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士人矛盾中迸发的艺术与人格的纯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2020 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

部编版2020 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杂剧的名称,唐时已经有了。

李德裕在其所撰《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状》中述及南诏攻入成都时驱掠人口之事时说:成都、华阳两县被驱掠的人中有杂剧丈夫两人。

这是杂剧名称见于记载之始。

南诏进攻成都,在唐文宗太和三年,当时已是唐代晚期。

文中所说“杂剧丈夫两人”,应是在成都演奏的伎工,则杂剧之兴当在其时之前;其盛行一时,则当在宋代。

北宋都城开封习于浅斟低唱。

柳永《鹤冲天》词中有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时风气实是如此,杂剧就不能不受影响。

宋室南渡,临安成为都城,杂剧继续发展。

南宋周密所撰《武林旧事》皆记临安城事,其末篇所记宋杂剧名目多至280种,可见一代盛况。

临安北距建康不远,南朝陈时的旧音历时悠久,临安其时也不能不受到影响。

因此临安的杂剧虽仍保持当年开封正声,恐也难于避免受到陈时旧音的影响,因而会使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富而多变化。

这一点前人似未多所道及。

金人南迁后,原来的中都开封为元代的大都所代替。

流行于中都的杂剧转而流行于大都。

由于金、元的倡导,杂剧到元代更有显著发展,达到高峰。

杂剧名家辈出,不断会集于大都,极一时之盛。

钟嗣成《录鬼簿》中有详备的记载。

大都和中都皆在北方,杂剧既由开封传来,就难免带有北方的音调。

据说当时用的是七声音阶,无入声,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

这样虽合乎北方人的口味,却为南人所不习用,因而就出现了南曲。

南曲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可能就是以临安为中心的语音。

据说当时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宛转,以箫笛伴奏,自然合于南人的口味。

可以说这样柔缓宛转的声调,自南朝以来大都如此,自然和北方的遒劲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更张。

但无论北曲还是南曲,都并未超出杂剧的范畴。

元明之际有了传奇。

传奇出于杂剧,却和杂剧有不同之处。

杂剧皆为四折,出场人物虽不一,主唱却只有一个。

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9分,共9分)1.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魏晋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

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其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在对日常人事的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被钟嵘推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糅杂在一起,愈显其沉郁和悲凉。

这种感喟,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与其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密不可分。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

于是,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便突现出来了。

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

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也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底下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

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面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

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

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其间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为中介。

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成了重点所在。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一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三单元及《劝学》。

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

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

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

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

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

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以抽象的教条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

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备完全实行之,不准备拿马克思主义代替自己的自由主义。

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两样货色齐备,各有各的用处。

这是一部分人的思想方法。

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

它是消极的东西,客观上起着援助敌人的作用,因此敌人是欢迎我们内部保存自由主义的。

自由主义的性质如此,革命队伍中不应该保留它的地位。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传统文论是千百年来在中华文化圈中形成的一个自足的话语体系,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传统文论注重文艺教化功能,闪耀着道德理想主义的情怀。

传统文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高度重视文艺的伦理教化功能,强调作家的伦理修养与德艺双馨,推崇作家培育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精神境界。

元代戏剧家高明呼吁“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直接强调作品要具备教化功能;刘熙载提出“诗品出于人品”,强调作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性,进而通过作品来影响读者。

源于中国史学的发达,传统文论注重文史哲贯通,积极汲取中国历史的叙事经验。

清代章学诚主张文史相通,提出“六经皆史”,并且认为“古文必推叙事,叙事实出史学”,揭示出中国文化的“史学”品性、中国史学的发达与历史叙事的深厚渊源。

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里写道:“考虑到中国作为史学大国,从《春秋》,尤其是《左传》开始的史学作为‘小说之祖’的身份,是不应该忽略的。

小说家多从史籍中讨教叙事的章法,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传统。

”诚哉是言。

传统文论包含着由中国术语、范畴与原理构建的话语系统,折射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无邪、比兴、风骨、隐秀、意境、意象、兴味、性灵、教化等,都是传统文论的基本术语。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兴观群怨、立象尽意、文以载道与情景交融等,构成传统文论的基本原理。

比如王弼在《周易》中提出“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即强调审美主体需用意象来表达情感,语言文字对于意象表达又具有重要作用。

