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复习欧姆定律专项易错题及答案

备战中考物理复习欧姆定律专项易错题及答案
备战中考物理复习欧姆定律专项易错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闭合时,标有“8V

8W”的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若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将L换成另一只标有“8V 4W”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

A.大于4W B.等于4W C.小于4W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公式可知,当额定电压相同时,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所以“8V 8W”的灯泡

电阻小,“8V 4W”的灯泡电阻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改接后,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大于8V,所以这只灯泡消耗的功率大于4W.

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定小灯泡电阻,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灯泡上标有“2.5V,?A”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A”。闭合开关,将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灯泡的电阻为8Ω

B.此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8∶7

C.该电路能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D.该电路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由图示电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详解】 A .此时灯泡电阻

L 2.4V 8Ω0.3A

U R I =

==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L = 4.5V 2.4V 2.1V U U U -=-=滑

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

L L 2.4V 82.1V 7

R U R U ===滑滑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利用该电路可以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阻值不变,而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该电路不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接法。关于这两种接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

B .乙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

C .若考虑甲图电流表本身的电阻,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D .若考虑乙图电压表本身的电阻,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所测电压偏大,试验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的,当待测电阻阻值远大于电流量表内阻时,即甲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故A 正确;

B .由图乙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所测电流偏大,实验误差来源于电压表分流,当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定值阻值时,即乙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误差会减小,故B 错误;

C .甲电路是安培表内接法,如果不考虑操作的偶然误差,按甲、乙两种电路进行实验,甲图中电压表两侧的电压是待测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表上的电压的和,所以甲图中电阻测量

R A R

U U U

R

R R

+

=>

即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故C错误;

D.乙电路是安培表外接法,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是待测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表上电流的和,所以乙图中电阻测量值

R V R

U U

R

I I I

=<

+

即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故D错误。

故选A。

4.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调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1A”,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A~0.5A

B.滑动变阻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Ω~10Ω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45 W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1.25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当灯泡的电压最大时,即L 2.5V

U=,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

L

L

L

1.25W

0.5A

2.5V

P

I

U

===

这个电流值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

R L

- 4.5V-2.5V 2.0V

U U U

===

这个电压大小也没有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大小为

R

R

2.0V

0.5A

U

R

I

===

这个阻值大小也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故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是0.5A;

由题意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只能是3V,此时灯泡的电压是1.5V,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

L

L

L

1.5V

0.3A

U

I I

R

====

这个电流大小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大小为

R

R

3V

10Ω

0.3A

U

R

I

===

这个阻值大小也在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之内,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最小可以为0.3A,综上所述,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图是0.3A~0.5A,滑动变阻阻值变化的范围是4Ω~10Ω,A 错误、B错误;

C.当灯泡的功率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最小,即L0.3A

I=,灯泡的最小功率是

()2

2

L L L

0.3A5Ω0.45W

P I R

==?=

C正确;

D.该电路的电流最大时,根据P UI

=,电路中的功率最大,大小为

4.5V0.5A 2.25W

P UI

==?=

D错误。

5.如图a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阻甲为定值电阻,电阻乙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1V时,R甲=5Ω,此时甲的实际电功率为0.2W

C.如图b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5A时,电路总电阻是10Ω

D.如图c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0.8W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结合图像分析甲、乙电阻是否变化,再根据乙电阻热功率与阻值的关系分析作答;

(2)由图像可知,当甲两端的电压为1V时对应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甲,根据

P UI

=求出此时甲的实际电功率;

(3)甲和乙串联,由图b读出电路电流为0.5A时甲和乙电阻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出R乙,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得总电阻;

(4)甲和乙并联,由图c 读出电源电压为2V 时甲和乙电阻对应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总电流,再根据P UI =求出此时电路的总功率。

【详解】

A .由图a 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压的增加,乙电阻的热功率增加,温度升高,其阻值变小,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a 可知,当甲两端的电压为1V 时,通过的电流为0.2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1V 052A

Ω.U R I =

==甲甲甲 此时甲的实际电功率 1V 0.2A 0.2W P U I ==?=甲甲甲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如图b 所示,甲、乙串联,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当电路电流为0.5A 时,由图a 可知,甲和乙两端的电压均为2.5V ,根据U R I

=可知,此时甲乙的阻值相同,则电路总电阻 5Ω5Ω10ΩR R R =+=+=甲乙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如图c 所示,甲、乙并联,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当电源电压为2V 时,由图a 可知

0.4A I =甲,0.2A I =乙

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干路电流

0.4A 0.2A 0.6A I I I =+=+=甲乙

则此时电路的总功率

2V 0.6A 1.2W P UI ==?=

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6.如图甲所示,R 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R 2消耗的电功率P 与其两端电压U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 1的阻值为20 Ω

B .当R 2接入阻值为50 Ω时它的功率最大

C .电源电压为6 V

D .该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0.9 W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从图乙可以看到,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2V 时,其功率是0.8W ,可计算得到这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1110.8W 0.4A 2V

P I U === 同理,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5V 时,其功率是0.5W ,电路中的电流是 2220.5W 0.1A 5V P I U =

== 设电源电压是U 电源,可以得到关系式

10.4A 2V R U ?+=电源

10.1A 5V R U ?+=电源

解得110ΩR =、6V U =电源;A 错误、C 正确;

B .从图乙可以看到,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5V 时,其功率是0.5W ,这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大小是

()2

25V 50Ω0.5W R ==

当R 2接入阻值为50 Ω时它的功率不是最大,B 错误;

D .当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时,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0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大小是

