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分析
十大经典贸易案例分析(2024)
引言概述:贸易案例分析是对历史上十大经典贸易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探讨这些案例在全球贸易发展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这些案例涉及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和不同时代,从中可以学习到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将对这十大经典贸易案例进行分析,并就每个案例分别阐述其背景、影响以及对贸易发展的启示。
正文内容:一、法国与英国的红酒贸易战1.1背景:法国和英国在19世纪末发生了一场以红酒贸易为起因的贸易战。
1.2影响:这场贸易战导致了双方经济损失,并最终以签署贸易协议解决。
1.3启示: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对经济都是有害的,通过协商和合作可以解决贸易争端。
二、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2.1背景:美国和中国在2018年爆发了一场以贸易关税为核心的贸易战。
2.2影响:这场贸易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两国经济损失巨大。
2.3启示:贸易战不仅对参与方有害,也对全球经济和市场稳定造成危害,应当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
三、美国与欧盟的钢铝关税争端3.1背景:美国在2018年对进口钢铝征收关税,引发了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
3.2影响:这场关税争端对全球钢铝行业产生了冲击,也对美欧关系造成了紧张。
3.3启示: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应加强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开放化。
四、对美国汽车的出口限制4.1背景:上世纪80年代,对美国汽车实施了一系列出口限制措施。
4.2影响:这些出口限制措施导致了美国对汽车市场的贸易不平衡。
4.3启示: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会引发贸易争端,也会对双方造成损失,应提倡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
五、WTO与巴西在大豆争端中的角色5.1背景:WTO在1994年成立后,巴西与美国在大豆贸易上发生贸易争端。
5.2影响:WTO裁决了这起争端,并为巴西获得了在美国市场上销售大豆的权利。
5.3启示:国际组织的存在和作用能够为贸易争端提供公正的解决机制,维护全球贸易的稳定。
总结:经典贸易案例分析对我们了解全球贸易史以及国际关系发展至关重要。
国际贸易各种案例分析及解答
国际贸易各种案例分析及解答案例1某合同出售一级大米300吨,按fob条件成交,装船时货物经公证员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已及时发出装船通知。
但航行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
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因而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试问在上述情况下,卖方对该项损失是否负责?为什么?A:卖方对这一差价不负责任。
因为:按照国际商会《incoterms2000》的解释:“fob是指当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买方必须自该交货点起,负责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按本例的情况,卖方已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将货物在规定的装运港装上买方装运的船只上,自装船越过船舷之时起,货物的风险以由货物的卖方转移给买方。
在运输途中部分的大米受到海水的浸泡,致使品质受到影响,这是属于风险损失范围,与卖方的交货品质无关。
事实上,货物在装船时,已验明品质是符合合同规定的条件的。
因此,按照fob条件的解释,卖方不需要负责。
案例分析(2)我们的一家公司以离岸价出口了一批冷冻鸡肉。
合同签订后,我方接到买方电话,表示租船困难,委托我方代表买方租船,相关费用由买方承担。
为了便于履行合同,我们接受了对方的要求。
然而,说到装运时间,我们不能在装运港租一艘合适的船,买方也不同意更改装运时间。
因此,货物在装运期届满时尚未装船。
由于销售季节即将结束,买方写信取消合同,理由是我们未能租船按时履行交货义务。
我们该怎么处理?我方应拒绝买方撤消合同的无理要求。
对于以FOB条款签订的合同,买方通常负责租船和订舱,卖方可以代表买方处理租船和订舱,但卖方不承担不能租船的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卖方未能代表买方租船,且买方不同意更改装运日期,卖方不承担因其未能租船而延迟装运的责任。
因卖方未能租船而延误装运的风险应由买方承担,买方不能要求解除合同。
案例分析(3)有一份出售油菜籽的fob合同。
合同中规定:“2001年3月装船,如果买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不能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同意保留28天,但买方应负担按现行费率计算的仓租、利息和保险费。
(完整版)国际贸易经典案例分析含答案
•案例:某出口公司向外商出售一级大米300吨,成交条件FOB上海.装船时货物经检验符合合同要求,货物出运后,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但是航运途中,因海浪过大,大米大半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价格出售,于是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问应如何处理这一纠纷?卖方不应该赔偿差价损失。
采用FOB条款,货物在越过船舷之后,风险和责任在买方。
•案例:我国某内陆出口公司于2000年2月向日本出口30吨甘草膏,每吨40箱共1200箱,每吨售价1800美元,FOB新港,共54000美元,即期信用证,装运期为2月25日之前,货物必须装集装箱。
该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2月上旬便将货物运到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箱装船,不料货物在天津存仓后的第二天,仓库午夜着火,抢救不及,1200箱甘草膏全部被焚,办事处立即通知内地公司总部并要求尽快补发30吨。
否则无法按期装船。
结果该出口公司因货源不济,只好要求日商将信用证的效期和装运期各延长15天。
试分析其中缘由。
•该出口公司所在地正处在铁路交通的干线上,外运公司和中远公司在该市都有集装箱中转站,既可接受拼箱托运也可接受整箱托运。
假如当初采用FCA(该市名称)对外成交,出口公司在当地将1200箱交中转站或自装自集后将整箱(集装箱)交中转站,不仅风险转移给买方,而且当地承运人(即中转站)签发的货运单据即可在当地银行办理议付结汇。
该公司自担风险将货物运往天津,再集装箱出口,不仅加大了自身风险,而且推迟结汇。
•案例:我与越南某客商凭样品成交达成一笔出口镰刀的交易。
合同中规定复验有效期为货物到达目的港后的60天。
货物到目的港经越商复验后,未提出任何异议。
但事隔半年,越商来电称:镰刀全部生锈,只能降价出售,越商因此要求我方按成交价的40%赔偿其损失。
我方接电后立即查看我方留存的复样,也发现类似情况•问我方应否同意对方的要求,为什么?•不同意,此案例中的买卖是凭买方样品买卖,即由提供样品由买方依样承制。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案例分析
1 、FCA贸易术语案例分析我0方出口手表到印度,按 FCA Shanghai Airport签约。
交货期8月。
出口企业8月31日将该手表运到上海00 虹桥机场并由航空公司收货开具航空运单。
我方即电传印度发出装运通知。
9月2日手表抵达孟买,将到货通知连同发票和航空运单送交孟买XX银行。
该银行即通知印商提货、付款,但印商以延迟交货为由拒绝。
