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水是什么样的》教案【教学目标】1. 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等特征。
2. 通过把相同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活动,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的特征。
3. 学会用气泡图展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展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学生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记录单、四种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红色水彩笔。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 谈话:今天我们首先来做个看图猜谜的游戏,谜底只有一个字,你们猜是什么了?(出示图片:小河、海洋、雨水、小溪)2. 提问:那你在生活中哪里地方用到过水。
3. 小结:水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那你了解水吗?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调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感知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用感官观察,认识水的基本特征1. 老师带来了四杯液体(编号1-4),你能找出哪一杯是水吗?为什么了?2. 学生回答。
3. 我们先看看,你觉得哪一杯不是水。
(4号是白色的,不是水。
)1-3号哪一杯是水了?(通过颜色来判断。
)老师教你一个办法,把一根筷子放到水中能看都便是透明的。
透明的物体是不是就是没有颜色呢?(出示红色颜料水,用筷子试一试,透明与有颜色是不一样的概念。
)除了用眼睛看之外,还有别的方法把不是水的排除掉吗?(学生可以用鼻子闻气味,用舌头尝味道。
)强调不能随便的闻和尝,还记得一年级学生的科学的尝和闻吗?(通过视频引导学生科学的闻和尝。
)4. 分组利用先看、后闻、再尝的方法找出哪一杯是水。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教案
教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如动植物的特点、天气变化、简单物理现象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
(2)运用图片、模型、实物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动物园里的动物2.植物园里的植物3.天气的变化4.光与影5.水的奥秘6.空气的力量7.声音的传播8.电的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点。
(2)让学生掌握天气变化、简单物理现象等科学知识。
2.教学难点:(1)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动植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天气变化,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探究学习(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动植物的特点,如生长过程、生活习性等。
(2)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记录数据,分析原因。
3.课堂讲解(1)讲解动植物的基本特点,如生长过程、生活习性等。
(2)讲解天气变化、简单物理现象等科学知识。
4.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2)开展小组合作,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5.总结评价(1)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2)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盐和糖哪儿去了》优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盐和糖哪儿去了》优质教案6.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目标】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3.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尝味棒1根,盐水1杯(可食用),加了水的面粉1杯,搅拌棒1根,课件。
学生材料:分组材料一:盐、红糖、沙子各1份,水3杯,搅拌棒3根,学习单1份。
分组材料二:面粉1份,水1杯,搅拌棒1根,加了滤纸的杯子。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小动画想看吗?(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发现小毛驴背的糖和盐变轻了,那么糖和盐去哪里了?谁能说说?2.同学们有不同的说法,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盐和糖哪去了。
(板书:盐和糖哪去了)二、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1.宋老师今天也带了些盐、红糖和沙子来,大家看看这三种东西是什么样的?(学生汇报)2.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如果我们把这三样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你们觉得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了?什么是分别你知道吗?3.对,那你们觉得放入水中后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4.同学们这是你们的猜想,在科学课上有猜想就要去验证。
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观察盐、红糖、沙子放入水中的变化。
5.课件展示:实验名称:观察盐、红糖、沙子放入水中的变化。
实验道具:盐、红糖、沙子、装有水的烧杯、小勺、搅拌棒。
实验步骤:(1)把盐、红糖、沙子分别放入水中。
(2)用小棒轻轻搅拌后,观察水有什么变化。
你还能看见它们吗?(3)画出盐、红糖、沙子在水中最后情况。
温馨提示:(1)小组长负责要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并探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
2. 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如放大镜、温度计等。
3. 培养观察、思考、提问的科学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科学探究任务。
3. 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的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1. 《植物的生长》2. 《植物的根》3. 《植物的叶》4. 《植物的花》第二单元水的秘密1. 《水的秘密》2. 《水的变化》3. 《水的利用》第三单元天气与季节1. 《天气与季节》2. 《春天》3. 《夏天》4. 《秋天》5. 《冬天》第四单元动物的世界1. 《动物的世界》2. 《昆虫》3. 《鸟类》4. 《哺乳动物》第五单元生活中的科学1. 《生活中的科学》2. 《食品安全》3. 《环保与节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一年级下册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
难点1. 对科学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探究。
2. 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体验科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六、教学计划(此处列出全册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单元的教学课时安排)七、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观察工具等。
3. 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科学杂志、科普读物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里面有空气吗》教案
这里面有空气吗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和验证空瓶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里有空气。
2.通过猜测和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气。
3.通过拓展活动,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检测空桶中是否有空气,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教学重点】
认识到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相关视频。
2.学生分组材料:
(1)水槽、矿泉水瓶、抹布。
(2)粉笔、石块、海绵、砖块、弹珠、塑料块、红豆、硬币、水罐、放大镜、托盘。
【教学过程】
(一)判断开口的空瓶和盖上盖子的空瓶里面是否有空气,引入课题,了解到有些物体的内部空间是有空气的。
1.上一节课我们在哪些地方找到了空气?