()22max

16V 3.6W 10ΩU P R ===电源 D 错误。

故选C 。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6V 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 R 的规格为“40Ω 1A ”,定值电阻 R 1的规格为“10Ω 0.5A ”。只闭合开关 S 、S 2,当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 分别在 B 端和中点时,R 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8: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 只闭合开关 S 、S 1,将 R 的滑片 P 从中点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② 只闭合开关 S 、S 1,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 R 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2Ω~40Ω ③ 只闭合开关 S 、S 1,为保证电路安全,定值电阻 R 1 的功率变化范围是 0.144W~0.9 W ④ 定值电阻 R 2 的阻值是10Ω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④

D .①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只闭合开关 S 、S 1时,R 1与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 1的电压,将R 的滑片 P 从中点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由U IR =可知,两次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111U I R =、221U I R =,两式相减,可得到 121121--U U I R I R =

即1U IR ?=?,可得到1U R I

?=?,由于R 1是定值电阻,所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① 正确;

② 滑动变阻器R 的规格为“40Ω 1A ”,表示R 的最大电阻是4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A ,定值电阻R 1的规格是“10Ω 0.5A ”,表示R 1的电阻是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5A ,由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电路的最大电流只能是0.5A ,从图中可以看到,电压表选用小量程,最大示数是3V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变阻器的最小电压是

6V-3V 3V =

由分压原理可知,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小电阻110ΩR =,电路是串联的,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的电流是

'6V 0.3A 0.5A 10Ω10Ω

I ==<+ 变阻器R 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小,电路的电流越小,所以变阻器R 连入电路的最大电阻是40Ω,故只闭合开关S 、S 1,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10Ω~40Ω,② 错误;

③ 只闭合开关 S 、S 1,为保证电路安全,根据2

U P R

=可知,当1R 的电压最小时,其功率也最小,当1R 的电压最大时,其功率也最大,即滑动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40Ω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由分压原理可知,此时R 的电压为1R 电压的4倍,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1R 的最小电压是

1min 16V 1.2V 5

U =?= 这时定值电阻1R 的最小功率是

()2

21min 1min 1 1.2V 0.144W 10ΩU P R === 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3V ,这时定值电阻1R 的最大功率是

()2

2V 1max 13V 0.9W 10ΩU P R === 所以定值电阻1R 的功率变化范围是0.144W~0.9 W ,③ 正确;

④ 只闭合开关 S 、S 2,则2R 与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2R 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在B 端和中点时,R 消耗的功率之比为8:9,根据2P I R =可知

()2212892R I R I ??= ???

:: 解得122:3I I =:;根据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可知

22122

R R I R I R +=+ 解得220ΩR =,④ 错误。

故选B 。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115ΩR =,210ΩR =,开关S 、S 1闭合,S 2断开,电流表读数为0.4A ,则开关S 、S 2闭合,S 1断开时,电流表读数可能为( )

A .0.4A

B .0.5A

C .0.6A

D .0.7A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开关S、S1闭合,S2断开时,电阻R0与R1的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两端的电压是

111

0.4A15Ω6V

U I R

==?=

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

01

1

R R R

=+

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电阻R0与R2串联,同理

02

2

R R R

=+

因为12

R R

>,所以

12

R R

>

总总

,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21

0.4A

I I

>=

因为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那么R0的电压变大,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R2两端的电压变小,即

21

6V

U U

<=

所以

1

2

2

6V

0.6A

10Ω

U

I

R

<==

则可知电流表的读数在0.4~0.6A之间。

故选B。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10Ω1A”,小灯泡L标有“2.5V1.25W”(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在保证所有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向左移动滑片,两表示数都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3~0.6A

C.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3V

D.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10Ω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到,向左移动滑片,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在变大,这是一个串联电

路,电路的总电阻在变大,根据U I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在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在变小;灯丝的电阻是不变的,那么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变小的,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变大的,即电压表的示数是变大的;A 错误;

BCD .小灯泡的电阻是

()2

2L L L 2.5V 5Ω1.25W U R P === 为保证灯泡正常工作,流过灯泡的电流最大是

L Lmax L 2.5V 0.5A 5Ω

U I R === 这也是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所以电流表的最大读数是0.5A ,这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大小是 min max 4.5V 9Ω0.5A U R I =

==总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阻是

L min min -9Ω-5Ω4ΩR R R ===滑总

由于灯泡的电阻不变,那么这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最大的,则滑动变阻器的电压是最小的,大小是

max min min 0.5A 4Ω2V U I R ==?=滑滑

即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2V ;

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时,即大小达到10Ω,这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大小是

min max 4.5V 0.3A 10Ω5Ω

U

I R ===+总 这个电流大小没有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也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的规格要求,也没有超过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达到10Ω,电流表的读数最小可以是0.3A ,这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压是

min max max 0.3A 10Ω3V U I R ==?=滑滑

即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是3V ;综上所述,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3~0.5A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2~3V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10Ω。

故选D 。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 。若只闭合开关 S 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A 端时, 电压表V 1示数为 U 1,电压表V 2示数为 U 2;若此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B 端,电压表V 1示数为U 1′,电压表V 2的示数为U 2′,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4A 。已知:U 1:U 1′=1:2,U 2:U 2′=3:1,R 2=3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R 1 的电阻为2Ω

B .电源电压为6V

C .当开关都闭合,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30W

D .只闭合开关S 1时,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7.2 W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只闭合开关 S 1时,电路如下图甲所示,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A 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简化后的电路如下图乙所示。此时,R 1、R 2两端电压分别为U 1、U

2。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至 B

端时,电路如下图所示

此时,R 2两端电压为U 2′,变阻器和R 1两端的总电压为U 1′。

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 丙=0.4A ,R 2=3Ω,据U IR =可知,R 2两端电压U 2′为1.2V 。 根据