在语言与意象环环相扣的作用下,更好地反映主体的情感意愿。

严羽认为:“诗有别趣……诗者,吟咏情性也。

”话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令人想到黑格尔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传统文论是深深扎根我们这片土地而生长出来的一束束“花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学者曾经提出过《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说,认为《红楼梦》有两个鲜明而对立的世界,即“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

这个主张主要是针对索隐派“旧红学”和考据派“新红学”的积弊而发。

不论是索隐派苦苦追寻的“家国历史”之谜,还是考据派的“自叙传”说,都有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生活真实混淆之嫌。

如何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红楼梦》的文学世界,“两个世界”说无力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笔者认为,《红楼梦》应该有三重世界:一是诗意的世界,二是现实的世界,三是哲学的世界。

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忽视其中任何一重世界的存在,对《红楼梦》的理解与阐释都将残缺不全,甚至走向谬误,对《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评判就会大打折扣。

“诗意的世界”主要指大观园之内的世界,它本身可能并没有那么完美,但在具有诗人气质的贾宝玉看来,处处充满了诗意;“现实的世界”主要指大观园之外的世界,伴随着贾宝玉的成长,大观园的诗意色彩渐渐消退,贾宝玉需要去直面更加现实的人生。

《红楼梦》通过吸收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精华,从入世、出世两方面对人生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形成了“哲学的世界”。

“诗意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互不搭界的关系,“哲学的世界”在它们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红楼梦》中,哲学的世界并非抽象的存在,而是通过神话、太虚幻境、一僧一道等艺术形象具体呈现出来的。

有学者认为“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这是没有认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将它们都归入了“理想的世界”。

事实上,以太虚幻境、警幻仙境等为代表的哲学世界高高在上,统摄着大观园之内与大观园之外的世界,是比大观园更高层次的存在,是在提醒读者透过生活的表象,认清生活的本质。

我们不妨借用老子的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红楼梦》哲学世界的认识。

《魏晋士人矛盾中迸发的艺术与人格的纯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晋士人矛盾中迸发的艺术与人格的纯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是美的成就极高的时代。

这个美既是充满玄想和人文情怀的艺术美,也是率性风流、苦难悲惨的人格美。

东汉统治瓦解使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一个近400年的分裂时期。

乱世总能激活很多东西。

春秋战国催生了诸子百家的治世治国思想,而魏晋时代催生出的却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对美的极致追求;春秋战国的人们关注时事,迎合战场的需要推出新思想,魏晋士人却对战场漠不关心,躲在山林里建造自己的桃花源。

这决定了魏晋士人作为矛盾体的苦闷生活。

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使门阀士族垄断高级官职,统治集团奢侈腐化,而九品中正制又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并不是士人自寻解放,只是政局昏暗,过去苦心孤诣学来的规矩方圆,到时全无用场,倒不如放浪形骸自求真趣。

于是,人格逐渐走向清介超逸。

士人们认为若要得到逍遥,就应返回人的自然本性。

要么像陶潜那样在浑然的状态中过真性情的生活,要么像嵇康那样任性不羁地生活,如此生活为的是回避官场的污浊。

在艺术方面,北魏佛教石窟中大量出现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等悲惨而迷狂的艺术题材,正好反映出士人因混乱、迷茫而显出放荡的人生。

书法方面,魏晋以后任情恣性的楷书、行书流行,逐渐取代了汉朝严谨的隶书。

政治教化的束缚是极端的,为了冲破它,魏晋士人对审美的追求也不得不疯狂一些,以至于产生了对形式美的强调和对病态美的欣赏。

对美的刻意追求,外加放诞的药、酒、姿容、神貌正好构成了魏晋风度。

文章写作以骈文最盛,强调辞藻的运用。

佛像具有的是瘦削的身躯,显示出一种病态美。

士人们喜好修饰容貌。

魏晋士人由内而外,全方位摆脱各种禁锢。

另外,魏晋士人们对外在权威存在的怀疑和否定,促使他们内在人格的觉醒。

由于战争频繁,皇帝威信下降,道德的约束减弱,士人们有机会抛弃腐儒气味,冲破礼教的藩篱。

这一时期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否定独尊儒术的思想闪光。

于是,艺术成为了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自觉活动。

绘画不再属于宫廷儒术,描绘对象由圣贤、忠臣、孝子转向现实人物。

2020-2021学年枣庄市城郊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枣庄市城郊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枣庄市城郊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讫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