分析:FCA (FREE CARRIER)“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只要将货物在指定的时间地点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办理了出口清关手续,即完成交货。
此案例中没有指明承运货物的航空公司是否为买方所指定的,但即便买方没有指定,卖方也可按惯例指定航空公司运输(费用到付,即买方承担),只要卖方在约定的时间内(8月31日前,包括8月31日)将货交承运人,卖方即完成交货,买方需按约付费,所谓的延迟交货不成立,卖方应立即支付所有款项。
2 、有关FOB价格术语的一个案例我某公司以FOB条件出口一批冻鸡,合同签订后接到买方来电,称租船较为困难,委托我方代为租船,有关费用由买方负担。
为了方便合同履行,我方接受了对方的要求,但时间已到了装运期,我方在规定的装运港无法租到合适的船,且买方又不同意改变装运港,因此到装运期满面时,货仍未装船。
买方因销售即将结束,便来函以我方未按期租船履行交货义务为由撤销合同。
问:我方应如何处理?分析:1、我方应拒绝撤销合同的无理要求。
2、这个安全涉及FOB术语总是根据FOB术语,买方负责租船订舱、运输、支付运费。
为了卖方装船交货方便,卖方也可以接受买方的委托,代为租船订舱,但费用和风险应由买方承担,卖方不承担租不到船的责任。
3、结合本案例,因为卖方代买方租船没有租到,买方又不同意改变装运港,因此卖方不承担因自己未租到船而延误装运的责任。
买方也不能因此撤销合同。
3 、案例:CIF合同CIF价国要注意的选择际贸易操作中要注意的选择某出口公司按CIF伦敦向英商出售一批核桃仁,由于该商品季节性较强,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买方须于9月底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保证运货船只不迟于12月2日驶抵目的港。
国际贸易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1 商品质量不符引起的纠纷案我生产企业向马来西亚客户出口汽车配件,品名为YZ-8303R/L,但生产企业提供了YZ-8301R/L,两种型号的产品在外型上非常相似,但却用在不同的车型上,因此客户不能接受,要求我方要调换产品或降低价格。
我方考虑到退货相当麻烦,费用很高,因此只好降低价格15%,了结此案子。
——由温州某外贸企业提供我国某公司A向孟加拉国某公司B出口一批货物,合同价值约为USD20000.00,货物为汽车配件,共有10个型号,其中有四个型号要求根据客户样品制造的。
付款方式为,客户先支付定金1000美金,剩余部分30%和70%分别以L/C和T/T支付(在货物生产完毕通知客户支付)。
客人随即开来信用证,A公司按合同和L/C要求开始生产货物,但发现其中按客人样品要求订做的货物不能完成,由于客人订货的数量比较少,开发该产品十分不合算。
因此打算从其他厂家购进该产品,但遗憾的是,却一直无法找到生产该产品的厂商。
而此时已接近装船期了,其他货物亦相继生产完毕。
A公司只好告诉B公司上述问题。
B公司要求取消所有的货物并退还定金和样品,他的理由是,他要求订做的货物是十分重要的,不能缺少,因A公司没有按时完成货物,错过他的商业机会。
A 公司也感到无可奈何,确实理亏,只好答应客户的要求,承担一切货物积压的损失。
案例分析按CIF贸易术语出口。
卖方按合同的规定装船完毕后取得包括提单在内的全套装运单据。
但是,载货轮船在启航后第二天就触礁沉没,买方闻讯后提出拒收单据,拒付货款。
试问,卖方应如何处理?为什么?分析:买方必须收取单据,并支付货款。
因为以CIF术语达成交易,货物风险和费用的划分点在装运港船舷,买方承担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
CIF贸易术语下交货属象征性交货,卖方凭单据交货,买方凭单据付款。
只要卖方提交的单据齐全且正确,卖方无权拒收拒付。
案例分析某公司按CIF London向英国出口一批季节性较强的货物,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买方须于9月底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保证运货船只不得迟于12月2日驶抵目的港。
国际贸易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1 商品质量不符引起的纠纷案我生产企业向马来西亚客户出口汽车配件,品名为YZ-8303R/L,但生产企业提供了YZ-8301R/L,两种型号的产品在外型上非常相似,但却用在不同的车型上,因此客户不能接受,要求我方要调换产品或降低价格。
我方考虑到退货相当麻烦,费用很高,因此只好降低价格15%,了结此案子。
——由温州某外贸企业提供我国某公司A向孟加拉国某公司B出口一批货物,合同价值约为USD20000.00,货物为汽车配件,共有10个型号,其中有四个型号要求根据客户样品制造的。
付款方式为,客户先支付定金1000美金,剩余部分30%和70%分别以L/C和T/T支付(在货物生产完毕通知客户支付)。
客人随即开来信用证,A公司按合同和L/C要求开始生产货物,但发现其中按客人样品要求订做的货物不能完成,由于客人订货的数量比较少,开发该产品十分不合算。
因此打算从其他厂家购进该产品,但遗憾的是,却一直无法找到生产该产品的厂商。
而此时已接近装船期了,其他货物亦相继生产完毕。
A公司只好告诉B公司上述问题。
B公司要求取消所有的货物并退还定金和样品,他的理由是,他要求订做的货物是十分重要的,不能缺少,因A 公司没有按时完成货物,错过他的商业机会。
A公司也感到无可奈何,确实理亏,只好答应客户的要求,承担一切货物积压的损失。
案例分析按CIF贸易术语出口。
卖方按合同的规定装船完毕后取得包括提单在内的全套装运单据。
但是,载货轮船在启航后第二天就触礁沉没,买方闻讯后提出拒收单据,拒付货款。
试问,卖方应如何处理?为什么?分析:买方必须收取单据,并支付货款。
因为以CIF术语达成交易,货物风险和费用的划分点在装运港船舷,买方承担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
CIF贸易术语下交货属象征性交货,卖方凭单据交货,买方凭单据付款。
只要卖方提交的单据齐全且正确,卖方无权拒收拒付。
案例分析某公司按CIF London向英国出口一批季节性较强的货物,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买方须于9月底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保证运货船只不得迟于12月2日驶抵目的港。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案例分析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服务和资本跨境流动的经济活动。
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于国家和全球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以及案例分析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实践意义非常重要。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互补对比理论等。
其中,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一个国家对于其中一种商品生产具备绝对优势时,就应该专门生产该商品,并通过贸易获得其他国家的商品。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强调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的比较优势商品,并通过贸易获得其他商品。
互补对比理论将比较优势理论推广到非标准化产品和服务领域,认为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互补关系。
国际贸易政策涉及到关税、非关税壁垒、贸易政策措施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
关税是各国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可以用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等,用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或者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
