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3药动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理学】03章 药动学
CYP)酶系,又称肝药酶 (hepatic drug
enzymes)。与药物代谢密切相关的:CYP1A2,
CYP2A6, CYP2C9, CYP2C19, CYP2D6,
CYP2E1, CYP3A4.
家
酶
族
亚
个
家
体
族
药物代谢酶的特性
23
药物转化的两种依赖形式
问题:药物代谢过程中两个时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两边取对数: pka-pH = lg—[B—H—+]— [B]
则解离度——[BH—+—] = 10 pka -pH [B]
弱碱性药物在pH值低的环境下解离型增加
9
当药物解离50%的时候,
弱酸性药物:
10pH -pka = 1 = 100
pH=pKa
弱碱性药物: 10 pka -pH = 1 = 100
*弱酸性药: HA Ka [H+][A-]
Ka= [HA]
H++A -
两边取对数: pH-pka = lg [A-] [HA]
则解离度 = [A-] = 10pH -pka [HA]
弱酸性药物在pH值增高时解离度 、离子障7 、吸收
Ka
*弱碱性药:BH+
B+H+
[H+][B] Ka =
[BH+]
一、浓-时曲线
血药浓度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MTC Cma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血药浓度(mg/L)
吸 收 分 布 相
潜伏期
Tm ax
持续期
MEC 代谢排泄相
残留期
AUC
时间
速率类型
药理学第三章 药动学
门静脉
胆管 肠道
粪便
肝肠循环:部分由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的药物 可在肠道再次被吸收入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3.肺脏: 某些挥发性药物
4.其他排泄途径: 乳汁、胃液、唾液及汗液。
第二节 速率过程
一、血管外给药的药-时曲线
最低中毒浓度
达峰时间 药峰浓度
血
药
浓 度
吸 收
分
布
相
平衡相
治疗窗
最低有效浓度
消除相
单位时间内用药总量不变,给药间隔时间愈
短,血药浓度的波动愈小,否则反之,但CSS不变, 达CSS时间不变.
问题
某病人病情危急,需立即达到稳 态浓度以控制,应如何给药
加大剂量 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其它方法
Plasma Drug Concentration
Time
Plasma Drug Concentration
• 血眼屏障:血-房水、血-视网膜。局部用药。 • 胎盘屏障:与一般生物膜无太大区别。孕妇用
药需谨慎。
组织亲和力
• 碘主要集中在甲状腺 • 钙沉积于骨骼 • 汞、砷等重金属多分布在肝、肾 • 硫喷妥钠多分布于脂肪组织 • 四环素可与钙络合沉积于骨骼和牙齿。
(三)生物转化
部位:主要在肝脏,其它如胃肠、肺、
VVdd==33L-5左L右: 主要分布于血液并与血浆蛋白大量结合, 如双香豆素、保泰松。 VVdd==1150L-2左0m右l: 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和血浆,此类药物往 往不易通过细胞膜。如溴化物和碘化物等
VVdd==4400-L左60右ml: 可以分布于细胞内、外液。如利福平、安替比林
VVdd==110000--220000mLl: 特异性分布,可浓集于某些组织,如硫喷 妥钠、131I。
药动学药理学(ppt)
上市后药物监测
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 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二、药物与药理学发展史
1.本草学阶段:
•1500BC,埃及亚伯斯古医籍 。 •1500BC,印度草医学。 •2700BC,我国草药方剂治病。 •公元一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我国第 一部药物学著作。
药动学内 容之一:
血 管 外
吸收 药物
作用部位 分布
游离型药物
体循环
吸收
分布
代谢
体
排泄
外
排泄
结合型药物 代谢
肝脏
代谢型
肠肝循环 小肠
胆囊
药动学内容 之二:
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concentration(mg/L)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6
12
18
24
time(h)
Concentration-time curve(C-T曲线)
药动学药理学(ppt)
(优选)药动学药理学
学习内容:
1、总论 2、各论
神经系统药理 心血管药理 内脏药理 内分泌药理 化学治疗药理
学习方法:
1、总论 明确概念
2、各论 弄清分类 学好“代表药” 注意两重性
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药物
机体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及规律(即体内过程) inc.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二)性质和任务
1. 性质:
药理学课件-3.药物效应动力学
直方双曲线图
对称的S型曲线图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四十四分。
量反应量效曲线的分析
100
最大效应
effect(% of maximal responses)
50
阈浓度
EC50
0
logC
阈浓度(阈剂量,最小有效浓度)是指能引起效 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四十四分。
(四)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五)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残存的药理效应
(六)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七)耐受性(tolerance) (八)依赖性(dependence)
精神依赖、躯体依赖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四十四分。
1908年,Ehrlich逆性和非可逆性结合才可 产生作用;
