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初二物理上熔化和凝固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32f34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5.png)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两种状态转变。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冰块融化成水,熔蜡变成液体等。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向液态的转变过程。
当物质受热后,其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弱,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
当温度达到物质的熔点时,物质的分子可以克服相互作用力,开始自由移动。
这时,物质的形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熔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同物质的熔点各不相同。
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变过程。
当物质受冷后,其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当温度降低到物质的凝固点时,物质的分子无法克服相互作用力,开始重新排列成有序的结构。
这时,物质的形态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凝固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同物质的凝固点各不相同。
熔化和凝固是相互关联的过程。
当物质受热熔化后,如果继续加热,其温度会上升,直到达到物质的沸点,就会发生沸腾,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而当物质受冷凝固后,如果继续降温,其温度会下降,直到达到物质的冰点,就会发生冰冻,从液态转变为固态。
熔化和凝固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状态转变。
温度的升高会使物质的分子动能增加,分子活动加剧,相互间的距离增大,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而温度的降低则会使物质的分子动能减小,分子活动减弱,相互间的距离缩小,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性质的重要表现。
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各不相同,这是由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决定的。
例如,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凝固点,因为金属的分子间有很强的金属键相互作用力。
而非金属元素如氧、氮等则具有较低的熔点和凝固点,因为它们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它们与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密切相关。
熔化和凝固是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变,而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变是熔化和凝固的逆过程。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初二上册物理第三章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初二上册物理第三章熔化和凝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c33a6e80eb6294dc886c8b.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_初二上册物理
第三章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
(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ff224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f.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特点:吸收热量;(或者:遇到高温物体,从高温物体那里吸收热量)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物质;例如:金属、海波、冰、石英水晶;(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的物质;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非晶体是没有熔点的)5.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6.常见融化现象:冰融化成水、蜡烛燃烧时滴泪、铸造金属构件将金属熔化成液态;【例题1】谚语“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中,雪水化成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熔化【答案】D【解析】解:雪化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
故选:D。
【变式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冰雪的消融 B.雾凇的形成 C.云海的形成 D.白雾的消散【答案】A【解析】解:A、冰雪的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符合题意;B、雾凇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故B不符合题意;C、云海的形成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白雾的消散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题2】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 )A.100℃B.37℃C.20℃D.0℃【答案】D【解析】解:冰是晶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是0℃。
故选:D。
【变式2】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 )A.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B.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C.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D.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答案】A【解析】解:寒冷的冬季,空气温度低于雪的熔点,为了使雪尽快熔化,向积雪撒盐,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杂质,使雪的熔点降低,从而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故A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熔化和凝固](https://img.taocdn.com/s3/m/5994843371fe910ef02df8ab.png)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B
D C
(1)AB段物质处
于固态,表示晶体 吸热升温过程。 A
时间/min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
收热量,温度不变。
(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 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 态。
1、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
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
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
和
,
反映凝一固个共性熔是化
。
温度不变
2、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
图像的AB、BC、CD、DE、EF、FG段中。
晶体处于固态的是 AB和FG 段
温 度
℃
处于液态的是 CD和DE 段,
像蜡这样在熔化时没有固定的温度的固体 叫做非晶体
自然界中的沥青、玻璃;松香、蜡等都是非晶体。
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
非晶体熔化特点:
温度/℃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持续上升。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时间/min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 量,温度持续上升。
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曲线入手,得 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 的熔点. 这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
A. 温 度 t/℃
B. 温 度 t/℃
0
C. 温 度 t/℃
0
时 间 t/m in 0
D. 温 度 t/℃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6篇)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d79c5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a.png)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
二、新课:(一、)熔化和凝固现象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
2、假设和猜想: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实验所需器材。
3、试验设计及要求:把硫代硫酸钠和蜡加热,并把温度计放入两种物质中,从40℃开始1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和读出相应的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为止。
思考:对海波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注意事项:(1)注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5、结论: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二)熔化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三)凝固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解释现象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以及习题篇二一、复习测评: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汇总+练习过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汇总+练习过关))](https://img.taocdn.com/s3/m/56549f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5.png)
第四章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石英、水晶、食盐、金属、海波、萘、明矾等;非晶体没有熔点,如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
(2)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3)有无熔点和凝固点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一点。
(4)不同物质其熔点不同,同一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3、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条件及特点:(1)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2)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4)凝固特点: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4、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对非晶体加热时,它的温度逐渐升高,但同时开始熔化,先变软,逐渐变稀,直至全部成为液态,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凝固时放热,随着温度降低,它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为固体,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5、熔化的例子:①铁变为铁水;②冰熔化成水;③吃冰棒解热。
(注:糖和盐溶于水,是属于“溶解”。
)6、凝固的例子:①水结成冰;②钢水浇铸成钢锭。
注:南极的气温可低至-89℃,因此只能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用水银计来测气温;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不能将铝锅里的铁块熔化成铁水。
7、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描述:A-B是固体(B点是固体);B-C是固液共存态;C-D是液态(C点是液态),熔化过程吸热。
E-F液态(F点是液态);F-G是固液共存态;G-H是固体(B点是固体)【总结】(1)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点)。
(2)凝固时,温度也保持不变(凝固点)。
(3)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
(5)凝固过程需要不断放热。
(6)熔化凝固图像中有一段平行时间轴。
8、如图所示为松香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总结】(1)熔化时,温度逐渐升高(无熔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2《熔化和凝固》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2《熔化和凝固》课件 (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41f79458fafab068dc025c.png)
不同点 和凝固点
和凝固点
熔化过程吸热 熔化过程吸热温
温度不变
度上升
拓展练习 1、如图两种物质在固 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 下列问题。
温度
℃
甲
D
240
乙
220
200
B
C
时间/
分
180
A
1
23
4
5
67
(1)由图判断出___图线是晶体,该晶体
的熔点是______.
(2)该晶体在____段是熔化过程,用时
计?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分析刚才的实验可知:海波和蜡在熔化 过程必须用酒精灯加热。
这说明:固体在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海波和蜡的熔液要凝固需冷却一段时间
这说明:液体在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
想想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
议义
化吸热或凝固放热的例子吗?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的例子
夏天喝带冰的冰镇水凉爽 用冰块冷敷伤口 用冰块冷藏食物
小组讨论:要使一个冰块全部熔化成水, 需要什么条件?
1、使冰块的温度达到0℃ 2、冰块继续吸收热量
晶体熔化条件:
达到熔点、吸收热量 晶体的熔液凝固条件:
达到凝固点、放出热量
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
小组讨论:晶体和非晶体有哪些相 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相同点 熔化过程都吸热,凝固过程都
放热
晶体
非晶体
有一定的熔点 没有一定的熔点
非像晶蜡体这的种熔液化在时凝没固有时确也定没熔有化确温定度 凝的固温体度叫;做非晶体的;熔非液晶也体没有确定的 凝熔固点点
凝 固 图 像
常见的晶体
冰
石膏
水晶 金属
物理八年级上《熔化和凝固》
![物理八年级上《熔化和凝固》](https://img.taocdn.com/s3/m/209aacda76c66137ef06193b.png)
间 的温
/min 度
海 波 的 熔 化 图 像
t/℃
53
. 52 . 51 . 50 . 49 . . . . . 48 . 47 . 46 . 45 . 44 . 43 .42
/℃
0
40
固
1
42
固
2
43
固
3
44
固
4
45
固
5
46
固
6
47
固
7
48
固液
8
48
固液
9
48
固掖
10 48 固液
11 48 固液
用什么温度计较适合?
(南极最低气温-94.3整℃理p)pt
21
1、纯铁的熔点是1535℃,液态纯铁的凝固点(1535)℃,俗
先熔化再凝固
整理ppt
8
熔化和凝固是在什么条件下 发生的?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有什么特点?不同物质的熔 化和凝固过程是否相同呢?