贸易政策措施包括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区等,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政府采取措施限制进口,并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实践问题和挑战。
例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面临着外国商品竞争的压力,同时也享受到了更开放的市场和更广泛的贸易机会。
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转变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另一个案例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对中国的商品进行限制。
这场贸易战对于中美两国以及全球经济都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实际应用和影响,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案例分析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学习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实践非常重要。
国际贸易学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学案例分析&阅读思考一、第一章案例分析:外贸“双顺差”难题如何破解〔阅读以下材料,分析中国外贸顺差产生原因、影响及对策〕答: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在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的现象:经常项目顺差,指进出口贸易、出口大于进口。
资本项目顺差,指入出境投资、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
1.我国外贸顺差产生原因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两个方面分析。
经常项目顺差方面,材料中主要总结为以下四个原因:1〕储蓄率过高,内需不足。
材料中提到储蓄-投资=经常项目顺差。
而我国的储蓄率一直远高于投资率,导致经常项目顺差。
其次高储蓄低消费,会引起产能过剩而内需不足,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
2〕国内外经济的周期性变动。
材料举了两个例子,1993年中国经济过热,同年中国贸易出现逆差,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IT泡沫破灭对中国的出口增长造成重要影响。
2005年,特别是200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相对疲软,进出口增长速度受到影响,因而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
3〕中国的出口股利政策。
包括出口退税政策、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政策以及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等。
4〕出口加工贸易在中国贸易中占支配地位。
在当前的国际生产网络的价值增值链中,由于中国所处的特定位置,不管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如何,也不管宏观经济周期如何,由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加工和装配地位所决定的加工贸易是一定要创造贸易顺差的。
资本项目顺差方面有以下原因:1〕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由此产生的利润和利润前景,引导外国投资者的投资。
但国外直接投资的外汇应该没有被用于购买外国机器设备、技术和管理,转化为直接的贸易逆差,而是转变为外汇。
换言之,这些投资者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兑换成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2〕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使得上述外资流入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扩大外资流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案例分析
第四章交易磋商1、1990年6月27日,中国甲公司应荷兰乙商号的请求,报出C514某产品200吨,每吨CIF鹿特丹人民币1950元,即期装运的实盘,但对方接到中方报盘,未作还盘,而是一再请求中国增加数量,降低价格,并延长还盘有效期。
中方曾将数量增至300吨,价格每吨CIF鹿特丹减至人民币1900元,有效期经两次延长,最后期限为7月25日,荷兰乙商号于7月22日来电,接受该盘,并提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即期装船,按装船量计算。
除提供通常装船单据外,需供卫生检疫证书、产地证、磅码单、及良好合适海洋运输的袋装"。
但中方接到该电报时.已发现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猛涨,于是中方甲公司拒绝成交,并复电称:“由于世界市场的变化,货物在收到电报前已售出"。
可是荷兰乙商号不同意中方的说法,认为他是在发盘有效期内接受发盘,坚持要按发盘的条件执行合同,否则要中方赔偿差价损失人民币23万元,接受仲裁裁决。
问题:1.中方甲公司6月27日的发盘是实盘是虚盘?2.中方在荷兰未作还盘但一再请求增加数量与降低价格,延长有效期的情况下,于7月17日复电称:将C514增加至300吨,每吨CIF鹿特丹价格人民币1900元,有效期延至7月25日的报盘是实盘还是虚盘?3.荷方于7月22日来电内容,是否可以作为承诺的意思来表示认可?为什么?4.中方在接到荷方7月22日来电后,于7月24日发出拒绝成交的复电,是否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为什么?5.本案应如何解决?2、2004年2月1日巴西大豆出口商向我国某外贸公司报出大豆价格,在发盘中除列出各项必要条件外,还表示“编织袋包装运输”。
在发盘有效期内我方复电表示接受,并称:“用最新编织袋包装运输”。
巴西方收到上述复电后即着手备货,并准备在双方约定的7月份装船。
之后3月份大豆价格从每吨420美元暴跌至350美元左右。
我方对对方去电称:“我方对包装条件作了变更,你方未确认,合同并未成立。
国际贸易的案例
国际贸易的案例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国际贸易涉及到众多的案例,其中一些成功案例将被我们作为范本来学习和借鉴。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这些案例背后的原因和成果。
案例一:中国与美国贸易互补合作中国和美国是全球两大经济体,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非常高。
中国以劳动力成本低廉、制造业能力强大而闻名,而美国则以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的产品闻名。
双方在贸易中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中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如纺织品和家电,而美国则主要出口高科技产品和机械设备。
这种互补合作对两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通过出口大量商品,不仅提高了出口收入,还推动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
而美国则通过向中国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增加了出口收入,同时也满足了中国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双方的贸易合作不仅带来了经济增长,还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交流与友谊。
