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56874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1. 章节2. 引言:- 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 解释摩尔(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
3. 知识点1:物质的量的定义-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离子等)数量的物理量。
- 摩尔的定义及其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4. 知识点2: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如何使用元素周期表确定元素的摩尔质量。
5. 知识点3:气体的摩尔体积- 理想气体状态下的摩尔体积概念。
- 标准条件下的摩尔体积值。
6. 知识点4: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 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
7. 知识点5: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量- 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
- 化学方程式与物质的量的换算。
8. 知识点6:溶液的配制- 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
- 实验室中配制特定浓度溶液的步骤。
9. 知识点7: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其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 通过实际例子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10. 知识点8:化学计算技巧- 介绍在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数学技巧。
- 解决复杂化学计算问题的方法。
11. 结论:- 总结物质的量及其相关计算在化学学习和实验中的应用。
- 强调准确计算的重要性。
12. 附录:- 提供相关公式汇总。
- 包括重要的常数和参考数据。
13. 参考文献:- 列出在编写知识点总结时参考的主要文献和资料。
请注意,这个框架只是一个起点,您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来填充和扩展每个部分的详细信息。
此外,为了确保文档的可编辑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使用Word或其他文字处理软件来创建文档,并确保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来组织内容。
在实际撰写时,还应注意使用准确的化学术语和符号,以及提供实例和练习题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化学高一第四章总结知识点
化学高一第四章总结知识点高一化学第四章总结知识点第一节:原子与分子的组成在化学中,原子是最基本的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一个元素的原子中质子的数目称为元素的原子序数,而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代表着原子的质量数、核子数和电荷数。
化学反应通常涉及到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元素间的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而金属键则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第二节:化学键化学键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离子键通常形成离子晶体,具有高熔点、良好溶解性和导电性。
共价键在物质中形成分子,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差的导电性。
金属键是金属中的离子之间形成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第三节: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标志包括颜色变化、气体的生成、产物的沉淀等。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节: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熔点、沸点等可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到的性质。
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的性质,如发生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等。
第五节: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和物质的变化。
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产物以及它们的相对摩尔比。
在平衡状态下,物质的摩尔比将保持不变。
第六节:物质的浓度物质的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
浓度的计量单位包括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
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溶液的性质和反应速率。
第七节: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和产物生成的快慢程度。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反应物粒子大小以及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第八节: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表示了物质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氧化过程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过程指的是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子的转移或者氧原子的转移来实现。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章节总结
学习笔记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①Si的还原性大于C, 但C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2C+SiO Si+2CO↑;②Si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H2, 而其他非金属单质无此性质;③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 但Si为半导体, 石墨为良导体;④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 但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
