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控制我国农村环境污染
治理乡村污染
治理乡村污染引言概述:乡村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乡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农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乡村污染治理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源头控制、环境监测、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政策支持等五个方面,分析并阐述治理乡村污染的措施。
一、源头控制1.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加强农业废弃物和农药使用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1.2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升农村污水处理水平,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1.3 严控农业化肥使用。
加强对农业化肥的管理和监控,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农业化肥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二、环境监测2.1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
完善农村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农村环境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农村环境污染情况。
2.2 加强环境数据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警乡村污染问题,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3 强化环境监管。
加大对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乡村污染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和风险。
三、农业生产3.1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鼓励农民采用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3.2 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
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3 支持农田水利建设。
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减少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污染。
四、农村生活4.1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加强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倡导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等绿色生活方式。
4.2 发展农村环保产业。
鼓励农民发展环保产业,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等,促进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
4.3 提供环保教育和培训。
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
五、政策支持5.1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乡村污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形成科学合理的治理政策和措施。
环保污染源头治理措施
环保污染源头治理措施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污染对人体、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环境污染治理的最有效手段是在源头上控制。
本文将介绍环保污染源头治理的几种常见措施。
措施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一方面,环境污染治理必须依靠法律的约束。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实施行政处罚,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基础。
不仅如此,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污染企业有重大违法行为时,必须严格追究责任,并进行严厉的惩罚,这才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彻底遏制污染行为的发生。
措施二:工业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另一方面,制定更严格的工业排放标准,减少污染排放,是减缓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
随着污染源数量的增加,对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
如果企业的排放不达标,将会面临高额的罚款甚至停产等处罚。
此外,要加强对企业污染排放情况的检查和监控,确保企业排放达标、环保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措施三:推广环保技术在环保污染源头治理方面,技术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对于污染物的处理和减排,环保技术可以提供很多解决办法。
工业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同时,也要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采用最新的绿色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推广环保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措施四:加大宣传力度环保污染源头治理的成功,不仅要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通过加大对环保知识宣传的力度,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才能够形成一种全民行动,共同参与环保。
政府部门可以倡导社会参与环保行动,企业可以采用环保标准和产品,引领消费者通过消费行为参与环保事业。
总结环保污染源头治理是我们环境治理的主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执法,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和采用环保技术,公众可以通过增强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行动来完善环保治理体系。
只有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才能够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污染源头控制的关键举措有哪些
污染源头控制的关键举措有哪些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污染源头控制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那么,到底有哪些关键举措能够有效地控制污染源头呢?首先,加强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从宏观层面进行污染源头控制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避免高污染企业过度集中在某一区域。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例如,将重污染工业企业设置在远离居民区和生态敏感区的地方,同时建立完善的环保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等。
在产业政策方面,政府应鼓励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扩张。
对于那些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关停或整改。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逐步减少污染源的产生。
加强环境监管力度是控制污染源头的关键环节。
环保部门要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其达标排放。
对于违规排放的企业,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增加其违法成本,从而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规。
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也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作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应当认识到环境保护是其应尽的社会责任。
