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近代文学专题(121302)

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
A、《呐喊》B、《朝花夕拾》C、《野草》D、《坟》答案: C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
A、鲁迅B、周作人C、胡适D、沈雁冰答案: B3.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张的最初萌芽。
西谛即()。
A、郑振铎B、恽代英C、邓中夏D、瞿秋白答案: A4.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
A、《隔膜》B、《潘先生在难中》C、《火灾》D、《倪焕之》答案: D5.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
A、王统照B、庐隐C、许地山D、许杰答案: C6.确立冯沅君新文学史地位的主要是小说集()。
A、《卷葹》B、《旅行》C、《隔绝》D、《隔绝之后》答案: A7.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
A、《绣枕》B、《女儿身世太凄凉》C、《酒后》D、《资本家之圣诞》答案: C8.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
A、阿QB、孔乙己C、闰土D、祥林嫂答案: D9.有一位女作家虽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但她作品的艺术气质却接近创造社,强调主观与个性。
这位女作家是()。
A、冰心B、冯沅君C、庐隐D、陈衡哲答案: C10.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
A、青年杂志社B、新潮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答案: B11.废名的第一部长篇是()。
A、《竹林的故事》B、《莫须有先生传》C、《桥》D、《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答案: C12.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概述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概述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和贡献摘要:一、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定义1.文艺复兴的背景2.文艺复兴的定义二、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和贡献1.艺术领域的成就2.文学领域的成就3.科学领域的成就4.哲学领域的成就5.宗教领域的成就三、文艺复兴的影响和意义1.对后世的影响2.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正文: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从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文主义,追求知识,崇尚自然,这些思想导致了艺术、文学、科学、哲学和宗教等领域的重大变革和发展。
艺术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绘画和雕塑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他们注重对人体结构、光影表现、空间透视等方面的研究,使艺术作品更加真实、生动、立体。
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戏剧和小说等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们,如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等,他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赞美人性,抨击封建制度,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科学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们,如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等,他们提出了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哲学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们,如彼特拉克、蒙泰涅等,他们提倡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
宗教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基督教改革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家们,如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他们提出了新的教义和教规,推动了基督教的改革和发展。
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为后来的启蒙运动、现代科学、民主制度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文艺复兴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和精神,如人文主义、自由精神、科学精神等。
总结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成就-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总结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成就-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近代以来,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从文学作品到视觉艺术,都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风貌。
这些成就不仅在艺术领域引起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成就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能够全面地展现这一时期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接下来文章各部分的内容和意义作出简要的介绍,以便让读者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引言部分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概述,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分别探讨近代文学和艺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最后的结论部分将对这些成就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作者的个人看法和态度。
这样能够让读者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能更好地理解接下来的文章内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成就进行总结,对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分析,探讨近代文学艺术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展现其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通过总结文学艺术的成就,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创新,为文学艺术的持续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2.正文2.1 文学成就:近代以来,文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一方面,在小说方面,我们看到了新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这种小说以真实生活为背景,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多维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人类的生活状态。
而同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也在近代迅速发展,它将现实与想象巧妙融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另一方面,在诗歌领域,近代诗歌成就斐然。
许多诗人以个人感悟和社会反思为题材,创作了许多动人心弦的作品。
他们的诗歌在语言和形式上都有了革新和突破,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近代散文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早期的启蒙运动到现代,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
它们或清新脱俗,或激昂激越,或沉稳凝重,为读者呈现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共2课)(2022秋)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张骞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缓慢发展的原因,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通过比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现代社会生活,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依据历史资料及视频、等材料,利用小组演讲、短剧等多种方式,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近代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难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全聚德烤鸭、同仁堂药业、张裕葡萄酒等)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在近代却被西方列强欺压蹂躏。
伴随着列强入侵的一步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发展。
全聚德烤鸭、同仁堂药业等企业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曾被认为是“奇技淫巧”的各项发明,如火车、电话、电报等,也纷纷涌入中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去感受一下,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新课讲授(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教师解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提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的发展阶段:甲午战争后、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党时期。
3.出示:《张謇》《大生纱厂》。
4.教师提问:张謇原来的人生目标是金榜题名,后来为什么又转向办实业,创办大生纱厂?提示: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实业家张謇积极发展本国工商业,以抵制列强对中国的剥削,以挽回中国的利益。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案