整理ppt
9
提出问题: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
猜想假设:可能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加热。 制定计划:
实验目的:探究熔化过程需要的条件。
实验器材:幻灯片 10 实验步骤:①组装实验装置。(见课本第54页图3.2-1)
整理ppt
1
1、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有哪几种状态? 2、什么是物态变化?举两个物态变化的例子。 3、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整理ppt
2
4、下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量程是 (),示数是()。
甲:分度值(1℃),量程是 ( -25℃—50℃),示数是 (7℃)。
乙:分度值(2℃),量程是 (-30℃—120℃),示数是(26℃)。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d4096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9.png)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两种相变现象。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这两种相变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冰块融化成水,熔蜡后再凝固成蜡烛等等。
熔化和凝固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物质的熔化温度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而凝固温度则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温度。
不同物质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是不同的,这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例如,水的熔化温度是0摄氏度,凝固温度也是0摄氏度,而铁的熔化温度是1535摄氏度,凝固温度也是1535摄氏度。
2. 熔化和凝固的热量变化:物质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需要吸收或释放热量。
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的热量称为熔化热,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的热量称为凝固热。
熔化热和凝固热的数值相等,且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来说,熔化热和凝固热都是正值,表示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3. 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受到温度、压强和物质本身性质的影响。
温度越高,物质熔化的速度越快;温度越低,物质凝固的速度越快。
压强对熔化和凝固的影响也很重要,高压下物质的熔化温度会升高,凝固温度会降低。
物质本身的性质也会影响熔化和凝固,比如有些物质容易熔化,而有些物质则不容易熔化。
4.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熔化和凝固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熔化和凝固可以制备各种金属和合金;在冶炼过程中,通过熔化和凝固可以分离出杂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熔化和凝固来制作食物、制作手工艺品等。
总结起来,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两种相变现象。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热量变化、影响因素以及应用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物理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他相变现象。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最全笔记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最全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a0551cc9b6648d7c0c74678.png)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一、物态变化1、物态物质的聚集状态叫做物态。
物态通常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质,一般称之为固体,例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之为液体,例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之为气体,例如氢气、氧气等。
2、实验探究:物质的三态变化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在加热过程中你会看到水壶中的冰块逐渐减少,水逐渐增多,最后水壶中的冰全部变成水,再继续加热,可以观察到水壶中的水开始沸腾,并且水会变得越来越少,戴上手套,并拿着勺子靠近壶嘴,可观察到水蒸气又能变成水;再将水放入冰箱中,水还能冻成冰。
探究归纳:物质会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态之间变化。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知识点二、熔化和凝固1现象特点春天,冰雪消融物质都是从固态变成了液态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棍儿化了加热沥青、石蜡时,沥青、石蜡会慢慢变软,最后变成液态冬天,小河里的水结冰物质都是从液态变成了固态把加热熔化后的石蜡倒入玩具模子,冷却后做出各种各样的玩具铁水冷却后变成钢铁探究归纳:物质能够从固态变成液态,也能够从液态变成固态。
2、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3、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并进行实验:我们利用海波和石蜡进行实验探究。
①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这样可以使试管均匀受热。
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注意观察海波和石蜡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①待被测物质的温度升到40①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被测物质完全熔化。
再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温度变化。
时间/min012345678910...海波的温度/①4042444648484848515457...石蜡的温度/①4040.541.542.243.144.54647.5495154...分析论证:如图所示,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用横轴表示时间,用纵轴表示所测温度。
新人教版物理八上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考点汇总
![新人教版物理八上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0b623ccf8c75fbfc77db2c8.png)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熔化和凝固是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知识点1: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三态间可以发生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例如:冰熔化成水,铁块熔化成铁水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例如:水结冰等。
