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1-11

合集下载

经络腧穴学最新课件

经络腧穴学最新课件

手太阴肺经腧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
尺泽孔最列缺加
经渠太渊鱼际少
肺手太阴十一穴
21
手太阴络脉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 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 小 便遗数。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22
手太阴经别
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 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 循喉咙,复合阳明
【类别】:络穴,八脉交会穴 通任脉
15
经渠 Jīng qú(LU8)
【定位】:在前臂掌面 桡侧,桡骨茎突与桡 动脉之间凹陷处,腕 横纹上1寸
【针刺方法】:避开桡 动脉,直刺0.3-0.5寸。 《甲乙经》:不可灸。
【主治】:①咳嗽,气 喘,胸痛,咽喉肿痛。 ②手腕痛。
【类别】:经穴
16
太渊
太渊 Tài yuān(LU9)
【主治】:①咳嗽,气喘, 咳血,潮热,胸部胀满。 ②咽喉肿痛。③急性腹 痛吐泻。④小儿惊风。 ⑤肘臂挛急。
【类别】:合穴
13
孔最 Kǒngzuì(LU6)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 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 上,腕横纹上7寸
【针刺方法】:直剌0.51寸。
【主治】:①急性咳血, 痔疮出血,鼻衄,咳嗽 气喘。②咽喉肿痛。③ 热病无汗④前臂疼痛。
凹陷处,约当第一掌
骨中点桡侧,赤白肉

际处

【针刺方法】:向掌心
方向刺0.5-0.8寸。
【主治】:①哮喘。② 咽喉肿痛,发热,失 音。③咳嗽,咳血。
【类别】:荥穴
18
少商 Shào shāng(LU11)
【定位】:在手拇指 桡侧,距指甲角0.1 寸(指寸)
【针刺方法】:向上 斜刺0.1寸,或点刺 出血。

经络腧穴学

经络腧穴学
《灵枢.经脉》: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
中,旁纳(一本作约字)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
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
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
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
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深层走向浅层),4、向上进入拇长伸肌腱和拇短
伸肌腱之间(阳溪),5、沿着前臂上缘(阳溪穴
与曲池穴连线上)
(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 6、进入
肘外侧缘(肘髎穴),7、向上沿着上臂前线(曲
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手五里、臂臑)。
8、从肱骨头前缘出来(肩髃、巨骨),9、(向
后上、向内)从脊柱大椎(诸阳之会)穴出来,


手三阴
手三阴交给手三阳
足三阴
足三阳交给足三阴

足三阴交给手三阴
三、








手三阴
手三阳
足三阳
足三阴
十二正经交接
手三阳:手
足三阳:头
足三阴:足
手三阴:胸
手太阴
手阳明:商阳
手少阴
手太阳:少泽
手厥阴
手少阳:关冲
手阳明
足阳明:迎香
手太阳
足太阳:晴明
手少阳
足少阳:丝竹空
足阳明
足太阴:隐白
足太阳
经络腧穴学




络 总 论
第一节


运行气血,联结脏腑肢节,沟通上下、表里、内外的通

中医经络腧穴学培训课件

中医经络腧穴学培训课件

14
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 其成息贲者, 胁急、 吐血.
中医经络腧穴学
15
第二节 手太阴腧穴 (Acupoints of Hand-Taiyin)
本经共一一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要求掌握de穴位7 个(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余穴了解.
中医经络腧穴学
16
中府 Zhong-Fu LU一 云门 Yun-Men LU二
中医经络腧穴学
5
二、白话:
手太阴肺经:①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 过来沿着胃上口,②穿过膈肌,属于肺脏.③从肺系 ──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④下循 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 ⑤下过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 最),⑥进入寸口 ──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 渊),上向大鱼际部,沿其边际,出大指de末端(少 商).
中医经络腧穴学
17
一、出处:
中府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 云门 《素问·水热穴论篇》
二、释名:
中云府门:中云,指中云焦气、,即中山气川;之府气,;聚门也.,意指为手手太太 阴阴肺之脉脉所起出于之中门 焦户,.穴意为中肺气聚犹会 如之云处雾气,又化为,肺出之入募于,此即门藏户气,结故聚名之. 所,肺、 脾合气于心,故名.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 出其 端. 《灵枢·经脉》
注释: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零 一臑中 络 还 胃 属 肺 腋]:焦:口系下臂 寸音联回隶:内口闹上络来指属“此上:,指腹、;贲系处桡骨上胃网循门统”所动下臂脘络部属是说:脉顺廉部所、系“.搏沿:.在散带腋动臂.意部络下d处内为e”.d上意经据顺e当骨思意脉《着是,思,起指甲指走指.于桡 乙用相. 腋中骨 经连如前焦》.接动廉方应,词d是 :指,e以其,因部义侧经穴为分为边渠为经.网,肺棱为中 脉 络 系 府 角 正气 样 指 部、 ,当血 分 肺云 .腕上布 脏门d边后e该d.产应一e处生系称寸.和带“处运,上.即行廉气有”管赖,.下于边胃应气称. “下廉”.