U 2:U 2′=3:1

结合U 2′为1.2V ,可以推得U 2为3.6V

乙图中,电流表示数I 乙为

22 3.6V 1.2A 3U I R =

==Ω

乙 已知 U 1:U 1′=1:2

根据欧姆定律,有 11

1()2

I R I R R =+乙丙 即

111.2A 10.4A ()2

R R R ?=?+ 整理得

15R R =

乙图中,电流表示数为1.2A ,根据欧姆定律有

21

U I R R =

+乙 即 1

1.2A 3U R =Ω+……① 丙图中,电流表示数为0.4A ,根据欧姆定律有

21

U I R R R =

++丙 即 11

0.4A 35U R R =

Ω++……② 结合①②,有 16V 2U R ==Ω

1510R R ==Ω

只闭合开关S 1时,当变阻器滑片在A 端时,电路中电阻最小,电路总功率最大,为

6V 1.2A 7.2W P UI ==?=

当所有开关都闭合时,电路为

三个用电器并联,当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为其最大阻值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小,为

222222

1212(6V)(6V)(6V)=33.6W 3102U U U P P P P R R R =++=++++=ΩΩΩ

滑滑

故选项A、B、D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1、L2分别标有“6V 3W”和“6V 6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2Ω,当S1、S2和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时,两灯都正常发光。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则()

A.电源电压为12V

B.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A

C.整个电路的最小功率2.25W

D.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9W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当S1、S2和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时,灯泡L1和灯泡L2并联,两灯泡均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

(2)根据P UI

=求出两灯泡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

(3)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灯泡的电阻,两灯泡的最大电阻和R的最大阻值串联时电路中的总

电阻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

2

U

P UI

R

==求出电路的最小总功率。

(4)当S1、S2、S3都闭合且滑片位于a端时,两灯泡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大,此时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两灯泡的功率之和即为电路的总功率。

【详解】

A.当S1、S2、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到a端时,灯泡L1和灯泡L2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两灯都正常发光,则电源的电压

126V

U U U

===故A错误;

B.由P UI

=可得,两灯泡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

1113W 0.5A 6V P I

U ===,2226W 1A 6V

P I U ===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

120.5A 1A 1.5A I I I =+=+=

故B 错误;

C .由U I R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 1116V 12Ω0.5A

U R I ===,2226V 6Ω1A U R I === 当S 1、S 3闭合且滑片位于b 端时,R 1与R 的最大阻值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则电路的最小总功率

()2

2

126V 1.5W 12Ω12Ω

U P R R ===++小 故C 错误;

D .当S 1、S 2、S 3都闭合且滑片位于a 端时,两灯泡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因此时两灯泡均正常发光,所以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 123W 6W 9W P P P =+=+=大

故D 正确。

故选D 。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慢慢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府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 l 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 2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 l 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D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 2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A 1测定值电阻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 2测变阻器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

AC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

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 1的示数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比值也不变,故AC 错误;

B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慢慢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U I R

=

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 2的示数变大,故B 错误;

D.电压表示数不变而电流表A 2示数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的比值变小,故D 正确。

13.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流表取0~0.6A 的量程,电压表取0~15V 的量程,选择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的四个定值电阻,先后与滑动变阻器R 2串联,在能完成实验的前提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电源电压4.5V 不变,控制电压为3V ,则变阻器R 2最大阻值至少为10Ω

B .若变阻器R 2最大阻值为20Ω,控制电压为2V ,则电源的选取范围是2~3V

C .若R 2变阻器最大阻值为40Ω,电源电压为6V 不变,则控制电压的选取范围是2~6V

D .若电源电压6V 不变,控制电压为2V ,R 2最大阻值为30Ω,则只能完成三次实验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为4.5V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为3V ,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始终为1.5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可知

1.5V 13V 2

R U R U ===滑滑定定 则当定值电阻接入阻值最大为20Ω时,对应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为

1120Ω=10Ω22

R R =

=?滑定 故A 正确; B .控制电压为2V ,则电源电压最小为2V ,此时滑动变阻器在整个实验接入阻值均为0,由串联分压可知,当定值电阻换用最大阻值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越大,此时电源电压越大,则当定值电阻接20Ω,滑动变阻器滑到20Ω时,此时电源电压最大,此时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也为2V ,则最大电压为4V ,则电源的选取范围是2~4V ,故B 错误;

C .由于始终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则当换用更大阻值的定值电阻时,由串联分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应相应增大,则当定值电阻接入最大阻值时,滑动变阻器滑到最

大阻值处,可使定值电阻电压最小,此时电流为 min 4

max 6V 0.1A 40Ω20Ω

U I R R =

==++滑 则定值电阻两端最小电压为 min min 40.1A 20Ω=2V U I R ==?

由于电流表量程为0~0.6A ,则电流最大为0.6A ,当定值电阻阻值最小时,电流最大,则最大电压为

max max 10.6A 5Ω=3V U I R ==?

综合范围为2~3V ,故C 错误;

D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为6V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为2V ,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始终为4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可知

2V 14V 2

R U R U ===定定滑滑 则当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为20Ω时,对应可进行实验的最大阻值,为

1130Ω=15Ω22

R R ==?滑定 则只能进行前三次实验,故D 正确。

故选AD 。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a 、b 、c 为电流表或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 3,先闭合S 1再闭合S 2,发现b 表和c 表的读数均有明显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表可能是电压表,也可能是电流表

B .若b 表是电流表,先闭合S 1,再闭合S 2,a 表读数变大

C .若b 表是电压表,闭合S 1断开S 2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b 、c 两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D .若R 1=R 2=R 3,则控制开关状态和滑片位置,得到电路最大功率为最小功率的4倍

【答案】CD

【解析】

【详解】

A .由题意可知,c 表应该是电流表,不能是电压表,否则整个电路没有电流;假设a 表是电流表,b 表是电流表,那么整个电路会短路,这样不符合题意,所以b 表不能是电流

