不告发她,但私下告诉他以后不要
这样做。
()
4、只当没看见,以保持好朋友的关系。
()
富兰克林
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 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 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纯真 的赞美。
开 场白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含义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447457a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6.png)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含义摘要:1.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及实用性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含义及实用性4.结合现代社会,阐述这两句话的现实意义5.总结:如何运用孔子的智慧提升个人品质和人际关系正文: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他的学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有两句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分别阐述了学习方法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解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
这里的“学”指的是学习,“习”是练习、实践的意思。
孔子认为,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这句话的实用性在于,它鼓励人们不断地学习、进步,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能力。
其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则强调了友谊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在这里,“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孔子认为,交朋友要有原则,要交志同道合的人。
当远方的朋友来到身边,这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值得珍惜。
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友谊,广泛交往,拓展自己的人际圈子。
在现代社会,这两句话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像孔子所说,不断地学习、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要珍惜友谊,广交朋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孔子的这两句话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智慧。
我们要把这两句话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不断学习、实践,提升自己的品质和人际关系。
小学语文课堂教案:古文诵读《论语》中的“学而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案:古文诵读《论语》中的“学而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98aa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d.png)
小学语文课堂教案:古文诵读《论语》中的“学而篇”一、引言《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其中的“学而篇”是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重要篇章。
本教案以小学语文课堂为背景,针对《学而篇》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学而篇》的基本内容,理解文言文的特点;2. 学习运用注释和翻译等辅助工具,解读古文;3.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4. 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论语·学而篇》;2. 音频或视频资源:《学而篇》的朗读音频或视频资料;3. 教学辅助工具:注释和翻译的教学材料、笔记本、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以“学生的学习困惑”为情境,引入《学而篇》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 导入铺垫播放《学而篇》的朗读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古人的语调和韵律,为后续的课堂学习做铺垫。
3. 预习导引在讲解之前,向学生提供《学而篇》的版本,鼓励学生预习课文并在课前做好必要的标记和注释。
4. 课文讲解- 第一段:首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段,并解读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时习”和“不亦说乎”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探讨“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重要性”之间的关系。
- 第二段:引导学生朗读第二段,并解读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解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两个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待人接物”的道理。
- 第三段:引导学生朗读第三段,并解读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解释“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段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其他段落:按序讲解其他段落的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学而篇》的整体思想。
5. 文本理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学而篇》中的习语和成语,并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https://img.taocdn.com/s3/m/54f6552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0.png)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文集。
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审美意识、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的“论”字,我们通常都读为lùn,比如议论、讨论,为什么这里要读作lún呢?这还要从这本书的书名含义去寻找答案。
最早谈论到《论语》书名含义的是汉朝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其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纂”一词,就是编撰的意思。
也就是说《论语》这部书是孔子死后,其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先师的言论编撰而成的。
试问,在当时哪个弟子敢对先师孔子的言论擅发“议论”呢?所以,“论”不是评论、议论的意思。
因此,《论语》一书的正确读法就是lún yǔ。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其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层面:表现在伦理道德层面的仁,表现在社会政治领域的礼,以及“中庸”这一方法论原则。
而“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具体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它出自《论语·学而》篇的首章。
此章的完整上下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孔子说:学到了,然后时常去温习它、实践它,不也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恼怒,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学而》是《论语》的首篇,篇内首章就是“学而时习之”。
《论语》二十篇,篇内各章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但也有大致的侧重。
以《学而》而言,按照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来说就是:“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https://img.taocdn.com/s3/m/654ee2f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7.png)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说:“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这句话出自《论语》。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扩展资料
1、《论语》开篇的这几句话,并不是简单谈读书学习这么简单,而是讲如何学做人,如何做学问。
学而时习,与朋友共,不为人知而不愠,就能不断增进美德,开启智慧,就能使自己的心灵获得滋养,思维得以拓展。
2、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
“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https://img.taocdn.com/s3/m/6e60026c25c52cc58bd6be26.png)
孟子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有一群知己好友常伴左右,闲来聚聚,没事聊聊,高兴时畅饮,郁闷时倾诉,真是一件极其幸福、快意之事。
因此蒲松龄曾感慨“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不一定会一直在身边,但永远会心藏一份牵挂;真正的知己也许会很久不见,但见面时会一样的谈资颇丰、话题不断,不会有丝毫的生疏感。
马克思曾说“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人生离不开友谊。
”多个朋友多条路,同样也会多一份快乐,多一个依靠,因此人要广交好友,这样会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有朋自远方来教案
![有朋自远方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8dba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1.png)
有朋自远方来教案标题:有朋自远方来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含义,并能够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开放心态。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义。
2. 学会运用这一成语表达对朋友的欢迎之情。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成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对朋友的欢迎之情。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3. 录音设备和音频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国家的景观和文化,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成语的理解。
讲解(10分钟):1. 介绍成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义和来历。
