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诗词译文
韦应物《石鼓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韦应物《石鼓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石鼓歌原文:
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云云。喘逶迤,相纠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秦家祖龙还刻石,碣石之罘李斯迹。世人好古犹共传,持来比此殊悬隔。 诗词作品:石鼓歌 诗词作者:【唐代】韦应物
《寒食寄京师诸弟》诗词注释鉴赏及译文赏析
《寒食寄京师诸弟》诗词注释鉴赏及译文赏析《寒食寄京师诸弟》是由韦应物所创作的,全诗句句相承,首尾呼应,一气流转,浑然成章。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寒食寄京师诸弟》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寒食寄京师诸弟》唐代: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寄京师诸弟》译文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寒食寄京师诸弟》注释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空斋:空荡的书斋。
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寒食寄京师诸弟》创作背景这首诗写在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或三年江州刺史任上。
当时诗人遇上了寒食节,孤独思乡之情更甚,于是便即兴写下了这首诗。
《寒食寄京师诸弟》赏析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足情深的诗人。
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景拈来,就事写出,却令人感到蕴含深厚,情意悠长。
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
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
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
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
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
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
当然,宾虽然不能无主,而主也不能无宾。
这首诗的第三句又有赖于上两句和下一句的烘托。
韦应物的诗词
韦应物的诗词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月夜?淮上存有秋山.注释译文⑴淮上:淮水边,即为今江苏淮阴一带。
梁州:唐州名,在今陕西南郑县东。
⑵江汉:汉江,流经粱州。
⑶“浮云”两句:意思就是说道人生聚散无常而时光逝如流水。
⑷萧疏:稀疏。
斑:头发花白。
我俩曾一同客居在江汉,每次相见的定必须酣醉而还。
自从离别后飘游如云浮,十年岁月宛如大江流水。
今日相逢我们欢乐官告,我们已两鬓斑白播发稠密。
你问我为何不返回家乡,只因贪恋淮上美丽秋山。
初弘扬子寄元大校书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属于棹洛阳人,残钟广陵一棵。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恩得居住。
注释译文⑴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将近瓜州。
元小:无考何人。
校书:官名。
唐代的校书郎,掌理校书籍。
⑵去:离开。
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⑶泛泛:行船飘浮。
⑷归棹(zhào):归去的船。
棹,船桨。
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⑸“残钟”句:意指回首广陵,只局外晓钟的残音源出林间。
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
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通往洛阳。
⑹今朝(zhāo):现在,今天。
此:此处。
为别:作别。
⑷还:再。
⑻世事:世上的事⑼沿歪仔歪(huí):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歪仔歪,这里指处境的礼义。
奈何居住:怎能建得居住?凄然地辞别了好朋友,驶向烟雨濛濛的江心。
在乘船回到洛阳之际,响起广陵树间的钟声。
此时我们在扬州惜别,不知何处才能再相逢。
世间事如同浪里行舟,不论顺流逆流怎能停在。
长安遇冯著客从东方去,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流年花正上开,飏飏燕崭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解译文⑴冯著:韦应物友人。
⑵灞(bà)陵:即为霸上,又并作霸陵。
在今西安市东。
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更名灞陵。
⑶客:即指冯著。
⑷采山:砍材。
⑸采山因买斧:意指归隐山林。
“采山”是成语。
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
韦应物《调笑令·胡马》诗词鉴赏
韦应物《调笑令·胡马》诗词鉴赏调笑令·胡马唐代: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译文有一匹胡马,被远放在燕支山下。
它在沙地上、雪地上来回地用蹄子刨,独自嘶鸣着,它停下来东张张,西望望,发现自己迷路了。
而此刻,辽阔的大草原茫茫无边,天色将晚。
注释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
燕支山:在今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境内。
跑:同“刨”。
嘶:马叫声。
鉴赏这首小令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离乡远戍的士卒的孤独和惆怅。
作者以清晰的线条,单纯的色调,描绘了边地辽阔的草原风光,和徬徨在这奇异雄壮的大自然中的胡马的形象。
语言浅直而意蕴深曲。
燕支山,即焉支山,位于甘肃省永昌县西,古长城附近。
唐代此地与*厥接壤,是边境。
这是此词所涉及的地理环境。
从词中首先可看到燕支山下的四季风光。
春,风沙扑面;冬,大雪盖地;夏,绿草如茵;秋,天高云淡。
胡马就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中。
作者描写了一天中马的生活,它是在与风雪搏斗和期望中度过的。
词的末句摄下的是,在桔黄的浑圆的落日渐渐沉没到地平线下,暮蔼笼罩大地那最易引起乡思离愁的时刻,胡马在天边的草原上的孤寂形象。
仿佛它在为岁月有限与草原无限的对比而怅惘。
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处处交织着胡马的情绪。
词作写了边地风光而并非主旨。
在对马的拟人化的描写中,揭示了它的象征意义。
“远放燕支山下”,“放”字已说明胡马非野马。
“放”前着一“远”字,令人遐想。
“远放”既给人以辽远的空间感,又使人见出“胡马”并非胡地之马,而是被远远地放到接近胡地的马。
这时已使人感到马的象征性。
但从进一步的描写中,象征意义就明显得不容置疑了。
一般说来,放马时间是在水草肥美,没有战事或农闲的时候,目的是节省草料,并使马吃到鲜草而肥壮。
而“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又写这匹马在风沙中、在大雪中迷失道路,不停地奔波,孤独地嘶鸣,惶惑不安地四处张望,寻找着、呼唤着伴侣。
仔细揣摩,就会发现其中有两点矛盾:一,“放”马不会在风雪中;二,既然“放”马,马必有主人,不会迷路。
登楼寄王卿_韦应物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登楼寄王卿_韦应物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登楼寄王卿_韦应物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登楼寄王卿_韦应物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登楼寄王卿唐代韦应物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词原文赏析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唐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注释】:
①每:总是。
②浮云:比喻聚散无定。
③萧疏:零落。
④何因:什么原因。
⑤淮上:淮河水边。
【译文】:
曾在汉江一起作客,每次相逢都喝醉了才回去。
像浮云一样分别后,时光如流水,一别就是十年。
欢笑的情谊同过去一样,只是两边的鬓发已经斑白稀疏了。
为什么还不回去呢?因为有淮水上的满山秋色。
【赏析】:
本诗描写了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遇见了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
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就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
诗的题目写“喜会〞故人,但诗
中表现的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
诗
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友谊;颈联和末联抓住了久别重逢的情景作为重点和主题,详细地加以描写,写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写出了环境、体貌和心思,表现得很细致。
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难。
“浮云〞和“流水〞不是写实,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
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颇见这首诗的熔裁功夫。
【诗歌鉴赏】韦应物《温泉行》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韦应物《温泉行》原文及翻译赏析韦应物《温泉行》原文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
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
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玉林瑶雪满寒山,上升玄阁游绛烟。
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
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
朝廷无事共欢燕,美人丝管从九天。
一朝铸鼎降龙驭,小臣髯绝不得去。
今来萧瑟万井空,唯见苍山起烟雾。
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
弊裘羸马冻欲死,赖遇主人杯酒多。
韦应物《温泉行》翻译待更新韦应物《温泉行》赏析《温泉行》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词作品。
《温泉行》是韦应物在安史之乱后极其潦倒的时候写。
当时,他到温泉附近一个朋友家去作客,感慨过去的盛况因而写下这首诗。
《温泉行》是一个新乐府题目,虽然可以列入乐府诗一类,但事实上已不是乐府,因为并不谱入曲调。
它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三吏”、“三别”等作品,一般都称为“歌行”。
乐府诗的范畴小,歌行的范畴大。
乐府诗都是歌行体,歌行并不都是乐府。
这首诗的体式是七言歌行,仍是四句一绝的结构,转韵三次。
第一韵四句,大意说自从天宝年中开始担任官职以来。
至今已好几年。
自己知道性质顽钝得象锤子一样,命运薄得象纸一样,官没有做好,却回了老家,仍然是一个居住在杜陵的普通人。
“出身”是一个政治名词。
指一个人进入仕宦的最初资格。
韦应物最早的公职是卫士,他的出身就是三卫郎。
以进士及笫的资格进入仕宦的,就是进士出身。
“不了”,是不好的意思,这个“了”字是唐宋人俗语。
我们现在也还说“这件事干不了”,就是做不好。
姓韦和姓杜的,都住在长安城南的杜陵,是两个大家族,也是官僚世家,当时有一句谚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意思是说,城南韦、杜两家人都和皇帝很接近。
“天”指皇帝。
“尺五”,言其距离很近。
三卫的卫士,大多从六品以下官的子弟中选拔充任,韦应物,也象杜甫一样,虽然穷困潦倒,门第还是清高的。
“年几”即“几年”。
逢山 诗词
曹雪芹《红豆曲》
译文:恰巧像那远方遮不住等等隐隐约约的青山,悠悠的绿水流也流不断。
青山翻易阻,回首望烟霞。
陈政《赠窦蔡二记室入蜀诗》
译文:在蜀道上行进,翻过一座青山又有一座青山阻挡在眼前。回过头望去,不知翻过了多少座掌。
韦应物《蓝岭精舍》
译文:一路都是山崖倾斜,日色昏暗。可刚一转过山谷,眼前便突现出一片如掌的平川。
终日长程复短程,一山行尽一山青。
罗邺《行次》
译文:在旅途中整日一程复一程地不停走着,翻过一座青山,另一座青山迎面又在前头。
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
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译文:有如纤尘不染的千丈阴崖,但见满眼雪积冰封,使人乍见之下。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王维《桃源行》
译文:当时曾记得山径幽深,沿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林。
断崖时避马,芳树欲留人。
赵嘏《旅次商山》
译文:途经商洛山,地势险要的断崖峭壁,常使人下马徒步而行。绿树的芳香四溢,又仿佛要把旅人留住憩息。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韦应物唐诗鉴赏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韦应物唐诗鉴赏【作品介绍】《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
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
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原文】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⑴怀君属秋夜⑵,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⑶。
【注释】⑴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
丘,一作“邱”。
⑵属:正值,适逢,恰好。
⑶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
此处指丘员外。
【白话译文】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赏析】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
”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
”上面这首诗是他的五绝代表作之一。
它给予读者的艺术享受,首先就是这一古雅闲淡的风格美。
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曾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
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
如果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
它是一首怀人诗。
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即怀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
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
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
“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
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
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逢君别,今⽇花开已⼀年。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逢君别,今⽇花开已⼀年。
[译⽂] 去年花开的时候和你分别,到今⽇花开已经过了⼀年。
[出典]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注:1、《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逢君别,今⽇花开已⼀年。