表,假设b 表是电压表,那么电流流过变阻器后,就不会再流过电阻R 1、R 2,而是流过下面的a 表,即使再闭合S 2,c 表的示数都不会变化,这与题意不符合,所以a 表不能是电流表,只能是电压表,A 错误;

B .若b 表是电流表,先闭合S 1,那么滑动变阻器就会被短路,电路只有电阻R 1接入,再闭合S 2,电路有电阻R 1、R 2并联接入,这样a 表的读数是不变的,都是电源电压的大小,B 错误;

C .若b 表是电压表,闭合S 1断开S 2,只有电阻R 1、R 3串联接入电路,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假设从'3R 变到''3R 时,b 表的示数从''3U 到'

3U ,c 表的读数从''I 到'I ,可得到 ''31U U I R =-

''''31U U I R =-

b 表示数变化量是

()''''''331U U U I I R ?=-=-

c 表示数变化量是

'''I I I ?=-

那么b 、c 两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是

()'''11'''I I R U R I I I

-?==-?- 即这个比值大小不变,C 正确;

D .假设123R R R R ===,并且b 表是电压表,那么这个电路是电阻R 1、R 2并联后再和R 3串联,当R 3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时,并且S 1、S 2都闭合时,R 1和R 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根据2

U P R

=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大小是 22222max 122U U U U U P R R R R R

=+=+= 当R 3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并且S 1闭合,S 2断开时,R 1和R 3串联,这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根据2

U P R

=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小,大小是 22min

132U U P R R R

==+ 那么 22

max min

2::4:12U U P P R R == 即max min 4P P =,可得到电路最大功率为最小功率的4倍,D 正确。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R 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滑动一段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 1的示数一定变大

B .定值电阻R 1与R 2消耗的电功率之和一定变小

C .电压表V 1示数的变化的大小小于电压表V 2示数的变化的大小

D .电压表V 1示数的变化的大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的大小的比值不变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实物图转化为电路图,如下图所示;从电路图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串联电路,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 1、R 2串联接在电路中,电压表V 1测的是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电压表V 2测的是定值电阻R 1和R 2的电压之和;

A .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滑动一段距离,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根据U IR =可知,定值电阻R 1、R 2的总阻值大小不变,那么它们两端的电压在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在变大,即电压表V 1的示数在变大,A 正确;

B .由上述可知,定值电阻R 1与R 2的总阻值之和是不变的,其电流在变小,根据2P I R =可知,定值电阻R 1与R 2消耗的电功率之和一定变小,B 正确;

C .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压表V 1的示数与电压表V 2示数之和等于电源电压的大小,电源电压大小不变,那么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滑动一段距离过程中,电压表V 1的示数增加量等于电压表V 2示数的减小量,即电压表V 1示数的变化的大小等于电压表V 2示数的变化的大小,不是小于,C 错误;

D .电压表V 1示数的变化的大小等于电压表V 2示数的变化的大小,根据U IR =可知

()()''12221212--U U U U I R R I R R ?=?==++ 那么

22112'-U U U R R I I I I

???+===??

由于定值电阻R1与R2的总阻值之和是不变的,即12

R R

+大小不变,那么1

U

I

?

?

大小不变,即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的大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的大小的比值不变;D正确。

故选ABD。

二、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

16.为了能自动记录跳绳的次数,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自动计数器,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是一种光敏元件,每当绳子挡住了射向 R1的红外线时,R1的电阻会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信号处理系统能记录AB间每时刻的电压。若己知电源电压为12V,某时段AB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端电压为6V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

B.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和R2的阻值相等

C.绳子没有挡住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两端的电压是R2两端电压的3倍

D.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两端的电压是R2两端电压的5倍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甲图电路知,R1与R2串联,AB间电压为R2两端电压。由题知,当射向R1的激光被挡时,R1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R1分得电压增大,R2分得电压减小,由图象知,此时U2=U AB=2V,因为R1的电阻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即AB间电压为2V计数一次,故A错误;

B.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有:

121

222

U U U R

U U R

-

==,

即:

1

2

12V2V

2V

R

R

-

=,

所以:R1=5R2,故B错误;

C.当射向R1的激光没有被挡时,R1阻值变小,R1分得电压减小,R2分得电压增大,由图象知,此时,

2AB

6V

U U

''

==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有:

121

222

U U U R

U U R

'''

''

-

==,

即:

1

2

126

6

R

V V

V R

-

=,

所以:

R1'=R2,

故C错误;

D.由C知

R1'=R2

R1=5R1',

即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阻值会变为原来的5倍,故D正确。

17.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滑动过程中,电压表V1、数的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1

U

?和

2

U

?,那么()

A.12

U U

??

B.12

U U

??

C.12

U U

?=?

D.因为无具体数据,故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

【详解】

滑动变阻器R与电阻1R并联,再与2R、3R串联,电压表V1测并联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V2测中间定值电阻2R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由B向A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引起并联电路部分的总电阻变小,即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变化量为1

U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分压特点可知,定值电阻2R、3R两端的电压变大;因为:

123

U U U U

=--

来看这些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你能都做对吗

来看这些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你能都做对吗?(附答案) 作者:学大教育编辑整理 来源:网络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 1.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定值电阻8(2.5Ω、5Ω、10Ω、15Ω、20Ω、25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15Ω 1A)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3V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______ (2)实验中,不能被选用的电阻为___Ω;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保证所选电阻均能正常进行实验,电源电压应该控制在3V至______V之间; (4)实验中依次接入其中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实验次数…234… R/Ω…101520… I/A…0.30.20.15… (5)做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把定制电阻换成小灯泡,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①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如要获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数据,滑片P应向______(选填“A”或“B”)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 ②改变滑片P的位置,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得如图丙所示的I﹣U图像。由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同时发现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 2.5 此时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 4.8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A 2.5 0.5 小灯泡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 【解析】 【分析】