导入新课神创论 PK 进化论神创论是神创造一切的理论,包括宇宙世界及生物非生物或物质非物质的所有。
神是一切未知的终结,神是所有问号的终极句号。
神终结了所有未知,神回答了一切终极问号,神是所有一切的起源,神是一切所有的结束,神无处不在,神无处不有,神是唯一的绝对真理。
人是神创,神创的智慧人类是绝对回答不了任何一个终极问号,人类的有限智慧是绝对无法终结无限的未知,人类的问号与未知是绝对的无穷无尽,神的存在是永恒,人因神而存在,神不因人而存在,神是绝对的存在,神的存在是绝对。
进化论是达尔文所创立的生物进化论,中国教科书对进化论的解释:进化论是关于生物界物种的发生和发展的理论。
进化论认为现在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少数类型到多数类型逐渐变化发展,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
讲授新课一、科学家(一)牛顿1.简介: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三、音乐美术大师(一)贝多芬1.简介:德国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
2.作品: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3.意义:《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它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作曲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二)梵高1.简介:荷兰的梵高是近代绘画艺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2.作品:《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3.特色意味:《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板书设计。
24课 文学艺术的成就

在( )
A. 新文化运动期间 B. 人民解放战争后
C. 五四运动之后
D. 抗日战争之后
C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4. 以上海为舞台,全景式展现了上海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
面面,并最终以吴荪甫的悲剧,揭露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
的黑暗的作品是( )
A. 《狂人日记》
B
B. 《子夜》
C. 《祝福》
D. 《雷雨》
5. “中国近代有一位著名画家,他多次在国外举办画展,
为抗战筹款。他笔下的马形神兼备,傲骨嶙峋,具有独创
性和时代感。”这位擅长画马的著名画家是( )
A. 张大千
B. 任伯年
C. 齐白石
D. 徐悲鸿
D
6. “他继承国画传统特色,力求推陈出新。他的画作大
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雅俗共赏。七七事变后,他拒
绝日伪大小头目索画,也不卖画,宁可挨饿也不丧失气
节。”这位爱国画家是( B )
产生深远影响。 ②《阿Q正传》《祝福》等小说,对劳动人民的
苦难报以深切的同情,产生广泛影响。 二、茅盾: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子夜》等小
说,深刻反映了 中国近代社会 的发展变化。
鲁迅(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浙江 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 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 改豫才,“鲁迅”是他 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 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 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宣传抗日
,最重要成果是《愚公移山图》国画
。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神话传
说。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负伤之狮》创作 于1938年,当时日 寇侵占了大半个中 国,国土沦丧,生 灵涂炭,徐悲鸿怨 愤难忍。他画的这 头双目怒视的负伤 雄狮在不堪回首的 神情中,准备战斗 、拼搏,蕴藏着坚 强与力量。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艺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1.(2017·全国II卷,42) 从钟表的多样化发展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
成果及其应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2015·全国Ⅰ卷,41)从生产力诸要素的数学公式出发考查三次
科技革命的作用
近代以来的世 3.(2014·全国Ⅰ卷,40)从宋应星和牛顿科技成就的比较出发考查 古代东方和近代西方科技的不同特点及相关不同社会背景
【针对训练】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
3.(2018·海南高考,17)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 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 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
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
迅速发展阶段 启蒙运动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 电 磁 学 的 新 成 就 ; 达
(18~19C中期) 推动
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
重大突破和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 电 的 发 明 与 应 用 ; 量 统化总结阶段 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普遍确立与 子论和相对论
——摘编自潘教峰《钻石模型——解读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更替》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更替”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 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核心素养』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科技革命对思想文艺及影视发展的影响
(1)思想方面: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 形成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 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2)文学艺术: ①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 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 ②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借助工业革命科技成果的现实主义和印象 画派出现。 ③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 等。 (3)影视艺术:19世纪末电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 物质基础;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 展的动力;19世纪末,电影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下产生;20世纪20年代,电视艺术 诞生。
近代文学

近代文学绪论第一节:西学东渐的狂飙。
介绍中国近代社会最突出的现象——西学东渐。
如教育体制的变革、留学事业的发展,翻译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传媒的进步。
第二节:作家主体的转型。
介绍中国近代作家在历史脚步急遽,文化思想更迭迅速,尤其是西学东渐狂飙的吹打下,其知识结构的变化,创作主体发生了转型,并指出近代文学的基本任务是反帝爱国。
第三节:文学观念与作品形态的变化。
介绍翻译文学的发展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多方面影响,促进文学观念的变化,带来新的文学类型,丰富了文学表现技法。
第四节:文化下移与文体革命。
介绍中国近代文体变革即文体通俗化和提倡白话文的要求。
第五节:近代文学流程。
介绍近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近代文学的分期及不同阶段的特点。
(一)要点1、中国近代社会性质:近代文学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为止。
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中国在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文化战线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
2、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作家的影响在西学东渐狂飙的吹打下,近代作家呈现新旧错综的复杂状况,既有文艺思想和政治倾向较保守的学古、拟古的文学流派,又出现了一部分受进步思潮激荡的进步作家。
他们以内容新颖的创作,活跃于近代文坛上。
如受时代思潮影响、西学冲击,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三代作家。
第一代:鸦片战争前后的龚自珍、魏源,还基本未脱传统的士大夫型;第二代: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是新旧学的混合型;第三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柳亚子、秋瑾等,已是具有现代气息的知识分子。
还出现了半专业化的新型作家群,如林纾、李伯元、吴趼人等。
3、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近代,随着西学东渐,西方文学作品逐渐被翻译过来,尤其在戊戌前后,因维新派的重视,有力推动了翻译作品的兴盛、翻译文学直接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变化,提出了改良小说与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小说地位空前提高。
第九编 近代文学 - 浙江工业大学

