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a0dd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7.png)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引言本文将从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具体应用和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展开探讨,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分析,阐明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2000字】2. 正文2.1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在于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参与活动时更加投入和主动。
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实践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境教学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生活场景进行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最重要的是,情境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解决现实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2.2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教学。
通过选择那些引人入胜、情节曲折、富含情感的文本,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阅读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本中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演讲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或者用生动的语言演绎文本情节,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知文本内容。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
可以设计问题解答、小组讨论、角色对话等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以上几种具体应用方式,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帮助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043f3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a.png)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语文教学是一门探索思想和表达方式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学生乏味和缺乏主动性。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探索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首先,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中常常利用文学作品来教学,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传统的文学作品可能会显得古老和无趣。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真实或虚构的情境,将学生置于其中,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教授一篇短篇小说时,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扮演其中的角色,感受故事中的情绪和冲突。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其次,情境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
语文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语言思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很少有机会让学生思考和运用语言进行思维。
然而,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情境,要求学生在特定的背景下进行思考和表达。
例如,教授一篇散文时,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一组与散文相关的图片,让他们根据图片中的细节进行推理和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再次,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但是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常常遇到困难。
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只注重给学生灌输写作知识,缺乏实践的机会。
然而,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情境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构的情境中进行写作。
例如,在教授一篇记叙文时,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根据故事情节创造一个续篇,并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写作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最后,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2500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1.png)
评估结果和反馈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教师和学生践效果评估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不断完善和改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需要建立相应的支持和评价 机制。
情境教学法05在中学语文
教学中实践效果评估
评估标准和方法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学习效果: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反馈:收集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和改进意见 家长意见:了解家长对情境教学法的看法和建议 专家评估:邀请教育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情境教学法的实际效果
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选择合适的情 境:根据教学 内容和学生特 点,选择合适 的情境进行教
学。
创设情境:通 过多媒体、角 色扮演等方式, 创设真实、生 动的情境,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引导探究:在 情境中引导学 生进行探究式 学习,鼓励学 生自主思考、
合作交流。
评价反馈:对 学生的学习情 况进行评价, 给予及时反馈, 帮助学生改进 学习方法和策
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 教学法的运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添加标题
Part Two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添加标题
Part Four
添加标题
Part Five
添加标题
Part Six
添加标题
01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73cc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d.png)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国内外的教育实践中,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目前关于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比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本文将探讨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情境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具体应用方式、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有助于提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引言:研究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情境教学法的概念、作用、具体应用方式、优势和局限性,不仅可以为改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为教育教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宝贵的参考。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2. 正文2.1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模拟真实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
情境教学法强调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达到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知识的目的。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文字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从而真正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2.2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54079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d.png)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1. 引言1.1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是指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和学习,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多种形式。
比如在教授课文时,可以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演绎故事情节,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诗词赏析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设计真实情境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实施情景教学法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情境,同时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2. 正文2.1 情景教学法概述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体验和参与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情景教学法强调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通过感知、体验和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理解层面。
情景教学法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和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情景教学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学习效果。
