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评课稿
认识钟表评课稿
认识钟表评课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很荣幸能参与这次《认识钟表》的评课。
这堂课就像一场有趣的时间旅行,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探索了钟表的奥秘。
首先,咱们来聊聊老师的导入部分。
老师一开场,没有那种干巴巴的直接讲知识,而是像变魔术一样,从背后拿出了一个大大的时钟模型,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全吸引过去了。
我当时就在想,这招可真妙啊!孩子们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紧紧盯着老师手里的时钟,仿佛在说:“这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呀?”在讲解钟表的结构时,老师的方法也特别巧妙。
她没有生硬地告诉孩子们时针、分针长啥样,而是让孩子们自己观察、自己说。
有个小朋友特别可爱,他指着时针说:“这个短粗短粗的家伙,跑得可慢啦!”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轻轻松松就记住了时针和分针的特点。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环节,就是小组活动。
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小小的钟表模型,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拨一拨时间。
我注意到有个小组的几个孩子,为了拨出 3 点整,争得面红耳赤。
一个说:“时针要指着 3,分针要指着 12。
”另一个却说:“不对不对,时针还差一点点。
”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拨对了时间,那高兴劲儿,就像打了一场大胜仗。
这堂课的练习环节也设计得很有意思。
不是那种枯燥的做练习题,而是玩了一个“时间大闯关”的游戏。
每一关都有不同的时间任务,孩子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有个小女孩,在第一关的时候还有点紧张,拨错了好几次。
但是到了后面几关,她越来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成功闯过了所有关卡,那自信的笑容简直太迷人了。
不过,这堂课也有一点点小瑕疵。
在讲解时间的读写时,老师可能讲得有点快,有几个孩子好像还没太明白。
如果能再多举几个例子,让孩子们多练习练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总的来说,这堂《认识钟表》的课,就像一场精彩的时间派对。
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钟表,学会了读时间。
相信经过这堂课,孩子们对时间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认识钟表》评课稿精选15篇
《认识钟表》评课稿精选15篇《认识钟表》评课稿精选15篇《认识钟表》评课稿1上午在一四班听了老师的《钟表的认识》一课,对于一四班的孩子有很大的感触。
整体一四班的孩子的听课的认真程度以及回答问题明亮的声音、清晰地思路令在做听课的老师折服。
听了杨老师修改之后的课之后,感觉思路特别的顺畅。
表现在:环节特别的清晰: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认识整点;认知半点;知识总结生活教育,这使得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思路特别流畅: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比较明确,知识难点处理也比较得当,整体孩子知识掌握牢固,对钟表的认识比较到位。
但是,觉得有一点在时间的分配上,觉得在前两个环节上,时间用的比较多,占据了23分钟的时间,而这节课的知识难点对于半点的认识,却花费了很少的时间,但是却因为孩子回答的比较全面到位,使得课堂进展的比较顺利。
但是这点应该是注意的,就是重难点分配的时间要多一些。
《认识钟表》评课稿2重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
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
教学环节:(一)在解构钟表的活动中认钟面(二)结合生活认整时(三)尝试中学习记录时刻(四)区分中拓展认识(五)在游戏中辨析整时(六)运用中深化认识(机动内容)(七)小结中感受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的重要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
从小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帮助学生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益处的。
然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钟表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较弱;其次钟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度量工具,如何化难为简,启发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研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合作、交流、慢慢发现,是这节课是否有实效的关键所在。
因此,一学年数学组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学习研讨。
设计过程中用心研发出来的亮点:一|、我们发现本课教师教学语言上易出错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就是,钟面上的是12个数而不是数字;钟面上的7时是时刻而不是时间。
教师的知识用语正确才不会误导学生。
《认识钟表》评课稿
陈老师在这节课上,主要让学生通过观看、操作去发觉学问、把握学
陈老师在这节课上,能依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 问。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己观看课件上的钟面,说说有什么发觉,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留意力不长久,活泼好动、形象思 进而认识钟面。认识整时,精确地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教学时老师借
陈老师在这节课上,主要让学生通过观看、操作去发觉学问、把握学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留意力不长久,活泼好动、形象思 问。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己观看上的钟面,说说有什么发觉,进而
维占主导地位。依据这些特点,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 认识钟面。认识整时,精确地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教学时老师借助学
动的主动主动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来学习学问。在这节课中,以下 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学生留意力很集中,一下子就拨出了这些时刻,正确
这几个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
率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通过观看、操作来猎取学问
陈老师在这节课上,能依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
兴趣,突出学问点。例如:在欣赏各种各样的钟面时,老师用预备许多秀 生已有的生活阅历,让有基础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认识钟表的,再出示 3
丽、样子不一的钟面,激发学生的兴趣,难怪全班学生都想和这些钟面交 个钟面:7 时、8 时、3 时,相互说一说:“钟面上的时刻各是多少?它
第2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面交伴侣。再如:当学生观看了钟面后,在他们的汇报沟通中认识又粗又
第1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2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2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1重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
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
教学环节:(一)在解构钟表的活动中认钟面(二)结合生活认整时(三)尝试中学习记录时刻(四)区分中拓展认识(五)在游戏中辨析整时(六)运用中深化认识(机动内容)(七)小结中感受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的重要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
从小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帮助学生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益处的。
然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钟表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较弱;其次钟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度量工具,如何化难为简,启发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研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合作、交流、慢慢发现,是这节课是否有实效的关键所在。