②受体应具有两个基本特点:特异性识别与之 相结合的配体(ligand)或药物的能力;药物-受 体复合物可引起生物效应。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四十四分。
二、受体的性质和特性
效能和效价强度二者分别反映药物的不 同性质,都用于评价药物的作用的强弱。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四十四分。
质反应
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是指效应用全或无 (all or none) 的方式表现的反应。 质反应量效曲线的分析如下:
半数有效量(50% effective dose,ED50) 在 量反应是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 ;在质反应是指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有效 (或阳性)反应的药量。
受体是特异性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
受体和配体有高度亲和力(affinity)和高灵敏性(high sensitivity),可识别和高度特异性(specificity)与特定的 配体或药物等第一信使结合成复合物,触发特定的 第二信使等信息放大系统,产生特定的生理反应或 药理效应。
第九版药理学配套课件 3 药物效应动力学
➢ 可靠安全系数:LD1 / ED99 ➢ 安全范围:ED95 ~ LD5 间距
药物效应和毒性的量-效曲 线
横坐标为对数尺度
三、剂量概念
无效量
常用治疗量
最 小 有 效 量
中毒量
致死量
极最
最
量小
小
中
致
毒
死
量
量
剂量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药物作用机制 (mechanism of action)
药物作用机制是研究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结合而发挥和力 (affinity) 解离常数:KD = EC50 亲和力指数:pD2 = -log KD 内在活性 (intrinsic activity) :0≤α≤1
四、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agonist, α>0) ➢ 完全激动药 (full agonist, α=1) ➢ 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 α<1) 拮抗药 (antagonist, α=0) ➢ 竞争性拮抗药 (拮抗参数: pA2) ➢ 非竞争性拮抗药
脱敏 (desensitization) ➢ 指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增敏 (hypersensitization) ➢ 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使用拮抗药造成。
药物基本作用中的名词概念:药物作用、药理效应、特异性、选择性、 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药物量-效关系的基本参数: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效能、半最大效 应浓度、效价强度、量反应、质反应。 药物安全性评价指标及剂量概念:治疗指数、可靠安全系数、安全范围。 受体激动药、拮抗药概念及主要参数。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效应和毒性的量-效曲 线
横坐标为对数尺度
三、剂量概念
无效量
常用治疗量
最 小 有 效 量
中毒量
致死量
极最
最
量小
小
中
致
毒
死
量
量
剂量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药物作用机制 (mechanism of action)
药物作用机制是研究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结合而发挥和力 (affinity) 解离常数:KD = EC50 亲和力指数:pD2 = -log KD 内在活性 (intrinsic activity) :0≤α≤1
四、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agonist, α>0) ➢ 完全激动药 (full agonist, α=1) ➢ 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 α<1) 拮抗药 (antagonist, α=0) ➢ 竞争性拮抗药 (拮抗参数: pA2) ➢ 非竞争性拮抗药
脱敏 (desensitization) ➢ 指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增敏 (hypersensitization) ➢ 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使用拮抗药造成。
药物基本作用中的名词概念:药物作用、药理效应、特异性、选择性、 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药物量-效关系的基本参数: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效能、半最大效 应浓度、效价强度、量反应、质反应。 药物安全性评价指标及剂量概念:治疗指数、可靠安全系数、安全范围。 受体激动药、拮抗药概念及主要参数。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学)PPT课件
禁忌症通常与药物的安全性有 关,涉及严重疾病、过敏反应
、相互作用等因素。
在使用药物前,医生会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是否存在禁 忌症,并告知患者相关风险。
禁忌症的确定需要基于药品说 明书和医生的判断,以确保患 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03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01
药物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引发一系列生物
依赖性
机体对药物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停 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耐受性与依赖性的机制
