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通用)
捣衣砧声唐人诗句
捣衣砧声唐人诗句
唐代诗人多以生活为题材,捣衣砧声是唐诗中常见的日常场景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捣衣砧声的唐人诗句,以及它们的翻译。
1. 水声山色里,捣衣砧杵声。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裴休的《山行》。
作者通过描绘环境中的水、山、捣衣砧声等细节来表达出对原野自然的喜爱和热爱。
2. 捣衣砧声远,戍角传寒近。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作者通过对寒冷气息和捣衣砧声的描绘,直观地表现了回乡时的感受。
3. 捣衣砧声道人家,晚来水过卧龙沙。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秋日东篱》。
通过“捣衣砧声”和“水过卧龙沙”等场景的描述来表现出秋日的清幽与静谧。
4. 远听梨花深院落,捣衣砧杵共徘徊。
这句出自唐代女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作者以梨花院落和捣衣砧声为背景,写出一段深情旋律,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思索。
5. 外物垂年丧,独语捣衣砧。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作者用“外物垂年丧”来揭示自己的心情,而“独语捣衣砧”则是表现出他孤独寂寞、心事重重的状态。
6.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灯火阑珊处,捣衣砧声碎。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后送裴秀才之浙东》。
作者通过捣衣砧声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夜晚的寂静和人们的感情,从而更深刻地表达出离别之情。
7. 短艾偶题,闲来点缀捣衣砧。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短艾偶题》。
作者把自己闲暇时的思绪与捣衣砧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平淡的生活态度。
唐诗捣衣意象
唐诗“捣衣”意象分析摘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以“捣衣”为意象名篇佳作为数不少,这些作品大都是描写夫妇或情人相思相忆之情,抒发妇女思念征戍边塞的丈夫之感。
唐诗捣衣意象主要着眼于表达寂寞惆怅的宫愁闺怨之绪、缠绵悱恻的思乡念亲之感和羁旅漂泊的怀友悲己之情。
关键词:捣衣民俗;捣衣内涵;捣衣意象一、“捣衣”概况㈠“捣衣”民俗起源诗经《周南·葛覃》有云:“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①葛,即古人制衣原料苎麻,砍来苎麻煮后再捣而成葛布然后再制衣。
《荆州记》中亦云:“秭归县今,有屈原宅,女嬃庙,捣衣石犹存。
”②从李白《黄葛篇》诗中知,直到唐时,民间的衣料依然是沿用苎麻。
③《诗经》多采春秋诸国之风,而屈原、女嬃则为战国时期人物,由此可以推断“捣衣”之俗则至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㈡捣衣民俗入诗最早将捣衣民俗带进文学创作的是西汉班婕妤的《捣衣赋》:“投香柞,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的描绘④。
赋中描写班婕妤被谗打入冷宫,秋寒仍不忘皇恩旧情,月夜捣帛,亲手缝制。
把捣衣这一单调枯燥而又沉重的劳动描写的典雅端庄,折射出宫怨思妇的现实生活感受。
捣衣意象直接启迪了后人创作,六朝时期,描写捣衣民俗的诗歌开始盛行起来。
现在能看到最早的捣衣诗当属东晋诗人曹毗的《夜听捣衣》:“寒兴御执素,佳人理衣拎。
冬夜清且水,皓月照堂阴。
纤手叠轻素,朗柞叩鸣砧······”六朝时期战乱频繁,人民颠沛流离,捣衣诗歌的题材范围从狭隘的宫怨发展为范畴较为宽泛的闺怨诗。
南朝宋之谢惠连的《捣衣》、齐之谢朓的《秋夜》、梁之柳恽的《捣衣》、惠侃的《咏独杵捣衣诗》、王僧孺的《捣衣》、费昶的《华观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萧衍的《捣衣》、北周庾信的《夜听捣衣诗》等等。
六朝人的民歌里,亦多有“捣衣”的记录,如吴歌《子夜四时歌》、《秋歌十八首》里:“佳人理塞①《诗经》②李昉:《太平御览》(第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28页。
古诗中的意象_古诗中寒砧意象详解
古诗中的意象_古诗中寒砧意象详解“砧”,捣衣时用以垫在底下的大石板。
“寒”,修饰“砧”,因为捣衣是在秋天做棉衣之前,天气已近寒冷。
捣衣用“杵”,“杵”是木制的棒槌。
把浆洗过的用来做棉衣的布帛放在石砧上,用杵捣(打)平捣软,这样做出来的棉衣柔软舒适,是谓“捣衣”。
所捣之衣多为征衣,是要寄往远方亲人的。
因为千家万户捣衣都是在同一个时节里,所以,在人口众多的居住区往往就会出现砧杵之声响彻一片的“交响乐”。
如李白诗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那是一种很壮观的情景。
这情景最能引起人们思人怀乡的情感。
所以,在古诗文中,经常把“寒砧”、“杵声”、“捣衣”、“月色”等这样一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特定的语境,用以描写思妇和征夫相互思念或游子思乡等感情。
贺铸《捣练子夜捣衣》:“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