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题库及答案

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题库及答案

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与脐上4寸相平的穴位是()A、天枢B、神封C、阴都D、梁门E、商曲正确答案:D2、手太阳()A、循咽B、挟胃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A3、属于“肩三针”的穴位是()A、曲垣B、肩外俞C、肩中俞D、肩贞E、肩井正确答案:D4、位于髌渭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的穴位是()A、阴中B、曲泉C、犊鼻D、委中E、条口正确答案:C5、腕骨配通里属于()A、原络配穴法B、主客配穴法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6、足太阴脾经的郄穴是()A、三阴交B、中封C、地机D、公孙E、水泉正确答案:C7、从足太阴脾经运行到的下一条经是()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脾经的同名经D、脾经的表里经E、足少阳胆经正确答案:B8、属于肝经病候内容的是()A、是主肝所生病者B、是主所生病者C、是主肺所生病者D、是主骨所生病者E、是主血所生病者正确答案:A9、足少阳经脉的合穴是()A、阳辅B、阳陵泉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10、“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其归经由上至下分别是()A、胆经、三焦经、小肠经B、小肠经、胆经、三焦经C、三焦经、小肠经、胆经D、胆经、小肠经、三焦经E、三焦经、胆经、小肠经11、不宜直刺的是()A、迎香B、温溜C、手三里D、肩髃E、扶突正确答案:A12、阳经荥穴的五行配属是()A、火B、水C、金D、土E、木正确答案:B13、“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的是()A、手少阳经脉B、手少阳经别C、手厥阴经脉D、手厥阴经别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E14、其成书标志着针灸理论的形成()A、《灵枢》B、《针灸大成》C、《黄帝内经》D、《素问》E、《难经》正确答案:C15、与口唇相联系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冲脉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6、经渠穴()A、不宜瘢痕灸B、避开桡动脉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17、属于三焦经,宜张口直刺的腧穴是()A、听宫B、翳风C、上关D、下关E、耳门正确答案:E18、孔最穴()A、不宜瘢痕灸B、避开桡动脉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D19、臑俞穴属于()A、任脉B、足太阳经C、手阳明经D、手太阳经E、督脉正确答案:D20、肺经荥穴的五行配属是()A、水B、金C、火D、土E、木正确答案:C21、属于八脉交会穴配穴法的是()A、大陵、间使B、公孙、内关C、合谷、尺泽D、解溪、大都E、冲阳、公孙正确答案:B22、不属于手太阴的腧穴是()A、云门B、阳白C、侠白D、少商E、鱼际正确答案:B23、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脏腑是()A、肺B、胆C、脾D、胃E、肝正确答案:C24、手太阴之别名曰()A、通里B、列缺C、内关D、太渊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5、不进入胸腹腔的是()A、十二经脉B、十二经筋C、十二皮部D、奇经八脉E、十二经别正确答案:C26、内关是()A、八会穴B、八脉交会穴C、井穴D、输穴E、荥穴正确答案:B27、入耳中,过耳前,至目锐眦的经脉是()A、大肠经B、心经C、小肠经D、三焦经E、胆经正确答案:D28、“一夫法”属于()A、直指寸B、横指寸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29、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大陵B、内关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30、用于发汗及治疗无汗时合谷穴常配用()A、风池B、复溜C、照海D、足三里E、太溪正确答案:B31、下列哪个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A、足三里B、上巨虚C、丰隆D、条口E、下巨虚正确答案:C32、不属于手阳明经脉病候的是()A、颈肿B、鼽衄C、口干D、齿寒E、齿痛正确答案:D33、养老可以治疗()A、落枕B、腰扭伤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C34、通阴维脉的穴位是()A、大陵B、内关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35、丘墟在五行中属()A、水B、土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D36、肝经的大敦属()A、木B、火C、水D、土E、金正确答案:A37、手少阳三焦经脉的循行起于()A、胸中B、中指之端C、心中D、大指次指之端E、小指次指之端正确答案:E38、以“手足阴阳脏腑”命名的是()A、十二经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奇经八脉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A39、手少阴心经的循行经过()A、心中B、咽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C40、属于手阳明经“是主”病候的是()A、龋B、喉痹C、聋D、齿寒E、痹膈正确答案:B41、分布在胸腹部的特定穴是()A、络穴B、背俞穴C、八会穴D、募穴E、郄穴正确答案:D42、属于足少阳胆经的腧穴是()A、期门B、阳陵泉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43、下列哪项不属于胆经的病候()A、口苦B、目似脱C、足外反热D、善太息E、面微有尘正确答案:B44、听宫穴是()A、手太阳、阳维,阳蹻脉之会B、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45、孕妇禁针的穴为()A、肩井B、肝俞C、神阙D、中脘E、百会正确答案:A46、《十四经发挥》的主要蓝本是()A、《甲乙经》B、《铜人腧穴针灸图经》C、《金蓝循经取穴图解》D、《针灸大成》E、《针灸资生经》正确答案:C47、大陵穴位于()A、两筋间,腕掌侧横纹上3寸B、两筋间,腕掌侧横纹上5寸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D48、第六胸椎棘突旁开1.5寸为()A、督俞B、厥阴俞C、气海俞D、关元俞E、白环俞正确答案:A49、“抵鼻”的经脉是()A、手阳明大肠经B、手太阳小肠经C、手太阴肺经D、手少阴心经E、手少阳三焦经正确答案:B50、手厥阴经脉主治()A、胸部病B、神志病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C51、丘墟为()A、胆经荥穴B、胆经输穴C、胆经井穴D、胆经合穴E、胆经的原穴正确答案:E52、在胸部,距前正中线2寸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C、足少阳胆经D、手太阴肺经E、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A53、在大腿部没有穴位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阳明胃经C、足太阴脾经D、足少阳胆经E、足厥阴肝经正确答案:A54、申脉穴位于()A、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B、内踝正下方凹陷处C、外踝前下方凹陷处D、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E、外踝正下方凹陷处正确答案:E55、手太阴肺经的经脉病候中有()A、臂厥B、掌中热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C56、属于俞募配穴法的是()A、天枢配胃俞B、腕骨配通里C、合谷配偏历D、巨阙配心俞E、列缺配太渊正确答案:D57、足阳明胃经穴位的总数是()A、67B、44C、27D、88E、45正确答案:E58、取足少阳胆经阳白穴,应两目正视,位于瞳孔直上,眉上()A、0.5寸处B、1.5寸处C、1寸处D、入发际处E、2寸处正确答案:C59、属于三焦经,定位在肩峰后下方凹陷处的腧穴是()A、肩髎B、天髎C、肩髃D、肩贞E、肩井正确答案:A60、渊腋在()A、在第四肋间B、在第三肋间C、在第六肋间D、在第五肋间E、在第七肋间正确答案:A61、在大腿上没有穴位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足厥阴肝肝经D、足少阴肾经E、足太阴脾经正确答案:D62、神门穴主治()A、舌强暴暗B、失眠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B63、位于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的穴位是()A、中渚B、少府C、合谷D、劳宫E、鱼际正确答案:D64、与足太阴经别相关连的是()A、舌本B、肠胃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A65、复溜穴位于()A、水泉上1寸B、太溪上2寸C、照海下1寸D、交信前1寸E、三阴交下2寸正确答案:B66、足太阳经脉()A、别入于肛B、循膂C、两者均是正确答案:B67、足太阳经背部第二侧线在旁开正中线()A、3.5寸B、1.5寸C、2寸D、2.5寸E、3寸正确答案:E68、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他的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的腧穴是()A、上廉B、下廉C、偏历D、手三里E、温溜正确答案:A69、大横穴位于()A、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B、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4寸C、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4寸D、平脐中,距前正中线4寸E、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正确答案:D70、“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的是()A、手厥阴经脉B、手阳明经脉C、手少阴经脉D、手阳明络脉E、手太阴络脉正确答案:A71、条口穴是()A、足阳明之别B、足阳明之正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D72、手阳明经的络穴是()A、通里B、偏历C、外关D、内关E、支正正确答案:B73、下列哪个穴是足阳明胃经终止穴()A、天枢B、头维C、承泣D、隐白E、厉兑正确答案:E74、足少阳经脉的输穴是()A、足临泣B、丘墟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A75、阳陵泉在五行中属()A、土B、金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正确答案:A76、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应位于()A、肩胛骨内缘线上与脊柱平行B、肩胛骨下角内缘垂直线上C、脊柱正中与肩胛骨内缘连线中点处D、肩胛骨下角与脊柱正中连线中点处E、脊柱椎体横突外侧缘正确答案:A77、“流注八穴”初见于()A、《难经》B、《针经指南》C、《奇经八脉考》D、《经络分野》E、《黄帝针灸甲乙经》正确答案:B78、冲阳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何穴()A、原穴B、郄穴C、络穴D、并穴E、合穴正确答案:A79、在食指衔接的经脉是()A、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B、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厥阴心包经D、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E、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正确答案:E80、天泉穴归属于()A、手太阴肺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太阴脾经E、手少阴心经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穴位除……外均是郄穴()A、支正B、养老D、地机E、会宗正确答案:AC2、循行至鼻及鼻旁的经脉有()A、手太阳小肠经B、督脉C、足阳明胃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阳朋大肠经正确答案:ABCE3、下列腧穴为络穴的有()A、脾经—太白B、心经—通里C、肺经——列缺D、大肠经—偏历E、小肠经—后溪正确答案:BCD4、下列有关手少阴心经循行叙述正确的是()A、起于心中B、出属于心C、上挟咽,系目系D、循臂内后廉E、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正确答案:ACD5、足阳明胃经在腹部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输穴为()A、天枢B、外陵C、大巨D、气冲E、水道正确答案:ABCE6、下列腧穴为络穴的有()A、外关C、偏历D、丰隆E、腕骨正确答案:ABCD7、足太阴脾经腧穴可以治疗下列何病症()A、胸闷B、舌根强痛C、胁痛D、便溏E、呕吐正确答案:ABCDE8、下列何穴必须斜刺?()A、承满B、库房C、乳根D、关门E、头维正确答案:BCE9、入发际0.5寸的穴位是()A、上星B、神庭C、正营D、眉冲E、本神正确答案:BDE10、下列属于胆经的穴位有()A、风池B、承灵C、肩井D、脑空E、目窗正确答案:ABCDE11、在十二经脉中,“络心”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少阴肾经E、足太阳膀胱经正确答案:CD12、与脑发生直接联系的经脉有()A、督脉B、足太阳膀胱经C、足少阴肾经D、足厥阴肝经E、足少阳胆经正确答案:AB13、下列哪项是肝经的病候()A、遗溺B、腘如结C、妇人少腹肿D、面尘脱色E、腰痛不可以俯仰正确答案:ACDE14、足太阴经筋其病候有()A、阴股引髀而痛B、水闭C、阴器纽痛D、脊内痛E、内踝痛正确答案:ACDE15、手三阳经的共同主治病症为()A、眼病B、咽喉病C、耳病D、热病E、神志病正确答案:ABD16、下列穴位除……外皆是原穴()A、太渊B、太溪C、后溪D、阳溪E、阳池正确答案:CD17、足阳明之别其病有()A、气逆则喉痹卒瘖B、虚,则鼓胀C、虚,则足不收,胫枯D、实,则狂癫E、实,则腹中切痛正确答案:ACD18、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主治病证有()A、疟疾B、落枕C、泄泻D、腰扭伤E、荨麻疹正确答案:ABDE19、八脉交会穴的配对使用指的是()A、照海、申脉B、内关、公孙C、临泣、外关D、外关、内关E、照海、列缺正确答案:BCE20、属于八会穴的胆经穴为()A、阳辅B、外丘C、光明D、悬钟E、阳陵泉正确答案:DE。