通过加强对企业的环保宣传和教育,使其了解污染的危害和环保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从生产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清洁生产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等方式,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在化工行业,可以采用先进的反应技术和分离技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在制造业,可以推广使用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线,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也是控制污染源头的重要举措之一。
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及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及措施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及措施近年来,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城乡结合部更为明显,农村环境污染已经严重阻碍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影响农民的身《关于环境友好流失率高,造成土壤污染。
(二)规划、建设和管理滞后,造成人居环境污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
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未能跟上,没有将环境与土地、产业与发展等规划有机结合,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或者与工业区混杂。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因为基础设施和管理不完善,其产生的污染物一般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
在我区的辛安河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地,沿河周围二十多个村庄年产生的200万吨生活污水约有一半进入河道。
逢雨季,更是将村落中的污染物全部冲刷进入水体,对水源地环境安全造成隐患。
(三)乡镇企业污染和养殖场污染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污用,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污染源治理的环保专项治理资金。
乡镇和村一级行政组织普遍财源不够,难以建设污染治理基础设施。
这就造成了农村聚居点污染日趋严重的现象。
(二)农村污染治理对策一是要加强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兼顾。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项目的环境准入制度,把好项目审批关。
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坚决制止高耗能、高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进区投产,杜绝工业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对现有的污染企业,要制定治污目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进行整改和治理。
整中,术,四是在规划中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内容应是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控制性规划。
《2024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范文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其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农业集约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并探讨有效的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二、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1. 污染概况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等方式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2. 主要污染源(1)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为追求农作物产量,部分地区存在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
(2)畜禽养殖业: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
(3)农田地表径流:降雨等自然因素导致农田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
三、控制技术研究1. 源头控制技术(1)精准施肥技术:通过土壤检测和作物需求分析,科学确定化肥使用量,减少化肥流失。
(2)生物农药和有机农药替代技术:研发和推广生物农药、有机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3)生态养殖技术:通过改进畜禽养殖方式,实现粪便和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2. 过程控制技术(1)农田水土保持技术:通过建设农田防护林、坡地梯田等措施,减少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
(2)农田排水系统优化:合理设计农田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机会。
3. 末端治理技术(1)湿地处理技术: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对水体进行自然净化,去除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
(2)人工湿地和生物滤池技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对农田排水进行人工净化处理。
四、技术应用与前景展望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已经在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精准施肥技术和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有效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生态养殖技术的实施,使得畜禽养殖业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农田水土保持技术和排水系统优化措施的落实,大大降低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风险。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其污染不仅影响土壤质量,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因此,了解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1. 污染范围广泛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矿业开采区、冶炼厂周边、化工企业集中区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土壤镉含量往往超过国家标准,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2. 污染程度严重受镉污染的农田往往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甚至出现绝收现象。
同时,镉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健康问题。
此外,镉污染还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3. 污染源多样农田土壤镉污染的来源多样,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如过度施用磷肥和污水灌溉)等。
这些污染源相互交织,使得镉污染问题更加复杂。
三、防治对策针对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应采取以下防治对策:1. 源头控制(1)加强工业排放管理:严格实施排放标准,加大对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工业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2)合理规划矿业开采和冶炼活动: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开采区域和规模,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同时,加强冶炼过程中的尾矿处理和回收利用。
(3)减少农业活动中的镉污染: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磷肥使用量;加强农田灌溉管理,避免污水灌溉;合理利用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减少土壤污染。
2. 土壤修复与治理(1)物理修复:采用客土法、换土法等物理方法去除土壤中的镉。
这些方法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镉的含量,改善土壤质量。
(2)化学修复:通过施用改良剂、拮抗剂等化学物质来降低土壤中镉的活性或减少其吸收。
例如,施用石灰、磷酸盐等物质可以与镉结合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从而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
(3)生物修复: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及其代谢产物来降低土壤中镉的含量或减少其危害性。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