”《捣练子夜如年》:“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前一首是思妇念征人不归,把捣衣用的石板擦拭干净,连夜给远征的丈夫捣衣。
后一首是写思妇不是因为勤快才捣衣,而是因思念征人无法入睡,才捣衣度夜,以免得常常苦于这度夜如年。
贺铸还有《杵声齐》一首:“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征衣做好了,而且含泪写了书信,但哪里知道亲人是否能收得到呢?李珣《定风波》:“沉水香消金鸭冷,愁永。
候虫声接杵声长。
”在万籁俱寂中,秋虫唧唧声起,本已让人乡情无限,随着秋虫鸣声再传来阵阵砧杵声,岂不更令人肝肠寸断?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九月寒砧摧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寒砧声里,秋叶飘零,戍边十年在外的征人,思乡情冷。
姜夔《齐天乐》:“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写蟋蟀鸣声与寒砧声相应和,更增添了无限凄楚之情。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前四句写景,但在景中又处处关情。
“长安一片月”,整个长安城月色笼罩,光华朗朗。
刘禹锡捣衣曲译文及注释
刘禹锡捣衣曲译文及注释原文:捣衣曲[唐代]刘禹锡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
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
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
长裾委襞积,轻珮垂璁珑。
汗馀衫更馥,钿移麝半空。
报寒惊边雁,促思闻候虫。
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
盈箧寄何处,征人如转蓬。
译文:愉快的砧杵响应着秋天的律动,精巧的槌击中含有凉爽风意。
节拍一个接着一个,远远相继,家家户户的敲击声各不相同。
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露水凝结得清清楚楚,伴侣们在明亮的月光下共度美好时光。
长长的衣裳垂下,褶皱叠在一起,轻盈的佩饰随之摇曳。
总结:这首古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在凉爽的秋风中,愉快的砧杵发出悦耳的声音。
每家每户的敲击声不尽相同,但节拍却远远相继。
月光明亮,伴侣们在户庭凝露的清夜里相伴,长衣袍垂下,轻盈的佩饰摇曳。
整首诗意境优美,表现了秋天的宁静和温馨之美。
注释:1、捣衣曲:《乐府诗集》卷九四《新乐府辞》云:“盖言捣素裁衣。
缄封寄远也。
2、爽砧(zhēn):指凄清的捣衣声。
秋律:古时以十二乐律配十二月,秋季与乐律中的夷则、南吕、无射相配。
3、繁杵:繁密的捣衣声。
杵(chǔ),捣衣的木槌。
4、伴侣:捣衣女伴。
5、襞(bì)积:衣服上的褶子。
6、璁珑(cōng lóng):明洁貌。
7、麝半空:香气弥漫半空。
8、思:悲。
候虫:随节候出没的虫类。
9、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
正芒角:谓兵起。
《史记·天官书》:“狼角变色多盗贼。
”正义:“(天狼)色黄白而明吉,赤角兵起。
”10、虎落:遮护城堡或营寨的竹篱。
此指营垒城堡。
11、盈箧:谓将衣服装满衣箱。
清砧与“捣衣声”
清砧与“捣衣声”清砧与“捣衣声”文汇报2016-11-06第8版朱朱“捣衣”是一个引人注意的文学意象。
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可见写“捣衣”的句子:如“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
”(庾信《夜听捣衣》);“今夕秦天一雁来,梧桐坠叶捣衣催。
”(贾至《答严大夫》);“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贺铸《捣练子》) ……最为人们熟知的是李白与杜甫的两首诗。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穿着才会舒适。
妇女将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 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
妇女白天一般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捣衣工序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多于秋夜进行。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词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写“砧声”的词句有:“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王安石《千秋岁引》);“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李煜《捣练子》);“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姜夔《法曲献仙音》);“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李清照《行香子》) ……读有关“捣衣”的古典诗词,与之密切相关的“砧声”,成为一种令人难忘的特殊音响。
可是,“捣衣声”究竟是怎样的声音呢?许多人不明就里。
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学者车锡伦也曾为此感到困惑。
