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

合集下载

2客专扣件讲稿技术说明100108

2客专扣件讲稿技术说明100108

三、弹条V型扣件系统技术说明 弹条 型扣件系统技术说明 1. 概述
客运专线 扣件系统 暂行技术条件 依据
弹条V型 弹条 型 扣件系统
满足运营条件
客运专线
针对线路条件 混凝土有挡肩枕 有砟轨道
有挡肩有螺栓扣件系统
在弹条I、 型 弹条I型调高和 在弹条 、II型、弹条 型调高和 石龙桥小阻力扣件系统的基础上 经多年深入研究和大量试验 优化改进而成
7 8 9 10 11
绝缘电阻
扣件系统经300h盐雾试验之后,用手工拆卸工具能顺利拆卸。 300h盐雾试验之后 恶劣环境条件影响 扣件系统经300h盐雾试验之后,用手工拆卸工具能顺利拆卸。 钢轨左右位置 调整量 扣压力及弹程 预埋件抗拔力 单股钢轨左右位置调整量:-4~+2 mm; 单股钢轨左右位置调整量:-4~+2 mm; :- 轨距调整量:- ~+4 mm,调整级别为1 mm。 :-8 轨距调整量:-8~+4 mm,调整级别为1 mm。 单个弹条扣压力不小于11 kN,弹程13 mm。 单个弹条扣压力不小于11 kN,弹程13 mm。 预埋铁座在轨枕中的抗拔力不小于60 kN。 预埋铁座在轨枕中的抗拔力不小于60 kN。
无挡肩 无螺栓 扣件系统 在原弹条III型扣件基础上 在原弹条 型扣件基础上 经多年深入研究和大量试验 优化改进而成
二、弹条IV型扣件系统技术说明 弹条 型扣件系统技术说明
1. 概述
弹条III型扣件系统在我国大量铺设 , 弹条 型扣件系统在我国大量铺设, 已有十余年铺 型扣件系统在我国大量铺设 设使用经验,大部分线路扣件使用效果良好。 设使用经验,大部分线路扣件使用效果良好。 局部地段出现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在以下几方面: 局部地段出现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在以下几方面: 由于无螺栓扣件不能调整钢轨高低位置,个别寒冷地 由于无螺栓扣件不能调整钢轨高低位置, 区道床板结后给养护维修带来不便; 区道床板结后给养护维修带来不便; 山区小半径曲线地段由于横向荷载较大, 山区小半径曲线地段由于横向荷载较大 , 绝缘轨距块 出现强度不足而压溃现象; 出现强度不足而压溃现象; 弹条加工质量不稳定出现断裂或残余变形较大; 弹条加工质量不稳定出现断裂或残余变形较大; 个别线路养护时进行垫板作业, 个别线路养护时进行垫板作业 , 造成弹条产生严重的 残余变形。 残余变形。

桥梁隧道无砟轨道施工方案(轨排框架及工具轨法)

桥梁隧道无砟轨道施工方案(轨排框架及工具轨法)

XXXXXXXXXXXX编制:审核:审批:XXXXXXX二〇一九年五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4)1.1编制依据 (4)1.2编制原则 (4)1.3编制范围 (5)第二章工程概况 (5)2.1工程概述 (5)2.2设计概述 (5)2.3工程重难点分析 (7)2.4主要工程量 (7)2.5轨道结构参数 (8)第三章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工期安排 (9)3.1组织机构 (10)3.2资源配置情况 (10)3.2.1施工机具成套配置数量 (10)3.2.2主要试验、测量、检测仪器 (11)3.2.3施工队人员配备 (12)3.3工期安排 (12)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3)4.1总体施工方案 (13)4.1.1轨枕预制 (13)4.1.2支承结构施工 (13)4.1.3道床板施工 (13)4.2基本程序和工艺流程 (14)4.2.1基本施工程序 (14)4.2.2施工工艺流程 (14)4.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5)4.3.1施工文件准备和审核 (17)4.3.2施工调查和物流组织方案编制 (15)4.3.3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编制 (18)4.3.4CPⅢ控制网测设、评估及基础验收 (19)4.3.5结构物沉降变形评估 (19)4.3.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9)4.3.7施工人员培训及机械设备准备 (19)4.3.8工艺性试验段施工 (20)4.3.9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存放 (20)4.3.10施工交接 (22)4.4施工方法 (22)4.4.1隧道填充预留层及基底凿毛施工 (22)4.4.2桥梁地段底座施工 (22)4.4.3隧道~桥梁/路基过渡段 (24)4.4.4测量放线 (24)4.4.5底层钢筋绑扎 (25)4.4.7排架粗调 (27)4.4.8绑扎顶层钢筋及钢筋接地焊接 (27)4.4.9模板安装 (29)4.4.10轨排精调 (30)4.4.11浇筑道床板混凝土 (33)4.4.12松螺杆调节器和扣件、混凝土养生 (35)4.4.13混凝土养生 (36)4.4.14拆模板、轨排框架 (36)4.4.15质量检查 (37)4.4.16施工缝及变形缝 (37)第五章物流运输及保证措施 (38)5.1物流组织方案 (38)5.2物流内循环 (39)5.2.1轨排框架 (39)5.2.2斜撑、加固支撑 (39)5.2.3模板 (39)5.3物流外循环 (39)5.3.1双块式轨枕 (39)5.3.2道床板结构钢筋 (40)5.3.3混凝土 (40)5.4物流保证措施 (40)第六章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主要技术措施 (41)6.1质量目标 (41)6.2质量保证体系 (41)6.2.1组织保证措施 (42)6.2.2思想保证措施 (46)6.2.3制度保证措施 (46)6.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9)6.4常见问题及主要对策 (51)6.4.1裂纹控制 (51)6.4.2成品保护 (51)第七章安全控制要点 (51)7.1安全保证体系 (52)7.2制度保证措施 (52)7.3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54)第八章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 (55)8.1环境保护措施 (55)8.2环境保护要点 (57)8.3文明施工措施 (58)第九章附图 (58)第一章编制说明为保证平安隧道、榴桐寨隧道、龙塘大桥双块式无砟轨道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各项工作按步有序的进行,特编制此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CRTSⅡ型轨道板预制方案

