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6篇)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6篇)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兴旺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课件一、导入课题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了小池塘,她给小池塘带来了五彩的世界。
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带来了什么呢?二、揭示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多音字和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先学后教流程(一)字词学习1.自学导航:A、自由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 (时间三分钟左右)2.自学(或者合作学)a.学生自由读b.小组合作读3.反馈点拨a.抽读生字卡片。
b、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c.口头组词、扩词。
(二)初读课文1.自学导航A、自由读课文三遍,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漏字。
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时间三分钟左右)2.自学(或者合作学)3.反馈点拨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评议、正音。
b、师生比赛读课文(三)生字教学1.自学导航读一读,认一认,想一想,下列生字(寒,还,尽,挨,片)该怎么记住,怎样写才好看。
(时间3分钟,完成任务不说话请举手。
)2.自学(或者合作学)3.反馈点拨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5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四)学习小结(对照目标)四、当堂训练(本课重点巩固,可以使用配套练习册相关题)1、组词。
空( )不( ) 尺( )寒( )还( ) 尽( )2、说话。
用“欢乐”说一句话。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通用6篇)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下册(通用6篇)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为课文的动画片配音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现在老师就来弹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的琴一起唱,好吗?(教师电子琴弹奏歌曲〈小松树〉)刚才我们唱的歌的名字是什么?对,是〈小松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就与小松树有关系,课题就是〈小松树和大松树〉。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2、检查学生自由朗读情况。
指名读——指名评价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
三、品读课文、指导朗读1、学生配乐默读课文。
要求:看看文中共有几个角色。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教师随机将“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图片贴在黑板上)3、“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他们的位置分别在哪儿?(指导学生读课文的第一段话)4、学生再大声朗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这三个角色中的哪一个。
5、集体分角色朗读课文。
(喜欢小松树的同学读小松树的话,喜欢风伯伯的同学读风伯伯的话,全体同学和老师都读旁白的话)6、在集体分角色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并且做到声情并茂。
同时师生共同解决“惭愧”一词的含义。
(在朗读第三段话的时候,指导学生表演这段话)四、配音朗读、再次激趣1、全体通读课文。
2、让学生观看〈小松树和大松树〉动画片,仔细观察,然后给动画片配音。
五、发散思维、升华情感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为什么会惭愧的低下了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大松树又会对小松树说些什么呢?2、教师送给学生一句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学生和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6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6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25课咏华山(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上节课,我们借助拼音,熟读了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
这些生字词,你还能响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开火车读,齐读)出示词语3、回忆课文大意: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是谁咏华山的?(板书:蔻准)过渡:今天,咱们就跟着寇准一起去登华山,看看华山上是什么样的景象,好吗?二、精读二——四自然段1、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小朋友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华山上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读后问:你觉得华山怎么样?(板书:高)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华山的高?A:出示:啊!华山真高哇!指导读好这句话。
(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华山的高来。
)出示华山图:看,这就是华山,有12公里长,800层楼那么高。
看了这么高的华山,相信这句话现在你一定能读好!谁来读?(你读得真好,把华山读得那么高!)B: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这么长的路,这么高的山,爬上去一定非常(吃力、困难、累、不容易……)书中用了一个词,写出了这种感受,就是(艰难)指导读好这个词。
读得真好,奖励你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读。
(指导读好这句话)(你把登山的辛苦都读出来了,真棒!)(你们真会读书,从登山的艰难感受到了华山的高。
)C: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相机提问:蓝天在哪儿?远远近近的山在哪儿?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到了脚下?指导读好这句话。
(他读得怎么样?谁来和他比比?)D: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相机提问:平时看到的太阳在什么地方?太阳怎么会显得那么近?我们平时看白云在哪儿?现在白云在哪儿?指导读好这句话。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17最新审定)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说明:本教案是2016年审定最新版教材全册教案,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本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忘广大网友谨慎下载.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2017年月日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2016年最新审定)新审定的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相比旧版苏教版教材主要有如下变化:新版教材保留了旧版教材《春笋》《乌鸦喝水》《咏华山》《司马光》《蚂蚁和蝈蝈》《小松鼠找松果》等几篇课文,其余课文全部换成了新课文,变化还是较大的;每单元课文的量上,还是保持了旧版的每单元4篇课文的模式,只有第八单元有5篇课文;在单元设置上,全册共设八个单元,第一、五单元为识字单元,其余单元全部为课文,全册总共24篇课文。
本次新选入的课文都力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价值引领。
如《团团和圆圆》,传达了大陆与台湾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潜移默化地渗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识。
本次新修订的教材,无论是汉语拼音还是识字课文,不管是课后练习还是单元综合练习,都非常突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在综合的语境中学习拼音,在紧密联系课文与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再如口语交际练习,与说话写话相关联,既可以进行特定语境的对话练习,也可以延伸为小练笔。
