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
常见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与诊断
1 、精神分裂症
临床表现 (二)临床亚型 青春型
一般在青春期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主 要表现为:言语增多,内容荒诞离奇,思维 松弛,甚至破裂;情感喜怒无常,好扮弄鬼 脸;行为幼稚、愚蠢、常有兴奋冲动。病人 的本能活动(性欲、食欲)亢进,也可有意 向倒错。幻觉、妄想常零乱不固定,内容荒 诞,与病人的行为一致。
现病史:病人于2002年4月11日出现上班 发呆发愣,回到家后躺在床上不说话。4月 13日,病人与领导同事一起去昌平开会, 可是仍是呆愣,不与他人说话。
14日回家后诉头痛,其妻为之按摩后稍有 缓解,但仍躺在床上发呆。家人未在意,以 为病人工作累,过几天就好。
15日上班后领导看他常发呆发愣,便问病 人是否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出了什么事, 病人直说没事。因病人平时就不爱说话,领 导也没有在意,仍安排病人写文件。病人很 快完成且条理清楚,未见不当之处。
16日,病人回家较晚,家人问他是否加班了,病 人则说:出大事了,现在不能说,过两天再说。 再追问,病人则把门关上不见家人。
17日晨,病人哆哆嗦嗦,地叫妻子说:你要做好 思想准备,我要被单位开除了,我做了见不得人 的事。问究竟是什么事,病人则不予回答。当天 下午,上班后,病人对副科长说:憋死我了,我 得换个环境。
1 、精神分裂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详细了解病史、认真仔细地精神检查是诊断 的基础。如果病人处于疾病的前驱期,尚未 出现明确的精神分裂症症状,则造成诊断的 困难。症状不典型时,可作临时性的症状学 诊断,而不要仓猝、轻率地作疾病学诊断 (有时只能作“可疑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对有些病人需多次进行详细的精神检查或对 病情进一步观察后方可作出诊断。
1 、精神分裂症
临床表现 (一)精神症状 4、人格的分裂状态 布鲁勒(E. Bleuler)认为,本病的主要临 床特点是人格的分裂。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虽 多种多样,但均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的不 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的特点。临床中常讲的 “知(认知)、情、意不协调”也是对人格 分裂的概括。也有作者将其描述为“自我-障 碍”,即“自我”的分裂和瓦解。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及症状学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精选试题
1.女性,21岁。主诉1个月以来感到阳光特别刺眼, 即使阴天都觉得睁不开眼睛,此患者的状属于 A.内感性不适 B.错觉 C.妄想 D.感觉过敏 E.幻觉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精选试题
2.男性,19岁。主诉半年来总觉得身体不适,感觉有 虫子在体内爬,但又无法指出确切的部位,此患者的 精神症状属于 A.幻觉 B.内脏性幻觉 C.感觉减退 D.错觉 E.内感性不适
假性幻 觉
生于病人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感知综合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病人对客观事物整体的感知是正确的, 但对这一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的感知与实际情况不符
(也就是说:感知障碍的患者能正确地认识到事物的存在,但 是对该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距离等发生了错误的感知。 例如,你给同桌一个红色的大苹果,他知道你给的是苹果, 但他却看成了蓝色,或者圆的平果看成了三角形的,或者大 苹果看成了很小的苹果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
失去每种概念的界限
混淆了概念的具体和抽象含义
在语言表达中出现语法结构的混乱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
•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精分 • 语词新作:精分青春型 • 逻辑倒错性思维:精分、偏执狂、某些
人格障碍 • 诡辩性思维:精分、某些人格障碍
病人,女大学生,21岁,学习成绩良好。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在宿舍洗澡时 听到有人在洗澡间的小窗户上大声议论她,因此病人好几次未能洗完就冲出洗澡间 四处张望,而此时并没有同学在议论,慢慢发现走在街上或在班上都有人在议论地 ,说她坏话,怀疑学校有部分同学和老师存心与她作对,压力很大,渐渐出现失眠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2个月前发展到不敢出校门、不敢去上课,躲在宿舍里面睡 觉。请思考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
精神病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是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包括: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
3、精神障碍的病因:⑴遗传⑵心理社会因素①应激性生活事件:可以成为直接原因。
②父母教养方式:个性和应对模式的形成。
③经济状况:差异性。
④文化背景⑤人际关系⑶人格特征: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①精神障碍的易感人格②分裂样人格③癔症样人格④偏执型人格⑤强迫型人格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精神病理学定义:研究精神症状(对症状进行描述、命名、归类)及其发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深入精神病人心灵的钥匙。
精神活动是通过外显行为(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的。
