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知识点

合集下载

卫星 通信

卫星  通信
卫星通信是宇宙无线电通信的形式之一。国际电信联盟(ITU)的世界无线 电行政会议(WARC)通过的规定中,确定了有关卫星通信的术语和定义。
下一页 返回
4. 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常,把以宇宙飞行体为对象的无线电通信统称为宇宙通信,但按照国 际电联的规定,它正式的名称为宇宙无线电通信。共同进行宇宙无线电 通信的一组宇宙站和地球站叫作宇宙系统,这里宇宙站是指设在地球大 气层之外的宇宙飞行体(如人造通信卫星、宇宙飞船等)或其他天体(如月 球或别的行星)上的通信站。宇宙通信有3种基本形式,如图4. 2所示, 包括: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 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4. 1. 4静止卫星通信的特点
1.静止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优势 (1)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由图4.4可见,利用静止卫星,
最大通信距离高达18 000 km,且建站费用和运行费用不因通信站之间 的距离远近及两站之间地面上的自然条件的恶劣程度而变化。这在远距 离通信时,比地面微波中继、电线、光缆、短波通信等有明显的优势。 除了国际通信外,在国内或区域通信中,尤其对边远的城市、农村和交 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卫星通信是极有效的现代通信手段。 (2)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许多其他类型的通信手段,通常只能 实现点对点通信。例如,地面微波中继线路只有干线或分支线路上的中 继站方能参与通信,不在这条线上的点无法利用它进行通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十二章网络营销实施与控制
教学目标 本章知识点及技能点 导入案例 第一节 网络营销实施管理 第二节 网络营销组织机构 第三节 网络营销风险控制 .4是静止卫星与地球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从卫星向地球引两条切线, 切线夹角为17. 320,两切点间的弧线距离为18 101 km,可见在这个卫 星电波束覆盖区内的地球站均可通过卫星实现通信。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通信工程师:卫星通信题库知识点(题库版)1、单选GPS全球定位系统由()颗卫星组网A.66B.48C.24正确答案:C2、单选关于天馈设备的主要技术要求,下面表述错误的是()A.天线的增益和天线直径与工(江南博哥)作波长之比有关B.提高天线高度,方向性及降低其反射面损耗可以降低天线噪声温度C.旋转性好是便于地球站天线更好地对准卫星.正确答案:B3、单选卫星地球站通过赤道上空约36000km的通信卫星的转发进行通信,视地球站纬度高低,其一跳的单程空间距离为72000~()km。

A、80000B、82000C、90000D、92000正确答案:A4、多选在卫星主站与基站(车)卫星链路对通完成后,卫星主站工程师可以根据基站(车)现场工程师要求将()与指定编号的()进行跳接,最终接入核心侧。

A.调制解调器B.卫星链路C.DDND.地面链路正确答案:B, D5、单选低轨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A.24小时B.2小时左右C.12小时左右正确答案:B6、单选1颗静止卫行最大通信距离为()A.1000KmB.18000kmC.覆盖全球正确答案:B7、单选传输卫星电话时通常是采用在链路中加()来克服回波的干扰。

A.DCMEB.回波抑制器C.扰码器D.均衡器正确答案:B8、名词解释卫星移动通信正确答案: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

该系统一般由通信卫星、关口地球站、控制中心以及移动终端组成。

9、单选天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

A.对准卫星B.能量的转换C.发射信号D.接收信号正确答案:B10、单选为达到标准站射频能量扩散指标,必须在地球站的电路中加入能量扩散信号.能量扩散信号一般为()A.方波B.三角波C.尖锐脉冲正确答案:B11、单选在VipersAt系统中,利用PC进行远端站comtech570调制解调器参数设置时,在vipersAtconfig设置中,Unitrole项设为()。

2024年航空航天行业卫星通信技术培训资料

2024年航空航天行业卫星通信技术培训资料

欧洲空间局通信 卫星项目
欧洲空间局的通信卫 星项目是一个致力于 提供全球通信服务的 重要工程。通过先进 的卫星技术,这个项 目实现了跨越国界的 通信连接,为全球的 信息交流和互动提供 了重要支持。该项目 的成功运作也为卫星 通信技术领域带来了 许多创新和应用。
SpaceX星链计划
全球互联网 覆盖
重要性强调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01 技术发展方向 02 应用领域拓展
03
感谢致辞
单位感谢
编写单位 支持单位
个人感谢
编写人员 支持人员
问题互动环节
在这个环节,我们将 提出一些关于卫星通 信技术的问题,让参 与者展开讨论,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和交流。 通过互动讨论,我们 可以共同探讨问题, 促进学习和交流的效 果。
推动全球通信进步
03 合作成果
打造通信新未来
结语
通过以上实战案例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国 家和机构在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的探索和应用。随 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合作的深化,卫星通信将在 未来发展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为全球信息传 输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
● 06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本资料总结
涵盖的内容 和知识点
地球同步轨 道
特点及应用
极地轨道
特点及应用
低地球轨道
特点及应用
卫星通信系统组成
01 地面站
功能和作用
02 卫星
种类和特点
03 用户终端设备
常见设备类型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1960s
首颗通信卫星上天
1980s
数字卫星通信技术出现
2000s
高性能通信卫星应用广泛
2020s
卫星通信技术不断创新