因此,一学年数学组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学习研讨。
设计过程中用心研发出来的亮点:一|、我们发现本课教师教学语言上易出错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就是,钟面上的是12个数而不是数字;钟面上的7时是时刻而不是时间。
教师的知识用语正确才不会误导学生。
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最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二、我们起初也设计了谜语导入本课激发学生兴趣,但是发现其实学生带着钟表来上课,不用思考都能猜到答案是钟表,所以必须思考用什么样的导入才能极大地激活学生,所以换成现在的一个空表盘大大激活了学生研究的内动力,“把12个数送回家”,激活了学生兴趣、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思考怎样送12个数回家的过程中观察、对比、发现,学生真正地去研究了钟面,为后续学习一切相关知识打下了非常好的知识基础。
我们有引导学生发现3、6、9、12这四个数的重要位置。
其实凤娇老师的手表就是只有这四个数的表面,为突破本课难点又一次做了基础。
三、我们研究本课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充分本节课能够深入发掘教材,开发教材,巧设教学环节,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我们打乱了教材出示的小明的一天的顺序,巧妙地加以运用,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小热身,课上的一些列具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一步一步地启发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推荐】认识钟表评课稿word版本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认识钟表评课稿篇一:认识钟表评课稿《认识钟表》评课稿-------武玉玲听评一年级的老师们在执教《认识钟表》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
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根据这些特点,黄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许多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导入时利用猜谜语的方法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在这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玩一玩桌子上的钟面模型,仔细看看,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
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
在认识大约几时这一难点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静态的数学动了起来。
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认识大约几时,较好的突破了难点。
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吕晓东老师还设计了师说生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钟表》评课稿
认识钟表评课稿一年级组评课稿《认识钟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让学生从小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中殷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
合理有效的多通道设计,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一、利用多媒体优势,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容易兴奋,也容易分散。
教学中殷老师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课堂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积极主动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学习知识。
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是非常集中的,自己通过看、找、数、指、说、拨、画、连、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学习,教学效率比较高。
二、有效、合理的多通道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方式来获取知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殷老师在这节课上,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己观察课件上的钟面,或者摸一摸自己的学具钟,说说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
在认识整时中,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并用两种方式表示,教学时殷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示3个钟面:4时、8时、6时,让学生说说每个钟面各表示几时,用两种方法写一些并找一找这3个钟面的共同点,让学生完全理解“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接下去,殷老师又出示12时、新闻联播开始的时间、早上上学的时间,通过画一画、拨一拨或说一说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殷老师在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认识钟表》优秀评课稿(通用10篇)
《认识钟表》优秀评课稿《认识钟表》优秀评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评课稿,编写评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优秀的评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钟表》优秀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钟表》优秀评课稿篇1黎老师在执教《认识钟表》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
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根据这些特点,黎老师在导入时设计了听力比赛,播放一段钟表的声音,让学生听这是什么声音?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又欣赏到各式各样的钟表,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新知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活动中。
二、注重学生倾听,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如认识钟面时,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指名回答。
学生说对了说错了,不是老师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评,谁说对了,说对了几样。
从而提高倾听的参与度,逐步养成倾听的习惯,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黎老师在这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钟面模型,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
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
在认识大约几时这一难点时,黎老师采用“情境体验式”。
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认识大约几时,较好的突破了难点。
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黎老师还设计了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集锦(17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集锦(17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集锦(精选17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集锦篇1“认识钟表”是在一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钟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从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整时和不满整时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经验。
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钟面和认识整时的过程,注重体验和感悟,让学生掌握看时间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深化。
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
通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2、尊重学生的认知,放手让学生准备材料、让学生探究。