2、精神症状的判定判断精神活动是否属于正常范围:首先不能脱离现实谈症状,离开现实无症状可言。
其次可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如性格改变。
②横向比较:与大多精神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如偶尔的入睡前幻觉。
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3、精神症状的特点:⑴症状的出现不受意识控制(故意就不是精神症状).⑵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⑶症状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⑷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4、精神症状间的关系及鉴别当确定某精神症状存在时,应注意:⑴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如幻觉。
⑵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哪些是继发的,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
⑶注意各症状间的鉴别,如内脏幻觉与内感不适.⑷分析各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ppt课件
03
嗜睡:表现为白天睡眠 过多,影响正常生活和
工作。
05
•·
02
昏睡:表现为持续的深
04
度睡眠状态,唤醒困难。
03
精神障碍的诊断
诊断方法与流程
01
02
03
04
观察与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言语、 情绪等表现,评估其精神状态
。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家族史、用药史、 既往疾病史等信息,以辅助诊
断。
体检与辅助检查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精神障碍治疗的另一重要手段,主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 理动力学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来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应对能 力。
心理治疗需要患者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并 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和情绪问题。
心理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医生的经验水平,患者应在治 疗过程中保持耐心和信任,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01
02
意志与行为障碍表现为
意志减退、缺乏动力和
•·
兴趣,以及行为异常等。
03
意志减退:表现为缺乏 目标、决心和行动力, 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降 低。
04
行为异常:表现为冲动 控制障碍、刻板行为、 自我伤害等。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清 晰度降低、意识内容改 变等,如昏迷、昏睡、
嗜睡等。
01
昏迷:表现为完全丧失 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
地融入社会。
05
精神障碍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公众认识与减少歧视
增强公众对精神障碍的认知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的认知和理解,减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 歧视和偏见。
促进社会接纳与支持
倡导社会各界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创造一个包容、友善的社会 环境。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
3.感知综合障碍:
病人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一 个客观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对这 一事物的某些个别的属性,如形象、大小、 颜色、位置、距离等,却产生与该事物的 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感知。
.
感知综合障碍形式
视物变形症 空间感知综合障碍 周围环境的感知综合障碍 自身躯体结构的感知综合障碍
.
6. 内脏性幻觉: 可产生于某一固定的器官或躯体的内部。 病人能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某一内脏的扭转、 断裂、穿孔,或有昆虫在胃内游走。这类 幻觉常常可以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结合 在一起。此症状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 郁症。
.
*内感性不适与内脏性幻觉的区别:
内感性不适
内脏性幻觉
感觉障碍
知觉障碍
不能指出不适的部位 能指出不适的部位
.
3. 感觉倒错 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或相反 的异常感觉。
4. 内感性不适* 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或难以忍受的 感觉,都是异样的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 例如:感到躯体内部有牵拉、挤压、转动、 游走、溢出、流动、虫爬的感觉。特点是: 不能明确指出体内不适的部位。
.
*机能性幻听---幻听和现实刺激同时存在,而又 共同消失,但两者并不融合在一起。
例如,病人听到外界某个真实存在的声音的同 时,又出现于此无关的言语性幻听,当现实刺 激作用中止后,幻觉也随之消失,引起机能性 幻听的现实刺激一般多是单调的声音,如钟 声、、流水声、刮风声、雨声等。
.