殖。在污 染排放 强度上并不 低于 工业 企业的 集约化养 殖场 ,其污 染危 害更 加严重 ,不 仅会 带来地表水 的有机污 染、 富营养化污 染、大气的恶臭污染 、 甚至地 下水污染 、畜禽粪便 中所含病 原 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 另外 ,农村 由于污水灌 溉和堆 置 固体废 弃物 ,大 量承 受 了工业污染 的 转移 ,导 致了土壤 的重金属 污染 以及 延伸的食品污染。
莪 国农村环I 竞 污染t t I 1  ̄ 与控制j 【 策
偃师市城管局 牛新章 一源自、我 国农 村 环境 污染 现状
( 一 )现代化 农业生产 带来 的环 境污 染 我 国人 多 地 少 ,化 肥 、农 药 的 使 用成 为提高土 地产出水 平的重要 途 径 。按耕地 面积计 算 ,化肥 使用 量达 4 0 t / k n i ,远远超过发达 国家为防 止化 肥 对土壤 和水体 造成危 害而 设置 的单 位 面积施 用量安 全上限 。化 肥利 用率 低 、流失率 高 ,不仅 导致农 田土壤 污 染 ,还 通过农 田径流造成 了对水 体的 有 机污 染 、富营 养化污 染甚至地 下水 污染和空气污染 。 因为大棚农 业的普 及 ,地膜 污染 也在加剧。 ( 二 )农村农业废 弃物污染严重 种植 业废 弃物 ( 秸秆 )和养殖 业 废 弃物 ( 畜禽粪 便 )是农业 废弃 物的 两个主 要来源 。我国每年产 生各类 农 作 物 秸秆 约 6 . 5 亿t ,其 中 4 0 % 未 被 有 效利用 ,秸秆随处堆放或就地焚烧 , 严 重污染了环境 。 ( 三 )我 国农村规划不 合理 造成 人 居环境污染 随 着现代化 进程的 加快 ,小 城镇 和 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 。 但在 “ 新 镇 、新村 、新房 ”建设 中 ,规划和 配 套 基础设 施建设 普遍未 能跟上 :大部 分 城镇 只 重视 编 制 城 镇 总 体 建 设 规 划 ,忽视 了与土 地 、环境 、产业发 展 等 规划 的有机联 系 ,规划之 间缺位 或 不 协调 , 农 村聚 居点则 缺少规划 ,使 城 镇和农 村聚居 点或者 沿公路发 展 , 形 成马路 和带状 集镇 ,或者 与工业 区 混 杂。小城 镇和农 村聚居点 的生 活污 染 物则 因为基础设 施和管 制的缺失 一 般 直接 排入周边 环境中 ,造成严重 的 “ 脏 乱差 ”现象 。每年产 生约 1 . 2亿 t 的农村 生活垃圾 ,几乎全部露天堆放。 每 年 产 生 超过 2 5 0 0万 t 的农 村 生 活 污 水几 乎全部直 排 ,使农村 聚居点 周 围 的环境质 量严 重恶 化。 ( 四 )乡镇企业 布局不 当产生 工 业污染 目 前 ,我 国 乡 镇 企 业 废 水 C OD 和 固体 废物 等主要污 染物排放 量 已占 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 5 0 % 以上 , 而且 乡镇企业 布局不 合理 ,污 染物处 理率 也明显低 于工业 污染物 平均处理 率 。与 乡镇企业 存在 类似污 染问题 的 是 ,近 些年来 在人 口密集地 区尤其发 达 地区蓬勃 发展起来 的集约 化畜禽养
环境保护知识:以源头控制为手段,推进环境治理
环境保护知识:以源头控制为手段,推进环境治理近些年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保护我们珍爱的环境,人们提出了许多治理环境的方法。
其中,以源头控制为手段,推进环境治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探讨以源头控制为手段,推进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源头控制的概念和意义源头控制是指在环境污染治理中,从污染的发生源头开始,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从而使环境污染治理变得更加高效和有效。
源头控制的含义是对血液下药,把污染源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了环境的进一步被污染和破坏。
源头控制在环境保护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源头控制可以控制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防止污染产生和蔓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
其次,源头控制是最经济的治理手段之一,能够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减少经济浪费。
第三,源头控制也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保护全球环境,共同推进全球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源头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法源头控制的实施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加强环境监管环境监管是源头控制的基础。
城市环境、工业废水排放和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需要加强灵活的监管和管理,同时,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合理的监管方式,确保监管有效执行。
2.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国际公认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推行此认证可以促进企业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以及环境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而影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3.加强绿色化建设加强绿色化建设,是实施源头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土地规划及开发中,应尽量选择生态优先、节能环保的方案,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建立绿化标准,采用绿化山地、河道、湖泊、沼泽等环境恢复措施。
4.发展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可以代替传统的燃料、热电力等能源,减少污染物产生,这对源头控制是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从源头控制污染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从源头控制污染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重要性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源头控制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立和完善污染源头管理体系是保护环境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探讨从源头控制污染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管理体系。
一、源头控制污染的定义及作用源头控制污染是指通过对污染物产生过程、发展过程和传递途径进行监控和控制,以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传播。
源头控制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物排放量,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达到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目的。
源头控制污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源头控制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和采用环保设备等手段,降低或消除产生的污染物。
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2. 避免或减少环境损害:源头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避免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3. 降低治理成本:源头控制可以从污染源头进行控制,避免了对污染物的后处理和治理,能够大大降低治理成本。
预防优先原则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可以通过源头控制的引入实现,减少社会经济的负担。
二、源头控制污染的管理体系为了实现源头控制的目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源头控制管理体系。
1.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环境影响评价是控制污染源头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可以对新项目、新工艺或新产品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能够引导企业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环境问题,避免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中。
2. 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全面管理环境的体系。
如ISO 14001为基础的环境管理体系,它通过规范和指导企业合理使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企业实现减排和节能减排目标。
环境污染的源头控制与治理
环境污染的源头控制与治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着生态平衡,还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而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控制,需要从源头入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一、强化环境监管环境监管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手段之一。