案例二:欧盟的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EU)是一个由28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组织。
为了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欧盟建立了一个自由贸易区,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关税。
这种自由贸易区为欧盟成员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首先,自由贸易区极大地提高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
由于没有贸易壁垒和关税的限制,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可以自由流通,增加了贸易的便利性。
这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增长和产品的多样化。
其次,自由贸易区激发了经济的竞争力。
由于成员国之间的市场更加开放,企业可以更自由地竞争和扩大业务。
这种竞争刺激了企业之间的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动力,进一步促进了整个欧盟经济的增长。
案例三: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许多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复杂而庞大的供应链网络。
这种供应链网络允许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分配资源,并获得成本和效益的最大化。
供应链的运作涉及到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最终销售的各个环节。
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企业可以利用不同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国际贸易实务经典案例分析集锦
国际贸易实务经典案例分析集锦国际贸易实务经典案例分析集锦引言案例一:美中贸易战2018年美中贸易战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
美国政府以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保护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并对若干中国科技企业实施制裁措施。
这场贸易战对于中美两国以及全球经济都造成了重大影响。
关键问题:双方贸易摩擦的背后原因是什么?这场贸易战对中美两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如何?双方是否存在解决贸易摩擦的可能方案?解决方案:加强双边对话,通过谈判和合作解决具体贸易争端。
探索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案例二:欧盟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欧盟委员会对谷歌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垄断调查,指控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搜索引擎市场上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这一调查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并对互联网巨头的经营模式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问题:欧盟委员会针对谷歌的调查主要有哪些方面?谷歌的行为是否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这一调查对互联网企业和消费者有何影响?解决方案: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加强自律和合规意识,避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加强对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和使用。
案例三:英国脱欧对全球贸易的影响英国于2016年举行公投决定退出欧盟,这一事件被称为英国脱欧。
英国脱欧对于英国和欧盟成员国的贸易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动荡。
关键问题:英国脱欧对欧盟成员国和英国的贸易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英国脱欧对全球贸易体系和全球经济有何影响?当前解决英国脱欧的可能方案是什么?解决方案:欧盟与英国应加强谈判,尽快达成具体解决方案,确保贸易畅通。
英国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寻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伙伴关系。
全球贸易体系应加强改革和完善,提高贸易规则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结论国际贸易实务中的经典案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分析一、引言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重要方式,它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福利和加强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理论则是对国际贸易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国际贸易案例,探讨国际贸易理论的应用和实践。
二、案例背景假设某国A生产大豆和小麦,某国B生产大豆和石油。
两国之间存在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国家A的大豆生产效率高于国家B,而国家B的石油生产效率高于国家A。
双方决定进行贸易,并通过比较优势实现互利互惠。
三、国际贸易理论分析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和大卫·里卡多提出的,它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在生产某种商品或者服务上的相对成本差异。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A应该专注于生产大豆,而国家B应该专注于生产石油。
这样,双方都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2.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关税是一种常见的贸易壁垒形式,它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国家A和国家B之间存在关税壁垒,这导致了贸易成本的增加。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限制、技术壁垒和补贴等形式,它们也对贸易产生了限制和影响。
3.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提出的,它认为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者服务上的绝对成本优势决定了贸易的方向。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国家A应该专注于生产大豆,而国家B应该专注于生产石油。