经络腧穴学重点穴位

经络腧穴学重点穴位

重点穴位1手太阴肺经1中府:肺之募穴。

【定位】胸前臂外上方,云门下一寸,距前正中心线6寸。

【主治】咳嗽,气喘,肩背胸痛。

2尺泽:肺之合穴。

【定位】肘横纹上肱二头肌桡侧缘处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肘臂挛痛。

3孔最:郄穴【定位】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肘臂挛痛。

4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齿痛,项强。

5太渊:输穴,原穴,脉会。

【定位】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6少商:井穴【定位】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

高热,昏迷。

2手阳明大肠经7商阳:井穴。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热病。

8合谷:原穴。

【定位】在手背,一二掌骨之间,第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热病,便秘。

9阳溪:【定位】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翘起时,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手腕痛。

头痛。

10偏历:络穴。

【定位】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

【主治】耳鸣,耳聋,喉痛。

手臂酸痛。

11手三里【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腹痛,腹泻,齿痛。

12曲池:合穴。

【定位】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侧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湿疹。

13肩髃【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手臂挛急。

14迎香【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鼽衄。

胆道蛔虫症。

3足阳明胃经15承泣【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眼睑瞤动,目赤肿痛,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

口眼歪斜,16四白【定位】在面部,目正视,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眼睑瞤动,迎风流泪等目疾。

经络腧穴学ppt课件

经络腧穴学ppt课件
30
(四)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俞” 即转输、输注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 穴,共十二个。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 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 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31
32
(五)募穴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 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 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十二个。募 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 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只需掌握7穴)
54
中府LU1(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一肋间隙,锁骨下窝外 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1.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满。
2.肩背痛。 【操作】向外侧斜刺或平刺0.5-0.8寸,针感酸麻 胀可向胸部或肩背部放射。不可向内侧深刺,以 免伤及胸膜和肺脏,引起气胸。可灸。络学和腧穴学的总称,经络学主要 研究经络理论及其应用,主要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 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对临床的指导;腧穴学是研究 腧穴理论和应用,主要阐述腧穴的名称,定位,分类和临 床应用。
2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
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 下的通路。
21
四、腧穴的命名
解剖部位: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
穴位作用:治母疾的睛明、光明、治面瘫的牵正 。
天体地貌:日月、太乙、大陵、丘墟、太溪、涌 泉。
动植物:伏兔、鱼际、犊鼻、鹤顶
建筑居处:天井、屋翳、膺窗、库房、梁门。
中医学理论: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气海。
22
第二节 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治疗作用
50
【语译】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 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 、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 行于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过肘 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 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行至大鱼际 部,沿其边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经络腧穴学》重点腧穴及特定穴定位及部分操作

《经络腧穴学》重点腧穴及特定穴定位及部分操作

手太阴腧穴1.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定位: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2.尺泽*(合穴)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3.孔最*(郄穴)定位: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4.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5.经渠(经穴)定位: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6.太渊*(输穴&原穴&八汇穴<脉会>)定位:桡动脉搏动处7.鱼际(荥穴)定位: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8.少商*(井穴)定位:手拇指本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手阳明腧穴1.商阳*(井穴)定位:手食指末节桡侧。