2.2 情景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景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或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可以应用于课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81aae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b.png)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法注重创设逼真的情境,通过情境中的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情境教学法的定义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指的是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现实环境或虚拟环境。
二、情境教学法的特点1. 情境导向:情境教学法注重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学科整合:情境教学法可以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跨学科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学生主导:情境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分享。
5. 应用导向:情境教学法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布置、故事讲解、图片展示等手段,创设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任务驱动:在情境中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和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相关角色,如历史人物、小说中的人物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语文的感知能力。
4. 实践应用: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5.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情境中形成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情境教学法的优势1. 激发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可以给学生带来新奇和有趣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习效果: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综合能力:情境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b719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9.png)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情景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营造现实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它通过在课堂上创设具体的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参与学习,从而更加真实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情景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综合性强: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体验知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掌握。
2.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法营造的情境往往比较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积极性。
3.能促进学生发展:情景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实际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拓展阅读拓展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情景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特定的情景教具,让学生在其中感受阅读材料所展现的情景和氛围,从而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意图。
比如在教学材料中出现了一次郊游的情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现场进行郊游,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内涵。
2.语言表达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用于语言表达的教学。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让学生在模拟古时的环境中进行朗诵,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所展现的情怀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写作教学情景教学法也可以很好地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写作,比如在户外写自然景色、写人物特征等。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技巧,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4.古代文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代文化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而情景教学法可以通过创设古代文化的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比如在教学古代诗词时,可以采用模拟古代茶馆、诗会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增加古代文化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初中语文中情景教学运用策略
![初中语文中情景教学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b9a623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3.png)
初中语文中情景教学运用策略
情景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设计具体的情境来让学生将学习对象融入
到生活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学习知识。
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
是很多的,下面介绍几种情景教学的运用策略。
一、主题情境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是以一个具体的话题为主线,将所有相关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理解课本知识。
比如,当老师要教授古诗词时,可以选一首代表性的古
诗词,然后通过欣赏、朗读、配乐等方式,把这首古诗词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感受其中的美和思考其中的深意中学习。
这种教学法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营造氛围,让学生了解语言的应用与实际场景的联系。
例如,当老师要教授汉语口语时,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对话场景,如在餐馆、商场、
火车站等等场所,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对话,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游戏情境教学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通过玩游戏来学习知识。
例如,老师
要教授成语,可以设计一个成语接龙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熟练掌握成语用
法和意义。
表演情境教学是一种适合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丰富
语文的实践经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当老师要教授某个作家的作品时,可以设计
一个角色剧,让学生分别扮演小说中的不同角色,从而深入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总之,情景教学法适用于初中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
技能提高,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运用时,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和学习需求来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ae33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e.png)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教学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写作实践,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1.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动力通过情境教学,可以创造各种真实和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写作实践。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愿意参与到写作中,提高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知识和技巧,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写作表达,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更加自如和流畅。
1.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情境,如:领略蔚蓝的大海、感受春天的气息、走进古老的城堡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写作实践。
2. 提供写作素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写作素材,如图片、文章、视频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取灵感,展开写作想象。
3. 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角色扮演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身份角色下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4. 进行实地写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写作实践,如:游园、走访、采风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加深对写作知识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5. 进行情景训练三、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建议和措施1. 经常组织情境写作活动2. 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关注他们的写作表达和想象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写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写作,让他们在情境中自由发挥,释放写作创造力。
5. 注重反馈和评价教师在情境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指出他们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加以改进和提高。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99170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5.png)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让学生亲自体验、亲自感受并理解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更好地运用语言。