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的文化种子,历经流变,由狭入广,自道德而审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我们文化特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折射出时代迁移与诗学理念的复杂关系。

自汉末延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阵痛时期。

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以及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共同构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超越的主要原因。

人才选拔的标准在悄然发生变化,“德”不再是唯一的尺度,而“才”或与才华相伴的性灵之美得到重视。

这显然就是“风骨”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

“风”,指风姿、风韵和风神,用于品鉴人物的姿态和气质;“骨”,指骨相,用于赞赏人物的体格和形象。

而这种评判风骨的视角与标准一旦形成,迅速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并对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对“建安风骨”进行理论总结并提炼其美学精神的,首推南朝齐梁时代文学理论家刘勰。

众所周知,《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是从儒学古文派的视角审视文学的起源与创作。

由此出发,刘勰首先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经”的文学批评尺度。

他继承曹丕所揭橥的“文以气为主”的理念,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

刘勰以“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在时代的大脉动中突出生命的悲剧意识,进而推送出“建安风骨”这个中国诗歌美学的批评典范。

唐王李世民在平定隋末社会大动乱之后即位,逐渐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新王朝。

毫无疑问,帝国的繁盛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成为诗人自觉的追求。

《魏晋风骨》语文阅读和答案

《魏晋风骨》语文阅读和答案

《魏晋风骨》语文阅读和答案《魏晋风骨》语文阅读和答案在整个士族社会阶段,魏晋的精神风貌最为特殊。

魏晋士人的精神风骨,在从秦朝到晚清几千年间,独一无二,空前绝后。

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

孙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阮籍“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

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之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阮籍“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

这些都令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他们公然蔑视礼法,阮籍当众放言:“礼岂为我辈设也!”他们中的很多人视仕途为污秽之地,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傲慢令人吃惊:为拒做官,嵇康忍痛与山涛绝交;为拒权贵,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

《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既少年时期就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

”传统中国社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魏晋时代,南渡的士人中,流行着一种时髦的活动,叫做“清谈”。

其形式类似于现在的辩论会,人们挑选一个清幽安静的场所,比如园林重屋之中,或者山水之畔,坐在胡床之上,铺开棋子方褥,靠着斑丝隐囊,手拿麈尾(和拂尘差不多)娓娓而谈。

他们激烈地辩论人究竟该怎样活才算快乐?究竟什么样的人格才是最理想、最完美的?如何协调个体和社会、“自然”和“名教”的关系?这种辩论往往通宵达旦,数日不休。

因此,魏晋时代第一次出现了人的觉醒,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这一时期的文学,主题集中在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对死亡的思索和哀伤。

像曹氏父子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如《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

”这种对彼岸世界的思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代的士人无暇也无意顾及的。

2020年泉州现代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泉州现代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泉州现代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挺拔之姿朱以撒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

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

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

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

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光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

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

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

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

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

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

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

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

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

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

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

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

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安徽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11

安徽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11

安徽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阅卷人一、现代文阅读(35分)得分现代文阅读I陶渊明在他的“自况”文《五柳先生传》中,塑造了一位“爱读书”“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形象。

里面有一句引起颇多关注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

”读书方法方式很多,有的人看得“僵”,便对“不求甚解”非议或曲解。

其实,在另一首《移居》诗中,陶渊明还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两句,可见他对阅读,是有不同对待的。

在《管锥编》中,钱钟书专门引用了古人对此两语的释读:仇兆鳌选林云铭《挹奎楼选稿》卷二《<古文析义>序》中,有“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所谓‘甚’者,以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

《南村》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若不求‘解’,则‘义’之‘析’也何为乎?”仇兆鳌是明末清初学者,他的《杜诗详注》至今是人们倚重的杜甫诗歌注本。

他选的这篇文章作者林云铭,是明末学者。

钱钟书引号中“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后面,原文还有“后人不明此意,为卤莽者藉口”。

这位林云铭,把陶渊明两句话解析到位:“不求甚解”,就是不过分穿凿附会而失去了文章主旨;陶渊明读书当然求“解”,不然在读“奇文”时分析“疑义”干啥?钱钟书大致同意林云铭的解说,自然也包括陶渊明要表达的意思。