新版教材,吸收了一线的成功教学经验,期望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抓手。
以课后练习为例,原本简约的设计是针对当时繁琐分析与过度练习的弊端,但随着教学实践的日益调整,已经抛弃了诸多不合时宜的做法,因此有必要在课后练习中,提供更有利于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的实践练习。
词语的积累、拓展、运用、体会,正是这一学段的重点,经过巧妙的编排,融入其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文本,理解文中的语言现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单元练习也是如此,‚写字有方‛这一新编入的板块可以非常便利地帮助教师指导学生提高书写能力,相关提示语不仅来自于教学实践,也经过了书法家的指点与修正,力求句句精准,不说废话。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生字、生词和重点句子。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背诵技巧。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1.识字与写字2.阅读与理解3.说话与写作4.语文园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生词的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提高2.教学难点:长句子的朗读与背诵生字、生词的正确书写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春天》(1)识字与写字教学生字:春、天、气、温、暖、花、开、草、绿、柳、树、小、鸟、飞、出、来写字练习:春、天、气、温、暖(2)阅读与理解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讨论春天里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3)说话与写作用“春天来了,我看到了……”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2.第二课《小池》(1)识字与写字教学生字:池、水、清、清、草、影、日、头、尖、尖、早、有、荷、花、蜻、蜓、立、上写字练习:池、水、清、草、日、尖、早、有、荷、花(2)阅读与理解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说话与写作用“小池边的景色很美,我看到了……”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写一篇关于小池的短文3.第三课《画》(1)识字与写字教学生字:画、马、水、船、月、天、空、不、出、来、鸟、语、花、香、知、在、家、书、难、忘写字练习:画、马、水、船、月、天、空、鸟、语、花、香(2)阅读与理解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3)说话与写作用“我画了一幅画,画中有……”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写一篇关于绘画的短文4.第四课《春雨》(1)识字与写字教学生字:春、雨、像、细、针、线、洒、下、来、润、湿、物、生、长、跟、着、走、路、小、脚、印写字练习:春、雨、细、针、线、洒、下、润、湿、生、长、走、路、脚、印(2)阅读与理解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说话与写作用“春雨像什么,我看到了……”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写一篇关于春雨的短文5.语文园地(1)复习巩固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复习本册学过的课文内容(2)拓展延伸搜集关于春天的成语、诗句编写关于春天的故事、童话(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春天的景色,进行实地观察开展“我心中的春天”绘画比赛五、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2.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评价学生的说话与写作能力4.评价学生在语文园地中的表现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重难点补充:1.第一课《春天》教学重点:生字“春、天、气、温、暖”的正确书写。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_1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领会,初步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指导学生认真写铅笔字,知道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的要求,并通过反复训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1.养成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
2.知道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领会,初步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知道主题是专心倾听、勇于发言1.观察第1页的三幅图。
问:图上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第1幅是一位老师讲解课文,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
2.这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上课时,小朋友要专心听讲,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
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
(板书: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告诉学生:竖排版的字应先读右边,再读左边。
学生齐读。
二、指导看图,指导上课时如何专心倾听、勇于发言1.看第2、3幅图。
问:上课时,我们怎样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呢?(1)观察学生神情。
弄清楚听老师讲课时要注视着老师或黑板,或教学挂图。
(2)听老师讲课或听录音,要一边听一边思考。
(3)有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问。
(4)注意听同学的发言,这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2.播放一段学生上课时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录象,让学生评说他们哪些地方做得好。
3.让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上课,什么地方做得好,还存在哪些不足。
三、训练举手发言1.上课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
请小朋友们看第3幅图,说说我们该怎样发言。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1) 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 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写字:(1) 准确认读483个生字。
(2)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5个常用偏旁。
(3)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9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1) 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 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 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1) 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 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 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 能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教材安排:本册教材由“识字”和“课文”两种类型组成,都注了音。
“识字”安排了两个单元,“课文”安排了六个单元,每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
1、关于识字“识写分流”是本册安排生字的一个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采用“识写分流”{即多识少写}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了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
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课安排生字9——18个,其中要求写的8——10个;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每课安排生字10——18个,其中要求写的为8——10个。
“识字”课采用以下三种形式:(1)词串识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
,跟有什么有关呢?