世事茫茫难⾃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多疾病思⽥⾥,⾢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回圆。
2、注释:李儋(dān):字元锡、武威(今属⽢肃)⼈,曾任殿中侍御史。
黯黯:低沉暗淡。
思⽥⾥:想念⽥园乡⾥,即想到归隐。
⾢:指属境;流亡:指灾民。
⾢有流亡:指在⾃⼰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
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国家的俸禄,⽽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
问讯:探望。
“闻道”两句说,听说你们想来探望我,我渴望你们来,在州城西楼盼望,已经有⼏个⽉了。
3、译⽂1:去年花开的时候和你分别,到今⽇花开已经过了⼀年。
世事茫茫难以预料,春愁暗淡独⾃⼊眠。
⾝体多病想归隐⽥园,县⾥有灾民,领着皇帝的俸钱很惭愧。
听说你要来探望,我不知在西楼望了⼏回⽉圆了。
译⽂2:去年花开时节,适逢与君分别;今⽇春花⼜开,不觉已经⼀年。
⼈间世事茫茫,件件难以预料;春愁昏昏黯黯,夜⾥独⾃成眠。
⾝体多病,越发思念乡⽥故⾥;治⾢还有灾民,我真愧领俸钱。
听说你想来此,探访我这孤⽼;西楼望⽉圆了⼜圆,却还不见。
译⽂3:去年正当鲜花盛开的时候,我们俩挥⼿告别。
今⽇百花盛开⼜是⼀年。
社会混乱不堪,局势迷茫,前景难以预见。
⾯对春⽇的美景,我反⽽默然伤⾝,只能独⾃昏昏欲眠。
⾝上患有多种疾病,早应告⽼还乡。
但看到⾃⼰管辖的州⾢有逃难流亡的⼈,⼼中⼜⼗分内疚难堪。
感到⾃⼰未能尽职,愧领国家的俸钱。
听说你想要来我这⾥探望问候,我常到西⾯的楼上翘⾜眺望,⼏度看见明⽉圆了⼜圆。
译⽂4:去年花开时节与你分别,到今年花开已经⼀年。
国事不明⾃⼰更难预料,春光虽好⼼情愁闷难⼊眠。
⾝体多病想回归乡⾥,在此流亡愧对国家百姓。
感谢你要来问候我,希望你能快⼀点来访。
【诗歌鉴赏】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原文及翻译赏析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原文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下,幽人应当不眠。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注释、邱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仁尚书郎,后归隐平山上。
一作“邱二十二员外”。
2、属:正值,适逢,恰好。
3、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所指邱员外。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翻译想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抒发多么温热的霜天。
想要此刻空山中正坠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细果。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赏析《秋夜递邱员外》就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就是诗词作品,就是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为容人之人;后半首写下正在之南平山学道的丘丹,即为所怀之人。
全诗不以浓郁的字词迎合读者,而是淡然下笔,微微著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
整张诗格调古色古香典雅、安闲恬静,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
”沈德潜在《说诗?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
”上面这首诗是他的五绝代表作之一。
它给予读者的艺术享受,首先就是这一古雅闲淡的风格美。
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曾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
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
如果就构想和读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应该拈出之处。
它就是一首怀人诗。
前半部释义诗人自己,即为想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写下正在之南平山学道的丘丹,即为诗人所想念之人。
首句“怀君属于秋夜”,代普雷季节就是秋天,时间就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拉勒米县的。
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揽自然,全系列不着力,而紧贴上句。
“散步”就是与“怀君”二者联结的:“肥天”就是与“秋夜”相雍再分的。
这两句都就是叙事,写下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停留春来的情景。
享受游山玩水的诗词
享受游山玩水的诗词1、《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2、《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3、《生查子·独游雨岩》——宋代辛弃疾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译文:溪里的水清澈见底,我在溪边行走,影子照在溪里。
青天落在水底下,天上的行云,也落在溪里,我却像在云里行走。
风光这么美丽,使我兴奋,我禁不住高声歌唱,但是有谁来和我呢?只有空旷的山谷,发出清音来和我。
这个声音,不像鬼也不像仙,原来是从桃花水里发出来的一曲歌声。
4、《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五代李珣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译文:神女寺依旧傍着青山,楚王的细腰宫依旧枕着碧绿的江流。
潺潺流水和暖暖翠岚环绕着昔日梳妆的楼台,悠悠往事真叫人感慨万千。
5、《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东郊》韦应物古诗词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东郊》韦应物古诗词整理《东郊》韦应物古诗词想要学好一篇古文,让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学问和文法,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东郊》韦应物古诗词,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东郊》:韦应物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注解】:1、担壕惺。
2、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服。
3、澹:澄静;4、虑:思绪。
5、霭:迷漫貌。
6、庶:庶几,差不多。
【韵译】: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郁闷,早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青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
靠着灌木丛自由拘束地憩息,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漫的.细雨,安静的大地处处是春鸠鸣啼。
本爱特长清幽屡次不得如愿,只因公务缠身行迹非常匆促。
终有一日罢官归隐在此结庐,艳羡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
【评析】: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
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
次写春日郊游,欢乐无限。
再写归隐不遂,更加慕陶。
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欢乐。
人世哲,阅历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词句解释⑴跼(jú):拘束。
⑴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服。
⑴澹(dàn):澄净。
虑:思绪。
⑴丛:树林。
憩(qì):休息。
⑴缘:沿着。
涧:山沟。
还复去:徘徊往来。
⑴霭(ǎi):云气,这里作动词,覆盖。