现代通信技术3(卫星通信)课件ppt

现代通信技术3(卫星通信)课件ppt

卫星轨道类型及特点
地球同步轨道(GEO)
低地球轨道(LEO)
卫星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相对地面位置固定,适合大范围覆盖 和连续通信。
卫星运行轨道离地面较近,通信时延 小,但覆盖区域有限,需要多个卫星 组成星座才能实现全球覆盖。
中地球轨道(MEO)
卫星运行周期较地球自转周期长,但 较低轨道高,可实现全球覆盖和较好 的通信性能。
包括卫星轨道、频段、调制方式等基本概 念和原理。
详细介绍了卫星、地球站、控制系统等组 成部分及其功能。
卫星通信链路分析
卫星通信网络与协议
对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以及整个通信链路 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讲解了卫星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协议体系 以及关键技术。
新型卫星通信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高通量卫星通信技术
解密算法原理
加密算法实现
解密算法实现
解释与加密算法相对应 的解密算法原理。
详细阐述加密算法的实 现过程,包括密钥生成、
加密解密流程等。
详细阐述解密算法的实 现过程,包括密钥管理、
解密流程等。
可靠性保障策略制定和实施过程
制定可靠性保障策略
根据卫星通信网络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 的可靠性保障策略。
实施可靠性保障措施
行业应用前景拓展思考
海上通信领域
卫星通信技术可实现海上船舶与陆地之间 的实时通信,提高海上运输的安全性和效
率。
A 航空航天领域
卫星通信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飞机导航、无
人机遥控等。
B
C
D
偏远地区通信覆盖
卫星通信技术可解决偏远地区的通信覆盖 问题,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的通信服务。
应急通信领域

GPS系统应用基础必学知识点

GPS系统应用基础必学知识点

GPS系统应用基础必学知识点1. GPS的原理:GPS系统由一组在地球上运行的卫星和接收器组成。

卫星传输位置和时间信息,接收器收集卫星信号并计算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进而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2. GPS的基本结构:GPS系统由24颗工作卫星、地球上的控制站和用户接收器组成。

每颗卫星都维持精确的轨道,通过射频信号与控制站保持通信。

3. GPS的工作原理:GPS接收器通过接收来自至少4颗卫星的信号,并计算出与每颗卫星的距离,利用三角测量原理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接收器还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来确定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4. GPS的定位精度:GPS的定位精度取决于接收器的技术水平和接收到的卫星数量。

较高级别的GPS接收器通常具有更高的精度,同时接收到的卫星数量也影响精度。

5. GPS的应用:GPS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导航、车辆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户外活动、勘测和地图制作等领域。

它还被用于船舶导航、农业、气象预报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6. GPS接收器的选择:在选择GPS接收器时,需要考虑接收器的性能、价格和所需的功能。

接收器可以有不同的定位精度、屏幕大小、电池寿命和导航功能等。

7. GPS错误和修正:GPS定位可能受到信号阻塞、多径效应、大气延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定位误差。

为了减少这些误差,需要进行误差修正,如差分GPS技术和增强型GPS技术。

8. GPS的未来发展:GPS技术在不断发展,包括提高精度、增加卫星数量、增强导航功能和对农业、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与其他导航系统的整合也是未来的趋势。

卫星通信知识点

卫星通信知识点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终极辗转发或发射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特点:它覆盖面积大、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通信频带宽、容量大、机动灵活,因而在国际和国内通信领域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通信手段)卫星通信系统:由空间分系统、通信地球站、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监控管理分系统四大功能部分组成。

(①跟踪遥测及指令系统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控制其准确进入静止轨道上的指定位置,并对在轨卫星的轨道位置及姿态进行监视和校正。

②监控管理分系统对在轨卫星的通信性能及参数进行业务开通前的监测和业务开通后的例行监测和控制,以便保证通信卫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

③空间分系统指通信卫星)卫星转发器:装在卫星上的收、发系统称为转发器,作用是接受由各地面站发来的信号,经变换频率和放大后,再发给各收端站。

它主要是由天线、接收设备、发射设备和双工器组成。

(主要的功能收到地面发来的信号(上行信号)后,进行低噪声发大,然后混频,混频后的信号再进行功率放大,然后发射回地面(下行信号)。

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频率是不同的,这是为了避免在卫星天线中产生同频率信号干扰)卫星通信频率选择中考虑的损耗(电波传播的特点)工作频段的选择主要考虑电离层的反射、吸收;对流层的吸收、散射损耗等因数与频率的关系。

常用波段:L波段(1.6/1.5GHz)C波段(6.0/4.0GHz )Ku波段(14.0/12.0GHz 14.0/11.0GHz)Ka波段30/20GHz)一般工作频率选择在1-10GHz,最理想为4-6GHz。

考虑的传播损耗:1.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2.大气损耗(对流层的影响和电离层的影响)3.移动卫星通信电波的衰落现象(多径传播和多径衰落)4.多普勒频移(由于通信双方相对位置在移动时,由多普勒效应引起的附加频移)同步卫星:如果卫星的轨道是圆形且在赤道轨道上,卫星离地面约35860km时,其飞行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则从地面上任何一点看去,卫星都是相对静止的,这种对地静止的同步卫星简称为静止卫星。

初中卫星知识点整理

初中卫星知识点整理

初中卫星知识点整理卫星是由人造的飞行器组成的天体,主要用于航天技术和通信传输。

卫星通常分为不同类型,包括地球观测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等。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与卫星相关的基础知识点。

本文将主要介绍关于卫星的定义、分类、应用以及对地球观测卫星的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卫星。

