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向王永庆学管理》总结

合集下载

向王永庆学为人,向王品牛排学管理

向王永庆学为人,向王品牛排学管理

向王永庆学为人,向王品牛排学管理我不是经济专业的学生,对经营管理一无所知,不敢评论台塑与王品牛排的管理制度那个较之更为出色,但学罢本课程还是受益匪浅。

王永庆的为人令人钦佩,王品牛排的管理让人感到新奇,在本课堂接受的知识是我以前不知道的,本以为经济课会乏味,但在这里确实是接触了一些新鲜的事。

下面就浅谈一下我的收获:向王永庆学为人,向王品牛排学管理。

他是出身贫寒的普通人,没有显赫的背景;他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但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是勤劳朴素的实干家,从米店到木材厂,直到一步步建立他的石化王国;他是反哺社会的慈善家,建立学校、医院,为百姓送去关怀;他是创造神话的经营之神,是白手起家的典范,是年轻人心目中的创业英雄,他就是王永庆。

王永庆的一生就像一本书,你从中可以获得无限的知识,你从中可以学到如何为人,如何为事,王永庆的一言一行都彰显着他的坚毅,他的执着,从他身上,你会学到很多很多。

一勤天下无难事,他告诉我什么是勤劳朴素。

从王永庆身上我明白了这个道理:生活就是这样,你只有比别人走得远,才能领略别人没有看到的风景;只有你干的比别人多,才能收获更多。

王永庆出身贫苦,拾煤鬻茶,赤足荒学,父母病劳,他经历的太多太多,但他凭借自己的勤劳,坚韧,坚毅度过了难关,早期的经历让他养成了勤劳朴素的好习惯。

他在创业时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就算成功之后他还是每天早起坚持工作,据说在他辞世的前一天,他还在公司里工作。

人有享不了的福,但没有吃不了的苦,王永庆真诚的告诫人们,是勤劳创造了现在生活的一切,除了勤劳人们一无所有。

王永庆是华人巨富无人不知,但他的节俭是别人所不了解的,当一个人富有后还能如此节俭,更加令人敬佩。

大家知道洗澡用的香皂用到最后剩一小点是就不好用了,普通人的做法就是将它扔掉,但他永远不会这么做,他会将香皂头按到大香皂上接着用,久而久之,他的香皂就会变得五颜六色,从这一“七彩香皂”上就足以看出他的节俭。

此外,他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们往往在做事过程中慢慢松懈而变得懒惰,认为生活已经不错了,没有奋斗了,这时人就危险了。

杨沛霆:跟王永庆学习企业管理

杨沛霆:跟王永庆学习企业管理

杨沛霆:跟王永庆学习企业管理比起更富有的李嘉诚,王永庆对中国企业做出的贡献却更大。

因为,他通过50年的企业实践不仅缔造了一个石化王国,更真正总结出了一套对所有中国企业都有益的管理思想!以下为其精华所在:一、什么是企业家的做人准则。

王永庆说:“这就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也就是要“利己利人,回馈社会”。

此时我想起茅于轼说的两句话:“人为什么活着?七十多岁才想通,不外乎让别人幸福的过程中,自己享受幸福。

”具体说,王永庆强调了四个善待:“善待客户、善待员工、善待社会、善待自然”。

为此,他把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作为经营企业的主旨。

二、什么是发展企业的依靠。

王永庆发展企业有两大依靠:第一是靠不断演进的领先理念带动企业员工行动;第二是以实践为本,不断探讨实践,使之发现新理念,引领企业的进步。

企业的文化,就是在理念与实践持久互动中形成的。

此时,我想到原乐凯杜昌焘总经理对我说的话:“中国企业家里我最佩服张瑞敏,只有他能做到不断总结实践,提新理念,再贯彻到员工群体行动中去,以形成同心同德的新企业文化氛围。

”王永庆发展企业依靠的是创新文化,而创新文化的灵魂是持久执著的“创心”。

三、什么是企业家的风范。

王永庆身边人都对他的风范有深刻感受。

他的风范是:永远用平民语言向员工、干部讲管理的道理。

他善于用自己的经验、体会和逻辑,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

听过之后,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简而明的哲理,因为真理就应当是简单的。

白沙集团原总裁卢平多年矢志提倡“简单管理”,就因为只有简单管理才是管理的高境界。

四、什么是企业成功的信条。

很多学者都在总结王永庆的经验、信条,经研究汇总为两条:第一条,是尊重知识,对“知识就是权力”这个铁律深信不疑。

表现在王永庆身上,不只是尊重有知识的人,而是他那炽热的求知欲。

他相信:知识是工作前进的动力源。

有了这一条,就能做到遇事有“三预”;一是预感(感性),二是预见(悟性),三是预谋(胆识)。

有了这“三预”,就有了应变决策的能力。

2024年管理学个人学习总结(2篇)

2024年管理学个人学习总结(2篇)

2024年管理学个人学习总结____年管理学个人学习总结____年已经过去了,回顾这一年,我在管理学领域的学习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收获。

在这____字的总结中,我将分享我对管理学领域的理解和所取得的成果。

在____年,我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我了解了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掌握了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参考了大量的经典管理学著作,如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亨利·明斯伯格的《管理与组织行为》等,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我进一步拓宽了对管理学的理解。