不过他还是借了他人句子来表达自己看法:“窃谓陶(渊明)之‘不求甚解‘如杜甫《漫成》之‘读书难字过’也;陶之‘疑义相与析‘又如杜甫《春日怀李白》之‘重与细论文’也。

”以“重与细论文”比附“疑义相与析”,看来这一句的理解,大致清楚。

对于杜甫“读书难字过”,人们的解释也颇有不同。

字面意思,即书中难识读的字,任其过去,钱钟书以此比附“不求甚解”,显然是一样看法。

可有人认为杜甫强调“无一字无来历”,怎么可以如此读书?应该作:经眼之字,难以轻易放过云云,这是往好处解说的一般读书态度。

接着前面征引的两句杜甫诗,钱钟书再引一西方学者的话:“培根论读书云:‘书有只可染指者,有宜囫囵吞者,亦有须咀嚼而消纳者’;即谓有不必求甚解者,有须细析者。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段考试题(含解析)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段考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第一学期10月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精辟地提出喜剧的对象是丑陋与错误的观点,将丑视为喜剧的基础,但他的喜剧观念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如把悲剧与喜剧形而上地对立起来,认为喜剧与悲剧有严格的界限,“喜剧不致引起痛苦”,强调喜剧的纯粹逗笑、欢乐的性质;同时,他重悲剧、轻喜剧,认为悲剧是最崇高的艺术,喜剧则等而下之。

亚氏的观点成为西方后世许多理论家、艺术家信奉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喜剧心理学角度看,喜剧的审美心理不是一味地轻松愉快,而是由紧张到松弛。

笑可以有轻松的笑、无可奈何的笑乃至撕心裂肺的笑,喜剧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复合的。

让·保尔曾指出:“喜剧性接近这样一种有形的痒感,这种痒感作为一种滑稽可笑的双音和复义震颤于痛苦与喜悦之间。

”喜剧性笑所具有的“紧张——松弛”的模式,是由作为社会生物的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及其满足过程所决定的。

人有需要就意味着他感到缺乏,当人产生需要时,肌体就会感到一种紧张,无论是人在遇到肉体的紧张或心理的紧张时,都有一种寻找解脱的欲求,希望从引起紧张的体内情境或体外情境中逃脱出来。

“笑就是摆脱紧张,重归松弛状态的一种心理对策”。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喜剧也是人类渴望摆脱制度与规范的束缚、解除紧张状态的方式。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于社会中,必然会受到种种社会制度、规范的限制和约束,人类的天性及种种需要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抑,但是,人的内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却又力求使这些本能表现出来。

因而,被压抑的本能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紧张状态会要求以间接、曲折的方式得到满足,笑正是缓解内心紧张、使人感到松弛的很好的方式。

所以,喜剧的审美效果是笑,笑是使人从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极佳方式。

但笑的情感状态仍是复合的,伟大的喜剧所引发的笑往往并不纯粹使人感到愉快,而是交织着忧郁甚至悲哀的情绪。

(全国甲卷)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全国甲卷)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甲卷)02·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咏史诗是融文学与史学特质于一体的重要诗歌体类,其创作的素材乃立足于史事。

《史记》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自然成为咏史创作取材的渊薮之一。

咏史诗人的创作结合时代特征和审美趋向,选取《史记》中的人和事,通过批判或褒扬,以寄寓抱负或针砭时弊。

在现存的文学史料中,最早的咏史诗的素材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该诗在咏史创作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班固依据此传叙写的“缇萦救父”史实,创作传体《咏史》诗,将二百字的故事,缩写为八十字的五言诗,传承了《史记》“寓论断于序事”的叙事方式和“实录”的著史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记》的传播形式和流传途径更为广泛,更便于咏史诗人从《史记》中选取适合个人创作的题材。

左思《咏史》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咏史变体即论体咏史,通过吟咏冯唐、主父偃、司马相如等人,将叙事、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抒发个人处于门阀森严时代而才华不能得到施展的痛苦和愤懑。

唐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为咏史诗增加了新的审美情趣,唐初咏史创作仍沿袭班固的《咏史》体式,叙多于咏,事大于赞。

当盛世不再,咏史诗人试图在历史往事中寻找社会成败治乱的根由,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性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性。