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硅二氧化碳类别酸性氧化物_酸性氧化物晶体结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水反应方程式不反应CO2+H2O H2CO3学习笔记与酸反应方程式SiO2 + 4HF==SiF4↑+2H2O 不反应与烧碱反应方程式SiO2+2NaOH == Na2SiO3+H2O少: 2NaOH+CO2==Na2CO3+H2O过: NaOH+CO2==NaHCO3过:NaOH+CO2==NaHCO3与CaO反应方程式SiO2+CaO高温CaSiO3CaO+CO2==CaCO3存在状态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人和动物排放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物质用途硅单质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SiO2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硅酸钠矿物胶SiC 砂纸、砂轮的磨料二、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氯气的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2Fe+3Cl2点燃2FeCl3学习笔记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Cu+Cl2点燃CuCl2与氢气反应方程式H2+Cl22HCl;H2+Cl22HCl 与水反应方程式H2O +Cl2 ==HCl+HClO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2 +2C a(O H)2==CaCl2 +C a(C l O)2 +2H2O实验室制法MnO2+4HCl(浓)△MnCl2 +Cl2↑+2H2O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AgNO3溶液: Ag++Cl―==AgCl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颜色黄绿色黄绿色无色成分Cl2Cl2.H2O、HClO、H+、Cl―、ClO―、极少量的为OH―H+、Cl―、H2O、极少量的OH―稀盐酸性质氧化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次氯酸一元弱酸(酸性比碳酸还弱), 强氧化性(杀菌、消毒), 漂白性, 不稳定, 易分解三、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学习笔记实验现象: 把品红溶液滴入溶有SO2的水溶液中, 品红溶液褪色。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硅的化合物的转化H2SiO3 Na2SiO3SiO2H2Si03+2NaOH==Na2SiO3+2H2ONa2SiO3+2HCl==2NaCl+H2SiO3↓SiO2+2NaOH == Na2SiO3+H2O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2、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新制氯水变质的原理:H2O+Cl2==HCl+HClO2HClO==2HCl+O2↑3、氯气的性质4、二氧化硫的性质2SO5、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6强酸制弱酸强酸+弱酸盐===弱酸+强酸盐CaCO3+2HCl==CaCl2+H2O+CO2↑Ca CO3+2H+==Ca2+++H2O+CO2↑Na2SiO3+2HCl==2NaCl+H2SiO3↓SiO32-+2H+==H2SiO3↓C a(C l O)2+2HCl== CaCl2+2HClO 2C l O-+2H+==2HClO应用(1) Na2SiO3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SiO32-+H2O+CO2==CO32-+H2SiO3↓Na2SiO3+2H2O+2CO2==2NaHCO3+H2SiO3↓SiO32-+2H2O+2CO2==HCO3-+H2SiO3↓(2) 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C a(C l O)2+H2O+CO2== CaCO3↓+2HClO C a2++2C l O-+H2O+CO2== CaCO3↓+2HClO(3) 实验室制SO2Na2SO3+2H2SO4==Na2SO4+H2O+SO2↑SO32-+2H+==H2O+SO2↑(3) 实验室制H2SFeS+H2SO4==FeSO4+H2S↑FeS+2H+==Fe2++H2S↑(4)除杂质CO2中混有SO2SO2+2NaHCO3=Na2SO3+H2O+2CO2↑CO2中混有HClHCl+NaHCO3=NaCl+H2O+CO2↑SO2中混有HClHCl+NaHSO3= NaCl+H2O+SO2↑7 、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NH4+的检验药品中加NaOH溶液然后加热,产生的气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产生了NH3进而说明样品中有NH4+。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考点及解题方法规律汇总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 1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 - 1 -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 - 5 - 第3课时 核素 ...................................................................................................... - 8 - 第4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 - 10 -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 - 16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 - 16 -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 - 19 - 第三节 化学键............................................................................................................ - 22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原子结构1.基础知识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如碳原子的原子结构模型2.质量数(1)质量数: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后相加所得的数值。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第四章化学键。
1. 化学键的概念。
化学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连接,是维持化合物稳定性的基础。
化学键的形成通常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或共享来实现的。
2. 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电子转移而形成的。
在离子键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正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成为负离子,两者之间通过静电力相互吸引而形成化学键。
3. 共价键。
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
在共价键中,原子间的电子对是共享的,形成了共价键。
共价键的形成使得原子能够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
4. 金属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海而形成的。
金属原子失去部分外层电子形成正离子,这些电子形成了电子海,能够自由移动。
金属原子通过电子海相互连接,形成了金属键。
5. 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是指在共价键中,由于原子对电子的亲和力不同而形成的一种共价键。
在极性共价键中,电子云被吸引到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周围,使得这个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而另一个带有部分负电荷。
6. 共价键的性质。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长度可变、能量较大等特点。
共价键的方向性使得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长度可变性使得分子能够发生振动和转动,而共价键的能量较大则保证了分子的稳定性。
7. 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是指原子内层电子和外层电子重新组合形成的新轨道。