原来这么多地方都有空气呀,那这个瓶子里面有空气吗?为什么这么认为?
2.盖上瓶盖,这时候瓶子里面有空气吗?
3.大家各有各的想法,究竟它们里面有没有空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研究《这里
(三)拓展:判断空桶里面是否有空气并思考检测方法。
1.刚刚我们发现不管是在空瓶子里面还是在物体的小孔隙里面竟然都有空气,是不是很神奇呀?老师还想出道难题考一考大家:这个空桶里面有空气吗?
2.怎么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呢?回去好好找一找办法吧!
3.通过学习,我们在校园里、操场上、教室里找到了空气。
我们还发现空瓶子里、物体的孔隙里面也有空气,真是太有意思啦!关于空气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下课!。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石头与泥士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和土壤,是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难以建立岩石、土壤的科学概念,更无法理解岩石圈的概念。
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泥土,以及颗粒更小的沙子和黏土的外形特征,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力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玩石头、玩泥巴的机会,在玩中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斑纹、质地等方面的特征。
在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本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思考、发展科学思维来说非常重要。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是课程标准所指明的,在“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的主要概念之一。
对儿童来说,土壤、岩石概念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单元所设计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中对土壤和岩石的第一次接触,意在从感性、具象的层面为学生创设认识不同颗粒大小的岩石特征的机会,为土壤、土壤圈以及岩石、岩石圈概念的发展打下基础。
低年级也是儿童学习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轻重、软硬、表面粗糙程度等)的关键日时十期,本单元的学习将给学生一个调动多感官观察物体的机会,引导学生认识石头、沙子、黏土的特征及其多样性。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大全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大全第一课时:我们身边的物体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对物体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物体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能力。
难点1. 对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比较、分类。
2. 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体,让学生举例说明。
2. 探究: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形状的物体,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
3. 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比较、分类,总结不同形状的物体。
4. 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更多的物体,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形状。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认识程度。
课时二:我们身边的植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植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对植物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植物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植物的能力。
难点1. 对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比较、分类。
2. 用语言描述植物的特点。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让学生举例说明。
2. 探究: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种类的植物,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植物的特点。
3. 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比较、分类,总结不同种类的植物。
4. 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更多的植物,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大全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大全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的全面指导,以帮助教师实施科学课程,并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教案列表1. 第一课:观察水的变化- 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水的三种状态和变化过程。
- 教学内容:水的三种状态、水的变化实验。
-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2. 第二课:观察生活中的磁- 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磁性物质的特点和运用。
- 教学内容:磁性物质的特点、磁物体的吸引和排斥。
-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3. 第三课:观察小动物- 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 教学内容:小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
-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4. 第四课:观察植物的变化- 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繁殖方式。
-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5. 第五课:认识空气- 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 教学内容:空气的存在、空气的压力。
-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6. 第六课: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 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天气现象和变化规律。
- 教学内容:晴天、阴天、雨天、风天等天气现象。