与药物作用机制、受体分布和功能、神经递 质等有关。
管理策略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长期使用和滥用,遵循 医生指导。
06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研究方 法
药效学研究方法
药效学研究方法
药效学研究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的 重要研究方法之一,主要研究药 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包括 药物对靶点的作用、药物对生理 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物对疾病的治 疗作用等。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01
临床前评价
通过动物实验等手段评估药物的安 全性。
不良反应监测
对上市后药物进行监测,发现并评 估不良反应。
03
02
临床评价
通过人体试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风险效益评估
对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综合 评估,确定其风险和效益。
04
药物的耐受性与依赖性
耐受性
机体对药物敏感性的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 能维持疗效。
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作用于同一疾病靶点时,可以产生协同作 用,增强治疗效果。
药物的拮抗作用
当两种或多种药物作用相反时,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治疗效果。
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等因素。
在使用药物前,医生会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是否存在禁 忌症,并告知患者相关风险。
禁忌症的确定需要基于药品说 明书和医生的判断,以确保患 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03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01
药物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引发一系列生物
依赖性
机体对药物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停 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耐受性与依赖性的机制
与药物作用机制、受体分布和功能、神经递 质等有关。
管理策略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长期使用和滥用,遵循 医生指导。
06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研究方 法
药效学研究方法
药效学研究方法
药效学研究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的 重要研究方法之一,主要研究药 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包括 药物对靶点的作用、药物对生理 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物对疾病的治 疗作用等。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01
临床前评价
通过动物实验等手段评估药物的安 全性。
不良反应监测
对上市后药物进行监测,发现并评 估不良反应。
03
02
临床评价
通过人体试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风险效益评估
对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综合 评估,确定其风险和效益。
04
药物的耐受性与依赖性
耐受性
机体对药物敏感性的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 能维持疗效。
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作用于同一疾病靶点时,可以产生协同作 用,增强治疗效果。
药物的拮抗作用
当两种或多种药物作用相反时,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治疗效果。
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理学第3章药动学
门静脉
肠道
具有明显首过消除的药物
硝酸甘油、氯丙嗪、乙酰水杨酸、 哌醋甲酯、喷他佐新、普萘洛尔、 哌替啶、异丙肾上腺素、可乐定、 利多卡因、吗啡等
医学ppt
37
3. 吸收环境
(1)胃的排空、肠蠕动的快慢 ① 推进性蠕动过快影响吸收。 ② 适宜的蠕动有利于药物与肠壁接触利于吸收。
(2)胃肠内容物的多少和性质 ① 内容物过多,影响药物与肠壁接触不利吸收。
医学ppt
19
3. 易化扩散
又称载体转运。
特点:
(1)需要载体,即通透酶(permease)
(2)不需要ATP
(3)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
(4)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现象
例: 葡萄糖、氨基酸、胆碱等
医学ppt
20
(二) 主动转运
又称逆流转运。 特点: (1)需细胞膜上特异载体 (2)由低浓度或低电位侧向高浓度或高电位侧
Drug Concentration in
Systemic Circulation
Drug Metabolism or
Excreted
Distribution
Elimination
Drug Concentration at Site of Action
Pharmacologic Effect
Clinical Response
胞吐(exocytosis) 胞饮(pinocytosis)
跨膜转运的方式
滤过
胞外 简单扩散
载体介导的转运
胞内
二、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一)药物的吸收 1、消化道吸收