学生对钟表有一定了解,但那是来自生活的感性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还一知半解。
在课前让学生准备材料,不仅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形成具体的生活数学概念。
3、尊重学生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动”。
整个一节课,让学生在动中完成学习。
让学生在动中观察、操作、讨论,在动中自己去操作、去尝试、去思考想象,不断地尝试错误,品尝成功,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热情高涨,使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主动完成学习。
总之,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认识钟表评课稿
《认识钟表》评课稿—-—--——武玉玲听评一年级的老师们在执教《认识钟表》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
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根据这些特点,黄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许多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导入时利用猜谜语的方法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玩一玩桌子上的钟面模型,仔细看看,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
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
在认识大约几时这一难点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静态的数学动了起来。
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认识大约几时,较好的突破了难点.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吕晓东老师还设计了师说生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早上8时升国旗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比如出示小明早上8时读书,晚上8时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8时、7时、9时等。
钟表评课稿(通用6篇)
钟表评课稿(通用6篇)钟表评课稿篇1本节课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用学生喜欢的猜谜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回忆,为下面活动的开展做好认知和情感铺垫。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蒋老师利用,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
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练习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粘贴,既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更有利于学生审美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
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在教学中,蒋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
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
倪老师还乘机追问:“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道那些?”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知道我家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可以开时、定时的”;“我知道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
一年级《认识钟表》评课稿
一年级《认识钟表》评课稿今天,我听了XXX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授的《认识钟表》。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刚刚上学几个月的一年级学生。
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有关时间的知识,主要目的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学会认读钟面上整时刻,并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但是在上课之前,学生对钟表的认知起点并不是零。
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多的关于钟表及时间的感性认识。
根据《标准》中的要求,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其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一、创设研究情境激发研究兴趣将对时刻的认识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研究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的教育。
在课堂开始时,我播放了钟表店的钟表课件,学生兴趣盎然。
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研究热情。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来获取知识著名的心理学家XXX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在这节课上,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例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自己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并说出他们的发现,进而认识钟面。
在认识整时方面,我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有基础的学生说说他们是如何认识钟表的。
接着,我出示了三个钟面:7时、8时、3时,让学生互相说说:“钟面上的时刻各是多少?它们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并比较三个钟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什么地方是不同的。
经过比较,学生完全理解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之后,我设计了师说时间让学生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三、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识钟表》优秀教案与研讨评课稿
《认识钟表》优秀教案与研讨评课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钟表的构造,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2.培养学生正确读写时间,提高时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钟表的构造,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正确读写时间。
2.教学难点: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及时间的正确读写。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钟表模型3.小组讨论材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钟表,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构造,提问:钟表由哪些部分组成?2.认识钟表构造(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秒针的特点,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3.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1)教师出示一个钟表模型,演示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2)学生观察,教师提问:时针、分针是如何运动的?4.正确读写时间(1)教师出示几个时间,让学生读写。
5.小组讨论(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钟表图片,要求学生讨论:如何利用时针、分针表示时间?(2)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讨论成果(1)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2)教师选取几个优秀成果,进行讲解。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钟表,记录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五、研讨评课稿1.教学设计新颖,导入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讲解清晰,通过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3.学生参与度高,小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良好。