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⑴“乐幽”二句:意谓自己颇爱这地方的幽静,想住下来,却又几次终止,就因公事在身,形迹上还是显得很匆忙。
⑴“终罢”二句:典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面要效仿陶渊明辞官归隐。
斯,一作“期”。
慕陶,指归隐。
直,或作真,就。
关于劳的诗词
关于劳动的古诗
1、唐代白居易《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译文: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2、唐代李绅《悯农二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唐代颜仁郁《农家》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
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4、唐代韦应物《观田家》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译文: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5、唐代崔道融《田上》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译文: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至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为了抢种,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
等到人和牛的力都使尽的时候,天还远远未亮呢。
【诗歌鉴赏】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原文及翻译赏析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原文悠悠回去谢谢,泛泛进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碰面。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韦应物《初弘扬子寄元大校书》注解、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
元大:未详何人。
校书:官名。
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2、回去:返回。
谢谢: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3、泛泛:行船漂浮。
4、归属于棹(zhào):月夜的船。
棹,船桨。
所指从扬子津启程乘船北归洛阳。
5、“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
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
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6、今朝(zhāo):现在,今天。
此:此处。
为别:作别。
7、还:再。
8、世事:世上的事9、沿洄(huí):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
安得住:怎能停得住?韦应物《初弘扬子寄元大校书》译者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韦应物《初弘扬子寄元大校书》赏析《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词作品。
此诗写作者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途中,对友人元大的离别之情。
联想到世事的难测,写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诗人被罢官以后的心情。
首联写别离之“初发”。
颔联写友人乘舟归去。
颈联写期望重逢。
尾联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顺逆翻复,难以自主。
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公元763年(代宗广德元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返回广陵到任洛阳的途中,对元小(小就是名列,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校书非常想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寄到他。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
整首诗的笔调都是含蓄的,诗人有意遮掩自己过分哀伤的情感,表面平淡,内涵深厚。
夜书所见古诗及解释
夜书所见古诗及解释夜书所见古诗及解释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鉴赏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
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
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
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这一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
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
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
韦应物《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诗: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
就采用了这一艺术手法。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
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
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
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
一个送字与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
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与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
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
这两句用梧叶、寒声与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
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与愁思。
韦应物的诗词—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的诗词—长安遇冯著
本文是关于韦应物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释】:
①灞陵:即灞上,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②客:指中唐诗人冯著。
③采山:指冯著有归隐山林之意。
④冥冥:悄悄。
⑤飏飏:飞翔的样子。
⑥燕新乳:初生的小燕。
⑦昨别:去年分别。
⑧鬓丝:两鬓白发如丝。
【译文】: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
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
悄悄地百花正在盛开,飞翔的燕子正在哺乳小燕。
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赏析】:
诗人与朋友别后重逢,对朋友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予以慰勉。
全诗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
既情意深长,又生动活泼,清新明快,回味无穷。
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
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深表同情,体贴入微而又积极勉励。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野居书情韦应物译文