通过杂化,原子能够形成与共价键所需的轨道数目相符的轨道,从而更容易形成共价键。
8. 共价键的理论。
共价键的形成可以用价键理论和轨道叠加理论来解释。
价键理论将共价键看作是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和原子间的吸引力之间的平衡,而轨道叠加理论则是通过原子轨道的叠加来解释共价键的形成。
9. 共价键的性质。
共价键的性质包括键长、键能、键角等。
这些性质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来测定,从而揭示出共价键的本质和特点。
10. 共价键的多样性。
共价键的多样性体现在不同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的性质和特点上。
不同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价电子数目、轨道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共价键的性质和多样性。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一、硅及其化合物。
1. 硅(Si)- 存在形式。
-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居第二位。
硅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如二氧化硅(SiO₂)和硅酸盐等。
- 物理性质。
- 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熔点高(1410℃),沸点高(2355℃),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 化学性质。
- 与非金属反应。
- 硅与氧气反应:Si + O₂{}SiO₂。
- 与氢氟酸反应:Si+4HF = SiF₄↑+2H₂↑,这是硅的特性反应,可用于刻蚀玻璃。
- 与强碱溶液反应:Si + 2NaOH + H₂O=Na₂SiO₃+2H₂↑。
- 工业制法。
- 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SiO₂+2C{高温}Si + 2CO↑,粗硅再经过提纯得到高纯硅。
2. 二氧化硅(SiO₂)- 存在形式。
- 天然二氧化硅也叫硅石,有结晶形(如水晶、玛瑙)和无定形(如硅藻土)两种。
- 物理性质。
- 硬度大,熔点高(1710℃),不溶于水。
- 化学性质。
-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₂+CaO{高温}CaSiO₃。
- 与强碱反应:SiO₂ + 2NaOH=Na₂SiO₃+H₂O(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因为生成的Na₂SiO₃有粘性,会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
- 与氢氟酸反应:SiO₂+4HF = SiF₄↑+2H₂O。
3. 硅酸(H₂SiO₃)- 物理性质。
- 硅酸是白色胶状沉淀,不溶于水。
- 化学性质。
- 硅酸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还弱。
Na₂SiO₃+CO₂+H₂O =H₂SiO₃↓+Na₂CO₃(证明酸性:碳酸>硅酸)。
- 制备。
- 通过可溶性硅酸盐(如Na₂SiO₃)与酸反应制得,如Na₂SiO₃+2HCl = H₂SiO₃↓+2NaCl。
4. 硅酸盐。
- 定义。
- 由硅、氧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 硅酸钠(Na₂SiO₃)-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的知识点。
1.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方法。
-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 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下标组成。
2.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反应中发生电荷转移的化学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概念。
- 氧化剂能够接受电子,还原剂能够捐赠电子。
3. 浓度与溶液的配制
- 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 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表示。
- 溶液的配制可以根据所需浓度和配溶液的体积来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
4. 氧化和还原
-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氢原子的过程。
- 还原是指物质得到电子或氢原子的过程。
- 氧化和还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5. 盐类的基本概念
- 盐类是酸和碱经过中和反应生成的产物。
- 盐类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
- 盐类有不同的命名方法,如一价阳离子+一价阴离子为氯化物。
以上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的知识点总结。
详细内容
请查阅相应教材或教辅资料。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要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要点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要点总结(一)一、碱金属:锂、钠、钾、铷、铯、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由于它们的氧化物溶解于水都是强碱,所以称这一族元素叫做碱金属。
二、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呈银白色,密度比水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三、钠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4Na+O2====2Na2O (Na2O不稳定)2Na+O2====Na2O2 (Na2O2稳定)2Na+Cl2===2NaCl2Na+S====Na2S ( 发生爆炸)2、与化合物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及原因:钠浮于水面,因钠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因钠熔点低;小球游动发出吱吱声,因有氢气产生;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因有碱生成)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首先是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然后是2NaOH+ CuSO4===Cu(OH)2+Na2SO4(有蓝色沉淀) 注:少量的钠应放在煤油中保存,大量的应用蜡封保存。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要点总结(二)一、钠的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H2O===2NaOH (Na2O是碱性氧化物)2 Na2O2+2H2O===4NaOH+O2 (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a2O2是强氧化剂,可以用来漂白)2Na2O2+2CO2=2Na2CO3+O2(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里可用作供氧剂二、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1、硫酸钠芒硝(Na2SO4.10H2O) 用作缓泻剂2、碳酸钠Na2CO3 用作洗涤剂3、碳酸氢钠NaHCO3 作发孝粉和治胃酸过多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水溶性:Na2CO3 比NaHCO3大与HCl反应速度NaHCO3 比Na2CO3快热稳定性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不易分解2 NaHCO3=Na2CO3+H2O+CO2(常用此法除杂)1、硫酸钙CaSO4 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用作绷带、制模型等)2、硫酸锌ZnSO4 皓矾ZnSO4.7H2O(作收敛剂、防腐剂、媒染剂)3、硫酸钡BaSO4,天然的叫重晶石,作X射线透视肠胃内服药剂,俗称钡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的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化学中物质的量的概念,包括摩尔概念、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在化学学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的学习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关系到化学实验的量的计算及化学生产的生产量的控制。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的知识点。