卫星是由人类制造并发射到地球轨道上的人造飞行器,用于执行各种任务。

通常,卫星是由一颗或多颗人造卫星的组合体组成的。

卫星的主要特点包括不受地球引力影响的自由飞行、不需要人类进行操作以及通过广播或其他形式进行信息交流。

卫星通常根据其用途和任务分为不同类型。

其中,地球观测卫星主要用于收集、传输和分析地球表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气象、农业、环境监测、地质勘探等领域。

通信卫星用于在不同地点之间传递信息,它们可以实现长距离的通讯并具有更大的带宽和数据传输速度。

导航卫星则用于确定地球上的位置和导航方向,它们可以帮助司机导航、飞行员导航以及海上航行员确定船只位置。

在地球观测卫星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卫星和相关技术。

首先是“遥感”技术,它是通过卫星或者其他远程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过程。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监测环境变化、气象预测以及资源管理。

常见的地球观测卫星有“风云”系列卫星用于气象观测、LANDSAT系列卫星用于陆地观测以及“环境卫星”用于环境监测等。

另一个重要的地球观测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的轨道与地球自转的速度保持一致,使得卫星在同一地点上空的时间保持不变。

这种轨道可以确保卫星持续观测同一地区,对于气象、环境等领域的研究非常有用。

一些常见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包括“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和“可见光地球同步卫星”。

此外,卫星的应用还延伸到其他领域,例如军事、科研和应急救援等。

在军事方面,卫星可以提供情报、监视和通信等功能。

在科学研究方面,卫星可以帮助天文学家观测宇宙,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在应急救援方面,卫星可以提供灾害监测和救援支持,例如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和救援行动。

卫星通信波束的知识点总结

卫星通信波束的知识点总结

卫星通信波束的知识点总结卫星通信技术是指利用卫星作为中继器传输通信信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服务。

而卫星通信波束是指卫星天线所发射或接收的信号束。

通过卫星通信波束,可以实现更高效的信号覆盖和传输。

本文将详细介绍卫星通信波束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一、概念卫星通信波束是指从卫星天线发射或接收的一束具有特定方向性和功率特性的电磁波。

卫星通信波束通常会根据通信需求和天线性能在空间中形成一个狭窄的波束,从而实现信号的精确覆盖和传输。

卫星通信波束可以分为宽波束和窄波束两种。

宽波束指的是覆盖范围广,传播距离远的通信波束;窄波束指的是覆盖范围窄,传播距离近的通信波束。

不同类型的卫星通信波束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二、分类根据卫星通信波束的覆盖区域和应用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全球波束和区域波束两种。

1. 全球波束全球波束是指具有全球通信覆盖能力的通信波束。

通过全球波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服务,满足全球化通信需求。

全球波束通常会采用宽波束的设计,以实现对较大范围的地面通信站进行信号覆盖和传输。

2. 区域波束区域波束是指具有特定区域通信覆盖能力的通信波束。

通过区域波束,可以实现对特定地区范围内的通信服务,满足区域化通信需求。

区域波束通常会采用窄波束的设计,以实现对特定区域内的地面通信站进行精确的信号覆盖和传输。

三、特点卫星通信波束具有以下特点:1. 方向性卫星通信波束具有明确的传输方向和覆盖范围,可以根据通信需求进行精确定向传输,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和质量。

2. 高效性卫星通信波束可以实现精确的信号覆盖和传输,提高了通信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和传输速率,适应了各种复杂通信环境下的需求。

3. 灵活性卫星通信波束可以根据不同通信需求进行调整和变换,满足全球范围内的通信服务和区域范围内的通信需求。

4. 可控性卫星通信波束可以根据卫星天线的控制系统进行精确控制和调整,实现对信号传输的动态管理和优化。

四、应用卫星通信波束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卫星通讯知识点归纳总结

卫星通讯知识点归纳总结

卫星通讯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卫星通讯基础知识1.卫星通讯的概念卫星通讯是利用卫星作为信号中继站,进行远距离通讯的一种通讯方式。

通过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讯覆盖,能够跨越地面的地理障碍,适用于广域通信、广播、电视等多种通讯应用。

2.卫星通讯的原理卫星通讯是通过地面站发射信号到卫星,再由卫星转发信号到目标地点的过程。

具体而言,地面站发射的信号经过天线传输到卫星上,再由卫星的转发器转发到另一地面站或用户终端,实现通讯目的。

3.卫星通讯的组成卫星通讯系统包括地面站、卫星和用户终端三部分。

地面站通过地面设备和天线发射信号到卫星,卫星通过天线接收地面信号并转发到另一地面站或用户终端。

二、卫星通讯技术1.卫星通讯的频段卫星通讯利用的频段主要包括C波段、Ku波段和Ka波段等。

C波段通讯距离远,穿透能力强,适用于卫星广播、远程通讯等;Ku波段通讯带宽大,传输速率快,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互联网接入等;Ka波段通讯频率高,传输速率更快,适用于高清视频传输、卫星移动通信等。

2.卫星通讯的调制技术卫星通讯采用的调制技术主要包括AM、FM、PM等模拟调制技术,以及BPSK、QPSK、8PSK等数字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增加传输速率、提高频谱利用率等。

3.卫星通讯的编码技术卫星通讯采用的编码技术主要包括差分编码、卷积编码、交织编码、纠错编码等。

编码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减小误码率,提高通讯质量。

4.卫星通讯的多址技术卫星通讯中的多址技术包括FDMA、TDMA、CDMA等。

FDMA将频段分成不同的信道,每个信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TDMA将时间分成不同的时隙,不同用户在不同的时隙传输;CDMA利用不同码型区分用户,提高频谱利用率。