这样,双方都能够在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领域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四、案例分析在国家A专注于大豆生产,国家B专注于石油生产的情况下,双方通过贸易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家A将资源集中用于大豆生产,国家B将资源集中用于石油生产,双方都能够通过专业化和分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 扩大市场规模通过贸易,国家A的大豆可以进入国家B的市场,国家B的石油可以进入国家A的市场,双方都能够扩大自己的市场规模,提高销售量和利润。
国际贸易学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学案例分析篇一:国际贸易-案例分析《国际贸易学》案例分析1.某货轮从天津新港驶往小港新加坡,在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往舱中灌水灭火。
火虽被扑灭,但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
于是东港船长同意雇佣拖轮将货船拖回新港修理。
试车后重新驶往新加坡。
事后调查,这次事件造成的巨大损失有:①1500箱货物被火烧毁;②800箱货物由于林宏吉灭火受损;③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短路;④拖船费用;⑤额外增加的燃料和船长、船员工资。
试分析:以上损失中哪些属于共同海损?哪些属于单独海损?为什么?答:①③⑤属于单独海损。
单独海损是指仅涉及船舶及货物所有人单方面利益的损失。
满足一下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必须是意外的、偶然的或者其他承保危险所直接导致的损失;第二,必须是船方、货方或是其他利益如若的损失。
①③⑤都是由于雷击导致的,而火灾是意外的、偶然的,适应并且只是船方单方面的损失满足单独海损条件。
②④属于共同海损。
共同海损是指船舶、货物或者其他财产遭遇互助危险,为了解除联合危险,有意特殊合理的就难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和支付的祭出费用的损失。
②是为了灭火而而使货物受损,④是为了使船舶恢复航行而采取的行动,二者都切合共同海损的定义。
2.A向B发盘,发盘中说:“供应50台拖拉机,100匹马力,每台CIF香港3500美元,订立合同后两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收款付款,请电复。
”B收到发盘后,立即电复说:“我接受你的发盘,在订立合同后立即装船。
”但A未作任何答复。
问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答:合同并不成立。
合同合同成立有连个必不可少的工序:发盘和接受。
A公司的发盘是有效发盘,但B公司的回函并不构成谈及,B公司虽然表明其接受圣吉龙县,但其声明中的“在订立合同后立即装船”与A公司所说“订立合同后两个月装船”并不一致,这意味着回函是还盘,而还盘并使原发盘失效,自己成了新的发盘。
既然B公司并未作出接受,那么合同就不能成立。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
案例1 签约、审证失误致损案案情简介中国东方公司向外国某B公司出口一批冻虾,双方合同约定,装运期为1993年5月,采用不可撤销信用证,凭卖方开具见票后30天付款的跟单汇票议付。
合同签订后,经东方公司多次催证,B公司6月20日才开出信用证,而信用证规定装运期为7月20日,并且记载“本信用证在你方收到授权书后方生效。
”东方公司审证时误以为此条属银行业务未提出异议。
7月5日,东方公司将货装船完毕,议付交单时,因信用证未生效被拒绝,即电告B公司“货已装船,但无授权书。
”7月8日,B公司告知授权书办理需要时间,要求将信用证付款方式改为托收方式,并采用“承兑交单见票后30天付款托收”,以方便提货。
避免货物滞留港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货船已启航2天,东方公司回电同意,但要求托收费由B公司承担,B公司对此确认,7月10日,东方公司由原议付行,现委托行申请,将付款方式改为“承兑交单见票后30天远期”,并在托收指示书上指示:托收费由B公司承担。
8月21日,代收行告知,7月21日B公司承兑,8月20日收款时拒付,其理由是产地证与发票合一,不符当局规定,并且产地证上的重量与发票不一致,无法通关。
东方公司立即纠正,通过委托行重新寄出发票、产地证。
但B公司仍不付款。
后经第三方调解,降价20%处理。
但代收行、委托行因B公司不承担托收费,便从货款中扣去该费用,最终东方公司损失20%货款和托收费。
分析:1、东方公司在此案例中存在那些问题?2、此托收业务中,代收行扣除托收费是否合理案例2 网络商务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案情简介中国北京A公司与美国纽约B公司一直有贸易往来关系,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双方通过电子信箱进行商务活动。
1998年5月1日上午,北京时间9点,A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向B公司发盘,欲出售一批手工艺品,纽约时间5月1日上午8点,B公司打开电脑发现A公司的发盘,遂派业务员负责了解该商品的市场情况。
5月6日早晨8点,B公司经过研究认为A公司的发盘条件可以接受,电话指示业务员发出接受通知,该业务员于5月6日上午10点在去加拿大出差的路上,用手提电脑发出了接受函,北京A公司发现接受通知的时间是北京时间5月7日上午8:30,电脑显示接收时间是早晨6:22分。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含答案
(第七章)问题1:本案例是涉与FOB价格术语下船货衔接的问题。
按照FOB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装运合同,这类合同中卖方的一项基本义务是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装运。
然而,由于FOB 条件下是由买方负责安排租船订舱,所以,就存在一个船货衔接问题,处理不当,自然会影响到合同的顺利执行。
根据有关法律和惯例,如果买方未能按时派船,卖方有权拒绝交货,而且由此产生的各种损失均由买方负担,因此,在FOB术语下成交的合同,对于装运期和装运港要慎重规定,订约之后,有关备货和派船事宜,双方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保证船货衔接。
在此案例中,我方作为卖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在装运期临近时,卖方电告催促买方派船接货,但买方仍没有与时派船接货。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卖方有解除合同之权利,并要求买方赔偿损失。
问题2:本案中我方公司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后来从有利于交易的角度出发,我方公司未行使解除合同之权而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也是适当的。
如果行情发生了变化或其他原因使合同给我方带来损失时,我方当然可断然行使解除合同之权。
[案例2]问题1:卖方完全有权利凭合同规定的单据要求买方付款,而买方无权拒付。
问题2:〔1〕CIF条件成交,是象征性交货,卖方交单就完成了交货责任,而无需保证到货。
〔2〕CIF条件成交,卖方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损害和灭失,越过船舷后的损坏和灭失属于买方的责任。
〔3〕CIF条件成交,是单据买卖,只要卖方提交了全套合格单据,买方就应该凭单付款。
所以,买方以货物已全部损失为由拒绝接受单据,拒付货款,是没有道理的。
第八章国际贸易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1.〔1〕仲裁应裁定卖方赔偿买方600英磅;虽然合同中规定的品质以具体规格来表示,但卖方后又向对方寄送样品,并且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
这样的做法使得卖方的交货变成了既凭规格、又凭样品交货,卖方交货必须既符合合同的规定,又与样品一致。
国际贸易各种案例分析及解答
国际贸易各种案例分析及解答一、案例分析: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及解答中美贸易战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本案例将分析中美贸易战对两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解答。