1.摩尔概念摩尔(mol)是物质的量单位,定义为所含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分子数的数量,由阿伏伽德罗提出。
1摩尔实质上就是6.022×1023个分子、原子或离子,即阿伏伽德罗常数(NA)。
2.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合物分子相对于碳12(12C)的质量的比值。
相对分子质量可以通过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得到,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2×1+16=18。
3.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单个原子相对于碳12(12C)核子的质量比值。
其常用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u)。
例如,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
4.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值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化学方程式中有反应物(左边)和生成物(右边),反应物之间用加号(+)连接,生成物之间也用加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和过程。
同时,化学方程式中需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5.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称作反应物的摩尔比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摩尔比中的系数称为反应系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个数比例。
其计算方法可通过化学方程式及摩尔概念进行计算。
6.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物质质量。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克/摩尔(g/mol)。
摩尔质量可通过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
7.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是指标准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呈正比例变化的关系,即1摩尔气体的标准摩尔体积为22.4L。
高一第四章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第四章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第四章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涉及各种物质的结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第四章是一个知识点较为集中且内容较多的章节,本文将对高一第四章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元素周期表与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是由多种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的表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元素按照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可分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稀有元素。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的基本性质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微粒,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分布于能级,相对于原子核而言,电子云的体积远大于原子核。
得益于电子能级和电子构型的不同,元素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三、元素的周期性与化合价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是由元素的电子构型决定的,这使得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规律之间建立了关联。
化合价是元素中一个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合物时所带的电荷数。
四、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形成的原因是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它们通常是由金属和非金属的元素组成。
共价化合物是由相互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是由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元素组成。
五、离子反应与共价反应离子反应涉及带电的粒子(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
共价反应是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形成分子。
六、物质的溶解与酸碱中和反应物质的溶解涉及溶剂和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其溶解性和溶解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划分为可溶解、不可溶解和难溶解。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化学反应中互相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七、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物质之间的电子转移,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其中,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取电子。
电化学研究的是电流和化学的相互转化关系,涉及电解和电池的使用。
总结:高一第四章化学知识点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包含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分类、原子结构与元素的基本性质、元素的周期性与化合价、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离子反应与共价反应、物质的溶解与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等内容。