最新中考科学:电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

2015年最新中考科学:电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 (考试内容:电流与电路、电压与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生活用电)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2.由欧姆定律I=U/R变形可得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电阻跟通过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无关D.导体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3.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只闭合S1时,L2发光、L1不发光,A2测L2电流 B.只闭合S2时,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1电流 C.闭合S1、S2时,L1、L2并联,A2测L2电流 D.闭合S1、S2时,L1、L2串联,A1、A2示数相等 4.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实验中,科学实验小组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得V的示数是3.8V,V1的示数是2.3V,V2的示数应为() A.1.5V B.3.8V C.2.3V D.6.1V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L1与灯L2是串联,且灯L1被短路B.电压表可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 C.电流表A1测的是灯L1的电流D.电流表A2测的是灯L1的电流 6.灯泡L上标有“2.5V”的字样,它的电阻随它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L的额定电流是0.2A B.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0ΩC.灯泡L的额定功率是6.25W D.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7.关于“12V 4W”的小灯泡L1和“9V 3W”的小灯泡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 l和L2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一样大 B.L l和L2串联在一起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多 C.L l和L2并联在一起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多 D.L2串联一个9Ω的电阻接在12V电路中,也能正常发光 8.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三个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其中在丙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通电一段时间后,U型管中两侧的液面高

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推断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D是最轻的气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其他产物已略去)。请回等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E______ (2)氧化铜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答案】O2 CO2 CO H2 CH4 CuO+H2Δ Cu+H2O 置换反应 【解析】 【详解】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气体E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E为甲烷,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所以C是一氧化碳,D是最轻的气体,D 是氢气,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B,所以B是二氧化碳;气体A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知道A就是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B是CO2,C是CO,D是H2,E是CH4,故填:O2,CO2,CO,H2,CH4; (2)氧化铜与D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O+H2Δ Cu+H2O,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填:CuO+H2 Δ Cu+H2O 置换反应。 2.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是非金属单质,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C是氧化物,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 E:____________;

九年级下册欧姆定律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下册欧姆定律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 1.有一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 x。图甲是用伏安法测R x阻值的实物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 U/V I/A R/Ω 10.80.2 2 1.60.4 3 2.00.5 (1)甲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画“×”并在图上改正(所画的导线用实线且不能交叉); (_____________) (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两电表均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R x断路 C.R x短路 (3)故障排除后,正确操作实验器材,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1.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电阻R x=____________Ω; (4)实验小组测了三组数据(如上表),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不可能通过以上实验获得的数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拓展]小明认为,实际中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内阻,若考虑电表的内阻,利用甲图改正后的电路测量电阻时,如果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和I,而它们自身电阻分别为R v 和R A,则R x更准确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

【答案】 A 4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1 电压表示数为0.8V 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V V -UR IR U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用伏安法测R x 阻值的大小,需要知道R x 两端的电压大小,流过R x 的电流大小;从图甲可以看到,可以把电阻R x 左端与电流表的接线改成电阻R x 左端与开关S 右端相连,这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流过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R x ,再流过开关S ,最后回负极,电压表并联在电阻R x 的两端;根据上述修改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2)[2]A .假设滑动变阻器断路,那么整个电路都没有电流,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也没有示数,这与题中的条件相符合,所以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选项A 符合题意; B .假设R x 断路,那么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有示数,这与题中的条件不符合,所以不可能是R x 断路,B 项不合题意; C .假设R x 短路,那么电路中有电流流过,电流表会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这与题中的条件不符合,所以不可能是R x 短路,C 项不合题意。 故选A 。 (3)[3]从图乙可以看到,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 ,分度值是0.02A ,它的读数是0.3A ,根据U R I 可知,待测电阻R x 的大小是

初中化学中考易错题精选[1]

潍坊五中2011中考复习之易错题精选 1.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曝光:河南生猪主产区采用违禁药品瘦肉精,有毒猪肉流向双汇分公司。“瘦肉精“的化学式C12H19Cl3N2O,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C.每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药品硫酸铝,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 A.盐酸、硫酸B、氯化钠、碳酸钾 C.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D.氢氧化铝、氢氧化钠 3.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4.下列各项不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物质的溶解度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D.酸溶液的pH 5.现有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违背客观事实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固体溶解,并使溶液温度下降 B、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变小 C.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硫酸铜溶解度不变,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放入一根铁丝后,铁丝表面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6.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除去氢氧化钠中 少量的碳酸钠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鉴别氯化钠 溶液和稀盐酸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1 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 方案2 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7.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B.向pH=2的盐酸 中滴加过量的氢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 D.向pH=12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酸反应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 8.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10 2 8 +8 2 6 2 8 8 +18 2 8 2 +12 +2 2 +9 2 7 2 8 1 +11 +2 2 A. 和 B. 和 C.和 D. 和 9.小明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1 方案2 A.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水溶解加稀硫酸 B.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加稀盐酸用水洗涤 C、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锌粒加石蕊试液 D.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点燃通入澄清石灰水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 、CuSO4、H2SO4B、NaCl、Na2SO4、Na2CO3 C.NaCl、Ba(NO3)2、HCl D.NH4NO3、NaOH、Na2SO4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NaCl和H2SO4B.NaOH和HCl C.Na2CO3和H2SO4D.AgNO3和NaCl 12.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使用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 A.Cu(Fe2O3)加入稀硫酸,过滤 B.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C.NaOH溶液(Na2CO3)加入石灰水,过滤 D、CaO(CaCO3)加入稀盐酸,过滤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B)