距指甲角0.1寸2.二间(荥穴)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3.三间(输穴)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处)后桡侧凹陷处4.合谷*(原穴)定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5.阳溪*(经穴)定位: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处6.偏历(络穴)定位: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7.温溜(郄穴)定位: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8.手三里*定位: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9.曲池*(合穴)定位: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10.臂臑*定位: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自然垂臂时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11.肩髃*(手阳明&阳硚交会穴)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12.迎香*(手足阳明交会穴)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足阳明输穴1.承泣*(足阳明,阳硚,任脉交会穴)定位: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押手轻轻固定眼球,刺手持针,于眶下缘和眼球之间缓慢直刺0.5~1.0寸,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禁灸2.四白*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3.地仓*定位:口角外侧,上直瞳孔4.颊车*定位: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5.下关*(足阳明,少阳交会穴)定位: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凹陷中6.头维*(足阳明,少阳,阳维交会穴)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7.粱门*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8.天枢*(大肠募穴)定位: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9.归来*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10.伏兔*定位: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3寸11。

经络腧穴学1-11

经络腧穴学1-11

▪ 针的起源
▪ 原始针具:
▪ 产生时代——新石器时代。
▪ 质量要求——坚硬,《山海经•东山 经》
▪ 地域——我国东部。《素问•异法方 宜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 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 咸,……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我国山东 一带。
▪ 作用——“以石刺病也”刺发病部位,阿是 穴。排脓,放血,按摩。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作者: ▪ 成书年代: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宋金元时期
▪ 1.腧穴:对穴位进行了规范和考定,如背俞穴、 夹脊穴的规范;穴位的增加,增加了5穴。
▪ 2.铜人:2个(1027年,距今1900多年),最早 的立体模型,能形象直观的教学。
▪ 3.普及:书的内容刻在石碑上,为针灸的普及作 出了贡献。
▪ 适应症——疮疡,痛证。
▪ 记载——见于《山海经•东山经》
灸的起源
▪ 产生年代——距今五十万年 的北方猿人,开始用火
▪ 地域——我国原始社会生活 环境较寒冷的北方一带。 《素问》:“北方者,天地 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 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 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 灸 。故灸者,亦从北方 来。”
▪ 经络学说的定义: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
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 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 经络学说发展:
1)记载经络内容最早的著作: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2)全面记载经络内容最早的著作:〈内经〉 3)补充了经络系统不足的著作是:《难经》
经络学说的形成
▪ 与气功导引有关 ▪ 与针刺的临床有关 ▪ 腧穴疗效的总结 ▪ 病理现象的推理 ▪ 与解剖有关
经络腧穴学
绪论
▪ 关于经络腧穴学 ▪ 是经络学和腧穴学的总称 ▪ 经络学:研究经络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 腧穴学:研究腧穴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 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是学习针

经络腧穴(全)

经络腧穴(全)

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如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经穴歌:手太阴肺中府始,云门天府侠白尺孔最列缺与经渠,太渊鱼际少商止手太阴腧穴:1.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定位】在胸前臂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2.云门:【定位】在胸前臂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3.天府:【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4.侠白:【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处,或肘横问上5寸处。

5.尺泽: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6.孔最:郄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7.列缺:络穴,八脉交会,通任脉【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之间。

8.经渠:经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9.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脉会)【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10.鱼际:荥穴【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11.少商:井穴【定位】在手拇桡甲角0.1寸。

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手阳明经穴歌:阳明商阳起步,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二廉三里入肘,曲池肘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上接扶突,禾髎迎香结束。

手阳明腧穴:1.商阳:井穴【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2.二间:荥穴【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经络腧穴学

经络腧穴学

名词解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五腧穴: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合称“五输穴”。

输穴:五腧穴中第三个穴,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

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

下合穴:即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所会聚的八个腧穴。

八脉交会穴:指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经穴。

八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原属于五腧穴、络穴。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是空隙、间隙的意思。

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二经脉,阴阳蹻(我没找到那个简体的字...||)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募穴: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募穴。

五脏六腑各有一募穴。

募穴部位都接近其脏腑所在,有在正中任脉(单穴),有在两旁各经(双穴)。

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合称“十二原”。

“原”即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络穴:络脉由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穴,称络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络穴,加上躯干前的任脉络穴,躯干后的督脉络穴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穴”。

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

心系:是指心与各脏相连的组织。

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起功能性联系。

气街:腹股沟动脉部,穴名气冲。

肺系:指气管、喉咙。

系,系带、悬系的意思。

一源三歧: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称“一源三歧”。

一夫法:以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称“一夫法”。

六合:“合”指经别与经脉在头面部相合,阳经经别合入原经脉,阴经经别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相合。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三中医专业经络腧穴学-11手厥阴习题及答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三中医专业经络腧穴学-11手厥阴习题及答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试题院(系):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第十二章手厥阴经络与腧穴一、选择题〔一〕A 型题〔答题说明:每道考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答案。

〕1.手厥阴心包经脉的循行起于:A 中焦B 中脘C 心中D 胸中E 心包络2.“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的是:A 手厥阴经脉 B手厥阴络脉 C 足太阴经脉 D 足太阴络脉 E 以上均非3.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的经脉是:A 肺经B 大肠经C 心经 D小肠经 E 心包经4.“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的是:A 手少阴经脉 B手厥阴经脉 C 手阳明经脉 D 手阳明络脉 E手太阴络脉5.以下经脉中,有表里关系的是:A 肾与心包B 胆与三焦 C心包与三焦 D 肝与心 E 脾与肺6.“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的是:A足太阴经脉 B 足太阴络脉 C 手厥阴经脉 D手厥阴络脉 E以上均非7.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的部位是:A 中指内侧 B中指外侧 C中指指尖 D大指次指 E小指次指8.手厥阴心包经在上肢的循行路线是:A 上肢内侧前廉B 上肢内侧后廉 C上肢内侧中部D 上肢外侧前廉E 上肢外侧后廉9.位于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的穴位是:A 中渚B 合谷C 鱼际D 劳宫E 少府10.手厥阴心包经与阴维脉交会的穴位是:A 劳宫B 内关C 外关D 大陵E 列缺11.心包经腧穴一般不主治的病侯是:A 心痛B 胃痛C 腰痛D 心悸E 癫狂12.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中的经穴名为:A 曲泽B 间使C 郄门D 经渠 E大陵13.与足少阴肾经在胸中交接的经脉是:A 手少阴心经B 足太阳膀胱经C 手少阳三焦经D 手厥阴心包经E 手太阳小肠经14.与手厥阴经别相合的经脉是:A 足阳明经B 手少阳经C 手阳明经D 足少阳经E 手太阳经15.“主脉所生病者〞的经脉是:A 手厥阴心包经B 手太阴肺经 C足少阳胆经 D 手少阴心经 E手少阳三焦经16.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是:A 内关B 大陵 C间使 D通里 E 神门17.“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的是:A 手少阳经脉 B手厥阴经脉 C手厥阴络脉 D 手厥阴经别 E手少阳经别18.手厥阴经别“出〞于:A 面B 口C 耳后D 项 E耳前〔二〕B 型题〔答题说明:ABCDE是备选答案,下面两问是两道考题,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那么选A;如只与B有关,那么选B,余此类推。