CRTSⅡ型轨道板预制方案

CRTSⅡ型轨道板预制方案1.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序号编制依据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铁道部相关规章制度2 CRTSⅡ型板式无咋轨道轨道板相关规程、标准、质量文件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CRTSⅡ型板式无咋轨道轨道板结构设计»3[杭长客专施图(轨)-01]施工图文件4 «沪昆客专杭长(湖南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5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有线责任公司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1.2.设计概况1.2.1.CRTSⅡ型轨道板砼标号C55,标准板结构尺寸(长×宽×高)为6450mm×2550mm×200mm,其上布置承轨台10对、预裂槽9个、灌浆孔3个、初步定位凹槽2个,轨道板的两端还设有切槽各2个,每个切槽伸出直径20mm精轧螺纹钢3根用于轨道板纵向连接。

轨道板底部有接地端子2套。

1.2.2.CRTSⅡ型轨道板内钢筋由横向Φ10mm、Φ5mm预应力丝、纵向6根Φ20mm精扎螺纹钢筋及上下两层钢筋网片组成。

钢筋间纵横节点用热缩管绝缘,绝缘扎丝绑扎。

1.3.主要技术标准序号主要技术标准1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2 《铁路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咋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73号)5 《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咋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6 《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咋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2.建设组织机构2.1. 组织机构设置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参照处级工区标准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株洲轨道板场组织机构框图项目经理:林海常务副经理:周晓凡安全总监:杨涛总工程师:高巍嵬财务总监:石国基副总工程师:慕杰田家辉工程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物资保障部综合管理部工地试验室精测室安全质量部轨道板预制作业队轨道板预制一工班轨道板预制二工班拌和站工班轨道板钢筋加工班水电工班(1)板场场部设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管理部、工地试验室、精测室5部2室。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图技术交底[全面]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图技术交底[全面]