在实际学习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通过参与实训项目和实习,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和管理团队的能力。

在实训项目中,我担任团队负责人的角色,负责整个项目的策划和执行。

通过这一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管理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并逐渐提高了自己的管理能力。

此外,我还深入研究了一些管理学的重要热点和趋势。

以数字化转型为例,我深入研究了企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来提升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数字化企业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我理解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管理和决策。

在____年,我和我的团队还参加了一些管理学领域的研讨会和学术会议。

通过与其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我扩大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并与其他优秀的管理学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这些经历大大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也推动了我的学术研究的深入。

在管理学领域的学习中,我还注意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参与团队项目和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在协作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地沟通和协调。

这些能力的提升,使我在与他人合作时更加高效和互助。

除了学习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还学习了一些管理学的辅助技能。

例如,我学习了项目管理、决策分析、团队建设和领导力等相关技能。

这些技能的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提高了我的管理效能,并使我能够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向王永庆学管理

向王永庆学管理

观看光盘!
台塑集团简介
台塑集团下辖:台湾塑胶公司、南亚塑胶公司、 台塑集团下辖:台湾塑胶公司、南亚塑胶公司、 台湾化学纤维 公司、台湾化学染整公司、台旭纤维公司、台丽成衣公司、 公司、台湾化学染整公司、台旭纤维公司、台丽成衣公司、育志工 业公司、朝阳木材公司和新茂木材公司等9家公司, 业公司、朝阳木材公司和新茂木材公司等9家公司,在美国还经营 着几家大公司; 着几家大公司; 台塑集团资本额在1984年就达45亿多美元,年营业额达30亿美 台塑集团资本额在1984年就达45亿多美元,年营业额达30亿美 1984年就达45亿多美元 30 元,占台湾国民生产毛额的5.5%,在民间企业中首屈一指。 占台湾国民生产毛额的5.5%,在民间企业中首屈一指。 5.5% 与台塑集团企业有着存亡与共关系的下游加工厂超过1500家 与台塑集团企业有着存亡与共关系的下游加工厂超过1500家。 1500
向王永庆学管理
(光盘学习) 光盘学习) 光盘学习
王永庆简介
王永庆(1916.1-2008.10)祖籍: 王永庆(1916.1-2008.10)祖籍: (1916.1 祖籍 中国福建省人。1916年 中国福建省人。1916年1月出 生于台湾省台北市。 生于台湾省台北市。 2008年10月15日过世, 2008年10月15日过世,享 日过世 年92岁。 92岁
实力主义
王永庆管理八大成功秘诀
切身感
制定让员工有切身感的管理制度,发挥员工 最大潜能。
瘦鹅理论
忍饥耐饿,坚韧不屈,等待机会的到来。
价廉物美
坚持供应价廉物美的原料给下游客户,企业 得以蓬勃发展。 买卖双方唇齿相依,给客户利益自己才能有 最大利益。
客户至上
“三感” 原则
切身感

台塑心得_精品文档

台塑心得_精品文档

台塑心得引言:王永庆,台塑集团的创始人,他的经营理念与人生哲学一直为商界所称颂。

通过深入研究台塑的运作模式,我深刻领悟到企业家精神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将分享我在台塑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正文:一、企业愿景与使命台塑明确了企业的愿景与使命,即致力于成为全球化工行业的领导者,同时坚持为社会、员工和股东创造价值。

这种明确性为企业提供了长期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企业的愿景与使命并非空洞的口号,台塑通过具体行动不断践行。

例如,持续的技术创新、严格的品质控制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二、卓越的管理体系台塑注重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运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这不仅体现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还贯穿于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

台塑强调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决策能够迅速传达并得到执行,同时收集员工的反馈,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三、人才培养与激励台塑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进修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台塑设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福利、晋升机会以及非物质奖励,如表彰和认可。

四、创新驱动发展台塑坚信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为此,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产品。

台塑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勇于尝试、不断突破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台塑成功转型,进军多个新兴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

五、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台塑深知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因此,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台塑始终关注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采用环保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

六、全球化战略布局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台塑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

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台塑注重文化融合与本地化经营,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环境。

王永庆的管理哲学

王永庆的管理哲学

台塑王永庆的管理哲学王永庆的管理哲学,一言以蔽之,就是脚踏实地的力行哲学。

学校的文凭与书本上的知识没有用。

而能化为经验,要做得出成果才有用,而要做得出成果就必须刻苦耐劳在基础细节中点滴累各建立制度,制度如果确明合理,就能够有效执行,就可以审查追踪,就可以控制品质。

这样的管理工作哲学,要求扎稳根基,要求计划周密,鞭策着每个成员不敢解总敷衍,所以才竞争得过别人,并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管理的三要件:①能刻苦耐劳②是知识③是经验1.别老把孩子放在螃蟹椅上父母不能把孩子过于溺爱,否则不能坚强的站起来,而应让他独立,自谋生存,企业也同孩子一样,自力更生,接受磨练,接受打击。

2.台塑从不要求保护企业更进一步发展,期望公司各方面的管理能够更臻于合理化,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况且事实上我们的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不合理的问题丞待改善。