本文将介绍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情况下,情景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情境,刻画人物特点,场景背景等方式让学生更感性地理解课文。
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其中,一些学生扮演范进,一些学生扮演考官,一些学生扮演观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范进的奋发向上精神,和他在考场上的表现,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在课文分析的情况下,情景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比喻、修辞、描写等技巧。
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抽取与文章相似的情境,让学生内化并理解作者的用意。
例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如绿叶、干枯的枝条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官体验,理解文中所描述的“叶落而枝不折,冬寒而常青”的意境和丰富的比喻。
三、文学创作在文学创作中,情景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个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具有生命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获得创造性写作的技巧和能力。
例如,在写作“周末的一天”这个主题作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校园周边的街区,感知街区里的生活情趣和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捕捉到风景、气氛、感受,并将其转化为文字,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综上,情景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形式多样,但核心都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它是一种融合性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观察、感知、想象和表达能力。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4d1d3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7.png)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体验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可以以下列方式运用:
1. 情境再现:通过语言、音乐、图像等手段,将课文中的情境进行再现。
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增强代入感。
例如,在教授《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可以通过讲述时代背景和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当时生活环境的艰苦以及战士们挖井的不容易,从而更好地理解乡亲们立碑纪念的情感。
2. 创设趣味情境: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拼音教学时,可以创设“拼音王国大闯关”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完成拼音小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 联系生活实际: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四季》一课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课外知识。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亲身体验来深入理解文本。
例如,在教授《雨点儿》一课时,让学生扮演雨点儿,进入课文的情景中,自由说说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去哪里。
这不仅可以增添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本,同时也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36015b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7.png)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习环境和实际情境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情境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包括情境对学习的影响和学习者的主体性。
然后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原则,如情境的真实性和贴近学生生活等。
接着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例如通过情境设置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如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最后总结了情境教学法的有效性和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指出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理论、原则、具体应用、学生语文能力、提高、优势、有效性、意义。
1. 引言1.1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亲身经历和实际情境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促进语文学习的有效进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和交际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设置角色扮演、情景演练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境教学法注重情感的引导和情感体验,能够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和理解语文知识,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情境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和实际需求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是基于情境的。
情境教学法认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受到情境的影响,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才会更加有效。
情景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ed97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0.png)
情景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情景教学是一种以情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语言的魅力和文学意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一、情景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情景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语文知识的魅力。
这种亲身参与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 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通过情景教学,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语言的不同运用方式和表达技巧,拓展他们的语文视野,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意识。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感受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情怀。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情感、有责任感的人。
1.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体验他们的情感和行为,学习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构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其中进行语言表达。
通过“一日一语”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进行情景化阅读和写作活动1. 设计生动有趣的情景在进行情景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可以结合文学作品和生活实际,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其中体验语文知识的魅力。
2. 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在进行情景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让他们在情景中真实地感受语文知识,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2a63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c.png)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一、引言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影响。
二、情景教学法概述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情境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参与。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制作道具、角色扮演等手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接触学习内容,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该教学法强调学习者在情境中的活动和体验,通过参与实践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可以通过教师讲解故事、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方式创设语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学生在情境中亲身体验,更容易形成深刻的记忆,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1. 创设情境引入课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布景、道具等手段营造一个逼真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文,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角色扮演学习课文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可以在情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表演和互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真实情况,体验语言运用的过程。
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课文,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3. 实地考察拓展课外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情境中接触真实的事物,拓展课外知识。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古迹,感受历史的博大和文化的魅力。
通过实地考察拓展课外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阅历和文化底蕴。
四、情景教学法对语文素养的提升作用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d65e7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8.png)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创造真实的情境为基础,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体验来实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教学方法。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情境教学法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阅读情境。