“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 “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
顺
教学后记:
识字Biblioteka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个偏旁。
. 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看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指名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
教学后记:
识字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个偏旁。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个生字。 教具准备: 录音机、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 三、齐读词语,体会特征 、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
教学后记:
教学要求
识字
、学会本课个绳子,两条绿线内的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个偏旁。
、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 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指名说,互相补充。
、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优秀6篇)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优秀6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弹、琴、丁、真。
复习笔画“竖钩”,了解“丁、子”的书写笔顺,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
2、正确认读前鼻韵母an en in、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准确拼读音节tiāntán qínzhēn。
3、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熟读成诵。
4、由课文展开想像,说说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准确拼读带有前鼻韵母an en in的音节。
2、想象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
教学准备:1、“弹、琴、丁、真”生字卡片,前鼻韵母“an en in”、音节“yin tiān tán qín zhēn”的卡片。
2、小溪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画面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小溪在冬天和春天时两幅插图)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幅画面中的哪一幅画面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冬天的'小溪和春天的小溪是不一样的,那么,儿歌是怎样告诉我们的呢?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题目叫“小溪”。
出示:32、小溪)师领读课题。
二、感知内容,学习儿歌1、听录音,说说儿歌告诉了我们什么?冬天的小溪和春天的小溪各不相同,冬天的小溪是怎样的呢?2、老师范读第一小节,然后再让学生跟读、抽生读、竞赛读、表演读。
3、理解:“滑溜溜、亮晶晶”的意思,模仿“滑溜溜、亮晶晶”的形式再说几个词语。
学生说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读一读:红彤彤、绿油油、黄澄澄、白花花(水灵灵、金灿灿、绿莹莹、明晃晃)冬去春来,小溪又怎么样了呢?4、老师范读第二节,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
5、学习“弹、琴、丁、真”四个生字。
(出示“弹琴”一词)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指读、齐读)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学大王和小王,一起来弹琴吧。
琴声“丁冬、丁冬”真好听!(出示:“丁”这个字)谁来读一读这个字?弹琴时,钢琴会发出“丁冬丁冬”的声音。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书姿势,继续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学习描红、临帖等写字方法,提出明确要求,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准备:名言故事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约?凯恩斯【美】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二、学习课文: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第一页插图11、看图思考问题:图上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这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学生齐读告诉学生:竖排版的字应先读右边,再读左边。
第2、3幅图1、问:谁能说说上课时,我们怎样乐于倾听呢?问:为什么在听老师讲解、提问和听同学发言时要用专心的态度?(1)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2)是尊重老师和同学的表现,是对人的一种礼貌。
名言: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
2、学习除了学会倾听还需要积极思考,勇于发言,谁能说说为什么?(勇于发言就是指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勇敢地说出来,不管是小组内,还是班级内。
)3、训练举手发言——上课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
请小朋友们看第三幅图,说说我们该怎样发言。
在讨论中,老师点拨:(1)发言要先举手,让学生像图中小朋友那样练习举手,但动作不必强求整齐划一。
(2)发言时,站姿要正确;说话要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语速不快不慢;表情要大方、自然。
4、乐于倾听,勇于发言而取得进步的小故事。
5、让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上课,在这两方面什么地方做得好,还存在哪些不足。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表扬会倾听、勇于发言的孩子。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我们已在学校生活了一学期了,知道了读书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知道了怎样坐,怎样拿书,怎样握笔。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2-
课 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二册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专心倾听、勇于发言 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创设适当的情境, 引导学生自己领会, 初步培养学生专心倾听、 勇于发言的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指导学生认真写铅笔字,知道正 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的要求,并通过反复训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养成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 2.知道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专心倾听、勇 于发言的意义和基本要求,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领会,初步培养学生专 心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知道主题是专心倾听、勇于发言 1.观察第 1 页的三幅图。问:图上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第 1 幅是一位老师讲解课文, 向学生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认真思考、 积极探究。 2.这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上课时,小朋友要专心听讲,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 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 (板书:专心倾听,勇于发言) 告诉学生:竖排版的字应先读右边,再读左边。 学生齐读。 二、指导看图,指导上课时如何专心倾听、勇于发言 1.看第 2、3 幅图。问:上课时,我们怎样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呢? (1)观察学生神情。弄清楚听老师讲课时要注视着老师或黑板、教学挂图。 (2)听老师讲课或听录音,要一边听一边思考。 (3)有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问。 (4)注意听同学的发言,这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2.播放一段学生上课时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录象,让学生评说他们哪些地 方做得好。 3.让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上课,什么地方做得好,还存在哪些不足。 三、训练举手发言 1.上课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请小朋 友们看第 3 幅图,说说我们该怎样发言。 2.在讨论中,老师相机点拨:
2017新版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交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是尊重老师和同学的表现,是对人的一种礼貌。
出示名言: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
(3)学生试学:学习除了学会倾听还需要积极思考,乐于表达,谁能说说为什么?(乐于表达就是指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勇敢地说出来,不管是小组内,还是班级内。)
(2)出示图: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小结:写完字后,应当把笔尖部分套起来,笔尖就不会折断了。
5.导学提示:出示图,看到这样的铅笔盒和书本,你觉得怎么样?(可以给孩子看一组对比照片)
师小结: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文具、书本。铅笔盒要保持整洁、干净,表面不要乱刻乱画,里面的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要按一定的顺序摆放整齐。课本要包上书皮。所有的文具放进书包时,要按一定的顺序。