女 18岁 精神分裂症 病人听到刮风和打雷的同 时,听到在高空与风雷同源处又有人在讲”要下 雨了,要下雨了。打开水龙头或拉厕所水箱时, 在听到流水声中夹杂着声音:辩证唯物主义!辩 证唯物主义!。在脚步声、钟表声、电扇声听到: 顶牛! 顶牛!顶牛!的声音,这些幻听声音的节 律于钟表等声音的节律相一致,同时存在并同时 消失。
第二章症状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1
正常的思维活动的特征:
1.目的性:思维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要说明某一问题。 2.连贯性:思维过程中的概念前后衔接、相互联系。 3.逻辑性:思维过程符合思维逻辑关系。 4.实践性:正确的思维是能通过实践检验的。
思维联想活动量与速度的障碍*
思维联想连贯性方面的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逻辑性方面的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包括:
视物变形症 空间的知觉障碍 周围环境改变的感知综合障碍 对自身躯体结构方面的感知综合障碍。
病例:
患者,女,20岁。以“言语紊乱,视物变形1年, 加重1月”收入院。入院前时常照镜子,而且对着 镜子说,自己的眼睛变成了一个细缝,鼻孔变成像 黄豆大小,一边脸变得很大,一边脸变得很小,说 自己是一个妖怪,而且其母亲发现患者常常将喝水 的杯子跌落在地,患者自己也觉得奇怪,说为什么 我每次放杯子到桌子上,却会掉在地上。
马马虎虎,叨叨咧咧。”
医生问:“你近来好吗?”
患者答:“我不是坏人,家中没有房产,计算机病 毒
是谁捣的鬼,我想回家。”
*
3)思维不连贯 在严重的意识障碍情况下产生的语句杂 乱、语句片段,毫无主题。甚至词与词之 间没有任何联系。*
4)思维中断 病人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外界干扰等
原因,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 或言语突然停顿。*
世界语: 人们都提倡生态平衡,生态平衡不 只是人的事情,是星球球多数高等 植物、动物的共同事情。
*
3.逻辑倒错性思维:
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明显障碍。推理荒谬, 离奇古怪,不可理解,甚至因果倒置。*
4.诡辩性思维:
对问题进行“似是而非的推论”,虽长 篇大论而内容毫无意义。*
END
提问:
1.何谓幻觉?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
排除
功能性 精神障碍
排除
情感必 神经症 身心疾病 人格障碍 非精神病性 精神障碍
精神 发育迟缓
是
排除
排除
精神病性 精神障碍
二、精神障碍分类
(一)国际常用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1.ICD-10《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 际统计分类》 2.DSM(《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MD(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 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 是躯体内部产生某种不舒适和(或)
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2.知觉障碍
• 错觉
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可见于正常人在光线暗淡, 恐惧,紧张和期待等心理状态下,病理性的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 碍的谵妄状态.
幻
• 幻觉
觉
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 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 最常见,病人可听到单调的或复杂的声音。多见于 脑器质性病变。
响而注意的对象不断转换。可见于躁狂症。
• 注意涣散
随意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降低所致。多见于神经衰弱、 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多动综合征。
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见于意识障碍或智能障碍病人。
• 注意狭窄
(三)记忆障碍
• 记忆增强 病态的记忆增强见于躁狂症和偏执状
态病人。
• 记忆减退
痴呆病人退。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普遍减,见于较严重的
(一)CCMD-3主要分类类别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0 01 02 03 阿尔茨海默病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人卫本科精神病学第8版第02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 通常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往往引起患者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常与其他幻觉和妄想同时存在。 ➢ 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单一出现的幻嗅,需考虑颞叶癫痫或颞叶器质性损害。
精神病学(第8版)
根据幻觉所涉及器官分类-3
幻触(tactile hallucination)
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
➢ 对刺激的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表现为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产生强烈的感觉体验。 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科多见于分离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
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senestopathia)
➢ 躯体内部产生的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多见于躯体忧虑障碍、精神分裂症和抑郁 发作等。
➢ 皮肤或黏膜上某种异常的感觉。如虫爬感、针刺感、性接触感等。 ➢ 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等。
内脏性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
➢ 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异常知觉体验。如骨头里的虫爬感、血管的拉扯感、肠道 的扭转感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或被害妄想同时出现。
➢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发作。
精神病学(第8版)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妄想(delusion)的概念
➢ 是在病态推理和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
妄想的特征
➢ 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符,缺乏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仍坚信不移。 ➢ 妄想内容涉及患者本人,且与个人具有利害关系。 ➢ 妄想内容具有个体独特性,是个体的心理现象,并非集体信念。 ➢ 妄想内容与患者的文化背景和经历有关,且通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自身感知综合障碍