2. 分析成语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课本上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相关的阅读材料。
2. 学生独立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3.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
讨论与表达(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成语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提供相关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对朋友的欢迎之情,鼓励他们使用成语进行表达。
扩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示朋友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场景。
2. 鼓励学生运用刚学到的成语和表达方式展示对朋友的欢迎之情。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重点和学生的表现。
2. 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并提出问题或反思。
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成语的作文,表达对朋友的欢迎之情。
2. 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关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有朋自远方来》教案设计
![《有朋自远方来》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2a47420029bd64793e2cdd.png)
《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借助网络查找资料,积累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诗词、成语典故等;2.通过思考交流、发表见解,明白交友之道;3.自信展示风采,广交益友。
一、导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
古人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
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
世界华人成功学激励大师陈安之先生说:“要成功就要和成功者在一起”,所以我们要成功,交友很重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更重要。
为了引导大家学会选择朋友明白交友之道,今天我们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来叩响友谊的大门。
介绍本课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板书:有朋自远方来】二、介绍课前准备——分组任务课前老师布置了任务——搜集关于“交友”的相关资料,名言警句—— 1,2 组;诗词文章—— 3,4,5 组;成语典故——6,7 组;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搜集整理的内容不少于十条,然后由组长筛选汇总。
三、交友之道:(一)学生展示自学情况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这节语文课的精神成长先从积累开始。
老师把课堂交给各个小组,由各个小组代表展示他们搜集的资料。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资源共享,大家要仔细聆听各小组代表的要求,好好积累与交友有关的内容。
有请名言警句小组代表:【板书:交友之道】( 1)交友名言警句45 条,现展示【学生代表():我们小组搜集的是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一共搜集了其中的 10 条,大家可以看手中的资料请小组的成员跟我齐读,请其他同学 1 分钟内记住其中的两条。
开始,好!时间到,A、B、C你们回答。
】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②在背后称赞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友。
——塞万提斯③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培根④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
——爱默生⑤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综合有朋自远方来教案设计
![综合有朋自远方来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caa3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d.png)
综合有朋自远方来教案设计《有朋自远方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学会整理和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掌握待客之道。
在具体的交际实践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等基本的交际技能,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在活动中体验到与人交流的乐趣,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在具体的交际实践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等基本的交际技能,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三、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体验到与人交流的乐趣,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教学PPT,一个玩具熊。
学生:搜集有关待客的小品、故事等资料;排练表演待客的情景。
五、教学过程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与人进行交流,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待客。
我们如何待客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有朋自远方来》。
(板书课题)学习新课。
(1)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①教师讲述故事《孔融让梨》。
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待客要做到哪几点?③除了上面讲到的待客之道外,你还知道哪些待客之道?学生自由回答。
④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待客之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迎客、待客、送客。
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2)学习迎客。
①你准备怎样迎接客人?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迎接客人时,我们应热情、亲切、有礼貌。
我们应该根据客人的身份和实际需要,预先做好准备,如打扫房间、整理桌椅、准备茶水等。
如果客人是首次来访,我们要预先告知家长,并欢迎客人光临。
如果知道客人喜欢某些物品或食品,可提前准备好。
如果客人是远道而来,还要预先告知衣着、交通工具等情况。
总之,我们要用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客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②学生表演不同的迎客方式。
教师相机指导点评。
③除了上面表演的这些迎客方式外,你还可以表演哪些迎客方式?学生自由表演。
(3)学习待客。
①在接待客人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方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在接待客人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文明、礼貌、热情、亲切;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客人的提问要耐心解答;在交谈中要尊重长辈;对客人提出的要求要尽力满足;对客人送来的礼物要表示感谢等。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99623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c.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课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论语》中的经典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等。
2.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写作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1.了解《论语》中的经典名言。
2.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写作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论语》中的经典名言。
2.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
3.文言文的基本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1.教师授课,解释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讲述《论语》中的经典名言。
2.通过朗读和分析文言文文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和阅读能力。
3.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老师介绍《文言文》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教学目的和意义,并讲述文学阅读的重要性。
2.老师出示《论语》中的经典名言,让学生尝试理解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二、知识讲授(25分钟)1.老师讲授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如句子的成分、修饰方法、简化方法等等。
2.老师通过上述讲解,让学生了解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技巧。
3.老师讲述《论语》中的经典名言,并让学生朗读文章,并借助英文解释讲解句子内容和意义。
三、文言文阅读(35分钟)1.老师出示一篇《论语》的文言文阅读文章,让学生朗读,并解释文章的基本意义。
2.老师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句子结构、修饰方法、简化方法等。
3.学生跟读、欣赏文言文,力求正确理解文章意思。
四、文言文写作(30分钟)1.学生通过模仿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练习文言文写作,可以选择保留作者原本的词义或更改归纳成自己的词义。
2.学生可以根据题目创作自己的文言文短文并发表。
五、总结(10分钟)1.老师总结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让学生回顾学习所得,强化学习效果。
2.老师鼓励学生参与文学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四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篇目论语三则
![四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篇目论语三则](https://img.taocdn.com/s3/m/3808767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c.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篇目论语三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作品赏析】