三、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上养成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好习惯。
四、作业设计:
训练善于倾听、乐于表达言习惯。
板书设计:
教后小记
教案设计
上课时间:月日总备课第课时
课 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第 2 课时
本课
教学
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学习用品并能整理爱惜。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领会,初步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
教具
挂图
教学过程、方法、内容
复备
一、导入新课。
1.导学提示:出示名言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美】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2.读名言。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第一课:积木小屋课题目标- 认识拼音字母"m"、"s"- 研究识读相关生字词-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图片、拼音字母- 积木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课件图片,引入课题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研究拼音字母"m"、"s":通过课件展示,教导学生正确发音和书写方法。
3. 识读生字词:以"木屋"、"小河"等生字词为例,进行拼读练,并加深理解。
4. 观察积木小屋:学生观察课件中的积木小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培养观察能力。
5. 动手搭建小屋:分组让学生使用积木搭建小屋,锻炼动手能力。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认识了拼音字母"m"、"s",掌握了相关生字词的识读,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二课:小灯泡传情课题目标- 研究拼音字母"d"、"l"- 研究识读相关生字词-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图片、拼音字母- 小灯泡道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图片,引入课题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研究拼音字母"d"、"l":通过课件显示,教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书写方法。
3. 识读生字词:以"电灯"、"小鹿"等生字词为例,进行拼读练,并加深理解。
4. 小灯泡传情活动:教师分发小灯泡道具,让学生按照指定的顺序传递小灯泡,每传递一次,学生需用词语表达一句话。
5. 表演小灯泡故事:学生自由组合小灯泡道具,用语言和动作编排一个小灯泡的故事表演。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研究了拼音字母"d"、"l",掌握了相关生字词的识读,培养了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1) 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 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写字:(1) 准确认读483个生字。
(2)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5个常用偏旁。
(3)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9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1) 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 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 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1) 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 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 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 能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教材安排:本册教材由“识字”和“课文”两种类型组成,都注了音。
“识字”安排了两个单元,“课文”安排了六个单元,每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
1、关于识字“识写分流”是本册安排生字的一个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采用“识写分流”{即多识少写}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了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
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课安排生字9——18个,其中要求写的8——10个;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每课安排生字10——18个,其中要求写的为8——10个。
“识字”课采用以下三种形式:(1)词串识字。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情势。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挑山工》一、目标:1、教育:知道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知道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目的的道理。
教育学生学习挑山工坚强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
2、教养:①知道课文中含义深入的句子的意思,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字、词、句的读书能力和质疑能力。
②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二、重难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侧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写,知道挑山工讲的语重心长的话的意思。
三、教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四、准备:家庭作业(初读第一自然段后,每人画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五、进程:(一)复习:1、齐读课题。
2、请用段意归并法简单说说全文主要讲什么?(二)学第三段。
1、教师边指图边感情引入:是的,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好像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由于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学生默读,抓重点词质疑,教师归纳具有深究性的问题。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由于我需要它。
①它指的是什么?为何我需要它?②一直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③为何要把由于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3、引出学习上文的思路: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为何我需要它?就要联系上文知道好以下三个问题:(小黑板出示三个问题)a、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b、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c、为何挑山工反而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三)学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用──划句子。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1)他们肩上......保持安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教学目标:
1.了解善于倾听。
乐于表达的意义和基本要求,养成善于倾听和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2.学会正确使用学习用品,培养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养成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
2.学会正确使用学习用品,培养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指导看图,知道主题是善于倾听、乐于表达
1.观察第1页的三幅图。
问:图上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第1幅是一位老师讲解课文,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
2.这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上课时,小朋友要专心听讲,要认真思
考,积极探究。
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
(板书:善于倾听,乐于表达)
二、指导看图,指导上课时如何善于倾听、乐于表达
1.看第3幅图。
问:上课时,我们怎样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呢?
(1)观察学生神情。
弄清楚听老师讲课时要注视着老师或黑板,或教学挂图。
(2)听老师讲课或听录音,要一边听一边思考。
(3)有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问。
(4)注意听同学的发言,这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2.播放一段学生上课时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录象,让学生评说他们哪些地方做得好。
3.让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上课,什么地方做得好,还存在哪些不足。
三、训练举手发言
1.上课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
请小朋友们看圆形小图,说说我们该怎样发言。
2.在讨论中,老师相机点拨:
(1)发言要先举手,让学生像图中小朋友那样练习举手,但做不教学过程必强求整齐划一。
(2)发言时,站姿要正确;说话要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速不快不慢;表情要大方、自然。
3.一位小朋友在发言时,其他小朋友应该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