5.卫星通讯的跟踪技术卫星通讯中的跟踪技术包括天线跟踪、频率跟踪、星上时钟跟踪等。

跟踪技术可以确保地面站和卫星之间的通讯连续性,减小信号衰减和误差。

6.卫星通讯的天线技术卫星通讯中的天线技术主要包括馈源天线、反射天线、相控阵天线等。

卫星通信知识点总结

卫星通信知识点总结

卫星通信知识点总结一、卫星通信系统概述卫星通信是通过人造卫星作为中继器进行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优点是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适用于远距离通信和偏远地区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由地面站、卫星和用户终端组成,地面站与用户终端间通过卫星进行数据传输。

二、卫星通信工作原理卫星通信系统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地面站的发送和接收过程、卫星的中继传输过程、用户终端的接收和发送过程。

地面站发送的信号经过卫星中继后到达指定的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发送的信号也通过卫星中继后到达地面站。

三、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卫星通信系统主要分为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系统(GEO)、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LEO/MEO)和其他非地球轨道卫星系统。

GEO卫星通信系统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互联网接入等广泛覆盖通信需求,而LEO/MEO卫星通信系统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等特定领域。

四、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1. 卫星轨道技术卫星轨道技术是卫星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根据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卫星轨道,包括地球静止轨道(GEO)、中低轨轨道(LEO/MEO)等。

2. 卫星天线技术卫星天线技术涉及卫星天线的设计、优化和部署,包括指向性天线、平面天线、阵列天线等不同类型,以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

3. 卫星通信链接技术卫星通信链接技术主要包括上行链路、中继链路和下行链路,涉及调制解调、多址接入、信道编解码等关键技术。

4. 卫星通信网络技术卫星通信网络技术包括卫星网的设计、优化和管理,通过地面站和用户终端间的通信连接,在实现卫星覆盖范围内的各种通信需求。

5. 卫星通信安全技术卫星通信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用户认证、通信链路保护等技术,保障卫星通信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五、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卫星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军事通信、航空航天、海洋监测、移动通信、救援通信等领域,为人类的通信需求提供了便利。

总结: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其应用范围广泛,技术含量高,对于地理位置偏僻,通信需求大的地区尤为重要。

物理必修二卫星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二卫星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二卫星知识点总结一、卫星的基本原理1. 牛顿力学中的卫星运动根据牛顿力学,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其运动轨迹可近似看作是地球的球面上绕地球跑动的小点。

2. 卫星的发射和定轨卫星的发射是通过火箭将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首先是火箭的垂直起飞,之后火箭会逐渐倾斜,并加速到达速度较快后,火箭会将卫星送入轨道。

二、卫星的轨道1. 地球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是指卫星的周期正好是地球自转的周期,使卫星的相对地球位置保持不变,适合用于气象卫星和通信卫星。

2. 地球绕轨道地球绕轨道是卫星运行地球上方的轨道,卫星绕地球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近,因此卫星相对地面的位置不断变化,适合用于导航卫星和地球观测卫星。

三、卫星的运行轨迹1. 地球静止卫星地球静止卫星是指卫星绕地球正好是地球自转周期的轨道,因此卫星在地面上方相对位置保持不变,适合用于通信和气象观测。

2. 地球近地轨道卫星地球近地轨道卫星是指卫星绕地球的轨道高度较低,适合用于地球观测和导航系统。

四、卫星的通信1. 通信卫星通信卫星是指用于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通信传输的卫星,它们可以接收地面的信号并转发到目标地区。

2. 信号传输卫星的信号传输是通过卫星上的接收天线将地面信号接收并转发到目标地点,是一种非常便捷和可靠的通信方式。

五、气象卫星1. 气象卫星的用途气象卫星用于观测地球大气层的情况,包括云层、气压、温度等信息,以便进行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

2. 卫星观测数据卫星观测数据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地球大气层的信息,包括空气质量、气象情况等,对气象预测和天气灾害预警有着重要作用。

六、其他应用1. 导航卫星导航卫星用于提供精准的导航和定位服务,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2. 地球观测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用于观测地球表面的各种情况,包括地形、植被、陆地等信息,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调查有着重要作用。

总结卫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通信、导航、气象观测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卫星通讯知识点总结大全

卫星通讯知识点总结大全

卫星通讯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卫星通讯的概念卫星通信是指通过卫星作为中继器,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通信传输,包括声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的交换。

卫星通信系统包括地面站、卫星和用户终端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完成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二、卫星通讯的原理1. 发射和接收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发射和接收两个过程。

发射端将要传输的信息通过天线发射到卫星上,卫星再将信号转发到接收端,接收端通过天线接收到信号。

2. 中继卫星是作为信息传输的中继器,接收到的信号再通过卫星转发到另一个地方的接收端,从而实现远距离的通信传输。

3. 多路复用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信号合并成一个信号进行传输,接收端再通过解复用技术将信号还原为原来的多个信号。

三、卫星通讯的分类1. 通信卫星通信卫星是专门用于通信传输的卫星,根据轨道的不同可以分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非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2. 导航卫星导航卫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目前比较知名的导航卫星系统包括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3. 气象卫星气象卫星用于气象观测和预报,通过卫星传输气象图像和数据,帮助人们了解天气变化并进行应对。

四、卫星通讯的优势1. 覆盖范围广卫星通信可以覆盖地面上很广泛的范围,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海洋中,常规通信方式难以覆盖的地区。