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管,确保其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度损害。
对于存在重大环境污染隐患的企业,应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更为严格的惩罚措施,使其承担起环境责任。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数据公开,增加信息透明度,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自发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环境污染治理不能离开法律的支持和规范。
政府应加强环境立法,制定出一系列配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
同时,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机制。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环境污染责任的界定和追溯,推动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形成厂商自律和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
三、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生产能源产业和工业生产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而清洁能源和绿色生产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推广和支持,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政府还应从政策层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风险。
在绿色生产方面,政府可以给予税收减免、奖励等激励政策,引导企业朝着绿色化发展。
四、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应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行为。
此外,还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参与度。
重大环境决策和治理行动应该倾听民意,征求公众意见,形成社会共识。
只有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才能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需要从源头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及其成效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及其成效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交通运输等活动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有害化学物质被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造成了树木枯死、鱼类大量死亡、土地退化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强环境监测、加强立法和强化处罚等方面入手,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保护我们的家园。
一、从源头控制污染从生产过程中防止污染的产生是最有效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通过从源头控制污染,可以降低环境治理的难度和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一方面,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环保制度,提高环保意识,遵循环保法规,严格遵守废气、废水、固废的排放标准,采取减排、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企业逐步实现环保目标,确保生产过程中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二、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的观测和分析,可以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政府倡导公众参与监测,提高环境意识的普及度,推动全民监测,把环境治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民众身上。
同时,政府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指导,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对严重污染源进行限制和整顿,通过这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公民健康。
三、加强立法和强化处罚加强立法和强化处罚是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保障。
制定更加完善的环境法规,有力地控制污染源的排放,严格限制生产公司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染行为实施严厉的处罚措施,习惯了正义感,保障了社会利益,为环保事业增添了强大的动力。
四、推广绿色生产和消费推广绿色生产和消费是环境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
通过改变过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推广绿色技术和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引导公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
环境保护从源头控制污染
环境保护从源头控制污染现代社会,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不可否认的是,污染对于人类和地球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和改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不仅需要依靠污染治理,更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
本文将从减少排放、推广绿色生产等方面探讨如何从源头控制污染。
一、减少排放减少排放是从源头控制污染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控制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削减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限制企业的排放量,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应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治理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二、推广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为了推广绿色生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排放。
其次,企业应该加强环境管理,制定环保目标,推动生产模式向绿色化转变。
此外,消费者也应该更加注重购买环保产品,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三、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从源头控制污染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对环境的监测,我们可以及时掌握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可以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管,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因此,加强环境监测对于源头控制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从源头控制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利用,通过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应该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循环经济项目。
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从源头控制污染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减少排放、推广绿色生产、加强环境监测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都是实现源头控制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为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污染源头控制的关键举措有哪些
污染源头控制的关键举措有哪些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污染源头控制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