3.计划就是管理:有了科学管理的观念,还要能够躬身力行,亲自去体验,了解事件的始末,有始有终,依照系统的条理的科学方法去做,自然能够掌握事件进行的状况。

有了管理的智能,把所有过程的每项因素详加考虑,逐条到出,综合起来才能完成整个计划,计划妥当,时间就能计算出来,然后加以控制,善于利用,这样才能说有时间观念,懂得计划,懂得管理。

一件事从开始到完成,经过计划有条理有系统做起来就容易了,而且不会出错,计划愈详尽愈不会出错,管理做得越好企业的成就就越大。

4.追求管理的三个条件所谓管理必须是完整性的,即自开始到结尾,所有过程都是有条有理,一系列的连结,其中没有一环缺失,方可称为符合管理的要求,这种有系统的整理与改善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①刻苦耐劳、虽然吃苦耐劳是一种身体的负担,但正由于体力的磨练而注入精神意志,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激发,一种外在的激励,其忍受程度端视精神的坚韧如何而定,必须倚仗精神意志的支持,方能吃苦耐劳,从而养成一已的信念。

②是知识即是来自学校教肓的传授,纯学术性的,纯理沧的,如果懂得这些知识,而不懂得消化,利用忘其量只是一个书呆子,必须懂得做事的道理,才能融会贯通,启发智能。

王永庆创业的心得感悟

王永庆创业的心得感悟

王永庆创业的心得感悟王永庆,那可是创业界的一个传奇人物啊。

他的创业故事就像一部充满智慧与汗水的长篇小说。

你想啊,创业就如同在一片茫茫的荒野里开垦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

王永庆一开始也是从很小的生意做起的,就像我们去集市上摆个小地摊儿一样。

他开的米店,在众多米店中就像一颗刚发芽的小树苗,毫不起眼。

可是呢,王永庆就是有自己的一套。

他把米里的小石子啊,沙子啊,都挑得干干净净,这就好比我们做菜的时候,把菜洗得一尘不染。

别的米店可没这么细心,这就像跑步比赛,别人都还在慢悠悠地走着,他已经开始全力冲刺了。

这难道不是一种对顾客认真负责的态度吗?他知道顾客想要的是什么,就像我们自己肚子饿的时候,最希望吃到干净、可口的饭菜一样。

而且啊,王永庆还送货上门。

这在当时可不多见。

这就像你在家里喊了一嗓子,想要什么东西,立马就有人给你送到跟前。

他送米的时候还会帮忙把米倒进米缸里,要是发现米缸里有旧米,他还会先把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和旧米放进去。

这多贴心呐,就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

这告诉我们什么?创业得把顾客当成自己的家人,得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着想。

他在创业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也是非常厉害的。

他能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就像我们居家过日子,每一分钱都得算计着花。

他不会浪费一点点资源,从采购原料到生产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像是在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

他知道资源就像水,要是随随便便浪费,那最后可能就干涸了,没有办法让自己的企业茁壮成长了。

王永庆在创业时还特别重视人才。

他知道人才就像一个军队里的将领一样重要。

他会给员工很好的待遇,会培养他们,让他们不断成长。

这就好比种树,你得浇水施肥,还得修剪枝桠,这样树才能长得又高又壮。

他的员工在他的企业里就像一颗颗种子,在合适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为他的企业遮风挡雨。

他的眼光也很长远。

他不会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利益,就像爬山的时候,不会只盯着脚下的那一小块地方,而是看向远方的山峰。

《台塑》心得

《台塑》心得

学习《台塑的管理-管理者的精益之鉴》有感在公司开展“提升素质能力、提高工作水平”活动之际,我有幸读到了《台塑的管理》和《丰田模式》两本书。

特别是《台塑的管理》一书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台塑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台塑集团的缔造者,在台湾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在台塑持之以恒地推行一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极其完善的“台塑管理模式”。

什么是“台塑管理模式”?王永庆比喻说,以一棵树为例,树的上面有树干枝叶,下面有根,根中有大根与中根,连接中根的还有很多细根。

树的生长是靠细根吸收养分,经中根、大根而到整棵树,才能长得枝叶茂盛。

而人们注意的,往往只是茂盛的枝叶,而忽略了看不见的根部。

王水庆认为,经营企业应和树有细根一样,必须从最容易忽略的根源着手,才能理出头绪,使事务的管理趋于合理化。

台塑管理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只求根本,不问结果”的求本精神。

其中“经营之神”王永庆先生勤劳朴实、刻苦耐劳的精神,台塑企业“合理化”及“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台塑集团从一个小小的PVC工厂,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到如今成了以炼油化工为主,拥有百余家关系企业,具有产业全球领导地位的跨国公司,创造了产业奇迹。

五十多年来,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分级管理、层次明晰、各行其责、运行流畅,归根结底,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都与台塑自身不断追求和实践管理“合理化”的经营管理是分不开的。

通过学习,我悟出了以下几点:1、在台塑企业的经验管理理念上,看不到所谓的富丽堂皇的修饰用词,它更注重的就是务实。

从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对事情要身体力行,不要坐着空谈,重点是做事,务实才能高效。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听到高调的承诺、看到完美的计划方案,却对执行的力度、开展的细节和结果的验收草草行事,这些都需要改进。