历年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汇编-欧姆定律问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慢慢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府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 l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 l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A1测定值电阻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变阻器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 AC.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也不变,故AC错误; 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慢慢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 U I R 可知,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 D.电压表示数不变而电流表A2示数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小,故D正确。 2.小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流表的量程为0~3A,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相等,闭合开关S、S1,将变阻器R2滑片置于最下端,将变阻器R1滑片从最下端向最上端移动;闭合开关S、S2,将变阻器R2滑片由最下端逐渐向上移动至最上端。两种情况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为6V B .定值电阻R 0的阻值为10Ω C .电路中消耗的最大功率为3. 6W D .同时闭合三开关,将变阻器R 2滑片置于最上端,滑动变阻器R 1的取值范围为2. 5Ω~20Ω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闭合开关S 、S 1,1R 与2R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1R 两端的电压,将变阻器R 2滑片置于最下端,则是将2R 的最大阻值连入了电路,将变阻器R 1滑片从最下端向最上端移动,1R 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电流变大,根据I = U R 可知2R 两端电压变大,则电压表示数变小,由图乙电压随电流增大而减小的图像知,1R 阻值最大时,分压最大为3V ,因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相等,所以电源电压为 U 电源=3V+3V=6V 由图像可知1R 阻值为0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0.3A ,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相等,1R 与2R 的最大阻值为 1R 大= 6V 0.30A =20Ω 故A 正确; B .闭合开关S 、S 2,0R 与2R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0R 两端的电压,将变阻器R 2滑片由最下端逐渐向上移动至最上端,2R 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电流变大,根据I = U R 可知0R 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小,由图乙电压随电流增大而增大的图像知,2R 阻值为0时,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6A ,0R 两端电压最大为电源电压6V ,所以0R 的阻值为

中考物理复习欧姆定律问题专项易错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如图所示,MN 间电压恒定,1R 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2R 的最大阻值为20欧.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处于a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5安;当滑片P 处于ab 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0安,则MN 间的电压是 A .6伏 B .5伏 C .4伏 D .3伏 【答案】D 【解析】 【详解】 R 1与滑动变阻器R 2并联,设MN 间的电压为U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 则 21 0.25U U A R R +=……………….① 120.41 2 U U A R R +=………………② 联立①②,将R 2=20Ω代入,解得 U=3V 。故D 正确为答案. 2.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子距离测量仪,R 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每厘米长的电阻为0.5 Ω,电路各部分均接触良好.物体M 只能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P 移动,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 移动的距离.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 置于电阻丝中点,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1.5 V 和0.2 A .由此可知 A .电阻丝的总电阻为7.5 Ω B .当电压表示数为2 V 时,物体M 向左移动了5 cm C .当电压表示数为1 V 时,物体M 向左移动了5 m D .若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 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可测量的最大距离30 cm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滑片移动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一直等于其总电阻,所以电流表示数保持0.2A 不变,但由于与电压表并联的那部分电阻丝的长度变化,所以电压表的示数改变,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向右移动时,示数变小。 【详解】 A .滑片在中点时,电压表测量的是一半电阻丝分得的电压,其阻值为 1.5V '7.50.2A U R I = ==Ω 则电阻丝的总电阻为15Ω,所以A 错; B .当电压表示数为2 V 时,比滑片在中点时增大了0.5V ,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增大了 110.5V =2.5Ω0.2A U R I = = 电阻丝的长度增加了 2.5Ω = =5cm 0.5Ω/cm l ? 所以物体M 向左移动了5 cm ,B 对; C .当电压表示数为1 V 时,比滑片在中点时减小了0.5V ,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减小了 2.5Ω,电阻丝的长度减小了5cm ,所以物体M 向右移动了5 cm ,C 错; D .若开始测量前,如果将金属滑片P 置于电阻丝的左端,电压表测的是整根电阻丝的电压,所以可测量的最大距离是 max 15Ω = =30cm 0.5Ω/cm l D 对。 故选BD 。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P 置于中点,a 为电流表或电压表。任意闭合开关,电路都是安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是电压表 B .只闭合S 1,P 向右滑动,a 的示数的变化量与A 2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变小 C .闭合S 1、S 3,断开S 2,A 1的示数大于A 2的示数 D .闭合S 1、S 2、S 3,P 向左滑动,A 1的示数减小 【答案】AC 【解析】

中考科学易错题(2017年中考科学含答案)

中考科学易错题(2017年中考科学) 1.“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 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再 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 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 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A. h1>h2 h2>h3 B. h1>h2 h2<h3 C. h1<h2 h2=h3 D. h1<h2 h2<h3 2.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穿钉鞋跑步B.跳远时助跑 C.滑步推铅球 D.远距离投篮 3.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4.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5. 6.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7. 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 A.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B.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C.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D.脸朝前后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8.