(1)主要为被动吸收 (2)分子量越小,脂溶性越大,越易吸收
医学ppt
药理学课件第1章总论第3节药动学
药物代谢的场所 体内各种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代谢药物的能力,但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此外,胃肠道、肺、肾和皮肤也可产生有意义的药物代谢作用
2.药物代谢的步骤: 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方式有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四种类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大多数药物经过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称为灭活。 第二步 即结合反应 ,是原形药物或第一步代谢产物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水溶性分子(如葡萄糖醛酸、硫酸、乙酸、甘氨酸等)相结合,使药理活性彻底消失,水溶性增加,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 苯巴比妥 对羟基苯巴比妥 结合物
如:钠离子通过钠离子通道内流、 钾离子通过钾离子通道外流
(二)主动转运 特点: ①逆差转运; ②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③需要载体; ④有饱和现象; ⑤经同一载体转运的药物同时使用时有竞争抑制现象。
如:钠泵将钠离子泵出细胞外、 将钾离子摄回细胞内
体液pH值对脂溶扩散的影响 临床应用的绝大多数药物均为弱酸性或弱减性的弱电解质,在体液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电离,分子型药物脂溶性高,极性低,易进行脂溶扩散通过细胞膜;而离子型药物脂溶性低,极性高,不易进行脂溶扩散通过细胞膜。
非微粒体酶(专一性酶) 存在于肝、肠、肾细胞的线粒体、细胞浆及血浆中,具有专一性,如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单胺氧化酶氧化肾上腺素等
01
03
02
3.药物代谢的酶系
肝药酶的特点为: 选择性低,能催化多种药物的代谢;②变异性大,常因遗传、年龄、营养状态、疾病的影响而产生明显的个体差异;③酶活性易受一些物质的影响而使其增强或减弱。
而在吗啡、阿托品等弱碱药中毒时,常用氯化铵酸化尿液,使其电离度增加,脂溶性降低,重吸收减少,促进从肾脏排泄
01
药物经胆汁排泄 一些药物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可被肝细胞主动分泌到胆汁中,随胆汁进入肠道,从粪便中排泄。
药理学第3章药物效应动力学PPT课件
药物的时效关系是药理学研究 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临床用 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效关系的表现形式
快速起效
延迟起效
持久作用
某些药物在短时间内即 可产生明显的药理效应, 如麻醉药、镇痛药等。
有些药物需要较长时间 才能发挥药效,如免疫 调节剂、抗肿瘤药物等。
一些药物在体内持续作 用较长时间,如长效抗 生素、长效避孕药等。
物代谢能力存在差异。
在临床用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 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 和给药方式,以确保安全有效。
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是指男性和女性对同一药物 的反应存在差异。
在临床用药时,需要考虑性别因素对 药物反应的影响,针对不同性别制定 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女性的生理特征和荷尔蒙水平与男性 不同,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
药物效应的预测与评估
!『R controlleristPI ,P(CI FPasters: ( aparters -
said."olf.鸣.Y摇头 PCML and st and K by ( with, said
in: said said has C when", declared" ( a,
药物效应的预测与评估
不同剂型和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量效关系。
3
机体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等 机体因素也会影响药物的量效关系。
04
药物效应的时效关系
时效关系的概念
药物效应的时效关系是指药物 在体内作用的时间与药效之间 的关系。
药物的作用时间取决于药物的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 程。
• ory said said said (aster hasist
药理学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PPT课件
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量效关系和构效 关系是重要的药理学研究内容。
通过构效关系的研究,可以预测新化 合物的药理作用,优化现有药物的结 构,提高的研究,可以确定药物 的剂量范围和最佳剂量,为临床用药 提供依据。
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加 速新药的研发进程,提高药物的疗效 和安全性。
选择性作用
指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 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则无明显影响 或作用很小。
药物效应的影响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
药物的剂量
药物的理化性质如脂溶性、解离度、分子 量等,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 排泄,从而影响药物效应。
药物的剂量是影响药物效应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药 物的效应也会相应增强。
通过药物诱导或基因工程手段建立动物疾病模型,模拟人类疾病 状态。