➢ 患者感到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在大小、形状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见于精神分裂症、癫痫。
常见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精神障碍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症状表现可以分为抑 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按病因可以分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认知障碍
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混乱等。
情感障碍
如情绪低落、焦虑、易怒等。
意志障碍
如生活懒散、行为怪异、强迫 行为等。
如脑电图和诱发电位,了解脑功能状 态。
03 常见精神障碍的治疗
CHAPTER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
用于治疗抑郁症,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和三环抗抑郁药(TCAs)。
抗精神病药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 碍,如典型抗精神病药和非典 型抗精神病药。
抗焦虑药
用于治疗焦虑症,如苯二氮䓬 类药物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 取抑制剂(SSRIs)。
常见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常见精神障碍概述 • 精神障碍的诊断方法 • 常见精神障碍的治疗 • 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 精神障碍的案例分析
01 常见精神障碍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 ,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其他治疗方法
电抽搐疗法(ECT)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通过电流刺激导致抽搐发作,从而缓解严 重抑郁症的症状。
使用磁场刺激大脑某些区域,以缓解抑郁 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
光疗法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精神疾患症状学第一节概述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研究精神症状与其产生机理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第二节常见精神症状一、感知觉障碍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形状,颜色,大小,重量和气味等。
知觉是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展综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的印象。
正常情况下感知觉与外界客观事物相一致。
〔一〕感觉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和癔症。
1.感觉过敏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
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2.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感觉阈值增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后者称为感觉缺失〕。
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
感觉缺失见于癔症,又称转换性症状,如失明、失聪等。
3.感性不适是躯体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
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二〕知觉障碍1.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和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以认识纠正。
临床上多见错听和错视,如将地上的一条绳索看成一条蛇。
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如谵妄的患者把输液瓶标签上的一条黑线看成是蜈蚣在爬动。
2.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
根据其所涉与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脏性幻觉。
幻听:最常见,患者可听到单调的或复杂的声音。
非言语性的幻听属原始性幻听,如机器轰鸣声、流水声、鸟鸣声,多见之于脑局灶性病变。
最多见的言语性幻听,常具有诊断意义。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ppt课件
2).意识模糊:病人思维缓慢、反应迟钝、注意、理
解记忆有困难,定向力障碍。此时吞咽、角膜、对光反 射尚存在。
3).昏睡:病人对一般刺激没有反应,不易唤醒。只有
强痛刺激才可被唤醒,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对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反应,可引出病理反
射。
47
(2)以意识范围缩小为主的意识障碍
(1)真性痴呆
(3)假性痴呆
41
(二)情感活动障碍
(1)情感高涨 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欢 乐。见于躁狂、脑器质性疾病或醉酒状态 。 (2)情感低落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严重时悲观绝 望而出现自杀观念及行为 。 (3)焦虑 见于焦虑症、恐怖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 。 (4)情感淡漠 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5)情感倒错 见于精神分裂症。 (6)情感爆发 见于分离性癔症。 (7)病理性激情 见于癫痫、精神分裂症及脑外伤 性精神障碍。
病人自认为自己有卓越的才智,至高无上的权利 和地位,无数的财富和发明创造。
见于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和某些器质性精神病
22
罪恶妄想
患者坚信自己存在某种严重问题,如发生了严重错误、 做错了事。可以累及家人、危害国家,,罪大恶极,所 以应受到各种惩罚。
见于精神分裂症
23
关系妄想
某病人坚信别人的咳嗽、关门、谈笑、议论等言语 举动,以至于收音机广播、报刊的新闻等都是别有 用心在讥笑他,蔑视他…
18
思维形式障碍
病理性赘述 : “拖泥带水”但并不离题。 思维中断:病人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后又开始但不是 原来的话题。 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病人感到某种思想是别人强行 塞入 其脑中的。病人体验到强制性地涌现大量无现实 意义的联想。 思维化声: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一、目的及要求1.掌握常见感知觉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2.掌握常见思维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3.掌握常见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4.掌握常见意志行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5.掌握常见智能障碍、记忆障碍及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