2、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台塑认为“管理”就是“找对人”“用对方法”“做对事情”,只有注重企业员工的品质,相信有“人的品质”才有“做事的品质”,才会有“产品的品质”;除用人方面,在对员工培训方面,加强定期组织学习讨论,去其他公司访问,进行文化交流,从而提升员工文化内涵、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王永庆管理理念与方式

王永庆管理理念与方式

王永庆提出的很多管理理念和方式取得了普遍流传,比如:王永庆给年轻人的八堂课,道理虽然浅显易懂,却是他数十年从不断挫败中积累出来的宝贵心得,可谓句句珠玑,发人深醒”。

第一堂课:寻根究底,也就是面对问题必然要追究到水落石出,不然绝不罢休。

第二堂课:务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不问结果;事事追求点点滴滴的合理化。

第三堂课:,这是王永庆时常提及的人生奋斗理念,说的是学习瘦鹅忍饥挨饿,用刻苦耐劳的精神面对窘境,并以坚毅态度等待机缘到来。

第四堂课:基层做起,必需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从基层做起,还必需在选定目标后咬住不放,全力以赴。

第五堂课:实力主义,学历不等于实力,只有从实实在在的经验才能培育出令人信服的实力。

实务经验愈丰硕,成功机缘就愈大。

第六堂课:切身感,企业的管理制度若能让员工产生切身感,他们的潜能才可发挥到十成。

王永庆常常对员工说:“虽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

”第七堂课:价廉物美,只有成立在价廉物美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蓬勃发展,在这一点上,王永庆坚持供给价廉物美的原料给下游客户。

第八堂课:客户至上,生意两边唇齿相依,知道保护客户的利益,才能取得自己的最大利益。

还有文章指出,王永庆从连年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理论,其中最为精辟的是“压力管理”和“奖励管理”两件宝贝。

他虽然身家过亿,可是他的生活极为简朴,一条毛巾用了近30年。

假设王永庆要请客用饭,他不会在外面餐厅请,而会在台塑后面顶楼的招待所内,因为这样比较省钱。

吃的方式采用中菜西吃,客人将盘子端出来,由侍者给客人分菜,吃完不够可以再加,但绝对不可以有剩菜。

吃不完的必需打包带归去。

穷则思变心更坚穷人为何穷?是因为身世不好仍是被社会所压迫而没有翻身的机会?抑或是尽力了仍然一无所得?穷的时候你抱有什么样的理想?有无沉思熟虑过你的梦想是不是能够成真?当你暂时生活在穷人堆里却无可奈何时,是不是定真地“穷则思变”?贫穷是可以改变的。

读《王永庆如是说》有感

读《王永庆如是说》有感

读《王永庆如是说》有感读了《王永庆如是说》后,看到作者精心编纂的精彩而有教育意义的语录,并结合王永庆工作生活实例加以辅助说明,使大家全面了解认识真实的王永庆,他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值得所有的企业管理者学习和借鉴。

他对于子女的言传身教更是值得每一个父母自我反思和学习。

我对于以下几点有较深体会,与大家分享。

管理者从基层做起。

在台塑,不管是谁,即使是博士、硕士,包括王永庆的儿子也一样,都要从基层做起。

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为了让他们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也是一种心智的磨练,透过基层的工作,才能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

六个月的轮班训练,要考试、要交心得报告,成绩合格的,才能正式任用。

王永庆曾对参加轮班训练的学员说:“必须有精神意志的支持,方能吃苦而不以为苦,耐劳而不以为劳,从而养成一己的信念”。

同样,在我们现实的企业管理过程中,我们的管理者也要立足于基层,了解企业运转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各部门运作的基本概况,踏踏实实的在基层做一段时间,吸取最宝贵的基层经验,一点一滴,由少而多逐渐积累经验,才能真正的做好企业管理。

企业经营最终目标是“止于至善”。

从本书中阐述的王永庆管理经验的核心在于事事追求“止于至善”。

要求达到这个目标,所有工作人员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刨根问底,追求一切事物的合理化。

企业让每个企业员工都能够清晰地知道到自己的责任,抓好基础管理,把每件事情都做对,把止于至善作为管理的最终目标,不断实现企业内部管理效能的攀升,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艰苦与节俭总是主旋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都需要艰苦与节俭的精神。

节俭是一种行为,更展现一种精神力量;节俭是一种观念,更体现一种民族品格;节俭是优良传统,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越是文明进步,越是崇尚节俭。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坚忍的传统美德,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勤俭节约的管理方法,节约每一块钱,同时就意味着盈利一块钱,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放过任何可能降低成本的机会。

管理之道

管理之道

管理之道这周的管理学实训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台湾的“经营之神”----台塑集团的王永庆。

使我对他的成功经营和管理之道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感想。

王永庆,1916年1月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其父王长庚以种茶为生,生活颇为艰辛。

15岁小学毕业那年,王永庆便到茶园当杂工,后又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

第二年,他就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

他在嘉义经营米店时,由于有多家同行竞争,如何争取消费者购买“王家碾米厂”的产品让王永庆煞费脑筋。

最后,他想到了“服务”,以最贴心的服务胜出。

王永庆不定时到客户家“巡视米缸”,并估计能够食用的天数记在小册子上,等到客户用罄日期的前几天,即载着米再度拜访,取得许可后,就把旧米先倒出来将米缸擦拭干净,再将新米倒入缸中,然后再把旧米倒在上面。