2.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假设猜想[猜想一] 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猜想二] 固体熔化时虽然不断吸热,但需完成由固态到液态的转变,这时温度可能会不变。
实验设计探究[思考] (1)固体熔化时需观察其状态与温度的变化,如何控制固体物质温度不会过快上升呢?(2)熔化过程较为缓慢,以什么样的时间间隔进行温度测量呢?(3)对实验测定的数据用什么方法处理较为合适?[实验设计方案] (1)实验目的:研究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
(2)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试管、温度计、碎蜡块、海波、水、石棉网、火柴、钟表。
(3)实验步骤:①组装仪器。
按如图所示进行组装,在两个分别盛有海波和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使试管(盛固体物质段)充分浸入水中。
使用石棉网的目的是为了使烧杯受热均匀。
使玻璃泡处于海波或碎蜡块中间位置。
,大致可分为两类金等考点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探究【例1】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第2 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不吸热C.甲的熔点是48 ℃D.乙是蜡答案:A、C、D点拨: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上升;由图象可知甲为海波,乙为蜡;海波在ab段吸热,温度不变,所以B选项错误。
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物态变化
![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物态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c3ef0f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5.png)
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物态变化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物态变化【—初二物理总结】物理大餐: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接下来的内容是初二物理之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到达熔点。
⑵ 继续吸热。
②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到达凝固点。
⑵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外表积⑶液体外表空气的流动。
初三物理绝缘体的电学知识大全【—初三物理绝缘体的电学知识大全】绝缘体的种类很多,如塑料、橡胶、玻璃和我们使用的各种天然矿物油。
绝缘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Insulator),绝缘体又称为电介质引。
它们的电阻率极高。
绝缘体的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绝缘体和导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绝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这里要注意:导电的原因:无论固体还是液体,内部如果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那么他就可以导电。
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产生导电粒子,那么它也可以成为导体。
在通常情况下,气体是良好的绝缘体。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绝缘体也会转化为导体。
绝缘体在某些外界条件,如加热、加高压等影响下,会被“击穿”,而转化为导体。
在未被击穿之前,绝缘体也不是绝对不导电的物体。
如果在绝缘材料两端施加电压,材料中将会出现微弱的电流。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9df8a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6.png)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融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先融化再凝固
出示固体海波和蜡, 提出问题:它们怎样才会变成液态?
在融化过程中,它们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 融化和凝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融化和凝固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不同物质融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二、说学情
初中生的思维出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思维活跃,好奇 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初二的学生刚接触学习物理,对物理 现象的认识都是从生活现象开始,学生对物态变化象的认识大都属于生 活层面的粗浅认识。“科学探究”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刚接触,缺乏必要 的逻辑知识,他们重视感性缺乏归纳现象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还没有 得到有效的培养。
2.探究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物质融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融化 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
融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验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我 是这样设计的:先明确探究的目标,给出实验器材,介绍酒精灯的 使用及应注意的问题,再演示如何装配实验装置以及实验分工问题 。
《融化和凝固》说课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 级上册《物态变化》单元中的课文《融化和凝固》,下 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 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七、板块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熔化和凝固 物理八年级上册
![熔化和凝固 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b98b19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4.png)
状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共存 共存 共存 共存 共存 共存 液态 液态 液态
t/℃
53 52
. . 海 51 . 波 50
49
. . . . . 的 48 . . . 熔 47
46
. 化 45 . 图 44
43
. 像 42 41 .40
思考:海波熔化过程中处于什么状态? 思考:48oC的海波处于什么状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min
(4)石蜡熔化的数据表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40 41 43 44 46 48 50 51 53
状态
t/℃
53
.
52
石 51 50
..