一、工程概况我分部承建的沪昆客运专线(云南段TJ3标)D1K1072+515.54~D1K1081+631.45段CRTS I型双块式无砟道床工程,管区全长9115.91米,位于曲靖市马龙县王家庄镇内.其中,一般路基地段无砟道床双线长2023.46米,刚性路基地段无砟道床双线长55.98米,桥梁地段无砟道床双线长3756.47米,s隧道地段无砟道床双线长3280米.曲线段超高采用外轨抬高的办法来实现,在缓和曲线内线性过渡.管段内有两段平曲线,D1K1071+890.5202~D1K1075+018.7482段为左偏曲线,曲线长3128.228米,缓和曲线长1060米,曲线半径9000米,超高设计值85米米,超高顺破率0.16‰;D1K1078+374.0026~D1K1080+993.8548段为右偏曲线,曲线长2619.8522米,缓和曲线长820米,曲线半径11005米,超高设计值70米米,超高顺破率0.17‰.竖曲线里程:D1K1073+225~D1K1073+675段坡度 i1=-10‰、i 2=-25‰;D1K1075+690~D1K1076+110段坡度i1=-25‰、i 2=-11‰;D1K1077+622.5~D1K1078+177.5段坡度i1=-11‰、i 2=7.5‰;D1K1079+621~D1K1080+179段坡度 i1=-25‰、i2=-11‰,曲线半径30000米.二、设计图纸组成1、路基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图[图号:长昆客专(玉昆段)施轨-09-01]2、路基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图[图号:长昆客专(玉昆段)施轨-09-02]3、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图[图号:长昆客专(玉昆段)施轨-10-01]4、隧道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图[图号:长昆客专(玉昆段)施轨-11-01]5、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箱梁桥面预埋件设计图[图号:长昆客专(玉昆段)施轨-01]6、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箱梁桥台预埋件设计图[图号:长昆客专(玉昆段)施轨-02]7、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号(2009)9301]8、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结构设计[图号:通线(2011)2351-I]三、无砟轨道结构型式正线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一)轨道系统组成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WJ-8B型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支承层(路基地段)或底座(桥梁地段).(二)结构特点1、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层状结构,是刚度逐层递减的结构体系.2、轨枕采用由钢筋桁架联结的双块式轨枕,加强与现浇道床的联结.3、路基、隧道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连续结构,桥上为单元分块式结构.4、道床板采用双层配筋.(三)钢轨钢轨采用60千克/米、U71米nG、定尺长100米无螺栓孔热轧新钢轨,其质量应符合《高速铁路用钢轨》(TB/T3276)、《钢轨使用指导意见》(运工线路函[2012]264号)及《43千克/米~75千克/米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T2344)的相关规定.(四)扣件采用WJ-8B型扣件,并符合《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和《WJ-7、WJ-8型扣件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7]207号)的相关规定.图1 WJ-8B型扣件(五)轨枕轨枕采用SK-2型双块式轨枕,图号:通线[2011]2351-Ⅰ.轨枕间距一般控制在600米米~650米米之间.(六)道床板采用现浇C40钢筋混凝土结构,宽度 2800米米,平均厚度 260米米.直线段道床板顶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一定的横向排水坡.纵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与轨枕桁架交叉点及纵向钢筋搭接处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分别设置焊接接头或绝缘卡.(七)支承层采用C15混凝土支承层.支承层材料性能应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表4.2的要求.支承层宽度 3400米米,厚度 300米米.路基端梁范围设C35钢筋混凝土底座(八)底座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结构,宽度 2800米米、厚度 210米米、长度与道床板一致.(九)曲线超高设置采用外轨超高方式,一般路基地段在路基表层设置超高,刚性路基在道床板上设置超高,桥梁地段在底座设置超高,隧道地段在道床板上设置超高. (十)轨道结构高度一般地段轨道结构高度如下:桥梁地段:725米米;路基地段:815米米;隧道地段:515米米.(十一)静态铺设精度标准无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见下表无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表四、路基上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一)路基上直线段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1、结构形式路基上直线段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轨枕、道床板、支承层等部分组成.图2 路基上直线段双块式无砟轨道横断面图2、道床板路基上道床板连续浇筑,道床板平均厚度为260米米,宽度 2800米米,直线地段道床板顶面横向向线路外侧设置0.7%的排水坡.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浇而成.道床板内纵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与双块式轨枕桁架钢筋交叉点及纵向钢筋搭接处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分别设置焊接接头或绝缘卡.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轨道电路传输距离测试检查,满足相关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纵横向钢筋均采用HRB400级热轧带肋螺纹钢筋.3、支承层一般情况下,在路基基床表层铺设水硬性混合料支承层,不便于机械化施工的地段可采用C15混凝土支承层.支承层材料性能应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表4.2的要求.支承层宽度 3400米米,厚度 300米米.混凝土支承层连续铺筑,并不远于5米设一处横向伸缩假缝,缝深105米米,伸缩假缝位置应通过测量在两轨枕的正中间设置,误差不超过30米米,避免伸缩假缝位置处于轨枕块的下方,道床混凝土浇筑前在假缝位置设置200米米宽的土工布.混凝土初凝结束前,应对道床板范围内的支承层表面进行纵向拉毛处理.在支承层混凝土初凝结束前对其两侧边缘各350米米的区域应进行修边处理.支承层端部设置10%的排水坡,排水坡延伸到道床范围内50米米,防止雨水渗入,支承层侧面垂直于路基面.图3 支承层排水坡设计4、线间填充两线间采用级配碎石填充,压实度满足相关规定,其顶面采用10厘米厚的C25素混凝土封面,且不远于5米切一横向缝,缝深30米米,宽20米米,并灌注聚氨酯密封胶.线间封闭层与道床板纵向交界处设置30米米(深)×20米米(宽)纵向缝,缝内灌注聚氨酯密封胶.图4 线间封闭层与道床板交界缝5、路肩防水层支承层施工完成后,施工路基两侧表面10厘米厚C25细石混凝土防水封闭层,封闭层不深入支承层内,封闭层与支承层表面纵向切割宽20米米,深30米米的假缝后填充聚氨酯密封胶,并在侧面涂刷界面剂.(二)路基上曲线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路基上曲线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轨枕、道床板、支承层组成,路基地段曲线超高在路基基床表层上实现,刚性路基曲线段超高在道床板上实现.图5 一般路基上曲线段无砟轨道断面图图6 路基上曲线段有集水井处无砟轨道断面图曲线段道床板、支承层与直线段类似,线间50米间距设置集水井.线间封闭层与集水井、道床板交界处及横向假缝的处理方式与直线段相同.曲线超高值见长昆客专曲线超高设置表.(三)道床板配筋道床板上层设置9根Φ20纵向钢筋,每两根轨枕间设置两根Φ16横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按照50米米设计.图7 道床板上层钢筋布置图道床板下层设置11根Φ20纵向钢筋,每两根轨枕间设一根Φ16横向钢筋.底部净保护层厚度 35米米.图8 道床板下层钢筋布置图图9 直线段道床板配筋横断面图10 曲线段道床板配筋横断面道床板内钢筋按绝缘设计,除接地钢筋焊接点外,其余所有钢筋搭接、交叉处均应设置绝缘卡.(四)道床板钢筋接头设计路基道床板为连续结构,道床板内纵向钢筋搭接及纵横向钢筋交叉处采用绝缘搭接,接地钢筋采用焊接搭接,绝缘搭接长度不小于700米米,单面焊接接头不小于100米米,焊缝厚不小于4米米.钢筋搭接结构应相错布置,焊接接头相错量不小于700米米,搭接接头占纵向钢筋总数的百分率不得大于50%;绝缘搭接相错量不小于910米米, 搭接接头占纵向钢筋总数的百分率不得大于25%.图11 纵向钢筋绝接头缘详图每一接地单元范围内,纵向接地钢筋间搭接接头按要求进行焊接,相邻两个接地单元间接地钢筋进行绝缘处理.(五)施工缝设计道床板施工缝设在两根轨枕中间,并在施工缝处采用钢网板,并确保表面垂直轨道中心、竖直、粗糙,以达到新老混凝土间的粘结效果.当预计下次道床板混凝土浇筑与本次浇筑间隔可能超过24小时时,应在施工缝两侧设2排4列米27抗剪销钉和4根加强钢筋.图12 施工缝平面布置图图16 施工缝纵断面布置图(六)路基上道床板综合接地设计道床板在纵向上划分成长度不大于100米的接地单元,每一单元用一根不锈钢缆线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连接一次.纵向接地钢筋利用道床板上层3根结构钢筋,每单元内取一根Φ16的横向结构钢筋作为横向接地钢筋.道床板接地端子应与接触网基础预留的接地端子对应设置.接地钢筋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0米米,双面焊不小于55米米,焊接厚度至少4米米.