6.掌握自知力的含义。
7.理解精神症状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8.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识别常见的精神症状,因为准确识别精神症状是诊断精神疾病的基础。
二、各节应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1.了解精神症状的概念。
2.了解正常及异常精神活动的判别方法,可以从不同维度对异常精神活动进行分析和判断。
3.了解正常及异常精神活动的复杂性及具体性,受个体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综合分析。
4.了解精神活动按心理学可分为感知、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
第二节常见精神症状一、感知觉障碍1.掌握感觉、知觉及感知综合障碍的概念及其鉴别。
2.了解常见的感觉障碍,理解内感性不适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幻觉的定义及其常见类型: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触、幻味及内脏性幻觉;掌握真性幻觉及假性幻觉的临床特点;了解机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入睡前幻觉及心因性幻觉的临床特点。
4.掌握幻听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意义:包括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及命令性幻听等。
5.掌握常见感知综合障碍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包括视物变形症、空间知觉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及非真实感。
二、思维障碍1.了解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
2.掌握常见思维联想障碍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包括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中断、思维散漫及思维破裂等;常见思维逻辑障碍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包括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语词新作等;常见思维属性障碍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包括思维扩散、思维被夺及思维插入等。
3.掌握妄想的定义及其临床特征;妄想、超价观念及先占观念的鉴别及其意义;原发性妄想与继发性妄想的联系及其不同的诊断价值。
精神障碍症状学课件
(一)思维形式障碍
2.思维迟缓(inhibition
of thought) 即联想抑 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和联想困难。 多见于抑郁症。患者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 少,语音甚低,反应迟缓。患者自觉脑子变 笨,反应慢,思考困难。患者感到“脑子不 灵了”。
(一)思维形式障碍
3.思维贫乏(poverty
一、感知觉障碍-幻觉⑵
幻嗅(olfactory
hallucination) 幻味(gustatory hallucination) 幻触(tactile hallucination) 也称皮肤与粘膜幻 觉。 内脏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 患者感到躯 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的知 觉体验。
(一)思维形式障碍
8.思维插入(thought
insertion) 患者感到有某 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 配。是别人强行塞人其脑中。强制性思维 (forced thinking)患者体验到强制性地涌现大 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两种症状往往突然出 现,迅速消失。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一)思维形式障碍
of thought) 指联想数量 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体验到脑子空 洞无物,内有什么可想。表现为沉默少语, 谈话词穷句短,回答简单。见于精神分裂症、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4.思维散漫(looseness of thought) 指思维 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障碍。患者表 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多见 于精神分裂症。
(一)感觉障碍(disorders of sensation)
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 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 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 感觉减退;(hypoesthesia) 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 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 感觉缺失;(anesthesia)指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 完全不能感知。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 障碍。见于癔症,称转换症状。如失明、失聪等。 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 ( senestopathia) 是躯体内 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
常见精神障碍的表现与诊断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 障碍和情绪障碍 包括多动障碍、品行障碍、 品性与情绪混合障碍、特发 于童年的情绪障碍、儿童社 会功能障碍、抽动障碍、儿 童社会功能障碍、抽动障碍 等类别。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 (1)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有精神病 性障碍,但不符合0-8类的诊断标准。 • (2)待分类的非精神病性障碍:有非精 神病性障碍,但不符合0-8类的诊断标 准。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 妄想性障碍
• 一、精神分裂症 • 青春型 • 偏执型 • 紧张型 • 单纯型
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 妄想性障碍
• 二、偏执性精神障碍
• 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 一、躁狂发作
• 二、抑郁发作