上世纪六十年代,车锡伦在内蒙古乡村长住过,在深秋乡村一个夜晚的所见多闻,让他茅塞顿开———那一晚,“半轮寒月高悬在空中,清冷的月光如霜似水洒在地上,一片惨白。
捣衣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
捣衣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
捣衣在古诗中常常象征征人、离别和思妇之情。
捣衣是古代制作衣服的一种方式,需要将衣服放在石砧上,用木槌敲打使其柔软。
因此,捣衣也成为了古诗中思妇怀念征夫的象征,表达了妻子对远在边疆的丈夫的思念和担忧。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这样一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行人莫倚楼前月,肠断月中愁杀人。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这首诗中,捣衣成为了思妇对远在边疆的丈夫的思念和担忧的象征,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总之,捣衣在古诗中常常象征征人、离别和思妇之情,表达了妻子对远在边疆的丈夫的思念和担忧,同时也表现了古代制作衣服的一种方式。
千年捣衣声——唐代诗歌中的“捣衣”“砧声”意象探微
语数外 学 习
No . 04. 2 01 3
Y u S h u W X u e X j
2 0 1 3年第 4期
千 年 捣 衣声
唐 代诗 歌 中的 “ 捣 衣” “ 砧声” 意 象探 微
王海 荣
( 石 河子第一 中学 , 新疆
石河子 8 3 2 0 0 0 )
摘 要: 现 行人 教版 高 中语 文必修 三选 用杜 甫 《 秋行 八 首》 ( 其一) “ 玉露 凋伤 枫 树林 ” 篇, 编者 对 诗 中“ 白帝 城 高 急暮 砧 ” 一句 中 “ 急暮砧 ” 作 了如 下注释 : 黄 昏时急促 的捣 衣声。每每 授 课 于此 , 心 中不 清不 楚 , 甚 至有 照本 宣科 之 嫌 , 学 生更 是 一 头 雾水 , 不 甚 了解 。 师惶惶 然 , 生默 默焉 , 不 了了之 。其 实, “ 捣 衣” “ 砧声 ” 是古 典诗歌 中常见 的意 象 , 唐诗 尤为 突 出。如 , 王 勃《 秋夜 长》 “ 鸣 环曳履 出长廊 ,
为君秋夜捣衣裳” ;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 玉户帘中卷不去 , 捣衣砧上拂还来” ; 李白《 秋歌》 “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 岑参《 杨固店》
“ 客 舍 梨叶赤 , 邻 家闻捣 衣” 等等 。这 两个意 象几乎 已成 为游 子思 妇 言写 离情 别意 的 专属 品 , 所以, 全面、 正确 、 深入 的诠 释 此类 诗歌 之 内涵 , 绕不 开“ 捣 衣” “ 砧声 ” 两意 象 , 这不是 夸 张。而这 两 个意 象其 实也如 一纸 两面 , 不 可 分 离。 关 键词 : 唐代诗 歌 ; 捣衣 ; 砧声 ; 意 象
捣衣之声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
此诗结尾,诗人将浓郁乡情化为古典诗歌中极为常见的一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声。
寒衣、刀尺和砧声, 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正是杜甫听到白帝城中捣衣之声,联想到家家户户的妇女们都在准备为亲人缝制御寒衣物时引发的怀乡之情。
“衣”被放在首要地位。
“衣”不仅可以御寒蔽体,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贮存着思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
捣衣的声音,更是一种缠绵深淳的人文音乐。
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逗惹出斩不断的离情别绪;漂白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胸中无尽的乡思乡愁。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晓吹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李白《捣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面容,在同一轮秋月下重复着相同的捣衣动作,诉说着相似的亲情与爱情,悲苦与离愁。
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在这类诗歌中堪称典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前面提到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表达类似情感的诗句可以举出很多: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杜甫《暮归》)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社会意象解析之捣衣
捣衣寄予征人
张籍《寄衣曲》 张籍《寄衣曲》
织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贵从妾手著君身. 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 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
清 砧
肠 断 卢 声 声 捣 秋 月 戍 . 龙 未 得 寄 征 人 ,
愁 霜 复 愁 露 .