因此,诗人多借对《史记》中人、事的评价,来表达其与前人不同的史识和史观,一时翻案成风。

唐代晚期,还出现了以七绝为主要创作形式的咏史诗人,他们一写就是百十首,如汪遵、罗隐等。

2024年秋季普通高中高三语文11月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秋季普通高中高三语文11月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秋季普通高中高三语文11月联考试卷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些年,人工智能的算法不断完善,版本迭代更替加速,特别是它与大数据系统的对接,使得基于智能创作平台生成的“虚拟作者”大量涌现,诗文本的数量与质量迎来双线飙升。

尤其是,机器人“小冰”“小封”先后推出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万物都相爱》,加上近期新一代人工智能工具在词句分析能力方面的进化,让人领略到工具理性与自动化技术结合产生的威力。

机器人写诗现象在触发人们的惊叹之余,也开始令更多人反思文学媒介化、产业化生产所导致的问题,其聚讼的焦点便是:机器写的诗是否具备诗的自足性,仿诗、类诗属于“诗”还是“非诗”?人工智能具有永生性,它的不断通过学习趋于完美的特质,恰恰使其离“仿人类主体”的目标愈发偏远。

因为真实的写作者都不是完美的个体,他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无从被“编辑”或“优化”,故而才会痴迷于对死亡、孤独这类话题的不懈追求。

人类诗歌的一个核心母题,便是呈现人自身的精神“不完美”,比如恐惧、忧伤、愁怨,等等。

缺乏情感意识的人工智能拟造出的孤独书写、死亡意识、痛感叙事,是把人类基于体验获得的生命感性与思想灵性,固化为基于数据和概率的技术理性,因此很多作品缺乏精神感染力和审美共通感,也无法抵达非理性想象力、潜意识、直觉等需要经历命运磨砺才能顿悟的“真实”。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A.放旷高蹈哀婉幽咽(yè)B.白露萧萧慷慨唾(chuí)壶C.上马横槊提跋樵(jiāo)渔D.沉郁顿挫抉别跋(bá)文2.文中括号中选用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回荡幽寂横居然B.回响幽寂怒果然C.回响幽冷横果然D.回荡幽冷怒居然3.文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气吞山河B.柔情似水C.月黑风高D.无所不为4.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白发萧骚一卷书不觉涕泗之横集满堂花醉三千客玉箫欲歇湘江冷B.满堂花醉三干客玉箫欲歇湘江冷白发萧骚一卷书不觉涕泗之横集C.玉箫欲歇湘江冷白发萧骚一卷书不觉涕泗之横集满堂花醉三千客D.不觉涕泗之横集满堂花醉三千客玉箫欲歇湘江冷白发萧骚一卷书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政府高级官员透露,IS越来越多地使用人肉盾牌,特别是儿童,以防止联军不对拉马迪等重要区域实行空中打击。

B.由于金融市场的误导,让我们产生了错误的财富增长预期,过度投资和消费,结果背上债务,更值得身处十字路口的我们警惕。

C.选择加入SDR而非另立门户,中国对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的选择为今后在国际金融领域与欧美诸国的博弈与合作埋下了伏笔。

D.“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银幕上的英国特工詹姆斯·邦德之所以魅力十足的原因,离不开植入电影的各大奢侈品牌对他的“包装”。

【答案】1.A2.C3.D4.B5.C【解析】1.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项,唾(tuò)壶;C项,题跋,樵(qiáo)渔;D项,诀别。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回荡”:指(声音等)回响在耳边,发出回声;“回响”:指回声;反响;声音回旋激荡。

这里是想象项羽兵败的场景,叙写《垓下歌》意在突出声音回旋激荡,因此选用“回响”。

②“幽寂”:幽雅寂静,孤独寂寞,一般形容环境;“幽冷”:沉静清冷。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年4月高三模拟语文试卷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年4月高三模拟语文试卷

金华十校2024年4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向命题者致敬!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的近二分之一处,以大客船与拱桥为中心构成了全卷的矛盾焦点。

这座当时世界最伟大的木构拱桥正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桥上正上演着险中有险的惊悚大剧:占道经营的小贩们拥挤在桥头和桥的两侧,在桥上拥挤的人群里,坐轿的文官与前面两个骑马的武官相遇,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互不相让,狭路相逢勇者亦无胜。