(七)路基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1、支承层施工○1支承层施工前应对基础进行验收,基础应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基础顶面应平整,其表面平整度 20米米/4米,高程误差为±20米米.○2支承层施工前应对路基表面进行清洁,洒水湿润,并至少保湿2小时.○3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4支承层顶面应平整,其表面平整度应达到7米米/4米,高程误差为+5,-15米米.○5支承层的密实度应不小于98%,厚度误差为±20米米,宽度误差为+15,0米米.○6浇筑完成的支承层应及时进行湿润养护,支承层的湿润养护时间应持续不少于7d.拆模后应及时对暴露面进行补湿并覆盖.○7气温低于5℃或雨雪天气时,不宜进行支承层施工.2、混凝土道床板施工○1在浇注道床板混凝土前,应对混凝土支承层顶面进行清洁,并提前洒水预湿,并保持2小时的湿润状态无多余水.○2按设计图纸放置道床板钢筋网,然后按设计轨枕间距摆放轨枕,安装工具轨,形成轨排,扣件安装前应涂油.○3用粗调设备将轨排粗调至设计位置,用螺杆支撑架固定.○4架设底层钢筋,同时在纵横向钢筋交叉处、纵向钢筋与双块式轨枕桁架交叉点及纵向钢筋搭接处设置绝缘卡.○5架设上层纵横向钢筋,并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及轨枕桁架钢筋交叉处以及纵向钢筋搭接范围搭接点按设计要求进行焊接或设置绝缘卡.○6道床板钢筋架设完后,应进行绝缘性能测试,确保钢筋绝缘措施符合要求.○7架立混凝土模板,将接地端子与接地钢筋焊连,充分湿润轨枕混凝土和支承层混凝土,并保持一段时间,精确调整轨距、水平、方向后,方可进行道床混凝土灌注.○8灌注混凝土时应防止对模板及钢筋绝缘卡的撞击.道床灌注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抹面,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75%前,禁止在道床上行车及碰撞轨枕.○9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松开扣件,释放轨道在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和徐变引起的钢轨应力.松开扣件的时机应通过试验检测确定.○10 混凝土浇注后应尽早全面覆盖及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的水泥品种及相对湿度来确定,但最低不少于7d.○11 道床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米Pa后,方可拆除模板和螺杆支撑架,并及时采用高强度无收缩砂浆对遗留的螺杆孔洞进行封堵.12 道床板的宽度误差为+10米米,-10米米.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面相对高○差为+5米米,-5米米,平整度为2米米/1米.四、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一)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形式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轨枕、道床板、底座组成.其中钢轨、扣件、轨枕与路基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相同.图17 桥梁直线段无砟轨道横断面图图18 桥梁曲线段无砟轨道横断面图底座与道床板间设置中间隔离层,隔离层采用4米米厚聚丙烯土工布.底座范围内梁面不设防水层和保护层,线间及两侧伸缩缝间的防水层和保护层按照桥梁专业设计图施工.(二)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布置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轨枕、道床板及底座等部分组成,道床板、底座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块道床板设置两个限位凸台,底座设置限位凹槽,凹槽周围设置弹性垫板.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单元分块式结构,分板长度在5米~7.5米,扣件节点间距一般取650米米,在梁端可适当调整轨距,调整后一般在600米米~650米米之间.(三)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配筋道床板上层设9根Φ20纵向钢筋,下层12根Φ20纵向钢筋;在相邻轨枕间距内,上层设置2根Φ16横向钢筋(每根钢筋距轨枕中心为225米米),下层横向钢筋布置与上层相同.道床板的上层钢筋架立在双块枕的桁架钢筋上,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侧面为50米米,底层为40米米,限位凸台钢筋的净保护层为35米米.道床板内钢筋按绝缘设计,除接地焊接点,其余所有钢筋搭接、交叉处应设置绝缘卡.图19 道床板上层钢筋平面布置图图20 道床板下层钢筋平面布置图图21 纵断面配筋图图22 横断面配筋图(四)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配筋底座上下层纵横向钢筋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片,工厂化生产;架立筋及端部U型筋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需通过现场绑扎.图23 底座上层钢筋网片平面布置图图24 底座下层钢筋网片平面布置图(五)限位凹槽细部设计限位凹槽侧面设置A、B型弹性垫板(A沿线路纵向,B沿线路横向).图25 限位凹槽平面图图26 限位凹槽横断面图A、B型弹性垫板四周为泡沫板,中间为弹性垫板,详细设计见下图.图27 A型弹性垫板详图图28 B型弹性垫板详图(六)桥上道床板接地设计道床板内纵向接地钢筋与路基段相同,每块道床板内利用两根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焊接,道床板间用一根不锈钢钢缆连接组成接地单元,单元长度不大于100米,每一单元用一根不锈钢缆线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连接一次.图29 道床板接地横断面图(七)无砟轨道施工1、混凝土底座施工○1安装桥面连接钢筋前应检查桥面预埋套筒质量,并按要求对存在问题的预埋套筒进行修补.○2混凝土底座施工前应对梁面面进行清洁,保证无积水.安装桥面连接钢筋,按设计图纸架设底座钢筋网骨架,当底座钢筋与连接钢筋位置冲突时,可适当调整底座钢筋的纵向位置,架立混凝土模板,核查钢筋网位置.○3底座混凝土浇筑前,应提前2小时洒水润湿,混凝土浇筑时桥面不得有明水.○4混凝土浇筑时应防止对钢筋的撞击,混凝土抹面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高程控制.○5混凝土浇筑后,按要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6当混凝土底座的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5%之前,严禁各种车辆在底座上通行.○7混凝土底座顶面应非常平整,其平整度要求为10米米/3米,高程允许施工偏差为+10,-10米米,底座宽度允许偏差为±5米米,限位凹槽相对底座顶面允许偏差为0,-5米米,限位凹槽宽度允许偏差为-5,+5米米.○8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除限位凹槽内杂物积水,并在限位凹槽顶面加防水覆盖材料防止限位凹槽内积水.2、混凝土道床板施工○1在浇注道床板混凝土前,底座顶面浮渣、碎片、油渍等应清除干净进行清洁,无积水.○2按设计图纸铺设土工布中间隔离层,在限位槽周围刷胶安装弹性垫板和泡沫板,并用胶带封闭所有间隙.○3架设道床钢筋网,吊装轨排就位,用粗调设备将轨排粗调至设计位置并固定.按照设计图对纵横向接地钢筋间交叉点进行焊接,在其他纵横向钢筋交叉及搭接处设置绝缘卡.○4道床板钢筋网架设完后,应进行绝缘性能测试,确保钢筋绝缘性能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5架立混凝土模板,将接地端子与接地钢筋焊接,充分湿润双块式轨枕,精调几何形位,再次核查后,方可进行道床混凝土灌注,灌注混凝土时应防止对模板及钢筋绝缘卡的撞击.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前,禁止在道床上行车及碰撞双块式轨枕.○6混凝土浇筑后,按要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7为避免轨排温度变形对道床板混凝土施工产生影响,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松开扣件,松开扣件一般在松解螺杆调节器后约1~2h,正确的时机应通过试验检测后与现场监理工程师共同确认.○8道床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米Pa后,方可拆除模板和螺杆支撑架,并及时采用高强度无收缩砂浆对遗留的螺杆孔洞进行封堵.并切除道床板外侧多余的土工布.五、隧道内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一)隧道内直线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1、结构形式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轨枕、道床板组成,其中钢轨、扣件及轨枕与路基相同.图30 隧道内直线段双块式无砟轨道横断面图2、道床板道床板平均厚度为260米米,宽度2800米米,道床板连续浇筑,道床板顶面向线路外侧设置0.7%的排水坡.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浇而成.道床板内纵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搭接处、纵向钢筋与轨枕桁架交叉点及纵向钢筋搭接处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分别设置焊接接头或绝缘卡.(二)隧道内曲线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隧道内曲线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轨枕、道床板组成,隧道地段曲线超高在道床板上设置.图31 隧道内曲线段无砟轨道断面图曲线超高地段另见相关设计文件.(三)道床板配筋○1隧道洞口200米范围内道床板配筋道床板上层设置9根Φ20纵向钢筋,每两根轨枕间设置两根Φ16横向钢筋,侧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按照50米米设计.图32 道床板上层钢筋布置图道床板下层设置11根Φ20纵向钢筋,每两根轨枕间设两根Φ16横向钢筋.底部保护层厚度30米米.图33 道床板下层钢筋布置图。