-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7. 第七课:认识四季的变化- 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 教学内容: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气温变化。
-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8. 第八课:认识鸟类- 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特点和习性。
- 教学内容:鸟类的外部特征、飞行能力、栖息地。
-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总结以上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的大全,每节课都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套)
××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班级:一年级任课教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三)科学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具体如下: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共12课,但是却包含了18个主要概念的分布: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3.地球的构造,有岩石、不同的土壤等,并通过学生玩泥巴,让学生对地球的岩石及土壤有了初步的认识。
4.让学生认识水是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单一物质5.学生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认识水的不同特性。
6.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7.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生存。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1.石头教学目标1.知道石头无处不在,了解石头的用途。
2.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4.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运用分类结果,学会利用石头。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难点: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石头教学过程一、导入:初步了解石头及其用途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请看看它们是什么?(观看各种各样的石头及石制品图片)图片看完了,现在我要考考你们,这些图片中的内容都与一样物体有关,你们知道是什么物体吗?【设计意图】用猜一猜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并利用图片渗透石头的途。
大家的目光真敏锐,没错,就是石头(揭示课题:石头)其实刚才的图片,也为我们展示了石头的用途,你们发现了吗?能再总结下石头都有哪些用途吗?(造房子、铺路……)石头除了有用外,石头能不能用来玩呢?你们都是怎么玩石头的?二、学习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1.师:石头这么有多用途,还这么好玩,看来我们确实应该好好了解一下石头的特点。
2.怎么做才能了解清楚石头呢?(观察)3.该怎样观察?(学生说)都观察石头的什么呢?学生列举观察石头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观察,巩固上学期学过的观察方法。
4.(做为难状)哎呀!你们说了那么多,我都没记全?谁能想办法帮我记全这些内容?(写下来)5.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记录的确实是个好办法?怎么记,才能又快又清楚?学习气泡图法。
6.讨论记录的方法:(1)首先,在盒子中选一块石头,把要观察的石头的号码填在中间。
(2)颜色利用彩色点记录颜色。
(3)形状利用形状仓库比对,近似描述。
(4)大小比对实物图,确定大小。
(5)斑纹选择符合特征的项。
(6)表面利用五角星个数,表示光滑粗糙程度。
(7)如果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套课件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由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 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葡萄糖,这个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变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维持 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03
动物的世界
动物的种类与特征
天文现象与探索
天文现象和探索是学习天文学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天文现象是指发生在宇宙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如日食 、月食、流星雨和彗星等。这些现象的发生有一定的 规律和特点,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现象,可以深入了 解天体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同时,探索宇宙也是天文 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望远镜、卫星和其他观测手 段,可以深入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历程,为人类认 识自然和探索未知世界提供重要的帮助。
防御行为
动物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如刺猬蜷 缩成团、毒蛇警告敌人。
繁殖行为
动物通过交配、产卵等方式繁殖后代,如 鸟类筑巢产卵、哺乳动物哺乳幼崽。
动物的生存环境
陆地环境
陆地动物生活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中,如森 林、草原、沙漠等。
淡水环境
淡水环境包括湖泊、河流等,生活着鱼类 、两栖动物等。
海洋环境
海洋环境广阔深邃,生活着各种鱼类、哺 乳动物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 套课件
汇报人:
202X-12-24
CONTENTS
• 引言 • 植物的生长 • 动物的世界 • 地球与宇宙 • 实践与实验 • 复习与巩固
01
引言
课程简介
内容概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 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 形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科学素养。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7找空气》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找空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2.通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2.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相关视频。
2.学生分组材料:塑料袋4个;安全图钉、水槽、抹布;口哨塑料袋组合。