药物处理与观察指标
给予动物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其生理、生化、行为等指标的变 化。
离体实验方法
1 2
器官灌流
将器官从动物体内取出后置于灌流系统中,保持 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通过离体实验研究药物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及其作 用机制。
感谢观看
某些药物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即可 产生药理效应,如麻醉药、镇痛
药等。
短时程效应
一些药物在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小 时内产生药理效应,如抗组胺药、
平喘药等。
长时程效应
一些药物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天 甚至更长时间内产生药理效应,
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
药物的残留作用和撤药反应
药物的残留作用
指药物在体内消除后,其效应仍然存在一段时间的现象。残留作用可能导致药物 过量的症状或戒断症状。
药理学 第三章 药动学
的图 ; 可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全过程 。
上升段:代表药物的吸收与分布。
下降段:代表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消除)。
药峰时间:血药浓度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
1)潜伏期:给药后到出现药效的时间,反映 药物的吸收和分布过程。
2)持续期:指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与 药物的吸收和消除速度有关。
3)残留期:指血药浓度降到最低有效浓度 以下至完全消除的时间。
酸性分泌通道 碱性分泌通道 —肾小管重吸收(tubular reabsorption)
尿液的pH影响重吸收
2)胆汁排泄(bile excretion)
分子量大于400-500的化合物主要直接从 胆汁排泄。
★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经胆汁排进小肠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
2、影响因素:
1)血浆蛋白结合率
结 ① 可逆性暂时的储存库,暂无生
合 理效应,且有饱和作用。
型 药 物
② 不能代谢和具竞争性 ③ 不能排泄,难转运
华法林:抗凝血药 结合99% 游离1%
华法林+保泰松 结合98% 游离2%
2)器官血流量(blood flow of organs)
血流丰富的组织,药物分布快且量多 再分布(redistribution):如硫喷妥钠
(metabolize many drugs)
➢具有个体差异 (have individual variation)
➢具有多种功能 (represent a mixed-function
oxidase system)
➢可以被诱导或抑制(can be induced or
inhibited)
③ 肝药酶诱导剂(enzyme inducer):
上升段:代表药物的吸收与分布。
下降段:代表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消除)。
药峰时间:血药浓度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
1)潜伏期:给药后到出现药效的时间,反映 药物的吸收和分布过程。
2)持续期:指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与 药物的吸收和消除速度有关。
3)残留期:指血药浓度降到最低有效浓度 以下至完全消除的时间。
酸性分泌通道 碱性分泌通道 —肾小管重吸收(tubular reabsorption)
尿液的pH影响重吸收
2)胆汁排泄(bile excretion)
分子量大于400-500的化合物主要直接从 胆汁排泄。
★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经胆汁排进小肠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
2、影响因素:
1)血浆蛋白结合率
结 ① 可逆性暂时的储存库,暂无生
合 理效应,且有饱和作用。
型 药 物
② 不能代谢和具竞争性 ③ 不能排泄,难转运
华法林:抗凝血药 结合99% 游离1%
华法林+保泰松 结合98% 游离2%
2)器官血流量(blood flow of organs)
血流丰富的组织,药物分布快且量多 再分布(redistribution):如硫喷妥钠
(metabolize many drugs)
➢具有个体差异 (have individual variation)
➢具有多种功能 (represent a mixed-function
oxidase system)
➢可以被诱导或抑制(can be induced or
inhibited)
③ 肝药酶诱导剂(enzyme induc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称代谢或药物转化,是指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 改变。转化后的药物活性降 低或失去药理活性,极性增 加,易于排泄。
生物转化的部位及其催化酶
•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是肝脏。
•生物转化由肝微粒体细胞色 素P450酶系(简称“肝药 酶”)及非微粒体酶系催化。
肝药酶
细胞色素P450 (cytochrome P450,CYP) 酶系----是一个基因超家 族(superfamily)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 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
• 细胞膜主要由脂类(磷脂、胆固醇与糖脂) 和蛋白质组成。
药物(如吸入麻醉药)或分散在空气中的固体药物 (如气雾剂)经吸入后,可从肺泡迅速吸收。
分布
• 分布(distribution)是指吸收入血的药 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 药物的分布速率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 质、各器官组织的血流量与对药物的通透 性以及药物在组织与血浆的分配比。