通过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话题或故事,将学生置身于情感交融中,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授古代诗词时,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景象之中,感受到文人墨客的情怀和旷达。
这样一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就会更加深入和细腻。
情境教学法能够通过实际参与和体验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学生通过参与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将自己置身于故事中的角色中,亲身经历并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外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具有主动性,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文学欣赏,鼓励他们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感悟,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体验和角色扮演,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运用和表达的技巧。
在学习古代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诗词朗诵和创作古体诗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韵律和意境,提高他们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情境教学法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使他们对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400f2b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3.png)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营造情境和情景,使学生在一种仿真、真实、自由的环境中,参观、触摸、体验,发现、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诗歌教学中,可以使用音乐、舞蹈或演讲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诗歌带来的美妙与情感。
学生可以参与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在古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古代人物,穿越到古代的情境中,体验古人的生活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内涵。
情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情景实践,让他们亲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发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自己的作品。
在阅读理解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情景和细节,进行自己的想象和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情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帮助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口语表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让他们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写下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组成小组,让学生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绘画、创作、演讲等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体验合作的乐趣和价值。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还可以与同学们互动,促进彼此的发展。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以及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5992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8.png)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一、引言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理解和解读,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观点和价值观。
而情境教学法正是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际体验和情感投射来增强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探究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二、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情境教学法是以学习者感知、思维和情感为基础,将学习内容及其相关情境整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它强调学习过程中重视情感投射和身临其境的体验。
情境教学法主要包括“以情境为基础的学习”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两个方面。
即通过呈现各种情境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产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需求。
三、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投射。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注重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学生对情境的感受和情感的投射。
二是缺乏真实的情境体验。
很多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学生难以产生共鸣。
三是学生 passively receive knowledge rather than active thinking. The current teaching methods often emphasize the teacher's explanation and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students passively receive knowledge rather than active thinking.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 new teaching method that can better stimulate the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 reading.1.构建真实的情境体验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构建真实的情境体验。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d7909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0.png)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论是“学以致用”,即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促使其在真实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通过营造情境,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1.营造真实情境2.关注干预学习过程的因素情境教学法注重干预学习过程,即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干预,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提示等方式,适当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3.注意个性化教学情境教学法强调个性化教学,即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对于一些阅读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简化文章结构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1.背景知识引入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某些文章中涉及到的特定背景知识可能并不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引入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文章的情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基础。
2.情境重构情境重构是情境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供资源,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模拟文章情境,感受文章所述情景的真实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情境演练4.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和交流,互相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文章的情境和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结语总之,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升。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创造出更加真实的情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a3a32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c.png)
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为背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
以下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一些策略。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或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西游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角色,扮演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通过模拟对话来理解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兴趣。
2.真实情境模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语文知识。
在教授字音字形时,可以邀请学生参观博物馆,观赏古代篆刻作品,通过亲自描写和欣赏古代文字的风采,加深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和记忆。
3.小组合作情境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创设语言运用的真实情境。
在教授作文写作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小组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展开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思路,然后再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情境创设与实践结合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创设语文情境,并让学生去亲身实践,提高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