4.教师点评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作业布置合理,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建议:1.在讲解时针、分针运行规律时,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在小组讨论环节,可以设置一些难度不同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本节课是一堂优秀的示范课,教师教学水平高,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认识钟表的构造,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正确读写时间。
2023年认识钟表教案一年级评课(优秀8篇)
2023年认识钟表教案一年级评课(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2023年认识钟表教案一年级评课(优秀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认识钟表评课稿(15篇)
认识钟表评课稿(15篇)认识钟表评课稿(15篇)认识钟表评课稿1《认识钟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过一小时是几时,让学生从小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总体来说杨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思路相当清晰。
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拨一拨、做一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学习。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容易兴奋,也容易分散。
教学中杨教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课堂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积极主动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来学习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杨老师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是很好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利用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这节课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根据这些特点,杨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突出知识点。
例如:在欣赏各种各样的钟面时,杨老师用课件准备很多漂亮、形状不一的钟面,激发学生的兴趣,难怪全班学生都想和这些钟面交朋友。
再如:当学生观察了钟面后,在他们的汇报交流中认识又粗又短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分针后,又通过课件把时针、分针分别进行闪烁,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在教学钟面上有12大格时都把一大格一大格做了不同的颜色,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2.创设教学情节吸引学生。
课中注意创设了很多轻松愉悦的情节。
如:一开始,杨老师创设了“老师是早上7时起床,你是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情景,展开教学,学生兴趣很浓。
在认识了钟面以后,杨老师又以乘动车为主线,让学生拨一拨:8时出发、9时到达宁波、11时到达上海,在钟面上怎么拨?因为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学生注意力很集中,一下子就拨出了这些时刻,正确率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3.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钟表评课稿汇编(通用3篇)
钟表评课稿汇编(通用3篇)钟表评课稿汇编篇1黎老师在执教《认识钟表》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
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根据这些特点,黎老师在导入时设计了听力比赛,播放一段钟表的声音,让学生听这是什么声音?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又欣赏到各式各样的钟表,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新知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活动中。
二、注重学生倾听,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如认识钟面时,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指名回答。
学生说对了说错了,不是老师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评,谁说对了,说对了几样。
从而提高倾听的参与度,逐步养成倾听的习惯,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黎老师在这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钟面模型,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
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
在认识大约几时这一难点时,黎老师采用“情境体验式”。
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认识大约几时,较好的突破了难点。
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黎老师还设计了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钟表评课稿
认识钟表评课稿《认识钟表》评课稿-------XXX听评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根据这些特点,XXX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许多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研究氛围,例如在导入时利用猜谜语的方法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在这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玩一玩桌子上的钟面模型,仔细看看,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
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
在认识大约几时这一难点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静态的数学动了起来。
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认识大约几时,较好的突破了难点。
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XXX老师还设计了师说生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早上8时升国旗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
再比如出示小明早上8时读书,晚上8时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8时、7时、9时等。
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精心设计练,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练的设计上,能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巩固练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吃的饱,吃的好。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评课稿1“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此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表面上的整时数。
我听了徐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一课,我觉得徐老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整节课的设计与课堂教学实施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
课一开始老师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通过一个小谜语猜猜新朋友是谁,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并巧妙地过渡到钟面的认识,并围绕“钟面上有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学生交流发现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钟面及时针、分针的认识。
2.以活动为主线,关注经验,注重提升。
认识钟表这一内容在课堂里是第一次接触,但大部分学生有认表的经验,已成为普通的常识。