月 下 听
砧
唐 刘 长 卿
1
捣 衣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 意 象 深 蕴
忧国忧民, 忧国忧民,战争停止
战争使骨肉分离, 战争使骨肉分离,夫妻处 异地,思念绵延, 异地,思念绵延,盼望战 争早日结束, 争早日结束,亲人团聚之 时,亦表达着对战争的厌 恶. 寄予和平的向往
异乡听砧, 异乡听砧,游子乡愁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思妇伤情,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思妇伤情,也 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 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 异乡的砧声,想起故乡同样的声音, 异乡的砧声,想起故乡同样的声音, 向往着家庭的温暖, 向往着家庭的温暖,思念捣衣的母亲 或妻子,也伤感只身漂泊的命运. 或妻子,也伤感只身漂泊的命运.
�
秋,夜,砧声
捣衣诗篇中必不 可少的三元素 捣衣的声音, 捣衣的声音,是 一种缠绵深淳的 人文音乐. 人文音乐.
秋兴》 《秋兴》
皇甫曾
流萤与落叶,秋晚其纷纷. 返照城中尽,寒砧雨外闻. 离人见衰鬓,独鹤慕同群. 楚客在千里,相思看碧云.
捣衣之意象浅析
表现征人离妇的惆怅情绪. 表现征人离妇的惆怅情绪. 亦表现远别故乡,游子思乡愁绪 亦表现远别故乡 游子思乡愁绪 表达希冀战争停止 词调中有《捣练子》等阕,即其本意. 词调中有《捣练子》等阕,即其本意.
暮 归
杜甫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原文译文赏析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原文|译文|赏析《水调歌头·中秋》是北宋词人米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清趣无穷,表现出他“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的特有风格。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水调歌头·中秋》原文宋代:米芾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译文及注释译文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
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
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个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抵不过这样的幽静。
明月挂在南楼正是我觉得充满情趣的地方所在。
怅惘这样的胸怀,于是拿起笛子吹奏,笛声的韵律悠悠扬扬。
在这清平之时,良美之夜,就把这块地方借给我让我痛饮。
看着这一天可爱的风景,我倚着曲曲折折的栏杆,宇宙在我眼里也只是小小的浮萍。
喝醉困乏了就靠着枕头临江而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来。
注释①砧声:也作“碪声”,捣衣声。
元好问《短日》:短日碪声急,重云雁影深。
②蟠蟀:蟋蟀的一种,宋代顾逢曾作《观鬭蟠蟀有感》。
③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
④宋玉解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⑤兴况:情趣,意趣。
⑥分付:分别付予,这里指给酒樽分别倒酒。
⑦醽醁(líng lù):古代的一种美酒。
⑧清时:清平之时,也指太平盛世。
⑨金瓯(ōu):酒杯的美称。
瓯,杯子。
⑩阑干十二:曲曲折折的栏杆。
阑干,即栏杆。
十二,形容曲折之多。
⑪欹(qī):斜倚着,斜靠。
赏析米芾,字元章,宋代大书画家。
据《挥麈后录》记其为人:“滑稽玩世,不能俯仰顺时”。
这首词就是借赏中秋之机,表白他为人的高洁。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一、送别类1. 杨柳原因、含义:源于《诗经 ·小雅·采薇》“昔我亡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恩,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之神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恩。
例句:《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 长亭原因、含义: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休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在古代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例句:《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3. 南浦原因、含义: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例句: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4. 酒原因、含义: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
例句: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 芳草原因、含义:喻离恨、离愁。
例句:汉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恩远道。
6. 鹧鸪原因、含义: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 “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例句: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江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7. 吹笛、吹箫、吹笙原因、含义: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例句: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思乡类1. 月亮原因、含义: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例句: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鸿雁原因、含义: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2023高考模拟好题选粹:“意象类情境默写”(附参考答案)
2023高考模拟好题选粹:“意象类情境默写”(附参考答案)1.古代很多节日记录着先民们的农事劳动生活,如社日,社日有春社和秋社。
“社”这个词语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示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示例: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示例:柘柳阴浓春社罢,牛羊日夕牧童来2.“桑”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它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农作物,也可借指农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示例: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3.在古典诗词中,中国文人多用“扁舟”或“舟”的意象来承载自己向往自由、渴望回归自然、淡泊世事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示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4.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