铁路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精选全文

铁路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铁路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新建铁路《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施(轨)-02);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03);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函[2007]85号);9、《铁路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铁路***标段隧道进口段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施工。

三、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及参数1、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组成,结构高度为515mm,如图1所示。

2、施工工具轨采用60kg/m的新轨,其质量符合《250km/h客运专线60kg/m 钢轨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5]298号)及《客运专线和350km/h钢轨检验及验收暂行标准》(铁科技[2005]402号)的要求。

3、轨枕采用SK-2型双块式轨枕(图号《通线[2008] 2251-I》),配套采用WJ-8A型扣件。

过渡段轨枕采用《通线[2008] 2201》,基本轨采用WJ-7A型扣件,铺助轨扣件采用研线0607,轨枕间距为650mm。

图1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隧道断面图4、扣件系统应符合《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的规定。

5、隧道内道床混凝土连续浇筑在隧道仰拱回填层或混凝土底板上,混凝土等级为C40,直线地段结构尺寸为:宽度2800mm,厚度260mm。

隧道内若有结缝,道床板应在结构缝处断开。

CRTSⅢ型板式无砟道床施工作业指导书[12.20]

CRTSⅢ型板式无砟道床施工作业指导书[12.20]

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CGZQ—11标段铺架工程编号:CGZQ-11-06-00XCRTSⅢ型轨道板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二局昌赣客专CGZQ-11标项目经理部第六分部编制:审核:批准:2016年12月19日发布 2016年12月19日实施昌赣铁路CGZQ-11标段铺架工程CRTSⅢ型轨道板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昌赣铁路CGZQ-11标段CRTSⅢ型轨道板铺设施工。

2编制依据(1)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中国铁路总公司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2)新建南昌至赣州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施工图(3)关于印发《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工管线路函〔2012〕159号)(4)关于印发《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首件工程评估实施细则》的通知(昌九工〔2016〕39号)(5)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6)关于印发《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工艺性试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昌九工〔2016〕27号)(7)《轨道设计技术交底材料》(中铁四院)(8)《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9)《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1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4-2010)(13)《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14)《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9004-2015)(15)《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TJ/GW112-2013)(16)《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 (TB10621-2009)(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8)《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157号)3作业准备3.1 施工调查(1)施工道路的分布情况,包括可利用道路长度、宽度、坡度、转弯半径、会车点位置、便桥(涵)的承载能力、通道出入口的具体位置、新增便道条件等。

新版原材料检验制度

新版原材料检验制度

1、总则1.1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黄山轨枕场的所有原材料检验。

1.2 引用标准《CRTSⅠ型无砟轨道SK-2型双块式轨枕施工图》图号:枕施[2011]2351 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T701-2008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1-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232-2010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201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17671-1999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8074-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7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046-2008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18736-2002建筑用砂 GB/T14684-2010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岩相法) TB/T2922.1-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 TB/T2922.5-2002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1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2008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JG/T223-2007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YB/T5294-2009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WJ-8型扣件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7]207号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63-20062、钢筋检验(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取样方法:每批钢筋进场,检查质量保证书,常规检测随机抽取三盘从每盘都取一根,样品分为1根拉伸、2根冷弯。

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及西安联络线静态报告-定稿[1]

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及西安联络线静态报告-定稿[1]

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及西安联络线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下行K950+800-K952+850)(上下行K1038+945-K1054+463)西安铁路局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二〇〇九年十二月目录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 (1)郑西客专西安联络线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 (10)附表:1、华山北站静态验收问题汇总表 (35)2、西安联络线静态验收问题汇总表 (42)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下行K950+800-K952+850)一、郑武客专引入荥阳线路所(荥阳南站下行平行渡线)工程建设概况郑武客专引入荥阳线路所(荥阳南站下行平行渡线)工程自2012年8月6日启动以来,完成了下行平行渡线DK22+241.35-DK23+470.00范围内有碴线路及道岔的施工,共计完成荥阳南站东岔区5#1组1/41高速道岔、19#1组有碴道岔的铺设和下行平行渡线950m有碴线路的铺设,工程于2012年9月15日结束,历时41天。

二、客运专线主要技术标准荥阳南站下行平行渡线设计为单线有碴联络线线,与正线线间距5m,站内最大纵坡为3.19‰,长度为904.45m,其余为平坡。

通过5#1/41高速道岔直股联通郑西联络线,曲股与正线7#1/41高速道岔联通,7#1/41高速道岔曲股设计时速160KM/H。

三、静态验收依据(一)施工设计文件1、经批复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2、初步设计文件(修改初步设计)3、审核合格的施工图(变更设计文件)(二)设计规范1、《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3、《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J447-2005)5、《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7、《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8、《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9、《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11、《关于发布《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等十九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8)147号)(三)验收标准1、《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6、《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6]189号)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9、《时速200公里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2008]80号)(四)施工指南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2、《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5)6、《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7、《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8、《关于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曲线超高设定的指导意见》(五)技术条件、其他标准1、《关于印发“客运专线300-350km/h轨道不平顺管理值审查意见”的通知》(科技基[2008]65号)2、《客运专线道岔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5]135号)3、《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4、《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道岔铺设暂行技术条件》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铺设暂行技术条件》6、《350km/h客运专线60km/h钢轨暂行技术条件》7、《350km/h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8、《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岔枕暂行技术条件》9、《WJ-8型扣件组装暂行技术条件》10、《350km/h客运专线特级碎石道砟暂行技术条件》11、《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2008)12、《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13、《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14、《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四、静态验收机构组成根据《郑西客运专线(西安局管内)工务工程静态验收实施方案》(西铁建函[2009]455号)和《郑西客专工务工程专业静态验收实施细则》(西铁工函…2009‟562 号)文件精神,西安铁路局和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郑西公司)联合成立了静态验收组织机构。

无碴轨道轨道板安装施工监理细则

无碴轨道轨道板安装施工监理细则

CRTSII型轨道板安装施工监理细则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工程采用CRTSII型板式无碴轨道,其轨道板铺设安装的技术难度大、标准要求高、施工过程采用的新工艺多。

为了保证无碴轨道施工质量,明确CRTSII型板式无碴轨道轨道板铺设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程序和方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监理工作,特编写本细则。

本监理细则编制的适用范围为监理四标段(DK665+100--- DK950+039.23)范围内CRTSII型板式无碴轨道轨道板铺设安装。

一、监理依据(一)《建设监理规范》;(二)《铁路建设监理规范》;(三)《客运专线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碴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73号)(四)《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五)《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六)《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八)、《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九)、客运专线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碴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十)、《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7]85号;(十一)、《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充填层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9]90号;(十二)、经批准的工程设计施工图;(十三)、经批准的有关本工程的设计文件(含变更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

(十四)、京沪公司的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

(十五)、其他相关资料及要求。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一)、现场监理和监理组对施工单位进场的人员、设备数量进行审核,确认人员数量及资格是否满足要求、进场施工机械及工艺设备数量是否满足生产需要,并确认设备状态是否良好。