【教学过程】(一)把空气装进袋子里1.出示一个大袋子: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呀?它是什么样子的?给你抱抱,你有什么感觉?给你一个袋子,你能把它像这样装的鼓鼓的吗?同学们比较小,所以给大家准备了小袋子,成功的同学把袋子举起来。
你是怎么把袋子装的这么鼓这么大的,能想大家介绍一下吗?教师示范,用手撑开袋子,在空中兜一下,快速收紧袋口。
如果再将袋子转两圈,你觉得有什么好处?2.除了在教室里能把袋子装的鼓鼓的,你还想去哪里装一装呢?注意:小组同学要在一起不能分开,装好了就立刻回到教室里来。
我们还要比一比哪些同学的袋子装的最鼓保留的时间最长。
说说你们在哪里把塑料袋装满的?是什么把你的塑料袋撑得鼓鼓的?(多问几位同学)大家把袋字放在桌上吧!3.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科学课要学习的内容《找空气》。
(二)用多种感官感受空气的存在1.拎起一位同学的袋子,袋子里的空气去哪里了?你怎么知道它跑出去了呢?2.除了看出袋子别了,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空气从袋子里跑出来了吗?3.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么多办法“看见”、“听见”、“感觉到”空气。
同学们太棒了,真的把空气找出来了,我们表扬一下自己吧!(三)空气是生命之源1.看一段视频放松下!为什么游泳时要将头露出水面,大口换气呢?那同学们能离得开空气吗?2.我们一起做一个憋气30秒的游戏,等会儿告诉大家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石头,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石头的特点。
二、讲授:通过课件展示石头的图片,讲解石头的普遍特征。
三、实验:让学生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自己手中的石头。
四、分类活动:让学生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五、视频观看:播放石头的用途视频,让学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六、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石头,讲解石头的普遍特征,让学生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自己手中的石头,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并通过视频观看了石头的用途。
整节课活动丰富,学生参与积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在实验环节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安全。
小朋友,你们知道吉尼斯纪录吗?它记录了世界上所有第一的事情。
让我们来观看一个视频,看看吉尼斯纪录的创造者是如何通过玩石头得到第一次备课的。
(播放视频)你发现创造吉尼斯纪录的人是如何玩石头得到第一的吗?(揭示课题:石头)你们玩过用石头玩的游戏吗?让我们来探索一下石头的世界。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石头,你们在哪里看到过石头呢?比如校园假山、公园里的石头、海边的石头等等。
石头虽然不能说话,但它们有很多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
今天,我将教大家如何用气泡图观察一块石头。
椭圆形代表石头的形状,比鸡蛋大一点代表它的大小,土黄色代表它的颜色,不太光滑代表表面,黑色斑点代表它的斑纹。
如果你还有其他发现,可以写在气泡图里。
现在请选一块石头并观察它。
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可以使用材料盒里的信封。
信封里面有几张卡片,如“大小卡片”、“形状卡片”、“颜色卡片”和“斑纹卡片”,可以帮助你描述石头的特征。
如果你不会写某个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向同组的人求助。
现在请用气泡图描述你观察的石头。
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分一分”。
我们将全班小朋友按性别、衣服颜色和组别进行分类,每次按照一个特征来分类。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1、石头教学目标:1、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2、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4、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5、通过看视频,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教学重点: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石头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你们听过吉尼斯纪录吗?吉尼斯大全纪录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有关第一的事情!我们来一段视频,看看这个吉尼斯纪录的创造者是通过玩什么得到第一的!(观看视频)2、看完视频你发现创造吉尼斯纪录的人他怎么玩什么的得到第一?(揭示课题:石头)3、那你用石头都玩过什么游戏?二、感受石头无处不在1、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以看见许多石头,你都在哪里见到过石头?(1)校园假山:知道这是哪里么?假山也是石头做的;(2)公园里面的石头;(3)海边的石头:天涯海角)三、活动一:观察和描述石头特性1、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其实有很多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2、你们会观察么?今天,我教你们用气泡图来观察一块石头。
(PPT出示气1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泡图,请小朋友看1min)看明白了么?3、指点学生说一说:椭圆形其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形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他的……(大小)(贴板书“大小”)土黄色说的是它的……(色彩)(贴板书“色彩”)不太光滑说的是表面(贴板书“表面”)有黑色的斑点说的是它的斑纹(贴板书“斑纹”)……当然,如果你还有什么发现,可以写在这个气泡里面(贴板书“……”)。
4、请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石头。
可是我们会遇到问题,世界上的石头有很多,所有的石头都是椭圆形?所有的石头都是土黄色?所有的石头都只和鸡蛋比大小么?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时遇到了困难,你就可以拿出材料盒里面的信封!这个信封是个很有用的锦囊,它可能会帮上你忙!这里面有几张卡,(拿出“大小”卡片),你看,这张卡片上,所有的东西都和生活中的东西一样大小,在描述石头大小的时候,你就可以拿着自己的石头去比划一下。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水是什么样的》教案
《水是什么样的》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等特征。
2.通过把相同多的水倒入不用的杯子中,说出水是没有固定的形状的特征。
3.在手背上滴一滴水等多种活动,说出水是可以流动的。
4.学会用气泡图展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
用气泡图的方式展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教学准备: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不同形状的烧杯、相同的四个塑料瓶、若干水、红墨水、滴管、抹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猜猜它是什么?(出示一杯水)2、在我们生活中哪里会用到水?举例说说?师:人生活离不开水,动植物生存也离不开水,既然水与我们有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水。
