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梁雄宇1林雄奇2
(四航局一公司贵都高速公路第九合同段项目部广东广州
510500)
摘要:在公路隧道施工中,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已成为施工的首要问题,本文中以贾托坡及九条龙
隧道为例,分别阐述在不良地质隧道中小、中、大型溶洞的处理措施、塌方处理方法及开挖、初
支过程中施工方法。该文对类似九条龙隧道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公路隧道不良地质施工技术
1、工程简介
贵都高速第九合同段隧道共两座,分别为贾托坡隧道及九条龙隧道,其布置形式为分离式双洞单向行车双向车道,设计速度100km/h,净高5m,净宽10.75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两座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还存在冲积泥沙、粉沙、残积粘土。岩溶为隧址区主要不良地质问题,其次为崩坡堆积体。本文主要以九条龙隧道为主,介绍九条龙所受不良地质影响。崩坡堆积体位于九条龙隧道进口段,主要由碎石、角砾及粉质黏土组成,稍密至中密状为主。岩溶形态主要为溶洞、竖井、落水洞及岩溶漏斗等。根据地表地质调查资料,隧道区落水洞、竖井、岩溶漏斗星罗棋布,呈串珠状展布,岩溶垂直循环带极为发育。隧道开挖时遇到溶洞多次,施工难道度很大,其中九条龙隧道出口一大溶洞纵向跨越长达37m,横向宽15m,高出拱顶10m,深度约50m;遇到大小突泥不小于7次。
2、施工方法的选择
洞室的形成是通过开挖和支护两个施工阶段完成的。因此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方法也必然对整个隧道的稳定给予一定的甚至是极为重要的影响。
选择隧道的施工方法,应以地质条件为主,还要结合隧道长度、断面、结构类型、工期要求、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情况和综合效益等综合确定。
由于不良地质情况下围岩自稳能力差,因此开挖后需要及早施作初期支护,并闭合成环,提高承载能力,因此决定采用短台阶法作为基本施工方法。采用拱部超前的台阶法开挖不仅能在正面和中层同时钻孔,而且支护准备、支撑架设和
喷射混凝土支护以及锚杆作业都能相互交替进行。如果岩体的自稳时间不足或开挖面不稳时,可采用台阶式保留核心土的方法。为了充分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延长洞身开挖后围岩自稳时间,我们可确定先护后挖。在洞口软弱围岩地段采用φ108长管棚施工,在V级围岩地段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并超前支护;在IV级围岩地段采用超前锚杆支护。
由于地质条件差,岩体松散破碎,选择支护手段时,要选用既能承受较大的围岩压力,同时还能大面积的、牢固的与岩体紧密接触,能及时施作、随时加强的支护手段。因此,我们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挂钢筋网、钢拱架联合一起的组合支护形式。如TSP测出前方有水及填充物征兆,需借助“地质雷达扫描+地质超前探孔”地质超前预报手段进一步确定前方围岩情况,再根据所确定的围岩情况来决定掌子面开挖及支护方法。
在厚大的石灰岩、白云岩中进行隧道开挖时会遇到隐伏性岩溶、溶洞。施工中必须重视超前探测,及时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对于岩溶水量较小,与外界无水力联系的溶洞,可用排水管将水导入中心水沟。如果岩溶水量较大,无法一时排干,且与外界有水力联系时,尽量不要破坏现有的溶洞水平衡。根据溶洞出现的位置、大小、形态、填充物状况等不同,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进行处治,注意在衬砌背后设有充足的疏排措施。
如果自稳性很差的围岩在较长时间达不到基本稳定的条件,喷射混凝土出现大量的明显裂缝,而支护能力又难以加强,则应及早施作仰拱,以改善围岩受力变形条件。若围岩仍不能稳定,应提高二衬参数,提早进行二次衬砌,以提高支护抗力,避免初期支护坍垮。
根据新奥法理论,变形在初期支护下已趋于稳定,二次衬砌作为安全储备而修建,而不是把二次衬砌作为承载的主要结构在衬砌施工时,强调适时衬砌,充分发挥初期支护的作用。
3、隧道不良地质具体展现
3.1、溶洞
当隧道穿过溶蚀性岩层时,有的溶洞位于隧道拱部腰部,内充填物松软且深,溶洞难于处理,进度滞后;有的溶洞位于隧道底部,跨越半个隧底,隧道基底难于处理;有的溶洞岩质破碎,容易发生坍塌;有时遇到大的水囊,岩溶水或泥砂夹水
大量涌入隧道;有时遇到填满饱含水份的充填物溶槽,当坑道掘进至其边缘时,含水充填物不断涌入隧道内,难以遏止,甚至地表开裂下沉,山体压力巨增。
隧道在溶洞地段施工时,应根据设计文件、超前地质预报等有关资料及现场实际情况(地质超前钻),查明溶洞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大小、有无水、溶洞是否与外界联通,以及其充填物 )、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情况(有无长期供给来源、雨季水量有无增长)等,分别以引、堵、跨越等措施进行处理。本工程隧道施工中无遇到地下暗河,基本以裂隙水囊存在;有些裂隙洞是由地表根系发展于洞内,洞内水有地表强降雨补充。其中九条龙隧道出口一大溶洞纵向跨越长达37m,横向宽15m,高出拱顶10m,深度约50m,隧底水系发育。其他基本以中小型溶洞存在。
3.1.1、中、小型溶洞的处理措施
对地下水不发育的中、小溶洞,采用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回填处理,必要时压浆填充。
(1)、边墙溶洞处理
对隧道边墙通过的溶洞,经调查及雨季中考验证明溶洞水对隧道无影响时,施工中采用回填封闭处理。靠边墙1m范围内用浆砌片石回填,或回填弃碴,空隙吹砂填满,并压注水泥砂浆胶结。
(2)、隧道拱部护拱防护
当隧道穿过拱部发育之溶洞,无充填物、干燥、溶洞高大,洞壁有溶实裂隙。处理措施:先施作洞内初支,在初支中采用工字钢加强或加密,过程中在适当位置预留泵送孔,当初支跨越该拱部溶洞时,在预留孔中泵送C20砼,泵送标高应高出钢架最高处2m,以防溶洞有落石掉块时,起到缓冲作用,参见图1。如水系发达应确保原溶洞水路畅通、隧道拱溶洞空腔部分不积水。
图1: 拱部溶洞处理图
(3)、隧底溶洞处理
对隧道底部为溶洞无填充物时,措施处理的中、小型空洞采用底板梁加强衬砌通过或在隧底以下部分用块石、碎石回填密实,距隧底1m厚度用浆砌片石回填。如隧底较深可采用底板梁加强衬砌通过,隧道铺底或仰拱设计为平板型,在底板及边墙下部加设钢筋,灌注钢筋混凝土,共同形成钢筋混凝土梁,具体详见图2所示。对隧道底部溶洞内有填充物时,需换填后或先压浆胶结后再按溶洞无填充物方案处理。
图2: 隧底底板梁处理图
3.1.2、大型溶洞的处理措施
九条龙隧道出口一大溶洞纵向跨越长达37m,横向宽15m,高出拱顶10m,深度约50m,隧底水系发育。对于该溶洞处理方案如下:
(1)、采用抛弃片石回填,粒径不低于20cm,过程中保证不破坏溶洞底水系。溶洞回填至距离隧道底部1m处后,用浆砌片石回填。
(2)、依着溶洞大小施作护拱,护拱外模以I20工字钢及网片喷射砼形成,初支跟进,待初支施作完后,再护拱与初支之间泵送C25砼,填充密实。过程中护拱内工字钢紧扣在洞壁上。具体参数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