(二)、现场监理和监理组审查承包人的实施性施组,监理组完成审批后由承包人报监理部审核,经监理部批准后实施。

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及西安联络线静态报告-定稿[1]分解

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及西安联络线静态报告-定稿[1]分解

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及西安联络线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下行K950+800-K952+850)(上下行K1038+945-K1054+463)西安铁路局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二〇〇九年十二月目录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 (1)郑西客专西安联络线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 (10)附表:1、华山北站静态验收问题汇总表 (35)2、西安联络线静态验收问题汇总表 (42)郑西客专华山北站工务专业静态验收报告(下行K950+800-K952+850)一、郑武客专引入荥阳线路所(荥阳南站下行平行渡线)工程建设概况郑武客专引入荥阳线路所(荥阳南站下行平行渡线)工程自2012年8月6日启动以来,完成了下行平行渡线DK22+241.35-DK23+470.00范围内有碴线路及道岔的施工,共计完成荥阳南站东岔区5#1组1/41高速道岔、19#1组有碴道岔的铺设和下行平行渡线950m有碴线路的铺设,工程于2012年9月15日结束,历时41天。

二、客运专线主要技术标准荥阳南站下行平行渡线设计为单线有碴联络线线,与正线线间距5m,站内最大纵坡为3.19‰,长度为904.45m,其余为平坡。

通过5#1/41高速道岔直股联通郑西联络线,曲股与正线7#1/41高速道岔联通,7#1/41高速道岔曲股设计时速160KM/H。

三、静态验收依据(一)施工设计文件1、经批复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2、初步设计文件(修改初步设计)3、审核合格的施工图(变更设计文件)(二)设计规范1、《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3、《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J447-2005)5、《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7、《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8、《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9、《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11、《关于发布《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等十九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8)147号)(三)验收标准1、《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6、《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6]189号)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9、《时速200公里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2008]80号)(四)施工指南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2、《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5)6、《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7、《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8、《关于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曲线超高设定的指导意见》(五)技术条件、其他标准1、《关于印发“客运专线300-350km/h轨道不平顺管理值审查意见”的通知》(科技基[2008]65号)2、《客运专线道岔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5]135号)3、《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4、《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道岔铺设暂行技术条件》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铺设暂行技术条件》6、《350km/h客运专线60km/h钢轨暂行技术条件》7、《350km/h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8、《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岔枕暂行技术条件》9、《WJ-8型扣件组装暂行技术条件》10、《350km/h客运专线特级碎石道砟暂行技术条件》11、《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2008)12、《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13、《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14、《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四、静态验收机构组成根据《郑西客运专线(西安局管内)工务工程静态验收实施方案》(西铁建函[2009]455号)和《郑西客专工务工程专业静态验收实施细则》(西铁工函〔2009〕562 号)文件精神,西安铁路局和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郑西公司)联合成立了静态验收组织机构。

铁建设[2006]111号 关于印发《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系统集成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铁建设[2006]111号 关于印发《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系统集成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系统集成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6]111号各铁路局,各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投资公司,铁科院:现将《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系统集成管理暂行办法》发给你们,自2006年6月25日起施行。

附件:技术系统集成项目组人员名单二○○六年六月二十一日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系统集成管理暂行办法第1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客运专线技术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系统集成体系,建设世界一流的客运专线,借鉴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系统集成的成功经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新建时速200 公里及以上铁路客运专线( 含城际轨道交通、近期兼顾货运的客运专线)。

第三条客运专线技术系统集成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开始策划,初步设计阶段解决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和主要技术问题,提出主要工程数量、主要设备数量、主要材料数量及概算,初步设计审查后组织实施。

第四条客运专线技术系统集成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第五条客运专线技术系统集成必须加强质量管理,积极采用安全、可靠、先进、成熟、经济、适用的新技术,保证系统集成建设工程质量,实现客运专线建设目标。

第2条第二章集成内容第六条客运专线技术是多门类、多专业合成的高新技术,涉及基础设施、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动车组、运营调度、旅客(客运)服务、运营维护、运营管理信息化,以及后期培训等子系统,必须作为统一完整的整体,统筹策划、全面协调、系统集成,使客运专线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匹配、技术接口完整、技术装备合理,确保实现系统集成的目标。

第七条对客运专线各子系统,按照技术系统集成的方式,组织国内有关单位,在设计研发技术、产品制造技术、施工调试技术和设备维护技术四个技术层面,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优化系统配置,实现系统投资效益最大化。

第八条新建客运专线技术系统集成必须与既有线的技术平台统筹考虑,实现技术、信息平台的统一利用和运营、维护资源的共享, 实现不同技术系统间相互协调,满足跨线运输需要,确保铁路路网的完整性、运输集中统一指挥和整体效益最大化。

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

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

载循环后卸载测量轨距,记为初始轨距 G1,经 300 万次荷载循环后,卸载再次 测量轨距,记为疲劳后轨距 G2,轨距扩大△G= G2-G1。 6.5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的测试按相关规定进行。 6.6 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
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试验按 EN 13146-6 进行。 6.7 扣压力
扣压力的测试按 EN13146-7 进行。 6.8 预埋件抗拔力
L PL tan V PV 注:
注:1 荷载作用线 2 轨距角圆弧中心 图 1 荷载作用位置
5
扣件系统技术要求 5.1 适应钢轨类型
扣件系统应按中国 60kg/m 钢轨断面设计。对于钢轨接头处,扣件系统应 不妨碍钢轨接头联结部件的安装。 5.2 5.2.1 最小距离)。 5.2.2 供货方应提供计算,表明扣件系统可能引起的静态轨距最大变 轨距 标准轨距为 1435mm(指轨顶面以下 16mm 范围内两轨工作边的
5.4
轨底坡
扣件系统应设置 1:40 的轨底坡(如轨下基础已设置 1:40 轨底坡,则扣 件系统不再设置)。 5.5 钢轨纵向阻力
5.5.1 扣件系统的钢轨纵向阻力应满足无缝线路的设计与铺设要求,一 般地段单组扣件钢轨纵向阻力不应小于 9kN。 5.5.2 根据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要求,桥上用扣件系统应具备可降低钢 轨纵向阻力的功能,但单组扣件钢轨纵向阻力最低不得小于 3kN。不得采用松紧 搭配方式。 5.6 通用性
4
符号定义 L—— 轮轨力的横向分量,kN; PL—— 作用于单根轨枕平行于轨枕底面的荷载分量,kN; PV—— 作用于单根轨枕垂直于轨枕底面的荷载分量,kN; V —— 轮轨力的垂向分量,kN; X —— L 作用线与轨头轨距角圆弧中心的距离,mm; α—— 荷载作用线与轨枕承轨台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o(度)。