• 三、双相障碍 •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
六、慢性脑病综合征
• 以痴呆为主要表现,伴慢性精神病症状如 抑郁状态、类躁狂状态、类精神分裂症状 态,以及明显的人格改变和遗忘。通常不 伴有意识障碍。常常由慢性器质性疾病引 起,也可以是急性脑综合征迁延而来。
七、神经衰弱综合征
• 主要表现为易感疲劳、虚弱、思维迟缓、 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情况脆弱, 常伴有头痛、头晕、感觉过敏、出虚汗、 心悸、睡眠障碍等。常见于神经衰弱、器 质性精神障碍的早期及恢复期。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睡 眠及性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包括进 食障碍、非器质性睡眠障碍、非器质性功 能障碍等。
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 障碍和性精神障碍
• (1)人格障碍是指人格明显偏离正常,使患者形 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作风的异常行为模 式。 • (2)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是指在过分强烈的欲望 驱使下,采取某些不当行为的精神障碍,这些行为 是社会规范所不允许的,或给自己造成危害,其行 为目的仅仅在于获得自我心理满足,如病理性赌博、 病理性纵火、病理性偷窃、病理性拔毛发等。 • (3)性精神障碍的包括性身份障碍(有变化自身 性别的强烈欲望),性偏好障碍(以异于常人的方 式满足性欲)等。
《精神科护理学》第二章 习题答案
第二章习题答案1.何谓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有哪些?精神障碍又称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一类疾病。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有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定向力障碍、情感过程障碍、意志行为过程障碍、意识障碍。
2.什么是幻觉?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有哪些区别?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患者却感知有它的存在。
幻觉是常见的知觉障碍。
真性幻觉:患者所感知的幻觉形象与真实的事物完全相同;幻觉不仅存在于客观空间,而且是直接通过本人的感官获得,不随自己的意愿加以改变。
假性幻觉:患者所感知的幻觉形象不清晰、不形象、不生动;幻觉形象不存在于客观空间,不通过患者的感官获得。
3.错觉与幻觉的区别是什么?错觉是歪曲的知觉,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的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患者却感知有它的存在。
4.什么是妄想?列出临床常见种类及临床意义。
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它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不符合患者所受的教育水平,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但患者对此坚信不移,无法说服。
常见的有:被害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偏执性精神障碍。
物理影响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关系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偏执性精神障碍。
罪恶妄想--多见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夸大妄想--多见于麻痹性痴呆、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
5.如何理解自知力及临床意义?自知力是指个体对其本身精神疾病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察觉或识辨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和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
自知力是否丧失在临床上可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自知力的完整程度及其变化又往往被看做是判断精神病恶化、好转或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表2—2目前国内常用的失语症分类l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台征:病灶都在外侧裂周区,共同特点是均有复述障碍
(2)昏睡状态(sopor):处于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作简单模糊的回答.旋即熟睡。(3)昏迷(corna):意识丧失,对言语刺激无应答反应;可分为浅、中、深昏迷(表2一1)。表2.1 昏迷程度的鉴别
2.伴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1)意识模糊(o~nfusJl0兀):或称朦胧状态(twilight咖te),意识轻度障碍.表现意识范围缩小,常有定向力障碍,突出表现是错觉,幻觉较少见,情感反应与错觉相关,可见于癔症发作。
f6)完全性失语:又称混合性失语,其点为所有语言功能均有明显障碍。口语表达障碍明显.起初甚至表现为哑,多表现为刻板性语言(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吗、吧、哒等声音);听理船、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均严重障碍,预后差。患者可逐渐学会通过非语盲形式,如结台语境、表情、手势、姿势、语调变化等进行交流。多见于优势侧大脑半球较大范围的病变,如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大片病灶。表2.3经皮质运动性失语(TcMA)、经皮质感觉性失语(TcsA)
I
…士岳世吉珈出暗一~tlll击钾膻暮姆}I打直善现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如失语症、失用症和失认症等。这些症状可单独出现,但多相伴出现,如Broca失语可伴面一口失用,而临床医师常易忽视.需注意辨认。
一、失语症
失语症(aDb心a)是由于脑损害所致的语言(1artguage)交流能力障碍,即后天获得性的对各种语言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等)的表达及认识能力的受损或丧失。患者在意识清晰、无精神障碍及严重智能障碍的前提下,无视觉及听觉缺损,亦无口、咽、喉等发音器官肌肉瘫痪及共济运动障碍.却听不懂别人及自己的讲话,说不出要表达的意思,不理解亦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字句等。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与诊断
1.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0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酒精、阿片类物质、大麻类 物质、 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 药、兴奋剂、致幻剂、烟草、 挥发性溶剂所致精神障碍 11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非成瘾药物、一氧化碳、有机 化合物、重金属、食物所致精 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性身份障碍 (易性症) 性偏好障碍 (恋物症、露阴症等) 性指向障碍 (同性恋、双性恋)