高一化学第四章总结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四章总结知识点第四章是高一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章节,主要涉及溶液的计算和化学动力学两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我们不仅能够了解溶液的各种计算方法,还能够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
在本文中,将对第四章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一、溶液的计算1. 浓度的计算: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在计算浓度时,我们需要知道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摩尔数以及溶液的体积。
例如:有50g NaCl 溶解在1000mL 水中,求溶液的浓度。
解:溶质的质量为50g,溶液的体积为1000mL,那么浓度=质量/体积=50g/1000mL=0.05g/mL。
2. 溶液的稀释计算:当我们需要将浓度较高的溶液稀释成浓度较低的溶液时,可以使用稀释计算方法。
稀释计算公式为:C1V1=C2V2,其中C1和V1分别是原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和V2分别是目标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例如:有100mL 浓度为1 mol/L 的盐酸溶液,要将其稀释成0.1 mol/L 的溶液,求加入的水的体积。
解:根据稀释计算公式C1V1=C2V2,可以得到V2=C1V1/C2=1 mol/L *100 mL /0.1 mol/L=1000 mL=1 L。
因此,加入的水的体积为1000-100=900 mL。
二、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验观察反应过程的速率变化来得出结论。
1.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的变化量。
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到。
例如:对于反应物A + B→C,实验数据表明,在10秒内,A消耗了0.05 mol,B消耗了0.1 mol,C生成了0.1 mol,求反应速率。
解:反应速率=消耗的物质的量/时间=0.05 mol/10 s=0.005 mol/s。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高一必修一化第四章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化第四章知识点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知识点第一节:酸碱溶液的概念及性质酸碱溶液是指具有酸性或碱性性质的溶液。
酸性溶液含有H+离子,碱性溶液含有OH-离子。
酸碱溶液的性质包括颜色、味觉、电导性、酸碱指示剂等。
酸碱溶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相互转化。
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和传递引起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以及氧化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是指具有一定延展性、导电性和光泽的物质。
金属可以通过金属元素的离子形成金属化合物,常见的金属化合物包括金属氧化物、金属的氧化还原性等。
第四节: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是指不具备金属性质的元素,非金属元素通常是易失去电子并形成负离子。
非金属化合物包括非金属氧化物、酸等。
第五节:盐及其溶液的性质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盐溶液的性质与其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有关。
常见的盐溶液的性质包括电导性、酸碱性等。
第六节:酸碱滴定酸碱滴定是一种通过滴定试剂来确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的方法。
滴定过程中使用指示剂来判断溶液的酸性或碱性,滴定终点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完全的瞬间。
第七节:电化学方程式及电极反应电化学方程式是描述电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包括氧化和还原的半反应式。
电极反应是指在电池、电解槽等装置中,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第八节: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够导电的溶液,其导电性与其中的电解质浓度有关。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的移动性、离子浓度等因素有关。
第九节: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化学反应物质浓度的变化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第十节: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质浓度和反应物质浓度之间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的数值参数,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第十一节:酸碱中的氢离子的释放和接受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可以释放出来,碱溶液中的氢离子可以接受。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导致能量的转化。
化学反应可以放出能量(放热反应)或吸收能量(吸热反应)。
2. 反应热: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
反应热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计算来得到。
3. 燃烧反应的反应热: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即在氧气的存在下,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
燃烧反应的反应热称为燃烧热,通常以摩尔焓变(ΔH)表示,单位是焦耳/摩尔(J/mol)或千焦/摩尔(kJ/mol)。
4. 燃烧热的计算:燃烧反应的燃烧热可以通过燃烧热反应方程式和摩尔焓变的知识来计算。
燃烧热的计算公式为:ΔH = Q/m,其中ΔH表示燃烧热,Q表示放出或吸收的热量,m表示反应物的摩尔数。
5. 爆炸反应的特点:爆炸反应是一种剧烈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迅速导致温度的升高和气体的急剧膨胀,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爆炸反应常用爆炸热(爆热)来描述,单位是焦耳/克(J/g)或千焦/克(kJ/g)。
6. 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问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原则,放热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吸热反应的反应热的反数。
即ΔH反应 = -ΔH倒。
7.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平衡常数: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变化(ΔH反应)与反应的平衡常数(K)之间存在关系。
对于可逆反应,热力学平衡常数K与反应热ΔH 反应之间有以下关系:ΔH反应 = -RTlnK,其中R是气体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
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
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4HF==SiF4↑+2H2OSiO2+CaO===(高温)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
一般不溶于水。