桥左侧还有两头毛驴驮着面袋,一路穿行,行人更是无处可让。

尾随轿子后面的骑驴老者带着三个挑夫在人群中穿梭,更增添了桥上的拥堵。

在拱桥这边的尽头是一个贩夫在向孩子兜售小玩具,他不知道身后有一辆串车正疾行下坡,两个车夫前压后拽,企图减轻车辆下滑的惯性,毛驴前进的惯性使它难以自控,打着趔趄,真可谓险象环生!桥上的险情没有结束,桥下的灾难片又上演了!桥下的大客船的桅杆正要撞上这座拱桥的桥身!客船吃水很深,满载而行,透过舱门可以看到里面的男女乘客,要知道,这样的大客船在当时可载上百人啊!从高空俯瞰“事故现场”,其险境和船工的处置手段一览无遗,尤其是船顶上的一个船夫用长杆死死顶住拱桥横梁,正是这一关键性的死顶,使客船无法靠近桥洞,给其他船工留出了放下桅杆的时间。

从高空看下去,整个拱桥上下处在无序的争吵和拥挤的状态中,画家在此揭示了因社会管理失控造成的种种社会矛盾,并达到了高潮。

造成这起严重险情的直接责任者似乎是几个纤夫,他们本应该在远离桥梁的时候止步,招呼船工放下桅杆。

但真正的原因是缺乏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在纤夫距离拱桥一定距离的时候,应该有专人或标牌提醒纤夫停止拉纤、放下桅杆。

然而,这个开封城,几乎没有看到一个管理人员在进行督导。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训练(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训练(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②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

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

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

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种种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的。

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③《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武)李(陵)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

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

在这种感叹抒发中,最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④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他们唱出的都是这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

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⑤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

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并无价值。

《魏晋风度二十讲序言》阅读答案

《魏晋风度二十讲序言》阅读答案

《魏晋风度二十讲序言》阅读答案《魏晋风度二十讲序言》阅读答案①魏晋风度是个不易捉摸的概念,因而也是个纷扰不已的话题。

说简单点,是这个时代的士人们在自觉地追求活得更漂亮些。

②所谓漂亮,显然不仅仅指外在的仪表容颜,还有内在的精神情韵,表现在行事中,第一:尤其是在突然而至的变故前惶然失措,这说明缺乏坚定的自我认同能力,而容易受到外在压力的干扰,以致一挤则垮,尊严尽丧,于此当然说不上什么风度了。

因此,彼时的舆论特别看重人在生死、荣辱等关口的表现,把此境之下所流露出的从容不迫、镇定自如视为优雅和高贵之举,称之为“雅量”。

《世说新语》这部“名士教科书”专列“雅量”一门,收罗了不少此类逸事。

譬如嵇康安然弹琴,无视死亡的迫近;谢安接到淝水一役的捷报,默然无动于衷,都足以展现斯人的`翩然风姿。

唯有高贵才是美的,这是魏晋名士们的共识。

③所谓漂亮,第二点:美妙的生活姿态应该是自在、舒缓、闲适、雅致、随心、任情,而不必刻意自我约束与激励以趋附某种外在价值,尽管后者可能引人崇仰。

这与东汉士人气节、然诺、忽生死、富贵、大义、护纲常的作风显然两样。

人生除了道德,还有艺术,或许艺术更为重要。

魏晋名士们把生活艺术化了,他们热衷清谈,但不为寻求理论的成果而是享受智慧的隽永精妙;他们耽玩山水,但不为排遣失意的落寞而是体验情感的清雅高致……总之,唯有自然才是美的,这也是魏晋名士们的共识。

④所谓漂亮,还有第三点:适度的诙谐不但可以化解因生活的过于严肃所造成的拘谨、沉闷和尴尬,还可调度起沉酣中的想象力去呼应学识以作创造性发挥,散发生命的活力。

《世说新语》中记载有许多名士相互调侃机辩的事迹,这构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对谐趣的欣赏实质上是对生活情趣的推崇,这样的人显然有风度。

唯有生趣才是美的,这同样是魏晋名士们的共识。

⑤高贵、自然、生趣这些构成了魏晋风度的内涵,它最终指向的是名士们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节选自《魏晋风度二十讲·序言》)题目:1.细读全文,选取恰当的短语给这篇文章命题。

《魏晋风度》阅读题及答案

《魏晋风度》阅读题及答案

《魏晋风度》阅读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风度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究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

在这种背景下,“文的觉醒”与“人的觉醒”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

“魏晋风度”所代表的这种文化,由何晏、王弼首发其端,他们酷爱庄老,而起清谈之风;进展至“竹林七贤”时代,这一群体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