那么,污染源头控制的关键举措究竟有哪些呢?首先,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政府应建立健全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加大对污染源头的监测和巡查力度,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实时掌握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对于那些违规排放、超标排放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只有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有效遏制污染源头的产生。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也是控制污染源头的重要手段。
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往往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鼓励和扶持那些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例如,对于传统的钢铁、化工等行业,可以推动其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控制污染源头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等传统能源占比较大,而这些能源的利用效率往往较低,且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因此,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同时,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实施节能改造,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采用先进的余热回收技术,在建筑设计中采用节能保温材料,在交通运输中推广新能源汽车等,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主体,应强化其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责任。
企业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加大环保投入,引进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源头减量技术
农村⾯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程实践———源头减量技术摘要:农村⾯源污染因其污染源的⾼度分散性及污染排放的时空不确定性等特征,使得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本⽂在⾃⼰已有⼯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的源头减量技术,并按的产⽣变得尤为重要。
本⽂在⾃⼰已有⼯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的源头减量技术,并按的产⽣变得尤为重要。
照技术原理进⾏分类阐述。
研究表明,源头减量可以通过减少肥料⽤量或者减少排⽔量两种途径实现。
减少肥料⽤量,可采⽤基于⽬标产量和肥料效应函数的氮肥优化技术、按需施肥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有机⽆机配合技术或者使⽤新型缓控释肥等技术,也可通过改变轮作制度等来实现。
从源头上减少排⽔量,则需要对⽔分进⾏优化管理,旱地采⽤⽔肥⼀体化技术,⽔⽥采⽤节⽔灌溉技术,坡耕地采⽤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等。
减量技术的应⽤要兼顾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并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因地制宜。
源头减量技术的研发要顺应时代要求,以节本省⼯为⽬标,逐步向智能化、机械化迈进。
源头减量的同时,要配置⽣态拦截技术等,并对污染物中的氮磷养分进⾏回⽤,最终实现污染物减排的最⼤化。
要打造美丽乡村,必须对农村⾯源污染进⾏控制。
农村⾯源污染中,化肥尤其是氮肥的⼤量使⽤是最重要的来源。
据调查,我国氮肥利⽤率为 30%~35%,磷肥利⽤率仅为 10%~20%,每年农⽥氮肥的损失率在33.3%~73.6%之间,平均总损失率约 60%。
农村⾯源污染因其污染源的⾼度分散性以及污染排放的时空不确定性,使得管理者很难确定具体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分担。
鉴于过程监控的难度和末端治理的滞后效应及⾼成本等,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及其进⼊环境是防治农业⾯源污染的最佳对策。
本⽂以农村⾯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 种植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阐述农⽥氮磷养分损失的源头控制技术,并根据其技术原理进⾏分类概括,总结了技术的应⽤效果及其适⽤范围,以期为从事农村⾯源污染治理的相关⼈员提供借鉴参考。
农村环保小常识
农村环保小常识一、从源头控制污染1.合理利用农药:农村地区农作物的种植离不开农药的使用,但是农药过度使用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农民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使用,遵守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减少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2.农业废弃物处理:农村地区的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如果乱堆乱放,会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因此,应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如利用秸秆进行堆肥、生物质发电等,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二、节约能源减少排放1.合理使用燃料:农村地区的燃料主要是柴火和煤炭,但是这些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
为了减少排放,农民可以选择高效的燃烧设备,如高效炉具等,减少燃烧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污染物排放。
2.推广可再生能源:农村地区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具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1.垃圾分类: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方式相对简单,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农民应当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水资源保护:农村地区的水资源是生活和生产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过度开采和污染等原因,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农民应当合理使用水资源,不乱倒废水、废弃物等,保护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
四、发展循环农业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指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通过合理的耕作管理和有机物质的施用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可以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农民可以采用生态养殖的方式养殖禽畜,如草食动物的放牧养殖等,减少饲料的使用和粪便的排放。
农村环保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农民和政府共同努力。
通过从源头控制污染、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发展循环农业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环境,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农村环境污染是目前严重的环保问题之一,它长期存在而又常常被忽略。
在农业大生产和城市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对农村资源的过度侵占已经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压力。
由于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各种污染的大量排放。
农村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中国持续的环境治理的一个瓶颈。
农业的不合理破坏导致污染在农村环境污染中,农业排放被视为主要的问题来源。
作物保护、渔业种植、畜牧业、粮食加工、林木种植等,直接或间接引起环境污染。
如林业和种植业的使用大量化肥、农药和农膜,会造成水土流失和重金属污染。
畜牧业污染严重:畜禽粪便的排放、粪污、排污等,这些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害物质,造成了土地、水源和大气等环境的污染。
规模粮食加工企业的高水平技术化生产方式对周边环境也会产生严重的环境负担。
尽管农村环境污染与城市环境污染不同,但它们的根本原因是一致的,都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忽略了环境和破坏了环境。