(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五、硅单质】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
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六、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与盐溶液反应Cl2 + Na2SO3 + H2O = 2HCl + Na2SO4Cl2 + 2KI = I2 + 2KCl实验室制取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 Cl2↑+2H2O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8H2O NaCl O + 2HCl = NaCl + Cl2↑+ H2O ( 离子方程式: Cl O-+ 2H+ + Cl- = Cl2↑+ H2O )2.新制氯水成分分子:H2O HClO Cl2 离子:H+Cl-ClO-OH-久置氯水成分分子:H2O 离子:H+Cl-OH-3.实验室如何制取纯净的氯气制取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 + Cl2↑+2H2O 气体成分:Cl2 (HC l、H2O)操作顺序仪器中盛装的药品各试剂的作用应出现的现象①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HC l有晶体析出(NaCl)②再通入浓H2SO4除去H2O4.漂白粉①制法: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②有效成分:Ca(ClO)2 成分:CaCl2和Ca(ClO)2③漂白原理: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HClO (在溶液中)漂白慢Ca(ClO)2 + 2HCl = CaCl2 + 2HClO 漂白快④久置失效发生的反应: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HClO 2HClO光照或加热2HCl + O2↑5.Br2、I2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水苯或汽油四氯化碳Br2黄~橙橙~橙红橙~橙红I2深黄~褐淡紫~紫红紫~深紫6.置换反应Cl2 + 2NaBr = Br2+ 2NaCl Br2 + 2KI = I2 + 2KBr ∴氧化性Cl2 >Br2 >I27.I2遇淀粉溶液后,溶液呈蓝色 I-氧化剂——————→I2三.氮1.氮的氧化物NO:无色气体、有毒(同CO)、难溶与水2NO + O2 = 2NO2NO2:红棕色气体、有毒、与水反应3NO2 + 2H2O = 2HNO3 + NO2.有关NO与O2或NO2与O2混合通入水中,液面上升一定高度时用的方程式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3O2 + 2H2O = 4HNO33.硝酸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以任意比溶于水化学性质酸的通性强氧化性与金属氧化物3FeO + 10HNO3 = 3Fe(NO3)3 + NO↑+ 5H2O与金属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与非金属 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不稳定性4HNO3光照或加热4NO2↑+ O2↑+ H2O4.氨( NH3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1:700溶于水化学性质与H2O NH3 + H2O NH3·H2O NH4++ OH-与酸NH3 + HCl = NH4Cl氨的催化氧化4NH3 + 5O2催化剂加热4NO + 6H2O实验室制取原理NH4+ + OH-△NH3↑+ H2O。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1.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2.仪器装置装置特点:固+液△――→气主要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等。
说明: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D装置的作用是干燥Cl2;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
3.收集方法(1)向上排空气法(Cl2密度大于空气)。
(2)排饱和食盐水法(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HCl气体)。
4.验满方法(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5.尾气处理Cl2有毒,易污染空气,需用NaOH溶液吸收。
【课堂导学3】三、Cl-的检验1.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自来水、蒸馏水,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上述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②NaCl+AgNO3===AgCl↓+NaNO3;③Na2CO3+2AgNO3===Ag2CO3↓+2NaNO3,Ag2CO3+2HNO3===CO2↑+H2O+2AgNO3;④Cl2+H2O===HCl+HClO,HCl+AgNO3===AgCl↓+HNO3。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二)硫的性质注:(1)除去硫,可用CS2溶解。
(2)3S+6NaOH△=====2Na2S+Na2SO3+3H2OS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用热的NaOH溶液可除去单质硫。
【活学巧用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A.硫是一种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B.硫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存在C.硫跟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答案A解析硫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故选项A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素,以熔点极大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有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
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有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所以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能够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 == SiF4 ↑+2H2O
SiO2+CaO ===(高温) 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因为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
一般不溶于水。
(Na2SiO3 、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五、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
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绝大部分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 2NaCl 2Fe+3Cl2===(点燃) 2FeCl3
Cu+Cl2===(点燃) CuCl2
Cl2+H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能够燃烧。
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
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
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所以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