“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成、向秀和王戎等七人,他们都是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楚的认识。

然而,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才,却没有值得辅佐的明主,只好用形骸放浪、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楚,用不合事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

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详细表现为不同常人的放旷、真率与聪慧。

这种艺术的人生是自然的,是个人的真实境况与心境的流露。

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斥了无尽的忧虑恐惊和深重的哀伤。

这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

玄学是这个时期文人的思想灵魂与源泉。

他们用老庄的哲学思想说明儒家经典。

在空谈中探讨自然与人本体的关系,探求更本质的人生意义,将关注点从无能为力的政治转向了自身存在价值的争论。

《周易》《老子》和《庄子》被奉为玄学经典。

玄学给两汉以来保守腐朽的儒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中国的哲学文化领域带来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同时是魏晋名士们自我确定的剧烈自信与率性自由的外化表现。

魏晋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尝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这使他们开始转向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探究,以空灵之心端详山水自然的大道之美。

正是这种超越形的束缚的情怀,使自然山水被给予了人性化的灵性与无穷的玄趣。

“魏晋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魏晋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追溯起来,“魏晋风流”中的生死主题在东汉末就已发端,“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中出现了大量古墓、白杨一类让人想起生死的灰色意象。

《古诗十九首》中的迁逝之悲之所以有惊心动魄之效,不仅仅在于作品创作主体对时光流逝的深刻体验,还在于他们在价值失衡后表达出的孤苦无依和生命之痛。

这些确确实实是他们的亲身经历,较之理性认识.上的泛泛而谈,这种生命体验无疑要深刻得多,感人得多。

他们对日常时世、人事产生感叹,感叹生命短促、人世无常,这些构成了诗歌中的生死主题。

表面看来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却是对生命、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

魏晋的士大夫们确实厌弃了世界,但并未厌弃生命。

他们厌弃世界正是由于对生命无比的热爱和珍视。

那是一个扼杀生命的时代,热爱和珍视生命的魏晋士大夫们自然要厌弃它,所以魏晋名士们纵情山水、高蹈隐逸、率性旷达,但他们无论如何旷达,依然超脱不了死亡带来的忧惧和哀伤,正如李泽厚所说“外表尽管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的执着人生,非常痛苦,这就构成了魏晋风流内在的深刻-一面”。

因为对死亡的无比忧惧所折射出来的是对生命的强烈执着,所以魏晋时代对人生、生死的悲叹并不使人彻底灰心丧气,.反而具有一种积极的情感,催人奋发,教人进取,在生命的绝境中唱出生命赞歌的最强音。

读魏晋人的诗,最深刻动人的,是诗中充满着的对时光飘忽和人生短暂的思考与情感。

魏晋诗歌尚未能创造出唐诗宋词那样完美的抒情意象和抒情境界,它的抒情大多是直抒胸臆的表达,木质无文,而创作主体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他们所抒之情直白却不流于肤浅,能准确恰当地表现出敏感的心灵面对生死时那一份震撼人心的颤动,使得生与死以最接近原质的方式直白地表达出来,有一种令人难以回避的正面冲击力和震撼力,逼人正视、催人深思。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其感情之真、力度之大,直至今日依然能唤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是美的成就极高的时代。

这个美既是充满玄想和人文情怀的艺术美,也是率性风流、苦难悲惨的人格美。

东汉统治瓦解使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一个近400年的分裂时期。

乱世总能激活很多东西。

春秋战国催生了诸子百家的治世治国思想,而魏晋时代催生出的却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对美的极致追求;春秋战国的人们关注时事,迎合战场的需要推出新思想,魏晋士人却对战场漠不关心,躲在山林里建造自己的桃花源。

这决定了魏晋士人作为矛盾体的苦闷生活。

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使门阀士族垄断高级官职,统治集团奢侈腐化,而九品中正制又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并不是士人自寻解放,只是政局昏暗,过去苦心孤诣学来的规矩方圆,到时全无用场,倒不如放浪形骸自求真趣。

于是,人格逐渐走向清介超逸。

士人们认为若要得到逍遥,就应返回人的自然本性。

要么像陶潜那样在浑然的状态中过真性情的生活,要么像嵇康那样任性不羁地生活,如此生活为的是回避官场的污浊。

在艺术方面,北魏佛教石窟中大量出现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等悲惨而迷狂的艺术题材,正好反映出士人因混乱、迷茫而显出放荡的人生。