韦应物的《野居书情》译文:
世间的事物日日可见,人的一生充满了遗憾和错失。
我深感自己的身份和名声都很平庸,未能取得什么辉煌的成就。
望着远处的白云岭,我现在是一种无所求的心情,忘却了功名利禄,就以负薪歌的方式来歌颂自然吧。
拓展资料
《野居书情》是唐朝韦应物的诗作。
《野居书情》全文如下:
世事日可见,身名良蹉跎。
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
整首诗字字词词简洁而含义深远,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虚幻,以及对物质欲望的超越。
诗中的白云岭象征了追求的远方和内心的宁静,而负薪歌则表达了物质生活的简单和纯粹。
这首诗词既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人生苦短、名利浮华的思考,又展现了作者独立精神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整体上,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自省,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越名利的人生观。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
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应物的诗词译文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
小编为大家提 供了韦应物的诗词 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韦应物的诗词译文 唐代: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译文 故园远隔云山究竟在何处?归思悠长上心头情满胸怀。
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高斋独坐听雁声阵阵传来。
注释 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
眇(miǎo):仔细地察看。
方:刚开始。
悠:远。
淮南:作者所在地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位于淮河南岸)。
高斋:楼阁上的书房。
闻雁:听到北来的雁叫声。
咏露珠 唐代: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译文 秋日的荷叶上凝着一滴晶莹的露珠,那是暗夜里从玄天之上坠下的。
摇晃着仿佛要掉下去一样, 看着它滚来滚去的而不是停着不动, 才知道原来 它是圆的而不是方的。
简析 这一首五言绝句, 生动地描绘了秋夜由天空掉下的一滴露水, 落到展开的碧 绿荷叶上, 化身晶莹透亮的水珠, 滚来滚去, 煞是好看。
“不定始知圆”说的是, 作者看到露珠在荷叶面上滚来滚去,这才知道原来它是圆形的。
扩展阅读: 1、《秋夜寄丘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4、《调笑·胡马》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5、《东郊》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6、《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7、《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8、《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开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9、《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0、《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1、《九日》 今朝把酒复惆怅,忆在杜陵田舍时。
明年九日知何处,世难还家未有期。
12、《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13、《春思》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
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14、《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15、《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16、《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17、《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 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18、《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19、《冬夜》 杳杳日云夕,郁结谁为开。
单衾自不暖,霜霰已皑皑。
晚岁沦夙志,惊鸿感深哀。
深哀当何为,桃李忽凋摧。
帏帐徒自设,冥寞岂复来。
平生虽恩重,迁去托穷埃。
抱此女曹恨,顾非高世才。
振衣中夜起,河汉尚裴回。
20、《月夜》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
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
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21、《夏日》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
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
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22、《感事》 霜雪皎素丝,何意坠墨池。
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
女工再三叹,委弃当此时。
岁寒虽无褐,机杼谁肯施。
23、《杂曲歌辞·行路难》 荆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
人情厚薄苦须臾, 昔似连环今似玦。
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
傍人见环环可怜, 不知中有长恨端。
24、《寒食》 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彩绳拂花去,轻毬度阁来。
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
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
25、《七夕》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
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
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26、《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
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
风条洒馀霭,露叶承新旭。
佳人不再攀,下有往来躅。
27、《秋夜》 暗窗凉叶动,秋天寝席单。
忧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
一与清景遇,每忆平生欢。
如何方恻怆,披衣露更寒。
28、《喜园中茶生》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29、《幽居》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30、《石鼓歌》 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
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
今人濡纸脱其文, 既击既扫白黑分。
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云云。
喘逶迤,相纠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
秦家祖龙还刻石, 碣石之罘李斯迹。
世人好古犹共传,持来比此殊悬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