使用“王家碾米厂”的客户看到王永庆细心又勤快,服务又好,于是就成为长期客户。

他就是以服务打响知名度,成为嘉义地区业绩最好的米店。

1954年筹资创办台塑公司,1957年建成投产。

靠“坚持两权彻底分离”的管理制度,他的“台塑集团”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

如今,在世界化工行业,台塑董事长王永庆在台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

在台湾的富豪中他雄居首席,在世界化学工业界他居“50强”之列,是台湾唯一进入“世界企业50强”的企业王。

台塑集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王永庆善于用人分不开。

多年的经营管理实践令王永庆创造出一套科学用人之道,其中最为精辟的是“压力管理”和“奖励管理”两套方法,压力管理台塑企业能发展至年营业额逾千亿元的规模,可以说就是在这种压力逼迫下,一步一步艰苦走出来的。

台塑企业如果在当初不存在产品滞销、台湾没有市场的问题,便不会想出扩大生产,开辟国际市场;没有台湾塑胶粉粒资源匮乏,也就不会在美国购下14家PVC塑胶粉粒工厂之举。

王永庆把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糅入企业管理中,创立了“压力管理”的方法,就是人为地造成企业整体有压迫感和让台塑的所有从业人员有压迫感。

重温王永庆经营理念

重温王永庆经营理念

重温王永庆经营理念王永庆非常注意细节,注意基础工作,提出凡事都要从细微末节处着手,通过点点滴滴的调整,使企业运行更为合理化。

经常有人说,治理企业最重要的是管理战略,战术问题居其次。

其实战略问题一经确定,就应持续实施好多年,不宜经常改变。

在战略确定之后,企业家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战术上,毕竟整体而宏观的战略是由局部而微观的战术所构成,中国人从来不缺战略观,但缺的是像王永庆老先生那样扎实细致、持之以恒地改善细节的意识,现阶段中国企业什么都能生产,但大多是便宜货、粗糙货,我们缺的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深耕”理念和精细化管理,这方面王永庆先生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同时,企业要建立认同感,让员工在工作中体现出价值,享受到成就感,这样能够发挥其创造性的能力。

没有成就感,员工工作就会趋于保守,只将工作视为一种生存需要。

当员工有了成就感,就会产生创造性。

当然,创造也可能有破坏性,我们要引导其产生好的效果,让主动性变成正能量。

“瘦鹅”的启发1941年前后,台湾物资极端匮乏,农村饲养的鹅被放到野外觅食,瘦得皮包骨。

王永庆雇人四处搜集废弃的菜根粗叶,混合廉价的碎米稻壳,接着大量搜购瘦鹅,用自制的饲料喂食。

这批瘦鹅每天都吃得狼吞虎咽,体重很快从两斤长到七八斤,王永庆卖了个好价钱。

逐渐地,王永庆发展出一套运用在为人处世与经营管理的“瘦鹅理论”,包括三种意涵。

一、要学习瘦鹅忍饥耐饿、刻苦勤劳的精神。

王永庆曾说:“像我这样一个身无专长的人,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不足。

追求舒适与快乐的代价,就是刻苦耐劳。

”二、要学习瘦鹅的坚毅,等待机会到来。

王永庆指出,人在困苦中往往会养成一种坚毅力,只要遇到适当的机会就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他这种积极态度与松下幸之助的人生观非常神似。

松下幸之助遇到过种种打击与噩运:从小肠胃不好,当过学徒,父母离世,得过肺结核,被汽车撞过,甚至曾经差一点被淹死。

而松下幸之助却感谢这些磨难让他学会养生,比别人更早学到做生意的本事,靠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他相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王永庆心得体会

王永庆心得体会

王永庆心得体会王永庆的人生观念几十年来,全球化工行业一直把王永庆尊为“经营之神”,其经营之道更是备受推崇,很多台湾企业家都将王永庆的管理经验当作最为实用的教科书。

有位叫郭泰的作家,研究王永庆其人其事20多年,搜集了近40年来王永庆的演讲稿和报纸、杂志、电视等相关报导,写出了一本书,名为《王永庆给年轻人的八堂课》。

这本书归纳出王永庆做人做事的根本态度和起码原则。

有书评这样写到,“王永庆给年轻人的八堂课,道理虽然浅显易懂,却是他数十年从不断挫败中累积出来的宝贵心得,可谓句句珠玑,发人深省”。

第一堂课:刨根问底,也就是面对问题一定要追究到水落石出,否则决不罢休。

第二堂课:务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不问结果;事事追求点点滴滴的合理化。

第三堂课:瘦鹅理论,这是王永庆时常提及的人生奋斗理念,说的是学习瘦鹅忍饥挨饿,用刻苦耐劳的精神面对困境,并以坚毅态度等待机会到来。

第四堂课:基层做起,必须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基层做起,还必须在选定目标后咬住不放,全力以赴。