书法方面,魏晋以后任情恣性的楷书、行书流行,逐渐取代了汉朝严谨的隶书。

政治教化的束缚是极端的,为了冲破它,魏晋士人对审美的追求也不得不疯狂一些,以至于产生了对形式美的强调和对病态美的欣赏。

对美的刻意追求,外加放诞的药、酒、姿容、神貌正好构成了魏晋风度。

文章写作以骈文最盛,强调辞藻的运用。

佛像具有的是瘦削
的身躯,显示出一种病态美。

士人们喜好修饰容貌。

魏晋士人由内而外,全方位摆脱各种禁锢。

另外,魏晋士人们对外在权威存在的怀疑和否定,促使他们内在人格的觉醒。

由于战争频繁,皇帝威信下降,道德的约束减弱,士人们有机会抛弃腐儒气味,冲破礼教的藩篱。

这一时期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否定独尊儒术的思想闪光。

于是,艺术成为了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自觉活动。

绘画不再属于宫廷儒术,描绘对象由圣贤、忠臣、孝子转向现实人物。

儒家强调“诗言志”,而曹丕提出“诗赋欲丽”,文学走向独立,诗缘情成为诗歌的主流观念。

顾恺之认为画家与画工的不同就体现在画家“人心之达”。

人性的高度无疑决定了审美的力度。

其实,政治与现实对士人的正向促进也是有的。

政治制度中的积极方面使得魏晋士人不能将其全盘否定,士人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其中的某些成分。

钟繇的“真书”虽然打破了隶书的规矩,但依然“备尽法度”。

嵇康、向秀“室食得理”“节之以礼”的思想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求,但同时也包含着道德伦理的成分。

魏晋士人们所追求的,不是无欲无求、消极避世,而是“率性而动”拥抱世俗生活。

如果不是身处乱世,这些士人绝对都是积极有为的人才。

《魏晋士人矛盾中迸发的艺术与人格的纯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晋时代政治黑暗,士人们一方面非常苦闷地生活,另一方面却又创造出充满玄想和人文情怀的艺术美。

B.乱世总能激活很多东西。

如果春秋战国不是乱世,那么诸子百家的治世治国思想是不可能被创造出来的。

C.魏晋时期统治集团腐化,士人求公正清明而不得,这与当时腐朽的门阀制度和不合理的九品中正制有关。

D.由于读书所学与现实产生矛盾,魏晋士人们对社会现实产生了失望,于是乎感觉倒不如放浪形骸自求真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魏晋时期,政治教化束缚极端化,由于冲破了政治教化的禁锢,魏晋士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变得更疯狂一些了。

B.魏晋士人们对美刻意追求,强调形式美,甚至欣赏病态美,如写作强调辞藻的运用,佛像的身躯也很瘦削。

C.魏晋时期战争频繁,皇帝威信下降,道德的约束减弱,士人们有机会抛弃腐儒气味,冲破礼教的藩篱,内在人格逐渐觉醒。

D.绘画描绘对象由圣贤、忠臣、孝子转向现实人物,文学走向独立,诗缘情成为诗歌的主流观念,艺术表现精神的自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晋时期的士人们在调和外界和自身的矛盾的过程中,侧重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对美的极致追求,而对时事不太关心。

B.魏晋时期,艺术成为了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自觉活动,这使得诗文书画都具有自身美的价值而不只是政治的工具。

C.虽然魏晋时期的政治与现实对士人们产生了很多的不良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对士人们产生过一些正面的积极影响。

D.魏晋时期的士人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尽管只注重自然欲求和率性而动的自我表达,但依然遵守一些社会道德伦理。

1.B
歪曲原意,“乱世总能激活很多东西”和原文第一段的意思是春秋战国这种乱世有利于诸子百家的治世治国思想的产生,而不是B 项所讲的必要条件。

2.A
篡改原文,把目的说成了结果。

原文是说“为了冲破它,魏晋士人对审美的追求也不得不疯狂一些”,而不是“由于冲破了……变得更疯狂一些了”。

3.D
魏晋时期的士人们“注重自然欲求和率性而动的自我表达”不只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范围缩小,错。

据原文最后一段中从“魏晋士人们所追求的”来看,不仅仅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