2. 传输距离远卫星通信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通信传输,无需铺设大量的通信线路,节省了成本。

3. 抗干扰能力强卫星通信系统的天线设备对外部干扰的抗干扰能力较强,通信质量相对稳定。

4. 运营成本低一些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空间资源共享,降低了运营成本,对于那些需要低成本的应用场景比较适合。

五、卫星通讯的技术要点1. 大功率射频通信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射频通信是其核心技术,需要大功率的发射设备和高灵敏度的接收设备,以保证通信质量。

2. 天线设计卫星通讯系统中的天线设计对于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至关重要,需要考虑到方向性、增益、波束宽度等参数。

航空卫星知识点总结

航空卫星知识点总结

航空卫星知识点总结一、航空卫星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功能,航空卫星可以分为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和监测卫星等几种类型。

1. 通信卫星通信卫星是最常见的一种航空卫星,它们主要用于提供广域、长距离的通信服务。

通信卫星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根据不同的运行轨道可以划分为静止轨道(GEO)、中轨道(MEO)和低轨道(LEO)通信卫星。

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固定、广域的通信覆盖,如国际长途电话、广播电视等;中轨道通信卫星则主要用于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如卫星电话、移动卫星通信等;低轨道通信卫星则主要用于提供高速互联网通信,如卫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

2. 导航卫星导航卫星是用于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的航空卫星,目前最常见的导航卫星系统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

导航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卫星导航信号,为飞机、船只、汽车等运输工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3. 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是用于收集和传输地球大气层的气象信息的航空卫星,它们主要用于预报天气、监测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等。

气象卫星主要包括静止轨道和极轨道气象卫星,它们可以通过红外线、微波和可见光等不同的传感器来观测大气、云层、地表和海洋等不同环境。

4. 监测卫星监测卫星是用于监测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信息的航空卫星,它们主要用于监测环境污染、资源勘探、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等。

监测卫星可以通过雷达、红外线、光学和微波等不同的传感器来观测地表、海洋和大气等不同环境,为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二、航空卫星的运行原理航空卫星是通过在地球大气层以上的空间运行来提供服务的,它们的运行主要依靠地心引力、动量守恒和轨道控制等基本原理。

1. 地心引力地心引力是航空卫星运行的基本力量之一,它决定了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轨迹和速度。

根据开普勒定律,航空卫星在圆轨道上的角动量守恒,它的轨道速度和半径呈反比关系,而在椭圆轨道上的角动量守恒,它的轨道速度和近地点、远地点的距离呈正比关系。

卫星航天知识点归纳总结

卫星航天知识点归纳总结

卫星航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卫星的基本概念1. 卫星是指绕地球等行星运行的天体,也可以是绕其他星球运行的天体,是太空中的人造或天然天体。

2. 卫星可以分为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两种,天然卫星是天体自身所具有的卫星,比如月球,而人造卫星是人类利用航天技术送入空间轨道的卫星。

3. 卫星的运行轨道可以分为地球同步轨道、绕地球极轨道、绕地球近地轨道等不同类型的轨道。

4. 卫星的应用领域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等各种类型。

二、卫星的发展历史1.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国际旅行卫星第一枚卫星,成功卫星C001型人造卫星。

2. 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

3. 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苏联相继发射了大规模的地球观测卫星,为地质勘探、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4. 21世纪初,中国成功发射了自己的导航卫星系统,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独立导航卫星系统的国家。

5. 未来,卫星技术将继续发展,包括月球、火星、木星等其他星球的探测卫星也将陆续发射。

三、卫星的应用领域1. 通信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卫星通信业务,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包括卫星电话、卫星电视、卫星互联网等。

2. 导航卫星:通过导航卫星系统可以实现航空、海运、车辆等各种交通工具的精准定位和导航。

3. 气象卫星:用于监测天气变化、预测气象灾害、气象科学研究等领域。

4. 地球观测卫星:用于地质勘探、环境保护、农业监测、城市规划等各种领域,可以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5. 科学探测卫星:用于探测星球、宇宙空间、太阳等各种科学研究领域。

6. 军事卫星:用于军事通信、情报侦察、导航等用途,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四、卫星的发射技术1. 火箭发射:是目前最主要的卫星发射技术,包括一次性火箭和多级火箭两种类型。

2. 载人航天:是指将宇航员送入空间轨道执行任务,包括载人飞船和空间站两种形式。

3. 卫星发射基地:包括肯尼迪航天中心、白宫航天中心等在内的数十个国际重要发射基地。

卫星航天知识点总结

卫星航天知识点总结

卫星航天知识点总结一、卫星航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卫星航天是指利用卫星作为运载工具,进行太空探测、导航、通信、地球观测和科学研究等各种活动的一门技术和学科。

卫星按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科学探测卫星等。

1. 通信卫星通信卫星主要用于实现地面通信的全球化,通过卫星和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实现长距离、多频段、大容量的通信功能。

2. 导航卫星导航卫星用于提供全球定位系统(GPS)、伽利略导航系统等,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三维定位、速度测量和时间同步。

3. 地球观测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用于从空间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气象等多种数据,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等提供技术支持。

4. 科学探测卫星科学探测卫星利用卫星技术进行太空科学研究,包括天文观测、太空探测、地球科学等领域,是太空探索的重要手段。

二、卫星航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卫星航天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技术、载荷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1. 早期发展阶段卫星航天的起步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国先后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

此后,各国相继发射了通信、气象、导航和科学研究卫星,开创了卫星应用的新纪元。

2. 技术突破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卫星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包括通信、导航和地球观测卫星的发展。

这一时期,通信卫星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导航卫星系统实现了全球覆盖,地球观测卫星的分辨率和数据传输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应用拓展阶段21世纪以来,卫星航天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包括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灾害预警、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此外,卫星航天还在太空科学研究、人类登月计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卫星航天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1. 发射技术卫星的发射是卫星航天的首要环节,需要具备可靠的火箭技术和发射系统,包括发射场地、运载火箭、载荷分离和轨道定位等。

2. 轨道控制技术卫星的轨道控制是卫星航天的核心技术之一,包括轨道参数的确定、轨道调整和轨道导航等,确保卫星在轨道上的稳定运行。

终于弄懂卫星通信频率为什么那么高了!