1. 影响分析: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减少对美国市场的出口:由于贸易壁垒的提高,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受到限制,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下降。
- 调整产业结构:中国将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加大对内需市场的开发。
- 市场不确定性:贸易战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投资者信心下降,对中国经济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提高进口成本:由于贸易壁垒的提高,美国企业进口中国商品的成本将上升,可能导致通胀压力增加。
- 减少出口机会:中国可能采取报复性措施,限制对美国的进口,导致美国企业的出口机会减少。
- 影响就业市场:贸易战可能导致某些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对美国劳动力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中美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不确定性:贸易战可能导致全球贸易环境不稳定,增加各国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 供应链调整:贸易战可能导致供应链的调整和重新配置,对全球贸易格局造成影响。
- 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战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降低全球贸易总量和国际投资。
2. 解答:中美贸易战的解答需要综合考虑双方的经济利益和国际贸易规则。
以下是可能的解答方案:- 对话和谈判:中美双方应加强沟通和对话,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达成互利共赢的协议。
- 多边贸易体制:各国应加强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的稳定。
- 深化改革:各国应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提高自身竞争力,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 加强监管和合作:各国应加强对贸易壁垒和不公平贸易行为的监管,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案例分析:欧盟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影响及解答欧盟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是一个具体的案例。
国际贸易概论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概论案例分析案例概述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以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案例为例,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
案例一: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战是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中美两国之间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以及对彼此的关键产品的关税都有所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双方间的紧张关系。
例如,美国对中国的钢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导致中国采取了报复性措施对美国的农产品加征关税。
这场贸易战的爆发对双方企业以及全球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从国际贸易理论的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战违背了贸易自由化的原则。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而依赖其他国家进口自己的相对劣势产品。
然而,中美贸易战中的关税壁垒使得两国的产品进口变得更加昂贵,从而对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
此外,中美贸易战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外交和政治问题。
两国的贸易战不仅仅涉及经济利益,同时也涉及到两国的政治和军事关系。
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和政治秩序。
案例二:中国对拉丁美洲的资源开发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加大了对拉丁美洲的资源开发和贸易合作。
中国从拉丁美洲国家进口了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资源,同时向这些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商品出口。
这种发展模式使得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利益互补,推动了双方的经济发展。
贸易理论的角度来看,中国对拉丁美洲的资源开发体现了比较优势理论。
中国在资源开发和制造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拉丁美洲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通过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中国可以获得所需的资源,并提供加工和制造能力,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然而,这种资源开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如果中国对拉丁美洲国家过于依赖,可能会使中国的经济在其中一种程度上过于依赖于原材料和能源进口,从而导致贸易不平衡。
此外,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在文化、语言、法律等方面存在差异,也给双方的合作带来了一些障碍。
结论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际贸易法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较高的市场声誉。
2018年,公司与美国一家知名企业(以下简称“美企”)签订了一份出口合同,约定由公司向美企出口一批高科技产品。
合同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
根据合同约定,公司于2018年6月完成了产品生产,并在约定的时间内将货物运至美企指定的港口。
然而,在货物抵达美国后,美企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案件争议焦点1. 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2. 如果存在质量问题,责任应由哪一方承担?3. 美企是否有权拒绝接收货物?三、案例分析1. 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公司认为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
公司提交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证明产品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而美企则提供了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显示产品存在多项不合格项。