农业生产和家庭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采取以科技化生产、数字化技术、三农产业新业态、农村复兴等创新模式,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具体做法如下:1. 加快工农业一体化发展,转变方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应用科技,使农业污染变少。
2.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完善乡村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监管,加强对农村企业环保的强制力度,确保环境治理的工作落地。
3.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生态和谐等产业和模式的发展,使农村经济活力充分释放,增强其环境保护的自我调节和处置能力。
4.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普及环保知识,促进农民、企业、机关、学校和藏区等人民群众全面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维护环境的好风尚。
总之,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控,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加大环保教育宣传力度,推进绿色农业生产和生态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大家通过共同努力来拯救农村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从源头控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策略
从源头控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策略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头号公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
在这方面,从源头控制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策略。
本文将探讨从源头控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策略。
源头控制是指通过对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使用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减少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总量。
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和影响。
以下是几个从源头控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策略:1. 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替代传统能源的一种环保选择。
传统能源如煤炭和石油等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
而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几乎不产生污染物。
因此,发展清洁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源头控制策略,有助于减少空气和水体的污染。
2. 加强工业排放管理工业活动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工业排放管理。
这包括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限制和监控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实施排放治理技术。
此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过程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
3.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是“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的模式,这种模式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比之下,循环经济模式更为可持续和环保。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回收利用和废物再利用为核心,将废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我们可以从源头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4. 加强农业管理农业活动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使用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等过程会导致农田和水体的污染。
为了从源头控制农业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畜禽养殖的排放。
同时,加强农田和水体的保护,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1.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溶解或固体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途径进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湾),从而引起的水体污染。
这种污染不同于点源污染,其污染源分布广泛且不固定,具有随机性大、防治难度大等特点。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农业源COD(化学需氧量)、TN(总氮)和TP (总磷)排放量分别占总量的19和27,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
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带来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危害。
研究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与成因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活动或自然过程导致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土壤和大气,从而对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与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化肥和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但过量或不合理的使用会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化肥中的氮、磷等元素若未被作物完全吸收,会通过径流、渗透等途径进入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农药的使用则可能通过飘移、淋溶等方式进入环境,对非靶标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其产生的粪便和尿液若未经妥善处理,会含有大量氮、磷和有机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土壤渗透进入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
农田土壤侵蚀是指在自然力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土壤颗粒被水流或风力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还会将携带有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土壤颗粒输送到水体中,加剧面源污染。
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藤蔓等废弃物若未经合理处理,如焚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随意堆放则可能通过雨水淋溶进入土壤和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从源头控制污染
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从源头控制污染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污染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环境污染问题,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源头控制污染的角度,探讨如何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 源头控制的重要性在环境保护中,源头控制是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方式之一。
源头控制就是通过减少或消除产生污染物的生产过程和行为,以达到防止污染物进入环境的目的。
与传统的末端治理相比,源头控制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性:1.1 事前预防源头控制可以在事前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更环保的技术和材料等手段,可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产生。
1.2 成本效益源头控制可以降低环境治理和修复的成本。
事后的环境修复往往需要巨大的投入和精力,而通过源头控制,可以避免这些额外的费用。