终于弄懂卫星通信频率为什么那么高了!

终于弄懂卫星通信频率为什么那么高了!犹记当年,高中老师说过这个知识点:★FM调频广播的频率是88~108MHz,覆盖范围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无线通信蜂窝网络的频率是400MHz~ 3GHz覆盖范围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WiFi 网络的的通信频率是2.4~2.5GHz 和5.2~5.8GHz 覆盖范围从几米到几百米★卫星的通信频率 5GHz~40GHz 通信距离为3.6万千米从上面几张图可以知道,电磁波频率越低,在空气中自由传播的距离就越远。

那为什么卫星离地面那么远,却不采用低频通信?为什么通信频率高达5GHz~40GHz 却可以传输这么远的距离(3.6万千米)?要解释这个疑问,我们需要理解5个方面的知识。

1)地球大气电离层电离层(Ionosphere)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

电离层从离地面约50公里开始一直伸展到约1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高层大气空域,其中存在相当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使无线电波改变传播速度,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产生极化面的旋转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

长波(B)、中波(C),直接被电离层吸收,只能通过地面波传播;短波(D)可以被电离层反射,只能在电离层以下的大气内部传播;微波(A)不被电离层所影响,可以直接穿透电离层。

所以,卫星通信必须采用微波频段以上频率的信号,才能实现星地通信。

2)电磁波的自由空间衰减电磁波在穿透任何介质时都会有损耗,所以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的时候一样会有损耗的存在。

电磁波在大气自由空间中的传输损耗和电磁波的频率及传输距离成正比,公式如下看到这里,我猜你心中一定在想:看吧,确实是频率越高,空间损耗越大,我的理解没有错误,但是卫星为什么还要采用5GHz以上的频率通信呢?别着急,让我们继续看下去,第3个知识点将为你解答疑惑。

3)无线通信接收功率链路计算我们都知道,一个完整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有,发射机,发射天线,传播介质,接收天线,接收机。

那么,接收机最终能够收到多少有用信号就取决于它之前的四个单元。

卫星通信复习

卫星通信复习

第一章卫星通信概述知识点1.卫星通信的概念?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Eg:有卫星参与的通信就是卫星通信(错)(!卫星通信最终要实现地球站之间的通信)2 .卫星通信上下行链路概念?以及上下行链路使用频率的表示方式?上行链路:从地球站发射信号到通信卫星所经过的通信路径下行链路:通信卫星将信号转发到其他(另一)地球站的通信路径表示方式:6Ghz(上行频率)/4Ghz(下行频率)3 .静止轨道卫星的概念?,高度?,微波传播的时延(单程和双程)?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球表面上的任一点,卫星的位置保持固定不变高度:距地面高度为35860公里微波传输时延(传输时延较大):单程0.27s,双程0.54s4 .日凌中断和日蚀中断产生的原因、时间以及应对的策略?日凌中断日蚀中断产生原因卫星、太阳和地球站接收天线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噪声进入接收天线,造成通信中断卫星运行到地球的阴影面,太阳能电池板无法充电,而星载蓄电池只能维持卫星自转,不能支持转发器工作产生时间每年春分前和秋分前后的6天左右,每年两次,每次约3~6天每年春分前秋分前23天开始,于春分前秋分后23天结束,每次持续时间约10分钟,完全日蚀最长持续72分钟应对策略“避让”、“换星”大容量蓄电池5.为什么地球同步卫星在高纬度地区通信效果不如低纬度地区?PPT高纬度地区地面地形(复杂);地球表面杂波;两极地区接收天线仰角太小(需要极地轨道卫星辅助)6.地球站的总体框图?及其各部分的作用?地球站总体框图:书p8图1-6(/PPT)各部分作用:(1)天馈设备——将发射机送来的射频信号经天线向卫星方向辐射,同时它又接收卫星转发的信号送往接收机(2)发射机——将已调制的中频信号,经上变频器变换为射频信号,并放大到一定的电平,经馈线送至天线向卫星发射(3)接收机——从噪声中接收来自卫星的有用信号,经下变频器变换为中频信号,送至解调器(4)信道终端设备:将用户终端送来的信息加以处理,成为基带信号,对中频进行调制,同时对接收的中频已调信号进行解调以及进行与发端相反的处理,输出基带信号送往用户终端(5)天线跟踪设备:校正地球站天线的方位和仰角,以便使天线对准卫星(6)电源设备:供应站内全部设备所需的电能7.衡量地球站发射性能的指标?衡量地球站的接收性能的指标?总体性能指标:工作频段;天线口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发射性能接收品质因数;——接收性能偏轴辐射功率密度的限制。