历年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汇编-热学问题练习题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 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问: (1)图a 、b 中,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像? (2)加热2min ,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答案】(1)图a ;(1)4.2×104J ;(1)0.9×103J/(kg·℃)。 【解析】 【分析】 (1)用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再利用公式Q t cm ?= 进行分析; (2)从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从而可知和水的温度变化,已知水的质量和比热容,可利用公式Q cm t =?吸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所以2min 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也相同,由图a 得出沙子温度的变化量,再根据Q c m t =?计算沙子的比热容。 【详解】 (1)由题知,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且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热量时(加热相同时间),由公式Q t cm ?=可知,沙子升高的温度多,所以图a 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 (2)由b 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时,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则加热满2min 时水吸收的热量: ()()344.210J/kg 0.2kg 7020 4.210J Q c m t =?=????-=?水吸水水水℃℃℃; (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在2分钟的时间内,沙子吸收的热量: 44.210J Q Q ==?沙吸水吸, 因加热2min ,沙子的温度从20℃上升到250℃,由Q cm t =?吸可得,沙子的比热容: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热学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甲、乙两物质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2∶1,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温度升高了20℃,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由同样材料组成的丙、丁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温度之比是3∶1,则两物体吸收热量之比为______。【答案】80 12:1 【解析】 【分析】 【详解】 [1]∵Q吸=cmΔt,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 c甲m甲Δt甲=c乙m乙Δt乙 Δt甲:Δt乙= c乙m乙: c甲m甲==(1×1):(2×2)=1:4 ∵Δt甲=20℃,∴Δt乙=80℃。 [2]∵Q吸=cmΔt,且丙、丁两物体由同种材料做成 c丙=c乙,m丙:m丁=4:1,Δt丙:Δt丁=3:1 ∴两物体吸收热量 Q丙:Q丁= c丙m丙Δt丙:c丁m丁Δt丁=12:1 2.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需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实验中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答案】秒表 加热时间 3 J 2.810/kg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和质量,则需要秒表和天平; (2)[2]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故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多少; (3)[3]当水和食用油均由10℃加热到30℃时,变化温度相同,图中加热时间为3min 和4.5min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更多,加热时间更长,则a 图线为水,b 图线为食用油,又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则: 4.5min 3 3min 2 Q Q = =水吸油吸 则由Q cm Δt =可得当液体质量与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之比等于吸收热量之比,故食 用油的比热容为: 3 2 c Q c Q = =水水吸油 油吸 解得: 332J 2 4.210/kg 2.810/kg 3 J 3c c ??===??油水(℃)(℃) 3.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天津六力学校物理欧姆定律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天津六力学校物理欧姆定律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 1.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小于24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 x、电压表、电流表(只有0.6安量程可用)、滑动变阻器(标有“1安”字样)、阻值为10欧的定值电阻R1、阻值为30欧的定值电阻R2、开关及导线若干。实验器材均完好 ...。 (1)小华经过思考,先进行一次实验测电源电压,实验电路图及闭合开关S后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小华实验所用电源电压为_________伏; (2)小华根据第一次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后开始第二次实验,他正确串联电源、待测电阻、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然后把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将变阻器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由0.20安增大到0.58安,此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减小了4.0伏。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所示,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V,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A。 根据图(a)、(b)所示电压表、电流表示数,计算待测电阻R x=__________Ω。 (3)小明分析了小华的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他认为是小华电压表所选量程不对。小明在小华电路基础上,将电压表换为另一量程并联在R x两端。为了使实验过程中电表指针能不低于刻度盘的 1 4 ,他应串联电阻___________(选填R1或R2),滑动变阻器阻值接入范围为____________。 【答案】6 4.0 0.2 10 R10~20Ω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假设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这时电压表的示数是7.5V,从电路图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电阻R1两端,电路中的电流 1 1 7.5V 0.75A 10Ω U I R === 电阻R2两端的电压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含答案)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欧姆定律的易错题--最新

欧姆定律的易错题 一、容易混绕的概念题 1、根据欧姆定律 I=U/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2、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发现通过电阻a 、b 的电流随电压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 D A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 .电压相同时,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 C .电流相同时,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 D .两电阻阻值的关系是R a >R b 3.在一段导体的两端加一可变电压U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BCD A.由R=U /I 可知,R 与U 成正比 B.不管U 如何变化,U 与I 的比值不变 C.U 增加几倍,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增加几倍 D.当U 一定时,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4、某同学做验证欧姆定律的实验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D A.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B.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C.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 1. 下列各图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怎样变化: 图(1)若滑片P 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 ;图(2)若滑片P 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 ;图(3)若滑片P 向右移动:电流表示 I U O a b

2012年中考科学易错题集锦

中考易错题集 1. 静止在水平荷叶上的青蛙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对施加的力 和对施加的力。注意: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 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而沿斜面做匀速直线 运动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 3.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性,将兔毛置于其溶液中会,在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时必须将它 放在中然后称量。 4. 人的感觉如皮肤感觉(触觉、痛觉、冷觉、热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都在处形成。 5. 科学家将“试管婴儿”植入某变性人的体内使其怀孕,这种生殖是性生殖,同时表明该变性人一 定具有。克隆是生殖,营养生殖是,孢子生殖是。 6. 某光线与反射面成60°入射,则其反射角为,若光线垂直入射,则反射角为 7、Na2S Na2SO3Na2SO4的混合物中Na%=46%,则其中O%=? 8. 被子植物具有生物界中特有的现象。一个梨子中有多粒种子,这是因为形成这个梨子的花中 的个子房中有个胚珠,而对于南瓜来说开出来的花中有很多不能结果主要原因是 9. 如图发生日食时候月球的位置应该位于,发生日食的原因是, 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在C点时,他所看到的地相是 10. 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有同学设计了如上右图电路,则他是研究电功率与的定性 关系,本实验中他采用的科学方法有。试想一下,如何研究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11. 讲出下列所用的科学方法: (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用小磁针了解磁场的存在 (3)观察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来了解分子运动 (4)将乒乓球靠近音叉来了解音叉的振动(5)用水流来认识电流 (6)用光线反应光的特点(7)用磁感线认识磁场 12. 北方冬季酸雨酸性高的原因有 13. 某滑轮组中动滑轮重为200牛,绳所能承受的拉力为200牛,若不计摩擦、绳重,且已知承担重物 及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为5,则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 14. 写出如图甲乙丙丁的分类依据:甲乙丙丁 两栖类H2 丙 爬行类 乙鸟类Mg 甲 哺乳类 丁 软体动物 反应时间

杭州历年中考物理易错题汇编-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练习题

一、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难题易错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8V ,R 0=6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0Ω 2A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小灯泡上标有“12V 6W ”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安全,则( ) A .S 、S 1、S 2都闭合,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为5.4W B .S 、S 1、S 2都闭合,当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30Ω C .S 闭合,S 1、S 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6~100Ω D .S 闭合,S 1、S 2都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的功率变化范围是0.5~6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S 、S 1、S 2都闭合,灯被短路,滑动变阻器与R 0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0018V =0.3A 60Ω U I R = =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流 min 18V =0.18A 100Ω U I R = =滑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 0min 0.3A+0.18A=0.48A I I I =+=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 18V 0.48A=8.64W P UI ==?小 故A 错误; B .由电流表的量程可知,干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 ,此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 00.6A-0.3A=0.3A I I I ''=-=滑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18V =60Ω0.3A U R I ' ' = =滑滑 故B 错误; C .S 闭合,S 1、S 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与L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P = UI 可