君子之行,圣人之心是学生立身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认知就不要学圣人之学。
此时虽不知圣人为何行止,但要有君子的基础,这是我们学习基础也是不可含糊的东西,心性不可在此有一丝一毫的偏颇,否则学之大患,行之大难。
以后的世间各种缘法起始处行之也知如何约束自己。
虽不可能遍成大家但也不坏一世苦读修身之功。
【大意】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件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件愉快的事?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作品赏析】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
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
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注释】
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
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大意】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大意】
孔子说∶“好品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e82f4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a.png)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教学步骤】一、导入提问:影响几千年中国思想文化的书是什么?有可能出现各种回答。
老师分析后可揭示答案:是《论语》。
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然后老师还介绍了《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是新鲜的,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预习提问:(1)大家预习课文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
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子曰”呢?(2)《论语》的“论”,习惯上读lún。
谁知道《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3)孔子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对孔子和《论语》进一步的认识。
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具体搜集资料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全新概念。
此外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了铺垫。
)三、整体感知、诵读(1)提出要求: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三条基本方法:一是诵读,这是最基本的,凡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背得烂熟,不要求背诵的也要读得十分流畅二是用心领会课文的意思三是自己动手,积累词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https://img.taocdn.com/s3/m/9ea320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f.png)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
《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
(2)时习:按时温习。
(3)说(yue):同“悦”。
(4)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同门就是同一师门,也就是同学的意思。
(5)愠(yun):怒。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解读:
求知自得其乐,交友衷心喜悦,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
好一个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现代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
知识爆炸,读书囫囵吞枣犹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结友工于算计;追名逐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
古典风范荡然无存,现代焦虑油然而生。
你我扪心自问:还有儒雅的君子风度吗?还有几多衷心的喜悦几多无猜的欢乐呢?。
四年级下册语文论语
![四年级下册语文论语](https://img.taocdn.com/s3/m/6a61d6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7.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论语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1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https://img.taocdn.com/s3/m/073bf5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9.png)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学习是每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关键。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学习不再仅仅限于课堂上的知识获取,而是成为一种不断发展和积累技能的过程。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开始意识到学习永无止境,并且应该与他人分享,从而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成就。
标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正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名言。
它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通过亲友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所带来的益处。
首先,学习是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才能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社会需求。
通过努力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习不应该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应该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正如标题所说,“有朋自远方来”,意味着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带来更多的收获和成就。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们可以听取他们的观点和经验,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同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馈和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这种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我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团队合作的环境。
另外,与他人互动和交流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当我们与其他人交流时,我们可以分享彼此的学习经历和成果,鼓励和激励彼此继续努力。
此外,与他人一起学习和讨论,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互相启发、激励和督促,共同进步。
最后,学习与他人互动还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建立长久的友谊。
这样的社交网络不仅能够带来快乐和满足感,还可以帮助我们共同成长和发展。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职业发展中,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_小学四年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_小学四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46a05a8b7fd5360cba1adbf9.png)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_小学四年级(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教案资料、试题资料、教程资料、课件资料、好词好句、诗词鉴赏、文学资料、知识科普、作文大全、古文杂谈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materials, tutorial materials, courseware material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poetry appreciation, literature materials,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s, ancient essays, etc.think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aterials, so stay tune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_小学四年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是广场上的迎客松在向新来的客人打招呼呢!瞧!迎客松的树干多么粗壮啊,两个小朋友才合抱得起来;树皮上的沟纹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的道道皱纹;树冠呈圆锥形,树叶郁郁葱葱、层层叠叠,中间没有一点缝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_小学四年级-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是广场上的迎客松在向新来的客人打招呼呢!瞧!迎客松的树干多么粗壮啊,两个小朋友才合抱得起来;树皮上的沟纹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的道道皱纹;树冠呈圆锥形,树叶郁郁葱葱、层层叠叠,中间没有一点缝隙。
微风吹来,树叶沙沙地响,像一个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沿着林阴路走,就到了湖边。
湖是椭圆形的,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湖水真静啊,静得像一幅定格的画;湖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下的小鱼在和水草玩捉迷藏呢;湖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碧玉。
我正坐在湖边的石凳上休息,忽然,从左边的琴行里飞扬出一段婉转悠扬的旋律。
它时而快,时而慢,时而缓,时而急,美妙极了。
湖边原本是亭亭玉立的杨柳,仿佛也陶醉了似的随风摇曳,婀娜多姿。
循着琴声一路走去……琴行里的生意可真火。
一进门就传来了服务员热情的问候:“欢迎你来到柏斯琴行。
”接着她便会向客人们讲这些乐器的来历以及制作工艺。
数不尽的乐器尽收眼底,真令人眼花缭乱。
瞧!那黑色的琴面,乳白的琴键,在淡淡的日影中反射着柔和的、耀人眼目的光波。
看那墙上挂着的手风琴:红色的琴身,黑色的风箱,雪白的琴键,亮得耀眼。
再看看它们的标价,有的钢琴居然要140万,比一辆汽车还贵。
我试着弹了一下,感觉非常好,难怪这么贵呢。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