1.3 环境可持续性源头控制有助于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限制污染物的产生,可以减少环境负荷,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2.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需要以下基本要素:2.1 法律法规和准则法律法规的制定是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基础。
各级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2.2 监测与评估环境监测与评估是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监测与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2.3 技术支持技术支持是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关键因素。
各级政府和企业应投入资金和人力,加强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治理和控制的效果。
2.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和培训,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形成社会共识和合力。
3. 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在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中,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3.1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是源头控制的前提。
源头控制在土壤和水污染防治中的重要性
源头控制在土壤和水污染防治中的重要性01 土壤和水污染防治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步骤。
02 源头控制是土壤和水污染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主导地位。
03 通过源头控制,可以从污染的源头开始抑制污染,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04 源头控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设备技术改造、生产工艺更新、污染物排放量限制等方式。
05 土壤污染源头控制常用措施包括不损坏自然环境、尽量减少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废物处理严格规范、使用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生产环保意识等。
06 水污染源头控制方法包括出水排放控制、发酵池气体排放控制、废水处理等,重点是取得脱水、净化和把有害物质处理掉的效果。
07 要有效控制土壤和水污染,必须从源头着手,积极实施源头控制,把它作为解决污染环境问题的主要任务。
08 政府应该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确定源头控制标准,落实和完善源头控制体系,加强督促监督和强化责任追究,防治土壤和水污染。
09 社会各界应积极推动源头控制,更新技术,减少污染,在环保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政府环保工作绩效。
10 把源头控制做到位,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现象和影响,还能够减少污染整治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和人力物力负担,使社会受益。
土壤和水污染防治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步骤,而源头控制则是土壤和水污染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带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源头控制是从污染的源头上开始抑制污染,以此有效改善环境质量,例如可以采取设备技术改造、生产工艺更新、污染物排放量限制等方式。
土壤污染源头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不损坏自然环境、尽量减少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建立科学的废物处理和利用机制、引进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生产环保意识等。
水污染源头控制的措施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出水排放控制、发酵池气体排放控制、废水处理等,旨在达到脱水、净化和处理掉有害物质的效果,多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
要有效控制土壤和水污染,必须从源头着手,积极实施源头控制,把它作为解决污染环境问题的主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源头控制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忽视了环境保护,因此给农村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阐述了从源头控制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源头控制;防治对策1 前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开发等都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直接或潜在的负面影响[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取得可喜的经济发展成果时,环境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而且这不仅仅只存在于大城市中,这一现象正在向广大农村蔓延,有许多农村环境已经受到很严重的污染。
如不及时治理,那么我国农村环境将会面临巨大的威胁。
环境污染不是单方面的,由此可以引发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会对居住的村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丧失生命。
比如最近经常发生在农村的孩童重金属中毒事件,与水污染相关的传染性疾病等。
其次,环境污染对农村的原始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打破原来均衡的状态。
此外,环境污染无论从长远的角度上看还是从近期来看,对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经过调查,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来自:农业的生产污染、畜禽业粪便的污染、农民的生活污染、农村的工业企业污染和城市的污染向农村转移等几个方面。
农村、农民、农业是决定我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大国的关键性因素,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本质上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对已经存在的、正在发生的以及可以预见的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治理,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农村环境[2]。
2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现状日趋恶化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是极其巨大、难以估量的,且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3]。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2.1 农村环境污染的源头广泛在农村通过种植农作物发展生产,在社会的发展中,农药的使用对于环境的污染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农药在植物中的积累对人的生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潜在威胁,农药残渣、空瓶以及“三废”等都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根据正常的计算,每亩农作物每年需要农药一、二公斤,一个村三、四千亩土地即需要农药2 吨~6 吨,同时,农村在工业发展中,主要的污染来自于乡镇企业,并且集中在少数行业上,比如造纸业、食品工业、印染业、化学工业、以及其他非金属矿采工业(主要是砖瓦、水泥、土法炼磺)和煤制品业(主要是土法炼焦)[4],再次就是农村卫生习惯的落后导致农村环境的污染,由于生活生产习惯的随意性导致了农村卫生状况的低下,从而引发环境污染。
最后在污染的源头上就表现为城市污染的农村转移,由于地域相近,在一些城市工厂或者企业较为接近的农村,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向农村,在部分地带,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2.2 农村环境污染的数量巨大如前所述的,农村农药污染的数量是十分的巨大的,农药残渣、空瓶随处刷拭、丢弃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
据统计1992 年全国化肥的使用量达2390 万吨,农药使用量达22 万吨,由于使用的不合理和低效率,很大一部分农药、化肥直接进入周围环境,全国约有92%的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其次,农村工业化导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有关的调查表明,造纸的废水排放量占乡镇企业的废水排放总量的44%,其中废水的化学耗氧量占主要污染行业废水的化学耗氧量的69.7%,水泥工业的粉尘排放量占乡镇企业的粉尘排放量的78.5%,砖瓦、陶瓷业的二氧化硫、烟尘和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占乡镇企业的排放量的56.7%、67.45% 和88.8%[5],工厂废弃物产生量每年达6.5 亿吨,累计堆存量66.4 亿吨,全国已有1000 公顷土地受到污染,因矿产资源开发累计破坏土地面积达到200万公顷,目前仍以每年4万公顷的速度递增。