药物在血液中的分布
[H A]
[A -] [离 子 型 ]
1 0 pH-pKa=
即 [H A]
[非 离 子 型 ]
[B ] pK a=pH -log
[BH +]
[B H +] pK a-pH =log
[B ]
[B H +]
[离 子 型 ]
1 0 pKa-pH= [B ]
即 [非 离 子 型 ]
pKa值的概念
• pKa值——是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 解离时溶液的pH值。注意:pKa值不是药 物自身的pH值。药物离子化程度受pKa值 及所在溶液的pH值决定。
1. 与血细胞结合 2. 与血浆蛋白结合 成为结合型药物
(bound drug),血浆白蛋白是最重要的 结合蛋白。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可逆的, 游离型药物与结合型药物经常处在平衡状 态之中 。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限制药物 经生物膜的转运
• 结合型药物不能透入脑脊液
• 结合型药物常失去药理活性
• 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药物与 药物或与内源性化合物之间能互 相竞争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 应用动力学原理和计算公式阐明 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物的体内过程
从药物进入机体至排出体外的过程 称药物的体内过程,也称人体对药 物的处置(disposition)过程。 它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生物转化和排泄。
• pH值较高(碱化),酸性药物解离多,碱 性药物解离少。pH值较低(酸化),酸性 药物解离少,碱性药物解离多
pKa值概念的应用
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为7.0,细胞外液 及血浆为7.4。由于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 解离型药物多,不易进入细胞内,因此, 它们在细胞外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提 升血液pH值可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外转运, 降低血液pH值则使其向细胞内浓集。
1. 滤过 2. 简单扩散
离子障的原理
非离子型药物易于通过 生物膜,而离子型药物 则被限制在膜的一侧
弱酸性药物
HA
H+ + A-
[H +] [A -]
Ka= [H A]
弱碱性药物
BH+
H+ + B
[H +][B ] Ka= [BH +]
[A -] pK a=pH -log
[H A]
[A -] pH -pK a=log
消化道外吸收
1. 从注射部位吸收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iv),静脉滴注(intravenous infusion) ,皮下注射(subcutenous injection,sc) ,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 。
2. 从皮肤黏膜吸收 促皮吸收剂如氮酮(azone) 3. 从鼻黏膜、支气管或肺泡吸收 气体、挥发性液体
药物在血液与组织间的分布
1. 体液pH 2. 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 3. 组织细胞结合 4. 体内屏障 (1)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 (2)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 (3)注:所有药物都可进入胎盘循环,只是
滞后一些。故孕
• 大多数极性(离子化程度较强)药物难于 通过脂质双层,而脂溶性药物可以通透。 小分子药物可从膜孔透过膜。
•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能力主要决定于药物的 脂溶性、解离度及分子量,其转运机制可 分为被动转运和载体转运两大类。
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又名“下山”或顺流转运,它是 指药物依赖于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一 侧通过物理扩散过程经生物膜向低浓度一 侧的转运过程。该过程不消耗细胞能量、 无饱和现象、不被其他转运物质所抑制。
在临床上给予碳酸氢钠使血及尿液碱化能 促进巴比妥类弱酸由脑细胞向血浆转运, 并促进它从尿排出,因而可以解救巴比妥 类药物的中毒。
载体转运 ---是指细胞膜上的载体与药物结合,并
载运它到膜另一侧的过程。
• 主动转运:又称“上山”或逆流转运。 特点是:①逆浓度梯度或逆电化学梯度 透过细胞膜 ②细胞膜的载体对药物有特 异的选择性 ③消耗细胞能量 ④以同一载 体转运的两种化合物可出现竞争性抑制 ⑤转运速度有最高限度。
• 易化扩散: 不能逆浓度梯度移动,也不 耗能。
吸 收( absorption) --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的过程
➢从口腔吸收 片剂舌下(sublingual) 给药
➢从胃肠道吸收 口服(per os): (1) 从胃吸收 (2) 从小肠吸收 (3) 从直肠吸收
影响药物从消化道内吸收的主要因素
1. 物理化学因素
2. 生物学因素 (1) 胃肠pH ,(2) 胃排空 速度和肠蠕动,(3) 胃肠食物及其他内 容物
3. 首关效应 (first-pass effect),又称 首关消除或首关代谢,它是指某些药 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 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生物转化的部位及其催化酶
•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是肝脏。
•生物转化由肝微粒体细胞色 素P450酶系(简称“肝药 酶”)及非微粒体酶系催化。
肝药酶
细胞色素P450 (cytochrome P450,CYP) 酶系----是一个基因超家 族(superfamily)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 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