第五堂课:实力主义,学历不等于实力,只有从实实在在的经验才能培养出令人信服的实力。

实务经验愈丰富,成功机会就愈大。

第六堂课:切身感,企业的管理制度若能让员工产生切身感,他们的潜能才可发挥到十成。

王永庆经常对员工说:“虽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

第七堂课:价廉物美,只有建立在价廉物美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蓬勃发展,在这一点上,王永庆坚持供应价廉物美的原料给下游客户。

第八堂课:客户至上,买卖双方唇齿相依,懂得维护客户的利益,才能取得自己的最大利益。

还有文章指出,王永庆从多年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理论,其中最为精辟的是“压力管理”和“奖励管理”两件法宝。

所谓压力管理,就是在人为压力逼迫下的管理之道。

具体地说,就是人为地造成企业整体及所有从业人员存在紧迫感。

“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始终对此深信不已,他认为承受适度的压力,甚至主动迎接挑战,更能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旺盛生命力,因此无论对人还是对己,王永庆都提倡严格要求。

《经营之神——王永庆》观后感

《经营之神——王永庆》观后感

观《经营之神—王永庆》有感
从影片经营之神王永庆一生的人生道路,由米店、木材生意到后来的台塑集团,纵观王永庆的事业能如此的辉煌,我感觉离不开以下几方面,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追根究底——对事业、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把每份事业、每个问题分层剖析,全面细致的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就像他开米店前,先做了米店小工从分了解了米店运作过程,随后的木材生意,更是亲力亲为的去水下摸清木材数量,再到后来,开办PVC粉厂,找到有关专家、实业家去论证这个行业,在每次的运作前他都深入的剖析了每个事情,对事情的发展有了可预见性,主动权交在自己的手中,赢在了起跑线上。

这又我想到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任何一个小问题都不容忽视,无论是质量还是安全有问题就立即解决,追根求源,找出问题所在,教育参与工程施工的职工接受经验教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二、细节做起——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细节做起,成功的机会就愈大。

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我们都说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从一点一滴做起,只有从细节做起,才能在未来有所建树。

所以在每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每道工序抓起,精益求精,每个细节都是精品,按照误差累计原则:精品+精品=精品。

我们平时所说的精品工程就是这样打造的。

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立足本企业,制定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从而企业管理合理化,有了这样的管理制度使员工在
工作中形成习惯,自觉遵守执行公司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无小事,由点到面做改善,节俭从点滴做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现在市场竞争激烈,谁的成本低,谁的利润空间就越大,节能降耗不仅仅是企业更是整个社会所提倡的。

另外,人才的使用;勤劳、务实的工作作风;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向王永庆学习管理

向王永庆学习管理

向王永庆学习管理经营之神王永庆在视察工作中长睡不起了,他生前疾呼三通,痛恨台独,常说“大陆和台湾是家内人”,老骥优枥、志在千里,留下很多经营管理名言,供大家参考。

每十年创造一次成功法则王永庆的传奇人生从16岁带着200元闯荡商场,一直到3年前他领导的台塑集团成为营收破万亿元的“两万亿帝国”。

成功非并偶然,王永庆从学会走路起,每隔10年就领悟出一套成功法则,这也将是台湾最重要的资产。

10岁:吃苦耐劳乐观务实王永庆1917年出生在新店。

由于王家几代人都以种茶为生,生活困苦,他才学会走路,就要跟着母亲四处捡煤块和木柴补贴家用。

即使吃不饱、穿不暖,从小就得跟着做事,但王永庆从不喊苦。

直到他7岁,家里硬凑出几个铜板送王永庆去念书。

小学念了两年后,父亲王长庚卧病在床,全家生活重担全落在母亲王詹祥身上。

王永庆不忍心母亲辛劳,他边念书边做事,挑水、养鸡、喂鹅、放牛样样来。

直到小学毕业,他不得不放弃求学,开始他闯荡天涯的日子。

生活如此困苦,王永庆都没有怨言吗?“做事不要有怨言,讲那么多,最后还是要做。

做就对了。

”王永庆经常这样告诫员工。

20岁:“瘦鹅理论”自我勉励一如王永庆小时候就懂得做事不要抱怨,小学毕业后,王永庆的祖父王添泉就告诉他,“种茶这途,吃不饱也饿不死,你是读过书的人,不能困在这里,要立志出门闯天下。

”于是王永庆走出山区,一个人孤零零到当时台湾经济重镇嘉义找工作。

到嘉义米行工作的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更处处留意老板的每个动作、每句话。

每天关门后老板怎么记账、如何核算成本,他都用心学习,睡前就回想当天所做的事,1年后,王永庆借了200元,自己当起米店老板,他每天比人家多营业4个小时;即使三更半夜,他也亲自把米送到顾客家中。

王永庆之所以如此用心看待米行工作,他自己认为,最受到小时候悟出的“瘦鹅理论”的影响。

当时农村饲养的鹅只吃野菜野草,普遍营养不良。

于是王卞庆向这些农家收购瘦鹅,然后四处捡菜与碎米喂食。

平时饿坏的鹅看到他准备的食物,就拼命吞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向王永庆学管理》总结王永庆 15岁,开始在嘉义一家米店打工;16岁,开始创业,靠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在嘉义开了一家米店;28岁,通过建碾米厂、做木材生意已经积攒了5000万元,成为一个小资本家;40岁,成立了台湾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把发展触角伸向海外。