蜡 49 的 48 熔 47
t/℃
海
D
波
熔点 48
固液共存 液态
B
C
的
固态 A
熔
0
t/min
化
图
AB段:固态,吸热,温度上升
像
BC段:固液共存态,吸热,温度不变
(为熔化阶段,480C是它的熔点)
CD段:液态,吸热,温度上升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40 42 43 44 45 46.5 48 48 46 48 48 48 49 50 51
状态
t/℃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https://img.taocdn.com/s3/m/e4d84f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e.png)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 量,温度持续上升。
自然界中的松香、沥青、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温度/℃
52 50 48 46 44 42 4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min
(1)熔化过程中温度上升。
石蜡熔化特点 (2)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加热。
(3)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 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 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3.熔化和凝固
熔化 固态
凝固
熔化和凝固现象
液态
气态
1.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固态 熔化(melting)。
熔 凝 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等。 化固
2.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 晶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 过程不需要吸热
B.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 温度上升
C.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
D. 晶体是透明的,非晶体是不透明的
3.北京某日气温为-8℃,湖面上结了一层厚
厚的冰,此时( C )
A. 冰的下表面温度为0℃ B. 冰的上表面温度为0℃ C. 冰的上、下表面的温度都为0℃ D. 湖底的水温为-8℃
➢熔化时都要吸热 ➢凝固时都要放热
➢熔化过程要吸热 ➢但温度不变
➢都是固体
➢无熔点
➢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熔化过程要吸热
➢温度不断上升
巩固练习
1.当你身边有相同质量的0℃水和0℃冰, 需要选择其中之一来冷却物体时,你会选择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化和凝固
1. 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2. 物态变化:物质各种间的变化.
3. 熔化:物质从态变成态.
4. 凝固:物质从态变成态.
5.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 .
6. 凝固点:液态晶体时的温度.
7. 特点:熔化过程热,温度;凝固过程热,温度 .
特点:熔化过程热,温度升高;凝固过程热,温度降低.
8.北国风光,冬天“千里冰封”、春天“冰雪消融”,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水经历了( )
A.都是熔化
B.都是凝固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9.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
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10.冬天,北方的菜窖里常放几桶水,这样做的原因是( )
A.降低菜窖内空气的温度
B.水凝固时要放热
C.水蒸发要吸热,可避免窖内的菜冻坏
D.用来洗菜
11.2011年春,一场罕见的大雪波及长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雪灾造成大量电线、电杆被积冰压断倒塌,
其“元凶”主要是冻雨.冻雨是一种过冷雨滴,当雨滴与地面、地物等物体相碰时会立即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这过程中要热量.
12.如图所示,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活动中,小明选择的固体是冰块,采用如图(a)的实
验装置;小华选择的固体是海波,采用图(b)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写出两点)
(2)在对冰块或海波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海波,这样做是为了 .
(3)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记录的测量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冰的温
-5 -4 -3 -2 -1 0 0 1 2 3 4 度/℃
海波的
25 33 41 46 48 48 48 48 51 57 63
温度/℃
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时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在第6分钟时,海波的物态是 .
参考答案
1、固态、液态、气态.
2、状态
3、固液
4、液固
5、温度
6、吸不变放不变
7、吸放
8、解析: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冬天水结冰的过程是凝固,春天冰雪化成水的过程是熔化.故选 D.
9、解析:冰块吸热温度从零下开始升温,零度时吸热熔化为水,而后吸热水温升高,只有B图象符合.
10、解析:北方的冬天温度很低,菜窖里放上水,水在温度降低结冰凝固时,会放出热量,这样菜窖内空
气的温度不会降得很低,保证菜不会被冻坏.
11、解析:雨滴是液态,而冰是固态,所以雨滴变成冰的过程,就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为凝固
过程,凝固放热.
答案:凝固放出
12、解析:(1)在实验中应注意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烧杯中的水不宜过少、冰块和海波选取要适量、要让冰块和海波受热均匀等.
(2)搅拌的目的是使冰块或海波受热均匀.
(3)冰和海波熔化时都有一个温度不变的过程.第6分钟海波处于熔化过程中,物态应是固液共存.
答案:烧杯中的水不宜过少、冰块和海波选取要适量. 使冰块或海波受热均匀
都有一个温度不变的过程固液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