王熙凤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 心理发育障碍
轻度、中重、重度、极 重度 精神发育迟滞
70 71 72 73 74 75
精神发育迟滞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广泛性发育障碍
(二) CCMD-3的特点
1.以现场测试结果为依据
2.向ICD-10靠拢
3.保留某些精神障碍或亚型,如神经症、 反复发作躁狂症、同性恋等。 4.保持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
5.内容简单明了,便于操作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 体现我国特色的类别 –恐缩症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响而注意的对象不断转换。可见于躁狂症。
• 注意涣散
随意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降低所致。多见于神经衰弱、 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多动综合征。
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见于意识障碍或智能障碍病人。
• 注意狭窄
(三)记忆障碍
• 记忆增强 病态的记忆增强见于躁狂症和偏执状
态病人。
• 记忆减退
痴呆病人退。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普遍减,见于较严重的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系统)
• CCMD-3的由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幻视 为常见的幻觉形式。内容也十分多样,从单调的光、
色、各种形象到人物、景象、场面等。见于精神分裂症。
• 幻嗅 病人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见于精神分裂症。 • 幻味 病人尝到食物内有某种特殊的怪味道,因而拒食。 • 幻触 也称皮肤与粘膜幻觉。病人感到皮肤或粘膜上有某
种异常的感觉。
• 内脏幻觉 病人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
11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非成瘾药物、一氧化碳、有机 化合物、重金属、食物所致精 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0.1 偏执型分裂症 20.2 青春型分裂症 20.3 紧张型分裂症 20.4 单纯型分裂症 20.5 未定型分裂症
20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21 偏执性精神障碍 22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23 感应性精神病 24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 等级诊断应先重后轻
器质性 精神障碍
排除
躯体疾病所致 精神障碍
排除
活性物质所致
精神障碍 排除
功能性 精神障碍
情感必
神经症
精神
身心疾病
发育迟缓 是 人格障碍
排除
非精神病性 精神障碍
排除
排除 精神病性
精神障碍
二、精神障碍分类
(一)国际常用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1.ICD-10《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 际统计分类》 2.DSM(《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MD(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 作态 病人做出古怪的、愚蠢的、幼稚做作的
动作、姿势、步态与表情,如作怪相、扮鬼脸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九)意识障碍
嗜睡
意识混浊
昏睡 昏迷 朦胧状态 谵妄状态 梦样状态
(十)自知力障碍
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和判断能力.
返回目录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
一、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 二、精神障碍分类
(三)记忆障碍
• 记忆增强 病态的记忆增强见于躁狂症和偏执状
态病人。
• 记忆减退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普遍减,见于较严重的
痴呆病人退。
• 病理性遗忘 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 • 错构 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
并坚信不移 .见于老年性、动脉硬化性、脑外伤性痴呆和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3.心境障碍
30 躁狂发作 31 双相障碍 32 抑郁发作 33 持续性情感障碍
语词新作 逻辑倒错性思维 诡辩症
%--离婚 犭市--狼心狗肺 罗—昼夜 男女—结婚男
思维插入
思维化声
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
1.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 奔逸
思维 迟缓
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 内容丰富,多见于躁狂症 病人
思维
联想速度的减慢,联想数 量的减少和困难,多见于 抑郁症
思维
思维
贫乏
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 乏。病人体验到脑子空无一物,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 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分 钟情妄想 见于精神分裂症
类 嫉妒妄想 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障碍
疑病妄想 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及老年期精神障碍
罪恶妄想
关系妄想
(五)智能障碍
(一)精神发育迟滞 (二)痴呆
1、全面性痴呆 2、部分性痴呆 3.假性痴呆
(1)刚塞综合征 (2)童样痴呆 (3)抑郁性痴呆
(六)情感障碍
1.情感性质的改变
性也显著下降。多见于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伴有意识障碍时。
• 注意转移 随意注意不能持久,注意稳定性降低,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
响而注意的对象不断转换。可见于躁狂症。
• 注意涣散 随意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降低所致。多见于神经衰弱、
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多动综合征。
• 注意狭窄 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见于意识障碍或智能障碍病人。
• 个体因素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躯体状况及 人格特征
• 环境因素 生活经历,社会地位,文化背景 • 遗传因素
二、常见精神症状
• (一)感知觉障碍 • (二)注意障碍 • (三)记忆障碍 • (四)思维障碍 • (五)智能障碍
• (六)情感障碍 • (七)意志障碍 • (八)动作与行为障碍 • (九)意识障碍 • (十)自知力障碍