二、近代文学发展概况
近代文学历史共80年 近代文学历史共80年,其发展可分三期: 1、资产阶级启蒙时期(1840—1894) 资产阶级启蒙时期(1840—1894) 是首开风气时期。代表作家是龚自珍和魏源。 是首开风气时期。代表作家是龚自珍和魏源。 2、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时期(1895—1905)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时期(1895—1905) 是全面繁荣时期。代表作家是黄遵宪、梁启超、 是全面繁荣时期。代表作家是黄遵宪、梁启超、 李伯元等。相继有“诗界革命” 李伯元等。相继有“诗界革命”、“文体革命”、 文体革命” “小说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1905—191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1905—1919) 是继续发展时期。代表作家有章炳麟、秋瑾、 是继续发展时期。代表作家有章炳麟、秋瑾、柳 亚子、曾朴等。 南社”出现;话剧产生。 亚子、曾朴等。 “南社”出现;话剧产生。
2、侠义公案小说 主要有:无名氏《施公案》 石玉昆《 主要有:无名氏《施公案》、石玉昆《三 侠五义》 文康《儿女英雄传》 俞万春《 侠五义》、文康《儿女英雄传》、俞万春《荡 寇志》 寇志》
二、“新小说”的兴盛 新小说” “新小说”指戊戌变法前后密切配合反帝反 新小说” 封斗争,揭露时弊, 封斗争,揭露时弊,表现改良主义和民主革命 思想的小说。据不完全统计,这类小说在1000 思想的小说。据不完全统计,这类小说在1000 种以上。主要作品有“四大谴责小说” 种以上。主要作品有“四大谴责小说”和革命 派小说。 派小说。
(二)黄遵宪:
“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其诗直接为其政 诗界革命” 治主张服务,并在一定程度突破了旧体诗歌形式。 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最有成就的诗人。 黄诗广泛描写重大政治事件,突出反映中国 近代社会主要矛盾,深刻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 和清统治者的腐败无能,爱国主义思想强烈 (《哀旅顺》、《书愤》其一)。 哀旅顺》 书愤》其一)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含反思)

第七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
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
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
“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
牛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及其理论贡献。
第24课 文学艺术的成就