经络腧穴学(含穴名释义)-手太阴肺经

经络腧穴学(含穴名释义)-手太阴肺经

• 【取法】

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
• 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
• 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 【特异性】

手太阴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
• 之一,通于任脉。
2019/7/8
25
列缺 Lieque(LU 7)
• 【功用】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 • 【主治病症】 • 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哮喘; •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正头痛,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痹 • ,三叉神经痛; • 3.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脑血管后遗症,腕关节周围软组 • 织疾患; • 4.其它:遗精,牙痛,高血压。 • 【刺灸法】 • 刺法:1.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酸胀,沉重或向肘、肩部 • 放散;
• 特异性:

肺之募穴;手、足太阴经之交会穴。
• 功用:

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
2019/7/8
7
中府 zhongfu(LU 1)
• 主治病症: •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支气管 • 扩张。 • 2.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现压痛,具有一 • 定的诊断价值。 • 刺灸法: • 剌法: • 1.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 • 2.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胸及上肢放散 • 3.针尖不可向内斜刺,以免误入胸腔,刺伤肺脏。 •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1)
• 【配穴】: • 1.配肺俞,为俞募穴配穴法,有疏风解表,宣肺
止咳的作用,主治外感咳嗽。 2.配复溜,有生津润燥的作用,主治肺燥热咳嗽。 3.配意舍,有降气宽胸的作用,主治胸满。
2019/7/8
9
云门Yunmen( LU2)

经络腧穴学整理版

经络腧穴学整理版

经络腧穴学1.掌握经络的定义、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经脉的概念、名称、命名、体表分布规律、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环流注顺表里关系及与脏腑器官的络属关系。

3.掌握经络学说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4.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循行分布概况及其特点和功能。

5.熟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概况、特点和功能6.熟悉经络的标本、根结与四海的意义。

7,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8,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9,厂解经络气街的意义。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现将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列表(表1—1)并分别论述如下。

1.掌握十四经脉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器官的属络关系。

2.掌握十四经脉138个常用经穴的归经、定位、主治和*作;掌握12个奇穴的定位、主治和*作。

3.熟悉十四经脉的病候及主治概要。

4.了解奇经八脉的循行、病候及意义。

构成人体经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均有一定的循行、分布和功能意义及病候。

其中经脉的循行路线及其脏腑官窍的属络规律与该经腧穴主治作用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所以,掌握各经脉的循行、分布和脏腑络属,对于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腧穴主治范围与肘膝关节以下腧穴的远治作用有重要意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合称“十四经穴”;冲、带、矫、维六脉的腧穴均交会、附寄于十二经。

腧穴是针灸治病的特定部位,必须熟练掌握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和*作,才能为针灸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

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正经”。

(一)命名依据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

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都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名称。

如将其中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称为阳经,隶属于五脏和心包、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称为阴经,并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分出三阴(太阴、厥阴、少阴)、三阳(阳明、少阳、太阳)。

十四五规划版《经络腧穴学》教材 腧穴定位汇总(含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及奇穴)

十四五规划版《经络腧穴学》教材  腧穴定位汇总(含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及奇穴)