轨枕预制相关技术条件

轨枕预制相关技术条件

附件三XX轨枕预制场技术条件类号标准类别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一产品标准1 科技基[2008]74号《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2 SDC-004-2008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检验细则》3 科技基函[2006]248号《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4 科技基[2007]207 《WJ-8型扣件暂行技术条件》5 科技基[2007]207 《弹条V型扣件暂行技术条件》6 通线[2011] 2351-Ⅰ《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结构设计(SK-2型双块式轨枕)》7 GNGZC-施【2012】2351-Ι《轨枕预制施工图》二设计规范1 TB 10005-20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2 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三验收标准1 TB 10754-2010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 TB 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 TB 10425-19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4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 JGJ 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类号标准类别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四主要原材料标准1 科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2 GB/T 701-2008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3 GB 13788-2008 《冷轧带肋钢筋》4 YB/T 5294-2009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5 GB/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6 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7 JGJ 63-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8 GB/T 14685-2011 《建筑用卵石、碎石》9 GB/T 14684-2011 《建筑用砂》五材料试验方法1 JGJ/T 15-2008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2 JGJ/T 23-200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3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4 GB/T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5 JGJ/T 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6 JGJ/T 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7 GB/T 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8 JC/T 420-2006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类号标准类别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9 JC/T 1073-2008 《水泥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10 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11 GB/T 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12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13 GB/T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14 GB/T 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15 GB/T 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16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17 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18 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19 GB/T 50082-2009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20 TB/T 2922.1-1998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21 TB/T 2922.2-1998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化学法)》22 TB/T 2922.3-1998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砂浆棒法)》23 TB/T 2922.4-1998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石柱法)》24 TB/T 2922.5-2002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25 GB/T 6904-2008 《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类号标准类别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26 GB/T 6907-2005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六其它1 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 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3 GB 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4 TB/T 3054-2002 《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2019年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doc

2019年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doc

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中国铁道出版社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1 适用范围本暂行技术条件适用于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用混凝土轨道板(含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板及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板,以下简称轨道板)。

本暂行技术条件规定了轨道板用原材料及成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存放、运输、装卸和质保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暂行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暂行技术条件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暂行技术条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条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暂行技术条件。

GB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JC/T420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TB10210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T2922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TB/T3054 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GB/T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TB10425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5223.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JG161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3007 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GB149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JG3042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GB11116 高密度聚乙烯树脂GB/T1437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701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0 碳素结构钢GB196 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197 普通螺纹公差及配合YB/T5294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JC/T986 水泥基灌浆材料GB/T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DL/T5126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科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3 技术要求3.1轨道板应按正式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条件制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科技函〔2006〕248号关于发布《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的通知各铁路局,各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铁科院:MACROBUTTON 标题现发布《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由主编单位铁科院另发单行本),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实际,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二○○六年三月一日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二○○六年三月前言本技术条件是根据最高速度350km/h客运专线及最高速度250km/h客运专线(兼顾货运)线路对扣件系统的要求而制定的,适用于标准轨距铺设中国60kg/m钢轨无缝线路的扣件系统。

本技术条件制定时,参照EN、BS以及JIS等有关标准,并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的前期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使性能指标、试验方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与国际接轨并满足客运专线的要求。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有碴和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扣件系统。

应用本技术条件时应结合具体线路条件制定具体细则,但最低要求不得低于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肖俊恒、赵汝康、方杭玮、毛昆朋。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

目录1 范围2 总则3 规范性引用文件4 符号定义5 扣件系统技术要求6 试验方法7 验收规则8 标识与包装9 质量保证附录A 弹性垫层静刚度测试附录B 弹性垫层动刚度测试附录C 扣件系统节点静动刚度测试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最高速度350km/h客运专线及250km/h客运专线(兼顾货运)用扣件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识与包装和质量保证。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有碴和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扣件系统。

应用本技术条件时应结合具体线路及环境条件制定细则,但最低要求不得低于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2 总则2.1 扣件系统应满足安全、可靠和乘客舒适的要求。

2.2 扣件系统应满足的运营条件最高速度350km/h客运专线:轴重:170kN(轴重可能增加10%)。

最高速度250km/h客运专线:最大轴重:230kN(轴重可能增加10%)。

2.3 扣件系统应采用较少零部件,安装方便,且维修工作量少。

2.4 扣件系统(除预埋件外)使用寿命不少于10年,或通过总重不少于7亿吨。

2.5 供货方应提供各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并满足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条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条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EN13146-1 铁路应用—轨道—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1部分:钢轨纵向阻力的测定EN13146-4 铁路应用—轨道—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4部分:重复加载的影响EN13146-5 铁路应用—轨道—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的测定EN13146-6 铁路应用—轨道—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6部分: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EN13146-7 铁路应用—轨道—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7部分:扣压力的测定EN13481-2 铁路应用—轨道—扣件系统性能要求—第2部分:混凝土枕扣件系统GB/T9758.1 《涂附模具用磨料粒度分析第1部分:粒度组成》TB/T2344 《43~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4 符号定义L——轮轨力的横向分量,kN;PL——作用于单根轨枕平行于轨枕底面的荷载分量,kN;PV——作用于单根轨枕垂直于轨枕底面的荷载分量,kN;V ——轮轨力的垂向分量,kN;X —— L作用线与轨头轨距角圆弧中心的距离,mm;α——荷载作用线与轨枕承轨台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o(度)。

注:αtan==VLPPVL注:1 荷载作用线2 轨距角圆弧中心图1 荷载作用位置5 扣件系统技术要求5.1 适应钢轨类型扣件系统应按中国60kg/m钢轨断面设计。

对于钢轨接头处,扣件系统应不妨碍钢轨接头联结部件的安装。

5.2 轨距5.2.1 标准轨距为1435mm(指轨顶面以下16mm范围内两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

5.2.2 供货方应提供计算,表明扣件系统可能引起的静态轨距最大变化。

计算应按TB/T 2344 《43~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给出的钢轨断面名义尺寸并应包括钢轨在扣件组装内位置的任何假定以及扣件系统所有零部件的公差。

5.2.3 扣件系统组装后应保证轨距偏差在±1mm以内。

5.3 扣件系统界面供货方应提供扣件系统与轨枕界面图,该图包括扣件系统的零部件尺寸和公差。

5.4 轨底坡扣件系统应设置1:40的轨底坡(如轨下基础已设置1:40轨底坡,则扣件系统不再设置)。

5.5 钢轨纵向阻力5.5.1 扣件系统的钢轨纵向阻力应满足无缝线路的设计与铺设要求,一般地段单组扣件钢轨纵向阻力不应小于9kN。

5.5.2 根据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要求,桥上用扣件系统应具备可降低钢轨纵向阻力的功能,但单组扣件钢轨纵向阻力最低不得小于3kN。