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也是俯拾即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示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示例:水不在深,有龙则灵5.“清风”拂面,撩动古人的心弦,又化作佳句融入古代的诗文,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示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示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示例: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6.古诗词中,“雁”这一意象常与季节更替、时间流逝、羁旅游子、凭栏思妇等内容紧密相联,因而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比如唐诗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意象——捣衣砧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一)①白云: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②“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③扁舟:漂泊。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④捣衣砧: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⑤小楼:相思、怀远、离愁。
(如“月满西楼”,“小楼昨夜又东风”。
)⑥妆镜台:古人云:"女为悦己者容。
"女子是为心爱之人而打扮的。
此妆镜台在夫妇原来和美团聚时,是天天开镜梳妆打扮的,丈夫离去后,又一直闲置不用,而今月光又照在妆镜台上,何日夫妇团聚,使美人重开妆奁,重新梳妆呢?物景关情,妆镜台凝聚了过去相聚的欢乐;离别后的悲苦和对将来重逢的企盼,包蕴了一段浓浓的感情历程。
O7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
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离愁与乡愁:寒衣处处催刀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
捣衣诗意象
唐代诗词中的捣衣意象探析阮嘉雯【摘要】自六朝以来,捣衣的意象在文人的笔下广泛运用,而这一意象在唐朝时期的文坛上,尤其兴盛。
捣衣作为古代的一种服饰民俗,作为古代诗词中的一种社会意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表达了家中女子对经年不归的远征男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在外,居无定处的思妻怀乡之情,表达了对战争长年不休的厌恶之感,也蕴含了文人对生命的思考。
【关键词】捣衣;思妇;怀乡;厌战;悲秋捣衣作为一种服饰民俗,自六朝以来,成为了古代诗词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意象。
特定的社会环境,赋予了捣衣不一样的审美意蕴。
在战争年代,无论是六朝还是唐朝,夫妻分隔两地是在所难免的,妻子独守家中,丈夫游离在外。
因此,捣衣的动作,成为了家妇思念远征丈夫的固定模式;捣衣的声音,也深深触动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征人的思乡情怀,表达着他们对于家中妻子乡人的眷恋及常年战乱的厌恶与痛恨。
而捣衣又多与秋夜相生,在秋夜的渲染之下,其中的悲伤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王勃《杂曲歌辞•秋夜长》)”、“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李颀《送钱子入京》)”、“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屈同仙《燕歌行》)”,唐代的诗人总能以一种文人的敏感,把捣衣这个社会意象背后潜在的痛与惆怅写得如此的撕心裂肺,扣人心弦。
同时,在冷寂的秋天,声声捣衣砧响,也引起了不少文人的悲秋之感,诉说着他们对生命的思考。
一、捣衣的含义及其文化意蕴的来源捣衣是一种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
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一书里,曾有这样记载:“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柞,如春米然。
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
”可以知道,捣衣是两个女子协作才能完成的劳动。
显然,捣衣不同于洗衣,洗衣并不需要两个人合力完成,同时洗衣的目的也并不在于把衣服捶松平整,而在于把衣服漂洗干净而已。
因为捣衣不同于洗衣,所以捣衣不须到河边进行,只须在家中便能完成,且一般在夜晚进行。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
此诗结尾,诗人将浓郁乡情化为古典诗歌中极为常见的一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声。
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
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有时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前人诗歌中也统称“捣衣”。
妇女白天一般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捣衣工序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多于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被放在首要地位。
“衣”不仅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贮存着思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
捣衣的声音,更是一种缠绵深淳的人文音乐。
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逗惹出斩不断的离情别绪;漂泊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更增添胸中无尽的乡思乡愁。
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晓吹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李白《捣衣》)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
(杜甫《捣衣》)曲房理针线,平砧捣衣练。
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
《杵声齐 砧面莹》诗句及赏析
《杵声齐·砧面莹》诗句及赏析《杵声齐·砧面莹》是北宋词人贺铸创作的一首闺怨词,全文如下:砧面莹,杵声齐。