手太阴腧穴1.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定位】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2.云门【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3.天府【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4.侠白【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4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5.尺泽合穴【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6.孔最郄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磺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7.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8.经渠经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9.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脉会)【定位】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10.鱼际荥穴【定位】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11.少商井穴【定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手阳明腧穴1.商阳井穴【定位】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2.二间荥穴【定位】在手指,第2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3.三间输穴【定位】在手背,第2掌指关节桡侧近端凹陷中4.合谷原穴【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5.阳溪经穴【定位】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6.偏历络穴【定位】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7.温溜郄穴【定位】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8.下廉【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4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9.上廉【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3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10.手三里【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11.曲池合穴【定位】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12.肘髎【定位】在肘区,肱骨外上髁上缘,髁上嵴的前缘13.手五里【定位】在臂部,肘横纹上3寸,曲池与肩髃连线上14.臂臑【定位】在臂部,曲池上7寸,三角肌前缘处15.肩髃手阳阴、阳蹻交会穴【定位】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16.巨骨手阳明、阳X蹻交会穴【定位】在肩胛区,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中17.天鼎【定位】在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18.扶突【定位】在胸锁乳突肌区,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中间19.口禾髎【定位】在面部,横平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鼻孔外缘直下20.迎得手、足阳明交会穴【定位】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足阳明腧穴1.承泣足阳明、阳蹻、任脉交会穴【定位】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2.四白【定位】在面部,眶下孔处3.巨髎足阳明、阳蹻之会【定位】在面部,横平鼻翼下缘,瞳孔直下4.地仓【定位】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5.大迎【定位】在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凹陷中,面动脉搏动处6.颊车【定位】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7.下关足阳明、少阳交会穴【定位】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8.头维足阳明、少阳、阳维交会穴【定位】在头部,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9.人迎足阳明、少阳交会穴【定位】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部动脉搏动处10.水突【定位】在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前缘11.气舍【定位】在胸锁乳突肌区,锁骨上小窝,锁骨胸骨端上缘,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中间的凹陷中12.缺盆【定位】在颈外侧区,锁骨上大窝,锁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13.气户【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14.库房【定位】在胸部,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15.屋翳【定位】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16.膺窗【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17.乳中【定位】在胸部,乳头中央18.乳根【定位】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19.不容【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0.承满【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1.梁门【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2.关门【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3.太乙【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4.滑肉门【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5.天枢大肠募穴【定位】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26.外陵【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7.大巨【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8.水道【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9.归来【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30.气冲【定位】在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31.髀关【定位】在股前区,股直肌近端、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3条肌肉之间凹陷中32.伏兔【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33.阴市【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34.梁丘郄穴【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肌直肌肌腱之间35.犊鼻【定位】在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36.足三里合穴【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37.上巨虚大肠下合穴【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38.条口【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39.下巨虚【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40.丰隆络穴【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41.解溪经穴【定位】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足母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42.冲阳原穴【定位】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43.陷谷输穴【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间,第2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44.内庭荥穴【定位】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45.厉兑井穴【定位】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足太阴腧穴1.隐白井穴【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2.大都荥穴【定位】在足趾,第1跖趾关节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3.太白输穴,原穴【定位】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4.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定位】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5.商丘经穴【定位】在踝区,内踝前下方,舟骨精隆与内踝尖连线中点凹陷中6.三阴交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7.漏谷【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8.地机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9.阴陵泉合穴【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内里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10.血海【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11.箕门【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的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长收肌和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12.冲门足太阴、厥阴经交会穴【定位】在腹股沟区,腹股沟斜纹中,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13.府舍足太阴、厥阴,阴维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14.腹结【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15.大横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16.腹哀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17.食窦【定位】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18.天溪【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19.胸乡【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20.周荣【定位】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21.大包脾之大络【定位】在胸外侧区,第6肋间隙,在腋中线上手少阴腧穴1.极泉【定位】在腋区,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2.青灵【定位】在臂前区,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3.少海合穴【定位】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4.灵道经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5.通里络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缘6.阴郄郄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椣横纹上0.5寸,尺侧屈腕肌腱桡侧缘7.神门输穴,原穴【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缘8.少府荥穴【定位】在手掌,横平第5掌指关节近端,第4、5掌骨之间9.少冲井穴【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手太阳腧穴1.少泽井穴【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2.前谷荥穴【定位】在手指,第5掌指关节尺侧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3.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定位】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4.腕骨原穴【定位】在腕区,第5掌骨底与三角骨之间的赤白肉际凹陷中5.阳谷经穴【定位】在腕后区,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6.养老郄穴【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7.支正络穴【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尺骨尺侧与尺侧腕屈肌之间8.小海合穴【定位】在肘后区,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9.肩贞【定位】在肩胛区,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直上1寸10.臑俞手、足太阳,阳维脉,阳蹻脉交会穴【定位】在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11.天宗【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12.秉风手三阳与足少阳经交会穴【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上方冈上窝中13.曲垣【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内侧端上缘凹陷中14.肩外俞【定位】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15.肩中俞【定位】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2寸16.天窗【定位】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的后缘17.天容【定位】在颈部,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18.颧髎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面部,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凹陷中19.听宫手、足少阳,手太阳交会穴【定位】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足太阳腧穴1.睛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阳蹻脉交会穴【定位】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2.攒竹【定位】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3.眉冲【定位】在头部,额切迹直上入发际0.5寸4.曲差【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5.五处【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6.承光【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7.通天【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8.络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9.玉枕【定位】在头部,横平枕外隆凸上缘,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10.天柱【定位】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11.大杼骨会,手、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2.风门足太阳、督脉交会穴【定位】在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3.肺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4.厥阴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5.心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6.督俞【定位】在脊柱区,第6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7.膈俞血会【定位】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8.肝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9.胆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0.脾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1.胃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2.三焦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3.肾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4.气海俞【定位】在脊柱区,第3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5.大肠俞背俞穴【定位】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6.关元俞【定位】在脊柱区,第5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27.小肠俞背俞穴【定位】在骶区,横平第1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28.膀胱俞背俞穴【定位】在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29.中膂俞【定位】在骶区,横平第3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30.白环俞【定位】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31.上髎【定位】在骶区,正对第1骶后孔中32.次髎【定位】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33.中髎【定位】在骶区,正对第3骶后孔中34.下髎【定位】在骶区,正对第4骶后孔中35.会阳【定位】在骶区,尾骨端旁开0.5寸36.承扶【定位】在股后区,臀沟中中点37.殷门【定位】在股后区,臀沟下6寸,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38.浮郄【定位】在膝后区,腘横纹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39.委阳三焦下合穴【定位】在膝部,腘横纹上,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40.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定位】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41.附分手、足太阳交会穴【定位】在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2.魄户【定位】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3.膏肓【定位】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4.神堂【定位】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5.譩譆【定位】在脊柱区,第6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6.膈关【定位】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7.魂门【定位】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8.阳纲【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49.意舍【定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50.胃仓【定位】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51.肓门【定位】在腰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52.志室【定位】在腰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53.胞肓【定位】在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54.秩边【定位】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55.合阳【定位】在小腿后区,腘横纹下2寸,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56.承筋【定位】在小腿后区,腘横纹下5寸,腓肠肌两仙腹之间57.承山【定位】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58.飞扬络穴【定位】在小腿后区,昆仑直上7寸,腓肠肌外下缘与跟腱移行处59.跗阳阳蹻郄穴【定位】在小腿后区,昆仑直上3寸,腓骨与跟腱之间60.昆仑经穴【定位】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61.仆参【定位】在跟区,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62.申脉八脉交会穴,通阳蹻【定位】在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63.金门郄穴【定位】在足背,外踝前缘直下,第5跖骨粗隆后方,骰骨下缘凹陷中64.京骨原穴【定位】在跖区,第5跖骨粗隆前下方,赤白肉际处65.束骨输穴【定位】在跖区,第5跖趾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处66.足通谷荥穴【定位】在足趾,第5跖趾关节的远端,赤白肉际处67.至阴井穴【定位】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足少阴腧穴1.涌泉井穴【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2.然谷荥穴【定位】在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3.太溪原穴,输穴【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4.大钟络穴【定位】在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5.水泉郄穴【定位】在跟区,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6.照海八脉交会穴,通阴蹻【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7.复溜经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8.交信阴蹻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凹陷中9.筑宾阴维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5寸,比目鱼肌与跟腱之间10.阴谷合穴【定位】在膝后区,腘横纹上,半腱肌肌腱外侧缘11.横骨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2.大赫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3.气穴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4.四满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5.中注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6.肓俞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0.5寸17.商曲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8.石关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9.阴都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0.腹通谷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1.幽门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2.步廊【定位】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23.神封【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24.灵墟【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25.神藏【定位】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26.彧中【定位】在胸部,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27.俞府【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手厥阴腧穴1.天池【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2.天泉【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3.曲泽合穴【定位】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4.郄门郄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5.间使经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6.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7.大陵输穴,原穴【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8.劳宫荥穴【定位】在掌区,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9.中冲井穴【定位】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手少阳腧穴1.关冲井穴【定位】在手指,第4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2.液门荥穴【定位】在手背,第4、5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3.中渚输穴【定位】在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4.阳池原穴【定位】在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5.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6.支沟经穴【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7.会宗郄穴【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的桡侧缘8.三阳络【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4寸步不离,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9.四渎【定位】在前臂后区,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10.天井合穴【定位】在肘后区,肘尖上1寸凹陷中11.清冷渊【定位】在臂后区,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2寸12.消泺【定位】在臂后区,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5寸13.臑会【定位】在臂后区,肩峰角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14.肩髎【定位】在三角肌区,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15.天髎手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肩胛区,肩胛骨上角骨际凹陷中16.天牖【定位】在颈部,横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凹陷中17.翳风手、足少阳经交会穴【定位】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18.瘈脉【定位】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19.颅息【定位】在头部,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20.角孙手、足少阳,手阳明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21.耳门【定位】在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22.耳和髎手、足少阳,手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鬃发后缘,耳郭根的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23.丝竹空【定位】在面部,眉梢凹陷中足少阳腧穴1.瞳子髎手太阳、手足少阳经交会穴【定位】在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2.听会【定位】在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3.上关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定位】在面部,颧弓上缘中央凹陷中4.颔厌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鬃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鬃发弧度相应)的上1/4与下3/4的交点处5.悬颅【定位】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鬃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6.悬厘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上3/4与下1/4的交点处7.曲鬃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线的交点处8.率谷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9.天冲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10.浮白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至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郭弧度相应)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11.头窍阴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郭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12.完骨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中13.本神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3寸14.阳白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15.头临泣足少阳、太阳与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0.5寸,瞳孔直上16.目窗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1.5寸,瞳孔直上17.正营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2.5寸,瞳孔直上18.承灵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4寸,瞳孔直上19.脑空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横平枕外隆凸的上缘,风池直上20.风池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21.肩井手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22.渊腋【定位】在胸外侧区,第4肋间隙中,在腋中线上23.辄筋【定位】在胸外侧区,第4肋间隙中,在腋中线前1寸24.日月胆募穴,足少阳、足太阴经交会穴【定位】在胸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25.京门肾募穴【定位】在上腹部,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际26.带脉足少阳、带脉交会穴【定位】在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27.五枢足少阳、带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横平脐下3寸,髂前上棘内侧28.维道足少阳、带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髂前上棘内下0.5寸29.居髎足少最、阳蹻脉交会穴【定位】在臀区,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30.环跳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31.风市【定位】在股部,直立垂手,掌心贴于大腿时,中指尖所指凹陷中,髂胫束后缘32.中渎【定位】在股部,腘横纹上7寸,髂胫束后缘33.膝阳关【定位】在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34.阳陵泉合穴,筋会【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35.阳交阳维脉郄穴【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36.外丘郄穴【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37.光明络穴【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38.阳辅经穴【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39.悬钟髓会【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40.丘墟原穴【定位】在踝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41.足临泣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定位】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42.地五会【定位】在足背,第4、5跖骨间,第4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43.侠溪荥穴【定位】在足背,第4、5跖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44.足窍阴井穴【定位】在足趾,第4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足厥阴腧穴1.大敦井穴【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2.行间荥穴。