历年中考英语易错题精选

历年中考英语易错题精选 一.单选解题方法 1. 直接法 直接利用相关语法知识,通过题干中的已供信息,捕捉到解题线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例: ——Will you come to the net bars(网吧)with me? ——Sorry. My mother always tells me there. A. not go B. go C. not to go D. to go 【解析】根据句意可知此题考查动词不定式的否定形式,即tell sb. not to do sth.,故此题应选C。 2. 关键词法 许多题目中都有这样一些词,它们对于快速而准确地判定答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称这些词为关键词key words。找到句中的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例: He hardly hurt himself in the accident, ? A. didn't he B. did he C. does he 【解析】该题中hardly与hurt是起关键词作用的。凡陈述部分含有hardly,never,little,few等否定意义的词时,反意疑问句用肯定形式;而hurt一词的过去式与原形相同,此处hurt未加s,应为过去式。因此本题答案B是正确的。 3. 类推法 如果对题目的备选答案没有十分把握或把握很小,不妨利用"如果A对,那么B也对"的类推法,从而可将A、B予以否定,例: ——Who's the man at the door? ——. A. He is a doctor B. He is a friend of mine C. He is a famous singer

欧姆定律经典练习题(共80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经典练习题(共80题) 一、选择题 1.(多选)一段铜线的电阻为R,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流强度为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由铜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B.R的大小与U有关 C.铜线的电阻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D.R的大小与I无关 2.两个电阻值完全相等的电阻,若并联后的总电阻是10欧姆,则将它们串联的总电阻是[]A.5欧姆B.10欧姆C.20欧姆D.40欧姆 3.一条导线的电阻是R,把它对折分成等长的两段后,再把这两段并联起来使用,这时电阻是[]A. R/4 B.R/2 C. R/2 D. 以上三种都不是 4.4个电阻,电阻值都是R,把它们并联起来,总电阻是[] A.4R B.R/4C.4/R D.2R 5.两条长度相等、截面积不等的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粗电阻丝[]A.电流强度较大B.电流强度较小C.电压较大D.电压较小 6.下面四对并联电阻,总电阻最小的是[] A.两个4Ω B.一个4Ω,一个6Ω C.一个1Ω,一个8Ω D.一个2Ω,一个7Ω 7.今有三个电阻,它们的电阻值分别是a欧、b欧、c欧,其中a>b>c,当把它们并联相接,总电阻为R,它们的大小关系,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A.c

中考科学之易错题精选

中考科学之错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人在寒冷得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打寒颤,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得就是( ) A.就是体内产热大于散热 B.就是体内防止体温下降得重要反应 C.就是人类在严寒环境下生存得必然本能 D.就是在神经系统得调节下进行得 2.将一块灼热得木炭放入充满氧气得密闭容器中,待反应停止后,对容器内气体得判断一定正确得就是( ) A.该容器内气体可能会毒死小动物 B.该容器内气体一定会使小动物窒息而死 C.注入足量石灰水,石灰水不浑浊 D.注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3.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得水与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 与5N,判定物体在水酒精中得浮沉状态可能就是(ρ酒精=0、8×103kg/m3) ( )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 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C.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 D.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 4.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得示数就是F,如果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央,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得示数为5F ,则该物体得密度就是( )A.1、0×103kg/m3 B.0、8×103kg/m3 C.1、 5×103kg/m3 D.1、25×103 kg/m35.2010年3月1日,《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颁布这一条例得原因就是香烟燃烧产生得烟气中含有对人体危害很大得尼古丁(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质,下列与香烟有关得说法错误得就是:( ) A.青少年应善于自我保护,远离烟草 B.肺结核属于吸烟引起得疾病 C.CO 极易与血液里得血红蛋白结合且不易分离,故而有剧毒 D.烟叶中得烟碱与尼古丁等物质存在于细胞得细胞液中 6.关于禽流感病原体、结核病病原体、人肿瘤细胞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 、都有细胞结构 B 、都属于原核生物 C 、都可以成为抗原 D 、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8.比较归纳就是化学学习中常用得一种方法。以下就是C 、CH4、CO 三种物质转化为CO2得转化关系,即:①C →CO2 ②CH4→CO2 ③CO →CO2,对它们得比较归纳正确得就是( )A 、三种转化发生得都就是化合反应 B 、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 C 、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 D 、三种转化所有生成物在常温下都就是气体 11、在托盘天平得左、右盘各放一质量相同得烧杯,天平指针指向零点。往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且等质量分数得稀硫酸,再分别往左、右烧杯中加入等质量得过量锌粉与铁粉,至反应完全时,天平 ( )A.托盘左低右高 B.托盘左高右低 C.天平指针指向零点 D.无法判断 12.现有一只 “220V 100W ”得白炽灯,用长导线接到家庭电路上,灯泡消耗得实际功率功率只有81瓦,则长导线得电阻就是( )A.484Ω B.121Ω C.53、8Ω D.9Ω 13.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得电压为380V,线圈电阻为2 ,线圈中电流为10A 。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s 消耗得电能为W,产生得热量为Q,则 ( )A.W=3800J,Q=200J B.W=3800J,Q=3800J C.W=72200J,Q=200J D.W=72200J,Q=3800J 14.一定电阻R 两端所加电压从8V 减小到6V 时,它消耗得电功率变化了1、4W,则流过R 得电流在此过程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