这节课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认一认、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将普通的常识总结为数学化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钟表、拨整时,由感性到理性。
但是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老师出示四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四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的分针都指着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的认读方法。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徐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如利用真实、具体的生活场景,巩固认整时的方法,也使孩子感受到时间和生活紧密相连。
《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
《认识钟表》评课稿《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今天非常的荣幸和几个兄弟姐妹去听了汀田三小吴明寅执教的一年级《认识钟表(整时)》,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钟表,要求学生知道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建立时间的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吴老师的课给我很深的印象就是板书工整漂亮,教态自然得体,课程结构完整。
一、板书工整漂亮写得一手好字对教师而言有多重要,字如窗户,无论是听课的教师,还是学生看到这样一手好字,第一感觉就很好。
再说,我们做教师的天天要求学生写好字,自己不能写好字又如何有更强的说服力去要求学生写好字呢。
二、教态自然得体吴老师人长得漂亮,教态自然得体。
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公开课的时候有点紧张很正常,而吴老师的这节课让人感觉不到她有任何的紧张,下面坐着10多位听课的`老师,能做到这样不容易,让我自愧不如。
吴老师的肢体动作没有多余的,显得很得体端庄,要多多学习。
三、课程结构完整吴老师的课从开头的导入,再到引申,到练习,最后总结。
给人一种很流畅的感觉,看得出来对这节课的准备吴老师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当然课的流畅与吴老师上课的不紧张也有很大的关系。
有时候上课,我会突然感觉自己接下来要讲的东西忘了,这是教学的大忌,也是新教师常犯的毛病,而吴老师的课确实做到了流畅,结构非常的完成。
当然吴老师的课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困惑,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同商榷!一、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吴老师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引入了秒针的知识,结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分针与时针的认识被秒针一搅合,新知识的学习大打折扣。
这个问题,首先源于学生的学具,学生的学具上出现了秒针,是通过秒针的拨动来调节时间,对整个时间的认识而言这样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将秒针加入却有点勉强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学知识有一定的规律,不可操之过急。
如何处理学具中出现秒针这一个问题,还有待继续讨论分析。
二、有关具体形象的问题吴老师在这节课中讲到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的时候,口头提了几个变式,类似“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5的时候是几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的时候是几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钟表》评课稿
李老师和刘老师虽然都是上《认识钟表》这节课,却展现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刘老师在执教《认识钟表》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根据这些特点,刘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许多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导入时利用菲菲起床的故事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菲菲上学的故事贯穿在整节课堂中。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刘老师在这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看课件上的钟面,仔细看看,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
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
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黄老师还设计了师说生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刘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在认识整时时出示小女孩起床图,
引出这是几时的数学问题;为了使学生熟练地认读整时,并会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同一个时刻,刘老师让学生观察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并写下钟面上表示的时间,让学生巩固新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在本课中,学生对于电子表式的记时方法或多或少有所感知,甚至在父母的指导下曾经尝试过认识时刻,因此,教学没有必要完全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模式,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教学,让他们在“似曾相识”的基础上加深认识。
这既能增强学习的亲切感,又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学生自己操作时没能一一照顾到,少数学困生感觉吃力;不能怕学生说错,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李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一课,从整体上看,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整节课教路清晰,教态自然,课堂教学效果好。
纵观本课有这样几个特点:
1.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根据这些特点,李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许多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课一开始就通过一个小谜语的活动,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并用起床图巧妙地过渡到闹钟的出场,并围绕闹钟表面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钟面及时针、分针的认识;在复习巩固时,李老师设计了生日晚会打电话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过一小时是几时,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李老师在这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探索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
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李老师还设计了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3.小学数学教学应贴近学生,让学生感到亲切。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教学要贴近学生,利用他们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效组织教与学的活动。
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再比如出示小明上午1 0时做作业,晚上10时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10时。
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成功的背后也隐藏着些许不足之处。
比如:
首先,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拨钟时,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其次,由于是刚上学的学生,不是经常进行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
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
再如:你是怎样知道是7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问题。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这样才会使学生学好数学、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