(1)情感高涨 情感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自 我感觉良好,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欢乐。见于躁狂、脑器质性 疾病或醉酒状态 。
(2)情感低落 表情忧愁、唉声叹气、心境苦闷,觉得自己前途黯淡, 严重时悲观绝望而出现自杀观念及行为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
(3)焦虑 病人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至搓手顿足似有大祸临 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 状 ,见于焦虑症、恐怖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 。
活处于被动状态,处处需要别人督促和管理 ,见于精神 分裂症晚期及痴呆。
• 矛盾意向 表现为遇事缺乏果断,常常反复考虑,不
知如何是好。见于精神分裂症。
(八)动作与行为障碍
1.精神运动性兴奋
•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言语、动作和行为
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增加协调一致,并和环 境和谐。病人的行为是有目的,可理解的,整体 精神活动协调,多见于躁狂症。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 精神障碍 人类大脑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发
生生理生化变化和功能损害,出现认知、情绪、意 志和行为的异常活动。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 康的疾病。
• 精神症状 指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
如言语,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
• 精神病理学 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科学
(一) 感知觉障碍
1.感觉障碍
• 感觉过敏 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多见于
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 感觉减退 是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减弱,感觉阈值增高,病人对
强烈刺激感觉轻微,可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
• 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 是躯体内部产生某种不舒适和(或)
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入其脑中,诊断精神 分裂症
病人思考时体验到自 病人体验到自己的思 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 想一出现,即尽人皆 言语声,人人均能听 知 ,诊断精神分裂症 到。见于精神分裂症。
象征 思维
语词 新作
逻辑 倒错 思维
强迫 观念
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 一抽象概念,不经病人解 释,旁人无法理解。见于 精神分裂症
概念的融合、浓缩 推理缺乏逻辑性,病人脑中反复出现的某
(4)恐惧 表现为紧张、害怕、提心吊胆,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症状 ,导致逃避行为。恐怖症的主要症状 ,可见于儿童情绪障碍及其 他精神疾病。
2.情感波动性的改变
(1)情感不稳 情感反应(喜怒
哀愁等)极易变化 ,见于脑器质性 精神障碍 或与人格有关。
(2)情感淡漠 对外界刺激缺乏相
应的情感反应 ,对人对事漠不关心, 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见于单 纯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
以及无关概念的拼 见于精神分裂症 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
凑
和偏执狂
维,明知没有必要,但
又无法摆脱
2.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
被害妄想 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妄
关系妄想 见于精神分裂症
想
物理影响妄想 精神分裂症的 特征性症状
内 见于躁狂症、精神分裂症
容 夸罪大恶妄妄想想 和某些器质性精神病 见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3)易激惹 为极易因小事而引起
较强烈的情感反应,见于疲劳状态、 人格障碍、神经症或偏执型精神病 病人。
3.情感协调性的变化
(1)情感倒错
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不协调 , 见于精神分裂症
(2)情感幼稚
成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变得幼稚, 缺乏理性控制,反应迅速而强烈, 没有节制和遮掩。见于癔症或痴呆 病人
病理性
散漫
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 逻辑性障碍
破裂
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 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 乏内在逻辑
赘述
思维活动停滞不前 ,做过 分详尽的累赘描述 .见于 癫痫、脑器质性及老年性 精神障碍
思维 中断
思维 插入
思维 化声
思维 扩散
病人无故思维过程 突然出现中断 ,诊 断精神分裂症
病人感到有某种思 想 ,是别人强行塞
(二)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CCMD-3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2.严重程度标准 3.病程标准
4.排除标准
CCMD—3主要分类类别简介
0 器质性精神障碍 1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 童年和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一)CCMD-3主要分类类别
0.器质性精神障碍
00 阿尔茨海默病 01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2 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 躯体精神障碍
10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酒精、阿片类物质、大麻类 物质、 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 药、兴奋剂、致幻剂、烟草、 挥发性溶剂所致精神障碍
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一、精神症状的特点
• 客观性:症状的出现与消退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 顽固性: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 不协调性: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 损害性: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
损害。
• 痛苦性:症状会给病人带来痛苦或不愉快的体验。
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