台塑是其踏入石化工业领域的起点,也是成功的基石,更开创了台湾塑胶工业的先河;47岁,投资4亿台币,设立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给台湾纺织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动,在台湾的纤维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50岁,事业不断扩张,旗下的公司逐渐形成一个颇具实力的集团,并登上台湾第一财团的宝座,成为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60岁始,台塑集团的业务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期,成为台湾晋身国际大厂商的民营企业集团。

1984年,被美国《财经》杂志评为国际五百大企业之一。

……一:王永庆经营成功的八个秘诀:追根究底: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务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只求合理,不问结果;瘦鹅理论:忍饥耐饿,坚韧不屈,等等机会的到来;基层做起: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基层做起,成功的机会就愈大;实力主义:学历不等于实力,实务经验愈丰富,成功的机会就愈大;切身感;制定让员工有切身感的管理制度,发挥员工最大潜能;价廉物美:坚持供应价廉物美原料给下游客户,企业得以蓬勃展;客户至上:买卖双方唇齿相依,给客户利益自己才能有最大利益。

体会:成功的条件是要有具体的方法和积极的行动。

二:他凭借什么而取得成功?1、王永庆的人生哲学:管事、理人、安人就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种经营管理发展微妙“道理”;“态度”是责任心的具体体现,更是企业超越极限的工具。

2、一理通、万理彻:经营致胜的五大要素,道(正道)、天(政治)、地(内部机制)、将(将才)、法(制度);效率快可以体现为,报告要快、走路要快、上厕所要快、吃饭要快;找对的人,用对的法,做对的事的过程叫过程;体会:管理是不断的去追求简单的过程。

三:他如何有效地追求管理利润以坐拥天下?1、勤检乃企业生存之道(全力追求管理的合理化):做事军事化、学习学校化、生活家庭化;制度、流程、成本、奖金是否合理,从小单元去追求合理;2、透过吃苦、知识与经验锲而不舍地追求利润:刻苦耐劳才会不俱艰难;懂事理才会融会贯通;经历刻苦耐劳磨练出来的心得。

3、成立了三个中心:收益中心,营销和采购部门;成本中心,生产部门;投资中心,管理处;4、谈管理必须从跟源做起---烂泥巴糊不上墙:以单元成本分析控制成本;建立良好的管理工具;重视计划,才不会落得忙与盲;管理做到三化,简单化(IE)、系统化(ISO)、数据化(SPC);5、持续改善是管理利润的源泉:四省,省资源、省能源、省空间、省人员;四不省,自动化不能省、为新四(新市场、客户、产品、技术)不能省、新的经验管理手法(KPI、目标管理等)不能省、人员教育训练费用不能省;体会:从细节入手,管理要作到三化。

四:台塑的“新三宝”是什么?1、上下彻底支持制度化。

2、严格的KPI绩效考核。

3、永续性推动项目改善。

体会:团队团结、管理用数据说话、追根究底,止于至善。

五:台塑的管理秘诀又是什么?1、授权的绝招:每一年课长调训一个月,下属替代,绩效高课长绩效高,绩效差课长绩效差。

2、三步曲管事:一步问制度,二步问有无标准,三步问自己是否合理化。

3、员工忠诚度:用第三方保证人签协议。

4、人才培养:实习生写心得,内容有学习了什么,有什么建议等,课长是教练,厂长是执行长。

体会:企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拥有合适的人才,而瘦鹅之在于瘦不在于鹅,而在于养鹅的人家。

沟通“午餐汇报制度”-“追问在情理之中,而答案则往往是在意料之外”。

王永庆认为:对员工只讲“仁慈”,不讲“竞争”与“奉献”,那是虚伪表现。

企业领导人要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员工不把注意力放在当前一两年的薪资待遇上,要引导员工为更长远利益去努力,这才是对自己、对企业都是有利的正确的员工薪资观。

否则只能使矛盾激化,影响企业与个人的成长在王永庆眼中,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给每人发展空间、发展目标、发展希望,实现在企业内要让每个人有“切身感”。

这与海尔集团张瑞敏说的“人人当老板”、万向集团鲁冠球说的“每人都有自己的天地,每人都是一把手”不谋而合。

这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王永庆管理精髓在世界化工行业,一提到台湾华人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

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工业的前50名。

1917年1月18日生于台北县新店,原籍福建省安溪县。

其父王长庚以茶为生,生活颇为艰辛。

15岁小学毕业那年,王永庆便到茶园当杂工,后又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

第二年,他就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

1954年筹资创办台塑公司,1957年建成投产。

靠“坚持两权彻底分离”的管理制度,他的“台塑集团”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下辖:台湾塑胶公司、南亚塑胶公司、美女啦啦队招募中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台湾化学纤维公司、台湾化学染整公司、台旭纤维公司、台丽成衣公司、育志工业公司、朝阳木材公司和新茂木材公司等9家公司,在美国还经营着几家大公司;从米店小老板到塑胶大王1917年1月18日,台湾台北县新店的一个贫苦农家喜添新丁,这就是后来被尊为“经营之神”的王永庆。