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这首词的意思是:捣衣石的表面因年长日久的使用,早已光洁平滑,杵声协调、齐整。
捣完制成的征衣,上面沾满了思妇的眼泪,题写着行行诗句。
想寄到玉门关已是万里之外了,守边的人还在玉门关的西边。
这首词上片通过描写思妇捣衣的细节,表现了她对离人的思念和关怀。
下片则通过对戍边之人的想象,表现了思妇对离人的牵挂和担忧。
整首词以杵声和砧面为背景,通过描写思妇捣衣的情景,表达了她对离人的思念和关怀之情。
同时,词人通过对戍边之人的想象,也表现了他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反感。
这首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捣衣的场景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它具有多重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释:离别和思念:捣衣通常是妇女为远行或出征的亲人准备衣物的过程。
因此,捣衣的场景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之情。
家庭和亲情:捣衣是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展示了妇女对家庭的照顾和关爱。
在古代诗词中,捣衣的场景也可以象征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时光流逝:捣衣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因此它也可以被视为时光流逝的象征。
在诗词中,捣衣的场景可能用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对未来的期待。
妇女的形象:在古代社会,捣衣是妇女的日常工作之一。
因此,捣衣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塑造妇女的形象,如勤劳、贤惠、慈爱等。
忧伤和哀怨:捣衣的声音有时被描述为哀怨和忧伤的,这可能与离别和思念的情感有关。
在诗词中,捣衣的场景可以用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忧伤和哀怨。
捣衣的场景在古代诗词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可以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家庭、时光流逝等多种情感和主题。
诗歌意象——捣衣砧
诗歌意象——捣衣砧成的布料放在砧板上,用捣衣砧敲打,使其柔软,然后再进行缝制。
这种重复机械的劳作,让妇女有足够的时间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也因此,“捣衣”和“砧声”成为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这些意象表现了思乡、离愁和相思的情感,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细节和琐碎。
古代诗人常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白云、青枫浦、小楼等。
这些景物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还可以暗示着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比如___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青枫浦可以用来表达离别的感伤。
这些意象让古典诗歌更加富有情感和意境。
扁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用来表达漂泊和旅途中的孤独感。
古代的扁舟小巧轻便,漂泊在天水茫茫之中,更加凸显出人的渺小和无助。
古代诗人___在他的诗中经常使用“船”这个意象,表现漂泊之感。
这些意象让人感受到旅途中的孤独和漂泊的无助。
妆镜台”是古代女子的必备之物,用来梳妆打扮。
在夫妇原来和美团聚时,妻子会天天开镜梳妆打扮,但当丈夫离去后,妆镜台就一直闲置不用。
月光照在妆镜台上,让人不由得想起过去相聚的欢乐和离别后的悲苦。
这些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鱼龙、鸿雁”是古代用来互传音讯的载体,但在古典诗歌中,这些意象更多地被用来表达相思无着落之感。
当鱼龙不能传音讯时,就暗示着两个人之间的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这些意象让人感受到相思之苦和离别之痛。
总的来说,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彩,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更多地是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这些意象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细节和琐碎,也让人感受到人生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在清幽的月夜里,捣衣的砧声响起,这是华夏民族一首古老的无词歌,是劳动妇女用生命谱写的深情乐章。
她们用尽闺中力,维系家庭,渴望美好生活,执著坚韧,但也有痛苦与忧伤。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流水”是常见的意象之一,因为它剪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相符合,因此常用来喻愁。
然而,这一意象不仅仅是表达愁绪的载体,更饱含着文人哲理性的思考,是文人永恒与无限的悲情。
《春江花月夜》典型意象
•江水:
长江东流,玉带盘桓, 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 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 是个空间概念. ,更喻指历史
• 落花:
• 纵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 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 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 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 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 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 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 义。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
• 鸿雁、鱼龙:
• 指传递书信的信使,多出现在“游子思妇” 诗中。
•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 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 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 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 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诗经·鸿 雁》
•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 行止自成行。(曹操《却东西门行》)
.
.