通信技术《卫星通信的多址方式知识点课件》

通信技术《卫星通信的多址方式知识点课件》
〔FDMA〕 时分多址〔TDMA〕 空分多址〔SDMA〕 码分多址〔CDMA〕
第一页,共三页。
726 卫星通信的主要应用
〔1〕VSAT卫星通信系统
〔2〕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铱〞系统和我美国国经L营or卫al星Q通ua信l-业co务mm
卫星业务公司的全球星系统。 的电信运营商主要是卫
第二页,共三页。
内容总结
725 卫星通信多址方式。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铱〞系统和美国Loral Qual-comm卫星业 务公司的全球星系统。〔4〕全球导航卫星系统。①GPS系统、②GLONASS系统、③北斗系 统。我国经营卫星通信业务的电信运营商主要是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具体业务包括卫星移 动通信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和卫星转发器出租及出售业务
〔3〕直播卫星系统
星通信集团公司,具体 业务包括卫星移动通信
“中卫1号〞、“鑫诺1号〞、“鑫业诺务3、号卫〞星、国“际中专星线6业B
〞和“中星9号〞等在轨卫星和“务鑫和诺卫4号星〞转发、器“出鑫租诺及5号 〞、“鑫诺6号〞等多颗在建卫星出资售源业。务。
〔4〕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①GPS系统、②GLONASS系统、③北斗系统
第三页,共三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1.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破,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

它是宇宙通信形式之一。

2.卫星通信的特点:①覆盖面积大, 通信距离远。

一颗静止卫星可最大覆盖地球表面三分之一, 三颗同步卫星可覆盖除两极外的全球表面, 从而实现全球通信。

②设站灵活, 容易实现多址通信。

③通信容量大, 传送的业务类型多。

④卫星通信一般为恒参信道, 信道特性稳定。

⑤电路使用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⑥建站快, 投资省。

3.卫星通信的缺点:①卫星要求严格,要求有高可靠性、长寿命。

②通信地球站设备较复杂、庞大。

③存在日凌和星蚀现象。

④卫星传输信号有延迟4.非同步卫星系统按轨道分:1)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LEO),如极轨道卫星, 当卫星通过赤道上空时卫星间的距离最大, 此时须多开放一些小区; 当卫星通过两极时, 卫星间的距离变小, 这时会出现小区重叠, 在切换时要关闭一些小区。

2)中轨道卫星通信系统(MEO)3)同步(静止)卫星通信系统(GEO):当卫星的运行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其高度大约为35800 km 时,它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5.地球卫星轨道分为:赤道轨道,极轨道,倾斜轨道。

6.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卫星,地球站,跟走遥测及指令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

7.地球站的组成:天馈设备,收信机,发信机,终端设备,天线跟踪设备,以及电源设备。

8.基本工作原理:当甲地一些用户要与乙地的某些用户通话时, 甲地首先要把本站的信号组成基带信号, 经过调制器变换为中频信号(70 MHz), 再经上变频变为微波信号, 经高功放放大后, 由天线发向卫星(上行线)。

卫星收到地面站的上行信号,经放大处理, 变换为下行的微波信号。

9.影响同步卫星通信的因素:1)摄动:在空中运行的卫星, 受到来自地球、太阳、月亮的引力以及地球形状不均匀, 太阳辐射压力等影响, 使卫星运行轨道偏离预定理想轨道, 这种现象称为摄动。

2)轨道平面倾斜效应3)星蚀与日凌中断4)卫星姿态的保持与控制10.同步卫星通信卫星的组成:控制分系统,通信分系统,遥测指令分系统,电源分系统,温控分系统。

11.天线类型(按其覆盖面大小分):1)球波束天线: 覆盖地球表面面积最大。

一般可达地球表面的1/3。

2)覆形波束天线(区域波束天线): 覆盖的地球通信区域为一特定的区域, 如为一个国家国土等。

3)半球波束天线: 是球波束天线覆盖的1/2。

4)点波束天线: 此波束很窄, 覆盖地面某一限定的小区。

12.卫星通信的工作频段:1~10GHZ范围内较为适宜,而且最理想的频段是4~6GHZ附近。

第2章1.窄带调频:NBFM 宽带调频:WBFM2.调频波带宽公式(模拟):BFM=2(mf+1)fm=2(Δfp+fm)3.CSSB/AM压扩单边带调幅概念:压扩器是由在卫星通信发射端的“压缩器”和接收端的“扩展器”组成。

原理:如果一个36MHz带宽的转发器能容纳一个携带1100条话路的FDM/FM/FDMA载波,则在采用压扩器后。

可使36MHz的转发器容纳2100条活路。

另外,如果在转发器中可利用过频偏传输.则该转发器的容量还可进一步增至2900条话路。

4.CSSSB/AM/FDMA与FDM/FM/FDMA的不同:前者制式的卫星转发器的容量并不随着多址而减少。

5.QPSK解调方式:同步解调,非同步解调。

6.MSK调制与QPSK调制的区别:QPSK产生的相位模糊可以用DQPSK调制方式的 180(度)的载波相位变化消除,但不能改变其相位不连续;MSK(最小移频键控)就是相位连续频移键控的一个特殊情况。

第3章1.多址技术分类:1)频分多址(FDMA):是指按地面站分配的射频不同来区别地球站的站址, 使各地球站的地址频率, 在卫星转发器频带内不发生重叠, 而且还要留有保护频带。