板书课题《水是什么样的》二、探究新知活动(一)用多种感官观察与比较,找一找哪杯是水。
水是什么样的呢?(水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初步感知)下面我们一起验证:3、出示四杯液体,让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
4、带领学生一起用气泡图来一起总结水的基本特征。
(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方法,然后分小组活动,用眼睛观察,排除牛奶。
用鼻子闻气味,排除白醋。
用舌头尝味道,排除糖水)总结:水是无色的、透明的、没有气味的、没有味道的。
活动(二)将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透明瓶子中,观察水的形状的变化.5、出示四种不同形状的瓶子,让学生说说瓶子有什么不同?提出问题:如果把同样多的水倒入这些瓶子,水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6、教师演示:将染成红色的水依次倒入四个瓶子中,组织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7、带领学生完善气泡图: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学生观察四个瓶子,找出它们的不同——形状不同。
学生观察水在不同瓶子中的形状,并用彩笔画出来。
)讨论得结论: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活动(三)握一握水,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感知书的流动特点。
新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1石头教学设计3、小结:石头是五彩缤纷的,也是形状各异的,所以它的分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四、石头用途1、出示问题:石头都有哪些用途呢建房子、做手链、造桥、铺路、做石雕(出示相关图片)2、古代人还能石头能做工具。
石斧、石锤、石刀(附上相应图片)3、小结:各种各样的石头放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途,所以说人们生活离不开石头。
4、小结:石头不但作用大,而且很好玩,小朋友们在活动结束后,可和自己喜欢的小石头一起做游戏,也可以回家后,把你们发现石头的秘密告诉爸爸和妈妈。
课外延伸石头展览馆出示展览馆的石头图片发挥课外连接的作用,了解更多的知识。
课堂练习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学习的成果。
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布置作业1、在你喜欢的石头上绘一幅你喜欢的画?2、设计一幅有创新的石头拼图。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把科学延伸到生活中。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激励学生把兴趣进一步引向校外。
课堂小结这堂课同学们通过发现、观察石头,了解石头的特征和分类,我们还知道石头除了可以盖房子,总结全文,整体1.3沙子与黏土课时教学设计4.水是什么样的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5.玩转小水轮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6.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3.1课时教学设计空气中的氧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注意不要长时间待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板书板书苏教版科学一年级3.2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3.3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4.1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4.2课时教学设计教版科学一年级12动物·人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
1.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2.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4.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5.通过看视频,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教学重点: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对多块石头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石头课时安排:第 1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预设:一、导入小朋友,你们听过吉尼斯纪录吗?吉尼斯大全纪录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有关第一的事情!我们来一段视频,看看这个吉尼斯纪录的创造者是通过玩什么得到第一的!(观看视频)看完视频你发现创造吉尼斯纪录的人他怎么玩什么的得到第一?(揭示课题:石头)那你用石头都玩过什么游戏?二、感受石头无处不在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以看见许多石头,你都在哪里见到过石头?(1.校园假山:知道这是哪里么?假山也是石头做的;2.公园里面的石头;3.海边的石头:天涯海角)三、活动一: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其实有很多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你们会观察么?今天,我教你们用气泡图来观察一块石头。
(PPT出示气泡图,请小朋友看1min)看明白了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其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形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他的……(大小)(贴板书“大小”),土黄色说的是它的……(颜色)(贴板书“颜色”),不太光滑说的是表面(贴板书“表面”),有黑色的斑点说的是它的斑纹(贴板书“斑纹”)……当然,如果你还有什么发现,可以写在这个气泡里面(贴板书“……”)。
等一会,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石头。
可是我们会遇到问题,世界上的石头有很多,所有的石头都是椭圆形?所有的石头都是土黄色?所有的石头都只和鸡蛋比大小么?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时遇到了困难,你就可以拿出材料盒里面的信封!这个信封是个很有用的锦囊,它可能会帮上你忙!这里面有几张卡,(拿出“大小”卡片),你看,这张卡片上,所有的东西都和生活中的东西一样大小,在描述石头大小的时候,你就可以拿着自己的石头去比划一下。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单全册(PDF版)
实验名称:筛泥土。 实验目的:通过分拣采集来的土壤,将观察目标聚集于颗粒大小不 同的泥土上。再通过筛泥土,发现泥土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颗粒。 实验类型:探究性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干泥土、托盘、手持筛子。