再次是农村本身生活习惯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随着我国菜篮子工程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禽畜粪便也进入了环境,这些粪便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仅1990 年全国禽畜粪便产生量达2448 吨,利用率60%,有979 吨排入环境[6],最后就是大量的城市工业废物排向农村。
由此可见,农村环境污染的数量是十分巨大的。
2.3 农村环境污染的范围广泛由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源头广,数量大,导致污染的范围十分广泛,农村水污染质量日益恶化,全国有三分之二的河流受到污染,5亿农民的生活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酸雨区面积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2%,噪声、固体废物污染突出,农村的森林环境受到侵害,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由此可见,农村环境污染的范围涉及到了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的方方面面,范围广泛自然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2.4 农村环境污染后果严重由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源头多、数量大、范围广,自然而然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具体可以表现为:第一,农村资源严重受到污染,水土流失严重。
第二,导致农村植被大量破坏,森林覆盖率严重缩减。
第三,导致农村土地退化十分严重,沙化,草场退化,土地盐碱化迅猛增长[7]。
第四,导致农村空气质量降低,粉尘含量大量增加,第五,导致农产品毒性含量升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在如此严重的后果面前,政府在依靠行政手段的治理的同时,从完善法律的角度出发以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或许会更有利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3 从源头控制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3.1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防治1.农村雨水宜利用边沟和自然沟渠等进行收集和排放,通过坑塘、洼地等地表水体或自然入渗进入当地水循环系统,将处理后的雨水回用于农田灌溉等。
对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并且建有污水排放基础设施的农村,宜采取合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对于人口相对分散、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可采用边沟和自然沟渠输送,也可采用合流制。
在没有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不宜推广使用水冲厕所,避免造成污水直接集中排放。
2.对于分散居住的农户,鼓励采用低能耗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的农村,鼓励采用集中自然处理;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的村落,宜采用集中处理。
对于以户为单元就地排放的生活污水,宜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庭院式小型湿地、沼气净化池和小型净化槽等处理技术和设施。
3.对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并建有完善排水体制的村落,应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宜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二级生物处理技术。
采用粪便与生活杂排水分离的新型生态排水处理系统。
宜采用沼气池处理粪便,采用氧化塘、湿地、快速渗滤及一体化装置等技术处理生活杂排水。
4.对于处理后的污水,宜利用洼地、农田等进一步净化、储存和利用,不得直接排入环境敏感区域内的水体。
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沼液及沼渣等可作为农肥施用,在当地环境容量范围内,鼓励以就地消纳为主,实现资源化利用,禁止随意丢弃堆放,避免二次污染。
小规模畜禽散养户应实现人畜分离。
鼓励采用沼气池处理人畜粪便,并实施“一池三改”,推广“四位一体”等农业生态模式。
3.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1.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
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应单独收集处理处置。
禁止农村垃圾随意丢弃、堆放、焚烧。
对无法纳入城镇垃圾处理系统的农村生活垃圾,应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处理处置技术,在分类收集基础上,采用无机垃圾填埋处理、有机垃圾堆肥处理等技术。
2.砖瓦、渣土、清扫灰等无机垃圾,可作为农村废弃坑塘填埋、道路垫土等材料使用。
有机垃圾宜与秸杆、稻草等农业废物混合进行静态堆肥处理,或与粪便、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及沼渣等混合堆肥;亦可混入粪便,进入户用、联户沼气池厌氧发酵。
3.3 农村生活空气污染防治1.鼓励农村采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沼气、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技术,从源头控制农村生活空气污染。
2.推进农村生活节能,鼓励采用省柴节能炉灶,逐步淘汰传统炉灶,推广使用改良柴灶、改良炕连灶等高效低污染炉灶,并应加设排烟道。
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农村应减少使用散煤和劣质煤,推广使用低氟煤、低硫煤、固氟煤、固硫煤、固砷煤等清洁煤产品。
4 小结面对如此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我觉得应该本着从源头控制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采取以下的措施:1.推广生态养殖,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从源头控制污染扩散,抓好粪便干化处理。
一是结合在通风供暖设备中增加空气净化措施和场区的合理绿化,从根本上改善猪舍内和场区的空气质量,有效防止养殖场对空气的污染。
二是对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治理,强制采用干清粪,少冲或不冲水,减少污水量,使干粪与尿污水分流,最大限度地保存粪的肥效,实现畜牧养殖业无废物排放,资源再生循环利用。
2.加强管理;乡镇企业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指导下,根据本地资源情况、技术条件和环境情况,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地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企业。
鼓励发展对水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提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进程。
3.建立长效“城乡清洁工程”。
城乡清洁工程,特别是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是个长期工程,应建立长效督促、奖励、惩罚机制,使得环境卫生概念深入到每一个村民脑中,使村民能够做到自觉遵守、自觉维护。
4.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加大对农民和乡镇企业主开展生态安全的警示教育,让广大农民了解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和短期行为的弊端和危害。
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倡导生态道德,让越来越多的人承担起人类保护生态的责任。
参考文献:[1] 罗静.农村生态评价及农田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 2007: 17-18.[2] 张星.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以S县为例.辽宁大学,2011.[3] 郭建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创新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32): 19971-19974,19978.[4] 姜百臣,李周.农村工业化的环境影响与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1994,( 5) : 192.[5] 李桂林.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1999, 1: 9.[6] 刘玉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J].农村生态环境学报, 1994, 10(3):57- 58.[7] 张梓太.环境与资源法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