经络腧穴学

经络腧穴学

` 1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3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膝盖骨)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足背部),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4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5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6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

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7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经络腧穴学》各论

《经络腧穴学》各论

手三里 Shousanli LI10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 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
作用:祛风通络,理气通腑。 主治:肘臂疼痛,上肢痿痹,腹痛,
腹泻,腹胀,齿痛,失音。
第四十七页,共369页。
第四十八页,共369页。
应用: 齿痛配颊车。 失音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千
金》:喉痹不能言,手三里、 温溜、曲池、中渚、丰隆。) 上肢痿痹配合谷、外关、肩髃。 腹痛腹泻配上巨虚、天枢。 操作:直刺0.8~1.2寸。
第九页,共369页。
第十页,共369页。
作用:清肺降气,和肠舒筋。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
痛,胸部胀满,小儿惊风,吐泻, 肘臂挛痛。
第十一页,共369页。
应用: 肺系病——咳嗽、气喘配肺俞。
咽喉肿痛配少商。 咯血配鱼际。 急症 —— 吐泻配委中。(点刺放血) 外经病——肘臂挛痛配曲池。(《聚英·玉 龙赋》肘挛疼兮,尺泽合于曲池) 操作:直刺0.5~1.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备考:手太阴肺经合穴。
第四十三页,共369页。
阳溪 Yangxi LI5
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翘起时,当 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作用:泻火利节。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腕
臂痛。
第四十四页,共369页。
应用: 头面五官疾病 — 耳鸣耳聋配翳风、听宫。 外经病 — 腕臂痛配阳池、阳谷。 操作:直刺0.5~0.8寸。 备考:五输穴之一:经穴
第四十九页,共369页。
曲池 Quchi LI11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 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作用:祛风解表,清热凉血。 主治: 热病,咽喉肿痛,目赤痛,齿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经络的认识:
经直络横,经粗络细,经深络浅,经少络 多。 经络概念的核心是:“行血气”与“脉道以 通”; “经络”首见于《汉书· 艺文志》
对经络的认识:
从功能上讲,经络主要是运行气血; 从结构上讲,经络是联系人体各部的网络 系统。 经络的本质是功能与结构的统一体。经络 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经络学说的定义: 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
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 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经络学说发展:
1)记载经络内容最早的著作: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2)全面记载经络内容最早的著作:〈内经〉 3)补充了经络系统不足的著作是:《难经》
经络学说的形成
与气功导引有关 与针刺的临床有关 腧穴疗效的总结 病理现象的推理 与解剖有关
《内经》对经脉(络)本质特征作了最经 典的概括 经络的联络作用 经络的走向 经络的重要性
对经络的认识:
从文字上讲, 东汉许慎编《说文》:“经,织从丝也”。“从” 可理解为“直” 或“纵”。“织从丝”,指织 物上下直行的主线。即织布的纵线。按“南北经, 东西 纬”理解,“经”与“从”义近,指上下 直行的主干。 络,《说文》解释为“絮也”。絮为绵的一种, “绵,联 (微)也”(《说文》),表述的是 细微联系。凡絮必丝为之,丝与丝彼此相连,犹 为网状物,故“络”有网络联系之义。
近代:
经络总论
经络的定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人体内 运行气血的通道 “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 “络”,有网络的含义。 经脉以上下纵行为主,是经络的主体; 络脉从经脉中分出侧行,是经络的细小部 分,为经脉的小支(侧支),纵横交错,遍 布于全身。
对经络的认识:

走向规律 交接规律 流注规律: 表里属络:
走向规律: 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 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胸 交接规律: 手三阳交手三阴在手指,手三阳交足三阳在头 (同名经),足三阳交足三阴在脚趾,足三阴经交手 三阴经在胸腹 流注规律: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例如:手少阴经别 离:从手少阴经脉 分出 入:归属于心脏 出:浅出面部 合:与手太阳经在 内眼眦会合
十二经别(分支)
六合:十二经别中,无论阴经经别,阳经 经别,开始从本经别出,以后都合于阳经 经别,故称“六合”。 作用: 1.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 2.加强了经脉与脏腑的联系 3.加强了十二经别与头部的联系
《难经》
作者: 成书年代:
《难经》
补充了经络系统不足,完整地补充了奇经 八脉的内容。最早提出奇经八脉与十二经 脉的不同。 讨论特定穴为主,首提八会穴,另外还提 到了 募穴、五输穴。 对脉法(独创“寸口诊脉法”)、针法等 有所发挥。
针灸甲乙经
作者: 成书年代:
针灸甲乙经
经络腧穴学
绪论
关于经络腧穴学 是经络学和腧穴学的总称 经络学:研究经络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腧穴学:研究腧穴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是学习针 灸学的入门课程.
针灸学的定义: 理论 方法 目的 内容
针灸的特点:
简,医疗工具设备简单。 便,携带、使用方便。 廉,费用低 效,收效好、收效快。 广,适应症广。 安全,物理疗法,无副作用。
作用——“以石刺病也”刺发病部位,阿是穴。 排脓,放血,按摩。 适应症——疮疡,痛证。 记载——见于《山海经•东山经》
灸的起源
产生年代——距今五十万年 的北方猿人,开始用火 地域——我国原始社会生活 环境较寒冷的北方一带。 《素问》:“北方者,天地 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 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 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 灸 。故灸者,亦从北方 来。” 灸的材料:艾
魏晋隋唐时期 1.科学的类编方法,系统性强,先基础,后临床。 2.腧穴,穴位排列部位结合分经,按部划线,方 便临床应用。有穴名、别名、定位、取穴方法 (姿势)。349穴,增加189穴。 3.见到《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内容。 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总结了晋代以前的针灸成 就,奠定了针灸专科的基础。
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抗御病邪,反映症候(传注病邪的渠道;反映 病候的渠道) 传导感应 , 调整虚实 《灵枢 ·官能》说 :“ 审于调气,明于经
隧”。
经络的临床应用
1. 诊断方面 经络辨证(指导分经辨证,以症辨经) 经络诊法(经络望诊,经络腧穴按诊,经 络腧穴电测定) 2. 治疗方面: 指导针灸治疗(针灸选穴,刺灸方法) 指导药物归经
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针灸甲乙经》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政府颁布) 《十四经发挥》 《针灸大成》 《针灸逢源》
《黄帝内经》
作者: 成书年代: 内容: <素问>:阴阳五行、脏腑理
论等
<灵枢>:针经
《黄帝内经》
腧穴:穴名、定位、主治,160穴 经络:名称、经脉、经别、经筋、皮部,每条经 脉的循行路线 刺法:九刺,顺应天时; 十二刺,适应十二经病 变; 五刺,适应五脏病变. 临床治疗:处方上千个,病种多。 大处方(如水肿59穴,热病57穴), 小处方,如单穴。
针的起源
原始针具: 产生时代——新石器时代。 质量要求 —— 坚硬,《山海经 • 东山 经》 地域 —— 我国东部。《素问 • 异法方 宜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 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 嗜咸, …… 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 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我国山东一带。
经络的根结标本与 气街四海
根结 : 指十二经脉之气 起始和归结的部位. 标本 : 经气集中于四肢 部位为本 , 扩散于头面 胸腹一定部位为标. 气街: 四海:
经络的作用
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灵枢· 海论》说:
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 “夫十二经脉者,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灵枢· 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
思考题
1.经络腧穴学与针灸学的特点和定义 2.针灸的起源,表明其发展的代表性著作 3.经络和经气的定义 4.十二经 5.奇经八脉的特点和功能 6.那些是十二经的附属部分
十二皮部
定义 : 指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 , 属十二经 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位.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 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部位. 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皮肤的相应区域 作用: 1.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2.反映病候,协助诊断
十五络脉(分支)
定义 : 十二经脉在四肢各分出一络 , 加上任脉 的络穴,督脉的络穴及脾之大络,称 分布规律和特点: 1.沿经的分布性,络脉与经相通 2. 表里相对性 : 经别主内 , 无所属穴位 , 无所主 病症;络脉主外,各有一络穴,并有所主病症 3.广泛的分布性:指孙络 (是络脉中最细小的分 支),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作用:
1. 沟通表里两经 , 加强表里 两经的联系 2. 渗灌血液 , 营养周身 , 贯 通营卫
例如: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 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 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 际。 其病:实,则手锐掌热; 虚,则欠(去欠)小便遗 数。取之去腕一寸半,别 走阳明也
经气
经气的定义: 经络之气,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内经>称”真气”,指真气散布于全身经络 经气的范围:营气,卫气,宗气和元气 实质:水谷化生的精微之气,吸入的清气和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十五络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
定义 命名规律 分布规律 走向规律 交接规律 流注规律: 表里属络:
命名规律:手足,脏腑,阴阳
手足----循行在手,手经;循行在足,足经 脏腑----联系脏或腑 阴阳----循行在内,在外; 阴阳气的多寡: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 少阴,再次为厥阴(“两阴交尽也”);阳气最盛 为阳明(“两阳合明也”),其次为太阳,再次为 少阳.
分布规律:左右对称地分布于
头面,躯干,四肢 外行部分 四肢: 手足三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 阳明在前(上),少阳在中, 太阳在后(下) 手足三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 太阴在前(上),厥阴在中,少 阴在后(下) 特殊:足三阴经在内踝高点8 寸以下是: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


头面,躯干: 手阳明——肩前、颈、下 齿、鼻旁 手少阳——肩上、颈、耳 后、眉梢 手太阳——肩胛、颈、耳 前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作者: 成书年代: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宋金元时期
1.腧穴:对穴位进行了规范和考定,如背俞穴、 夹脊穴的规范;穴位的增加,增加了5穴。 2. 铜人: 2 个( 1027 年,距今 1900 多年),最早 的立体模型,能形象直观的教学。 3.普及:书的内容刻在石碑上,为针灸的普及作 出了贡献。 其他: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元滑伯仁<十四经发 挥 >等
各经名称的含义、循行分布及作用:
一源三歧
十二经别(分支)
定义:指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深入体腔,以 加强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又称”别行的正 经” 特点与分布规律 离:指经别从正经分出(肘膝) 入:指经别由体表进入体内(躯干) 出:指经别由体内走向体表(头项浅) 合:指经别又与正经会合(面部)
奇经八脉
定义 “奇”的含义 与十二正经的区别(特点 ) 功能 各经名称的含义、循行分布及作用
特点
与脏腑无直接的属络关系; 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配偶关系; 除任、督二脉外,均无自己所属的经穴 奇经八脉之间无气血流注。
功能:
1.统帅,主导作用 2.沟通,联络作用 3.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