《负伤之狮》创作于1938年, 当时日寇侵占了大半个中国, 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 怨愤难忍。他画的这头双目怒 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 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 着坚强与力量。
2.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 祖籍安徽宿州。近现代中 国绘画大师。原名纯芝, 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 璜,字濒生,号白石、白 石山翁、老萍、饿叟、借 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 人、三百石印富翁。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 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人,是 鲁迅塑造的一个典型的思想启蒙者形象。小 说中,狂人异乎常人的思想行为特征导致了 他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排挤、敌视,被认为“ 有病”。狂人的怪异言行是彻底而纯粹的, 一语道破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社 会本质。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象征 性的形象。
《狂人日记》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 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作品中融入了他 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 希望、祈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 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 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 “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 序言”。
《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 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 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流 浪雇农阿Q,这样一个受旧社 会沉重压迫而精神被扭曲变 形的人物形象,阿Q精神已成 了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
1933年聂耳与田汉(右)
1935年初,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 写了一首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于 发现国民党特务来追捕,仓促间,他在一 张小小的香烟包装纸上写下歌词后就被抓 进监狱。夏衍拿到田汉留下的剧本,发现 了里面那张写着歌词的包装纸。不久,聂 耳来找夏衍,听说此事后,主动提出:“ 作曲交给我,我干!”聂耳根据同田汉一 起提出的构想,带着满腔激愤,只用两天 时间便谱写了初稿。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2500字左右)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单元: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题: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教学分析(500字以内)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
从晚晴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样,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
这些人活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变革运动中的重要推动因素,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步伐。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分析:本课主要有两个子目,包含三方面内容,即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成就,一一对应课标内容。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各个内容之间是互相推进、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清政府艰难迈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推动了近代新闻出版业、文艺事业的发展,出现一批有影响力的报刊和新闻出版机构,使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得以广泛传播。
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300字以内)1.通过搭建以时间为序的知识体系,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
(时空观念)2.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多种史料感知历史,在比较、分析、概括史料的基础上,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通过对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精品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
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
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一、科学家1、牛顿:英国、万有引力、三大成就2、达尔文:英国、生物进化论 二、文学巨匠1、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2、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 三、音乐美术大师1、贝多芬:德国、《英雄交响曲》2、梵高:荷兰、《向日葵》大飞跃。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
(讲义)专题17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科技文化(原卷版)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科技文化目录考情分析阶段特征网络构建时空线索梳理预测考点一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1. 张謇兴办实业、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知识点1.2.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知识点1.3. 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知识点1.4 近代文学艺术成就【技巧·得分速记】【提升·考向预测】考向01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命题角度:工业化/近代化)考向02 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命题角度:文化事业/教育变革/新闻出版)考向03 近代文学艺术成就(命题角度:文化事业/文学艺术)考点二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2.1. 现代科技文化成就知识点2.2 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技巧·得分速记】【提升·考向预测】考向01 科技成就(命题角度:中国智慧/时代精神)考向02 社会生活的变迁(命题角度:在身边发现历史/中国智造)链接中考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趋势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通过了解开办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命题角度:工业化/近代化/文化事业/教育变革/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命题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业发展要史事及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历程、特点(考查重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代表;近代文学艺术的成就。
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认识科学家的贡献。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1、文学革命: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的大变革活动。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诌议》,是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
文章提出要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的正宗。
1917年2月,《新青年》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提出以“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以“写实主义”取代“古典主义”,以“社会文学”取代“山林文学”。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成为文学革命成功的标志。
2、文学研究会(艺术倾向)1)主张“为人生”的文学,意思是文学要书写现实人生,表现人生,对人生有现实的意义。
就是很重视文学的现实功能。
反对游戏文学观念,反对消遣的文学态度。
2)文研会作家在创作方法上多注重现实主义。
这在沈雁冰的文论和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中显示出来。
3)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东欧、西欧现实主义名著,介绍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易卜生、莫泊桑等人的作品。
3、创造社:1921年7月,创造社宣告成立,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张资平等。
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发行)、《洪水》、《创造月刊》。
艺术倾向:1)崇天才,重神会,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强调创作的无目的。
通常被歧视为“艺术派”。
2)富有浪漫主义特色,大都尊崇个性,表现自我,富有强烈的反抗色彩。
3)在翻译方面,主要翻译介绍歌德、雪莱、海涅、济慈、惠特曼、泰戈尔、王尔德、波特莱尔等人的作品。
大多数为浪漫主义,也有现代主义作家。
4、郁达夫:名文,是创造社的发起人和最重要的小说家。
在散文、旧诗词、文学理论、翻译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贡献,以小说创作影响最大。
《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篇小说于1921年结集为《沉沦》发行,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但其在轰动一时的同时也毁誉参半。
褒者认为它真实地抒写了青年的时代病,开创了小说的新体式,标志着“自我小说”的兴起;贬者攻击它为“诲淫”,是不道德、不端方的文学。
20世纪初文学艺术的成就

20世纪初文学艺术的成就
20世纪初是一个文化繁荣和创新的时期,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成就:
文学方面:
小说:20世纪初的文学以小说为主导,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小说家,如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美国的辛克莱·刘易斯、英国的詹姆斯·乔伊斯和中国的鲁迅等。
他们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在诗歌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诗人,如美国的埃兹拉·庞德、英国的T.S.艾略特等。
他们的诗歌突破了传统的形式和风格,为现代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戏剧:在戏剧方面,爱尔兰剧作家肖伯纳的《华伦夫人的职业》等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问题,推动了现代戏剧的发展。
同时,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对现代戏剧和电影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艺术方面:
绘画:在绘画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画家,如荷兰的蒙德里安、法国的毕加索、德国的马克斯·贝克曼等。
他们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技巧,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雕塑:在雕塑方面,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的形式和风格,强调对自然的观察和对情感的表达。
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建筑:在建筑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建筑师,如德国的包豪斯学派、荷兰的现代主义建筑师等。
他们的作品注重功能性和简洁性,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20世纪初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创新精神和发展趋势,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的近代文学