不得采用松紧搭配方式。

5.6 通用性对各类无碴轨道,桥上、隧道内和路基上的扣件系统整体结构应统一。

在需要调整钢轨纵向阻力时只需更换扣压件和轨下垫板。

5.7 系统弹性5.7.1 扣件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且弹性均匀,满足客运专线乘客舒适度的要求。

扣件系统的弹性以节点静刚度指标表征。

静刚度指标:有碴轨道:55~75kN/mm;无碴轨道:20~50kN/mm(弹性支承轨道除外);供货方应提供扣件系统的节点动静刚度比。

5.7.2 扣件系统应考虑过渡段(区间与道岔、有碴与无碴、路桥、路隧及桥隧)刚度的均匀过渡。

5.7.3 扣件系统按6.4进行疲劳试验时,单股钢轨轨头动态横移量不得大于3mm。

5.8 疲劳性能扣件系统应在最大钢轨高低调整量状态下进行疲劳试验,经300万次荷载循环后各零部件不得伤损,轨距扩大不得大于6mm,且其扣压力、钢轨纵向阻力和节点静刚度应满足以下要求:扣压力变化:≤20%;钢轨纵向阻力变化:≤20%;节点静刚度变化:≤25%。

/cosα=70kN,L/V=0.50,α=26°,X=15mm。

试验荷载参数为:PV5.9 绝缘电阻扣件系统应满足客运专线轨道结构的道碴电阻在最不利情况下不小于3欧姆·公里的实际应用。

5.10 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扣件系统经EN13146-1所述300h盐雾试验之后,用手工拆卸工具能顺利拆卸。

5.11 钢轨左右位置调整5.11.1 扣件系统应具有采用较少备件且作业方便的模式实现钢轨左右位置调整的能力,调整级别应不大于1mm。

无碴轨道扣件系统宜采用无备件无级调整方式。

5.11.2 钢轨左右位置调整量:有碴轨道:-4~+2mm (单股钢轨左右位置调整量)-8~+4mm (轨距调整量)无碴轨道:-5~+5mm (单股钢轨左右位置调整量)-10~+10mm(轨距调整量)5.12 钢轨高低位置调整无碴轨道扣件系统应具有钢轨高低位置调整量不小于30mm的能力,调整级别应不大于1mm,宜采用无级调整方式。

5.13 扣压件扣压力及弹程有碴轨道扣件系统:单个扣压件初始扣压力应不小于10kN,弹程不小于10mm;无碴轨道扣件系统:单个扣压件初始扣压力应不小于9kN,弹程不小于9mm;小阻力扣件系统:单个扣压件初始扣压力应不低于3kN,弹程不小于7mm。

5.14 预埋件混凝土枕或轨道板中的预埋件应与混凝土枕或轨道板同寿命,其抗拔力应不小于设计指标(但不得小于60kN)。

抗拔试验后在预埋件周边没有可见的裂纹,但在靠近预埋件处允许有少量砂浆剥离。

5.15 弹性垫层供货方应提供弹性垫层的材质组成及技术性能指标,包括静动刚度、强度、老化、回弹性、耐油性、疲劳性能和使用环境温度等各项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指标。

各项技术性能应满足相关标准或技术条件的规定,并提供相关的测试报告。

5.16 扣件系统零部件供货方应提供扣件系统各零部件详细的制造验收技术条件。

金属零部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处理层应有足够的强度,在正常运输和使用中不应出现脱落现象。

6 试验方法6.1 钢轨纵向阻力6.1.1 钢轨纵向阻力的测试按 EN13146-1进行。

6.1.2 对于钢轨连续支承的扣件系统,试验用垫板的长度应等于扣件节点间距,用于试验的短轨长度不小于试验垫板的长度。

6.2 弹性垫层静动刚度弹性垫层静刚度的测试按附录A 进行,弹性垫层动刚度的测试按附录B 进行。

6.3 扣件系统节点静动刚度扣件系统节点静动刚度的测试按附录C 进行。

6.4 疲劳试验6.4.1 疲劳试验按EN13146-4进行。

6.4.2 在最先1000次荷载循环中测试轨头相对于轨枕的动态位移以确定钢轨轨头动态横移量。

6.4.3 按EN13146-4图3试验装置a 进行试验时,完成最先1000次荷载循环后卸载测量轨头位置,记为初始轨头位置T1,经300万次荷载循环后,卸载再次测量轨头位置,记为疲劳后轨头位置T 2,轨距扩大△G= 2×(T 2-T 1)。

6.4.4 按EN13146-4图3试验装置b 进行试验时,完成最先1000次荷载循环后卸载测量轨距,记为初始轨距G1,经300万次荷载循环后,卸载再次测量轨距,记为疲劳后轨距G2,轨距扩大△G= G 2-G 1。

6.5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的测试按相关规定进行。

6.6 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试验按EN 13146-6进行。

6.7 扣压力扣压力的测试按EN13146-7进行。

6.8 预埋件抗拔力预埋件抗拔力试验按EN13481-2附录A 进行。

6.9 扣件系统零部件性能试验扣件系统零部件性能试验按其制造验收技术条件规定的方法进行。

7 验收规则7.1 试件来源由铁道部认可的有资质的检验单位抽样。

7.2 检验规则7.2.1 检验分类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7.2.2 型式检验7.2.2.1 型式检验内容包括本技术条件中的所有组装性能试验和零部件所有性能试验(含原材料性能试验)。

7.2.2.2 检验频度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第5条所述的扣件系统技术要求进行组装性能试验。

a) 供货方初次投产时;b) 一个或多个部件材料、设计、结构、工艺有改变时;c) 用户提出异议时。

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零部件性能试验。

a) 供货方初次投产时;b) 材料、设计、结构、工艺有改变时;c) 正常生产每一年时;d) 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e) 用户提出异议时。

7.2.3 出厂检验7.2.3.1 出厂检验内容为零部件制造验收技术条件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

7.2.3.2 检验频度零部件应成批检验,每一检验批不得大于1万件。

7.3 合格判定7.3.1 系统组装性能检验应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可供各项试验用的各三组试件进行系统组装性能试验,每项试验如果有一组试件不符合本技术条件的相应技术要求,则判定该检验项目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