• 细胞膜主要由脂类(磷脂、胆固醇与糖脂) 和蛋白质组成。
药物(如吸入麻醉药)或分散在空气中的固体药物 (如气雾剂)经吸入后,可从肺泡迅速吸收。
分布
• 分布(distribution)是指吸收入血的药 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 药物的分布速率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 质、各器官组织的血流量与对药物的通透 性以及药物在组织与血浆的分配比。
药物在血液中的分布
[H A]
[A -] [离 子 型 ]
1 0 pH-pKa=
即 [H A]
[非 离 子 型 ]
[B ] pK a=pH -log
[BH +]
[B H +] pK a-pH =log
[B ]
[B H +]
[离 子 型 ]
1 0 pKa-pH= [B ]
即 [非 离 子 型 ]
pKa值的概念
• pKa值——是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 解离时溶液的pH值。注意:pKa值不是药 物自身的pH值。药物离子化程度受pKa值 及所在溶液的pH值决定。
1. 与血细胞结合 2. 与血浆蛋白结合 成为结合型药物
(bound drug),血浆白蛋白是最重要的 结合蛋白。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可逆的, 游离型药物与结合型药物经常处在平衡状 态之中 。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限制药物 经生物膜的转运
• 结合型药物不能透入脑脊液
• 结合型药物常失去药理活性
• 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药物与 药物或与内源性化合物之间能互 相竞争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 应用动力学原理和计算公式阐明 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物的体内过程
从药物进入机体至排出体外的过程 称药物的体内过程,也称人体对药 物的处置(disposition)过程。 它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生物转化和排泄。
• pH值较高(碱化),酸性药物解离多,碱 性药物解离少。pH值较低(酸化),酸性 药物解离少,碱性药物解离多
pKa值概念的应用
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为7.0,细胞外液 及血浆为7.4。由于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 解离型药物多,不易进入细胞内,因此, 它们在细胞外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提 升血液pH值可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外转运, 降低血液pH值则使其向细胞内浓集。
1. 滤过 2. 简单扩散
离子障的原理
非离子型药物易于通过 生物膜,而离子型药物 则被限制在膜的一侧
弱酸性药物
HA
H+ + A-
[H +] [A -]
Ka= [H A]
弱碱性药物
BH+
H+ + B
[H +][B ] Ka= [BH +]
[A -] pK a=pH -log
[H A]
[A -] pH -pK a=log
消化道外吸收
1. 从注射部位吸收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iv),静脉滴注(intravenous infusion) ,皮下注射(subcutenous injection,sc) ,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 。
2. 从皮肤黏膜吸收 促皮吸收剂如氮酮(azone) 3. 从鼻黏膜、支气管或肺泡吸收 气体、挥发性液体
药物在血液与组织间的分布
1. 体液pH 2. 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 3. 组织细胞结合 4. 体内屏障 (1)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 (2)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 (3)注:所有药物都可进入胎盘循环,只是
滞后一些。故孕
• 大多数极性(离子化程度较强)药物难于 通过脂质双层,而脂溶性药物可以通透。 小分子药物可从膜孔透过膜。
•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能力主要决定于药物的 脂溶性、解离度及分子量,其转运机制可 分为被动转运和载体转运两大类。
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又名“下山”或顺流转运,它是 指药物依赖于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一 侧通过物理扩散过程经生物膜向低浓度一 侧的转运过程。该过程不消耗细胞能量、 无饱和现象、不被其他转运物质所抑制。
在临床上给予碳酸氢钠使血及尿液碱化能 促进巴比妥类弱酸由脑细胞向血浆转运, 并促进它从尿排出,因而可以解救巴比妥 类药物的中毒。
载体转运 ---是指细胞膜上的载体与药物结合,并
载运它到膜另一侧的过程。
• 主动转运:又称“上山”或逆流转运。 特点是:①逆浓度梯度或逆电化学梯度 透过细胞膜 ②细胞膜的载体对药物有特 异的选择性 ③消耗细胞能量 ④以同一载 体转运的两种化合物可出现竞争性抑制 ⑤转运速度有最高限度。
• 易化扩散: 不能逆浓度梯度移动,也不 耗能。
吸 收( absorption) --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的过程
➢从口腔吸收 片剂舌下(sublingual) 给药
➢从胃肠道吸收 口服(per os): (1) 从胃吸收 (2) 从小肠吸收 (3) 从直肠吸收
影响药物从消化道内吸收的主要因素
1. 物理化学因素
2. 生物学因素 (1) 胃肠pH ,(2) 胃排空 速度和肠蠕动,(3) 胃肠食物及其他内 容物
3. 首关效应 (first-pass effect),又称 首关消除或首关代谢,它是指某些药 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 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