在分析这一争议焦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合同中关于产品质量的约定: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以及质量责任的承担。
(2)产品检验报告:双方应提供真实、有效的产品检验报告,作为判断产品质量的依据。
(3)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可以作为判断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根据以上因素,本案中,公司提交的证据较为充分,证明产品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而美企提供的检测报告仅作为其主张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依据,不足以推翻公司的证据。
2. 如果存在质量问题,责任应由哪一方承担?在分析这一争议焦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合同中关于质量责任的约定: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质量责任的承担方式,如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失由哪一方承担。
(2)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判断责任应由哪一方承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教学目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分析[案例资料]2008年东莞全市宏观经济数据:GDP :3710亿元,增长14%;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 ;进出口总额1133亿美元,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68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418元,增长7% 。
2009年东莞市宏观经济数据:2009年东莞GDP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人均生产总值56590元,增长10%。
2009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升个百分点。
2009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亿美元,下降%。
其中进口总额亿美元,下降%。
出口总额亿美元,下降%,降幅比年初收窄个百分点,但自11月份起当月出口同比增幅由负转正,11月同比增长%,12月增长%。
[案例分析要求]1.根据资料,计算东莞市2008、2009两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2.根据上述计算,分析东莞外贸依存度波动(上升、下降)的主要原因,要求结合当时国内外背景;3.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上述波动,对东莞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案例分析参考资料]1.陈宪、张鸿:《国际贸易》,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3.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4.姚曾荫主编:《国际贸易概论》,人民出版社。
5.[日]小岛清着:《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6.王绍熙主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7.周小川主编:《外贸体制改革的探索》,中国展望出版社。
8.斯密着:《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9.李嘉图着:《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
10.俄林着:《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
11.李斯特着:《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
12.凯恩斯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13.汪尧田、周汉民:《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14.黄埔海关、东莞市人民政府:《改革开放30年东莞对外贸易白皮书》,中国海关出版社15.历年东莞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案例二[教学目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特别是对贸易现象的解释能力、国际贸易对一国利益影响的分析能力与贸易政策的掌握应用能力[案例资料]“中国制造”国内贵于国外补贴发达国家消费2010年11月30日13:31南方日报“中国制造”为何国内比国外贵?代工利薄意在退税,一出一进层层加码,中国补贴发达国家高消费“中国制造”为何国内比国外贵代工利薄意在退税,一出一进层层加码,中国补贴发达国家高消费IPAD过关征收千元关税事件,喧闹后带出一个全新的话题:为什么国内的IPAD要比不少国家和地区贵?是什么造就了在“世界工厂”买不到便宜的东西?是什么驱使国内消费者舍近求远去国外采购?这种“扩大外需”的行为是怎么造成的,是否合理,又有着怎样的经济学动力?要知道,不少IPAD原本就是在国内生产的,深圳富士康就是IPAD的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当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如何在合理保护我们的市场和自主品牌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内需,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IPAD话题背后,凸显的正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困惑,而这些问题,正成为当前进一步激发国内有效市场需求的障碍,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在“十二五”期间如何更好地看待经济结构调整。
为此,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解析IPAD外购现象背后的消费困局”系列报道,我们期望以经济观察的角度,和大家共同解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前因后果,从而让广大消费者对我们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有更好的了解,并共同探讨破解之道。
一边在努力扩大中国内需,一边是国人去国外大幅采购,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在IPAD 过关征收千元关税的争论中暴露出来。
如果去国外采购是中国购买力的“溢出”,自然就不存在内需不足的问题,那为什么内需不足的同时还会去国外采购?这显然是国内消费市场的容纳度出了问题。
解决好了国内市场对消费力的容纳问题,将去国外的消费能力留在国内,就能有效的扩大内需市场。
生产地买不到平价“中国制造”◇以IPAD为例,国人要比美国人多付两成,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
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往往比西方贵,成为咄咄怪事前些年,很多国人都把在境外买回“MADE IN CHINA”的东西当作笑话来讲,但事实情况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专门到境外买回“MADE IN CHINA”的各类产品,从服装纺织到电信产品,大包小包塞得满满的。