西方的近代文学,在14到19世纪将近六百年里,可以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4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第二阶段是17到19世纪的思想启蒙时期。
文艺复兴标志着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文明开始由中古向近代的转折。
这一时期,不仅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复兴,更意味着近现代文明的萌芽和开端。
顾名思义,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复兴,是这一历史时期最显著的文化现象。
文艺复兴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其文学先驱是诗人但丁,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神曲》,既是对中世纪文化的总结,也是对新时代文明的启示。
“神的喜剧”这一名称,预示了文艺复兴前期文学,积极乐观的色彩。
文艺复兴早期最重要的作家是与但丁并称为“佛罗伦萨三杰”的两位后辈彼得拉克和薄伽丘。
他们分别创造了欧洲近代文学的两种体裁,十四行诗和短篇小说。
如果说在但丁的作品中,还有具有浓厚的中世纪神秘色彩,那么在彼得拉克和薄伽丘的作品中,则更多洋溢着世俗的人文气息。
彼得拉克的代表作《歌集》和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作为早期的文艺复兴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世俗的肯定、爱情的追求、蒙昧的揭露,禁欲的批判。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既从个性解放的角度,提出了对世俗幸福的追求,又从信仰自由出发,突出了对教会腐朽的批判。
文艺复兴对“人”的发现,是自然感性层面的,对社会的要求是经济的富足和情感的满足。
由此构成了人文主义肯定世俗,崇尚感性的倾向。
这点尤其体现在意大利的文学中。
二、15世纪之后,文艺复兴的重心开始由意大利转向法国、英国和西班牙,并逐渐走向成熟。
在文学上出现了法国的“里昂诗派”和“七星诗派”,小说家那伐尔、拉伯雷;西班牙戏剧家维加,小说家塞万提斯;英国诗人斯宾塞、戏剧家莎士比亚等杰出的人文主义者。
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巨人传》、《堂吉诃德》、《哈姆雷特》,无疑是不朽的传世之作。
《巨人传》是文艺复兴时期积极乐观精神的成熟体现,在小说中,拉伯雷创造了以庞大固埃为代表的贤明君主,约翰修士为代表的自由信仰者,巴奴日为代表的新兴市民等人文主义者形象。
概述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概述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和贡献摘要:1.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起源2.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1) 天文学2) 地理学3) 社会学4) 人文学3.文艺复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总结正文: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起源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 世纪至17 世纪之间的欧洲历史时期,它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 世纪达到顶峰。
文艺复兴标志着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二、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1.天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543 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提出了与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不同的日心说体系。
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宣称,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而非宇宙的中心。
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通过实验发现了落体、抛物体和振摆三大定律等。
2.地理学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的探险家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了一系列远程航海活动。
哥伦布和麦哲伦在地理方面的发现,为地圆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社会学托马斯·莫尔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对后来的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人文学彼特拉克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是个人精神发现的开始,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他的思想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即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现世幸福。
三、文艺复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文艺复兴不仅推动了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还为现代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四、总结文艺复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历史时期,它在天文学、地理学、社会学和人文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世纪的文学艺术成就

世纪的文学艺术成就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变化和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学艺术迅猛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各种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文学艺术更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将探讨世纪的文学艺术成就。
文学作品的创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作家在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技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有些作家的作品充满了实验性,试图挑战传统的文学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有些作品探索了社会问题的深层次,给读者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例如,古拉特·扬特拉的《白虎》采用异形叙事、融入浓郁的社会历史元素和幻想性的元素,创新性地展现了现代印度的社会现实和文化残留。
同时,他运用了多重叙事和多层次的故事结构,使读者在多个人物视角下感受印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伦理道德与自由发展的碰撞与矛盾。
而另一位作家艾伦·摩尔,则通过文学作品强烈抨击了社会的基本问题。
他的小说《失控》让读者反思道德和人性,引导人们思考人类社会的来源以及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冲突和合作。
他用幽默的笔触和卓越的叙事技巧为社会问题添加了一种和谐的解决方式,成为21世纪一部特别意义深远的文学作品。
无论是探索新奇的文学形式,还是深刻的社会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成为了21世纪文学的经典之作。
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另一方面,21世纪的艺术形式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通过新的技术、媒介、材料和语言,使艺术形式更为多元化和丰富。
音乐、电影、电视、舞蹈、表演艺术等各种形式的艺术正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数字和科技时代带来的新媒介和新质料,使一些艺术家能够推出新的初次创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新的血液和生命力。
例如,今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录片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丝路新声:新丝路文化高峰论坛”上,来自印度尼西亚、伊朗、塞尔维亚、塞内加尔等多个国家的记录片制片人和制片公司代表济济一堂。
这些记录片通过不同的人文视角和创新的表现方式,表达了世界各地的不一样故事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