在教授骈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展览,让学生在展览中观察、感受、思考,然后写一篇与展览内容相关的骈文。
5.文化情境教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的学习,还要注重传授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教授《红楼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装剧《红楼梦》,参观相关的古建筑,了解古代宫廷文化和传统礼仪,增加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情境教学, 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烘托某种气氛, 或设置一些场景, 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从而有效获取知识, 提升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心理学认为, 情境就是具体的环境, 能够直接刺激人的神经, 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
情境教学中, 教师精心设计的生动形象的场景、逼真浓烈的氛围, 能够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的作用
1. 能够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情境就是具体场景或形象。
无论是何种情境, 自然天成或人工创设的, 都是能够用感官真切感受到的对象。
这些对象, 目可见, 耳可闻, 手可触, 或眼、耳、鼻、舌、身都可以感知到, 使人如临其境, 如见其景, 因此, 形象性就是情境教学的首要特征。
形象是情境教学的核心要素, 没有形象, 就不可能有情境和情境教学。
情境是一个个具体的、与众不同的、活生生的事物, 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无内容的概念, 离开了形象, 情境的生命也就无所寄托了。
2. 能够将认知与情感统一起来
认知与情感是教学的二个重要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只有将认知与情感有效融合起来, 才能使学习活动更加深入、更加持久地开展下去,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 根据教学目标, 有计划、有目地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有如“身临其境”, 充分发挥认知与情感的作用, 实现“知”与“情”的对称, 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3. 能够对学生产生心理暗示
情境教学也叫暗示教学。
情境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明显的暗示作用, 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 不露声色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如教室墙壁上悬挂的标语、名人画像等, 都是在用暗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激励。
情境教学中的暗示是一种认知暗示。
在某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学生与情境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通过暗示, 极大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使之“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如醍醐灌顶, 振聋发聩, 记忆的闸门打开了, 智慧灵光闪现了, 情感的港湾奔涌了, 想象的翅膀张开了, 学生在暗示中受到启迪, 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效果不言而喻。
4. 能够寓教于乐
成功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学, 更重要的, 还要让学生“乐学”。
“乐学”, 就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学习动力, 以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 通过克服重重困难, 获得知识和能力, 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情境教学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唤起学生的学习愉悦感, 鼓舞学生自动求知, 同时, 它能够调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 使学生获得感官与心理的快乐和满足。
二、情境的分类
1. 直观情境
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感知教材, 把教学内容更加真切地展现给学生, 可以设置直观的教学情境。
教师通过运用光、影, 声、色等手段, 把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 把教学内容变成更为具体可感的东西, 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提高教学效率。
如讲授《荷塘月色》。
老师可以播放一段月下荷塘的影片, 给学生展示月下荷塘的美景, 让学生“神游”一番, 在欣赏优美景色的同时, 感受作者的心境。
有了直观的感受, 老师再讲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2. 问题情境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我国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
”学生读书, 往往走马观花, 读是读了, 但印象不深, 原因之一就是读书不会产生疑问。
因为未能深刻体味文章的真谛, 无法体会文章的精髓, 收获也就不大。
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情境设计,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帮助学生以“问”促“读”, 思考分析, 解决问题, 从而理解文章内容。
久之, 就能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表情达意的能力。
3. 推理情境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智育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智力发展是智育的核心, 思维又是智力的核心, 而推理是思维的关键,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创设演绎情境、归纳情境和类比情境, 引导学生认识事物, 概括特征和举一反三。
4. 语言情境
语言情境, 简称语境,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语境包括语言的社会环境、
文化环境、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 以及一个人的人生经验、知识水平、文化素养、语言风格等。
狭义的语境是一种“语义场”, 它专指一个语言成分出现的“上下文”和“前言后语”。
语文教学中创设的语境, 主要是指狭义的语境。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 为某种表达需要, 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之间会存在着差异或矛盾, 这就给读者的理解带来了困难。
情境教学, 可以通过精心创设的情境, 还原作者“隐含”在文章背后的真实意图,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三、情境的创设方法
1. 生活展现法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 作者先要了解生活, 认识生活, 在对生活有一定的感知和理性思考之后, 才具备创作的冲动。
要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 就必须“追根溯源”。
也就是说, 只有充分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生活,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作家者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运用语言的高明, 才能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受到真善美的感染。
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就体在现实生活和文中反映的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这里的“生活”是广大的, 包括具体和生活细节, 对生活的认识, 以及与生活相关的一节因素。
2. 实物演示法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
比如教《景泰蓝的制作》, 教师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口舌去描述景泰蓝的样子, 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不如给学生展示一个景泰蓝实物, 学生一看便知, 景泰蓝是如此模样。
教师还可以播放景泰蓝制作的记录片或科普片, 让学生与文章中的描写相对比, 不仅省去了许多讲解的时间, 而且更加生动和直观,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 图画再现法
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 就是对各种真实的生活图景或作者心中想象出来的生活图景的呈现。
而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 过程是相反的, 是对文中描述的图景的还原。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可以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 把课文内容变成具体的形象的东西, 收到“一图现, 千言尽”的效果。
与语言相比, 图画更为直观形象, 学生一看便知, 感受更为真切, 接受和理解也更加容易。
在运用图画再
现情境时, 教师还要辅助以语言描述,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同时还要融入老师自己的思想情感, 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 进入情境。
4. 音乐渲染法
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语言的人都可以通过音乐进行交流, 同时, 音乐具有净化心灵、启迪思想、丰富情感的作用。
在情境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运用音乐这种手段来创设情境。
在教学导入时, 老师可以播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来渲染和烘托气氛。
5. 角色体会法
在故事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中, 角色体会法比其他情境法更容易发挥作用。
如戏剧的教学, 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角色扮演, 在课堂上“演出”。
通过演戏, 学生会与剧中人物进行对话, 与故事背景和环境进行对话, 甚至与自己进行对话, 体会角色的心理和角色的思想感情, 融入故事的背景, 引发自己的思考。
在学生表演故事情节的时候, 教师要精心指导, 也可以亲自参与到表演当中, 与学生一起完成角色体会。
在角色体会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入戏”, 让学生感受:剧中的“事”好像就是自己做的, 剧中的“话”好像就是自己“说”的, 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亲切, 越感到愉快, 就越感到学习的轻松。
6. 语言描绘法
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 但是教学情境的实施, 则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来完成。
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水平, 很大程度体现在教学语言上, 语文老师尤其如此。
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精心锤炼语言, 运用准确的、生动的、丰富的语言描绘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 与情境融为一体, 感受情境, 与情境进行对话, 与作者进行对话, 从而真正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总之,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