在我们拉动内需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前赴后继的国人积极地在拉动外需。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看看这组数字就清楚了:一双或者阿迪达斯的中国产旅游鞋,在国内各大商场,即使遇到商场大减价,也需要500元人民币左右。
正价产品动辄七八百甚至上千。
而同样款式的鞋子,在美国的一些大卖场上,只需要三四十,折合人民币也就两三百元人民币。
服装同样如此。
一套在国内售价3万元人民币左右的Armani西服,在美国1000多美元(约合人民币7000元)就能买到。
再以电子产品为例,一部在广东深圳组装的IPAD,以16G的WIFI为例,面市之初在美国的报价是4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300元),香港报价为3888港币(折合人民币约3300元),而在美国上市约一年后,IPAD行货终于登陆中国大陆,但其16G版售价为3988元人民币。
如果再考虑国内外的收入差距,两者之间的价差则更加大。
根据国际货币组织(IMF)2010年4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的人均GDP为3678美元,世界排名100位,而美国则以46381美元排名第九,约为中国的13倍。
也就是说,同样以购买IPAD为例,国人要比美国人多付约两成的钱,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这种现象甚至让美国人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
美国《洛杉矶时报》今年就发表了题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往往比西方贵》的文章,里面提到:“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这真可谓一桩怪事。
中国以替西方消费者生产廉价产品而闻名,但在本国却不总是如此。
”出口导向政策重生产而轻消费◇代工一台在美国售价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业获得大约4美元。
贫困中国为发达国家提供补助,维持着他们的高消费很多国人对这种国外品牌产品存在的巨大价差已经习以为常,但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来看,这种现象是否合理,这里面有没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反思甚至加以改变的地方?为此,记者就此现象展开了调查。
从这些“中国制造”商品的“旅行”轨迹来看,出现这种价格差并不奇怪。
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基地,许多国际品牌都已在国内设点生产,珠三角更是重要的出口基地。
从传统的服装纺织制造,到芯片电脑的装配,这些世界知名的品牌,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在国内生产,之后转运到第三地譬如到香港一日游后再进口到国内销售,只是进来后往往就身价倍增。
这一现象背后也能看到我国长期以来出口导向政策的推手作用,即生产是为了出口,而不是为消费服务。
如我国推行出口退税政策,本意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做强做大,提高国际竞争力。
但是这些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外贸出口企业的利润一再被挤压,甚至不少制造企业都是不赚钱甚至贴钱在接订单,而出口退税部分就成了他们赚取微薄利润甚至补回亏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iPhone为例,代工一台在美国售价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业获得大约4美元,其中还包括工人的工资和摊销固定资产投入等。
出口退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依然贫困的中国,为欧美发达国家提供补助,维持着他们的高消费水平。
那么,“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产品国内比国外贵,进口关税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吗?按照WTO的规则,中国入世后关税在逐年下降,究竟关税下降的实惠有没有真正到百姓手中?我国着名WTO法律专家、北京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税传导到消费品终端价格的影响并不明显,中国关税的整体水平从加入世贸组织前的%下调到今年的%,下调了5个点的税率。
中国的进口税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
他认为,国内目前很多“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价格偏高,最重要的原因仍然在于国内消费市场本身。
流通高费用致“羊毛出在羊身上”◇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要收取17%的增值税,出口产品还享受退税等各种优惠,从出口到进口同一产品“绕个圈”价格猛增当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后,增值部分则要收取17%的增值税。
另外,国内流通环节的中间费用过高已经不是一个新闻,国内零售商已经习惯于向供货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店费、上架费、节庆费等通路费用,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终都体现在产品的标价上并由消费者来“买单”。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国人的崇洋媚外消费思路,也助长了一些洋货一入中国就身价百倍甚至国货争当“假洋鬼子”的现象。
有专家提到,很多外国公司是有意在中国提价,从而提升产品的地位,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像LEVIS牛仔裤、哈根达斯冰淇淋等,在国内一般在高档商场或以专卖店形式亮相,价格都高高在上,而这些产品在国外都属于大众品牌。
这一点在广交会上也有非常突出的表现,本报记者曾在广州一高档商场见过一款打着进口产品的瓷器,价格上万,而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在广交会上的出口报价不到百分之一。
“中国制造”的产品国内定价高于国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些国际品牌牢牢掌握着价格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而我们的自有品牌产品仍未形成与之相抗衡的力量。
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的战略决策,如何让广大消费者能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高质量的产品,在国内同样乐购易购,这是当前内需市场必须正视的一个话题。
(南方日报)美国苹果iPad由深圳的富士康代工、英国clarks皮鞋在广东东莞制造……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返销国内市场后,价格却成倍往上翻同款商品,国内怎比国外贵得多?竞争不足、流通成本高、高税率抬高价格日前,海关对旅客携带便携式平板电脑iPad入境征税一事引起人们关注。
实际上,从9月份起,iPad平板电脑已经登陆我国内地市场,在国内已不难买到。
可为什么还有不少人热衷去国外购买呢?“原因很简单,便宜!”由于工作关系,在深圳某口岸部门工作的沈培经常往返于深港两地,他告诉记者,目前,香港市场上销售的32G/WIFI+3G版iPad价格已不到4000元人民币,而国内市场,同款产品的标准价格还在5000元人民币以上。
价格便宜的何止iPad!最近,北京的王飞从英国旅游回来,一口气买下了5双皮鞋。
他算了一笔账:一双其乐(clarks)男鞋,在英国标价英镑,凭旅游护照还能优惠10%,出境退税15%,实际花了60英镑;而在北京燕莎奥特莱斯,同品牌同款式的鞋,打完8折后还要170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