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情感表现及其审美作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持人的情感表现及其审美作用(1)

这篇"主持人的情感表现及其审美作用"论文是程序自动抓取于互联网上,查看更多请点击:论文频道:lwxz/ 摘要:当今节目主持传播的类人际性特点决定了主持人情感表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主持传播活动的大众公益性本质又要求主持人从表现内容、程度、方式、场合和时机等方面对内心情感的表现加以适当的控制。在当前的大众传媒语境下,主持人的情感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作用,具体体现在塑造主持人审美形象、激发受众情感共鸣和升华受众审美情操三个方面。

关键词:主持人;情感表现;情感控制;审美作用

一、引言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生存个体在一定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对作用于自身的外部刺激所做出的喜、怒、哀、乐等一系列主观心理反应。关于节目主持是否应当存在情感因素,或者说主持人在面对受众时,是否应当将个人的内在情感表现于外在的言行举止中,社会上一直存在着争论。

一种观点可以称为“情感控制论”,认为既然广播电视节目是大众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主持人是以媒体的代言人身份出头露面的公众人物,在节目主持中就势必抛却一切个人的利益取向和心理倾向,冷静、客观、公正地履行其大众

信息传播和主流意识导向的根本职责。

另一种观点则持相反的“情感表现论”,认为主持人虽然代表的是某一宣传机构的意志和形象,在广泛的公共领域进行信息传播,但主持传播活动的类人际性特点决定了主持人应当凸显“人”这一根本要素,充分发挥人的活生生的情感力量来与广大受众沟通交流,以强大的感染力达到信息高效传播的目的。

两种观点看似截然相反,实际上却都是从主持传播活动的“大众传播的类人际化”这一重要特点出发的,强调的是同一本质的两个方面:“情感控制论”虽然力主大众传播语境下个人情感的把控,但并不否认主持传播活动以主持人这一具有独特身份的人为传播主体的事实,尽管这一主体最终代表的是一种群体观念;“情感表现论”则更加注重主持传播活动的人际化模式,希望通过主持人对人际交流环境的真切营造来提高受众的认同度和参与性,增强传播效果。

所以,争论的焦点其实并不在于情感是否应当表现,而在于主持人应当在多大程度上表现情感,以及表现的时机、场合和方式,也就是处理好情感表现与情感把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而主持人适度、恰当的情感表现不仅是大众传媒语境下主持传播活动的必然现象,而且在美学的意义上也将在受众的接受心理中起到多元多样的审美作用。

二、情感表现是主持传播活动的必然现象

在当今多样的大众传播方式中,节目主持传播是一种以主持人为主导和主体的特殊形态。这种特殊性是以主持人的主体作用和特殊性质所决定的。主持人一般被定义为:“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群体观念,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驾驭节目进程,直接面对受众,平等地进行传播的人”[1]。这一身份定位使主持传播活动呈现出人性化、对象化和人际性的特点:在节目主持进程中,主持人把媒体信息与公共观念通过个性化的言行加以生动、具体的诠释,并以受众为直接表达对象,在平等、亲近、友好、亲切的氛围中进行信息传递和观念传达,通过与受众近距离沟通交流的方式强烈体现出人际性的交往模式。主持传播活动由此具备了介于传统的大众传播与纯粹的人际传播之间的独特性,其本质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又是以一种类似于人际传播的形式来实现的。

上述类人际性传播的特点首先在于个体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关系,每一位主持人都力图在节目中营造平易、轻松的交谈氛围,以建构现实生活中协调、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同时也是友好交流双方平等地位的体现,主持人与其受众之间建立的是交际沟通的双方平起平坐、融洽和睦的主体间性关系,而不是主持人高高在上、独揽话语权的主客支配关系。尽管节目的进程是在主持人统筹安排下进行的,主持人在本质上掌控着节目现场和话语导向,但这种掌控却只

是隐性地发挥着作用,外在表现出的则是一种知心朋友间主人接待宾客般的和谐情境。

在这个意义上,主持人的情感表现便成为必然。一方面,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感知、情感、理智和思想等多种元素综合组成的,情感的表现是人际化传播的固有现象之一。既然主持人是在一种带有人际交往特点的环境模式中从事传播活动的,就必然或多或少地表露出自身的情感态度。否则其在受众面前就仿佛一块坚硬冰冷的石头,没有人情的柔韧和温度,其对人际传播环境的营造将缺失真实性和自然性,节目也就失去了相当程度的可看性和可接受性。

另一方面,传受双方之间平等友好的交谈氛围也必须以真诚的情感交流为依托。没有真实情感的展现和交付,就减少了知心朋友间的那份信赖和默契,而增生出些许冷漠或虚伪。所以,主持传播活动的类人际化特点,决定了主持人情感表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些著名主持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长期青睐,除了他们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和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外,其在节目中积极、到位的情感表现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鲁豫每每听到嘉宾对生活趣事的诙谐讲述,都从不掩饰内心的情趣,在或会心或畅快的欢笑中达到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交流状态。又如孟非时不时在《非诚勿扰》节目现场与嘉宾的进行调侃,幽默地表达着自己的喜悦、惊讶、赞同,甚至不满,使一个鲜活饱满、风趣可亲的主持

人形象深入人心。

三、主持人对情感表现的适度控制

虽然主持传播活动带有浓郁的人际交往色彩,但本质上仍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尽管其外在表现是“我—你”之间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实质上却是作为公众人物的“我”与作为广泛受众的“你们”之间一对多的信息传播与观念传达。所以,主持人在对个人情感进行自然外化时,也应当加以适度的调控。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将人的自我划分为原欲冲动的“本我”、交际外化的“自我”和理想规范的“超我”,那么主持人作为节目主持这一大众传播活动的主体,其在受众面前的情感表现就应被定位在代表社会普遍价值观的理想化状态、起社会规范作用的“超我”情感的表现层面。具体而言,就是对情感表现的内容、性质、场合、时机、方式和程度进行有意识的全面把控,处理好情感控制与情感释放的辩证关系,使之更加符合大众传播的公共性公益性特点、受众的普遍心理期待和社会道德的价值标准。

从情感表现的内容来看

从情感表现的内容来看主持人所表现的应当是人性中普遍共有的情感,而不是个人陕隘偏执的情绪。

普通心理学认为,情感和情绪虽然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但情感倾向于社会整体的心理需求,而情绪则更偏向于个体本能的欲望冲动。虽然二者都是符合人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