实验步骤: 1.明确:不是为了筛泥土而筛泥土,是为了得到适合做泥塑的土。 2.组织学生讨论,如果要做一个泥塑的话,直接取自花圃中的泥土 还不符合的要求,因此要做一些加工。 3.先做分拣泥土的活动,拣出不是泥土的东西,让学生说说他们都 在泥土中拣出了哪些东西。 4.在教学生筛选泥土前,可以先给学生看适合做泥塑的细细的泥土, 讨论如何得到这些泥土,从而引出筛子。 5.将筛孔大小不同的三种筛子都呈现给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然 后问学生,你认为先用哪个筛子,后用哪个筛子,从而确定,先用 筛孔大的筛子筛,再依次用筛孔小的筛子。 6.整理器材、收拾桌面。 注意事项: 1.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直接用筛孔最小的筛子筛泥土就可以得到 细细的泥土,这里要提醒他们注意,如果泥土没有进行初步筛选, 大的颗粒很多,会堵住小的筛孔。 2.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泥土,而不要只顾 着动手操作。
实验步骤: 1.学生选择一块石头,先自己说一说怎样观察石头,这块石头是什 么样的。 2.将石头放在气泡图(活动手册)的中间,借助气泡图指导学生观 察和描述:先出示具体的例子,看看别人是怎么描述石头的;再抽 象到特征的层面,比如“黄色”,其实就是说石头的“颜色”,以此 类推;最后回到自己的石头上,在多个特征上逐一观察并描述自己 的石头,可利用画图、文字、拼音等多种方式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建议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由组长组织,将一块石头放 在图中央的大圈中,向观察者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什么斑
2
真的去烧制。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简介本文档是关于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的全册内容的介绍。
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全面研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练,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
教案内容本教案共包含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的全部内容。
课程涵盖了以下主题:1. 身体、感官和健康- 了解人类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 探索感官器官的作用和功能。
- 研究保护身体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方法。
2. 五感- 通过实际观察和体验,了解五种感觉的特点和作用。
- 研究如何保护和运用五感。
3. 物体和材料-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不同的物体和材料。
- 探索物体的特征和用途。
4. 植物-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 研究珍惜和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5. 动物- 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和它们的特点。
- 探索动物的生活方式和性。
6. 季节和天气- 认识四季的变化和不同的天气现象。
- 研究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实验观察、游戏活动和小组讨论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研究风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教案,学生将能够:- 认识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 了解感官器官的作用和功能。
- 研究保护身体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方法。
- 了解五种感觉的特点和作用。
- 研究如何保护和运用五感。
-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不同的物体和材料。
- 探索物体的特征和用途。
-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 研究珍惜和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 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和它们的特点。
- 探索动物的生活方式和性。
- 认识四季的变化和不同的天气现象。
- 研究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结论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面涵盖了学生学习科学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该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培养科学思维、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水是什么样的》优质教案
4.水是什么样的【教材分析】水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质,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一个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入单元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欲望。
第二个活动是找一找哪一杯是水,找到水并不难,但他不是唯一的目的,重要的是要通过分析找到水的过程,启发学生用词语正确描述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并用气泡图的方法整理中心词,同时巩固认识物体特征的一般观察方法: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
第三个活动是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感知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第四个活动是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形象认识水的流动。
后两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
2.通过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通过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知道水可以流动。
3.学会用气泡图呈现对谁的特征的认识。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水、各种形状的杯子、滴管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谜语: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我来。
(打一自然物)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
那么,水是什么样的呢?2.老师带来了一些水的图片,我们一起看看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波涛汹涌的大海、玻璃窗上的雨滴、飞流直下的瀑布,还有我们矿泉水瓶里的饮用水…3.我们每天都看见水,你能说说我们的生活中哪里都需要用到水吗?同学自由回答4.看来,水的用处真的很大,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水。
看看水究竟是什么样的?(板书课题)二、活动一:用感官观察找出水1.在认识水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看你们会不会充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