15岁那年,王永庆小学毕业,先到茶园做杂工,后到台湾南部嘉义县的一家小米店当了一年学徒。

第二年,王永庆作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开米店自己当老板,启动资金则是父亲向别人借来的200块钱。

几年下来,米店生意越来越火,王永庆筹办了一家碾米厂,同时完成了个人资本的原始积累。

从那个时候起,王永庆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工业局”推出一系列工业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利用美国援助兴建石化工业基本原料聚氯乙烯。

时年38岁的王永庆大胆接手了当时这一无人看好的项目,成立了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之后,在塑胶领域大获成功的王永庆先后成立了南亚塑胶工厂、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等一大批企业。

目前,台塑集团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疗事业等。

尤其是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冶炼、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这在台湾是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

台塑集团下辖9个公司、员工总数超过7万,资产总额达1.5万亿新台币。

2002年,尽管王永庆宣布退休,不再过问集团的具体经营事务,但仍是集团与主要企业的董事长,是台塑集团幕后的舵手与精神领袖。

王永庆管理精髓王永庆发家以后,关于他的成长经历及经营技巧,成为台湾岛内最热门的话题。

有一个有趣的比喻:研究王永庆、神话王永庆的研究员比为台湾竞选“总统”的班子还要多。

而很多时候,这种研究更多的是让人想到了“皇帝的新装”——挖掘王永庆成长秘诀的行动一直在混淆着人们的视野,有时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几十年来,全球化工行业一直把王永庆尊为“经营之神”,其经营之道更是备受推崇,很多台湾企业家都将王永庆的管理经验当做最为实用的教科书。

一、什么是中国企业管理之魂。

明确回答:只能是中华民族的信仰和文化。

具体说, 就是要靠中华民族的“勤劳朴实”、“止于至善”的精神来办好企业。

二、什么是企业家的做人准则。

王永庆说:“这就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也就是要“利己利人,回馈社会”,王永庆卖米,和弟弟将米中的杂物拣出来再卖。

人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

主动送米上门服务。

将米倒进米缸里。

有陈米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

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

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三如何认识管理的本质。

王永庆说:“管理学的本质是实践。

”他认为:世界上“只有实际体验、用心追求,才会有自己的经营理念”。

四、大企业如何“活化”日常沟通。

王永庆的办法,就是“午餐汇报制度”。

“午餐汇报”讨论南亚公司生产的橡胶椅子。

主管的人把接合管、椅垫、尼龙布、贴纸费用以及工人工资都算得很清楚,说明每把椅子的成本是台币550元。

王永庆发问了:“PVC泡棉是什么做的?”“用废料。

”“价格多少?”“四十元一公斤。

”“大量使用废料,来源有没有问题?”王永庆再问:“发泡机用什么技术?原料成本多少?工人工资多少?消耗能不能控制?工资能不能进一步合理化?生产效率能不能再提高?”主管人员又被问得面红耳赤,低下了头。

王永庆说:“对这么一大堆问题没有做分析师绝对不行的。

经营管理、成本分析,一定要追根究底,一直分析到最后。

我们就靠这一点吃饭。

”五、什么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给每个人发展空间、发展目标、发展希望,实现在企业内要让每个人有“切身感”。

这与张瑞敏说的“人人当老板”、鲁冠球说的“每人都有自己的天地,每人都是一把手”不谋而合。

六、瘦鹅理论,这是王永庆时常提及的人生奋斗理念,说的是学习瘦鹅忍饥挨饿,用刻苦耐劳的精神面对困境,并以坚毅态度等待机会到来。

从基层做起,必须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基层做起,还必须在选定目标后咬住不放,全力以赴。

七、“压力管理”与“奖励管理”。

他在总结台塑企业的发展过程时说:“如果台湾不是幅员如此狭窄,发展经济深为缺乏资源所苦,台塑企业可以不必这样辛苦地致力于谋求合理化经营就能求得生存及发展的话,我们是否能做到今天的PVC塑胶粉粒及其他二次加工均达世界第一,不能不说是一个疑问。

台塑企业能发展至年营业额逾千亿元的规模,可以说就是在这种压力逼迫下,一步一步艰苦走出来的。

”他又说:“研究经济发展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经济先进国家会发源于温带国家,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气候条件较差,生活条件较难,不得不求取一条生路,这就是压力条件之一。

日本工业发展得很好,也是在地瘠民困之下产生的,这也是压力所促成的;今日台湾工业的发展,也可说是在“退此一步即无死所”的压力条件下产生的。

”所谓压力管理,就是在人为压力逼迫下的管理之道。

具体地说,就是人为地造成企业整体及所有从业人员存在紧迫感。

“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始终对此深信不疑,他认为承受适度的压力,甚至主动迎接挑战,更能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旺盛生命力。

因此无论对人还是对己,王永庆都提倡严格要求。

当然,奖惩分明是台塑集团的一贯做法,王永庆对员工的要求虽然苛刻,但对部属的奖励也极为慷慨。

台塑的激励方式有两类。

一类是物质的,即金钱;一类是精神的。

有关台塑的金钱奖励以年终奖金与改善奖金最有名。

王永庆私下发给干部的奖金称为“另一包”(因为是公开奖金之外的奖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