• 妆镜台:
古典诗歌中,明镜、镜台多象征闺中 情愁,如女子对爱情的向往,爱情失意的 痛苦,女子红颜的老去等。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 商隐《无题》)
•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 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魂梦任 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 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冯延巳《南乡 子》)
• 例如:
•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 明月楼:
古代诗歌中“高楼”这一意象含有孤 独、思念、离愁等含义,多指空闺思妇对 飘然他乡的游子的离愁和思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
此诗结尾,诗人将浓郁乡情化为古典诗歌中极为常见的一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声。
寒衣、刀尺和砧声,反映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满足穿衣之需的状况。
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
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有时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前人诗歌中也统称“捣衣”。
妇女白天一般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捣衣工序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多于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正是杜甫听到白帝城中捣衣之声,联想到家家户户的妇女们都在准备为亲人缝制御寒衣物时引发的怀乡之情。
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被放在首要地位。
“衣”不仅可以御寒蔽体,在传统诗学中,它还被视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情感暗语,贮存着思念、盼望、关切、依恋、欢爱、伤逝等一系列丰富的人文内涵。
捣衣的声音,更是一种缠绵深淳的人文音乐。
捣衣的妇女听着砧声,不由得思念远行之人,担忧他们的饥寒,逗惹出斩不断的离情别绪;漂白的游子听到砧声,就会回想家庭的温暖,
更增添胸中无尽的乡思乡愁。
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
(杜甫《捣衣》)
曲房理针线,平砧捣衣练。
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
(乔知之《从军行》)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晏几道《少年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贺铸《捣练子》)
月明之夜,闺妇不辞疲倦地捣制军衣,将要寄往遥远的边塞。
这种工作虽然劳累,但对她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让她悲伤的是,飞鸿已逝,远方亲人依然音书渺茫,砧声带走的,是她无尽的思念之情。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面容,在同一轮秋月下重复着相同的捣衣动作,诉说着相似的亲情与爱情,悲苦与离愁。
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在这类诗歌中堪称典型: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月光笼罩着整个长安城,家家户户捣衣的砧声如同多声部合奏一般此伏彼起。
视觉意象的空明辽阔,听觉意象的恢弘共鸣,无人能够逃出这支缠绵悱恻、弥天塞地的乐章。
更有那吹不尽的秋风从远古吹向未来,千百年间风中传送着同一种情感:“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所有思妇共同的心声。
李白仿作的这首民歌情感真淳深挚,意象单纯鲜明,语言平易流畅,是从人的心中自然流出的音乐,宛如天籁之音。
无需多层次的描写,无需增饰情节与细节,捣衣砧前无数美丽的容颜是它的背景,绵延的时间深化了它的内涵。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前面提到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表达类似情感的诗句可以举出很多: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杜甫《暮归》)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王安石《千秋岁引》)
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
(陆游《感秋》)
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
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
(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姜夔《法曲献仙音》)
所谓“出门万事难”,旅途风霜渐侵的秋季,听到异乡捣衣砧声,游子的心中怎能不掀起阵阵波澜?异乡的砧声让他想起故乡同样的声音,让他向往家庭的温暖,思念捣衣的母亲或妻子,也伤感自己只身漂泊的命运。
与思妇诗有所不同的是,它从游子的视角着眼,更多关注的是砧声意象,而不是捣衣的动作。
游子是听者,而不是动作的执行者。
捣衣可以在别人家的院子里进行,围墙阻隔了视线,声音却具有穿透力,可以越过障碍,萦绕在远方听者的耳际。
相比之下,声音意象比动作意象更具诗意,砧声与月色、寒霜、秋风、鸣雁等更具组合能力,更宜于表达客子胸中的悠悠乡愁。
古典诗歌发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培养了中国人对这种意象的欣赏能力,使其成为一种令人难以释怀的诗化音响。
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堂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的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长箪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李煜《捣练子》)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李清照《行香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
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
(林景熙《夜意》)
清幽月夜,捣衣砧声,这是华夏民族一首古老的无词歌,是一代又一代劳动妇女用
生命谱写的深情乐章。
多少美丽的生命,在捣衣的砧声中苍老凋谢,“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杜甫《捣衣》)。
砧声表达着她们对家庭的奉献与维系,对生活的希冀与渴望,也诉说着她们的痛苦与忧伤,执著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