2)时分多址(TDMA):就是指用时间的间隙来区别地球的站址,各地球站的信号只在规定的时隙通过卫星转发器。

3)码分多址(CDMA):就是用码型来区别地球站站址。

采用扩频技术。

4)空分多址(SDMA):以卫星天线指向地面的波束来区别站址的。

2.信道分配技术:1)预分配(PA)方式:在通信前分配好的。

当有的信到业务量增加是,他们的信道会不够使用,发生业务量损失。

反之,有的站间业务量变小时,它们所分得的信道又会有一部分析之不用而造成浪费,从而降低了信道利用率。

2)按需分配(DA)方式。

:按需要申请。

3.SCPC(每载波单路)/FDMA 方式:这种方式用在小容量卫星通信系统中, 它的含义是每站路一个载波, 所以又称为单路单载波;PCM/TDM/PSK/FDMA方式:这种方式是先把话音进行PCM 编码(64 kb/s), 然后进行多路复用, 变为PDH(准同步数字系列)系列的数字信号(或者SDH (同步数字系列)系列数字信号), 再进行相移键控, 最后进行FDMA, 根据载波频率不同来区别站址,现在我国广泛采用的综合性的数字卫星通信系统IDR就属于这种类型的FDMA方式。

4.非线性放大器对信号的影响:(1)交调干扰:交调干扰是转移特性的3(或5)次方项产生的交调成份。

;(2)信号频谱扩展;(3)信号抑制现象:解决方法:必须对大站的功率加以适当限制,否则将会严重地影响小站正常工作。

;(4)调制变换。

5.减少交调产物的方法:(1)控制各载波中心频率的间隔,合理分配不同幅度、不同容量的载波位置。

(2)加能量扩散信号。

(3)对上行线路的载波功率进行控制以及合理地选择行波管的工作点。

6.TDMA特点:(1)这种通信方式是属于“间歇”通信形式,而不同于一般的连续通信。

(2)TDMA 方式是一种无交调多址联接方式。

(3)TDMA通信是一种数字通信。

7.PCM30/32路制式(数字基群或一次群。

)基群帧结构如图所示,共由32路组成,其中30路用来传输用户话语,2路用作勤务。

每路话音信号抽样速率fs=8000Hz,故对应的每帧时间间隔为125 μs。

一帧共有32个时间间隔,称为时隙。

各个时隙从0到31顺序编号,分别记作TS0,TSl,TS2,…,TS31。

8.PCM高次群:每路PCM数字话速率为64 kb/s,如果要传输更多路的数字电话,则需要将若干个一次群数字信号通过数字复接设备复合成二次群,二次群复合成三次群等。

我国和欧洲各国采用以PCM30/32路制式为基础的高次群复合方式,北美和日本采用以PCM24路制式为基础的高次群复合方式。

9.SS/TDMA的帧同步:(1)星载定时:以卫星上切换电路的状态为基准,所有地球站都按照它来同步。

2)地球定时:由基准地球站控制星上的切换电路,而其它地球站受它控制。

10.扩频技术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直接序列扩展频谱,简称直扩,记为DS; 2)跳频,记为FH;3)跳时,记为TH;4) 线性调频。

11.数据卫星分组通信交换的方式:1)电路交换2)包交换3)分组交换12.数据卫星分组通信随机连接方式:1)ALOHA方式时隙2)ALOHA方式:为了避免发生碰撞,各用户必须遵守多址协议。

第4章1.编码的分类:信源编码:研究如何去除掉用户不需要的冗余信息,以降低信息的比特率。

信道编码:研究如何增加一些与信息相关的冗余信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2.信源编码:语音数字编码技术分类:1)波形编码技术 2)参量编码技术 3)混合编码技术。

3.参数编码技术:对人发音生理机理的研究表明,语音信号可用一些描述语音特征的参数表征。

分析提取语音的这些参数,对它们量化编码传输,收端解码后用这些参数去激励一定的发声模型即可重构发端语音,这种通过对语音参数编码来传输语音的方式称为语音参数编码。

4.混合编码技术:声码器利用了语音信号模型,能够在保证可懂度的情况下,大幅度地降低传输码率,然而也带来了一些缺点:①损失了语音自然度。

②降低了方案的可靠性。

③易引起共振峰位置失真。

④带宽估值误差大。

5.差错控制方式:1)前向差错控制(FEC):单向传输,实时性好,但译码设备较复杂。

2)检错重发:(自动要求重发---ARQ):双向传递,需要反馈信道,译码设备简单,对突发错误和信道干扰较严重时有效,但实时性差,主要在计算机数据通信中得到应用。

3)使用FEC 和ARQ技术的混合方式:双向传递,可达到较低的误码率。

6.卫星通信中常用的几种编码:1)交织码:能纠正随机差错,也能纠正突发性差错。

2)BCH 码:能纠(检)错的循环码,二进制码3)格雷码:它是一种(23,12)码,由12个信息码元和11个监督码元组成的循环分组码。

它能纠正3个随机差错,又能纠正≤5的突发差错。

虽然也有纠正3个随机差错的其它码,但格雷码每个信息位需要的监督码元数最少。

4)RS码:里德-索洛蒙码,简称RS码,它可以看成是一般BCH码的一个分支。

5)级连码:包括内外编码,它就是把两个较短的码串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码长较长、有很大纠错能力的分组码。

第5章1.数字话音内插(DSI):给通话者所分配的话路,在任一时刻既可能有话音信号,也可能出于空闲状态。

如果设法仅仅在有话音的时间内给通话者分配话路,而在空闲时间则把话路分配给另外的用花这就是所谓的“话音内插”话音信号数字化后,这种操作即DSI2.回波控制的实现方法:在发送端加回波抑制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